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再次打量孫夫人,覺得孫夫人今天有些異樣。
首先是她今天化了妝。
孫夫人一向深居簡出,很少與外人接觸,除非參與朝議,基本不會化妝,有時候還會故意把自己弄得不修邊幅,讓人看不出她的女性身份。即使是參加朝議,不得不注意儀容,她也隻是整潔些,不會上粉,更不會用脂肪之類的東西。
可是今天孫夫人用了粉,臉上還有淡淡的腮紅,看起來紅光滿麵。
可是她的眼睛裏有淺淺的血絲,顯然睡得很少。
此外,她走路的姿勢也不太自然,像是受了傷。
孫權很奇怪。他沒收到孫夫人受傷的報告,甚至沒有孫夫人親臨戰陣的報告,她應該不會受傷。
難道是有別的意外?
與孫夫人的身體相比,更讓孫權意外的還是孫夫人的建議。她一向不發表超出職責範圍的言論,對學問也沒什麽興趣,組織學者論道這種建議,怎麽看也不像是她會感興趣的事。
是誰給她提了這樣的建議?
孫權幾乎在一瞬間想到了曹苗。孫夫人昨天一回來,就直接去了西施舫,並在西施舫留宿,和曹苗見麵是順理成章的事。
可是曹苗為什麽會提這樣的建議?雖說這些年因為中原戰亂,不少大儒來到江東,就學問而言,江東還是無法和中原相提並論。論道這種事聽起來不錯,可是萬一沒什麽人來,豈不是更丟臉?
孫權反複揣摩,還是覺得這個方案不太靠譜。“幺妹,你這個建議是不錯,可是涉及到的事太多,孤還需要與諸卿商議一番,再做決斷。”
孫夫人表示讚同。“至尊持重,臣讚同。”
孫權擺擺手,露出一絲苦笑。“幺妹,不持重不行啊,魏蜀間諜猖獗,江東內部又出現了不和的聲音,全大娘居然敢襲擊孤的座艦。雖說你和大虎防範嚴密,沒有讓她得逞,可是誰知道暗中還有多少人蠢蠢欲動?內憂外患,孤如履薄冰,如履薄冰啊。”
孫權歎了一口氣,又道:“偏偏這時候,又出了顧譚這樣的事,你說,讓孤怎麽辦?”
孫夫人微微頜首。“臣昨天想了一夜,最後擅自做了個決定。”
孫權一驚,轉頭看著孫夫人。“你不會……把這件事告訴曹苗了吧?”
孫夫人撩起衣擺,跪倒在地。“是的,臣未曾請詔,自作主張,將這件事告訴了曹苗。”
孫權頓時沉下了臉,氣息也變得粗重起來。他來回踱了兩圈,用力揮著手,指著孫夫人。“幺妹,不是我說你,這可不像你。若是大虎如此亂來,我還會相信。你一向穩重,怎麽……怎麽會如此沉不住氣?”
不等孫夫人說話,孫權氣急敗壞的說道:“你看看你這樣子!你這是怎麽了?你還是你嗎?”
孫夫人驚駭莫名,隨即方寸大亂。孫權為什麽會說這樣的話?難道他看出了什麽?
孫權發了一通無名火,見孫夫人跪在地上,臉色一陣紅一陣白,也覺得自己的話太重了。孫夫人一向穩重,這次想必也是出於無奈,誰讓顧譚說漏了嘴呢。
“起來吧。”孫權甩甩袖子。“曹苗什麽反應?”
孫夫人站了起來,借著整理衣服的機會,調整了一下心神。“曹苗不肯信,但臣以為,他已經信了大半,隻是缺少一個能夠說服他自己的證據。”
孫權點點頭。“你把這件事告訴他,是希望斷他歸路?”
“是的。縱使他還想歸魏,就眼下而言,也隻能與我合作。”孫夫人心裏有點虛,偷偷地看了孫權一眼。好在孫權皺著眉,看著遠處,沒有留意她。她這才悄悄的鬆了一口氣。“就算最後找不到證據,對我……大吳也無壞處。”
“你確定他不是間諜?萬一他把這個消息傳回洛陽,讓曹叡有了準備呢?若曹叡先下手為強,出兵遼東,我們怎麽辦?”
“至尊,諸葛亮虎視關中,曹休新敗,魏國有餘力進攻遼東嗎?縱使曹叡不顧關中安危,抽調重兵討伐遼東,對我大吳也非壞事。公孫淵不戰而降的可能性有多大?若他不肯降,又不能力敵,自然會向我大吳求援。屆時我大吳出兵,進取襄陽或合肥,未嚐不是一個機會。”
孫權若有所思,微微點頭,神色也跟著緩和了些。
孫夫人又道:“且魏軍主力討伐遼東,關中隻能堅守,諸葛亮必然不會放棄這個大好的進攻機會。如此,費禕之死隻能不了了之。”
孫權歎息道:“話雖如此,這麽好的把柄錯失了,還是有些可惜。”
“至尊,臣以為,若曹苗是魏國間諜,又不相信曹叡是袁氏血脈,他的確有可能將這個消息傳回去。可若他不是間諜,或者他相信曹叡可能是袁氏血脈,他還會在沒有確鑿的證據時,公布這個消息嗎?”
孫權沉吟良久,點了點頭。“幺妹,即使如此,你也太輕率了些。”
“是,臣行事不夠持重,未曾事先報告,請至尊降罪。”
“罷了,你也是一片苦心。”孫權揮揮手。“你看緊點。那豎子狡猾得很,千萬別打虎不成,反被虎傷。大虎年少,不知人心險惡,你要看著他點。若有什麽可疑之處,盡早解決,千萬不要心存猶豫。”
“喏。”孫夫人躬身領命。
“征討山越的事如何,子智的表現還好嗎?”
孫夫人再拜,將前線的事情一一稟報。她對孫慮的表現非常滿意。孫慮雖然才十七歲,卻大有孫氏子弟風範,不僅武藝好,而且對軍事有著極強的直覺,進步非常快,頗得將士支持。
孫權很高興,笑逐顏開。
孫氏子弟都很善戰,偏偏他是個另類,在戰功上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反倒留下了逍遙津那樣的汙點。自己不行,就隻能寄希望於子女,偏偏孫登讀書讀傻了,成了一個迂腐的儒生,動不動就是聖人之教,以德服人,簡直是坐實他不是孫氏血脈的傳言。
孫慮終於替他爭了一口氣。
孫權又問了孫魯班的表現,得知孫魯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他樂得合不攏嘴。“幺妹,大虎像你,我富春孫氏天命所歸,女子不讓須眉。”
“大虎的成就,非臣所能及。”孫夫人笑著,心裏卻莫名一酸。“她有曹苗相助,將來不僅可以執掌解煩營,還可以統兵征戰,獨當一麵。”
“是嗎?”孫權眼珠一轉。“找機會試試。”
首先是她今天化了妝。
孫夫人一向深居簡出,很少與外人接觸,除非參與朝議,基本不會化妝,有時候還會故意把自己弄得不修邊幅,讓人看不出她的女性身份。即使是參加朝議,不得不注意儀容,她也隻是整潔些,不會上粉,更不會用脂肪之類的東西。
可是今天孫夫人用了粉,臉上還有淡淡的腮紅,看起來紅光滿麵。
可是她的眼睛裏有淺淺的血絲,顯然睡得很少。
此外,她走路的姿勢也不太自然,像是受了傷。
孫權很奇怪。他沒收到孫夫人受傷的報告,甚至沒有孫夫人親臨戰陣的報告,她應該不會受傷。
難道是有別的意外?
與孫夫人的身體相比,更讓孫權意外的還是孫夫人的建議。她一向不發表超出職責範圍的言論,對學問也沒什麽興趣,組織學者論道這種建議,怎麽看也不像是她會感興趣的事。
是誰給她提了這樣的建議?
孫權幾乎在一瞬間想到了曹苗。孫夫人昨天一回來,就直接去了西施舫,並在西施舫留宿,和曹苗見麵是順理成章的事。
可是曹苗為什麽會提這樣的建議?雖說這些年因為中原戰亂,不少大儒來到江東,就學問而言,江東還是無法和中原相提並論。論道這種事聽起來不錯,可是萬一沒什麽人來,豈不是更丟臉?
孫權反複揣摩,還是覺得這個方案不太靠譜。“幺妹,你這個建議是不錯,可是涉及到的事太多,孤還需要與諸卿商議一番,再做決斷。”
孫夫人表示讚同。“至尊持重,臣讚同。”
孫權擺擺手,露出一絲苦笑。“幺妹,不持重不行啊,魏蜀間諜猖獗,江東內部又出現了不和的聲音,全大娘居然敢襲擊孤的座艦。雖說你和大虎防範嚴密,沒有讓她得逞,可是誰知道暗中還有多少人蠢蠢欲動?內憂外患,孤如履薄冰,如履薄冰啊。”
孫權歎了一口氣,又道:“偏偏這時候,又出了顧譚這樣的事,你說,讓孤怎麽辦?”
孫夫人微微頜首。“臣昨天想了一夜,最後擅自做了個決定。”
孫權一驚,轉頭看著孫夫人。“你不會……把這件事告訴曹苗了吧?”
孫夫人撩起衣擺,跪倒在地。“是的,臣未曾請詔,自作主張,將這件事告訴了曹苗。”
孫權頓時沉下了臉,氣息也變得粗重起來。他來回踱了兩圈,用力揮著手,指著孫夫人。“幺妹,不是我說你,這可不像你。若是大虎如此亂來,我還會相信。你一向穩重,怎麽……怎麽會如此沉不住氣?”
不等孫夫人說話,孫權氣急敗壞的說道:“你看看你這樣子!你這是怎麽了?你還是你嗎?”
孫夫人驚駭莫名,隨即方寸大亂。孫權為什麽會說這樣的話?難道他看出了什麽?
孫權發了一通無名火,見孫夫人跪在地上,臉色一陣紅一陣白,也覺得自己的話太重了。孫夫人一向穩重,這次想必也是出於無奈,誰讓顧譚說漏了嘴呢。
“起來吧。”孫權甩甩袖子。“曹苗什麽反應?”
孫夫人站了起來,借著整理衣服的機會,調整了一下心神。“曹苗不肯信,但臣以為,他已經信了大半,隻是缺少一個能夠說服他自己的證據。”
孫權點點頭。“你把這件事告訴他,是希望斷他歸路?”
“是的。縱使他還想歸魏,就眼下而言,也隻能與我合作。”孫夫人心裏有點虛,偷偷地看了孫權一眼。好在孫權皺著眉,看著遠處,沒有留意她。她這才悄悄的鬆了一口氣。“就算最後找不到證據,對我……大吳也無壞處。”
“你確定他不是間諜?萬一他把這個消息傳回洛陽,讓曹叡有了準備呢?若曹叡先下手為強,出兵遼東,我們怎麽辦?”
“至尊,諸葛亮虎視關中,曹休新敗,魏國有餘力進攻遼東嗎?縱使曹叡不顧關中安危,抽調重兵討伐遼東,對我大吳也非壞事。公孫淵不戰而降的可能性有多大?若他不肯降,又不能力敵,自然會向我大吳求援。屆時我大吳出兵,進取襄陽或合肥,未嚐不是一個機會。”
孫權若有所思,微微點頭,神色也跟著緩和了些。
孫夫人又道:“且魏軍主力討伐遼東,關中隻能堅守,諸葛亮必然不會放棄這個大好的進攻機會。如此,費禕之死隻能不了了之。”
孫權歎息道:“話雖如此,這麽好的把柄錯失了,還是有些可惜。”
“至尊,臣以為,若曹苗是魏國間諜,又不相信曹叡是袁氏血脈,他的確有可能將這個消息傳回去。可若他不是間諜,或者他相信曹叡可能是袁氏血脈,他還會在沒有確鑿的證據時,公布這個消息嗎?”
孫權沉吟良久,點了點頭。“幺妹,即使如此,你也太輕率了些。”
“是,臣行事不夠持重,未曾事先報告,請至尊降罪。”
“罷了,你也是一片苦心。”孫權揮揮手。“你看緊點。那豎子狡猾得很,千萬別打虎不成,反被虎傷。大虎年少,不知人心險惡,你要看著他點。若有什麽可疑之處,盡早解決,千萬不要心存猶豫。”
“喏。”孫夫人躬身領命。
“征討山越的事如何,子智的表現還好嗎?”
孫夫人再拜,將前線的事情一一稟報。她對孫慮的表現非常滿意。孫慮雖然才十七歲,卻大有孫氏子弟風範,不僅武藝好,而且對軍事有著極強的直覺,進步非常快,頗得將士支持。
孫權很高興,笑逐顏開。
孫氏子弟都很善戰,偏偏他是個另類,在戰功上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反倒留下了逍遙津那樣的汙點。自己不行,就隻能寄希望於子女,偏偏孫登讀書讀傻了,成了一個迂腐的儒生,動不動就是聖人之教,以德服人,簡直是坐實他不是孫氏血脈的傳言。
孫慮終於替他爭了一口氣。
孫權又問了孫魯班的表現,得知孫魯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他樂得合不攏嘴。“幺妹,大虎像你,我富春孫氏天命所歸,女子不讓須眉。”
“大虎的成就,非臣所能及。”孫夫人笑著,心裏卻莫名一酸。“她有曹苗相助,將來不僅可以執掌解煩營,還可以統兵征戰,獨當一麵。”
“是嗎?”孫權眼珠一轉。“找機會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