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老太太腳步一個虛晃, 差點就要往旁邊倒去。還好身邊的丫鬟眼疾手快地扶住了。
袁璐上前兩步也扶上了她。兩人眼神一對視, 彼此的眼裏都是滿滿的擔憂。
傳口諭的公公這是要等著帶泓哥兒回去的,袁璐沉吟道:“我陪泓哥兒去, 有事我擔著。”
老太太疲憊地閉了閉眼, 繼而斬釘截鐵地道:“不,我去。”
兩人身份相較, 自然是老太太更有分量。
袁璐卻有些擔心她的身體,自從初一那天進宮後, 老太太這幾天還沒緩過來。
老太太用力握了握袁璐的手:“我帶著他去, 也帶他回來。”
袁璐隻得點頭, 鄭重地道:“好, 兒媳等你們回來。”
老太太便帶著泓哥兒隨著那公公入了宮。
袁璐在家那是坐立不安的, 既怕泓哥兒真的要進宮,也怕老太太出點什麽事。心裏那是把那個沒事找事的皇後罵了千百遍……皇帝也是個沒良心的, 當初老國公為了給他打江山賠上了他自己和大兒子兩條命,現在江山坐穩了, 就由著老婆來尋釁生事!
當然這些話也隻是敢在心裏想想,她臉上還是沒露出一分的,該做什麽還是什麽。
年頭上府裏的開支增加了不少,袁璐拿了賬冊來看, 一手翻賬本,一手打算盤,可不論怎麽算,這天上午的賬目是怎麽都算不平。
晌午的時候, 花媽媽看不下去了,跟她說:“您心裏有事,用了飯歇一會兒。等您醒了,老太君也就帶著大少爺回來了。”
袁璐有些喪氣地合上了賬冊:“我就該跟著一起去得,在家裏我也什麽都幹不了。”
花媽媽道:“府裏有您坐鎮,老太君才安心呢。”
袁璐摸了摸下巴,這皇後三番四次為難成國公府,已經不是下點臉那麽簡單的事了,如今估計已經觸到了老太太的逆鱗,“給我喊史媽媽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袁璐屏退了屋子裏的人,讓青江和綠水在屋子外看著,史媽媽便開始講關於皇後的事了。
皇後是當今還是王爺時候的原配,娘家不顯,卻因為生下了十分得今上寵愛的嫡長子而站穩了腳跟。嫡長子沒了以後,她就抱養了八皇子。八皇子的生母隻不過是個尋常宮女,到死也不過是個才人。
“八皇子的生母是怎麽沒的?”
史媽媽思忖道:“聽說是生八皇子的時候傷了元氣,本已止住了血,卻不料半夜忽然血崩。等太醫到的時候……”
袁璐了然地點了點頭,這皇後等於是白撿了個大兒子。
八皇子到底還小,跟太子那年紀差了快二十歲,對皇位顯然是沒有威脅的。皇後把他抱到身邊養,難道真的是為了彌補自己早年的喪子之痛?
兩人在屋子裏關著門聊了許多,史媽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袁璐還留了她一起用了飯。
下午日頭偏西,終於有人來通報說:“老太君帶著大少爺回來了。”
袁璐也不停留,直接迎出去了。在前門往老太太院子的半路上,遇到了老太太和泓哥兒。
她小心地打量了他們得臉色,老太太得臉色肅穆看不出什麽,泓哥兒小臉煞白,倒像是經過了什麽打擊一般。
“這是怎麽了?”她扶上了老太太。
老太太拍了拍她的手背,搖了搖頭:“沒事,回去說。”
一行人回到了老太太的院子裏,老太太對泓哥兒和顏悅色地道:“你也累了,回去歇著吧。一會兒到祖母這裏來用夕食。”
泓哥兒木然地點了點頭,就回了自己的屋子。
泓哥兒一走,老太太立刻就板下了臉。
孫嬤嬤沒有跟著進宮,這時也不知道到底出了什麽事,便先攙著老太太進內室換衣服。
袁璐在外頭等著,簡直像有貓爪在撓心肝。
老太太換了衣服就出來了,那臉色凝重的跟什麽似的。
袁璐也跟著一陣緊張。
老太太坐到上首,袁璐好整以暇地等著。
老太太卻沉吟半晌,遲遲沒有開口。
正當袁璐猶豫著要不要先開口詢問時,隻聽老太太猛然地拍了下桌子,連桌上得茶盞都震倒了。
袁璐心下一驚,問道:“這是怎麽了?”
老太太揮手讓人都下去了,才咬牙切齒道:“皇後那妖婦!皇上本是說要讓泓哥兒陪著八阿哥進文華殿讀書,宮裏下千兩前就能回府。皇後偏偏不讓,要讓咱們泓哥兒住到宮裏頭,說什麽兩個孩子培養出一些感情總是好的。我說咱們府裏就兩個哥兒,皇後如果要留下泓哥兒,就是要我的命。皇上念及舊情,到底是說隻每日陪讀半日,就在文華殿,不入後宮。皇後見狀,便要求泓哥兒上前給她瞧瞧……”
說到這處,老太太已然是氣的發抖,孫嬤嬤給她捋著後背順氣,她才繼續道:“泓哥兒上前後,皇後便哂笑道,‘這就是成國公府上的大公子啊,原我當老國公驍勇善戰,他的孫子也該不是泛泛之輩才是……如今見著,竟是個蠢笨如彘的。’她說著便笑起來,那八皇子不明所以,便也跟著笑……”
老太太抹了把眼淚,“我可憐的泓哥兒啊!就被放到人這麽嘲笑!老國公去的早啊……”
袁璐眯了眯眼,“那最終怎麽說?咱們泓哥兒要不要去宮裏?”
老太太歎息道:“還去什麽呢,皇後都說出這樣的話來了,皇上訓斥過她兩句以後,便讓我們回來了。倒是賞了一些物件,卻沒再提進宮侍讀的事了。”
袁璐好歹鬆了口氣,不要進宮了,好歹是保住了泓哥兒。可這禦前被皇後評價為“蠢笨如彘”的事,不日就會傳滿京城,成為又一個笑話!
泓哥兒身形本就比一般孩子大些,也的確是有些胖了。他本有一雙狹長的丹鳳眼,卻因為他白胖的臉像一隻發了麵的白饅頭,那雙丹鳳眼就像麵團上的兩條縫似的。
老太太真的是氣極了,當著她的麵就敢這樣說身為長孫的泓哥兒,皇後是真的越來越沒把成國公府放在眼睛裏了。孫嬤嬤便在一旁不住地勸她,唯恐她氣出個好歹來。
袁璐想到泓哥兒回來時的臉色,也覺得他心裏定然不好受。泓哥兒歲滿打滿算才五歲,但是卻是早慧、心思重的,忽然被這樣嘲弄了一番……
袁璐跟老太太說了一聲,便去了泓哥兒的屋子。
泓哥兒屋裏的奶娘和兩個丫鬟都被趕在外頭,袁璐去了便問起來,奶娘道:“大少爺回來後就說困了乏了,想睡覺。且不願我們伺候,讓我們在門口守著,誰不許踏入一步。”
袁璐點點頭,吩咐自己身邊的人也在外等著,自己獨自進去了。
屋子裏靜悄悄的,泓哥兒在被子裏,背朝外弓著身子,拱成一個小團兒。
袁璐走到床前坐下,泓哥兒雖然察覺到有人來,卻沒有回過神來。
袁璐問:“你在難過?”
泓哥兒並未回答。
袁璐便繼續道:“今日如果宣的是你弟弟,你說皇後會不會這麽說他?”
泓哥兒還是不做聲。
袁璐歎息道:“便是有人說他胖的像豬,你說有人信麽?你弟弟那小身板,小豆芽似的,就算是被人這麽說,也沒人會笑,隻會覺得說這話的人無事生非罷了。你可明白這其中的差別?”
泓哥兒沉默良久,他其實是自責的。在宮裏的時候,皇後喊他上前,他心裏十分懼怕,一時不查就絆了一跤,直接就撲到他們眼前。皇後這麽說的時候,甚至皇上剛開始也是跟著笑的……滿殿的人,除了祖母,其實都是在笑的……
他緩緩才道:“原因在我身上,是不是?”
袁璐聽他鼻音很重,知道他剛哭過,也不點破。她已經發現,這兩兄弟脾氣迥然不同。澈哥兒還是個小孩子,雖然聰明但是也要大人哄著順著。而泓哥兒,若是一味地把他當小孩,反而會適得其反引得他不快。
事到如今,皇後的矛頭已經指向了他,以後更指不定還會出多少陰招來害他這成國公府嫡長孫。沒有父親在前頭擋著,她和老太太一介女流,又能護他到幾時?便隻能讓泓哥兒迅速成長起來了。
袁璐道:“你知道的吧。你祖父和父親都是武將出身,你身為長孫要繼承衣缽,就不能是現在這個模樣,那是不行的。便是你想從文官之路,身言書判,這頭一條就是身。”她複又歎口氣,“你還小,我跟你說這些做什麽呢。”
泓哥兒猛地坐起身來,轉過來直視她道:“我不小了!我都懂。”
袁璐心裏那是感歎起來了,這古人的早慧果然不是現代人可比的。這才五歲啊!五歲在現代還在讀幼兒園中班,應該是流鼻涕玩奧特曼的年紀!
“你懂就好。”她斂住麵上的驚訝,“你祖母年紀大了,你父親常年不在府裏。你不喜我這繼母,以後卻是我當家。你若是想從此一蹶不振,我自不管你,隻好好地教養你弟弟……你自己思量著辦吧。”說完她也不管泓哥兒是如何反應,徑自走了。
夕食還是一家子聚在老太太這裏用的。
澈哥兒對他哥哥白日裏入宮的事十分好奇,拉著他問:“宮裏好不好玩?有沒有收到什麽東西?”
他隻當皇宮同袁府一樣,他哥哥進去是拜年的,還能收到好東西當禮物。那話裏隱隱還透著羨慕。
袁璐便把澈哥兒拉到自己身旁,“食不言寢不語,今日飯桌上不許講話。”
澈哥兒扁了扁嘴,看向他哥哥,見他哥哥也隻是悶頭吃飯,兵不理他這才偃旗息鼓,乖乖地回了自己的位置。
這頓飯吃的是無比安靜,老太太心情不佳,就是偶爾給孫子孫女夾個菜,那臉上的神情都沒軟和下來。
用過飯以後,老太太精神不佳,眾人也沒有多留,紛紛回了自己的院子。
袁璐剛剛卻注意到了,泓哥兒這天是隻吃了一碗飯。府裏的碗巴掌大小,但是挺深的,袁璐自己吃吃大半碗就飽了。澈哥兒一般是半碗,汐姐兒是小半碗,泓哥兒素日裏卻是能吃上個兩碗飯的。
而且這段時間,隻要她在老太太這裏吃飯,桌上肯定會擺兩道精細的素菜,因為吃慣了葷腥油膩,汐姐兒和澈哥兒對素菜都十分喜歡,胃口也會好上一些,隻有泓哥兒,像極了老太太,那筷子是從來不會往這裏麵伸的。今天卻是半菜辦肉搭配著吃了一碗飯。
袁璐便也覺著輕鬆了一些,回去沒多久就睡下了。
到了半夜,她睡得迷迷糊糊的,隱約覺得有人在喊她。仔細一分辨,卻是花媽媽站在床頭說話。
“您快去看看吧,說是老太太病上了。”
袁璐立刻清醒了幾分,趕緊起床更衣。
她往老太太院子裏去的時候,花媽媽在旁邊給她打著燈籠,一邊說著剛才丫鬟來報的事:“說是入睡前就覺得頭暈心悸,手腳發麻,睡到半夜喊口幹,讓孫嬤嬤給倒茶。孫嬤嬤倒好了茶,卻喊不醒老太太了。”
袁璐眉頭緊蹙,進了老太太院子,隨手解了披風就進去了。
屋裏大夫已經來了,正在給老太太施針。
袁璐便和孫嬤嬤在屏風外等著,大約又過了一炷香的功夫,大夫才擦著汗出來了。
“老太太如何了?”
大夫道:“老太君這是中風之兆,但所幸發現的早,我已經施針,暫緩了病情,再開兩幅藥服下,明日便能醒來。”
袁璐這一天心境幾番起伏,此時一口氣鬆開,自己都差點暈過去。
孫嬤嬤將她扶著坐下。
那大夫又道:“夫人不必太過擔心,老太君身子骨硬朗,若是平時注意些,也不至於會像今天這般。往後隻要定期服藥,並且注意飲食清淡,心境開闊,不氣不燥,應是無虞的。”
袁璐揉了揉發痛的眉心,“要什麽藥你盡管去開。”
大夫開了藥方,袁璐讓人謄抄一份,然後命人去抓藥。
人都退下後,她對孫嬤嬤道:“嬤嬤應我一事可好?”
孫嬤嬤不解,袁璐便繼續道:“婆母身子差,若是她這番醒了,我們便和她說,大夫說了,以後必不可大魚大肉可好?”
大夫雖然沒強製要求,但是袁璐一想到老太太那無肉不歡的勁兒就無比頭疼。不這樣說估計可製不住她。
孫嬤嬤也是這想法,兩人便就此說定。
不久藥就煎好了,孫嬤嬤捧著藥要喂給老太太。
可是任憑她外頭怎麽喂,那一勺藥最多隻能有十之二三流進老太太的嘴裏。
這可真是急死人。要不是老太太身份尊貴,且年紀大了,孫嬤嬤都想捏著鼻子給她灌下去。這不吃藥病可怎麽好!
袁璐便想著讓人去尋一小段竹管。
吩咐下去以後,下麵的人一時間也不知道去哪裏找,幸虧前幾日澈哥兒想做竹哨子,府裏屯了一些大小粗細不一的細竹竿。這才尋到了能用的。
袁璐讓人削了四五寸長的竹管,然後讓人重新煎了藥,自己把竹管當吸管用,每次吸上一點,喂進老太太的嘴裏。就這樣,一碗藥從滾燙喂到了溫熱才喂完。
袁璐自己也是心神俱疲,一直忙到天光漸亮,才交代完事情,回去睡了。
老太太腳步一個虛晃, 差點就要往旁邊倒去。還好身邊的丫鬟眼疾手快地扶住了。
袁璐上前兩步也扶上了她。兩人眼神一對視, 彼此的眼裏都是滿滿的擔憂。
傳口諭的公公這是要等著帶泓哥兒回去的,袁璐沉吟道:“我陪泓哥兒去, 有事我擔著。”
老太太疲憊地閉了閉眼, 繼而斬釘截鐵地道:“不,我去。”
兩人身份相較, 自然是老太太更有分量。
袁璐卻有些擔心她的身體,自從初一那天進宮後, 老太太這幾天還沒緩過來。
老太太用力握了握袁璐的手:“我帶著他去, 也帶他回來。”
袁璐隻得點頭, 鄭重地道:“好, 兒媳等你們回來。”
老太太便帶著泓哥兒隨著那公公入了宮。
袁璐在家那是坐立不安的, 既怕泓哥兒真的要進宮,也怕老太太出點什麽事。心裏那是把那個沒事找事的皇後罵了千百遍……皇帝也是個沒良心的, 當初老國公為了給他打江山賠上了他自己和大兒子兩條命,現在江山坐穩了, 就由著老婆來尋釁生事!
當然這些話也隻是敢在心裏想想,她臉上還是沒露出一分的,該做什麽還是什麽。
年頭上府裏的開支增加了不少,袁璐拿了賬冊來看, 一手翻賬本,一手打算盤,可不論怎麽算,這天上午的賬目是怎麽都算不平。
晌午的時候, 花媽媽看不下去了,跟她說:“您心裏有事,用了飯歇一會兒。等您醒了,老太君也就帶著大少爺回來了。”
袁璐有些喪氣地合上了賬冊:“我就該跟著一起去得,在家裏我也什麽都幹不了。”
花媽媽道:“府裏有您坐鎮,老太君才安心呢。”
袁璐摸了摸下巴,這皇後三番四次為難成國公府,已經不是下點臉那麽簡單的事了,如今估計已經觸到了老太太的逆鱗,“給我喊史媽媽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袁璐屏退了屋子裏的人,讓青江和綠水在屋子外看著,史媽媽便開始講關於皇後的事了。
皇後是當今還是王爺時候的原配,娘家不顯,卻因為生下了十分得今上寵愛的嫡長子而站穩了腳跟。嫡長子沒了以後,她就抱養了八皇子。八皇子的生母隻不過是個尋常宮女,到死也不過是個才人。
“八皇子的生母是怎麽沒的?”
史媽媽思忖道:“聽說是生八皇子的時候傷了元氣,本已止住了血,卻不料半夜忽然血崩。等太醫到的時候……”
袁璐了然地點了點頭,這皇後等於是白撿了個大兒子。
八皇子到底還小,跟太子那年紀差了快二十歲,對皇位顯然是沒有威脅的。皇後把他抱到身邊養,難道真的是為了彌補自己早年的喪子之痛?
兩人在屋子裏關著門聊了許多,史媽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袁璐還留了她一起用了飯。
下午日頭偏西,終於有人來通報說:“老太君帶著大少爺回來了。”
袁璐也不停留,直接迎出去了。在前門往老太太院子的半路上,遇到了老太太和泓哥兒。
她小心地打量了他們得臉色,老太太得臉色肅穆看不出什麽,泓哥兒小臉煞白,倒像是經過了什麽打擊一般。
“這是怎麽了?”她扶上了老太太。
老太太拍了拍她的手背,搖了搖頭:“沒事,回去說。”
一行人回到了老太太的院子裏,老太太對泓哥兒和顏悅色地道:“你也累了,回去歇著吧。一會兒到祖母這裏來用夕食。”
泓哥兒木然地點了點頭,就回了自己的屋子。
泓哥兒一走,老太太立刻就板下了臉。
孫嬤嬤沒有跟著進宮,這時也不知道到底出了什麽事,便先攙著老太太進內室換衣服。
袁璐在外頭等著,簡直像有貓爪在撓心肝。
老太太換了衣服就出來了,那臉色凝重的跟什麽似的。
袁璐也跟著一陣緊張。
老太太坐到上首,袁璐好整以暇地等著。
老太太卻沉吟半晌,遲遲沒有開口。
正當袁璐猶豫著要不要先開口詢問時,隻聽老太太猛然地拍了下桌子,連桌上得茶盞都震倒了。
袁璐心下一驚,問道:“這是怎麽了?”
老太太揮手讓人都下去了,才咬牙切齒道:“皇後那妖婦!皇上本是說要讓泓哥兒陪著八阿哥進文華殿讀書,宮裏下千兩前就能回府。皇後偏偏不讓,要讓咱們泓哥兒住到宮裏頭,說什麽兩個孩子培養出一些感情總是好的。我說咱們府裏就兩個哥兒,皇後如果要留下泓哥兒,就是要我的命。皇上念及舊情,到底是說隻每日陪讀半日,就在文華殿,不入後宮。皇後見狀,便要求泓哥兒上前給她瞧瞧……”
說到這處,老太太已然是氣的發抖,孫嬤嬤給她捋著後背順氣,她才繼續道:“泓哥兒上前後,皇後便哂笑道,‘這就是成國公府上的大公子啊,原我當老國公驍勇善戰,他的孫子也該不是泛泛之輩才是……如今見著,竟是個蠢笨如彘的。’她說著便笑起來,那八皇子不明所以,便也跟著笑……”
老太太抹了把眼淚,“我可憐的泓哥兒啊!就被放到人這麽嘲笑!老國公去的早啊……”
袁璐眯了眯眼,“那最終怎麽說?咱們泓哥兒要不要去宮裏?”
老太太歎息道:“還去什麽呢,皇後都說出這樣的話來了,皇上訓斥過她兩句以後,便讓我們回來了。倒是賞了一些物件,卻沒再提進宮侍讀的事了。”
袁璐好歹鬆了口氣,不要進宮了,好歹是保住了泓哥兒。可這禦前被皇後評價為“蠢笨如彘”的事,不日就會傳滿京城,成為又一個笑話!
泓哥兒身形本就比一般孩子大些,也的確是有些胖了。他本有一雙狹長的丹鳳眼,卻因為他白胖的臉像一隻發了麵的白饅頭,那雙丹鳳眼就像麵團上的兩條縫似的。
老太太真的是氣極了,當著她的麵就敢這樣說身為長孫的泓哥兒,皇後是真的越來越沒把成國公府放在眼睛裏了。孫嬤嬤便在一旁不住地勸她,唯恐她氣出個好歹來。
袁璐想到泓哥兒回來時的臉色,也覺得他心裏定然不好受。泓哥兒歲滿打滿算才五歲,但是卻是早慧、心思重的,忽然被這樣嘲弄了一番……
袁璐跟老太太說了一聲,便去了泓哥兒的屋子。
泓哥兒屋裏的奶娘和兩個丫鬟都被趕在外頭,袁璐去了便問起來,奶娘道:“大少爺回來後就說困了乏了,想睡覺。且不願我們伺候,讓我們在門口守著,誰不許踏入一步。”
袁璐點點頭,吩咐自己身邊的人也在外等著,自己獨自進去了。
屋子裏靜悄悄的,泓哥兒在被子裏,背朝外弓著身子,拱成一個小團兒。
袁璐走到床前坐下,泓哥兒雖然察覺到有人來,卻沒有回過神來。
袁璐問:“你在難過?”
泓哥兒並未回答。
袁璐便繼續道:“今日如果宣的是你弟弟,你說皇後會不會這麽說他?”
泓哥兒還是不做聲。
袁璐歎息道:“便是有人說他胖的像豬,你說有人信麽?你弟弟那小身板,小豆芽似的,就算是被人這麽說,也沒人會笑,隻會覺得說這話的人無事生非罷了。你可明白這其中的差別?”
泓哥兒沉默良久,他其實是自責的。在宮裏的時候,皇後喊他上前,他心裏十分懼怕,一時不查就絆了一跤,直接就撲到他們眼前。皇後這麽說的時候,甚至皇上剛開始也是跟著笑的……滿殿的人,除了祖母,其實都是在笑的……
他緩緩才道:“原因在我身上,是不是?”
袁璐聽他鼻音很重,知道他剛哭過,也不點破。她已經發現,這兩兄弟脾氣迥然不同。澈哥兒還是個小孩子,雖然聰明但是也要大人哄著順著。而泓哥兒,若是一味地把他當小孩,反而會適得其反引得他不快。
事到如今,皇後的矛頭已經指向了他,以後更指不定還會出多少陰招來害他這成國公府嫡長孫。沒有父親在前頭擋著,她和老太太一介女流,又能護他到幾時?便隻能讓泓哥兒迅速成長起來了。
袁璐道:“你知道的吧。你祖父和父親都是武將出身,你身為長孫要繼承衣缽,就不能是現在這個模樣,那是不行的。便是你想從文官之路,身言書判,這頭一條就是身。”她複又歎口氣,“你還小,我跟你說這些做什麽呢。”
泓哥兒猛地坐起身來,轉過來直視她道:“我不小了!我都懂。”
袁璐心裏那是感歎起來了,這古人的早慧果然不是現代人可比的。這才五歲啊!五歲在現代還在讀幼兒園中班,應該是流鼻涕玩奧特曼的年紀!
“你懂就好。”她斂住麵上的驚訝,“你祖母年紀大了,你父親常年不在府裏。你不喜我這繼母,以後卻是我當家。你若是想從此一蹶不振,我自不管你,隻好好地教養你弟弟……你自己思量著辦吧。”說完她也不管泓哥兒是如何反應,徑自走了。
夕食還是一家子聚在老太太這裏用的。
澈哥兒對他哥哥白日裏入宮的事十分好奇,拉著他問:“宮裏好不好玩?有沒有收到什麽東西?”
他隻當皇宮同袁府一樣,他哥哥進去是拜年的,還能收到好東西當禮物。那話裏隱隱還透著羨慕。
袁璐便把澈哥兒拉到自己身旁,“食不言寢不語,今日飯桌上不許講話。”
澈哥兒扁了扁嘴,看向他哥哥,見他哥哥也隻是悶頭吃飯,兵不理他這才偃旗息鼓,乖乖地回了自己的位置。
這頓飯吃的是無比安靜,老太太心情不佳,就是偶爾給孫子孫女夾個菜,那臉上的神情都沒軟和下來。
用過飯以後,老太太精神不佳,眾人也沒有多留,紛紛回了自己的院子。
袁璐剛剛卻注意到了,泓哥兒這天是隻吃了一碗飯。府裏的碗巴掌大小,但是挺深的,袁璐自己吃吃大半碗就飽了。澈哥兒一般是半碗,汐姐兒是小半碗,泓哥兒素日裏卻是能吃上個兩碗飯的。
而且這段時間,隻要她在老太太這裏吃飯,桌上肯定會擺兩道精細的素菜,因為吃慣了葷腥油膩,汐姐兒和澈哥兒對素菜都十分喜歡,胃口也會好上一些,隻有泓哥兒,像極了老太太,那筷子是從來不會往這裏麵伸的。今天卻是半菜辦肉搭配著吃了一碗飯。
袁璐便也覺著輕鬆了一些,回去沒多久就睡下了。
到了半夜,她睡得迷迷糊糊的,隱約覺得有人在喊她。仔細一分辨,卻是花媽媽站在床頭說話。
“您快去看看吧,說是老太太病上了。”
袁璐立刻清醒了幾分,趕緊起床更衣。
她往老太太院子裏去的時候,花媽媽在旁邊給她打著燈籠,一邊說著剛才丫鬟來報的事:“說是入睡前就覺得頭暈心悸,手腳發麻,睡到半夜喊口幹,讓孫嬤嬤給倒茶。孫嬤嬤倒好了茶,卻喊不醒老太太了。”
袁璐眉頭緊蹙,進了老太太院子,隨手解了披風就進去了。
屋裏大夫已經來了,正在給老太太施針。
袁璐便和孫嬤嬤在屏風外等著,大約又過了一炷香的功夫,大夫才擦著汗出來了。
“老太太如何了?”
大夫道:“老太君這是中風之兆,但所幸發現的早,我已經施針,暫緩了病情,再開兩幅藥服下,明日便能醒來。”
袁璐這一天心境幾番起伏,此時一口氣鬆開,自己都差點暈過去。
孫嬤嬤將她扶著坐下。
那大夫又道:“夫人不必太過擔心,老太君身子骨硬朗,若是平時注意些,也不至於會像今天這般。往後隻要定期服藥,並且注意飲食清淡,心境開闊,不氣不燥,應是無虞的。”
袁璐揉了揉發痛的眉心,“要什麽藥你盡管去開。”
大夫開了藥方,袁璐讓人謄抄一份,然後命人去抓藥。
人都退下後,她對孫嬤嬤道:“嬤嬤應我一事可好?”
孫嬤嬤不解,袁璐便繼續道:“婆母身子差,若是她這番醒了,我們便和她說,大夫說了,以後必不可大魚大肉可好?”
大夫雖然沒強製要求,但是袁璐一想到老太太那無肉不歡的勁兒就無比頭疼。不這樣說估計可製不住她。
孫嬤嬤也是這想法,兩人便就此說定。
不久藥就煎好了,孫嬤嬤捧著藥要喂給老太太。
可是任憑她外頭怎麽喂,那一勺藥最多隻能有十之二三流進老太太的嘴裏。
這可真是急死人。要不是老太太身份尊貴,且年紀大了,孫嬤嬤都想捏著鼻子給她灌下去。這不吃藥病可怎麽好!
袁璐便想著讓人去尋一小段竹管。
吩咐下去以後,下麵的人一時間也不知道去哪裏找,幸虧前幾日澈哥兒想做竹哨子,府裏屯了一些大小粗細不一的細竹竿。這才尋到了能用的。
袁璐讓人削了四五寸長的竹管,然後讓人重新煎了藥,自己把竹管當吸管用,每次吸上一點,喂進老太太的嘴裏。就這樣,一碗藥從滾燙喂到了溫熱才喂完。
袁璐自己也是心神俱疲,一直忙到天光漸亮,才交代完事情,回去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