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那城外。中軍帥帳裏。楊玄感看著各營清點人馬後汰爾小兵數目,眉頭也不住地皺了起來,這一回他號稱三十萬大軍,但實際上連那些後勤插重的輔兵民伏在內,也不過二十萬出頭,沒想到網到涿郡,便出現了逃兵的情況。
“主公,郭孝恪手下的士兵有如暴秦之師,喜以人頭懸於腰間,誇兵耀武,那些新兵害怕,因此逃跑,也是人之常情。”李密在一旁看著皺眉的楊玄感,出聲說道,郭孝恪成名之快,令人膛目結舌,不過一年間,天下便都知道這個上柱國大將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手下將士個個都是虎狼,再加上民間傳言本就誇大,那些膽小的新兵因而逃跑,也沒有什麽好奇怪。
“暴秦之師,始皇在世,誰人敢反。”楊玄感看向了李密,自漢朝以來,對於千年前的那支無敵雄師,向來都是毀譽參半,多被儒生冠以暴虐之名而加以輕蔑,不過對楊玄感這樣的武人來說,倒走向往得很。
李密見楊玄感如此說,一時間也是無話可說,隻是心裏卻有些擔心,自在涿郡城外紮下大營後,楊玄感便似乎陷入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狀態中,每日裏隻是加緊操練那五萬真正的可戰之兵,此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擦拭自己馬槊。
李密知道楊玄感的心思,他是想要在戰場上擊敗郭孝恪,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作為人主,楊玄感這種匹夫之勇絕對是大忌,可是李密知道楊玄感的固執,恐怕不會輕縣聽進他的勸。
“主公,如今大軍雲集涿郡,阻住了昏君的歸路,隻要擊敗郭孝恪,天下大勢可定,我願領兵清掃四方,為主公督運糧草。”李密心中思量再三後,朝楊玄感道,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自上次郭孝恪放回那幾個死士行離間之計後,楊玄感已不再像過去那般對他推心置腹,李密自然也不願再為楊玄感效命,更何況如今楊玄感明顯是自取敗亡之道。
看著主動請命去後方督運糧草的李密,楊玄感的目光一下子如鷹隼般盯著李密,那種目光便是李密這等城府深沉的梟雄也是感到心驚膽顫,但是李密仍舊是克製著自己心中的那股恐懼感,一臉坦誠地看著楊玄感,眼神始終都沒有絲毫變化。
楊玄感看著李密,過了良久,才輕輕歎了口氣道,“也罷,法主,你便去督運糧草吧,我給你三萬人。”楊玄感和李密本是好妾,李密一向也都為他出謀戈小策甚勤,這次他在黎陽起兵,李密出力不不過越是這樣,他心裏也越是有些懷疑,總覺得李密這般殷勤,未必全是為了他。
“多謝主公。”李密看著楊玄感臉上的複雜神情,心裏的大石終於落了地,楊玄感雖然對他已有疑慮,但終究還是念了兩人之間的舊情,三萬人的軍隊對他來說,也是不小的數目,隻要善加練,他有自信能練出一支強軍來。
看著李密恭敬地離去,楊玄感最後還是沒有說出挽回的話來,他是個孤高的人,這些上能被他看得上眼的人沒有幾人,李密過去與其說是他的心腹,倒不如說是朋友,隻是兩人之間終究還是走到了這個地步。
“法主,但願你我不會有戰場相見的那一天。”楊玄感自言自語道。然後卻是把目光落在了帳中那杆自己的馬槊上,他在等待和郭孝恪在戰場上相見的那一玄。
“將軍,賊軍在涿郡城外紮營立寨,一直未曾攻城。”郭孝恪麾下三千親軍的臨時駐地裏,幾個被派出去的斥候火長帶回了消息。
“這個楊玄感,倒也不是易於之輩。
”郭孝恪讓那幾個火長繼續回去打探消息後,朝身旁的尉遲恭和秦瓊道,楊玄感雖然號稱三十萬大軍,但可戰之兵絕不過五萬,涿郡城雖然守軍不多,可是仗著城牆高深,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攻下的,對於楊玄感那“三十萬。大軍而言,攻城不下,是很傷士氣的事情,到不如像現在一樣以逸待勞,隻要楊玄感打敗回援涿郡的軍隊,涿郡必然震動,到時攻城就容易得多,甚至於可以不戰而克。
“將軍,楊玄感大軍圍城,顯然是想和我軍一決勝負。”平時不太說話的秦瓊這時終於吭了聲,他也看出了楊玄感的打算。
“決一勝負,就憑楊玄感那些烏合之眾。”尉遲恭在一旁說道,臉上有些不屑,大隋府兵,去年十折六七,剩下的大半都給他們招攬,剩下的全都在衛玄等幾個老將手裏,楊玄感那三十萬大軍說難聽點。不過是從黎陽附近強拉的壯丁,別說三十萬,就是五十萬,一百萬也沒啥好怕的。
“敬德不可輕敵。”有自信是件好事情,不過自大就不走了,郭孝恪看了一眼尉遲恭後,朝秦瓊道,“叔寶,我給你五百人馬,去騷擾賊軍大營,你可辦得到。”
“將軍放心,末將一定辦到。”秦瓊沉聲應道,他自入郭孝恪帳下後,可以說是郭孝恪麾下學習兵法最認真的將領之一,光是自己寫的兵法心得,就比尉遲恭他們加起來還多,郭孝恪一開口,他就知道郭孝恪這是要打擊賊軍的士氣,同時疲憊賊軍。
“將軍,叔寶能去,為何我去不得。”見郭孝恪隻讓秦瓊率兵出戰,尉遲恭有些不服,掃蕩賊軍大營,他也辦得到。
“敬德,你雖然粗中有細,可是性子易急躁,隻怕讓你騷擾賊軍大營,最後到成了攻營奪寨。”郭孝恪看了眼尉遲恭,卻是笑道,他對帳下眾將優劣,可謂是最為清楚,尉遲恭看似是個莽撞的人,但其實是個,有心眼的人,不過卻不如秦瓊那般沉穩,而且尉遲恭用兵喜強攻,要他像流寇那般去時不時地騷擾敵軍,卻又不能放開,實在是太過勉強。
聽完郭孝恪的話,尉遲恭沒話說了,他知道郭孝恪說得有道理,而且郭孝恪的威嚴在那裏。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反駁的,隻是心裏仍有些不服。
“放心,敬德,這一仗你遲早能打個痛快。”郭孝恪拍了拍尉遲恭的肩膀,兩人說話間,秦瓊自帶了五百人馬,悄悄再了駐卓地。往涿郡城外楊玄感大營而去。
涿郡城內,李秀寧和木蘭得了郭孝恪派遣斥候送來的書信後,都是心中欣喜,郭孝恪來了,那城外的楊玄感大軍在她們眼中一下子就成了沒什麽好怕的烏合之眾。
“夫君說得不錯,楊玄感如今是在城外虛張聲勢,他那三十萬大軍,可戰之兵或許連五萬都不到,他也需要時間來練兵。”李秀寧放下手中的信,朝身邊的木蘭道。
“姐姐,或許我們可以派騎兵出城騷擾楊玄感的大營。”木蘭若有所思地說道,雖然楊玄感的兵力雄厚,但是缺乏刮練,是他最…二;。與其給楊玄感練軍隊,加固營壘的機會。到不洲刪出擊。
“也好。”李秀寧想了想後點頭道,如今楊玄感不敢輕易攻城,夫君又已率精銳趕到,便是讓木蘭帶領騎兵出城,也不打緊。
“可惜,我們若是當日楊玄感大軍網到之日,就派騎兵出城遊擊騷擾,也不會讓楊玄感可以在這裏以逸待勞了。”李秀寧頗有些後悔地說道,郭孝恪派人送來的書信,讓她豁然明白過來,她怕楊玄感攻城,楊玄感也同樣怕別人趁他立足未穩時進攻他。
“沒什麽可惜的,楊玄感麾下戰將如雲,我們當日若走出城,也未必能討得了好。”見李秀寧有些懊惱,木蘭在一旁勸慰道。
“木蘭,你不用安慰我,我和夫君的眼界還是差得太遠。”李秀寧也算得上是女中豪傑,不然當日王仲伯三萬前鋒軍進抵涿郡,她敢果斷出擊,靠著木蘭的伏兵擊潰王仲伯。
涿郡城外,楊玄感那號稱三十萬的大軍連營數十裏,蔚為壯觀,不過看上去雖然氣勢恢弘,但是裏麵的可乘之機也不少,起碼在帶著幾個。親兵,在一處丘陵上眺望楊玄感大營的秦瓊眼中,這連營數十裏的聳帳中破綻不少。
“將軍,如今天氣幹燥,我看咱們不妨晚上從那裏殺將進去,放他幾把火。”秦瓊身邊,一個親兵看著敵軍的各營間崗哨不是很嚴密,朝秦瓊說道,他們都是郭孝恪的親軍出身。一直都是給當作士官和將領培養,水淹火攻的計策隻是兵法裏的基礎罷了,如何不清楚。
“好,今夜就分做五隊人馬,叫那些賊軍知道我等的厲害。”秦瓊心裏也早定下了火攻的計策,如今正是盛夏,天氣炎熱,正是放火的好時間。
“你小子行啊。”回去的時候,秦瓊身邊那幾個親兵都是說笑了起來,打趣著先前那個出主意的同伴,他們也都是學過孫子十三篇,不過剛才愣是等那同伴提到火攻,方才想起如今這大夏天的,放起火來確實方便。
夜明星稀,黑暗中,秦瓊帶著的五百騎兵分做了五隊,如同幽靈般,牽著含了枚乘,馬蹄上毒著厚布的戰馬,悄悄地行進在楊玄感大軍幾處防備不嚴的各營相接的地方,各自去了白天已經選好的目標處。
當秦瓊帶著自己的人馬悄悄潛行的時候,遠處的涿郡城西門,也是借著夜色的掩護,悄悄打開了城門,木蘭帶著麾下的一千騎兵靜靜地出了城,若是白天出城,必然會驚動敵軍。
“快。”木蘭當先出了城門聲地急促地催促著手下,如今已經月過中天,沒有太多的時間好磨蹭了。
很快,一千騎兵都走出了城,在木蘭的帶領下,悄悄地摸向了楊玄感的大營,木蘭和秦瓊一樣都是存了放火的心思,當日她擊潰王仲伯的大營,靠得就是火攻,自然不會放過這等一本萬利的手段。
楊玄感的大營中軍帥帳裏,楊玄感仍舊沒有睡,而是看著父親當年留下的兵法注解,自從到了涿郡以後,他的心就始終靜不下來。
“大哥,李密已經走了。
”楊玄縱掀帳而入,他本該隨征遼東。不過出征後,在懷遠得到楊玄感傳書,便和楊萬碩一起詐病,留在了懷遠,等楊廣的禦營一走,就立刻趕回了黎陽,相助楊玄感起兵,隨他們一起的還有韓世愕等一幹將門世家子弟,光論戰將數目,猶在郭孝恪的北府軍之上。
“走了也好。”楊玄感沒想到李密竟然走得這麽快,不由放下了手中的兵書注解,輕輕地歎了口氣,多年的好友竟然這般收場,也不是他想看到的結局。
“大哥,那李密天生反骨,既然和大哥不是一條心,自當殺之,豈可放其離去。”楊玄縱是楊玄感的胞弟,一向看不慣李密的做派,那些死士帶回來的郭孝恪的話,他也是聽了,深以為然,李密這個人野心不更是個毒蛇一樣陰險的小人。
“法主與我相交多年,他是不會對我不利的。”楊玄感看著一臉憤懣。眼中露出殺意的胞弟,搖了搖頭道,他相信李密就算有野心,也不會對他不利。
“大哥,你這是婦人之仁。”楊玄縱見楊玄感如此說道,不由氣道。他們老楊家想造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可是一直以來,卻都隱瞞得極好,可那李密自打父親死後,便不停地攛掇大哥造反,怎麽看李密都不是個好東西。
“放肆。”楊玄感眼神一冷,大聲喝道,他被時人稱為“再世項羽”雖也以勇猛自傲,可是對於“婦人之仁,格外敏感,當年秦末,楚漢相爭。項羽便是因為婦人之仁,在鴻門宴上放走了劉邦,最後烏江自創,落了個兵敗身死的下場,如何不叫他忌諱。
被楊玄感一瞪,楊玄縱隻覺得渾身的汗毛都給嚇得倒豎了下來,他這個大哥小時候看起來沉默寡言,被人以為癡兒,可是隻有他才知道大哥一旦生起氣來有多麽可怕,想到自己剛才居然觸了大哥的眉頭。楊玄縱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子。
“大哥,我剛才是亂說的。”楊玄縱有些慌亂地說道,他想起了小時候自己給楊玄感狠揍的事情來。
“出去。”看著惶恐的胞弟,楊玄感最後隻是冷聲道,不過這個時候,帳外幾個親兵忽地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臉上都是有些慌亂。
“大人,有敵軍夜襲。”驚慌的聲音裏,楊玄感大步走出了帳子,然後他看到了數裏外亮起的衝天火光。還有隱隱傳來的廝殺聲。
“持我帥令,各營不得妄動,軍中士族有擅動者,殺無赦。”楊玄感看著起火的地方不過三處,立刻幕身旁的親兵大聲喝道,做出了決斷。
“是,大人。”那幾個親兵也算見機得快,聽完楊玄感的話後,就連忙接過楊玄感從帥帳中所取的令箭,點了人馬往各營而去,這個時候,黑燈瞎火的,要是那些新兵炸了營。他們這二十萬的人馬。恐怕一晚上折騰下來,就剩不了多少人了。
“你隨我一起巡視各軍。”楊玄感看向了楊玄縱,臉上的神情叫楊玄縱稍稍放下了些心。
這時,起火的三處地方,到處是慌亂的士兵呼喝著“走水了”那些軍官都是忙著吆喝部下滅火,哪裏想到營中進了一彪殺神,騎著馬,見人就砍,軍中那些新兵幾時見過人頭給砍飛,給血衝得丈高的血腥場麵,隻不過給砍殺了數十人。好不容易給穩下來的士氣一下子崩潰,那些新兵一個個隻恨爹媽給少生了兩條腿,哪還有人去救火。
“殺。”黑暗中,一個個北府騎兵都是大聲喊著,他們臉上帶著畫花了的麵具,五顏六色,在昏暗的火光中看上去格外猙獰,策馬在營中十
八汰,到外砍殺那此慌亂的十兵,製造著混亂,同時放滑發萬
看到衝天而起的火光,還有風中隱隱傳來的喊殺聲,正帶著麾下摸近了楊玄感大營的木蘭揮手示意,停下了自己的隊伍,臉上的神情有幾分喜意,她想都不用想,那些敢到楊玄感大營裏放火劫營的必是夫君所派的人,隻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罷了。
涿郡的城頭上,放心不下木蘭的李秀寧登高遠眺,看著黑暗的平原上猛地亮起的火光,也是一臉驚愕,她可是從頭到尾看完了楊玄感大營裏那五把大火是怎麽燒起來的,第一把和最後一把相隔不會超過一刻漏,怎麽看都是早已計劃好的。
“夫君果然厲害。”李秀寧喃喃自語間,看向了沒有動靜的楊玄感大營前方,她知道木蘭的人馬應該就在那裏,不過照如今的情形看,楊玄感此時定然有了防備,那把火怕是燒不起來了。
楊玄感大營裏,隨著那些策馬狂奔的親兵到各營傳令,原本被驚動而發生騷亂的軍營裏,那些驚恐的新兵都是給壓了下去,那些試圖逃跑的新兵都被軍官直接砍了腦袋,用來恐嚇其他人。
壓住騷動的新兵後,各軍的將領都是按照楊玄感的命令,緊收自家營壘,凡是有靠近的人,一律殺無赦。
中軍大營,楊玄感點了自己的親兵隊,和楊玄縱一起往了喊殺聲最大的地方而去,楊玄感的臉色陰沉,他沒想到郭孝恪用兵居然這般大膽,敢派兵夜襲他的大營。
秦瓊是個有決斷的人,他本來還想利用火勢,趁亂多衝下幾個附近的營寨,可是當他看到那些因為營中起火,而四散奔逃的敵軍士兵想要逃進附近的營塞,被射成刺蝟以後,就立玄打消了這個念頭,而是讓人吹響了異常尖利刺耳的骨笛聲,打算見好就收,反正來日方長,他有的是時間來和這些賊軍親近。
聽到骨笛聲,那些正自砍殺亂軍的北府騎兵都是秩序井然地撤往了白天定下的撤退路線匯合,今天晚上這夜襲,他們占了不產便宜,那些賊軍士兵的崗哨簡直形同虛設,幾乎是毫不費力就給他們衝進了大營裏放火,而且那些士兵的武藝也是稀鬆平常得很,給他們策馬衝殺一回就潰散了。
“追楊玄感也聽到了骨笛的聲音,這種骨笛聲是草原騎兵用來互相傳遞消息,他以前在吐穀渾隨楊廣車駕的時候,便見過吐穀渾的騎兵用骨笛聲互相聯絡,如今大隋軍中,會使這骨笛之法的也就隻有郭孝恪的北府軍,全都是跟那些韓鞠騎兵學的。
隨著楊玄感的大喝聲,楊玄縱吆喝著,帶著後麵的五千士兵一起追往了骨笛聲的方向,他們和那些被半搶拉的壯丁新兵不同,都是老楊家當年的故舊部下和這些年楊玄感陰蓄的家兵,戰力不俗,而且心高氣傲,尤其是當年越王楊素的舊部,他們跟著越王南猛的戰的時候 郭孝恪還隻是個黃口小兒罷了。
黑暗中,木蘭一直等前麵楊玄感大營裏,兵馬調動的聲音消失,全都是往起火的南麵而去時,方才讓手下的士兵翻身上馬,她雖然不知道楊玄感親自去追秦瓊那些人馬,但是也估摸著麵前的那處營寨裏,如今兵力多不到哪裏去。
“給我殺馬背上,木蘭拔出了佩刀,朝在月光下如同幽靈般的一眾部下,大聲喝道,然後催動了戰馬,朝前方的大營寨門殺去,在她身後,一千騎兵拉開了橫列陣型,擅長射箭的士兵,都是盤馬彎弓,點燃了攜帶的火箭,朝那前方的營寨裏拋射進去。
“敵襲。”幾乎是木蘭帶隊策馬衝鋒的同時,猛然間感覺到腳下土地震動起來的營塞崗哨裏的士兵都是驚慌地叫喊了起來,然後在營寨前早就待命的軍官連聲吆喝著,讓身邊的士兵舉起了手中的弓箭,朝著前麵馬蹄聲傳來的方向,拉滿了弓。
“放差不多是同時間,營寨內外,兩撥箭雨交錯著劃過了天空,唯一不同的是,木蘭麾下的騎兵射出的火箭,劃著長短不一的弧線落在了營寨內的各處地方。
郭孝恪手下的士兵,馬上的角弓若是拉滿,不考慮殺傷性,隻是為了求遠,都能射到四百步開外的距離,木蘭麾下那些騎兵射出的火箭,因為力道不一,所以幾乎覆蓋了大半個營寨,這時正是天幹物燥的盛夏,那些浸泡了火油點燃的箭矢一遇到帳篷,便立刻引燃燒了起來。
隻是一輪箭過後,那營寨就給點著了大半,本來用來防備的兵力,頓時間便去了大半,提水撲火了。
亮起的火光裏,營寨內的楊軍士兵看著那些在馬上奔來的騎兵,都是一個個有些慌亂,雖然寨前有拒馬等物,可是這些能夠在馬上騎射的騎兵,用的都是強弓,那射出的火箭差不多能蓋住他們大半個營寨。
木蘭也看清了對方營寨裏嚴陣以待的架勢,隻能含了強攻的念頭,讓手下的騎兵不停地繞著營寨各處射點燃的火箭。
楊玄感本來正要追上秦瓊的時候,卻是忽地聽到身後的驚呼聲,才發現自己的前軍重地居然也亮起了衝天火光,讓他不由恨得咬牙切齒。
“回師。”楊玄感咆哮著喊出了這兩個字,前軍都是他麾下好不容易湊出的五萬可戰之兵,絕不容有失,剛才他出來時給各營的將領下了固守本營,不準出戰的命令。
當楊玄感帶兵折回前軍的時候,木蘭已是帶兵退走,一路上射空了攜帶的引火之物,讓楊玄感大軍整個晚上都是惶恐不安,沒有一個人敢合眼,直到天明方才鬆了口氣。
帥帳裏,楊玄感臉色陰沉地聽著各軍清點上報後的損失數字,一共四十七處營寨,其中被放了五把大火的五個營寨,差不多給燒成了一片白地,兩萬多的士兵,剩下的不到五年,還有前軍大營,雖然火給撲滅。但也傷了好幾百人。
“隻是區區的幾把火,就燒得我軍士氣膽寒,郭孝恪,你當真好手段。”讓前來點卯的各軍將領回去安撫士兵,加強戒備以後,楊玄感卻是忍不住自語道,他甚至懷疑昨天晚上來夜襲火燒大營的就是郭孝恪。
“郭孝恪一定已到涿郡,給我加派斥候,搜索附近方圓三百裏楊玄感看下了帳中的一眾心腹將領道,“還有,從今夜開始,你們都給我帶人輪流去各軍巡視,如有輕怠者,軍法處置昨天晚上的一把火讓楊玄感猛然驚覺,自己麾下除了前軍和中軍的親軍以外,其他各軍那些強拉的壯了,其實和烏合之眾差不了多少,不過是用來壯聲勢用的。
“是,主公楊玄感的幼弟楊萬碩大聲領命道,他和帳中的其他將領一樣,都是以為這次起兵,應當勢如破竹,那個郭孝恪,詡名將。不討是個出身卑微的粗鄙武夫,欺負下高珊”:與濟那些鄉下蠻夷罷了,怎麽和他們這些出身高貴的將門世家子弟相比,因此楊玄感雖然勒令他們要小心戒備,可沒有幾個人聽進去,結果昨天晚上的事,等於是郭孝恪狠狠地在他們臉上抽了一巴掌。
涿郡城裏,不少百姓都都是看到了昨夜城外亮起的衝天火光,天一亮,網上大街,便看到那些衙役捕快,大聲張揚著上柱國大將軍已到,昨夜大破賊軍雲雲的消息,原本還擔著的心徹底放了下來。
溫彥博如今也是紅光滿麵,原本他還要顧忌那些可能有些搖擺的官員和城中的大戶,但是現在他卻是一點都不在乎了,將軍來了,楊玄感就沒有幾天好蹦醚了,城中那些牆頭草如今巴結他都來不及,免得步上範陽盧氏的後塵。
涿郡城外,得了秦瓊戰果的郭孝恪沒有再選擇繼續隱藏下去 而是帶著修整了三日的親軍,進了涿郡城。
靠近東城門的守城軍營地裏,郭孝恪升帳點將之後,留下了李秀寧和木蘭,這一回李秀寧帶兵從懷遠到涿郡來守城,讓他看到了曆史上那個平陽公主果敢的一麵,當李秀寧忐忑不安地向他請罪時,他隻是一笑置之,一個對他唯唯諾諾的李秀寧不是他喜歡的那個李秀寧,現在這個,能夠在他不在的時候做妾的女人才是他的妻子。
“夫君,如今我軍下一步應當如何?”見郭孝恪並不怪自己。李秀寧心中也是歡喜,為自己能夠幫到郭孝恪而感到高興,卻是趁勢問起了接下來的事情。
“從昨夜不難看出,楊玄感雖然為人孤高,但是用兵還算穩健,我想他是不會選擇攻城,而是會繼續圍而不攻。”郭孝恪朝李秀寧道,接著走到了帥帳中間的沙盤,為她和木蘭解說道,“楊玄感如今手握黎陽等地,掐住了征遼大軍的後勤糧道,他隻要能夠鎖死楊廣的歸路,這仗便贏了一半。”
郭孝恪手中的鞭梢在沙盤上北地幾處地方一點道,“我讓李靖繼續在高句麗圍困平壤,就是要拖住楊廣繼續逗留遼東城,楊玄感這次叛亂,雖然成不了事,但是拖得時間越長,就越能消耗楊隋的氣運。”
郭孝恪此時的心腸更硬,他已經決定要利用楊玄感的這次叛亂為自己牟取最大的利益,起碼他不會讓楊玄感敗亡得太快,至少要讓天下反隋的人更多一些,原本的曆史走向早就改變,他知道的再也不足為憑,正所謂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他要當前者,而非後者。
李秀寧看著郭孝恪,沒想到郭孝恪竟然布局那麽深遠。而且對天下懷有如此之大的野心,不過她很快就恢複了過來,因為她本身也是個有野心有才能的女人,也隻有郭孝恪這樣的男人才能征服她,讓她心甘情願地付出。
“夫君,既然如此,到不如趁這個機會,將幽州之地梳理一遍。”李秀寧聽完郭孝恪所想,忽地說道。如今涿郡城中的大戶都是倒向他們,可是幽州其他地方並不知道。
“幽州之地,我是必然要梳理一遍的,範陽盧氏,從此除名。”郭孝恪冷聲說道,對於那些大的門閥世家,他向來沒什麽好感,隻因為他們的存在,阻礙了這個國家,尤其是紛亂之時,這些門閥世家更是不穩定的因素,這一次要不是李秀寧當機立斷,處置及時,說不定涿郡早已落於楊玄感之手,那樣一來,他便要陷入苦戰了。
“夫君,範陽盧氏是北州望族,而且山東高門之間,互相聯姻,關係盤根錯節,若將範陽盧氏鏟除,恐怕會對夫君日後大業不利。”李秀寧皺了皺眉道。
“放心,我不會做這個惡人,這次範陽盧氏和楊玄感勾結,楊廣豈會放過他們。”郭孝恪明白李秀寧的擔心,就算他再怎麽厭惡世家門閥,可終究逃不了和世家門閥打交道,尤其是山東高門是他應該爭取的對象,用來對付關隴世族。
“夫君說得雖有道理,可這事情終究和夫君脫不了關係。”李秀寧還是覺得不妥當。
“姐姐,其實夫君大可以賣個人情給範陽盧氏,以博取山東高門的好感。”一直在邊上沒有說話的木蘭忽然插話道,她其實隻是不忍心看到範陽盧氏被誅三族,那樣的話,不知要死多少無辜的人。
“木蘭的話,很有道理。”郭孝恪聽完木蘭的話,眼神一亮,他原先網想著怎麽把範陽盧氏這樣的強宗望族除去,卻忘了其實可以在削弱範陽盧氏之後,將其收歸己用。
被郭孝恪這麽一說,木蘭的臉紅了紅,卻是惹得李秀寧在一旁笑了起來。
楊玄感是沒有想到自己剛剛大派斥候。郭孝恪就大大方方現了身,更是直接進了涿郡城,然後就沒了消息。
不過楊玄感也沒有攻城的打算,郭孝恪的北府軍本身就是精銳,再依靠著涿郡的堅城,他那二十萬人根本打不下來,他現在能做的就是等,等遼東的楊廣軍糧不濟,到時候郭孝恪隻有出城和他堂堂正正地對決,那才是他期盼的一仗。
隨著郭孝恪和楊玄感各自按兵不動,一時間兩軍就在涿郡對峙了起來,楊玄感仗著自己掐斷了征遼大軍的糧道,一刻不停地加固著營壘,他要徹底把楊廣的歸路堵死。
數日後,涿郡城外,從懷遠趕來的羅士信等眾將,在涿郡城邊上紮下了營壘和涿郡城互為犄角,繼續和楊玄感的大軍對峙。
當郭孝恪和楊玄感兩軍對壘的時候,天下各地,也是義軍蜂起,便是江南也反了數路人馬,響應楊玄感,而楊廣下的勤集詔命,卻沒有多少人響應。
原本曆史上,楊玄感起兵叛亂,用了李密所獻三策中的下策 就近攻打洛陽,當時楊廣下令各地征討楊玄感,諸如衛玄等人都是起兵奉詔,尤其是衛玄,更是從留守的關中,帶兵救援,差點在戰場上丟了老命,但是現在,因為郭孝恪在征遼之役裏,一人壓過了所有人,再加上楊廣有意利用郭孝恪平衡關隴世族,不到兩年之內,郭孝恪就成了上柱國大將軍,而衛玄等人則是沒有少給楊廣借機斥責打壓,是以衛玄等人都是心中不忿,即便是得了勤王詔令,也是慢騰騰地起兵,尤其是樊子蓋更以洛陽重地,不可輕動,以為叛軍所乘為由,愣是沒有起兵進攻黎陽。
一時間,仿佛整今天下都在觀望著涿郡的局勢,不論郭孝恪和楊玄感誰勝誰負,這今天下都將走向亂世,隻是對於不少人來說,他們可以借這個機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罷了。
(全本 )
“主公,郭孝恪手下的士兵有如暴秦之師,喜以人頭懸於腰間,誇兵耀武,那些新兵害怕,因此逃跑,也是人之常情。”李密在一旁看著皺眉的楊玄感,出聲說道,郭孝恪成名之快,令人膛目結舌,不過一年間,天下便都知道這個上柱國大將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手下將士個個都是虎狼,再加上民間傳言本就誇大,那些膽小的新兵因而逃跑,也沒有什麽好奇怪。
“暴秦之師,始皇在世,誰人敢反。”楊玄感看向了李密,自漢朝以來,對於千年前的那支無敵雄師,向來都是毀譽參半,多被儒生冠以暴虐之名而加以輕蔑,不過對楊玄感這樣的武人來說,倒走向往得很。
李密見楊玄感如此說,一時間也是無話可說,隻是心裏卻有些擔心,自在涿郡城外紮下大營後,楊玄感便似乎陷入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狀態中,每日裏隻是加緊操練那五萬真正的可戰之兵,此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擦拭自己馬槊。
李密知道楊玄感的心思,他是想要在戰場上擊敗郭孝恪,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作為人主,楊玄感這種匹夫之勇絕對是大忌,可是李密知道楊玄感的固執,恐怕不會輕縣聽進他的勸。
“主公,如今大軍雲集涿郡,阻住了昏君的歸路,隻要擊敗郭孝恪,天下大勢可定,我願領兵清掃四方,為主公督運糧草。”李密心中思量再三後,朝楊玄感道,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自上次郭孝恪放回那幾個死士行離間之計後,楊玄感已不再像過去那般對他推心置腹,李密自然也不願再為楊玄感效命,更何況如今楊玄感明顯是自取敗亡之道。
看著主動請命去後方督運糧草的李密,楊玄感的目光一下子如鷹隼般盯著李密,那種目光便是李密這等城府深沉的梟雄也是感到心驚膽顫,但是李密仍舊是克製著自己心中的那股恐懼感,一臉坦誠地看著楊玄感,眼神始終都沒有絲毫變化。
楊玄感看著李密,過了良久,才輕輕歎了口氣道,“也罷,法主,你便去督運糧草吧,我給你三萬人。”楊玄感和李密本是好妾,李密一向也都為他出謀戈小策甚勤,這次他在黎陽起兵,李密出力不不過越是這樣,他心裏也越是有些懷疑,總覺得李密這般殷勤,未必全是為了他。
“多謝主公。”李密看著楊玄感臉上的複雜神情,心裏的大石終於落了地,楊玄感雖然對他已有疑慮,但終究還是念了兩人之間的舊情,三萬人的軍隊對他來說,也是不小的數目,隻要善加練,他有自信能練出一支強軍來。
看著李密恭敬地離去,楊玄感最後還是沒有說出挽回的話來,他是個孤高的人,這些上能被他看得上眼的人沒有幾人,李密過去與其說是他的心腹,倒不如說是朋友,隻是兩人之間終究還是走到了這個地步。
“法主,但願你我不會有戰場相見的那一天。”楊玄感自言自語道。然後卻是把目光落在了帳中那杆自己的馬槊上,他在等待和郭孝恪在戰場上相見的那一玄。
“將軍,賊軍在涿郡城外紮營立寨,一直未曾攻城。”郭孝恪麾下三千親軍的臨時駐地裏,幾個被派出去的斥候火長帶回了消息。
“這個楊玄感,倒也不是易於之輩。
”郭孝恪讓那幾個火長繼續回去打探消息後,朝身旁的尉遲恭和秦瓊道,楊玄感雖然號稱三十萬大軍,但可戰之兵絕不過五萬,涿郡城雖然守軍不多,可是仗著城牆高深,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攻下的,對於楊玄感那“三十萬。大軍而言,攻城不下,是很傷士氣的事情,到不如像現在一樣以逸待勞,隻要楊玄感打敗回援涿郡的軍隊,涿郡必然震動,到時攻城就容易得多,甚至於可以不戰而克。
“將軍,楊玄感大軍圍城,顯然是想和我軍一決勝負。”平時不太說話的秦瓊這時終於吭了聲,他也看出了楊玄感的打算。
“決一勝負,就憑楊玄感那些烏合之眾。”尉遲恭在一旁說道,臉上有些不屑,大隋府兵,去年十折六七,剩下的大半都給他們招攬,剩下的全都在衛玄等幾個老將手裏,楊玄感那三十萬大軍說難聽點。不過是從黎陽附近強拉的壯丁,別說三十萬,就是五十萬,一百萬也沒啥好怕的。
“敬德不可輕敵。”有自信是件好事情,不過自大就不走了,郭孝恪看了一眼尉遲恭後,朝秦瓊道,“叔寶,我給你五百人馬,去騷擾賊軍大營,你可辦得到。”
“將軍放心,末將一定辦到。”秦瓊沉聲應道,他自入郭孝恪帳下後,可以說是郭孝恪麾下學習兵法最認真的將領之一,光是自己寫的兵法心得,就比尉遲恭他們加起來還多,郭孝恪一開口,他就知道郭孝恪這是要打擊賊軍的士氣,同時疲憊賊軍。
“將軍,叔寶能去,為何我去不得。”見郭孝恪隻讓秦瓊率兵出戰,尉遲恭有些不服,掃蕩賊軍大營,他也辦得到。
“敬德,你雖然粗中有細,可是性子易急躁,隻怕讓你騷擾賊軍大營,最後到成了攻營奪寨。”郭孝恪看了眼尉遲恭,卻是笑道,他對帳下眾將優劣,可謂是最為清楚,尉遲恭看似是個莽撞的人,但其實是個,有心眼的人,不過卻不如秦瓊那般沉穩,而且尉遲恭用兵喜強攻,要他像流寇那般去時不時地騷擾敵軍,卻又不能放開,實在是太過勉強。
聽完郭孝恪的話,尉遲恭沒話說了,他知道郭孝恪說得有道理,而且郭孝恪的威嚴在那裏。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反駁的,隻是心裏仍有些不服。
“放心,敬德,這一仗你遲早能打個痛快。”郭孝恪拍了拍尉遲恭的肩膀,兩人說話間,秦瓊自帶了五百人馬,悄悄再了駐卓地。往涿郡城外楊玄感大營而去。
涿郡城內,李秀寧和木蘭得了郭孝恪派遣斥候送來的書信後,都是心中欣喜,郭孝恪來了,那城外的楊玄感大軍在她們眼中一下子就成了沒什麽好怕的烏合之眾。
“夫君說得不錯,楊玄感如今是在城外虛張聲勢,他那三十萬大軍,可戰之兵或許連五萬都不到,他也需要時間來練兵。”李秀寧放下手中的信,朝身邊的木蘭道。
“姐姐,或許我們可以派騎兵出城騷擾楊玄感的大營。”木蘭若有所思地說道,雖然楊玄感的兵力雄厚,但是缺乏刮練,是他最…二;。與其給楊玄感練軍隊,加固營壘的機會。到不洲刪出擊。
“也好。”李秀寧想了想後點頭道,如今楊玄感不敢輕易攻城,夫君又已率精銳趕到,便是讓木蘭帶領騎兵出城,也不打緊。
“可惜,我們若是當日楊玄感大軍網到之日,就派騎兵出城遊擊騷擾,也不會讓楊玄感可以在這裏以逸待勞了。”李秀寧頗有些後悔地說道,郭孝恪派人送來的書信,讓她豁然明白過來,她怕楊玄感攻城,楊玄感也同樣怕別人趁他立足未穩時進攻他。
“沒什麽可惜的,楊玄感麾下戰將如雲,我們當日若走出城,也未必能討得了好。”見李秀寧有些懊惱,木蘭在一旁勸慰道。
“木蘭,你不用安慰我,我和夫君的眼界還是差得太遠。”李秀寧也算得上是女中豪傑,不然當日王仲伯三萬前鋒軍進抵涿郡,她敢果斷出擊,靠著木蘭的伏兵擊潰王仲伯。
涿郡城外,楊玄感那號稱三十萬的大軍連營數十裏,蔚為壯觀,不過看上去雖然氣勢恢弘,但是裏麵的可乘之機也不少,起碼在帶著幾個。親兵,在一處丘陵上眺望楊玄感大營的秦瓊眼中,這連營數十裏的聳帳中破綻不少。
“將軍,如今天氣幹燥,我看咱們不妨晚上從那裏殺將進去,放他幾把火。”秦瓊身邊,一個親兵看著敵軍的各營間崗哨不是很嚴密,朝秦瓊說道,他們都是郭孝恪的親軍出身。一直都是給當作士官和將領培養,水淹火攻的計策隻是兵法裏的基礎罷了,如何不清楚。
“好,今夜就分做五隊人馬,叫那些賊軍知道我等的厲害。”秦瓊心裏也早定下了火攻的計策,如今正是盛夏,天氣炎熱,正是放火的好時間。
“你小子行啊。”回去的時候,秦瓊身邊那幾個親兵都是說笑了起來,打趣著先前那個出主意的同伴,他們也都是學過孫子十三篇,不過剛才愣是等那同伴提到火攻,方才想起如今這大夏天的,放起火來確實方便。
夜明星稀,黑暗中,秦瓊帶著的五百騎兵分做了五隊,如同幽靈般,牽著含了枚乘,馬蹄上毒著厚布的戰馬,悄悄地行進在楊玄感大軍幾處防備不嚴的各營相接的地方,各自去了白天已經選好的目標處。
當秦瓊帶著自己的人馬悄悄潛行的時候,遠處的涿郡城西門,也是借著夜色的掩護,悄悄打開了城門,木蘭帶著麾下的一千騎兵靜靜地出了城,若是白天出城,必然會驚動敵軍。
“快。”木蘭當先出了城門聲地急促地催促著手下,如今已經月過中天,沒有太多的時間好磨蹭了。
很快,一千騎兵都走出了城,在木蘭的帶領下,悄悄地摸向了楊玄感的大營,木蘭和秦瓊一樣都是存了放火的心思,當日她擊潰王仲伯的大營,靠得就是火攻,自然不會放過這等一本萬利的手段。
楊玄感的大營中軍帥帳裏,楊玄感仍舊沒有睡,而是看著父親當年留下的兵法注解,自從到了涿郡以後,他的心就始終靜不下來。
“大哥,李密已經走了。
”楊玄縱掀帳而入,他本該隨征遼東。不過出征後,在懷遠得到楊玄感傳書,便和楊萬碩一起詐病,留在了懷遠,等楊廣的禦營一走,就立刻趕回了黎陽,相助楊玄感起兵,隨他們一起的還有韓世愕等一幹將門世家子弟,光論戰將數目,猶在郭孝恪的北府軍之上。
“走了也好。”楊玄感沒想到李密竟然走得這麽快,不由放下了手中的兵書注解,輕輕地歎了口氣,多年的好友竟然這般收場,也不是他想看到的結局。
“大哥,那李密天生反骨,既然和大哥不是一條心,自當殺之,豈可放其離去。”楊玄縱是楊玄感的胞弟,一向看不慣李密的做派,那些死士帶回來的郭孝恪的話,他也是聽了,深以為然,李密這個人野心不更是個毒蛇一樣陰險的小人。
“法主與我相交多年,他是不會對我不利的。”楊玄感看著一臉憤懣。眼中露出殺意的胞弟,搖了搖頭道,他相信李密就算有野心,也不會對他不利。
“大哥,你這是婦人之仁。”楊玄縱見楊玄感如此說道,不由氣道。他們老楊家想造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可是一直以來,卻都隱瞞得極好,可那李密自打父親死後,便不停地攛掇大哥造反,怎麽看李密都不是個好東西。
“放肆。”楊玄感眼神一冷,大聲喝道,他被時人稱為“再世項羽”雖也以勇猛自傲,可是對於“婦人之仁,格外敏感,當年秦末,楚漢相爭。項羽便是因為婦人之仁,在鴻門宴上放走了劉邦,最後烏江自創,落了個兵敗身死的下場,如何不叫他忌諱。
被楊玄感一瞪,楊玄縱隻覺得渾身的汗毛都給嚇得倒豎了下來,他這個大哥小時候看起來沉默寡言,被人以為癡兒,可是隻有他才知道大哥一旦生起氣來有多麽可怕,想到自己剛才居然觸了大哥的眉頭。楊玄縱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子。
“大哥,我剛才是亂說的。”楊玄縱有些慌亂地說道,他想起了小時候自己給楊玄感狠揍的事情來。
“出去。”看著惶恐的胞弟,楊玄感最後隻是冷聲道,不過這個時候,帳外幾個親兵忽地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臉上都是有些慌亂。
“大人,有敵軍夜襲。”驚慌的聲音裏,楊玄感大步走出了帳子,然後他看到了數裏外亮起的衝天火光。還有隱隱傳來的廝殺聲。
“持我帥令,各營不得妄動,軍中士族有擅動者,殺無赦。”楊玄感看著起火的地方不過三處,立刻幕身旁的親兵大聲喝道,做出了決斷。
“是,大人。”那幾個親兵也算見機得快,聽完楊玄感的話後,就連忙接過楊玄感從帥帳中所取的令箭,點了人馬往各營而去,這個時候,黑燈瞎火的,要是那些新兵炸了營。他們這二十萬的人馬。恐怕一晚上折騰下來,就剩不了多少人了。
“你隨我一起巡視各軍。”楊玄感看向了楊玄縱,臉上的神情叫楊玄縱稍稍放下了些心。
這時,起火的三處地方,到處是慌亂的士兵呼喝著“走水了”那些軍官都是忙著吆喝部下滅火,哪裏想到營中進了一彪殺神,騎著馬,見人就砍,軍中那些新兵幾時見過人頭給砍飛,給血衝得丈高的血腥場麵,隻不過給砍殺了數十人。好不容易給穩下來的士氣一下子崩潰,那些新兵一個個隻恨爹媽給少生了兩條腿,哪還有人去救火。
“殺。”黑暗中,一個個北府騎兵都是大聲喊著,他們臉上帶著畫花了的麵具,五顏六色,在昏暗的火光中看上去格外猙獰,策馬在營中十
八汰,到外砍殺那此慌亂的十兵,製造著混亂,同時放滑發萬
看到衝天而起的火光,還有風中隱隱傳來的喊殺聲,正帶著麾下摸近了楊玄感大營的木蘭揮手示意,停下了自己的隊伍,臉上的神情有幾分喜意,她想都不用想,那些敢到楊玄感大營裏放火劫營的必是夫君所派的人,隻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罷了。
涿郡的城頭上,放心不下木蘭的李秀寧登高遠眺,看著黑暗的平原上猛地亮起的火光,也是一臉驚愕,她可是從頭到尾看完了楊玄感大營裏那五把大火是怎麽燒起來的,第一把和最後一把相隔不會超過一刻漏,怎麽看都是早已計劃好的。
“夫君果然厲害。”李秀寧喃喃自語間,看向了沒有動靜的楊玄感大營前方,她知道木蘭的人馬應該就在那裏,不過照如今的情形看,楊玄感此時定然有了防備,那把火怕是燒不起來了。
楊玄感大營裏,隨著那些策馬狂奔的親兵到各營傳令,原本被驚動而發生騷亂的軍營裏,那些驚恐的新兵都是給壓了下去,那些試圖逃跑的新兵都被軍官直接砍了腦袋,用來恐嚇其他人。
壓住騷動的新兵後,各軍的將領都是按照楊玄感的命令,緊收自家營壘,凡是有靠近的人,一律殺無赦。
中軍大營,楊玄感點了自己的親兵隊,和楊玄縱一起往了喊殺聲最大的地方而去,楊玄感的臉色陰沉,他沒想到郭孝恪用兵居然這般大膽,敢派兵夜襲他的大營。
秦瓊是個有決斷的人,他本來還想利用火勢,趁亂多衝下幾個附近的營寨,可是當他看到那些因為營中起火,而四散奔逃的敵軍士兵想要逃進附近的營塞,被射成刺蝟以後,就立玄打消了這個念頭,而是讓人吹響了異常尖利刺耳的骨笛聲,打算見好就收,反正來日方長,他有的是時間來和這些賊軍親近。
聽到骨笛聲,那些正自砍殺亂軍的北府騎兵都是秩序井然地撤往了白天定下的撤退路線匯合,今天晚上這夜襲,他們占了不產便宜,那些賊軍士兵的崗哨簡直形同虛設,幾乎是毫不費力就給他們衝進了大營裏放火,而且那些士兵的武藝也是稀鬆平常得很,給他們策馬衝殺一回就潰散了。
“追楊玄感也聽到了骨笛的聲音,這種骨笛聲是草原騎兵用來互相傳遞消息,他以前在吐穀渾隨楊廣車駕的時候,便見過吐穀渾的騎兵用骨笛聲互相聯絡,如今大隋軍中,會使這骨笛之法的也就隻有郭孝恪的北府軍,全都是跟那些韓鞠騎兵學的。
隨著楊玄感的大喝聲,楊玄縱吆喝著,帶著後麵的五千士兵一起追往了骨笛聲的方向,他們和那些被半搶拉的壯丁新兵不同,都是老楊家當年的故舊部下和這些年楊玄感陰蓄的家兵,戰力不俗,而且心高氣傲,尤其是當年越王楊素的舊部,他們跟著越王南猛的戰的時候 郭孝恪還隻是個黃口小兒罷了。
黑暗中,木蘭一直等前麵楊玄感大營裏,兵馬調動的聲音消失,全都是往起火的南麵而去時,方才讓手下的士兵翻身上馬,她雖然不知道楊玄感親自去追秦瓊那些人馬,但是也估摸著麵前的那處營寨裏,如今兵力多不到哪裏去。
“給我殺馬背上,木蘭拔出了佩刀,朝在月光下如同幽靈般的一眾部下,大聲喝道,然後催動了戰馬,朝前方的大營寨門殺去,在她身後,一千騎兵拉開了橫列陣型,擅長射箭的士兵,都是盤馬彎弓,點燃了攜帶的火箭,朝那前方的營寨裏拋射進去。
“敵襲。”幾乎是木蘭帶隊策馬衝鋒的同時,猛然間感覺到腳下土地震動起來的營塞崗哨裏的士兵都是驚慌地叫喊了起來,然後在營寨前早就待命的軍官連聲吆喝著,讓身邊的士兵舉起了手中的弓箭,朝著前麵馬蹄聲傳來的方向,拉滿了弓。
“放差不多是同時間,營寨內外,兩撥箭雨交錯著劃過了天空,唯一不同的是,木蘭麾下的騎兵射出的火箭,劃著長短不一的弧線落在了營寨內的各處地方。
郭孝恪手下的士兵,馬上的角弓若是拉滿,不考慮殺傷性,隻是為了求遠,都能射到四百步開外的距離,木蘭麾下那些騎兵射出的火箭,因為力道不一,所以幾乎覆蓋了大半個營寨,這時正是天幹物燥的盛夏,那些浸泡了火油點燃的箭矢一遇到帳篷,便立刻引燃燒了起來。
隻是一輪箭過後,那營寨就給點著了大半,本來用來防備的兵力,頓時間便去了大半,提水撲火了。
亮起的火光裏,營寨內的楊軍士兵看著那些在馬上奔來的騎兵,都是一個個有些慌亂,雖然寨前有拒馬等物,可是這些能夠在馬上騎射的騎兵,用的都是強弓,那射出的火箭差不多能蓋住他們大半個營寨。
木蘭也看清了對方營寨裏嚴陣以待的架勢,隻能含了強攻的念頭,讓手下的騎兵不停地繞著營寨各處射點燃的火箭。
楊玄感本來正要追上秦瓊的時候,卻是忽地聽到身後的驚呼聲,才發現自己的前軍重地居然也亮起了衝天火光,讓他不由恨得咬牙切齒。
“回師。”楊玄感咆哮著喊出了這兩個字,前軍都是他麾下好不容易湊出的五萬可戰之兵,絕不容有失,剛才他出來時給各營的將領下了固守本營,不準出戰的命令。
當楊玄感帶兵折回前軍的時候,木蘭已是帶兵退走,一路上射空了攜帶的引火之物,讓楊玄感大軍整個晚上都是惶恐不安,沒有一個人敢合眼,直到天明方才鬆了口氣。
帥帳裏,楊玄感臉色陰沉地聽著各軍清點上報後的損失數字,一共四十七處營寨,其中被放了五把大火的五個營寨,差不多給燒成了一片白地,兩萬多的士兵,剩下的不到五年,還有前軍大營,雖然火給撲滅。但也傷了好幾百人。
“隻是區區的幾把火,就燒得我軍士氣膽寒,郭孝恪,你當真好手段。”讓前來點卯的各軍將領回去安撫士兵,加強戒備以後,楊玄感卻是忍不住自語道,他甚至懷疑昨天晚上來夜襲火燒大營的就是郭孝恪。
“郭孝恪一定已到涿郡,給我加派斥候,搜索附近方圓三百裏楊玄感看下了帳中的一眾心腹將領道,“還有,從今夜開始,你們都給我帶人輪流去各軍巡視,如有輕怠者,軍法處置昨天晚上的一把火讓楊玄感猛然驚覺,自己麾下除了前軍和中軍的親軍以外,其他各軍那些強拉的壯了,其實和烏合之眾差不了多少,不過是用來壯聲勢用的。
“是,主公楊玄感的幼弟楊萬碩大聲領命道,他和帳中的其他將領一樣,都是以為這次起兵,應當勢如破竹,那個郭孝恪,詡名將。不討是個出身卑微的粗鄙武夫,欺負下高珊”:與濟那些鄉下蠻夷罷了,怎麽和他們這些出身高貴的將門世家子弟相比,因此楊玄感雖然勒令他們要小心戒備,可沒有幾個人聽進去,結果昨天晚上的事,等於是郭孝恪狠狠地在他們臉上抽了一巴掌。
涿郡城裏,不少百姓都都是看到了昨夜城外亮起的衝天火光,天一亮,網上大街,便看到那些衙役捕快,大聲張揚著上柱國大將軍已到,昨夜大破賊軍雲雲的消息,原本還擔著的心徹底放了下來。
溫彥博如今也是紅光滿麵,原本他還要顧忌那些可能有些搖擺的官員和城中的大戶,但是現在他卻是一點都不在乎了,將軍來了,楊玄感就沒有幾天好蹦醚了,城中那些牆頭草如今巴結他都來不及,免得步上範陽盧氏的後塵。
涿郡城外,得了秦瓊戰果的郭孝恪沒有再選擇繼續隱藏下去 而是帶著修整了三日的親軍,進了涿郡城。
靠近東城門的守城軍營地裏,郭孝恪升帳點將之後,留下了李秀寧和木蘭,這一回李秀寧帶兵從懷遠到涿郡來守城,讓他看到了曆史上那個平陽公主果敢的一麵,當李秀寧忐忑不安地向他請罪時,他隻是一笑置之,一個對他唯唯諾諾的李秀寧不是他喜歡的那個李秀寧,現在這個,能夠在他不在的時候做妾的女人才是他的妻子。
“夫君,如今我軍下一步應當如何?”見郭孝恪並不怪自己。李秀寧心中也是歡喜,為自己能夠幫到郭孝恪而感到高興,卻是趁勢問起了接下來的事情。
“從昨夜不難看出,楊玄感雖然為人孤高,但是用兵還算穩健,我想他是不會選擇攻城,而是會繼續圍而不攻。”郭孝恪朝李秀寧道,接著走到了帥帳中間的沙盤,為她和木蘭解說道,“楊玄感如今手握黎陽等地,掐住了征遼大軍的後勤糧道,他隻要能夠鎖死楊廣的歸路,這仗便贏了一半。”
郭孝恪手中的鞭梢在沙盤上北地幾處地方一點道,“我讓李靖繼續在高句麗圍困平壤,就是要拖住楊廣繼續逗留遼東城,楊玄感這次叛亂,雖然成不了事,但是拖得時間越長,就越能消耗楊隋的氣運。”
郭孝恪此時的心腸更硬,他已經決定要利用楊玄感的這次叛亂為自己牟取最大的利益,起碼他不會讓楊玄感敗亡得太快,至少要讓天下反隋的人更多一些,原本的曆史走向早就改變,他知道的再也不足為憑,正所謂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他要當前者,而非後者。
李秀寧看著郭孝恪,沒想到郭孝恪竟然布局那麽深遠。而且對天下懷有如此之大的野心,不過她很快就恢複了過來,因為她本身也是個有野心有才能的女人,也隻有郭孝恪這樣的男人才能征服她,讓她心甘情願地付出。
“夫君,既然如此,到不如趁這個機會,將幽州之地梳理一遍。”李秀寧聽完郭孝恪所想,忽地說道。如今涿郡城中的大戶都是倒向他們,可是幽州其他地方並不知道。
“幽州之地,我是必然要梳理一遍的,範陽盧氏,從此除名。”郭孝恪冷聲說道,對於那些大的門閥世家,他向來沒什麽好感,隻因為他們的存在,阻礙了這個國家,尤其是紛亂之時,這些門閥世家更是不穩定的因素,這一次要不是李秀寧當機立斷,處置及時,說不定涿郡早已落於楊玄感之手,那樣一來,他便要陷入苦戰了。
“夫君,範陽盧氏是北州望族,而且山東高門之間,互相聯姻,關係盤根錯節,若將範陽盧氏鏟除,恐怕會對夫君日後大業不利。”李秀寧皺了皺眉道。
“放心,我不會做這個惡人,這次範陽盧氏和楊玄感勾結,楊廣豈會放過他們。”郭孝恪明白李秀寧的擔心,就算他再怎麽厭惡世家門閥,可終究逃不了和世家門閥打交道,尤其是山東高門是他應該爭取的對象,用來對付關隴世族。
“夫君說得雖有道理,可這事情終究和夫君脫不了關係。”李秀寧還是覺得不妥當。
“姐姐,其實夫君大可以賣個人情給範陽盧氏,以博取山東高門的好感。”一直在邊上沒有說話的木蘭忽然插話道,她其實隻是不忍心看到範陽盧氏被誅三族,那樣的話,不知要死多少無辜的人。
“木蘭的話,很有道理。”郭孝恪聽完木蘭的話,眼神一亮,他原先網想著怎麽把範陽盧氏這樣的強宗望族除去,卻忘了其實可以在削弱範陽盧氏之後,將其收歸己用。
被郭孝恪這麽一說,木蘭的臉紅了紅,卻是惹得李秀寧在一旁笑了起來。
楊玄感是沒有想到自己剛剛大派斥候。郭孝恪就大大方方現了身,更是直接進了涿郡城,然後就沒了消息。
不過楊玄感也沒有攻城的打算,郭孝恪的北府軍本身就是精銳,再依靠著涿郡的堅城,他那二十萬人根本打不下來,他現在能做的就是等,等遼東的楊廣軍糧不濟,到時候郭孝恪隻有出城和他堂堂正正地對決,那才是他期盼的一仗。
隨著郭孝恪和楊玄感各自按兵不動,一時間兩軍就在涿郡對峙了起來,楊玄感仗著自己掐斷了征遼大軍的糧道,一刻不停地加固著營壘,他要徹底把楊廣的歸路堵死。
數日後,涿郡城外,從懷遠趕來的羅士信等眾將,在涿郡城邊上紮下了營壘和涿郡城互為犄角,繼續和楊玄感的大軍對峙。
當郭孝恪和楊玄感兩軍對壘的時候,天下各地,也是義軍蜂起,便是江南也反了數路人馬,響應楊玄感,而楊廣下的勤集詔命,卻沒有多少人響應。
原本曆史上,楊玄感起兵叛亂,用了李密所獻三策中的下策 就近攻打洛陽,當時楊廣下令各地征討楊玄感,諸如衛玄等人都是起兵奉詔,尤其是衛玄,更是從留守的關中,帶兵救援,差點在戰場上丟了老命,但是現在,因為郭孝恪在征遼之役裏,一人壓過了所有人,再加上楊廣有意利用郭孝恪平衡關隴世族,不到兩年之內,郭孝恪就成了上柱國大將軍,而衛玄等人則是沒有少給楊廣借機斥責打壓,是以衛玄等人都是心中不忿,即便是得了勤王詔令,也是慢騰騰地起兵,尤其是樊子蓋更以洛陽重地,不可輕動,以為叛軍所乘為由,愣是沒有起兵進攻黎陽。
一時間,仿佛整今天下都在觀望著涿郡的局勢,不論郭孝恪和楊玄感誰勝誰負,這今天下都將走向亂世,隻是對於不少人來說,他們可以借這個機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罷了。
(全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