<h2>結緣“281”</h2>


    一如許多不諳世事的孩子一樣,普京很小的時候也有屬於自己的“烏托邦式”夢想,他的夢想與眾不同,不是醫生、教師、科學家,而是——特工,他想進入克格勃,他將克格勃當做自己最大的追求。這讓老師驚訝不已,於是留下“年紀不大,誌氣不凡”的評價。


    其實,在衛國戰爭之後,在蘇聯像普京一樣想成為特工,並將這個當成自己夢想的人不少。夢想雖美,可願意付出實際行動的卻並不多,普京即是少數願意努力去實現自己夢想的人之一。


    普京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為進入克格勃做準備了。


    想要成為一名特工,僅僅擁有強健的體魄還遠遠不夠。特工工作性質的特殊性,決定了每一個特工都必須精通各種外語。身手矯捷、精通外語,這還僅僅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已,為了完成之後的工作,還必須擁有良好的化學知識,達到精通水平,這就有難度了。因為當時蘇聯的教育機構對化學方麵的知識不太重視,所以普京想要成為特工,就必須從現在的第193學校轉到另一個重視化學教學的學校。


    列寧格勒第281中學——普京之後轉學就讀的學校,它是一所工學院的附屬中學,故此十分重視工科類的教學,其中以在化學方麵的教學成果為最。


    列寧格勒第281中學是一所實驗化學中學,對化學方麵的知識相當重視。每天都有一節化學課,且在周五的時候,化學課將會延長至5個小時。故而對普京來說,這是一所他理想中的學校,也是他實現自己夢想之地。


    第281中學並不僅重視化學教學,其他科目也同樣重視。其對教學質量抓得比較嚴,正因為如此,才能擠進列寧格勒的名校榜內。


    從一個學校轉到一個學校,新的環境讓普京剛開始時有點適應不了,這主要在於兩個學校的教學氛圍相差太大。這並不是說普京原先的第193學校的教學質量差,隻是第281中學的教學過於嚴格。不僅課上教授的內容要比其他學校深,教學進度也較其他學校快。


    剛開學時,普京來到學校,語文老師就已經開始介紹索爾仁尼琴的作品了,這比普京原先學習的課程超前好幾個課時。不僅進度快,老師還會向學生介紹維克托·涅爾拉索夫的作品,可他的作品在當時並不允許出版,像他的《在斯大林格勒的戰壕裏》一度被認為是禁書,學校這種大膽的教學風格,在當時極為少見,至少在普京原來的學校裏是絕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


    第281中學的教學質量很好,這裏的老師主張“人性化教學”,對學生比較親切,不會像其他學校的老師一樣經常批評、教育學生,他們更願意與學生友好相處,像哥們兒、姐們兒一樣。


    格裏高利耶夫娜·波格達諾娃,是普京在281中學的數學老師,她與普京曾發生過一件讓普京至今都沒法忘記的事情。


    一天,波格達諾娃老師穿著一雙帶有絨球的鞋子來到學校,當她來到教室上課時,突然發現鞋上的絨球不見了,下課後她就在教室裏找。這時,普京拘謹地來到老師身邊,小聲地對老師說:“老師,對不起。”他將小絨球遞過去,滿懷歉意地看著老師:“我們已經把它當足球了。”


    看著髒兮兮的絨球,普京本以為波格達諾娃會大發雷霆,至少是嚴厲責怪,但波格達諾娃並未這麽做,相反,她將自己另一隻鞋子上的絨球也摘了下來,笑著交給普京,和藹地說道:“這是你們的第二個足球。”波格達諾娃老師的眼中沒有一絲責備之意,麵對老師如此慈愛之態,普京心中滿溢慚愧之情。


    老師如此通情達理,課堂自然不會枯燥無聊。老師們的教學方式靈活、多樣,根據學生的反應來調節上課的氛圍,課堂氣氛當然很輕鬆愉悅。避免了刻板的教學方式,在這種寬鬆且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學習知識的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習效率也大大提升了。


    在如此和諧輕鬆的環境中,普京也慢慢變得開朗起來。原本獨來獨往的他,也開始參加班級的課外集體活動,更願意承擔自己的義務。在281中學,他不再是獨自一人,他願意把自己當成班級的一分子。同學們也很快接受了這個看起來瘦瘦的、很活潑、很開朗的新同學。


    濃鬱的學習氛圍、良好的師生關係、同學間的友好相處,讓普京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安娜·基謝羅——普京當時的同學,普京當時曾“有恩於她”。她說:“他(普京)最喜歡的科目是德語,我在測驗的時候還向他求助過。”這個曾差點被普京放棄的科目,卻成為他最拿手的科目之一。普京的德語水平就是在那個時期得到提升的。


    當然,普京在科目上是有軟肋的。當時他偏科嚴重,他喜歡學習文科類的科目,對於化學這類理科類的科目學起來比較吃力,與優異的文科成績相比,他的理科成績一塌糊塗。


    普京最喜歡的是曆史,課堂之上,他曾屢屢讓同學們“化險為夷”。班級裏很多同學不喜歡曆史課,因為曆史老師特別喜歡提問。


    一天,在上曆史課前,同學們便找到普京請他幫忙。其實也不是多困難的事情,他們希望普京在曆史課上活躍一點,以此吸引老師的注意力,這樣一來,老師也就顧不得其他學生了。


    普京當時並沒有馬上同意,畢竟他也不曉得老師上課會提出什麽問題,萬一問了一些很生僻的問題該如何是好?回答不出來是很尷尬,很丟人的。可最後,普京還是決定“背水一戰”,而他也很完美地完成了同學們托付的“任務”。整堂課,幾乎是老師與普京的一對一對話,對於老師的提問,普京幾乎是對答如流,他的表現不僅讓同學滿意,也得到了老師的讚賞。


    普京在281中學表現得十分規矩,並沒有做什麽出格的事,表現平平,以至於連教過他的老師們對這麽一位總理學生都沒有什麽印象。


    1999年10月,列寧格勒第281中學迎來了50年校慶,當時已成為俄羅斯總理的普京差點被人遺忘,險些被忘記邀請。


    在舉辦校慶之前,曾有人打電話到校長接待室,詢問舉辦校慶的時候是否要邀請普京。校方當時很吃驚,思索著這位偉大的俄羅斯總理難道是我們學校的畢業生?直到學校在1970屆畢業生中找到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的名字,才突然醒悟:“哦!原來是他啊!”


    在281中學,普京一直比較安分,他在學校裏做過最讓自己自豪的事,便是擔任281中學的政治時事宣傳員。


    在當時的校園裏,成為政治時事宣傳員是件十分光榮的事,宣傳員的職責即是定期向全校師生宣傳近期在國內外發生的政治事件並給予一定的評價。普京從小就關心政治時事,而且他發言時條理清晰,精神飽滿,語氣激昂,很容易感染別人,可謂是政治時事宣傳員的不二人選。


    普京總是事先做好充足的準備,因此每次他發言的時候,同學們總是聽得很認真,連老師也很欣賞他這般出色的表達能力。日後,成為領導人的普京所做出的精彩發言,或許就是從這小小宣傳員鍛煉出來的吧。


    多年之後,普京的同學們仍然能從他發表演說時的身影中依稀看到當年那個認真負責的宣傳員的影子——這是“普大帝”的標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普京:為俄羅斯而生的萬人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超並收藏普京:為俄羅斯而生的萬人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