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自從聽到這個消息, 心裏就越來越慌, 永琪一來淑芳齋,顧不得旁邊還有別人,就衝到永琪的懷裏。“永琪, 我好怕,我真的好害怕。”
雖然美人在懷, 顧不上暖玉溫香,看到這樣的小燕子, 永琪心疼極了, 撫著她的背:“不怕,我和你說,紫薇已經有消息了。”
小燕子蹭地一下抬起頭, “真的嗎?”
永琪含笑道, “我還騙你不成?前幾天有人在福家看到了郡王府的多隆貝子拿了一把扇子,畫麵上就是煙雨圖, 可惜當時沒機會搭上話, 而福家又正巧出了事情,沒有由頭找多隆貝子。”
“那現在就有機會了?”
“恩,皇上今兒在早朝說了,明兒邀請年輕一輩的八旗子弟在宮中敘敘舊,多隆貝子肯定要來。到時候肯定就可以得到扇子的消息了, 也就不愁紫薇的消息。”
“啊1小燕子開心地尖叫,“紫薇有消息了,太好了。”在小燕子看來, 她雖然是假格格,但是會賠給皇阿瑪一個真格格,也就將功補過了。
永琪噙著笑看著小燕子,隻要有了線索,肯定可以找到紫薇,一旦找到了紫薇,還是按計劃來。總是有辦法迫紫薇做小燕子的宮女。
紫薇應該是個明白人,隻要明明白白說了,他的目的最終是讓兩個人各就各位,紫薇應該會答應。當時也是怪自己莽撞,忘記告訴了她這個打算。不然怎麽也可以留住紫薇。正巧小燕子身邊也沒有明白人可以點化一下她,到最後再讓她們交換身份,自己也就可以抱得美人歸了。
…………
乾隆為什麽要讓年輕的八旗子弟入宮?一是要點化一下年輕一輩,不要結黨成派,福家血淋淋的前車之鑒可是擺在眼前;二是要選幾個比較出色的人,最好能把宮裏的幾個到了年齡的公主指婚。西藏土司據說帶著女兒前來,乾隆自然是知道西藏的風俗,想來肯定是要挑一個稱心如意的夫婿回去。要是得意的被挑走了,乾隆豈不心疼?所以就有了這一出。
太後自然可以看出各種門道,皇後現在也入了門,也大概猜到了乾隆的想法。趁著機會也就點化了蘭馨幾句,讓她仔細瞧瞧這些人,要知道這個機會可是難得的。皇後知道蘭馨和晴兒是素來玩得好的,也就借著蘭馨的嘴,告訴了晴兒這個消息。太後現在越發覺得皇後穩重了,並著皇後給兩個丫頭上了一課。結果三個人受益匪淺。
太後的話讓皇後想到了永d,雖然乾隆現在對永d的態度不像以前冷淡,但總是比不過五阿哥永琪的。人總是貪心的,一旦擁有了就會想要更多,永d先開始乾隆不喜歡的時候也就哭一下算了,現在得了乾隆的喜歡,又覺得乾隆對於自己的五哥比自己好得多,心裏有著不平,性子不如先前好,而且有些乖僻。
皇後不由得想,自己是不是錯了,對於永d的教育出了問題。自己把他周圍所有的刺都拔了,對他真的就好了嗎?位於永d的未來,皇後第一次開始憂思。
令妃雖然呆在延禧宮靜養,也是聽到風聲了的。可惜,要是先前福家沒有鬧上這一出,福家雖然是包衣三旗的,令妃也是法子讓福爾康福爾泰兩兄弟參眩現在,她也隻能遺憾沒有這個機會了。對於選婿這件事情不太關注。
乾隆正在上書房練字,心中一悸,字寫花了……是預兆,是開始,很多事情,明天都會不一樣。
…………
多隆很寂寞,真的很寂寞。要知道以前最大的樂子就是和皓祥一塊埋汰皓禎,現在皓禎死了,多隆一下子就空虛無聊了,而且由於他和皓祥前段時間經常去福家,這段時間他阿瑪幹脆讓他禁足。
同樣深深寂寞著的還有皓祥,家裏有個嫡子皓禎,閑暇時候和多隆逛逛街,調戲一下非良家婦女,日子過得叫一個滋潤。現在皓禎不在了,阿瑪發了狠一樣拚命地要鍛煉他,也不準他去找多攏
兩人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都懷念著以前吃喝玩樂的日子。
今天所有年輕一輩的八旗子弟都進了宮,得了機會好容易見著了,兩個人都激動萬分,偏偏皓祥的阿瑪碩親王在旁邊虎視眈眈地看著,兩個人隻能無言地用眼神交流。
“撲哧。”福靈安和明瑞兩個人過來就看著多隆和皓祥含情脈脈地相看,福靈安忍不住笑了,明瑞則搖搖頭。
“福靈安,你什麽時候回來的,也不去找我?”多隆看到福靈安又驚又喜。
“咳。”福靈安忘記這一茬了,因為心裏有個影子不能散去,這段時間顧不上去找多攏
碩親王看到福靈安和明瑞二人,知道他們是穩重的性格。警告地看了皓祥一樣,就讓自己小輩在一塊。皓祥看到自己阿瑪的眼神,忍不住一哆嗦。
多隆和皓祥兩人是素無大誌的,兩個人也算是臭味相投便稱知己。兩個人雖然遊手好閑無所事事,但也是極有原則的。例如,他們永遠不可能去調戲正經家的姑娘,在街上買東西也都是付銀子而且不還價的。琉璃廠附近的商家,哪個不喜歡他們二人?
福靈安也是發現了兩個人的有趣之處,加上他也看不慣很多假正經的人,便扯上明瑞,和多隆還有皓祥一塊了。這個組合在別人眼中要多奇怪有多奇怪。
四個人東聊西扯,也算是有趣。
…………
“皇上駕到。”小太監揚聲喊道,一群人紛紛跪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乾隆在禦花園裏設了座,蘭馨和晴兒都打發了自己親信的丫鬟在禦花園附近守著。雖然不合規矩,乾隆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乾隆和在座的說了一些客套話,問了一下名諱,最近學了什麽之類的。
乾隆出了一個對子,有幾個人答了,多隆聽得也不大明白。總之,沒有了皓禎,做事情都是怏怏的。
接下來就是用“明明白白,模模糊糊,容易容易還有難得難得,四個詞連成一句詩。”
一個麵生的的人回答“天上起霧模模糊糊,草上露珠明明白白。霧變露珠容易容易,露珠變霧難得難得。”
多隆撇撇嘴,這叫什麽詩,所以這些假道學們最沒有意思,其實和自己差不多,都是打油詩。湊到皓祥耳邊,“嘿,我也有一句:茅坑拉屎模模糊糊,桌上飯菜明明白白。飯菜變屎容易容易,屎變飯菜難得難得。”
皓祥忍不住撲哧笑了出來,碩親王立馬瞪著皓祥,皓祥縮了一下脖子。乾隆自然注意到了這樣的動靜,今天心情也算不錯,沒有生氣,“哦,碩親王家的皓祥啊,剛剛在笑什麽?”
那個作詩的人自然以為皓祥在笑他,忍不住漲紅了臉。
皓祥上前一步拱手說:“我剛剛是聽多隆貝子,也有一詩,覺得有意思的很。”
乾隆挑挑眉,“哦,那朕倒要聽聽了。”
多隆無法,上前一步:“茅坑拉屎模模糊糊,桌上飯菜明明白白。”啪地一下把扇子打開,這時候他有了興頭,覺得自己還有幾分急智,“飯菜變屎容易容易,屎變飯菜難得難得。”
旁邊有人忍不住笑了出來,乾隆看到多隆的扇子的時候臉色一下沉了下來。“多隆貝子,你這扇子是從哪裏來的。”
“這把扇子?”多隆也發現了這段時間有很多人來和自己套近乎,詢問扇子的來曆,多隆仔細看了一下,覺得沒什麽:“回萬歲爺的話,這扇子是奴才家的家仆在琉璃廠的一家小店買的。”
旁邊的人已經看到了乾隆並無笑意,止住了笑,福靈安自己也有一把這樣的扇子,此時大驚。而在木蘭圍場時候見過這把幾乎一模一樣的扇子的都皺起了眉頭。
乾隆拿著扇子,這把扇子和那把真正的扇子畫得幾乎是一模一樣,不過畫此扇的人並沒有以假亂真的意圖,而是在本應該蓋上印章的地方畫了一朵小小的荷花。作畫的時間寫明的也是當年的時間,隻不過抹去了姓名。
“大家都退下吧,今兒朕還有些事情,多隆貝子,跟朕來一趟。”
皓祥一臉擔憂地看著多隆,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而福靈安皺起了眉頭。先前他一直一廂情願地認為紫薇是福倫的私生女,現在見到皇上一臉震驚才想起來這是皇上的畫風。
福靈安現在什麽念頭都沒有,隻想著趕緊回去,再看一眼家中的字畫。
而當日在木蘭圍場的幾個人很有默契地留下,皇上怕是一會兒要傳他們的。
五阿哥身邊的小順子在旁邊焦急萬分,五阿哥可是吩咐了的,多隆貝子一出來就務必請到他,可是現在多隆貝子被皇上請去了。
小順子不敢耽擱,立即就去了景陽宮,一看不在,就轉到了淑芳齋,說了多隆貝子被皇上請去的事情。
永琪本拿著一個茶杯,一下子就落在地上,小燕子嘻嘻哈哈,並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還鬧著小順子講禦花園裏的情形。
雖然美人在懷, 顧不上暖玉溫香,看到這樣的小燕子, 永琪心疼極了, 撫著她的背:“不怕,我和你說,紫薇已經有消息了。”
小燕子蹭地一下抬起頭, “真的嗎?”
永琪含笑道, “我還騙你不成?前幾天有人在福家看到了郡王府的多隆貝子拿了一把扇子,畫麵上就是煙雨圖, 可惜當時沒機會搭上話, 而福家又正巧出了事情,沒有由頭找多隆貝子。”
“那現在就有機會了?”
“恩,皇上今兒在早朝說了,明兒邀請年輕一輩的八旗子弟在宮中敘敘舊,多隆貝子肯定要來。到時候肯定就可以得到扇子的消息了, 也就不愁紫薇的消息。”
“啊1小燕子開心地尖叫,“紫薇有消息了,太好了。”在小燕子看來, 她雖然是假格格,但是會賠給皇阿瑪一個真格格,也就將功補過了。
永琪噙著笑看著小燕子,隻要有了線索,肯定可以找到紫薇,一旦找到了紫薇,還是按計劃來。總是有辦法迫紫薇做小燕子的宮女。
紫薇應該是個明白人,隻要明明白白說了,他的目的最終是讓兩個人各就各位,紫薇應該會答應。當時也是怪自己莽撞,忘記告訴了她這個打算。不然怎麽也可以留住紫薇。正巧小燕子身邊也沒有明白人可以點化一下她,到最後再讓她們交換身份,自己也就可以抱得美人歸了。
…………
乾隆為什麽要讓年輕的八旗子弟入宮?一是要點化一下年輕一輩,不要結黨成派,福家血淋淋的前車之鑒可是擺在眼前;二是要選幾個比較出色的人,最好能把宮裏的幾個到了年齡的公主指婚。西藏土司據說帶著女兒前來,乾隆自然是知道西藏的風俗,想來肯定是要挑一個稱心如意的夫婿回去。要是得意的被挑走了,乾隆豈不心疼?所以就有了這一出。
太後自然可以看出各種門道,皇後現在也入了門,也大概猜到了乾隆的想法。趁著機會也就點化了蘭馨幾句,讓她仔細瞧瞧這些人,要知道這個機會可是難得的。皇後知道蘭馨和晴兒是素來玩得好的,也就借著蘭馨的嘴,告訴了晴兒這個消息。太後現在越發覺得皇後穩重了,並著皇後給兩個丫頭上了一課。結果三個人受益匪淺。
太後的話讓皇後想到了永d,雖然乾隆現在對永d的態度不像以前冷淡,但總是比不過五阿哥永琪的。人總是貪心的,一旦擁有了就會想要更多,永d先開始乾隆不喜歡的時候也就哭一下算了,現在得了乾隆的喜歡,又覺得乾隆對於自己的五哥比自己好得多,心裏有著不平,性子不如先前好,而且有些乖僻。
皇後不由得想,自己是不是錯了,對於永d的教育出了問題。自己把他周圍所有的刺都拔了,對他真的就好了嗎?位於永d的未來,皇後第一次開始憂思。
令妃雖然呆在延禧宮靜養,也是聽到風聲了的。可惜,要是先前福家沒有鬧上這一出,福家雖然是包衣三旗的,令妃也是法子讓福爾康福爾泰兩兄弟參眩現在,她也隻能遺憾沒有這個機會了。對於選婿這件事情不太關注。
乾隆正在上書房練字,心中一悸,字寫花了……是預兆,是開始,很多事情,明天都會不一樣。
…………
多隆很寂寞,真的很寂寞。要知道以前最大的樂子就是和皓祥一塊埋汰皓禎,現在皓禎死了,多隆一下子就空虛無聊了,而且由於他和皓祥前段時間經常去福家,這段時間他阿瑪幹脆讓他禁足。
同樣深深寂寞著的還有皓祥,家裏有個嫡子皓禎,閑暇時候和多隆逛逛街,調戲一下非良家婦女,日子過得叫一個滋潤。現在皓禎不在了,阿瑪發了狠一樣拚命地要鍛煉他,也不準他去找多攏
兩人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都懷念著以前吃喝玩樂的日子。
今天所有年輕一輩的八旗子弟都進了宮,得了機會好容易見著了,兩個人都激動萬分,偏偏皓祥的阿瑪碩親王在旁邊虎視眈眈地看著,兩個人隻能無言地用眼神交流。
“撲哧。”福靈安和明瑞兩個人過來就看著多隆和皓祥含情脈脈地相看,福靈安忍不住笑了,明瑞則搖搖頭。
“福靈安,你什麽時候回來的,也不去找我?”多隆看到福靈安又驚又喜。
“咳。”福靈安忘記這一茬了,因為心裏有個影子不能散去,這段時間顧不上去找多攏
碩親王看到福靈安和明瑞二人,知道他們是穩重的性格。警告地看了皓祥一樣,就讓自己小輩在一塊。皓祥看到自己阿瑪的眼神,忍不住一哆嗦。
多隆和皓祥兩人是素無大誌的,兩個人也算是臭味相投便稱知己。兩個人雖然遊手好閑無所事事,但也是極有原則的。例如,他們永遠不可能去調戲正經家的姑娘,在街上買東西也都是付銀子而且不還價的。琉璃廠附近的商家,哪個不喜歡他們二人?
福靈安也是發現了兩個人的有趣之處,加上他也看不慣很多假正經的人,便扯上明瑞,和多隆還有皓祥一塊了。這個組合在別人眼中要多奇怪有多奇怪。
四個人東聊西扯,也算是有趣。
…………
“皇上駕到。”小太監揚聲喊道,一群人紛紛跪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乾隆在禦花園裏設了座,蘭馨和晴兒都打發了自己親信的丫鬟在禦花園附近守著。雖然不合規矩,乾隆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乾隆和在座的說了一些客套話,問了一下名諱,最近學了什麽之類的。
乾隆出了一個對子,有幾個人答了,多隆聽得也不大明白。總之,沒有了皓禎,做事情都是怏怏的。
接下來就是用“明明白白,模模糊糊,容易容易還有難得難得,四個詞連成一句詩。”
一個麵生的的人回答“天上起霧模模糊糊,草上露珠明明白白。霧變露珠容易容易,露珠變霧難得難得。”
多隆撇撇嘴,這叫什麽詩,所以這些假道學們最沒有意思,其實和自己差不多,都是打油詩。湊到皓祥耳邊,“嘿,我也有一句:茅坑拉屎模模糊糊,桌上飯菜明明白白。飯菜變屎容易容易,屎變飯菜難得難得。”
皓祥忍不住撲哧笑了出來,碩親王立馬瞪著皓祥,皓祥縮了一下脖子。乾隆自然注意到了這樣的動靜,今天心情也算不錯,沒有生氣,“哦,碩親王家的皓祥啊,剛剛在笑什麽?”
那個作詩的人自然以為皓祥在笑他,忍不住漲紅了臉。
皓祥上前一步拱手說:“我剛剛是聽多隆貝子,也有一詩,覺得有意思的很。”
乾隆挑挑眉,“哦,那朕倒要聽聽了。”
多隆無法,上前一步:“茅坑拉屎模模糊糊,桌上飯菜明明白白。”啪地一下把扇子打開,這時候他有了興頭,覺得自己還有幾分急智,“飯菜變屎容易容易,屎變飯菜難得難得。”
旁邊有人忍不住笑了出來,乾隆看到多隆的扇子的時候臉色一下沉了下來。“多隆貝子,你這扇子是從哪裏來的。”
“這把扇子?”多隆也發現了這段時間有很多人來和自己套近乎,詢問扇子的來曆,多隆仔細看了一下,覺得沒什麽:“回萬歲爺的話,這扇子是奴才家的家仆在琉璃廠的一家小店買的。”
旁邊的人已經看到了乾隆並無笑意,止住了笑,福靈安自己也有一把這樣的扇子,此時大驚。而在木蘭圍場時候見過這把幾乎一模一樣的扇子的都皺起了眉頭。
乾隆拿著扇子,這把扇子和那把真正的扇子畫得幾乎是一模一樣,不過畫此扇的人並沒有以假亂真的意圖,而是在本應該蓋上印章的地方畫了一朵小小的荷花。作畫的時間寫明的也是當年的時間,隻不過抹去了姓名。
“大家都退下吧,今兒朕還有些事情,多隆貝子,跟朕來一趟。”
皓祥一臉擔憂地看著多隆,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而福靈安皺起了眉頭。先前他一直一廂情願地認為紫薇是福倫的私生女,現在見到皇上一臉震驚才想起來這是皇上的畫風。
福靈安現在什麽念頭都沒有,隻想著趕緊回去,再看一眼家中的字畫。
而當日在木蘭圍場的幾個人很有默契地留下,皇上怕是一會兒要傳他們的。
五阿哥身邊的小順子在旁邊焦急萬分,五阿哥可是吩咐了的,多隆貝子一出來就務必請到他,可是現在多隆貝子被皇上請去了。
小順子不敢耽擱,立即就去了景陽宮,一看不在,就轉到了淑芳齋,說了多隆貝子被皇上請去的事情。
永琪本拿著一個茶杯,一下子就落在地上,小燕子嘻嘻哈哈,並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還鬧著小順子講禦花園裏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