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瑜到得襄陽學宮時,隻覺察到今日的襄陽學宮有此引猶肛川六學生們都是來去匆匆,三五成群地低聲議論著什麽,神色間帶著興奮、激動、緊張與期待,似是在商談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大事。


    周瑜對此麵含微笑,自然心知肚明是怎麽回事,知曉學生們在商談什麽秘密大事。旁的博士們也有些察覺了學生們的異狀與氣氛不對,但若召來學生相問,學生們卻皆是矢口否認,都道無事。有幾名博士還把這一情況稟報了祭酒黃承彥,黃承彥心裏自也明白是怎麽回事,但他既已答應了諸葛亮與徐庶他們不做攔阻,自然也就不加過問,叫那幾名博士勿要大驚小怪。


    自那晚答應了諸葛亮、徐庶他們後,黃承彥這兩日便再未去詳細問過他們的計策進展如何。他不想參與這事,也不想去理會,隻眼不見為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作不知。但這時聽到那幾名博士的稟報,心中暗自思忖,猜想諸葛亮與徐庶他們可能便是要今日行事。


    作為襄陽學宮的博士祭酒,學生們待會若要罷課聚事,他自然不能不做理會。但到時他卻又該如何,攔也不是,不攔也不是,還是假做攔阻實則放任?他實在不想攪到這事中,想了想,便找了個借口,說自己家中有事,先行離去。


    他平日性子有些疏懶,不在學宮裏正經辦事的時候其實頗多,常有托言不來,三五日不見蹤影也是常事。這時離去,博士們也不奇怪,隻當尋常,自有他平日指定的兩位德高望重的博士代為處理事宜。


    博士們實不知今日不同往日,他們這位祭酒今日早退,實是避難去也。


    到得上了幾堂課後,不是特別粗神經的博士,都已察覺到了學生們的氣氛有些不對,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學生們似是在壓抑著什麽要爆。但他們卻都弄不明白究竟是怎麽回事,隻能互相憂心仲仲。這時再去尋祭酒,自然早已尋不到。除了派人去找,也隻有憂著心地繼續上課。


    劉曄派來的侍衛到得襄陽學宮後,並沒有去尋周瑜,而是直接找的徐庶。徐庶得了劉曄傳來的消息後,先告知了諸葛亮與龐統幾個,然後便互相轉告同學,一傳十,十待百地傳遞消息,讓學生們都到學宮的校場集合。


    襄陽學宮並非隻教文事,也有體育運動。所謂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這六項技藝都要教,其中的射為射箭,禦為駕車、駕馬,都是屬於體育運動了。六藝涵蓋全麵,可說德、智、體兼備,早在這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學生們便已是全麵展的素質教育了。


    這時的名士大儒們可說都是文武兼備,上馬能領軍,下馬能管民,能征戰,能詩書,屬於是全能型。比如已故的鎮壓黃巾的兩大名將朱俊與皇甫嵩,都是這種全才。還有做過劉備與公孫瓚老師的已故北中郎將盧植,不但學問做得好,打仗也很有一手。


    襄陽學宮的校場便是教授學生們射與禦這兩課的場地,如同後世學校的操場,十分寬闊廣大。


    徐庶與諸葛亮、龐統幾個聚頭傳遞消息後,便先行領著劉曄派來的那名侍衛趕著兩輛馬車前往校場。侍衛並非是獨自而來,而是還帶人拉來了兩馬車的東西。馬車中的東西都是周瑜早已命秋毫秘密所作的橫幅、標語等等,用於學生們遊行所用。


    學生們得了消息,便互相傳遞,然後麵帶興奮與激動地前往樓場。課自然是不上了,學生們幾乎全部都聚往校場。


    學生到上課時間不上課,反是全都趕往校場,博士們自然是立即注意到了不對。大聲喝斥攔截,學生們也皆不聽。脾性溫和的還知道個歉,許多根本理也不理。博士們紛紛驚怒、驚恐,立即尋那兩名主事的博士相告,也相互轉告其他博士。


    周瑜一直都暗自注意著事態的展,其他博士去奔走相告,他也裝模作樣地跟著去相告。不多時,所有博士都聚在一起,知曉了此事。兩名主事的博士也無好主意,除了繼續派人去尋找祭酒黃承彥外,便是帶著所有的博士們也一起前往校場,弄清楚究竟是怎麽回事。


    周瑜自也混在其中,跟著一起。等到博士們趕到校場時,校場上已黑壓壓地聚集起了四、五百學生,到處人頭攢動,還有學生們三三兩兩、三五成群地陸續趕來。博士們都是一臉大驚之色,一名主事的博士拉過一名路過的學生,喝問道:“你們這是要作何事?”


    事情到得這般地步,也便不須再作隱瞞,那名學生倒還有禮,拱手答道:“回稟博士,我,起向劉使君聯名卜書,遊行請願,請他出兵奉仰天子與域”為都


    “胡鬧!”那博士喝斥道:“這等大事是你們能管得了的嗎?快些給我散去!”


    那學生並無怯意,不卑不亢地反駁道:“博士此言差矣!須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況還是我等得授聖人之學的學子?如今天子罹難,大漢多艱,國將不國,我等身為有誌之士,自當一盡己力”。說罷不顧而去。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此語原本是後世才有,這話自然是周瑜教予徐庶知曉,讓他以此說動學生們。現在這一句話,也是傳的襄陽學宮的學子們人盡皆知。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便感覺人人都對這大漢天下負有著責任與使命感。


    這一句也讓那博士無言以對,隻是不禁眼放異彩,口中默念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剩餘那些博士們也不知該說什麽好,剛才那學生的回答當真是大義凜然,讓他們都無言以對,尤其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讓他們都感覺深有愧意,哪裏還有立場與道理去攔阻。


    學生們陸陸續續而至,每到一人,便到馬車處領取一麵“漢”字的小旗,大標語條幅也大了起來。最大的那條橫幅上,寫的是“請劉使君出兵奉迎天子駕襄陽為都。”其它還有些“奉迎天子遷都襄陽。等等的標語旗幟。


    這些東西一打起來,周瑜感覺立馬便有了後世遊行的那種駕勢。


    學生們很快便已全部趕到聚齊,博士們看這駕勢攔不住,又被剛才那學生說得無言以對,也是不再攔阻,一副聽之任之的樣子,都聚在一旁觀看。


    不過一柱香的功夫,襄陽學宮的所有人員便都已聚集在校場上,包括博士們與一些雜務人員。當然,他們並非也是來參加遊行,那些雜務人員基本上都是來看熱鬧的。


    學宮中的一千多名學生,徐庶與諸葛亮他們其實並非有全部聯結到,不過眼下那些未聯結到的也都來了校場。有些也是出於看熱鬧的心理,有些則是被臨時說動。不過不管是出於何樣的心理,隻要來到了校場上的,便也都不由自主地加入了進去。眼下大部分人都已參加,他們這些少數遊離在外,自然遭那大多數的指責與異樣眼光。這種情況下,若不想招惹眾怨,以後被孤立,少不得不甘願也得加入進來。


    這種事情,正是少數服從多數,一旦拉攏了大半,那事情基本就成了,剩下的小部分根本影響不了整體,而且在大部分的壓力下,基本也得從眾。


    徐庶見人已到齊,登上一處高台,舉手示意大家先安靜,待眾人靜下來全部看向他後,他掃視了眾人一眼。高聲道:“諸位,今日我們大家要做什麽,先前都已經說明,我在此也不重複多說了他舉起另一隻手上一卷厚厚的卷:“聯名請願書上,我們都已簽下了姓名,到牧守府後便要呈送劉荊州。”


    稍頓,鄭重道:“我再聲明一點,我們是請願,不是作亂,大家請保持秩序與規矩,不要胡亂生事,否則便是壞我等今日大事。”


    “徐元直你且放心,我們都知曉的!誰要敢壞事,我們絕饒他不過”。下麵學生們紛紛開口保證道。


    “好”。徐庶一笑,大聲問道:“我再問一遍,我們的口號是什麽?”


    “奉迎天子,遷都襄陽學生們異口同聲地齊聲答道。一千多人的同聲而呼,聲震雲霄。


    徐庶拔起腰間所插的一麵“漢”字小旗,高舉起來轉身往前一揮,喝道:“出!”


    眾人轟然應諾,隨他身後而行。


    博士們紛紛避讓一邊,有幾名博士竟也被激起了熱血,頭腦一熱,也跟著加入了進去。


    連那些雜務人員中,竟也有幾人夥同了進來。學生們倒是來者不拒,有旗多的便分了一麵小旗,並向其囑咐隨眾而行,不要壞事。沒加入的博士們待學生們走過,互相看了眼,都是無可奈何狀,驚訝得也早都已麻木了。一名主事的博士道:“不管如何,我們還是跟去看看吧,莫要真惹出了大事”。


    眾人點頭,便一去跟了上去。周瑜也跟著眾人一起,不過卻走在最後,然後越跟越落後,最後不惹人注意地離群而去,尋到自己馬車處,乘著車,讓駐手駕車在後跟上。


    求訂閱,零點前還有一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東美周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惜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惜玉並收藏江東美周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