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約定時間,作家采訪團一行七人被“小白鴿”引進會客室時,天還沒有黑盡,療養區裏已是一片燈火輝煌了。
作家采訪團是按照市委書記魯光明的指示組成的,目的在於反映市裏的改革成就,創作一流作品。作為市報文藝部主任的程越,原本離不開。但一是因為她與各縣農民企業家熟,負責帶隊的文聯副主席老黨堅持請;二是因為她正在構思一部反映農村改革的中篇小說,想補充點生活素材——她雄心勃勃,要把記者、作家兩種身份融為一身。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她和柳邊生結婚後,嶽鵬程幾次捎信,要請他們小夫妻到大桑園玩一趟。有了這三條,程越也就應了。他們是轉過幾個縣之後,把腳落到蓬城地麵上來的。
七員大將中,有的初來蓬城,有的來過多次;有的確實想開闊開闊眼界,有的隻想看看風光品品海鮮;有的寫小說、詩或散文,有的棲身於戲曲和通俗文學之間。
但到蓬城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想同嶽鵬程見見麵——這個人名聲大得驚人,傳聞多得驚人,要見上一麵也難得驚人,據說,省裏和北京來的不少名流也被拒之門外。“以後你們少向我這兒介紹些沒用的人來!”一次嶽鵬程半真半假地對縣委宣傳部一位副部長說。從那以後,宣傳部真的輕易不敢向大桑園介紹客人了。然而這一次有程越在,情況便有所不同了。
“歡迎!歡迎各位作家光臨!”
作家采訪團剛剛落座,沒有一絲聲響,嶽鵬程身著藍白條杠的療養服,笑嘻嘻地走進會客室。他逐一地握著眾人的手表示著歡迎,然後拉著老黨、程越坐到正中的大沙發上。
“小白鴿”破例地飄著驕傲的藍裙,進來給每個人衝了一杯茶,又飄著驕傲的藍裙朝嶽鵬程遞過一個媚眼,退出了。這位跟隨離休的父親調到這裏的女護士,全身噴放著一種純粹的、純潔的城市少女的氣韻。她的出現,使程越等人不由地生出懷疑:懷疑在這裏會見的會不會真是一位農村支部書記,而不是一位令人敬畏的高級幹部。
“你們是作家采訪團,各位都是名人,能到我這兒來,我非常高興。”嶽鵬程熱情而又不失風度地說,“電話上聽程主任說,你們是想了解些農村改革的情況,寫出第一流的作品。我很讚成。這些年反映農村變革的文藝我多少拜讀過幾篇。跟各位不客氣地說:差距不小。農村改革,幾年邁出了幾大步,有的作家還在那兒圍著個家庭承包打圈圈,在那兒為一些舊意識唱小調。有的還得了獎,我看得了獎也沒出息頭。毛主席說,文藝是齒輪和螺絲釘。你那個齒輪、螺絲釘就沒安對地方。
我是個老粗,當大兵出身,但我從小就愛看書,崇拜你們這些人。現在說(豔陽天)
有毛病,可能。但有農村味,有些入神了。比方彎彎繞今天看也有意義。農村真正的改革單靠政策好,觀點意識跟不上沒門兒。打不破彎彎繞那種小農觀點,改革當不了也得彎彎繞。所以呢,你們來有兩條:一是,你們是建設精神文明的先鋒隊,需要我做的事盡管吩咐;二是,你們這些作家知得多識得廣,希望你們給我挑挑毛病,涮涮腦子。”
嶽鵬程的開場白使作家們打了個愣征:這番話像是內行人說的,又不是一般內行人說得出來的;新觀點舊觀點自然融和,批評、鼓勵與表態親切坦誠,毫無矯揉造作、盛氣淩人的氣味。
外號“猴子”的詩人,目不轉睛地打量著麵前這位久聞大名的“魔鬼”,眉毛下露出的是驚異和惶惑的目光。程越瞟著他,嘴角透出幾分得意、幾分嘲諷。
這位猴子,是市運輸公司的團委書記。在單位,是個以正統、忠厚而紅得發紫的人物。出來,寫起詩來,卻是“魔眼洞世,兵出祁山”。采訪嶽鵬程他是最積極的一個。但他這種積極,與急於目睹一個怪物,急於證實一種預言或奇想,沒有多少區別之處。
“你們的計劃是怎麽安排的?麽個時候到我那兒看看?”嶽鵬程問。
“你們家裏”“我們家裏”,“你們那兒”“我們那兒”,是蓬城權勢人物的口頭撣。這個口頭禪到了嶽鵬程嘴裏,那個“們”字向來是被省略了的。
“我們聽嶽書記安排。”老黨說。
“這是哪兒話?你們是市裏的領導!”嶽鵬程這樣說,卻又道:“明天怎麽樣?
大桑園為作家們敞開門戶!”
“謝謝嶽書記。就按嶽書記的安排辦。”
“那好。你們今天晚上要采訪我麽個?出題目吧。”
“我們想,是不是先請嶽書記介紹一下農村改革的概況。”老黨說。
“這個問題應該由縣委書記回答。農村改革按中央的說法,到現在走了兩步。
第一步是由集體大鍋飯到家庭承包,是一個進步。但我看也得一分為二。好在大鍋飯打破了,個體積極性發揮了;不好在實行時一刀切、一風吹。別的地方咱不了解沒發言權。咱們這兒,凡是把集體經濟拆散了、分光了的村子,都糟了糕。這是大家都看到了的,我不重複。農村改革的第二步,是從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開始的,內容就是一個:發展商品經濟。依我說,這才是真正的改革。小農經濟,單一耕種,自給自足,從秦始皇他老姑奶奶那一輩就開始搞,結果怎麽樣?今年初縣裏培訓支部書記,我發表了一個謬論:馬克思把商品經濟說成是資本主義的土特產,現在看站不住腳了,大家也都認了;現在把發展商品經濟說成社會主義沒發達,不得不這樣搞,同樣站不住腳。以我看哪,就是到了共產主義,取消了商品經濟也不靈!這是不是個理兒,大家可以批判著聽。”
嶽鵬程讀書不多,極其認真,重要內容必得抄錄背誦,並且能夠隨時加以引用和發揮。這是他從部隊當學習毛著標兵時便養成的習慣。這一手,使許多聽過他講話或報告的人,往往為他驚人的記憶力和思想鋒芒,驚詫不已。
他見幾個人在作記錄,笑笑說:“我的作家同誌,我說的這些大部分是中央文件、報紙社論上說的,小部分是我胡說八道的。你們記回去,以後打我的黑槍,我可是一概不認帳啊!”
大家都笑了,那幾個人合起了采訪本。
“咱們談點具體的好不好?誰有問題提出來,我能回答的,回答;不能回答的,就來個‘無可奉告’怎麽樣?”嶽鵬程注視老黨、程越,又看了看其他幾位作家。
一陣靜默。老黨的問題得到了回答。程越原本沒有問題要提。其他幾個人都把目光集中到猴子詩人身上——一路上他就揚言,今晚非要看看魔鬼生的幾隻眼睛不可。
猴子詩人對嶽鵬程的初步印象是:出乎料想,頗為不凡。但他以自己特有的思維方式推翻感覺,得出的結論是:狂妄自大,虛言飾實。
“我想提幾個一般人接受不了的問題,不知道嶽書記能否允許?”他故作鄭重地說。
“一般人接受不了的問題?麽個接受不了的問題?我倒想聽聽。”嶽鵬程勇於接受挑戰的性格,與猴子詩人的挑戰,一拍即合。
“第一個問題,”猴子拿出小本子看了一眼,“有人說鄉鎮企業是寄生蟲,寄生在國營企業身上,靠刮國家的油水而肥私。嶽書記對這種說法有何評論?”
“我的評論是,首先應當問一問說這種話的人是麽個蟲?依我看,不是寄生蟲也不是麽個好蟲。因為稍微懂一點中國國情的人,說不出這種話來。”
問得尖銳,回答得不客氣。會客室裏豎起一片耳朵。
“中國的國情是麽個?一是地大人多,單靠國營工商業滿足不了需要二是農村潛力大,但得不到發揮。二二歸一,就是一個‘窮’字。鄉鎮企業解決的就是這個矛盾。使農村潛力得到發揮,農民富裕成為現實,還豐富了商品生產,給國家帶來好處。拿我們大桑園說,這些年國家沒投一分錢的資,每年創造幾千萬產值,上繳國家幾十萬稅金。我請問,哪個世界上有這種寄生蟲?”
猴子:“嶽書記的回答我讚成。但有人說,鄉鎮企業是靠行賄受賄、請客送禮、搞不正之風發展起來的。這個問題應當怎麽看?”
嶽鵬程:“這種情況有沒有?有。是不是事實?是。但要看用麽個觀點來說。
同樣一件事,比方我們用土特產品——主要是海產品,跟人家做買賣。按過去的觀點是倒買倒賣、投機倒把;按現在的觀點,是互通有無搞活經濟。同樣是請客送禮,有人說是不正之風,我說是禮尚往來。我不知道你這位小同誌家裏來了客要不要請人家吃頓飯?人家要走,要不要送一點禮物給人家帶著?國家元首互訪,還要舉行國宴贈送禮品味,那也叫作不正之風?”
猴子一時語塞。
嶽鵬程又補充說:“這種事在香港叫做公共交誼,哪個企業都專門有這筆開支。
當然啦,咱們不能跟人家比。人家國外在街上走道都是靠左邊,汽車駕駛台也在左邊。咱們走私日本的那些車,都是駕駛台改了才進來的。”
作為運輸公司的團委書記,猴子自然清楚,行路靠左邊、汽車駕駛台在左邊的,隻有香港和英國等極少幾個國家和地區,遠不是嶽鵬程所說的“國外”,更不包括日本。他想指出,殺殺嶽鵬程的傲氣,又覺得沒必要,隻在小本子上重重地寫了四個字:“不過爾爾”。“爾爾”的後邊是兩個蝌蚪似的“!”。
程越也聽出了嶽鵬程的失誤,想提醒糾正又覺不妥,隻有暗自抱憾。
猴子:“有人說,農村群眾並沒有那麽富,隻有少數幹部在那裏享受。這種情況不知存在不存在?”
嶽鵬程:“存在。”
猴子:“嶽書記認為這是正確還是錯誤?”
嶽鵬程:“有正確有錯誤。比方說我,出有車食有魚,還可以住住高幹療養院,拿的工資比高幹還多,一般群眾的確不好比。但你隻看這些說明不了問題。八百斤的小車我推過,冰天雪地赤著腳丫子我站過,公安局的黑屋子我蹲過,三天不吃飯。
一頓吃五斤地瓜幹子的罪我遭過。哪個群眾能站出來比一比?中央號召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我為麽不能包括在內?我現在這些享受確實有些特殊,但我是拚命幹出來、掙出來的,問心無愧。至少比上麵有些幹部整天自己不幹事,卻指責這指責那強得多!比起那些無功無德,甚至有罪有過,還照樣向上爬當大官的強得多!”
“講得好極啦廠程越鼓起掌。她想起那位前任市報文藝部主任。那樣一位無德無才的幹部,並且已經超過了提拔的年齡線,去年機構改革,文藝部主任沒法幹了,居然通過關係調到文化局當上了副局長!
嶽鵬程沒有因為她的叫好而打斷思路,說:“當然啦,我說的這是低標準。但有些人為麽個不因為有些地方群眾吃不飽穿不暖,去責備有些當大官的住小樓、穿西服、坐洋車?恐怕骨子裏還是個輕視農村幹部的觀點在起作用。農村幹部是驢是馬也得給點草料吃吧?‘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毛主席都批判過的,不可能!我這樣說,並不等於我否認農村幹部有壞的。有的壞得頭發梢都生蛆!過去說是‘三猛’幹部:猛吹,猛舔,猛往上爬。現今說是‘三長’幹部:手長,嘴長,家夥長。把個村子作踐得沒個人樣,老百姓哭都沒地方哭去!我們登海鎮就有那麽幾位。對這種人我主張殺!把小刀磨得鋒鋒的,堅決徹底幹淨全部殲滅之!你們哪位肯出麵呼籲呼籲?呼籲成功了,我嶽鵬程請客送禮,外加敲鑼打鼓放鞭炮!”
嶽鵬程的赤裸裸的表白,毫不掩飾的感情宣泄,以及讓人難以接受卻又無法駁斥的理論,使這些慣於內心獨處、聽慣了虛言假語的作家們,如同進入了另一個星球,看到了與自己全然不同的外星人的形貌。
猴子這位兩麵人,內心裏也受到了震動。但他遠沒有完成自己的“使命”。停頓了片刻又說:
“嶽書記,剛才我問的都是些普遍性的問題。下麵我想問幾個與你本人有關的問題,你看可不可以?”
“小侯,你提得夠多了,該其他同誌談談啦。”老黨連忙阻攔。
嶽鵬程卻不在意,朝老黨笑笑說:“既然是采訪,凡是問題都可以提,與我本人有關的問題提提也沒關係嘛!”
“謝謝嶽書記。”猴子故意慢條斯理地說:“外邊傳說嶽書記經常開除人,不知道這是不是謠言?”
“確有其事,千真萬確。”
“理由呢?”
“理由可以講出一卡車。歸根到底一句話:為了保持我的企業的活力。我的口號是:有本事吃本事,沒本事吃本份。共產黨的本事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資本家的本事是:不把你的錢袋掏出來不閉眼。這兩種本事都沒有,滿腦子還淨是些花花道道,那種人不是開除不開除的事兒,是壓根兒就不應該要的問題。”嶽鵬程目光一閃,又反問道:“你們都是文藝界人士,你們說說,你們文藝界有沒有個庸員太多的問題?”
猴子知道這個問題對自己不利,不肯作聲了。
一位劇團的老編劇說:“不是有沒有,是十二分之嚴重!”
“不但文藝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哪個也不強些。”老黨發表評論說,“中國的改革,不下狠心解決機構臃腫、庸員太多的問題,很難有多大前途!”
“解決也不能單靠開除吧?”猴子說。
“這就是你們的鐵飯碗和我們的泥飯碗的區別了。鐵飯碗反正吃的國家,大家可以糊弄糊弄;泥飯碗端著就得小心,還敢糊弄嗎?”嶽鵬程得到眾人支持更加理直氣壯:“老實跟大家說,前年商場整頓,我三天開除過五十個人。那時候亂哪,三隻手的,聊大天的,朝顧客翻白眼珠的,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的。你不下狠心?幹脆商場關門得啦!詩人同誌,這應該算是我的一個優點,你說是不是?”
猴子心中不以為然,卻也隻好點了頭。又問:
“外邊傳說嶽書記經常打人罵人,不知這是真是假?”
“有過,但不是經常。”嶽鵬程目光閃爍了幾下。這是一個對於外來的人,尤其上級機關來的人,十分敏感而又難以講得清楚的問題。嶽鵬程經常因此而陷入被動和難以自拔的地位。但他還是爽快地說:
“這個事我跟北京來的一位老部長交換過看法。我說:禮治君子,法治小子,棒棒子治驢。前兩句是孔老夫子的,後一句是我嶽鵬程的。好人能人一句話點到就靈,那些歪脖子驢、強脖子孫,你不打不罵跟他講道理?你講二百年他能聽你的,就算你本事大!日本鬼子過去為麽厲害?靠的就是打罵、處罰!日本戰後經濟發展為麽快?沒有資本家、工頭的鞭子,恐怕也難!”
猴子被他最後的兩句話戳得耳根子痛,在小本子上又寫下“山本五十六”幾個字。寫完,又用紅筆在下麵重重地劃了幾道杠兒。
“那位北京來的老部長是怎麽說的?”
“老部長說:哪算什麽!過去打仗,有人耍熊、當逃兵,還拿槍子崩味!好多元帥、將軍,都是巴掌上出了名的!”
“那麽嶽書記的意思是,要改革要前進,不打人罵人是不行的了?”
“不是說建設精神文明嗎?精神文明了,自然就不用那一套了。”嶽鵬程狡黠地笑了笑,道:“你這詩人要是不信我說的理兒我把一個廠子交給你幹幾天,怎麽樣?”
猴子連忙擺手,眾人發出一陣哄笑。
嶽鵬程笑眯眯地拿起一個桔子剝著,同時示意讓眾人也吃起來。會客室裏漾起一重融洽、輕鬆的氣氛。作家們用敬佩的目光,望著這位宏談闊論,機智而又富有幽默感的農民企業家。改革家。魔鬼的幻影開始從麵前消失了。
猴子陷入孤立的境地,額上開始滲出細密的汗漬。
“嶽書記,我提最後一個問題。”他好像下了最大的決心,“外邊對你的私生活方麵有很多傳聞,對此。不知你有什麽評論?”
“小侯!”老黨嚴厲地喊了一聲,同時十分抱歉地朝嶽鵬程拱著手:“嶽書記,你千萬別生氣!這種小青年胡言亂語!你千萬千萬別……”
這已經帶有誹謗和人身攻擊的味道了。他的任務是帶領這幾個人采訪學習,嶽鵬程的脾氣和能量他是知道的,事情一旦鬧僵,他這個文聯副主席是交不了差的。
程越也擔心事態惡化。在中國這塊地麵上,所謂“私生活方麵的傳聞”,與“亂搞兩性關係”、“耍流氓”之類最最醜惡的詞句是形同一路的。而這正是最敏感,然而也最吊人胃口的話題。她睃一眼神情突變、起身走到窗口那邊的嶽鵬程,也朝猴子詩人開了火:
“你這個小侯也太不象活啦!國民黨還罵我們共產共妻味,你也相信?”
一陣嗡嗡的聲浪湧向猴子。猴子翻翻眼珠,也覺出這個問題提得確乎有些孟浪。
嶽鵬程從一開始就看出猴子的敵意。但他無論如何想象不到這小子會肆無忌憚到這種程度。他的心被戳痛了。為著與秋玲和淑貞的關係,他正在經受著心靈的磨難。這種磨難是痛苦至極且必須深為掩藏的。而這個狂妄的家夥,竟然……他仿佛突然找到了發泄的對象和機會,幾天來鬱積胸中的一切憤懣、憂鬱、煩惱,一齊變作了一股沸騰的岩漿,就要噴發而出!
噴發終於沒有發生。迎著程越、老黨等人緊張憂慮的目光,嶽鵬程突然發出一陣朗笑,並且像喝了蜜糖似的回到沙發上。
“你們不要難為這位小同誌嘛!我倒覺得這位小同誌挺信任我。本來個人私生活是受法律保護的,我完全可以到法院訴你個誹謗罪。不過,既然你這麽信任我,大家也都這麽信任我,我也不妨講幾句。”嶽鵬程極力顯出寬厚、豁達的神態,“第一,說我如何如何的謠言,你們聽到多少我不清楚,單是我聽到的,說我犯了強奸罪被逮起來或者被槍斃的,不下十幾次。但我嶽鵬程還是嶽鵬程,還在大桑園轟轟烈烈幹事業。這不知能不能說明一點問題?”
“我看很能說明問題!”老黨接口發揮道,“有些人從來就是靠這種謠言,打擊改革者的!”
程越:“可悲的是這種卑鄙手法,總能發揮作用!”
嶽鵬程得到了支持和同情,氣度從容地呷了幾口茶,這才又遭:
“第二,既然問題提出來了,今天我也想鬥膽問你這位詩人一句:就算我私生活方麵有點不大不小的事兒,隻要我沒觸犯法律又怎麽樣?兩個人,一個規規矩矩,但真本事沒有一點;一個可能枝枝權權上有些毛病,但事業幹得紅紅火火。按你的意見,群眾應該擁護哪一個?哪一個對改革和社會進步有好處?……”
“嶽書記,你的電話。”小白鴿在門口出現,打斷了嶽鵬程的宏論。
嶽鵬程走到牆角幾案前拿起話筒。打電話來的是齊修良,他詢問晚飯前嶽鵬程找他為的什麽事兒。
“我想問問,月牙島那邊是怎麽安排的?”
“我讓人傳話,說你最近要去廣東談一筆大買賣。估計明天,那邊就能聽到。”
事情經常是這樣:大的決策嶽鵬程作出之後,細節交由齊修良等人去處理。而齊修良大多時候總能使嶽鵬程滿意,這也是他所以能夠一直得到嶽鵬程信任的原因之一。
“好。”嶽鵬程應著又隨口問過一句,“下班前,你到哪兒去啦?”
“那天下雨,旋風把幾戶房子刮壞了,我去看了看。”
“旋風把房子刮壞了?我怎麽不知道?”
“我也是中午才聽燈具廠於小銀說的。”
“幾戶?”
“三戶揭了頂,另外一戶,倒了半邊牆。”
“人是怎麽安排的?”
“暫時住在別人家裏,準備這兩天派人抓緊修一修。”
“四戶都是哪個單位的?”
“木器廠一戶,大修廠一戶,商場一戶,農場一戶。”
“四個單位的幹部采取了哪些措施?”
“就是飯前一起去研究了研究。……”
“媽拉個巴子!王八蛋!這是些麽狗屁廠長經理!”嶽鵬程勃然怒起。多日悶在心裏的憤懣和先一會兒被強製壓抑的烈火,一齊噴發出來。“自己單位的職工房子揭了頂,住都沒了地方,他們的官當得倒挺安穩!你傳我的話:第一條,四個單位的廠長經理立刻把各自的職工領到自己家裏去住,沒有地方,讓老婆孩子睡地鋪也得接!第二條,通知建築公司,今天晚上把四戶刮壞的房子修好,保證明天早晨住人!第三條,四個單位的正副廠長經理今晚都要到場,明天寫出檢查聽候處理!”
“明白了書記。……”
“你別急,還有一條,你讓財務支八千塊錢,作為緊急救濟款,每戶兩千,你代表總公司親自送到各戶。”
“好,我馬上去辦!”
電話機扣死了。嶽鵬程怒形於色,想罵又忍住了。他上了趟廁所,回來又變得談笑風生了。
“關於私生活方麵的問題,還需要再講幾句不要?其他還有需要我回答的問題沒有?”
猴子詩人沒有再提什麽。老黨、程越他們也沒有再提什麽。但一個問題卻在除了嶽鵬程之外的所有人的腦際索回。那就是方才嶽鵬程四條指示中,關於今晚要把四戶被旋風揭了頂和刮倒牆壁的房子修好,保證明天早晨住人的問題。
現在是十點零五分,離明天早晨不過七八個小時的時間了。
早晨降臨大桑園。最初的曦光是從遠處的李龍頂那邊漫過,爬上遠東賓館的古式亭閣和村後的老白果樹梢頭的。漸漸地出現了霧,淡藍色的、不帶炊煙味的霧。
曦光和晨霧散散漫漫地在街上、河邊、公園和人們的院子裏遊逛,越來越明亮,越來越疏淡,越來越融為一體。秋天,太陽腳步蹣跚。天大亮,馬雅河的盡頭,海灣的盡頭那邊,還隻是一片紅藍寶石般的瑰麗。
六點剛過,作家采訪團一行七人,出現在村頭孤立突出的四戶人家的房子前。
舊有的海草屋頂換上一片新瓦。快速凝固快速施工的科學方法顯示了威力,倒塌的牆壁修整一新。從外觀看,這與剛剛竣工的一排新合並無多少區別。腳手架正在拆除,幾千瓦的碘鎢燈正在被從懸吊的空中落下。齊修良和眼珠熬得紅紅的四個單位的廠長經理們,正在挨門逐戶搜查潛伏的敵人似地進行著最後的檢查和驗收。
作家采訪團進到屋裏。屋裏牆壁雪白,地麵平整。如果不是小院裏生長著秋芸豆秋黃瓜,磨光的水池和水池旁堆放著若幹被清理和存放的舊物品,憑誰也難以相信,就在八個小時以前,這裏曾是因暴風雨的襲擊而遭受過嚴重毀壞的地方。
“了不起!了不起!”作家們一片驚歎。
這的確是難以想象的事!八個小時前,包括程越在內的所有人,都把嶽鵬程的指令當作神話,當作一種在外人麵前故作其態的誇耀和張揚。
車聲,人聲。四戶在廠長經理們家中度過一夜的職工被送了回來。他們站到自家門口和院裏時,也不禁瞠目四顧。還是孩子們的歡呼,喚醒了大人們的笑臉和淚眼。
“哎呀我的老天爺呀!……”一個老太太忽然哭著坐到門外的石階上。老黨他們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急忙上前扶住。
“大娘,你這是怎麽啦?”
“高興……高興啊!
“媽,快進屋吧。這是人家市裏來的領導。你也不怕人家笑話!”四十多歲的當家人走過來說。
老太太卻上前抓住老黨和程越的手:
“你們是市裏來的領導?你們說說,俺那書記是不是個大青天?房子刮壞三天,我光是愁得哭。這一宿功夫就成這樣啦!俺們攤上個大青天哪!你們可得好生犒賞犒賞他呀!我這老太婆就是愁得慌,要是哪天俺那書記歿了,你說俺這幾千口子老百姓可怎麽過呀!嗚……”
仿佛嶽鵬程真的歿了似的,老太太又哭起來。
“麗子,快攙著你婆,家去。”當家人吩咐著,道:“不瞞你們市裏領導說,俺們大桑園群眾上服鄧小平,下邊就服俺嶽書記。……”
門外扛進一個鋪蓋卷,當家人接住,抱進屋裏去了。
作家采訪團來到院外的小街上。
“一個幹部能當到這種份上,真是不容易!”戲劇家發表著感慨。
“要是各行各業的領導都有這種勁頭,咱們國家的現代化就快啦!”老黨甚至想,回去後把手頭正寫著的長篇小說放一放,以這件事為素材先寫一個中篇出來。
“不容易我承認。可也不能成了大青天,搞個人崇拜呀!”猴子說。他對老太太和當家人的話很不以為然。
“那是人家群眾的心情!你要是能讓群眾也稱你個大青天,我先給你歌歌功頌頌德!”這次輪到程越說話了。
“你給我權!給我權,我要是比他嶽鵬程幹得差,我就……”
“還是得了吧!就憑你那兩麵人和伶牙利齒?”
“行行,我服了你了還不行,我的大主任。”
“你服我什麽?你得服人家這種精神!”
“哎!……”
街的另一邊,銀灰色的小皇冠疾馳而來。嶽鵬程下車,齊修良連忙迎上向他低聲匯報著,陪他來到房前。他未及察看,就被四戶群眾歡圍住了。
“謝謝你呀,書記!”
“多虧了你書記呀!”
“書記,到俺家喝口水吧!”
…………
七嘴八舌,老少爺們一片感激涕零。
“你們感謝我麽個呀!”嶽鵬程鄭重地說,“你們遭了災,我知道得晚、處理得晚,你們應該罵我才對。”
一句話說得四戶人家心裏煮了沸湯。
“書記,我們保準好好幹,對得起你!”
“書記,你可千萬保養好,可別累壞了呀!”
“書記,俺老百姓可就指望你啦!”
…………
對這些滾燙滾熱的話,嶽鵬程似乎並不感興趣,說:“大夥先安頓安頓吧!還有麽困難盡管提,我盡量辦!”
四戶人家剛散,四個單位的正副廠長經理,一溜串兒低著腦袋來到麵前。他們頭上、衣服上沾滿灰泥土粒,疲憊不堪卻站得筆挺溜直,眼珠兒帶著幾分呆滯地斜視著街麵,等待著一場無可避免的雷霆和厄運的降臨。
嶽鵬程正眼不瞅,問齊修良:“於小銀來了嗎?”
“來了。”齊修良從人群後麵,拽著領過一個二十一二歲的青年。不知是被找來得過於匆促,還是過於緊張,青年耷拉著頭,一雙腳不停地交叉揉搓著。
“你就是於小銀?”
“嗯。”
“房子刮壞,是你報告的?”
“是……不,我是說著玩的。真的!……”
“你到廠幾年了?”
“三年。
“現在是幾級工?”
“二級。
嶽鵬程嘴唇隻一動,對齊修良說:
“通知燈具廠,於小銀從今天起定為四級工。另外,頒發兩千塊錢獎金,通報全公司表彰學習!”
於小銀驀地抬起頭,上下眼皮雞啄米似地眨巴著。
“這是書記對你的表揚,還不快謝謝書記!”齊修良讀了於小銀一把。
“書記萬歲!”於小銀突然一個高兒蹦起,野驢撒歡般地跑去。跑去好遠,又一揚手送過一聲呼叫:
“書記萬萬歲!”
四個單位的廠長經理,越發感到了末日的來臨。嶽鵬程的獎懲製度,是蓋著總支和總公司的大印下發到各單位,並且向全體職工公布多次的。但他興之所至、怒之所生,隨時都可以用口頭的法律加以修正或發揮。一個職工遲到三分鍾被他發現,張口罰款三百元。一個幹部讓木器廠的師傅幫助做了一個茶幾,茶幾當場被劈爛,幹部當場被撤職,那位木工因為用了公家的鋁和刨子,當場被宣布罰交折舊費一千五百元。大桑園的真正法律是在嶽鵬程嘴唇上。這些廠長經理們是再清楚不過的。
重獎必有重罰。報了一句信幾賞金兩千、提升兩級,他們這些失職的“父母官”……
“你們幾位老爺幹了一夜,受了點教育沒有哇?”嶽鵬程和眉善目打量著眾人。
沒人回答。這種時候,你把心中的懊侮刻上石碑、鑄作銅字,也沒有絲毫意義了。
嶽鵬程也不追逼,在眾人麵前走動了幾步,忽然說:“你們累了一夜,我也不批評你們了。不過你們得記住,哪個在大桑園耍官僚、不管老百姓死活,我嶽鵬程就是他的第一個克星!就這樣吧,今天放你們一天假,各人回去洗洗澡睡一覺,準備到大會上作檢查。”
廠長經理們象報信的青年一樣,一齊愕然地偏起腦殼,神經質似地把眼皮緊張地開啟和關閉著。
難以置信!這真是一件難以置信的事!
其實,嶽鵬程的治人之道並非隻有一個“威”字。恩威並用,以威為主而已。
“恩”也是時常布施的。果園沒承包時,兩個青工晚上偷蘋果被他捉到了。他兩個耳光子過去,把偷的幾個蘋果摔得稀爛,說:“真他媽沒出息!你們這一輩子沒吃過蘋果是不是?去,找果業隊長,就說我批的,每人抬一筐回去!”第二天,兩個青工大氣不敢出,果業隊長還真派人把蘋果送到門上。手下的幹部職工有誰在外邊闖下禍或惹了麻煩,隻要你求到嶽鵬程名下,隻要有可能,無論原先你與他關係是否親密(仇人自是除外),他都會挺身而出,把事情朝自己身上一兜一攬,把你保下來。一個廠長去福建販了幾百隻手表,公安局準備逮人。他找去把胸口一拍:
“能判幾年?判了還不得給他飯吃?不是淨給你們添麻煩?交給我得啦,我保準不比你們管教得差!”憑他的情麵和幾句話,公安局真的偃旗息鼓了。“別看書記平時凶,緊要時刻可仗義!”憑著這,有時他尥蹶子又打又罵,許多人也並不記恨他。
廠長經理們得到大赦,感恩戴德地散去了。
嶽鵬程好像這才發現了作家采訪團。
“昨天我們還不敢相信,剛才來看看,覺得嶽書記這才是個真正於事業的大家氣象!”老黨由衷地說。
嶽鵬程隻是笑笑:“哎呀黨主席,難哪!咱是共產黨,你享受一點也罷,做點過頭事也罷,九九歸一,你不能叫老百姓罵祖宗哇。可有些人哪,你沒有治!”
來到路口,老黨他們要告辭回去。嶽鵬程堅持同眾人一起散著步,到賓館吃了早餐。
上午參觀訪問,由秋玲負責。程越被留下了,與嶽鵬程躲進二號小會客室。服務員端上龍井,送上西沙旺的蘋果、蘆兒崗的在梨、大澤山的龍眼,以及新疆的葡萄幹、蕪湖的傻子瓜子。
“吃。”嶽鵬程禮貌而熱情地朝程越麵前擺放著,說:“我讓人捎過幾次信去,你怎麽也總不見麵?”
“忙嘛,我剛接手那一大攤子。”
“柳秘書這次怎麽不一起來?他怎麽樣?”
“他也是忙。我走時他還特意讓我捎話給你,說謝謝你的邀請,謝謝你在我們結婚時花那麽多錢。我們都覺得怪過意不去的。”
程越把腕上戴的那塊瑞士郎琴鍍金方亮小坤表亮了亮。去年結婚時,嶽鵬程給她和柳邊生每人送了一塊進口高級金表。
“那算麽個。結婚是人生大事,你們收下就算是瞧得起我。哎,柳秘書沒說下一步怎麽安排?”
“有過話,準備讓他下去鍛煉半年再上來。可能是當組織部長。”屋裏隻有兩個人,程越還是朝門口囗了一眼,壓低了音調。“魯,現在對人權抓得可緊啦。該提的提,該調的調,該培養的培養。上邊派了個正市級的副書記,才四十幾歲,明擺著是來接班的。”
“魯呢!徹底退?”
“那也不會。回省裏他不願意,可能到人大幹幾年主任。”
“魯,人是好人,就是有時候願和個稀泥。”
程越知道嶽鵬程指的是黃公望當市政協副主席的事,說:“上麵的事複雜得很,有時候不和點稀泥還不行哩!”
嶽鵬程笑笑表示理解。又遭:“不管怎麽說,將來還是在柳秘書和你這些人身上——夏市長、方市長怎麽樣?”
“夏年齡也到了,方很有可能接班。”
方是方榮祥,兩年前當上的常務副市長。
“經委計委那幫人呢?”
“物資局商業局那幫人呢?”
“我們縣這位祖,有沒有可能上去?”
“祖和方的關係還是挺好?……”
嶽鵬程一個一個問,程越盡自己所知一個一個答。這種對於上層人事變動及相互間關係的關注,是嶽鵬程自那年吃了黃公望一門根,又喝了魯光明一頓喜酒之後開始的。在資本主義社會,財產就是權勢和地位,有時總統也得聽由大財團大資本家左右。在中國,財產無足輕重,而且任誰也不可能有多麽大財產,權勢和地位才是根本性的。你要想幹點事兒?你要不想挨悶棍?不了解上層動態,不抓住幾個靠山,試試看!不僅上層,中層、下層,凡與自己有關或可能有關的人事、政治信息都不能放過。也不僅抓幾個大靠山,中的、小的,現在的、將來的,都得盡可能考慮到,恰到好處地抓到手裏來。這是一門玄妙的藝術,一種一本萬利的投資。關鍵時刻關鍵人物的一句話,能使乾坤翻轉、滄海變桑田。不信?嘿嘿,瞎眼騾子一個!
掉進馬尿坑裏淹死還以為喝啤酒呢!為此,嶽鵬程曾經下功夫對幹部隊伍的狀況,對各類幹部的心態以及這種心態的變化,進行過細致研究。比如,年輕新上來的幹部,生活上比較謹慎,工作上希望打開局麵,對尊重並且支持其工作的人特別看重。
現職幹了幾年,有希望升遷的幹部,生活上就鬆一些,工作上好大喜功,對經常給點甜頭吃和能夠為自己吹得響的人特別看重。現職幹了幾年或多年,沒有希望升遷的幹部則複雜得多。有的貪圖財利追求享受,有的注重人緣八方交結,有的培植親信安排後路。這些人共同的特點是:生活上的口子開得比較寬,希望盡可能多幹幾年。因此,特別看重忠誠如一和能夠辦實事的幹部,最忌恨的是那種捅漏子、揭瘡疤、有可能爭位子和開始露出不尊重或怠慢情緒的人。靠著這些研究成果,采取“各個擊破”和“連環馬”相結合的方略,嶽鵬程在登海鎮、蓬城縣,在市裏乃至省裏、北京,扯起一張無形然而威力無比的網,使他真正達到了“亂雲飛渡仍從容”
和“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境地。
程越的到來,為嶽鵬程提供了一次極好的機會,不僅僅是加深相互間感情,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攫取上層動態信息的極好機會。
直到問到沒有什麽值得再問時,程越才輪上開口的機會。
“你這一段日子過得怎麽樣?”
“怎麽說呢,”嶽鵬程向嘴裏塞著葡萄幹,“經濟上想大上一上,眼下正在想辦法。縣鎮新來的兩個一把手,說冷不冷,說熱也熱不起來。”
他想起邢老來的那次座談會上的情形,肚裏又燒起一股火。但他還是問:
“聽說省裏最近要開兩個農村方麵的會,你聽到些風聲沒有?”
程越想了想:“聽柳邊生說,邢老那次來,好象對你和你兒子的大小桑園,都很有興趣。”
“他沒向魯誇我那兒子?”
“好像說過,挺欣賞——現在關係好些了吧?”
“不壓到老子頭上不死心。”嶽鵬程歎口氣,“晚啦,都是從小讓我給慣的。
那小子從小就倔,出去打架不帶怯的。哪回打完,人家領著孩子把狀告到門上,我賠完禮道完歉總得問他:打贏了打輸了?說輸了,我說你他媽囗包一個,當不了踹他一腳。說贏了,我說行小子,總算沒給你爸丟臉,以後出去不準打架,要打就得打贏了回來!”嶽鵬程講起兒子小時候的事,喜氣不由跳上眉梢。
程越樂得前仰後合一陣暢笑。笑完說:“到底吧,矛盾歸矛盾,總是父子感情嘛。”
嶽鵬程卻有道不盡的難言之苦,搖搖頭說:“你不知道,那小子現在對我比仇人還仇。”
他想起早晨司機小謝告訴他的石硼丁兒被小桑園收留的事,牙根也似乎隱隱作痛。他不願意把心中的隱痛暴露到程越麵前,趕忙把話題轉移到描繪他的海島開發大業上去了。
作家采訪團是按照市委書記魯光明的指示組成的,目的在於反映市裏的改革成就,創作一流作品。作為市報文藝部主任的程越,原本離不開。但一是因為她與各縣農民企業家熟,負責帶隊的文聯副主席老黨堅持請;二是因為她正在構思一部反映農村改革的中篇小說,想補充點生活素材——她雄心勃勃,要把記者、作家兩種身份融為一身。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她和柳邊生結婚後,嶽鵬程幾次捎信,要請他們小夫妻到大桑園玩一趟。有了這三條,程越也就應了。他們是轉過幾個縣之後,把腳落到蓬城地麵上來的。
七員大將中,有的初來蓬城,有的來過多次;有的確實想開闊開闊眼界,有的隻想看看風光品品海鮮;有的寫小說、詩或散文,有的棲身於戲曲和通俗文學之間。
但到蓬城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想同嶽鵬程見見麵——這個人名聲大得驚人,傳聞多得驚人,要見上一麵也難得驚人,據說,省裏和北京來的不少名流也被拒之門外。“以後你們少向我這兒介紹些沒用的人來!”一次嶽鵬程半真半假地對縣委宣傳部一位副部長說。從那以後,宣傳部真的輕易不敢向大桑園介紹客人了。然而這一次有程越在,情況便有所不同了。
“歡迎!歡迎各位作家光臨!”
作家采訪團剛剛落座,沒有一絲聲響,嶽鵬程身著藍白條杠的療養服,笑嘻嘻地走進會客室。他逐一地握著眾人的手表示著歡迎,然後拉著老黨、程越坐到正中的大沙發上。
“小白鴿”破例地飄著驕傲的藍裙,進來給每個人衝了一杯茶,又飄著驕傲的藍裙朝嶽鵬程遞過一個媚眼,退出了。這位跟隨離休的父親調到這裏的女護士,全身噴放著一種純粹的、純潔的城市少女的氣韻。她的出現,使程越等人不由地生出懷疑:懷疑在這裏會見的會不會真是一位農村支部書記,而不是一位令人敬畏的高級幹部。
“你們是作家采訪團,各位都是名人,能到我這兒來,我非常高興。”嶽鵬程熱情而又不失風度地說,“電話上聽程主任說,你們是想了解些農村改革的情況,寫出第一流的作品。我很讚成。這些年反映農村變革的文藝我多少拜讀過幾篇。跟各位不客氣地說:差距不小。農村改革,幾年邁出了幾大步,有的作家還在那兒圍著個家庭承包打圈圈,在那兒為一些舊意識唱小調。有的還得了獎,我看得了獎也沒出息頭。毛主席說,文藝是齒輪和螺絲釘。你那個齒輪、螺絲釘就沒安對地方。
我是個老粗,當大兵出身,但我從小就愛看書,崇拜你們這些人。現在說(豔陽天)
有毛病,可能。但有農村味,有些入神了。比方彎彎繞今天看也有意義。農村真正的改革單靠政策好,觀點意識跟不上沒門兒。打不破彎彎繞那種小農觀點,改革當不了也得彎彎繞。所以呢,你們來有兩條:一是,你們是建設精神文明的先鋒隊,需要我做的事盡管吩咐;二是,你們這些作家知得多識得廣,希望你們給我挑挑毛病,涮涮腦子。”
嶽鵬程的開場白使作家們打了個愣征:這番話像是內行人說的,又不是一般內行人說得出來的;新觀點舊觀點自然融和,批評、鼓勵與表態親切坦誠,毫無矯揉造作、盛氣淩人的氣味。
外號“猴子”的詩人,目不轉睛地打量著麵前這位久聞大名的“魔鬼”,眉毛下露出的是驚異和惶惑的目光。程越瞟著他,嘴角透出幾分得意、幾分嘲諷。
這位猴子,是市運輸公司的團委書記。在單位,是個以正統、忠厚而紅得發紫的人物。出來,寫起詩來,卻是“魔眼洞世,兵出祁山”。采訪嶽鵬程他是最積極的一個。但他這種積極,與急於目睹一個怪物,急於證實一種預言或奇想,沒有多少區別之處。
“你們的計劃是怎麽安排的?麽個時候到我那兒看看?”嶽鵬程問。
“你們家裏”“我們家裏”,“你們那兒”“我們那兒”,是蓬城權勢人物的口頭撣。這個口頭禪到了嶽鵬程嘴裏,那個“們”字向來是被省略了的。
“我們聽嶽書記安排。”老黨說。
“這是哪兒話?你們是市裏的領導!”嶽鵬程這樣說,卻又道:“明天怎麽樣?
大桑園為作家們敞開門戶!”
“謝謝嶽書記。就按嶽書記的安排辦。”
“那好。你們今天晚上要采訪我麽個?出題目吧。”
“我們想,是不是先請嶽書記介紹一下農村改革的概況。”老黨說。
“這個問題應該由縣委書記回答。農村改革按中央的說法,到現在走了兩步。
第一步是由集體大鍋飯到家庭承包,是一個進步。但我看也得一分為二。好在大鍋飯打破了,個體積極性發揮了;不好在實行時一刀切、一風吹。別的地方咱不了解沒發言權。咱們這兒,凡是把集體經濟拆散了、分光了的村子,都糟了糕。這是大家都看到了的,我不重複。農村改革的第二步,是從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開始的,內容就是一個:發展商品經濟。依我說,這才是真正的改革。小農經濟,單一耕種,自給自足,從秦始皇他老姑奶奶那一輩就開始搞,結果怎麽樣?今年初縣裏培訓支部書記,我發表了一個謬論:馬克思把商品經濟說成是資本主義的土特產,現在看站不住腳了,大家也都認了;現在把發展商品經濟說成社會主義沒發達,不得不這樣搞,同樣站不住腳。以我看哪,就是到了共產主義,取消了商品經濟也不靈!這是不是個理兒,大家可以批判著聽。”
嶽鵬程讀書不多,極其認真,重要內容必得抄錄背誦,並且能夠隨時加以引用和發揮。這是他從部隊當學習毛著標兵時便養成的習慣。這一手,使許多聽過他講話或報告的人,往往為他驚人的記憶力和思想鋒芒,驚詫不已。
他見幾個人在作記錄,笑笑說:“我的作家同誌,我說的這些大部分是中央文件、報紙社論上說的,小部分是我胡說八道的。你們記回去,以後打我的黑槍,我可是一概不認帳啊!”
大家都笑了,那幾個人合起了采訪本。
“咱們談點具體的好不好?誰有問題提出來,我能回答的,回答;不能回答的,就來個‘無可奉告’怎麽樣?”嶽鵬程注視老黨、程越,又看了看其他幾位作家。
一陣靜默。老黨的問題得到了回答。程越原本沒有問題要提。其他幾個人都把目光集中到猴子詩人身上——一路上他就揚言,今晚非要看看魔鬼生的幾隻眼睛不可。
猴子詩人對嶽鵬程的初步印象是:出乎料想,頗為不凡。但他以自己特有的思維方式推翻感覺,得出的結論是:狂妄自大,虛言飾實。
“我想提幾個一般人接受不了的問題,不知道嶽書記能否允許?”他故作鄭重地說。
“一般人接受不了的問題?麽個接受不了的問題?我倒想聽聽。”嶽鵬程勇於接受挑戰的性格,與猴子詩人的挑戰,一拍即合。
“第一個問題,”猴子拿出小本子看了一眼,“有人說鄉鎮企業是寄生蟲,寄生在國營企業身上,靠刮國家的油水而肥私。嶽書記對這種說法有何評論?”
“我的評論是,首先應當問一問說這種話的人是麽個蟲?依我看,不是寄生蟲也不是麽個好蟲。因為稍微懂一點中國國情的人,說不出這種話來。”
問得尖銳,回答得不客氣。會客室裏豎起一片耳朵。
“中國的國情是麽個?一是地大人多,單靠國營工商業滿足不了需要二是農村潛力大,但得不到發揮。二二歸一,就是一個‘窮’字。鄉鎮企業解決的就是這個矛盾。使農村潛力得到發揮,農民富裕成為現實,還豐富了商品生產,給國家帶來好處。拿我們大桑園說,這些年國家沒投一分錢的資,每年創造幾千萬產值,上繳國家幾十萬稅金。我請問,哪個世界上有這種寄生蟲?”
猴子:“嶽書記的回答我讚成。但有人說,鄉鎮企業是靠行賄受賄、請客送禮、搞不正之風發展起來的。這個問題應當怎麽看?”
嶽鵬程:“這種情況有沒有?有。是不是事實?是。但要看用麽個觀點來說。
同樣一件事,比方我們用土特產品——主要是海產品,跟人家做買賣。按過去的觀點是倒買倒賣、投機倒把;按現在的觀點,是互通有無搞活經濟。同樣是請客送禮,有人說是不正之風,我說是禮尚往來。我不知道你這位小同誌家裏來了客要不要請人家吃頓飯?人家要走,要不要送一點禮物給人家帶著?國家元首互訪,還要舉行國宴贈送禮品味,那也叫作不正之風?”
猴子一時語塞。
嶽鵬程又補充說:“這種事在香港叫做公共交誼,哪個企業都專門有這筆開支。
當然啦,咱們不能跟人家比。人家國外在街上走道都是靠左邊,汽車駕駛台也在左邊。咱們走私日本的那些車,都是駕駛台改了才進來的。”
作為運輸公司的團委書記,猴子自然清楚,行路靠左邊、汽車駕駛台在左邊的,隻有香港和英國等極少幾個國家和地區,遠不是嶽鵬程所說的“國外”,更不包括日本。他想指出,殺殺嶽鵬程的傲氣,又覺得沒必要,隻在小本子上重重地寫了四個字:“不過爾爾”。“爾爾”的後邊是兩個蝌蚪似的“!”。
程越也聽出了嶽鵬程的失誤,想提醒糾正又覺不妥,隻有暗自抱憾。
猴子:“有人說,農村群眾並沒有那麽富,隻有少數幹部在那裏享受。這種情況不知存在不存在?”
嶽鵬程:“存在。”
猴子:“嶽書記認為這是正確還是錯誤?”
嶽鵬程:“有正確有錯誤。比方說我,出有車食有魚,還可以住住高幹療養院,拿的工資比高幹還多,一般群眾的確不好比。但你隻看這些說明不了問題。八百斤的小車我推過,冰天雪地赤著腳丫子我站過,公安局的黑屋子我蹲過,三天不吃飯。
一頓吃五斤地瓜幹子的罪我遭過。哪個群眾能站出來比一比?中央號召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我為麽不能包括在內?我現在這些享受確實有些特殊,但我是拚命幹出來、掙出來的,問心無愧。至少比上麵有些幹部整天自己不幹事,卻指責這指責那強得多!比起那些無功無德,甚至有罪有過,還照樣向上爬當大官的強得多!”
“講得好極啦廠程越鼓起掌。她想起那位前任市報文藝部主任。那樣一位無德無才的幹部,並且已經超過了提拔的年齡線,去年機構改革,文藝部主任沒法幹了,居然通過關係調到文化局當上了副局長!
嶽鵬程沒有因為她的叫好而打斷思路,說:“當然啦,我說的這是低標準。但有些人為麽個不因為有些地方群眾吃不飽穿不暖,去責備有些當大官的住小樓、穿西服、坐洋車?恐怕骨子裏還是個輕視農村幹部的觀點在起作用。農村幹部是驢是馬也得給點草料吃吧?‘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毛主席都批判過的,不可能!我這樣說,並不等於我否認農村幹部有壞的。有的壞得頭發梢都生蛆!過去說是‘三猛’幹部:猛吹,猛舔,猛往上爬。現今說是‘三長’幹部:手長,嘴長,家夥長。把個村子作踐得沒個人樣,老百姓哭都沒地方哭去!我們登海鎮就有那麽幾位。對這種人我主張殺!把小刀磨得鋒鋒的,堅決徹底幹淨全部殲滅之!你們哪位肯出麵呼籲呼籲?呼籲成功了,我嶽鵬程請客送禮,外加敲鑼打鼓放鞭炮!”
嶽鵬程的赤裸裸的表白,毫不掩飾的感情宣泄,以及讓人難以接受卻又無法駁斥的理論,使這些慣於內心獨處、聽慣了虛言假語的作家們,如同進入了另一個星球,看到了與自己全然不同的外星人的形貌。
猴子這位兩麵人,內心裏也受到了震動。但他遠沒有完成自己的“使命”。停頓了片刻又說:
“嶽書記,剛才我問的都是些普遍性的問題。下麵我想問幾個與你本人有關的問題,你看可不可以?”
“小侯,你提得夠多了,該其他同誌談談啦。”老黨連忙阻攔。
嶽鵬程卻不在意,朝老黨笑笑說:“既然是采訪,凡是問題都可以提,與我本人有關的問題提提也沒關係嘛!”
“謝謝嶽書記。”猴子故意慢條斯理地說:“外邊傳說嶽書記經常開除人,不知道這是不是謠言?”
“確有其事,千真萬確。”
“理由呢?”
“理由可以講出一卡車。歸根到底一句話:為了保持我的企業的活力。我的口號是:有本事吃本事,沒本事吃本份。共產黨的本事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資本家的本事是:不把你的錢袋掏出來不閉眼。這兩種本事都沒有,滿腦子還淨是些花花道道,那種人不是開除不開除的事兒,是壓根兒就不應該要的問題。”嶽鵬程目光一閃,又反問道:“你們都是文藝界人士,你們說說,你們文藝界有沒有個庸員太多的問題?”
猴子知道這個問題對自己不利,不肯作聲了。
一位劇團的老編劇說:“不是有沒有,是十二分之嚴重!”
“不但文藝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哪個也不強些。”老黨發表評論說,“中國的改革,不下狠心解決機構臃腫、庸員太多的問題,很難有多大前途!”
“解決也不能單靠開除吧?”猴子說。
“這就是你們的鐵飯碗和我們的泥飯碗的區別了。鐵飯碗反正吃的國家,大家可以糊弄糊弄;泥飯碗端著就得小心,還敢糊弄嗎?”嶽鵬程得到眾人支持更加理直氣壯:“老實跟大家說,前年商場整頓,我三天開除過五十個人。那時候亂哪,三隻手的,聊大天的,朝顧客翻白眼珠的,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的。你不下狠心?幹脆商場關門得啦!詩人同誌,這應該算是我的一個優點,你說是不是?”
猴子心中不以為然,卻也隻好點了頭。又問:
“外邊傳說嶽書記經常打人罵人,不知這是真是假?”
“有過,但不是經常。”嶽鵬程目光閃爍了幾下。這是一個對於外來的人,尤其上級機關來的人,十分敏感而又難以講得清楚的問題。嶽鵬程經常因此而陷入被動和難以自拔的地位。但他還是爽快地說:
“這個事我跟北京來的一位老部長交換過看法。我說:禮治君子,法治小子,棒棒子治驢。前兩句是孔老夫子的,後一句是我嶽鵬程的。好人能人一句話點到就靈,那些歪脖子驢、強脖子孫,你不打不罵跟他講道理?你講二百年他能聽你的,就算你本事大!日本鬼子過去為麽厲害?靠的就是打罵、處罰!日本戰後經濟發展為麽快?沒有資本家、工頭的鞭子,恐怕也難!”
猴子被他最後的兩句話戳得耳根子痛,在小本子上又寫下“山本五十六”幾個字。寫完,又用紅筆在下麵重重地劃了幾道杠兒。
“那位北京來的老部長是怎麽說的?”
“老部長說:哪算什麽!過去打仗,有人耍熊、當逃兵,還拿槍子崩味!好多元帥、將軍,都是巴掌上出了名的!”
“那麽嶽書記的意思是,要改革要前進,不打人罵人是不行的了?”
“不是說建設精神文明嗎?精神文明了,自然就不用那一套了。”嶽鵬程狡黠地笑了笑,道:“你這詩人要是不信我說的理兒我把一個廠子交給你幹幾天,怎麽樣?”
猴子連忙擺手,眾人發出一陣哄笑。
嶽鵬程笑眯眯地拿起一個桔子剝著,同時示意讓眾人也吃起來。會客室裏漾起一重融洽、輕鬆的氣氛。作家們用敬佩的目光,望著這位宏談闊論,機智而又富有幽默感的農民企業家。改革家。魔鬼的幻影開始從麵前消失了。
猴子陷入孤立的境地,額上開始滲出細密的汗漬。
“嶽書記,我提最後一個問題。”他好像下了最大的決心,“外邊對你的私生活方麵有很多傳聞,對此。不知你有什麽評論?”
“小侯!”老黨嚴厲地喊了一聲,同時十分抱歉地朝嶽鵬程拱著手:“嶽書記,你千萬別生氣!這種小青年胡言亂語!你千萬千萬別……”
這已經帶有誹謗和人身攻擊的味道了。他的任務是帶領這幾個人采訪學習,嶽鵬程的脾氣和能量他是知道的,事情一旦鬧僵,他這個文聯副主席是交不了差的。
程越也擔心事態惡化。在中國這塊地麵上,所謂“私生活方麵的傳聞”,與“亂搞兩性關係”、“耍流氓”之類最最醜惡的詞句是形同一路的。而這正是最敏感,然而也最吊人胃口的話題。她睃一眼神情突變、起身走到窗口那邊的嶽鵬程,也朝猴子詩人開了火:
“你這個小侯也太不象活啦!國民黨還罵我們共產共妻味,你也相信?”
一陣嗡嗡的聲浪湧向猴子。猴子翻翻眼珠,也覺出這個問題提得確乎有些孟浪。
嶽鵬程從一開始就看出猴子的敵意。但他無論如何想象不到這小子會肆無忌憚到這種程度。他的心被戳痛了。為著與秋玲和淑貞的關係,他正在經受著心靈的磨難。這種磨難是痛苦至極且必須深為掩藏的。而這個狂妄的家夥,竟然……他仿佛突然找到了發泄的對象和機會,幾天來鬱積胸中的一切憤懣、憂鬱、煩惱,一齊變作了一股沸騰的岩漿,就要噴發而出!
噴發終於沒有發生。迎著程越、老黨等人緊張憂慮的目光,嶽鵬程突然發出一陣朗笑,並且像喝了蜜糖似的回到沙發上。
“你們不要難為這位小同誌嘛!我倒覺得這位小同誌挺信任我。本來個人私生活是受法律保護的,我完全可以到法院訴你個誹謗罪。不過,既然你這麽信任我,大家也都這麽信任我,我也不妨講幾句。”嶽鵬程極力顯出寬厚、豁達的神態,“第一,說我如何如何的謠言,你們聽到多少我不清楚,單是我聽到的,說我犯了強奸罪被逮起來或者被槍斃的,不下十幾次。但我嶽鵬程還是嶽鵬程,還在大桑園轟轟烈烈幹事業。這不知能不能說明一點問題?”
“我看很能說明問題!”老黨接口發揮道,“有些人從來就是靠這種謠言,打擊改革者的!”
程越:“可悲的是這種卑鄙手法,總能發揮作用!”
嶽鵬程得到了支持和同情,氣度從容地呷了幾口茶,這才又遭:
“第二,既然問題提出來了,今天我也想鬥膽問你這位詩人一句:就算我私生活方麵有點不大不小的事兒,隻要我沒觸犯法律又怎麽樣?兩個人,一個規規矩矩,但真本事沒有一點;一個可能枝枝權權上有些毛病,但事業幹得紅紅火火。按你的意見,群眾應該擁護哪一個?哪一個對改革和社會進步有好處?……”
“嶽書記,你的電話。”小白鴿在門口出現,打斷了嶽鵬程的宏論。
嶽鵬程走到牆角幾案前拿起話筒。打電話來的是齊修良,他詢問晚飯前嶽鵬程找他為的什麽事兒。
“我想問問,月牙島那邊是怎麽安排的?”
“我讓人傳話,說你最近要去廣東談一筆大買賣。估計明天,那邊就能聽到。”
事情經常是這樣:大的決策嶽鵬程作出之後,細節交由齊修良等人去處理。而齊修良大多時候總能使嶽鵬程滿意,這也是他所以能夠一直得到嶽鵬程信任的原因之一。
“好。”嶽鵬程應著又隨口問過一句,“下班前,你到哪兒去啦?”
“那天下雨,旋風把幾戶房子刮壞了,我去看了看。”
“旋風把房子刮壞了?我怎麽不知道?”
“我也是中午才聽燈具廠於小銀說的。”
“幾戶?”
“三戶揭了頂,另外一戶,倒了半邊牆。”
“人是怎麽安排的?”
“暫時住在別人家裏,準備這兩天派人抓緊修一修。”
“四戶都是哪個單位的?”
“木器廠一戶,大修廠一戶,商場一戶,農場一戶。”
“四個單位的幹部采取了哪些措施?”
“就是飯前一起去研究了研究。……”
“媽拉個巴子!王八蛋!這是些麽狗屁廠長經理!”嶽鵬程勃然怒起。多日悶在心裏的憤懣和先一會兒被強製壓抑的烈火,一齊噴發出來。“自己單位的職工房子揭了頂,住都沒了地方,他們的官當得倒挺安穩!你傳我的話:第一條,四個單位的廠長經理立刻把各自的職工領到自己家裏去住,沒有地方,讓老婆孩子睡地鋪也得接!第二條,通知建築公司,今天晚上把四戶刮壞的房子修好,保證明天早晨住人!第三條,四個單位的正副廠長經理今晚都要到場,明天寫出檢查聽候處理!”
“明白了書記。……”
“你別急,還有一條,你讓財務支八千塊錢,作為緊急救濟款,每戶兩千,你代表總公司親自送到各戶。”
“好,我馬上去辦!”
電話機扣死了。嶽鵬程怒形於色,想罵又忍住了。他上了趟廁所,回來又變得談笑風生了。
“關於私生活方麵的問題,還需要再講幾句不要?其他還有需要我回答的問題沒有?”
猴子詩人沒有再提什麽。老黨、程越他們也沒有再提什麽。但一個問題卻在除了嶽鵬程之外的所有人的腦際索回。那就是方才嶽鵬程四條指示中,關於今晚要把四戶被旋風揭了頂和刮倒牆壁的房子修好,保證明天早晨住人的問題。
現在是十點零五分,離明天早晨不過七八個小時的時間了。
早晨降臨大桑園。最初的曦光是從遠處的李龍頂那邊漫過,爬上遠東賓館的古式亭閣和村後的老白果樹梢頭的。漸漸地出現了霧,淡藍色的、不帶炊煙味的霧。
曦光和晨霧散散漫漫地在街上、河邊、公園和人們的院子裏遊逛,越來越明亮,越來越疏淡,越來越融為一體。秋天,太陽腳步蹣跚。天大亮,馬雅河的盡頭,海灣的盡頭那邊,還隻是一片紅藍寶石般的瑰麗。
六點剛過,作家采訪團一行七人,出現在村頭孤立突出的四戶人家的房子前。
舊有的海草屋頂換上一片新瓦。快速凝固快速施工的科學方法顯示了威力,倒塌的牆壁修整一新。從外觀看,這與剛剛竣工的一排新合並無多少區別。腳手架正在拆除,幾千瓦的碘鎢燈正在被從懸吊的空中落下。齊修良和眼珠熬得紅紅的四個單位的廠長經理們,正在挨門逐戶搜查潛伏的敵人似地進行著最後的檢查和驗收。
作家采訪團進到屋裏。屋裏牆壁雪白,地麵平整。如果不是小院裏生長著秋芸豆秋黃瓜,磨光的水池和水池旁堆放著若幹被清理和存放的舊物品,憑誰也難以相信,就在八個小時以前,這裏曾是因暴風雨的襲擊而遭受過嚴重毀壞的地方。
“了不起!了不起!”作家們一片驚歎。
這的確是難以想象的事!八個小時前,包括程越在內的所有人,都把嶽鵬程的指令當作神話,當作一種在外人麵前故作其態的誇耀和張揚。
車聲,人聲。四戶在廠長經理們家中度過一夜的職工被送了回來。他們站到自家門口和院裏時,也不禁瞠目四顧。還是孩子們的歡呼,喚醒了大人們的笑臉和淚眼。
“哎呀我的老天爺呀!……”一個老太太忽然哭著坐到門外的石階上。老黨他們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急忙上前扶住。
“大娘,你這是怎麽啦?”
“高興……高興啊!
“媽,快進屋吧。這是人家市裏來的領導。你也不怕人家笑話!”四十多歲的當家人走過來說。
老太太卻上前抓住老黨和程越的手:
“你們是市裏來的領導?你們說說,俺那書記是不是個大青天?房子刮壞三天,我光是愁得哭。這一宿功夫就成這樣啦!俺們攤上個大青天哪!你們可得好生犒賞犒賞他呀!我這老太婆就是愁得慌,要是哪天俺那書記歿了,你說俺這幾千口子老百姓可怎麽過呀!嗚……”
仿佛嶽鵬程真的歿了似的,老太太又哭起來。
“麗子,快攙著你婆,家去。”當家人吩咐著,道:“不瞞你們市裏領導說,俺們大桑園群眾上服鄧小平,下邊就服俺嶽書記。……”
門外扛進一個鋪蓋卷,當家人接住,抱進屋裏去了。
作家采訪團來到院外的小街上。
“一個幹部能當到這種份上,真是不容易!”戲劇家發表著感慨。
“要是各行各業的領導都有這種勁頭,咱們國家的現代化就快啦!”老黨甚至想,回去後把手頭正寫著的長篇小說放一放,以這件事為素材先寫一個中篇出來。
“不容易我承認。可也不能成了大青天,搞個人崇拜呀!”猴子說。他對老太太和當家人的話很不以為然。
“那是人家群眾的心情!你要是能讓群眾也稱你個大青天,我先給你歌歌功頌頌德!”這次輪到程越說話了。
“你給我權!給我權,我要是比他嶽鵬程幹得差,我就……”
“還是得了吧!就憑你那兩麵人和伶牙利齒?”
“行行,我服了你了還不行,我的大主任。”
“你服我什麽?你得服人家這種精神!”
“哎!……”
街的另一邊,銀灰色的小皇冠疾馳而來。嶽鵬程下車,齊修良連忙迎上向他低聲匯報著,陪他來到房前。他未及察看,就被四戶群眾歡圍住了。
“謝謝你呀,書記!”
“多虧了你書記呀!”
“書記,到俺家喝口水吧!”
…………
七嘴八舌,老少爺們一片感激涕零。
“你們感謝我麽個呀!”嶽鵬程鄭重地說,“你們遭了災,我知道得晚、處理得晚,你們應該罵我才對。”
一句話說得四戶人家心裏煮了沸湯。
“書記,我們保準好好幹,對得起你!”
“書記,你可千萬保養好,可別累壞了呀!”
“書記,俺老百姓可就指望你啦!”
…………
對這些滾燙滾熱的話,嶽鵬程似乎並不感興趣,說:“大夥先安頓安頓吧!還有麽困難盡管提,我盡量辦!”
四戶人家剛散,四個單位的正副廠長經理,一溜串兒低著腦袋來到麵前。他們頭上、衣服上沾滿灰泥土粒,疲憊不堪卻站得筆挺溜直,眼珠兒帶著幾分呆滯地斜視著街麵,等待著一場無可避免的雷霆和厄運的降臨。
嶽鵬程正眼不瞅,問齊修良:“於小銀來了嗎?”
“來了。”齊修良從人群後麵,拽著領過一個二十一二歲的青年。不知是被找來得過於匆促,還是過於緊張,青年耷拉著頭,一雙腳不停地交叉揉搓著。
“你就是於小銀?”
“嗯。”
“房子刮壞,是你報告的?”
“是……不,我是說著玩的。真的!……”
“你到廠幾年了?”
“三年。
“現在是幾級工?”
“二級。
嶽鵬程嘴唇隻一動,對齊修良說:
“通知燈具廠,於小銀從今天起定為四級工。另外,頒發兩千塊錢獎金,通報全公司表彰學習!”
於小銀驀地抬起頭,上下眼皮雞啄米似地眨巴著。
“這是書記對你的表揚,還不快謝謝書記!”齊修良讀了於小銀一把。
“書記萬歲!”於小銀突然一個高兒蹦起,野驢撒歡般地跑去。跑去好遠,又一揚手送過一聲呼叫:
“書記萬萬歲!”
四個單位的廠長經理,越發感到了末日的來臨。嶽鵬程的獎懲製度,是蓋著總支和總公司的大印下發到各單位,並且向全體職工公布多次的。但他興之所至、怒之所生,隨時都可以用口頭的法律加以修正或發揮。一個職工遲到三分鍾被他發現,張口罰款三百元。一個幹部讓木器廠的師傅幫助做了一個茶幾,茶幾當場被劈爛,幹部當場被撤職,那位木工因為用了公家的鋁和刨子,當場被宣布罰交折舊費一千五百元。大桑園的真正法律是在嶽鵬程嘴唇上。這些廠長經理們是再清楚不過的。
重獎必有重罰。報了一句信幾賞金兩千、提升兩級,他們這些失職的“父母官”……
“你們幾位老爺幹了一夜,受了點教育沒有哇?”嶽鵬程和眉善目打量著眾人。
沒人回答。這種時候,你把心中的懊侮刻上石碑、鑄作銅字,也沒有絲毫意義了。
嶽鵬程也不追逼,在眾人麵前走動了幾步,忽然說:“你們累了一夜,我也不批評你們了。不過你們得記住,哪個在大桑園耍官僚、不管老百姓死活,我嶽鵬程就是他的第一個克星!就這樣吧,今天放你們一天假,各人回去洗洗澡睡一覺,準備到大會上作檢查。”
廠長經理們象報信的青年一樣,一齊愕然地偏起腦殼,神經質似地把眼皮緊張地開啟和關閉著。
難以置信!這真是一件難以置信的事!
其實,嶽鵬程的治人之道並非隻有一個“威”字。恩威並用,以威為主而已。
“恩”也是時常布施的。果園沒承包時,兩個青工晚上偷蘋果被他捉到了。他兩個耳光子過去,把偷的幾個蘋果摔得稀爛,說:“真他媽沒出息!你們這一輩子沒吃過蘋果是不是?去,找果業隊長,就說我批的,每人抬一筐回去!”第二天,兩個青工大氣不敢出,果業隊長還真派人把蘋果送到門上。手下的幹部職工有誰在外邊闖下禍或惹了麻煩,隻要你求到嶽鵬程名下,隻要有可能,無論原先你與他關係是否親密(仇人自是除外),他都會挺身而出,把事情朝自己身上一兜一攬,把你保下來。一個廠長去福建販了幾百隻手表,公安局準備逮人。他找去把胸口一拍:
“能判幾年?判了還不得給他飯吃?不是淨給你們添麻煩?交給我得啦,我保準不比你們管教得差!”憑他的情麵和幾句話,公安局真的偃旗息鼓了。“別看書記平時凶,緊要時刻可仗義!”憑著這,有時他尥蹶子又打又罵,許多人也並不記恨他。
廠長經理們得到大赦,感恩戴德地散去了。
嶽鵬程好像這才發現了作家采訪團。
“昨天我們還不敢相信,剛才來看看,覺得嶽書記這才是個真正於事業的大家氣象!”老黨由衷地說。
嶽鵬程隻是笑笑:“哎呀黨主席,難哪!咱是共產黨,你享受一點也罷,做點過頭事也罷,九九歸一,你不能叫老百姓罵祖宗哇。可有些人哪,你沒有治!”
來到路口,老黨他們要告辭回去。嶽鵬程堅持同眾人一起散著步,到賓館吃了早餐。
上午參觀訪問,由秋玲負責。程越被留下了,與嶽鵬程躲進二號小會客室。服務員端上龍井,送上西沙旺的蘋果、蘆兒崗的在梨、大澤山的龍眼,以及新疆的葡萄幹、蕪湖的傻子瓜子。
“吃。”嶽鵬程禮貌而熱情地朝程越麵前擺放著,說:“我讓人捎過幾次信去,你怎麽也總不見麵?”
“忙嘛,我剛接手那一大攤子。”
“柳秘書這次怎麽不一起來?他怎麽樣?”
“他也是忙。我走時他還特意讓我捎話給你,說謝謝你的邀請,謝謝你在我們結婚時花那麽多錢。我們都覺得怪過意不去的。”
程越把腕上戴的那塊瑞士郎琴鍍金方亮小坤表亮了亮。去年結婚時,嶽鵬程給她和柳邊生每人送了一塊進口高級金表。
“那算麽個。結婚是人生大事,你們收下就算是瞧得起我。哎,柳秘書沒說下一步怎麽安排?”
“有過話,準備讓他下去鍛煉半年再上來。可能是當組織部長。”屋裏隻有兩個人,程越還是朝門口囗了一眼,壓低了音調。“魯,現在對人權抓得可緊啦。該提的提,該調的調,該培養的培養。上邊派了個正市級的副書記,才四十幾歲,明擺著是來接班的。”
“魯呢!徹底退?”
“那也不會。回省裏他不願意,可能到人大幹幾年主任。”
“魯,人是好人,就是有時候願和個稀泥。”
程越知道嶽鵬程指的是黃公望當市政協副主席的事,說:“上麵的事複雜得很,有時候不和點稀泥還不行哩!”
嶽鵬程笑笑表示理解。又遭:“不管怎麽說,將來還是在柳秘書和你這些人身上——夏市長、方市長怎麽樣?”
“夏年齡也到了,方很有可能接班。”
方是方榮祥,兩年前當上的常務副市長。
“經委計委那幫人呢?”
“物資局商業局那幫人呢?”
“我們縣這位祖,有沒有可能上去?”
“祖和方的關係還是挺好?……”
嶽鵬程一個一個問,程越盡自己所知一個一個答。這種對於上層人事變動及相互間關係的關注,是嶽鵬程自那年吃了黃公望一門根,又喝了魯光明一頓喜酒之後開始的。在資本主義社會,財產就是權勢和地位,有時總統也得聽由大財團大資本家左右。在中國,財產無足輕重,而且任誰也不可能有多麽大財產,權勢和地位才是根本性的。你要想幹點事兒?你要不想挨悶棍?不了解上層動態,不抓住幾個靠山,試試看!不僅上層,中層、下層,凡與自己有關或可能有關的人事、政治信息都不能放過。也不僅抓幾個大靠山,中的、小的,現在的、將來的,都得盡可能考慮到,恰到好處地抓到手裏來。這是一門玄妙的藝術,一種一本萬利的投資。關鍵時刻關鍵人物的一句話,能使乾坤翻轉、滄海變桑田。不信?嘿嘿,瞎眼騾子一個!
掉進馬尿坑裏淹死還以為喝啤酒呢!為此,嶽鵬程曾經下功夫對幹部隊伍的狀況,對各類幹部的心態以及這種心態的變化,進行過細致研究。比如,年輕新上來的幹部,生活上比較謹慎,工作上希望打開局麵,對尊重並且支持其工作的人特別看重。
現職幹了幾年,有希望升遷的幹部,生活上就鬆一些,工作上好大喜功,對經常給點甜頭吃和能夠為自己吹得響的人特別看重。現職幹了幾年或多年,沒有希望升遷的幹部則複雜得多。有的貪圖財利追求享受,有的注重人緣八方交結,有的培植親信安排後路。這些人共同的特點是:生活上的口子開得比較寬,希望盡可能多幹幾年。因此,特別看重忠誠如一和能夠辦實事的幹部,最忌恨的是那種捅漏子、揭瘡疤、有可能爭位子和開始露出不尊重或怠慢情緒的人。靠著這些研究成果,采取“各個擊破”和“連環馬”相結合的方略,嶽鵬程在登海鎮、蓬城縣,在市裏乃至省裏、北京,扯起一張無形然而威力無比的網,使他真正達到了“亂雲飛渡仍從容”
和“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境地。
程越的到來,為嶽鵬程提供了一次極好的機會,不僅僅是加深相互間感情,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攫取上層動態信息的極好機會。
直到問到沒有什麽值得再問時,程越才輪上開口的機會。
“你這一段日子過得怎麽樣?”
“怎麽說呢,”嶽鵬程向嘴裏塞著葡萄幹,“經濟上想大上一上,眼下正在想辦法。縣鎮新來的兩個一把手,說冷不冷,說熱也熱不起來。”
他想起邢老來的那次座談會上的情形,肚裏又燒起一股火。但他還是問:
“聽說省裏最近要開兩個農村方麵的會,你聽到些風聲沒有?”
程越想了想:“聽柳邊生說,邢老那次來,好象對你和你兒子的大小桑園,都很有興趣。”
“他沒向魯誇我那兒子?”
“好像說過,挺欣賞——現在關係好些了吧?”
“不壓到老子頭上不死心。”嶽鵬程歎口氣,“晚啦,都是從小讓我給慣的。
那小子從小就倔,出去打架不帶怯的。哪回打完,人家領著孩子把狀告到門上,我賠完禮道完歉總得問他:打贏了打輸了?說輸了,我說你他媽囗包一個,當不了踹他一腳。說贏了,我說行小子,總算沒給你爸丟臉,以後出去不準打架,要打就得打贏了回來!”嶽鵬程講起兒子小時候的事,喜氣不由跳上眉梢。
程越樂得前仰後合一陣暢笑。笑完說:“到底吧,矛盾歸矛盾,總是父子感情嘛。”
嶽鵬程卻有道不盡的難言之苦,搖搖頭說:“你不知道,那小子現在對我比仇人還仇。”
他想起早晨司機小謝告訴他的石硼丁兒被小桑園收留的事,牙根也似乎隱隱作痛。他不願意把心中的隱痛暴露到程越麵前,趕忙把話題轉移到描繪他的海島開發大業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