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平端盛滿美酒的瓷碗,輕輕旋轉碗身,欣賞外壁精美的牡丹花圖。此碗乃玄菟北窯獨創,每月僅產出十餘件,件件價值不菲,放到洛陽均需七八萬錢。王家也是依靠與官府的良好關係才能以七折拿貨。當然,高勇特批除考慮到私人關係外,還有利用王家老店做宣傳的用意。
望著碗上栩栩如生畫工精美的牡丹圖,高勇不答反問:“馬兄又認為太平道如何呢?”
馬元義爽朗一笑,“問得好!以攻為守,僅憑此點,元義便不想在商場上與高公子為敵。太平道救死扶傷結貧助困,大賢良師身負奇學,傳說曾得仙人指點,呼風喚雨、畫符治病、四處行醫濟世救人,組織貧苦百姓自救互助。太平道以此為根基,以兼濟天下造福蒼生為宗旨。元義經商在外多次看到太平道行善扶弱深受感動。故此,每有機會便盡己所能幫助他人,當然,也時常勸說朋友一同行善。”
高勇佯裝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馬兄思想高尚非吾輩所及。常言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馬兄善舉必能換得流芳百世!既然馬兄如此推崇太平道,是否已經加入?”
馬元義仍保持著一貫的和藹笑容,但內心已漸起波瀾,以往所遇之人,論至此處多問及太平道救人本事、可有實例等,惟有眼前少年答非所問、問非所答,似乎於太平道不感興趣,卻又處處不離、旁敲側擊不知何故。念及此處,馬元義暗自提高警惕,“慚愧,元義多次提請入道,均被大賢良師拒絕。”
高勇好奇道:“這又是為何?馬兄心係蒼生救人無數,為何反遭拒絕?”
馬元義長歎一聲:“命也,運也!正所謂善惡有報,大賢良師說元義早年經商低買高賣留下許多孽債有傷天和,故此,必須多行善事積聚陰德,等到功業圓滿方能洗脫塵埃得入道籍!”
“噗!”剛剛喝下一半的酒全被噴出,看到馬元義、張牛角、於毒強抑的氣憤,高勇略顯尷尬出言解釋:“抱歉,少時貪酒,方才喝得急了些。”其實,心裏仍在狂笑不止,馬元義那番話怎麽聽來都想後世騙吃騙喝的假道士的行話。“這麽說來,在下恐怕是大傷天和,低買高賣是家常便飯,巧取豪奪、以次充好也時常去做……唉,看來今生無望入道了!”說著望向戲誌才,“如此下去,死後怕也是沒地方好去!”
戲誌才亦強忍笑意,聽著高勇這番不痛不癢的話別有一番風趣。
馬元義仍未放棄最後一絲希望,規勸道:“高公子此言差矣。此時行善為時不晚。今日見高公子救下弱女,當真令人感動。”
高勇暗自佩服馬元義的口才,怎奈官匪自古分兩路、勢成水火不兩立!“多謝馬兄破費招待,在下買下女孩也是見其孝敬父母心意可嘉。要知道,現在真正懂得孝順父母的人不多了!酒足飯飽,雖然無奈,卻還要再次踏入凡塵世俗當中,真希望多多聆聽馬兄教誨。聽聞大賢良師尚在冀州,不知馬兄可否引薦?在下想一睹尊顏!”
馬元義聞言一愣,立即扭頭望向張牛角,卻見他輕輕搖頭。戲誌才已用餘光看到,暗自歎息。
高勇看到馬元義臉上出現一瞬間的猶豫,知道起事前沒有辦法看到張角,也許是天意……隻能等到將來戰場上見了。“在下還有事情需要解決,今日感謝馬兄的盛情款待,他日有機會再暢談一番!”
馬元義的猶豫轉為遺憾:“也好,元義與高公子一見如故,將來還要在商場上多多合作。”
高勇注視馬元義點頭道:“好,一言為定!”
離開王記老店時天色已晚,街上行人匆匆,一個麵攤仍在守候著不大可能出現的顧客。高勇裹緊衣領,“孫泰,回去後立刻收拾東西,明天清早立刻出發。”孫泰應諾,準備路上的食物去了。
戲誌才深吸口氣,驅散腦中醉意,“主公是在擔心太平道的事情?”
高勇點頭道:“太平道如此明目張膽的拉攏收買,看來決心已下,無可避免了!”
“凡事破而後立,必要的犧牲在所難免。”
“但願……唉!”
任霜自出生以來從未吃過如此豐盛的大餐,美味煮餅,肉炒青菜,還有飯後的甜點,這些隻在給大戶人家打過短工的爹爹口中聽過,至於自己,做夢也不曾見過。想起因饑餓而死去的母親,任霜淚流不止。陪著她的特種兵也頗為感動,不禁想起高太守到來之前的苦難生活。
吃過午飯,找來老板娘幫任霜洗澡打扮一番,另換上一套新衣服。當高勇回到客棧時,任霜已經在客房中沉沉的睡去。輕輕推開屋門,細微的呼吸聲回蕩的客房內。任霜靜靜的酣睡,胸口輕微起伏,眼角仍掛有尚未幹涸的淚珠。高勇為其蓋嚴被角,視線落在稚氣未脫的臉頰……“任霜,任紅葉”
翌日,不知是不是西伯利亞寒流作祟,剛剛暖和一點的空氣再次冷峻起來,呼嘯北風大肆南下,摧枯拉朽般將南風勉強構築的防線衝毀,暗灰色的厚雲覆蓋天際,一眼望不到盡頭。
任霜靜靜的跪在母親墳前,眼淚順著臉頰緩緩流下。一座普通的土墳,一塊簡單的墓碑,就這樣輕易的將親人永遠分隔……許久,高勇走上前將她拉起,“走吧,哥哥保證將來一定帶你回來,把這裏重新修葺一番!”任霜默默地點點頭,跟隨高勇踏上北歸的路途。
一路北行,繼續打探太平道的消息,收集沿途的地理軍事情報,旅途勞頓卻仍然樂趣不斷。由於人數眾多,一般的小股匪徒已不敢露麵,惹得張飛大呼不爽,不斷嚷嚷:“他奶奶地,連個鬼影都見不到!這麽大個冀州咋就沒有劫路的呢?”
眾人聽完均哈哈大笑,戲誌才無奈搖頭道:“這平常人家都希望碰不到路匪,可是這些個路匪啊也希望碰不到張校尉!”
張飛不解,笑嘻嘻的問道:“戲先生,這話是什麽意思?”
戲誌才看著滿臉困惑的張飛止住笑聲答道:“冀州盛傳:張飛武力超群,是見一個殺兩個的主,惹不起啊!”
張飛想想後讚同道:“此言不假,我就是要見一個殺兩個……”
此言一出,逗得大家人仰馬翻。張飛身邊的許褚是唯一沒有笑的人,他看看這個、盯盯那個突然冒了句:“見一個殺兩個有啥了不起?換作許褚定要見一個殺三個!”
張飛聽到許褚抬杠不幹了,大吼道:“你殺三個我殺四個!就是比你多一個…哈哈…哈哈哈!”
一路笑聲不斷,雖然路途遙遠,卻總算在一月底返回張飛和劉備的老家——涿縣。
涿縣依然是人來人往,過往商旅不斷,完全沒有一點農民暴動前的跡象。高勇眾人直接住進張飛莊內,一邊安排人護送周喜、周慶及任霜返回玄菟,一邊籌劃應對黃巾起義的方略。
休息兩日,忽聞有人拜訪。高勇很是驚訝,收起桌上的冀州地圖,與戲誌才一同走出屋門。張飛興高采烈的跑到門口,用洪亮的嗓門吼叫道:“哪位朋友?出去一段時間怠慢了。”說著打開院門,“咦?你是哪位?”
高勇繞過張飛一看:“唉呀!這不是玄德公嗎?怎麽找到這裏的?”隻見劉備一身錦袍,頭發梳洗的幹淨整潔。
劉備初見張飛即麵露喜色,剛要抱拳行禮,卻聽張飛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心中一稟,閃身觀看:“原來是高兄弟,你怎麽……”說到這,劉備看看高勇又看看張飛,眼神中迅速閃過一抹失望。
高勇走上前去拉住劉備道:“張兄,這位是劉備劉玄德,離開涿縣前偶遇的朋友,胸懷大誌頗通謀略,儀表堂堂樂善好施。”
張飛聽到是高勇的朋友,嘿嘿笑道:“都是朋友,快進院!”
路上,戲誌才多次聽高勇提起劉備,早已生出好奇,今日親見劉備,確有幾分特異,至少從麵相上看頗有味道。
張飛最近熱衷於比武切磋,引領眾人入屋後便拉著許褚到後院比試去了。當然,樂進也被迫充作裁判,他本打算跟隨高勇多了解一些新奇事物,尤其是關於軍隊建製和作戰方式的知識,怎奈在張飛麵前因為十八招銳氣盡失,被迫做起了這個很難得出結果的比武裁判。
很快,後院響起“叮叮當當”打鐵一樣的聲音,高勇看看劉備笑道:“玄德公見諒了,張兄就是喜歡比武,每天如此。”
劉備頗有風度的擺擺手:“與如此勇猛之人結交,乃是賢弟之福!”
高勇收下劉備的無奈繼續說道:“三月前因要事纏身,不得與玄德公傾心暢談,令在下一直悵然若失。今日有此機會怎可放過。”
劉備笑而不語,仔細打量高勇,又打量戲誌才,而後閉目片刻說道:“我觀賢弟乃世之大才,不僅言談淡雅,更於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獨特魅力!康年兄眉宇間凝聚非凡智慧,如備所料不錯……定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嗬嗬,備隻恨不能夠早相結識,恐怕這將成為一生的遺憾!”
“好厲害的觀人之術!難怪白帝城托孤,劉備告訴諸葛亮馬謖不可大用!”高勇心道。戲誌才亦頗感驚訝,沒想到這裏還有一個識人之人。
高勇微笑道:“玄德公過獎,在下不過一名唯利是圖的小商人,士農工商排於最末,每日計較蠅頭小利,實在難登大雅之堂!”
“非也非也!”劉備搖頭道,“士農工商本是那些清高士人所定。試想:無商則工無以為生,無工則農無以耕種,無農則士無以為生!”
“好,玄德公大才世所罕見!這樣的才能得不到重用……哎!可歎可惜啊!”高勇發自內心的惋惜。畢竟在這個受儒家思想熏染數百年的社會,等級劃分已經深入人心,甚至認為那些是理所當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有人能有如此遠見卓識相當不易,僅此一點就足以印證劉備能夠成為獨霸一方的梟雄並不是僅靠運氣!
劉備淡然一笑不置可否,卻反問高勇:“賢弟,據備觀察,你絕不止商人這麽簡單。”
“哈…哈!”高勇仰天一笑,因為這招是學自大名鼎鼎的韋爵爺,是經過千錘百煉的無上秘籍!“玄德公眼光銳利!在下佩服至深,身份之謎幾日後定當奉告,現在時機尚未成熟。”劉備默然,似乎察覺到什麽。
這時,高勇猛然想起劉備的草席,遂以調侃的口吻問道:“不知玄德公的草席販賣如何?”
劉備一愣,旋即釋然而笑,絲毫不見尷尬,“那些早已送給友人,當然也包括伯珪兄,估計此時令尊的期望已經達成。”
高勇躬身相謝,心中卻不大相信,此時劉備無名無勢,即便送去錢財,也不大能讓公孫瓚重視,更別說以開罪本地世族的代價保護外來人了。劉備似乎看透高勇所想,急忙補充道:“當然,備人微言輕,雖有伯珪應承,底下人卻未必肯盡心辦理。”
“無妨!玄德公肯出手相助已令人大為感激,成與不成乃由天定,我等隻能略盡人事而已!”
聽此言,劉備突然正襟危坐,誠懇道:“賢弟出口成章,又頗諳天地變化之兆,備受教了!”說完拜謝。
高勇回禮同時,心中對於劉備的敬佩又增幾分,籠絡人心的本事果然不是蓋的。此時,戲誌才讚揚道:“玄德公虛心好學,他日必將大有作為!”
這句話似乎觸動劉備心事,黯然神傷中哀歎道:“世風日下,非身世顯赫、家財萬貫無以為官。備自幼家道中落,於仕途早已淡漠。”
戲誌才微微點頭,繼續道:“玄德公過於沮喪了,入仕並非唯一的途徑,世間道路千萬條,無論選擇哪一條,隻要肯吃苦多勤奮,一定能夠達成願望!比如說仕途,並非察舉孝廉這一條路,也可到邊關從軍,以戰功晉升。”
至此,高勇方才明白戲誌才的用意,打算延攬劉備到玄菟。但,高勇知道這條路是行不通的,隻為劉備不願寄居人下,這大概與其幼年的經曆有關。
果然,劉備思索片刻,苦笑道:“備放浪慣了,恐怕受不得軍中諸多規矩。”戲誌才黯然,知道劉備誌向絕不可小覷。
氣氛稍顯沉悶,高勇笑道:“說這些做甚?朋友相聚當高談闊論,於辯論中探索真知。”
劉備點頭:“賢弟所言甚是,正當探索真知!”
隨後幾天,劉備接受高勇邀請暫住張宅,天天暢談,把酒言歡。常言道:英雄惜英雄!隨著了解的深入,高勇被劉備悲天憫人之心、匡扶漢室之誌深深感動,放棄招募劉備的最後一點打算。
劉備則對高勇那些奇思妙想花樣百出的知識倍感興趣。更時時詢問,並能很快接受甚至掌握,令高勇吃驚不小。不過,為將來計,高勇僅僅告訴他一些與國計民生毫不相幹的事,否則把劉備給現代化起來,自己將來可就不好過了。
時間在扯淡中飛速流失,高勇掐指一算知道關鍵的時候就要到來。其間,由右北平增調人手進入涿縣,他們作為密探散入冀州打探太平道的活動,以求第一時間掌握黃巾起義的動向。
於是,整個二月在高勇的緊張期待中一點點度過,二十日無事!二十一日無事!二十二日依舊無事!……二十六日還是無事!高勇開始略感焦躁,因為史書上記載的黃巾起義確實是在184年2月,怎麽眼下都快要到三月了還沒有任何動靜,難道是因為自己的關係?整整一天高勇都在胡思亂想。
戲誌才發現高勇異常,卻沒有詳問,他知道這位年輕的主公有自己獨特的處理方法,暫時還是以觀察為主。
二月的最後一天也是最漫長的一天。高勇早起便開始在院子內打轉,張飛、許褚及樂進也識趣的躲到後院比試,聲音也較往常小了許多。戲誌才留在屋內研究玄菟送來的軍政消息。日頭東升西落,直到夜幕降臨,高勇仍在院內靜立,沒有進屋休息的打算。
戲誌才走出屋門,忍不住輕問:“數日來主公何以憂心匆匆?玄菟不是送來消息說烏桓、高句麗沒有任何異動?”
高勇停下腳步,眼望夜空說出了一句連戲誌才都聽不懂的話:“曆史真的改變了嗎?”
戲誌才望著高勇不知該如何作答。突然,寂靜的夜晚被即將關閉的城門處傳來清晰的馬蹄聲打破,急速奔近……一名負責在冀州統管情報傳遞的信使跑入院內:“報!稟告太守,剛剛得到南麵消息:冀州各地突然出現大量百姓聚集,河間、魏郡、渤海三郡百姓已經開始攻擊官府!”
高勇聽完雙手緊緊地按住戲誌才的肩膀激動地說道:“沒有錯!沒有錯!我等到了!我等到了……”
望著碗上栩栩如生畫工精美的牡丹圖,高勇不答反問:“馬兄又認為太平道如何呢?”
馬元義爽朗一笑,“問得好!以攻為守,僅憑此點,元義便不想在商場上與高公子為敵。太平道救死扶傷結貧助困,大賢良師身負奇學,傳說曾得仙人指點,呼風喚雨、畫符治病、四處行醫濟世救人,組織貧苦百姓自救互助。太平道以此為根基,以兼濟天下造福蒼生為宗旨。元義經商在外多次看到太平道行善扶弱深受感動。故此,每有機會便盡己所能幫助他人,當然,也時常勸說朋友一同行善。”
高勇佯裝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馬兄思想高尚非吾輩所及。常言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馬兄善舉必能換得流芳百世!既然馬兄如此推崇太平道,是否已經加入?”
馬元義仍保持著一貫的和藹笑容,但內心已漸起波瀾,以往所遇之人,論至此處多問及太平道救人本事、可有實例等,惟有眼前少年答非所問、問非所答,似乎於太平道不感興趣,卻又處處不離、旁敲側擊不知何故。念及此處,馬元義暗自提高警惕,“慚愧,元義多次提請入道,均被大賢良師拒絕。”
高勇好奇道:“這又是為何?馬兄心係蒼生救人無數,為何反遭拒絕?”
馬元義長歎一聲:“命也,運也!正所謂善惡有報,大賢良師說元義早年經商低買高賣留下許多孽債有傷天和,故此,必須多行善事積聚陰德,等到功業圓滿方能洗脫塵埃得入道籍!”
“噗!”剛剛喝下一半的酒全被噴出,看到馬元義、張牛角、於毒強抑的氣憤,高勇略顯尷尬出言解釋:“抱歉,少時貪酒,方才喝得急了些。”其實,心裏仍在狂笑不止,馬元義那番話怎麽聽來都想後世騙吃騙喝的假道士的行話。“這麽說來,在下恐怕是大傷天和,低買高賣是家常便飯,巧取豪奪、以次充好也時常去做……唉,看來今生無望入道了!”說著望向戲誌才,“如此下去,死後怕也是沒地方好去!”
戲誌才亦強忍笑意,聽著高勇這番不痛不癢的話別有一番風趣。
馬元義仍未放棄最後一絲希望,規勸道:“高公子此言差矣。此時行善為時不晚。今日見高公子救下弱女,當真令人感動。”
高勇暗自佩服馬元義的口才,怎奈官匪自古分兩路、勢成水火不兩立!“多謝馬兄破費招待,在下買下女孩也是見其孝敬父母心意可嘉。要知道,現在真正懂得孝順父母的人不多了!酒足飯飽,雖然無奈,卻還要再次踏入凡塵世俗當中,真希望多多聆聽馬兄教誨。聽聞大賢良師尚在冀州,不知馬兄可否引薦?在下想一睹尊顏!”
馬元義聞言一愣,立即扭頭望向張牛角,卻見他輕輕搖頭。戲誌才已用餘光看到,暗自歎息。
高勇看到馬元義臉上出現一瞬間的猶豫,知道起事前沒有辦法看到張角,也許是天意……隻能等到將來戰場上見了。“在下還有事情需要解決,今日感謝馬兄的盛情款待,他日有機會再暢談一番!”
馬元義的猶豫轉為遺憾:“也好,元義與高公子一見如故,將來還要在商場上多多合作。”
高勇注視馬元義點頭道:“好,一言為定!”
離開王記老店時天色已晚,街上行人匆匆,一個麵攤仍在守候著不大可能出現的顧客。高勇裹緊衣領,“孫泰,回去後立刻收拾東西,明天清早立刻出發。”孫泰應諾,準備路上的食物去了。
戲誌才深吸口氣,驅散腦中醉意,“主公是在擔心太平道的事情?”
高勇點頭道:“太平道如此明目張膽的拉攏收買,看來決心已下,無可避免了!”
“凡事破而後立,必要的犧牲在所難免。”
“但願……唉!”
任霜自出生以來從未吃過如此豐盛的大餐,美味煮餅,肉炒青菜,還有飯後的甜點,這些隻在給大戶人家打過短工的爹爹口中聽過,至於自己,做夢也不曾見過。想起因饑餓而死去的母親,任霜淚流不止。陪著她的特種兵也頗為感動,不禁想起高太守到來之前的苦難生活。
吃過午飯,找來老板娘幫任霜洗澡打扮一番,另換上一套新衣服。當高勇回到客棧時,任霜已經在客房中沉沉的睡去。輕輕推開屋門,細微的呼吸聲回蕩的客房內。任霜靜靜的酣睡,胸口輕微起伏,眼角仍掛有尚未幹涸的淚珠。高勇為其蓋嚴被角,視線落在稚氣未脫的臉頰……“任霜,任紅葉”
翌日,不知是不是西伯利亞寒流作祟,剛剛暖和一點的空氣再次冷峻起來,呼嘯北風大肆南下,摧枯拉朽般將南風勉強構築的防線衝毀,暗灰色的厚雲覆蓋天際,一眼望不到盡頭。
任霜靜靜的跪在母親墳前,眼淚順著臉頰緩緩流下。一座普通的土墳,一塊簡單的墓碑,就這樣輕易的將親人永遠分隔……許久,高勇走上前將她拉起,“走吧,哥哥保證將來一定帶你回來,把這裏重新修葺一番!”任霜默默地點點頭,跟隨高勇踏上北歸的路途。
一路北行,繼續打探太平道的消息,收集沿途的地理軍事情報,旅途勞頓卻仍然樂趣不斷。由於人數眾多,一般的小股匪徒已不敢露麵,惹得張飛大呼不爽,不斷嚷嚷:“他奶奶地,連個鬼影都見不到!這麽大個冀州咋就沒有劫路的呢?”
眾人聽完均哈哈大笑,戲誌才無奈搖頭道:“這平常人家都希望碰不到路匪,可是這些個路匪啊也希望碰不到張校尉!”
張飛不解,笑嘻嘻的問道:“戲先生,這話是什麽意思?”
戲誌才看著滿臉困惑的張飛止住笑聲答道:“冀州盛傳:張飛武力超群,是見一個殺兩個的主,惹不起啊!”
張飛想想後讚同道:“此言不假,我就是要見一個殺兩個……”
此言一出,逗得大家人仰馬翻。張飛身邊的許褚是唯一沒有笑的人,他看看這個、盯盯那個突然冒了句:“見一個殺兩個有啥了不起?換作許褚定要見一個殺三個!”
張飛聽到許褚抬杠不幹了,大吼道:“你殺三個我殺四個!就是比你多一個…哈哈…哈哈哈!”
一路笑聲不斷,雖然路途遙遠,卻總算在一月底返回張飛和劉備的老家——涿縣。
涿縣依然是人來人往,過往商旅不斷,完全沒有一點農民暴動前的跡象。高勇眾人直接住進張飛莊內,一邊安排人護送周喜、周慶及任霜返回玄菟,一邊籌劃應對黃巾起義的方略。
休息兩日,忽聞有人拜訪。高勇很是驚訝,收起桌上的冀州地圖,與戲誌才一同走出屋門。張飛興高采烈的跑到門口,用洪亮的嗓門吼叫道:“哪位朋友?出去一段時間怠慢了。”說著打開院門,“咦?你是哪位?”
高勇繞過張飛一看:“唉呀!這不是玄德公嗎?怎麽找到這裏的?”隻見劉備一身錦袍,頭發梳洗的幹淨整潔。
劉備初見張飛即麵露喜色,剛要抱拳行禮,卻聽張飛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心中一稟,閃身觀看:“原來是高兄弟,你怎麽……”說到這,劉備看看高勇又看看張飛,眼神中迅速閃過一抹失望。
高勇走上前去拉住劉備道:“張兄,這位是劉備劉玄德,離開涿縣前偶遇的朋友,胸懷大誌頗通謀略,儀表堂堂樂善好施。”
張飛聽到是高勇的朋友,嘿嘿笑道:“都是朋友,快進院!”
路上,戲誌才多次聽高勇提起劉備,早已生出好奇,今日親見劉備,確有幾分特異,至少從麵相上看頗有味道。
張飛最近熱衷於比武切磋,引領眾人入屋後便拉著許褚到後院比試去了。當然,樂進也被迫充作裁判,他本打算跟隨高勇多了解一些新奇事物,尤其是關於軍隊建製和作戰方式的知識,怎奈在張飛麵前因為十八招銳氣盡失,被迫做起了這個很難得出結果的比武裁判。
很快,後院響起“叮叮當當”打鐵一樣的聲音,高勇看看劉備笑道:“玄德公見諒了,張兄就是喜歡比武,每天如此。”
劉備頗有風度的擺擺手:“與如此勇猛之人結交,乃是賢弟之福!”
高勇收下劉備的無奈繼續說道:“三月前因要事纏身,不得與玄德公傾心暢談,令在下一直悵然若失。今日有此機會怎可放過。”
劉備笑而不語,仔細打量高勇,又打量戲誌才,而後閉目片刻說道:“我觀賢弟乃世之大才,不僅言談淡雅,更於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獨特魅力!康年兄眉宇間凝聚非凡智慧,如備所料不錯……定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嗬嗬,備隻恨不能夠早相結識,恐怕這將成為一生的遺憾!”
“好厲害的觀人之術!難怪白帝城托孤,劉備告訴諸葛亮馬謖不可大用!”高勇心道。戲誌才亦頗感驚訝,沒想到這裏還有一個識人之人。
高勇微笑道:“玄德公過獎,在下不過一名唯利是圖的小商人,士農工商排於最末,每日計較蠅頭小利,實在難登大雅之堂!”
“非也非也!”劉備搖頭道,“士農工商本是那些清高士人所定。試想:無商則工無以為生,無工則農無以耕種,無農則士無以為生!”
“好,玄德公大才世所罕見!這樣的才能得不到重用……哎!可歎可惜啊!”高勇發自內心的惋惜。畢竟在這個受儒家思想熏染數百年的社會,等級劃分已經深入人心,甚至認為那些是理所當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有人能有如此遠見卓識相當不易,僅此一點就足以印證劉備能夠成為獨霸一方的梟雄並不是僅靠運氣!
劉備淡然一笑不置可否,卻反問高勇:“賢弟,據備觀察,你絕不止商人這麽簡單。”
“哈…哈!”高勇仰天一笑,因為這招是學自大名鼎鼎的韋爵爺,是經過千錘百煉的無上秘籍!“玄德公眼光銳利!在下佩服至深,身份之謎幾日後定當奉告,現在時機尚未成熟。”劉備默然,似乎察覺到什麽。
這時,高勇猛然想起劉備的草席,遂以調侃的口吻問道:“不知玄德公的草席販賣如何?”
劉備一愣,旋即釋然而笑,絲毫不見尷尬,“那些早已送給友人,當然也包括伯珪兄,估計此時令尊的期望已經達成。”
高勇躬身相謝,心中卻不大相信,此時劉備無名無勢,即便送去錢財,也不大能讓公孫瓚重視,更別說以開罪本地世族的代價保護外來人了。劉備似乎看透高勇所想,急忙補充道:“當然,備人微言輕,雖有伯珪應承,底下人卻未必肯盡心辦理。”
“無妨!玄德公肯出手相助已令人大為感激,成與不成乃由天定,我等隻能略盡人事而已!”
聽此言,劉備突然正襟危坐,誠懇道:“賢弟出口成章,又頗諳天地變化之兆,備受教了!”說完拜謝。
高勇回禮同時,心中對於劉備的敬佩又增幾分,籠絡人心的本事果然不是蓋的。此時,戲誌才讚揚道:“玄德公虛心好學,他日必將大有作為!”
這句話似乎觸動劉備心事,黯然神傷中哀歎道:“世風日下,非身世顯赫、家財萬貫無以為官。備自幼家道中落,於仕途早已淡漠。”
戲誌才微微點頭,繼續道:“玄德公過於沮喪了,入仕並非唯一的途徑,世間道路千萬條,無論選擇哪一條,隻要肯吃苦多勤奮,一定能夠達成願望!比如說仕途,並非察舉孝廉這一條路,也可到邊關從軍,以戰功晉升。”
至此,高勇方才明白戲誌才的用意,打算延攬劉備到玄菟。但,高勇知道這條路是行不通的,隻為劉備不願寄居人下,這大概與其幼年的經曆有關。
果然,劉備思索片刻,苦笑道:“備放浪慣了,恐怕受不得軍中諸多規矩。”戲誌才黯然,知道劉備誌向絕不可小覷。
氣氛稍顯沉悶,高勇笑道:“說這些做甚?朋友相聚當高談闊論,於辯論中探索真知。”
劉備點頭:“賢弟所言甚是,正當探索真知!”
隨後幾天,劉備接受高勇邀請暫住張宅,天天暢談,把酒言歡。常言道:英雄惜英雄!隨著了解的深入,高勇被劉備悲天憫人之心、匡扶漢室之誌深深感動,放棄招募劉備的最後一點打算。
劉備則對高勇那些奇思妙想花樣百出的知識倍感興趣。更時時詢問,並能很快接受甚至掌握,令高勇吃驚不小。不過,為將來計,高勇僅僅告訴他一些與國計民生毫不相幹的事,否則把劉備給現代化起來,自己將來可就不好過了。
時間在扯淡中飛速流失,高勇掐指一算知道關鍵的時候就要到來。其間,由右北平增調人手進入涿縣,他們作為密探散入冀州打探太平道的活動,以求第一時間掌握黃巾起義的動向。
於是,整個二月在高勇的緊張期待中一點點度過,二十日無事!二十一日無事!二十二日依舊無事!……二十六日還是無事!高勇開始略感焦躁,因為史書上記載的黃巾起義確實是在184年2月,怎麽眼下都快要到三月了還沒有任何動靜,難道是因為自己的關係?整整一天高勇都在胡思亂想。
戲誌才發現高勇異常,卻沒有詳問,他知道這位年輕的主公有自己獨特的處理方法,暫時還是以觀察為主。
二月的最後一天也是最漫長的一天。高勇早起便開始在院子內打轉,張飛、許褚及樂進也識趣的躲到後院比試,聲音也較往常小了許多。戲誌才留在屋內研究玄菟送來的軍政消息。日頭東升西落,直到夜幕降臨,高勇仍在院內靜立,沒有進屋休息的打算。
戲誌才走出屋門,忍不住輕問:“數日來主公何以憂心匆匆?玄菟不是送來消息說烏桓、高句麗沒有任何異動?”
高勇停下腳步,眼望夜空說出了一句連戲誌才都聽不懂的話:“曆史真的改變了嗎?”
戲誌才望著高勇不知該如何作答。突然,寂靜的夜晚被即將關閉的城門處傳來清晰的馬蹄聲打破,急速奔近……一名負責在冀州統管情報傳遞的信使跑入院內:“報!稟告太守,剛剛得到南麵消息:冀州各地突然出現大量百姓聚集,河間、魏郡、渤海三郡百姓已經開始攻擊官府!”
高勇聽完雙手緊緊地按住戲誌才的肩膀激動地說道:“沒有錯!沒有錯!我等到了!我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