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言嬤嬤無力勸阻, 隻好退了下去。
臥房內一時靜了下來, 偶爾小嬰兒咂嘴的聲音吧唧兩聲,充盈著鮮香的奶乳味道,葉英兒默然伏在床欄, 心情複雜。
過了一陣,言嬤嬤領著孫讓家的在外頭請安, 葉英兒沒什麽話好多說,隻讓孫媽媽好生準備, 明日或者後日就回府, 順便將她這裏多餘的丫鬟婢女領回去。
孫讓家的早膩煩了鄉下的清苦,加之六姨娘這一坐月子就是一個月兩個月,她可耐不了那麽久, 再無推三阻四答應的十分利爽。
至於誰回去誰留下, 葉英兒隻淡淡的和言嬤嬤及迎絮迎柳說了幾句。
往日能進內室侍候的幾個體麵丫頭自然是不能放回去,言嬤嬤和劉福家的二人也留下, 其他灑掃漿洗什麽的一概不用, 左右沒有培養出什麽主仆情深來,這些人自然很歡喜能夠回府裏做事。隻有一直留著看門的兩三個婆子,想必在府裏頭也不會有什麽出頭的地方,留下來也無妨。
過了幾日,待孫讓家的一行人終於走幹淨了, 言嬤嬤包著劉嫂子炸的果子糕點親自登了莊子管事孫奎家的門,言明利害關係,軟硬兼施一番, 把整個大院的幾個大小門全部落了重鎖,箍的嚴嚴實實,隻留西南角一道日常進出的垂花門。
幸而早兩個月劉旦縉甩了大手筆,把主院擴大了一番,連同院後連山那一片水草統統整修妥當,高牆厚石壘砌,此時隻需要把住門鎖,倒不怕什麽亂七八糟的事情。
再說小東子莫名其妙的被六姨娘弄出門,風風火火的終於在蘇州城裏尋到劉五爺,已經是七八天以後的事情了。
兄弟三人分家,其他兩位爺得了鋪子田莊什麽的,那兩位夫人漸漸就換上自己人差遣管事,排擠出來的被劉旦縉悄悄收回手中,暫且安置不提,往後自然都是有大用處的。
至於最後落到自己手裏的,不過是三五間的藥行和幾座有些出息的山頭。
劉旦縉倒是不怎麽看得上這些零碎的,這些掙出來的供他幾個妻妾日常穿戴花銷還行,再要做些什麽,就不夠的很了。所以這次借出來才買冬春新收的藥材之機,約好元大舅走了一趟益州,為日後燒出來的甜白瓷做市場。
之後二人在蘇州各自盤亙了一陣子,元大舅那邊時不時有上峰請去做客,劉旦縉閑來無事,便將指使了人隨便在留給自己的幾座山頭種了藥草養了禽畜,圈養起來,積年累月的也不至於浪費。
小東子辛辛苦苦尋到主子,先就打聽到五爺同元大舅住在一處,自然不敢貿然造次亂嚼主子們的舌頭,隻是瞅著機會“偶爾”帶一兩句,“六姨娘生了小少爺,內院裏小的不敢亂走,姨娘瞧著小的成日裏瞎閑著不成樣子,幹脆就讓回爺身邊來伺候。”
劉旦縉覺得正好,鞍前馬後的這小東子做習慣了,便留在跟前。
卻不想讓元大舅一日瞧見,好奇問這麵生小廝的來曆,小東子心中叫苦,臉上卻笑得花兒一樣半遮半掩的回答了。
元大舅聽到那“六姨娘”生了小子,便摸著下巴笑著揶揄道,“劉五爺好福氣。”
劉旦縉睨他一眼,“有什麽說什麽。”
元大舅搖搖頭,道,“看看,不過誇你一句福氣而已,這樣多心仔細勞了神活不久。”
劉旦縉被他說慣了,哼一聲,“把媳婦扔到京城裏自己卻領著老娘親妹子下了江南,你倒是有心情說我,怎的不誇誇你自己本事。”
被戳了老底,元大舅倒不生氣,一味笑道,“反正是給那位娶的‘好兒媳’,至於我,倒像是多餘的。再說了,怎麽生不是兒子?熬死了老東西,爺抬舉一個體麵地做個二房夫人,誰又敢說什麽。”
劉旦縉被他這句弄笑了,“果然出息。”
元大舅見他不接這茬,笑過便完了,於是提議過幾日要回去,劉旦縉也想著葉英兒生出來的小兒子,兩人約好做完手頭的事兒回家安頓一番,相攜上一趟苕子嶺,把新挖到的幾個燒瓷好手一並安置了。
劉旦縉總是希望有個名正言順的嫡子,元大舅卻怕妹妹一時傷了身子恢複不易,不如先抱個嬰兒養起來,無論怎樣要先求穩。
兩人都不去說破。
小東子瞧見,越發不敢再多嘴,隻做好手頭的事。
分家後的劉五爺府裏,元氏主持大局,待見到空手而歸的孫讓家的後並無惱怒,而後連著兩次遣了人去看葉英兒和小少爺,並送了不少的錢財。在得知青菊被配了小子後,又把自己跟前的一等丫鬟秋煙送去服侍,算得毫無分差。
劉旦縉回家後隻在元氏屋裏歇了兩日,便領著元大舅去了苕子嶺。
人走後,安嬤嬤送來元大舅那邊李嬤嬤送來的話,“……這一趟必然料理得那邊的事情,有的是法子,請您無須擔憂。”
元氏笑著應了,又問了老姨娘的吃飯睡覺可好,捎話過去說,“那個葉姨娘是從鄉下直接抬進府的,沒什麽見識,總是畏畏縮縮的低著個頭,我都有點兒想不起來她張什麽樣兒了。既然是哥哥出手,必定是穩當的。”
老姨娘知道自己女兒的手段,當然是放心得很。
元氏確實是做到應該做的,衣物月錢樣樣的不少,還私下裏另從自己手裏補貼了些,生怕葉氏在鄉下受了罪,讓人挑不出不是來。
其他幾個姨娘在這件事情上一麵準備了厚禮,另一麵又笑話葉氏沒有運沒氣:若是能趁著生產之前回來,憑著生了兒子的功勞元氏就不會再輕易為難她,可這個時候,除非是五爺親自接她回來!
要知道這個元氏可沒那麽傻,如今府裏沒一個能得如葉氏那樣的得五爺青睞,要她把個五爺的寵愛生生揪到自己眼前臊著,……還不隻是什麽下場呢。
……
莊子上,劉旦縉很快過來的消息提前兩天就送來了,葉英兒吃驚了一番後,拿了一封銀子,全權委托孫奎家的,不管是用人用物,務必要把莊子收拾的清爽幹淨,隻可惜打聽不出這位舅老爺的性子,也能提前布置一番。
可,小子的滿月已經過去好幾天了。
葉英兒聽著孫奎家的在屏風外說道莊子收拾的情況,心思有一時飄了遠處:劉旦縉隻讓人說把外書房收拾幹淨,床籠都仔細熏洗幹淨,舅老爺會來住幾日。講的如此細致,卻並無一句提及給他生的小兒子身上。
可憐的兒子如今連個能用的小名兒都沒有。
怎麽不讓人心灰意冷。
原本這幾日已經可以出月子,可實是見不得那個人了,之前想的法子也不打算用,硬是吃了相克的東西,脫了一回水,嚇得言嬤嬤兩夜的沒閉眼,好好的把坐炕時間延長起來。
等劉旦縉二人來的時候已經快天黑了,請了元大舅在前院吃了一頓素席麵,聊了些話後搖著進了後院。
正院裏的都是一直跟著自己的丫鬟,孫奎家的那兩個姑娘管著從村子裏租來的幾個粗使小丫頭,都拘在偏院裏玩耍不準隨便進正院。所有的門都是從裏麵鎖起來,十分的規矩,劉旦縉從西南角垂花門進來,夾道裏微風吹著挺舒服。
興許是入了夜,鄉村裏這時候都是各回各的屋裏,渲染的主院院牆內也靜悄悄的,幾聲偶爾的犬鳴越發顯得安靜。
進了堂屋,聽說葉氏還在坐月子,不覺有些詫異。
待站在臥房門簾之外和她說話時,心下一動,“……那就請個大夫過來看看,那些個接生婆子懂得個什麽。”說著,沒等丫鬟們反應過來,就自己掀了軟稠簾子進了內室,這可把言嬤嬤幾個嚇壞了!
“怎麽就不懂了?”葉英兒根本沒想到他會進來,黑發垂肩,懶散的閉著眼靠在床欄上說話,“大夫有什麽用,自然是女人懂女人——”
臉頰忽然被捧住,葉英兒聲音滯住,睜大了眼睛瞪著眼前的男人,“你、你怎麽進來了?!”
劉旦縉拿手捏了捏她的臉,歎息道,“竟瘦成這個樣子了?”
葉英兒鼻尖一酸,生生忍住,哽咽著拿手推他,“哪裏就瘦了,是長時間沒見而已。趕緊出去吧,這裏不是你來的的地方,沒得沾了晦氣。”
劉旦縉挑眉笑道,“晦氣?!”點了點葉氏的鼻尖,“哼,我的命比你還硬,哪裏來的晦氣。”
言嬤嬤幾個趕了進來,瞧見這幅光景,趕緊把其他人都趕了出去,自己遠遠的站在門口勸道,“五爺您看,這女人生孩子的地方……”
“你們就是這麽侍候六姨娘的?!”劉旦縉冷哼一聲,“府裏送來的東西不少,還能把人給養成這個樣子,都是吃幹飯的,嗯?!大膽之極。”
葉英兒忙拉他袖子,“這麽大聲。”
劉旦縉瞪了言嬤嬤一眼,擺擺手,“外頭跪著去。”
葉英兒嚇了一跳,“跪什麽跪,嬤嬤去劉嫂子哪裏調碗羹湯過來,”回頭衝著劉旦縉嗔道,“正事兒都做不完呢,哪有時間跪,攢著吧。”
劉旦縉冷冷哼了一聲,便低頭去逗床上的嬰兒。
言嬤嬤哪裏敢說個不字,應聲就退了出去。
等房子裏安靜下來,劉旦縉想著事情,抬起頭正要說什麽,就瞧見葉氏一雙黑亮亮的眼睛正盯著自己瞧,不覺笑道,“怎麽,爺臉上能看出個花兒來?”
葉英兒咬著唇瞧著他笑。
劉旦縉最喜歡看她望著自己笑的樣子,說不清的感覺,不覺也跟著她低低笑了起來,“小東西!”又指了指小兒子促狹道,“看你生出來的黑娃娃,隨了誰了怎麽這麽黑?”
葉英兒忽然抬身湊近,雙手捧上他的臉,輕輕的吻了他的臉頰,而後慢慢的挪向他的唇瓣,一口一口的慢慢吮磨了起來。
劉旦縉身子一僵,怎麽也不曾想到這女子如此大膽,可緊接著渾身就滾燙的興奮了起來,大手一把就握住她胸前越發圓潤的柔軟!
可正當劉旦縉就要順應身體的變化將她壓倒在床上時,葉英兒忽然吃吃的笑了起來,摟著劉旦縉的脖子簡直快要喘不過起來,“您壓著我了!”
劉旦縉不妨丟失了那丁香小舌,一陣空虛,聽見她如此嬉笑不止,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就聽見她磨蹭在自己耳邊低聲說了句,“都是英兒想偏了。”
“嗯?”
葉英兒含笑望著他,將身子蜷著偎在他懷中,抬頭道,“英兒再也不胡思亂想了,您這回就饒了我吧!”
劉旦縉失笑。
這人,把自己挑逗起來,卻又說這樣莫名其妙的話!
不過還是挺高興。
兩人就你一句我一句低低喁喁的說了一陣話,什麽小子怎麽黑赳赳的,搖醒了讓爺看看長什麽樣之類;又一起給小兒子起了小名,說小子這麽黑不如就叫雲哥兒,至於官名還得回去請人給合八字之類。
時辰差不多,葉英兒就哄他去西暖閣睡覺。
第二日劉旦縉便要領著元大舅上山去窯場,臨去前記掛著葉氏的身子骨似乎不大好,讓小東子拿著自己的名帖回城請回春堂的老大夫過來一趟。
言嬤嬤無力勸阻, 隻好退了下去。
臥房內一時靜了下來, 偶爾小嬰兒咂嘴的聲音吧唧兩聲,充盈著鮮香的奶乳味道,葉英兒默然伏在床欄, 心情複雜。
過了一陣,言嬤嬤領著孫讓家的在外頭請安, 葉英兒沒什麽話好多說,隻讓孫媽媽好生準備, 明日或者後日就回府, 順便將她這裏多餘的丫鬟婢女領回去。
孫讓家的早膩煩了鄉下的清苦,加之六姨娘這一坐月子就是一個月兩個月,她可耐不了那麽久, 再無推三阻四答應的十分利爽。
至於誰回去誰留下, 葉英兒隻淡淡的和言嬤嬤及迎絮迎柳說了幾句。
往日能進內室侍候的幾個體麵丫頭自然是不能放回去,言嬤嬤和劉福家的二人也留下, 其他灑掃漿洗什麽的一概不用, 左右沒有培養出什麽主仆情深來,這些人自然很歡喜能夠回府裏做事。隻有一直留著看門的兩三個婆子,想必在府裏頭也不會有什麽出頭的地方,留下來也無妨。
過了幾日,待孫讓家的一行人終於走幹淨了, 言嬤嬤包著劉嫂子炸的果子糕點親自登了莊子管事孫奎家的門,言明利害關係,軟硬兼施一番, 把整個大院的幾個大小門全部落了重鎖,箍的嚴嚴實實,隻留西南角一道日常進出的垂花門。
幸而早兩個月劉旦縉甩了大手筆,把主院擴大了一番,連同院後連山那一片水草統統整修妥當,高牆厚石壘砌,此時隻需要把住門鎖,倒不怕什麽亂七八糟的事情。
再說小東子莫名其妙的被六姨娘弄出門,風風火火的終於在蘇州城裏尋到劉五爺,已經是七八天以後的事情了。
兄弟三人分家,其他兩位爺得了鋪子田莊什麽的,那兩位夫人漸漸就換上自己人差遣管事,排擠出來的被劉旦縉悄悄收回手中,暫且安置不提,往後自然都是有大用處的。
至於最後落到自己手裏的,不過是三五間的藥行和幾座有些出息的山頭。
劉旦縉倒是不怎麽看得上這些零碎的,這些掙出來的供他幾個妻妾日常穿戴花銷還行,再要做些什麽,就不夠的很了。所以這次借出來才買冬春新收的藥材之機,約好元大舅走了一趟益州,為日後燒出來的甜白瓷做市場。
之後二人在蘇州各自盤亙了一陣子,元大舅那邊時不時有上峰請去做客,劉旦縉閑來無事,便將指使了人隨便在留給自己的幾座山頭種了藥草養了禽畜,圈養起來,積年累月的也不至於浪費。
小東子辛辛苦苦尋到主子,先就打聽到五爺同元大舅住在一處,自然不敢貿然造次亂嚼主子們的舌頭,隻是瞅著機會“偶爾”帶一兩句,“六姨娘生了小少爺,內院裏小的不敢亂走,姨娘瞧著小的成日裏瞎閑著不成樣子,幹脆就讓回爺身邊來伺候。”
劉旦縉覺得正好,鞍前馬後的這小東子做習慣了,便留在跟前。
卻不想讓元大舅一日瞧見,好奇問這麵生小廝的來曆,小東子心中叫苦,臉上卻笑得花兒一樣半遮半掩的回答了。
元大舅聽到那“六姨娘”生了小子,便摸著下巴笑著揶揄道,“劉五爺好福氣。”
劉旦縉睨他一眼,“有什麽說什麽。”
元大舅搖搖頭,道,“看看,不過誇你一句福氣而已,這樣多心仔細勞了神活不久。”
劉旦縉被他說慣了,哼一聲,“把媳婦扔到京城裏自己卻領著老娘親妹子下了江南,你倒是有心情說我,怎的不誇誇你自己本事。”
被戳了老底,元大舅倒不生氣,一味笑道,“反正是給那位娶的‘好兒媳’,至於我,倒像是多餘的。再說了,怎麽生不是兒子?熬死了老東西,爺抬舉一個體麵地做個二房夫人,誰又敢說什麽。”
劉旦縉被他這句弄笑了,“果然出息。”
元大舅見他不接這茬,笑過便完了,於是提議過幾日要回去,劉旦縉也想著葉英兒生出來的小兒子,兩人約好做完手頭的事兒回家安頓一番,相攜上一趟苕子嶺,把新挖到的幾個燒瓷好手一並安置了。
劉旦縉總是希望有個名正言順的嫡子,元大舅卻怕妹妹一時傷了身子恢複不易,不如先抱個嬰兒養起來,無論怎樣要先求穩。
兩人都不去說破。
小東子瞧見,越發不敢再多嘴,隻做好手頭的事。
分家後的劉五爺府裏,元氏主持大局,待見到空手而歸的孫讓家的後並無惱怒,而後連著兩次遣了人去看葉英兒和小少爺,並送了不少的錢財。在得知青菊被配了小子後,又把自己跟前的一等丫鬟秋煙送去服侍,算得毫無分差。
劉旦縉回家後隻在元氏屋裏歇了兩日,便領著元大舅去了苕子嶺。
人走後,安嬤嬤送來元大舅那邊李嬤嬤送來的話,“……這一趟必然料理得那邊的事情,有的是法子,請您無須擔憂。”
元氏笑著應了,又問了老姨娘的吃飯睡覺可好,捎話過去說,“那個葉姨娘是從鄉下直接抬進府的,沒什麽見識,總是畏畏縮縮的低著個頭,我都有點兒想不起來她張什麽樣兒了。既然是哥哥出手,必定是穩當的。”
老姨娘知道自己女兒的手段,當然是放心得很。
元氏確實是做到應該做的,衣物月錢樣樣的不少,還私下裏另從自己手裏補貼了些,生怕葉氏在鄉下受了罪,讓人挑不出不是來。
其他幾個姨娘在這件事情上一麵準備了厚禮,另一麵又笑話葉氏沒有運沒氣:若是能趁著生產之前回來,憑著生了兒子的功勞元氏就不會再輕易為難她,可這個時候,除非是五爺親自接她回來!
要知道這個元氏可沒那麽傻,如今府裏沒一個能得如葉氏那樣的得五爺青睞,要她把個五爺的寵愛生生揪到自己眼前臊著,……還不隻是什麽下場呢。
……
莊子上,劉旦縉很快過來的消息提前兩天就送來了,葉英兒吃驚了一番後,拿了一封銀子,全權委托孫奎家的,不管是用人用物,務必要把莊子收拾的清爽幹淨,隻可惜打聽不出這位舅老爺的性子,也能提前布置一番。
可,小子的滿月已經過去好幾天了。
葉英兒聽著孫奎家的在屏風外說道莊子收拾的情況,心思有一時飄了遠處:劉旦縉隻讓人說把外書房收拾幹淨,床籠都仔細熏洗幹淨,舅老爺會來住幾日。講的如此細致,卻並無一句提及給他生的小兒子身上。
可憐的兒子如今連個能用的小名兒都沒有。
怎麽不讓人心灰意冷。
原本這幾日已經可以出月子,可實是見不得那個人了,之前想的法子也不打算用,硬是吃了相克的東西,脫了一回水,嚇得言嬤嬤兩夜的沒閉眼,好好的把坐炕時間延長起來。
等劉旦縉二人來的時候已經快天黑了,請了元大舅在前院吃了一頓素席麵,聊了些話後搖著進了後院。
正院裏的都是一直跟著自己的丫鬟,孫奎家的那兩個姑娘管著從村子裏租來的幾個粗使小丫頭,都拘在偏院裏玩耍不準隨便進正院。所有的門都是從裏麵鎖起來,十分的規矩,劉旦縉從西南角垂花門進來,夾道裏微風吹著挺舒服。
興許是入了夜,鄉村裏這時候都是各回各的屋裏,渲染的主院院牆內也靜悄悄的,幾聲偶爾的犬鳴越發顯得安靜。
進了堂屋,聽說葉氏還在坐月子,不覺有些詫異。
待站在臥房門簾之外和她說話時,心下一動,“……那就請個大夫過來看看,那些個接生婆子懂得個什麽。”說著,沒等丫鬟們反應過來,就自己掀了軟稠簾子進了內室,這可把言嬤嬤幾個嚇壞了!
“怎麽就不懂了?”葉英兒根本沒想到他會進來,黑發垂肩,懶散的閉著眼靠在床欄上說話,“大夫有什麽用,自然是女人懂女人——”
臉頰忽然被捧住,葉英兒聲音滯住,睜大了眼睛瞪著眼前的男人,“你、你怎麽進來了?!”
劉旦縉拿手捏了捏她的臉,歎息道,“竟瘦成這個樣子了?”
葉英兒鼻尖一酸,生生忍住,哽咽著拿手推他,“哪裏就瘦了,是長時間沒見而已。趕緊出去吧,這裏不是你來的的地方,沒得沾了晦氣。”
劉旦縉挑眉笑道,“晦氣?!”點了點葉氏的鼻尖,“哼,我的命比你還硬,哪裏來的晦氣。”
言嬤嬤幾個趕了進來,瞧見這幅光景,趕緊把其他人都趕了出去,自己遠遠的站在門口勸道,“五爺您看,這女人生孩子的地方……”
“你們就是這麽侍候六姨娘的?!”劉旦縉冷哼一聲,“府裏送來的東西不少,還能把人給養成這個樣子,都是吃幹飯的,嗯?!大膽之極。”
葉英兒忙拉他袖子,“這麽大聲。”
劉旦縉瞪了言嬤嬤一眼,擺擺手,“外頭跪著去。”
葉英兒嚇了一跳,“跪什麽跪,嬤嬤去劉嫂子哪裏調碗羹湯過來,”回頭衝著劉旦縉嗔道,“正事兒都做不完呢,哪有時間跪,攢著吧。”
劉旦縉冷冷哼了一聲,便低頭去逗床上的嬰兒。
言嬤嬤哪裏敢說個不字,應聲就退了出去。
等房子裏安靜下來,劉旦縉想著事情,抬起頭正要說什麽,就瞧見葉氏一雙黑亮亮的眼睛正盯著自己瞧,不覺笑道,“怎麽,爺臉上能看出個花兒來?”
葉英兒咬著唇瞧著他笑。
劉旦縉最喜歡看她望著自己笑的樣子,說不清的感覺,不覺也跟著她低低笑了起來,“小東西!”又指了指小兒子促狹道,“看你生出來的黑娃娃,隨了誰了怎麽這麽黑?”
葉英兒忽然抬身湊近,雙手捧上他的臉,輕輕的吻了他的臉頰,而後慢慢的挪向他的唇瓣,一口一口的慢慢吮磨了起來。
劉旦縉身子一僵,怎麽也不曾想到這女子如此大膽,可緊接著渾身就滾燙的興奮了起來,大手一把就握住她胸前越發圓潤的柔軟!
可正當劉旦縉就要順應身體的變化將她壓倒在床上時,葉英兒忽然吃吃的笑了起來,摟著劉旦縉的脖子簡直快要喘不過起來,“您壓著我了!”
劉旦縉不妨丟失了那丁香小舌,一陣空虛,聽見她如此嬉笑不止,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就聽見她磨蹭在自己耳邊低聲說了句,“都是英兒想偏了。”
“嗯?”
葉英兒含笑望著他,將身子蜷著偎在他懷中,抬頭道,“英兒再也不胡思亂想了,您這回就饒了我吧!”
劉旦縉失笑。
這人,把自己挑逗起來,卻又說這樣莫名其妙的話!
不過還是挺高興。
兩人就你一句我一句低低喁喁的說了一陣話,什麽小子怎麽黑赳赳的,搖醒了讓爺看看長什麽樣之類;又一起給小兒子起了小名,說小子這麽黑不如就叫雲哥兒,至於官名還得回去請人給合八字之類。
時辰差不多,葉英兒就哄他去西暖閣睡覺。
第二日劉旦縉便要領著元大舅上山去窯場,臨去前記掛著葉氏的身子骨似乎不大好,讓小東子拿著自己的名帖回城請回春堂的老大夫過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