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劉道德,半個多月沒見,你好像變了?”林小桐來到河東劉村,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是這樣。


    “哪裏變了?”劉道德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微笑著反問。


    “說不清楚,就是和以前有點不同”林小桐仔細端詳幾眼,眼前這人確實沒有變高變胖或者變瘦,可自己總有那種感覺。


    實在找不出緣由,林小桐隻得放棄探究,又和對方閑聊幾句,進而說出自己的來意:網店主打土雞蛋,下一步擴大養殖規模。


    經營了一個多月的掏寶網店,林小桐從一個什麽都不懂得小白,到現在算是略有所得。


    自己總共做成了二十多單生意,回頭客大部分是曾經購買土雞蛋的客戶。這些客戶買回土雞蛋試吃後,一律好評。


    甚至他們還把網店推薦給親戚朋友,最近幾天,生意呈現火爆跡象,林小桐推掉的單子有三四個。


    為啥推掉,原因很簡單,劉道德這裏貨源供不上。


    他家不到四十隻母雞,每天每隻母雞按產出一個雞蛋算,也就四十枚。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根本供不應求。


    她不是沒有想過讓劉道德去村裏或者鎮上收購雞蛋,當二道販子發給客戶。


    經過仔細思索,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首先,劉道德家土雞蛋確實比其他農家的口感要好一些……林小桐曾分析過原因:很可能是因為這些柴雞采取了完全散養的模式,天天吃螞蚱、蠍子、蜈蚣、蚯蚓、知了等昆蟲,這些都是高營養高蛋白低脂肪的東西。


    母雞吃的食物好,所產雞蛋自然顯得不同。


    其他農戶家雖然也是散養,但因為處在村裏,能找到的食物並不多,每天還要喂幾遍糧食。


    害怕出售其他家土雞蛋會毀掉自己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信譽,她隻能在貨源上多下功夫,所以大熱天才趕過來。


    “養多少是多?”劉道德反問。


    “你前段時間不是告訴我,鎮上有賣柴雞的嘛。按我的想法,直接再買二百隻母雞,繼續撒在後院散養……”


    “兩百隻母雞,你真敢想。不行,”劉道德直接搖頭拒絕。


    “為什麽不行?”林小桐反問。


    “太累”劉道德的回答仍然幹脆利索。


    “你”林小桐頓時無語,不知該如何勸說。


    思索片刻,她決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兩百多隻母雞,一天按兩百個雞蛋算,你知道能掙多少嗎?一天最少一百二十塊錢。扣除我的二十,你淨賺一百,一個月就是三千塊錢,一年掙三萬。你竟然嫌累,不知道你怎麽想的?”


    張口閉口就是錢,自己該說林小桐太俗了嗎?似乎不是這樣,世俗世俗,碌碌眾生,何人不俗。


    元人雜劇《劉行首》二折中有幾句寫得好:“教你當家不當家,及至當家亂如麻;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或許有人認為談錢是件俗不可耐的事情,劉道德並不這麽認為。


    林小桐已經畢業,自然不能再像往常那樣伸手問家裏要錢,需要靠雙手養活自己。努力工作,掙錢養家糊口,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何來的太俗!


    當然,劉道德是個例外。他現在的處境,似乎用唐寅的《除夕口占》來形容:“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歲暮清淡無一事,竹堂寺裏看梅花。”


    得到敕符,成為土地神,劉道德的人生軌跡已經發生改變,和世俗間大部分人走的不同。


    跳出這個圈子,他反而看的更加清晰。


    林小桐的所作所為,其實就是人道個體的體現。


    何為人道,就是每個人在世俗中所走的路。


    從出生,到上學,再到工作,結婚生子,孝敬父母,最後滿頭白發,化為塵土……這就是人道。


    從生到死,整個過程中經曆的種種,皆在修人道。


    活著,本身就是一場修行!


    “我想法很簡單,掙的錢夠日常開銷,能養活自己就行了”劉道德簡單回答。


    “難道你就沒有想著多掙點錢,把自家的房子翻修,然後娶個媳婦啥的?”林小桐繼續勸說。


    “想過”劉道德點點頭,在對方期待的目光中來了句:“但是結婚娶媳婦這種事情,講究機緣,並不是有錢了,就能有的。養幾百隻柴雞,收雞蛋,打掃雞舍,還要投喂糧食……你不會真以為養幾百隻雞還能在野外找到充足的食物吧?這些活幹下來,一天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太累。”


    看林小桐眼中帶著失望,他略微鬆口:“當然,適當多養幾隻還是可以的”


    “那你打算再養多少?”


    “養個五六十隻,每天能保證收五十個土雞蛋就行。再多,真養不了。”劉道德回答。


    “好吧,你說了算”林小桐有氣無力的回答。


    對方油鹽不進,她也沒有任何辦法。看來自己該找個工作了,掏寶隻能當兼職做。不然天天蹲在電腦旁,被老媽嘮叨的快瘋掉。


    “對了,還有一件事情,你家雞蛋能孵化小雞嗎?”鬱悶之餘,林小桐仍然沒忘記一個顧客的囑托。


    “多新鮮”劉道德指著菜地裏刨食的母雞道:“那裏不就一群,不過種蛋和普通的雞蛋還是有區別,需要挑揀的。”


    “挑揀,你會嗎?”林小桐又問。


    “當然會了,這個很簡單,一看就懂。”劉道德說著轉身回屋拿了兩個雞蛋,然後握了個紙筒,把雞蛋放在紙筒前,湊到太陽光下看,明顯看到中間有一個黑斑。


    林小桐在對方的指點下,也驚奇叫道:“還真有”


    接著她一連查看了六七個雞蛋,發現大部分都有。隨即下意識問道:“為什麽一些有黑斑,一些沒有?”


    “噢……”劉道德很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那啥……這跟人們生孩子一樣,孵小雞的雞蛋需要公雞輔助”


    聽了他的解釋,林小桐頓時覺得自己的問題很白癡。以前生物課學過的,自己早忘得一幹二淨。


    不過她隨即又高興起來:“我們可以在掏寶裏賣種蛋,我來前特意查過,一個種蛋要一塊錢呢”


    “淘寶的事兒,你說了算。”劉道德仍然是這句話。晚上感悟天地,白日卻和林小桐談論起掏寶種種,連他都感覺自己畫風轉換有點太快。


    好吧,晚上自己是土地神。白天,他是俗人劉道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土地神的世俗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庵庵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庵庵主並收藏土地神的世俗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