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氣逃了二十餘裏地,王仲伯方才停了下來,這時清熙代刁。才發現自己的三千親軍隻剩下兩千多人,想到自己不過剛到涿郡,就吃了敗仗,而且還是輸給個娘們,王仲伯一張臉氣得鐵青,陰沉沉地叫邊上幾個本想上前說話的親兵都是裹足不前,不敢去觸這黴頭。


    過了良久,王仲伯方才讓手下的將領去收攏逃走的敗兵,現在他隻有盡快聚集還剩下的士兵,等待楊玄感的大軍匯合後再來報仇。


    懷遠,郭孝恪留下了兩萬餘人的大軍修整,自己則是帶著身邊的三千親軍繼續朝涿郡而去,對於楊玄感,他並沒有放在心上,雖然楊玄感這次造反,用了李密為他所獻上的三策中的上策,但是他如今手中的實力卻足以打破楊玄感所擁有的“勢”


    去年征遼,九軍雖然不戰自敗,三十餘萬府兵隻剩十萬不到,但是其中大半都被郭孝恪收歸麾下,要不是不能暴露自己全部實力,郭孝恪完全可以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敗楊玄感。


    懷遠鎮內,魏征留了下來,他不比秦瓊等人,雖然身體健壯,可也吃不消連續行軍,再加上郭孝恪也需要有人在懷遠和長孫無忌一起主持後勤事宜。


    “玄成兄,不知你覺得如何?”郭孝恪離去的當日夜晚,長孫無忌便找上了魏征,說出了他心中那個篡隋的想法。


    看著臉上有些急躁的長孫無忌。魏征心裏也是遲疑著,長孫無忌的說法實在太有誘惑力了,如今楊廣已經向各地下發了楊玄感叛亂,調兵勤王的詔書,想必用不了多久,全天下都知道了,要是這個時候。他們突然在遼東城發難,抓住楊廣。挾天子以令諸侯,到時隻要擊敗楊玄感,未必就不能像楊堅代周那般。讓郭孝恪得了這天下。


    魏征的呼吸急促了起來,他心中猶豫難決。楊玄感叛亂,這是天時。楊廣依然留在遼東城這偏遠的地方。是地利,而郭孝恪麾下的將士。隻知有將軍。不知有皇上,是人和,再加上楊廣失德,這的確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可是楊廣身邊的六萬禦營人馬也不是擺設,還有宇文成都等人護衛。


    過了良久,魏征才抬起又,逼著自己不去想長孫無忌郡主意,而是沉聲道,“輔機老弟,你有沒有想過,一旦事敗,將軍便會成為天下眾人眼中的逆臣,還有關隴世族,他們又豈會在意楊廣的性命。”說至這裏,魏征頓了頓道,“楊堅得國不正,方有今日二世將亡的征兆,以將軍的雄才大略,何須行此險招。”


    看著魏征,長孫無忌臉上的表情凝滯住了,他本以為魏征會同意他的看法,但是沒想到魏征最後竟然拒絕了,不過長孫無忌也是城府極深的人,當即道,“玄成兄說得有道理。是我思慮不周,險些壞了將軍的大事。”竟是直接承認自己的想法有些魯莽了。


    魏征沒有多說什麽,他知道長孫無忌其實也是為郭孝恪著想,為天下百姓著想,畢竟這丹年楊廣役使民力過重,民間早已苦不堪言,要是再來一場席卷全國的戰亂,不知道會死多少人。


    魏征離開了長孫無忌的府上後,長孫無忌看著明滅不定的燭火,輕聲歎了口氣,他為了那個計劃,可是耗費了不少心血,如今就這樣放棄。心裏多少有些不甘,不過魏征說的也對,若萬一失敗,那郭孝恪一手所創的大好局麵就會付之東流。


    “也罷,說不定將軍便是那漢高天命。要堂堂正正地奪這天下。”長孫無忌自語間,起身離開了書房,既然此事已不可行,他倒是要為日後多做準備,如今郭孝恪帳下,文臣依然不夠。


    長孫無忌剛離開書房,便遇上了來稟報的軍士,“大人,這是涿郡送來的急報。


    ”那從驛站而來的士兵將一封封了火漆的信箋雙手呈給了長孫無忌。接著退到了一邊。


    燈火透明的大廳裏,長孫無忌拆開之後。隻是看了一眼,臉色便大變。範陽盧氏造反,這對他而言,可是頭等的大事。


    “範陽盧氏居然這般愚蠢。”長孫無忌看完李秀寧派人送來的急報後,卻是不由低聲罵道,郭孝恪和關隴世族乃是死敵,日後爭天下。最需提防的就是關隴世族,這樣一來,郭孝恪能夠爭取的便是止。東世族,而範陽盧氏乃是北州望族,在山東世族中乃是處於頂尖的層級。隻是這幾年日漸衰弱,不如其他六家,正是招攬的好機會,到時便可惜範陽盧氏轉而獲取整個山東世族的支持。但是現在這局麵卻給那個。平時謹小慎微,大事卻如此糊塗的盧淵給破壞了,叫長孫無忌如何不惱火。


    拿著急報,長孫無忌負著手來回走著,很快他臉上就露出了冷酷的神情,看向那站在一邊的軍士道,你先回驛站準備馬匹,我等會自會差人過來。


    “是,大人。”那驛站的軍士不知道究竟出了什麽事情,但是看長孫無忌的神情,心裏覺著事情不會不然不會讓他這般急著回驛站準備馬匹。


    ”拿禁墨來”長孫矛忌朝身動隨侍的管家。大聲道。…泄世剛心裏已經有了主意,範陽盧氏這次事情,未嚐不是一次機會,這幽州地麵上不像河北山東,高門雲集,隻有這範陽盧氏最強,郭孝恪要完全掌握幽州之地,除去範陽盧氏是最好的選擇,剩下才是招攬範陽盧氏,如今範陽盧氏自己給了這把柄,若不好好利用一番,實在是枉為謀主。


    不過片刻,管家便帶著下人擺好了筆墨硯台還有書桌,長孫無忌不假思索就在李秀寧所寫的那封急報上寫上了自己的主意,然後重新封好。上了火漆,接著則是寫起了給楊廣的奏折。如今楊廣正在暴怒之中,而且楊堅楊廣父子兩人都是一直以來。限製世家門閥,尤其是自詡血統正宗的山東高門,如今範陽盧氏這件事情,隻要給楊廣知道。必然是誅三族的大罪,恰好讓楊廣下詔。背那除掉範陽盧氏的黑鍋。


    寫完之後。長孫無忌喚過了管家,讓他連夜送去驛站,這件事情越快辦成越好,尤其是範陽盧氏,絕不能讓將軍背上惡名。


    夜色中,得了長孫無忌令牌的驛站信使在黑暗中從南北兩處城門分別駛出,往涿郡和遼東城各自而去。


    涿郡城內,隨著夫勝賊軍之威,李秀寧倒也是為眾人所知,和木蘭一起被城中的百姓所津津樂道。畢竟這女人掛帥為將,以一敵十。殺的賊軍大敗,實在是叫人沒有料到。


    城頭上,一身戎裝的李秀寧和木蘭眺望著遠處的平原上出現的人馬旗幟,都是臉上露出幾分訝色,如今離她們擊敗楊玄感的前鋒人馬不過三天,楊玄感的大軍就到了。大出她們的意料之外。


    “沒想到楊玄感竟然來得這麽快。”李秀寧皺著眉頭。這時遠處的平原上,那滾滾而起的煙塵越來越大,顯然是更多的人馬到了。


    城頭上,看著如同海潮一般望不到邊的敵軍人馬,那些從城中應募的青壯一個,個都是嚇得臉色有些發白,正所謂兵一過萬,無邊無際。這如今不下十萬人馬一齊而來,那聲勢簡直如同排山倒海一般。


    楊玄感騎在馬七,看著身旁的大軍,臉上露出了矜持的笑意,他是武將出身,從小家學淵源,最向往的便是統率千軍萬馬,隻可惜他父親為楊廣所忌,最後給活活逼死,而他也是表麵上受到禮遇,但實際上卻一直都是被楊廣當防賊一樣提防著,難掌兵權,隱忍到今日,終於讓他的償夙願,叫他如何不誌得意滿。


    “不知道那郭孝恪何時會到。”楊玄感看著遠處的涿郡城,自言自語道,他世家出身,為人孤高。能被他看重的人不多,而郭孝恪便是其中一個,尤其是郭孝恪如今隱隱有當世第一名將之勢,就更加想讓他和郭孝恪在戰場上真刀真槍地分出個高下。


    和楊玄感並騎而行的李密聽到楊玄感的自語聲,不由皺了皺眉,他最怕的便是楊玄感到時要在戰場上和郭孝恪分個高下,雖然楊玄感號稱“再世項羽”弓馬嫻熟,武藝高強,可那郭孝恪也是連打十五番將的猛人,兩人在戰場上相遇,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主公,郭孝恪乃一武夫,主公,”李密開了口,他不願意楊玄感為了和郭孝恪在戰場上分個高低,而壞了大事,不過他才開口。就給楊玄感打斷了。


    “法主,你不會懂的楊玄感看著李密,搖了搖頭,像李密這樣的人是不會懂他們這些武夫的心的,如果郭孝恪是武夫,那他也是一個武夫,而一個武夫最渴望的就是在戰場打敗對手。尤其是郭孝恪這樣的對手。


    “主公。”李密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但是他最後始終沒有再說下去。楊玄感的固執不是他可以改變的。這些上唯一能讓楊玄感改主意的隻有已故的越王。


    夜晚,涿郡城外十裏的平原上。十餘萬大軍的營帳燈火,一眼望去猶如遍野的繁星,叫人望而生畏。接下來三自,楊玄感的三十萬大軍全部到了,原本用來供應征遼大軍用度的各地漕運物資如今都落在了他的手中,足以讓他拉起這麽龐大的軍隊。


    楊玄感沒有急著攻城,他雖然孤高,但是不是個剛慢的人,王仲伯在涿郡吃了敗仗,讓他明白,涿郡並不是他想象中那麽好打,而且就他本人的意願來說,他更想和郭孝恪在戰場上堂堂正正的較量。而不是去打攻城戰,更何況他手下這三十萬大軍,大半都是新兵,而攻城不下。是最容易挫傷士氣的。


    楊玄感的按兵不動,讓李秀寧和木蘭稍稍鬆了口氣,她們畢竟不曾經曆過這種被;十萬大軍圍城的場麵。即便是木蘭,也給那大軍摧城餘壓的氣勢給壓得有些心驚。


    距離涿郡以北不過百裏的地方。郭孝恪拿到了長孫無忌派人連夜送來的急報,下令全軍下馬修整以後。郭孝恪拆開看過之後,不由暗自點了點頭,長孫無忌果然走出手夠狠辣,範陽盧氏這次是在劫難逃,以楊”六易怒的性子,誅三族還算是輕的。兒一


    將手中的急報揉碎後撒於風中。郭孝恪看向了身邊的秦瓊道,“今日讓士兵們修整一夜,明日再動身。”郭孝恪身邊的三千親軍,都是千錘百煉出來的老兵,但是連續的急行軍,也是累得夠嗆,需要好好修整一下。


    “是,將軍。”一邊的秦瓊領命而去,這次隻有他和尉遲恭一起隨郭孝恪先往涿郡而來,諸如羅士信等人都是給留在了懷遠修整。


    尉遲恭從馬上下來,拍打著酸麻不已的兩條大腿,口中卻不敢在郭孝恪麵前罵咧。“將軍,你說那楊玄感真有三十萬大軍?”尉遲恭坐下後,朝郭孝恪道,他心裏是不大信楊玄感手頭能有三十萬大軍。


    “三十萬烏合之眾,不過是群土雞瓦狗罷了,楊玄感手下的可戰之兵不會超過五萬。”郭孝恪從蘇吉利手中接過水囊,喝了一口後,扔給尉遲恭道,整個大隋的武裝力量,以府兵為主,不過去年的征遼之戰。府兵十折六七,剩下的大半又給他留在了百濟,楊玄感這次造反,真正能用的隻是剩下的府兵和他父親越王楊素當年的舊部而已。


    “土雞瓦狗,將軍,你這話說的好。那楊玄感號稱什麽“再世項羽”我看八成也是吹牛。”連續趕了二十天的路,尉遲恭早就有些悶壞了,再加上羅士信不在身邊,更沒個“人跟他頂嘴,如今好不容易有個機會,他卻是和郭孝恪不停地說起了話。


    “楊玄感成名已久,雖然腦子不太好使,可是這馬上的功夫不會差。”郭孝恪看著一邊在那揉著大腿。一邊嘀咕的尉遲恭,心裏也是放輕鬆了下來,笑著答道,楊玄感曆史上就是個貴族式的英雄人物,為人孤高,所以不足為懼。


    “馬上功夫不差。”尉遲恭眼前一亮,他是個好戰的人,平時跟羅士信,秦瓊他們較量武藝。總是顧忌頗多,不能盡興,那楊玄感聽將軍這麽一說,倒是個好對手。


    “宇文成都,敬德你知道吧,他不是楊玄感的對手。”當日楊玄感和宇文成都的比試,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但是郭孝恪卻很清楚是楊玄感勝了宇文成都,而且如果不是楊玄感托大,宇文成都會輸得很難看。


    “連宇文成都都不是對手。”尉遲恭更加興奮了,羅士信雖然年少。可是卻凶悍非常,那宇文成都能夠讓羅士信自認不是對手,就可見宇文成都的厲害,但是那楊玄感卻比宇文成都更厲害。


    “楊玄感在馬槊上的造詣,不會差我多少?”郭孝恪看著眼中充滿求戰之欲的尉遲恭,朝他說道,他用了整整一年時間,將這個時代的馬槊技法和他自己會的後世大槍粽合在一起,平時比武較量,尉遲恭不是他的對手。


    “比將軍都不差。”尉遲恭是知道郭孝恪的厲害的,雖然兩人隻是比試,可是尉遲恭對於郭孝恪那刁鑽的馬槊刺擊是銘記在心,“那就更要見識見識了。”尉遲恭說話間,咧開嘴笑了起來。


    “到時候必然是有機會的。”看著尉遲恭,郭孝恪亦是笑了起來。他心裏也是很渴望和楊玄感交手。因為他的靈魂深處是好戰而嗜鬥的。隻不過他如今不得不考慮更多的東西。最後壓下了這種渴望。隻是朝尉遲恭說道。


    “將軍,我已經派了遊騎在十裏範圍內警戒。”秦瓊提著馬槊回來了,雖然尉遲恭看著粗豪,但其實是個粗中有細的人,隻是尉遲恭有些懶散,所以這些瑣事都由沉默但是盡責的秦瓊來做了。


    “叔寶,坐。”郭孝恪招呼著秦瓊坐下了,旁邊的士兵則是為他們遞上了熏製的肉幹和幹糧,他們從薩水趕回時,帶走了軍中的全部肉幹。所以這一路趕來,士兵們雖然疲累,倒也頂得住。


    秦瓊細細地嚼起了肉幹,和郭孝恪一模一樣,而尉遲恭則仍是一如既往地大口大口地吞咽著,在他看來秦瓊就是在學郭孝恪,吃飯走路看書,樣樣都學,隻不過學得不那麽像就走了。


    東萊海域,張仲堅在甲板上。看著麾下的水師船隻,臉上的神情有些猶豫不定,他如今是虎賁郎將。手下也有近兩萬的水師人馬,現在楊玄感是擺明起兵造反。他負責的是江南的漕運,此前那些運來的糧草物資都是給楊玄感截留了下來,他現在有些拿不定主意,是該響應聲勢浩大的楊玄感,還是走海路去遼東勤王,又或是按兵不動。


    “大人,楊玄感出身高貴,大人即便響應於他,也不會受到他的重視,倒不如去遼東勤王,將這次的漕運糧食帶上,必能得到皇上的重用。”張仲堅身後,一個英俊的少年朗聲說道。


    張仲堅看向了少年,這個叫杜伏威的少年本是山東的一夥賊軍首領,恰逢他招兵買馬,最後入了他的帳下,常有驚人之言,是個讓人難以輕忽的人。


    (全本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爭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賁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賁氏並收藏爭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