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川貝貝就收拾好行李前往龍華寺,在居士廂房裏住了下來。川貝貝向負責接引她的小和尚問道:“這兒除了我,可還住了其他人?”


    “目前居士這兒就施主一人。”


    “不至於吧……龍華寺香火這麽鼎盛,居然就我住這兒?”川貝貝想了想,又繼續問道,“那其它地方呢?可有外人居住?”


    “貧僧並不知道其它住處的情況。”


    “好吧,謝謝。”


    整理好衣物用品,川貝貝出了廂房溜達,“這江蘺,也不知道是在哪裏?如果根本不在龍華寺,那我不白來了。雖然現在也隻有這一條線索了。”


    川貝貝決定先熟悉熟悉環境。映在綠樹叢中的寺院,杏黃色的院牆,青灰色的殿脊,蒼綠色的參天古木,鬆柏森森,秀竹鬱鬱,芳草青青,還能隱隱約約聽到悠揚的鍾聲和誦經聲。


    “真是個清幽的好地方,很適合讀書碼字了。”川貝貝覺得心情也跟著舒心豁達了起來。


    忽然,川貝貝看見一個和尚扶著肚子從茅坑出來,表情十分難受。


    “你怎麽了?”川貝貝連忙上前問道。


    “貧僧……拉肚子。”和尚麵色蒼白,吐字都有些困難。


    “你先坐下吧,我是大夫,可以幫你看看。”


    和尚見她是個年輕小姑娘,擺擺手:“沒用的,我已經拉了一個星期,吃了好些藥了,方丈都看過了。什麽藿香正氣水、參芩白術散什麽的。”


    “方丈這麽專業?連太醫都不知道的藿香正氣水他都知道。”


    不過這麽多經典藥方都治不好的腹瀉,川貝貝還真有些好奇,“不試試怎麽知道呢?總不可能一直這樣下去吧。我看看你的舌苔。”


    和尚勉強把舌頭伸了出來。


    川貝貝觀望一番:“舌胖苔厚膩。再說說你大便的形態。”


    “這……不方便吧?”和尚蒼白的臉上微微泛起了紅光。


    “這有什麽不方便的,看病而已。”


    “大便像豆腐渣似的,經常夾雜著未消化的食物殘渣。”


    看和尚瘦得皮包骨,川貝貝問道:“你是不是經常沒有力氣啊?”


    “是啊,經常氣短無力的。水都挑不了,隻能種種菜、剪剪枝葉什麽的。” 和尚懊惱地歎了口氣。


    “還有什麽其它症狀嗎?”


    “時不時會胃脹,打嗝,肚子還經常叫。”


    川貝貝了然:“大便夾未消化殘渣且氣短乏力,可知脾胃陽氣虧虛,無力腐熟水穀;胃腹脹滿且舌胖苔厚膩,可知濕困中焦;胃腹脹痛、噯氣打嗝、腸鳴及矢氣則舒,可知中焦氣滯。病因病機辨證為:陽虛,濕困,氣滯。你這是好幾個病症混雜在一起了,所以會比較難治。”


    見川貝貝一口氣說出了這麽多專業詞匯,和尚對她刮目相看:“怪不得。那要怎麽辦啊?我怎麽會這麽多問題啊?”


    “你這病是長期積累而成的,需要攻補兼施,扶陽,祛濕,行氣一起上。”


    這次不能像往常一樣隻用一個成藥藥方,需要再加些藥材。川貝貝好好想了想:“可以用理中湯加桂枝,扶脾胃之陽,再加茯苓配合炒白術健脾運化水濕,另外再加川樸,既燥濕又行氣消脹,並用白芍潤腸通便並有助苓術去濕之功。”


    川貝貝從廂房取了紙筆,寫了下來,遞給和尚。


    和尚還是有點將信將疑:“施主是今日住到龍華寺來的嗎?往日也沒見過你。”


    “是啊,我一直向往佛門淨地,所以來這兒住一段時間,修身養性。”


    “確實很多大夫都對佛學挺感興趣的。”


    “這兒還有其他大夫嗎?”


    “之前有過,主持方丈也挺喜歡研究這個的。”


    “哦。那我有機會和他交流交流。”


    “那我先試試這藥。謝謝施主。”和尚拿著藥方走了。


    休整了一天,第二天便要按寺廟的作息時間行事了。


    寺廟作息時間和宮裏有很大不同。這裏淩晨四點起床,寺廟的術語叫“打板”。四點起床,對川貝貝這個一貫睡懶覺的人來說,真的是一個艱巨的考驗。“為了找江蘺還真是豁出去了。唉,既然來到這裏,就遵守這裏的規矩吧,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不過川貝貝很快也發現早起的好處了。因為四點天都未亮,出門的時候下意識望向天空,居然看到了滿天的星星,亮晶晶地懸掛在寂靜的天空上。


    四點半早課,就是“早殿”。在大眾早課之前,已經有一位年輕的和尚在一個專用的小房間裏,站在大磐鍾麵前,一邊敲擊著磐鍾,一邊以唱帶念的方式,念著各個佛菩薩的名號。小和尚渾厚嘹亮的唱誦聲,伴隨著清脆悠揚的鍾聲,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刻,久久回蕩在天空中,也把川貝貝引入了一個莊嚴神聖的境地。磐鍾聲一停止,鍾鼓聲就響起了,隨著三下鼓聲,大家都畢恭畢敬地麵朝佛像,跪下磕三個頭,然後正式開始念經。經書被分發到了川貝貝手裏,誦讀經書大約要一個時辰。常說做一天和尚念一天經,念經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一個時辰內要大聲誦讀足足14張a4紙內容的經書。川貝貝看了看,裏麵文字八成都不認識,關鍵他們還不能拿著經書念,需要倒背如流,並且要按照鼓點的節奏,時快時慢,有些是長長的拖音,有些是急促的念誦,一般開始慢,後來則越來越快。


    川貝貝隻覺得拿著經書用眼睛看都跟不上,而僧人還要整齊劃一、聲音洪亮、不錯不亂完全背誦下來,到了時點會自動噶然而至,沒有一點雜音。尤其是念經領讀的師父,聲音洪亮、渾厚,富有磁力,“如果他們不做和尚,估計都有成為男中音歌唱家的天分。還好我沒有出家,以前光是那些藥材和穴位就背得頭暈了,如果還加那麽多經書,那還了得。看來不少人因為生活失意為了逃避現實想出家,但實際上出家也不是那麽好混的,不要以為在寺廟就可以過上輕鬆自在的生活,反而可能需要更強大的信念支撐。”


    寺廟是個儀式感非常強的地方,在念經的一個多小時內,還會穿插許多儀式,比如有些時候要跪著念,有時候到外麵圍著廟堂念。在這種儀式中,也確實可以強化一個人的信念。


    上完早課,大約六點了,川貝貝又跟著眾人到操場上練功,練得是六字訣。六字訣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通過呬、嗬、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不同的髒腑經絡氣血的運行,可以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充分誘發和調動髒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川貝貝本來還有些質疑,怎麽通過吸氣呼氣不同發音也可以鍛煉身體,不過完整一套練下來,居然感覺氣血通暢,渾身舒服了不少。


    接下來終於等來了川貝貝期待的早飯。在寺廟吃飯,也是一件儀式感很強的事情。食堂很大,長長的桌椅一排排擺開,排了二十多行,就像學生的課桌。川貝貝估摸了一下,如果全部坐滿大約可以容納三百多人同時就餐。“龍華寺不愧是大廟,人真多。”這裏的食堂叫齋堂,吃飯的時候先有個和尚敲鍾,大家才能進入齋堂,坐在座位上。前三排是給出家人留位,居士則往後坐。吃飯之前,先念經,也有一個和尚領讀,大家跟著念。早餐一般是粥和各種麵點,包子、饅頭、煎餅等,每天都會換花樣,就是沒有肉。在這裏,吃飯是不準說話的,也不能發出聲音。所以,幾百人的同時用餐,除了能聽到筷子與飯碗的輕微碰撞聲外,幾乎沒有其他聲音,整個齋堂靜悄悄的。大約二十分鍾所有人都吃完了,各自洗自己的碗筷。飯後一眼望去,桌子上幹幹淨淨,地上沒有一點垃圾,與平時在外吃飯那種喧囂嘈雜、杯盤狼藉相比,截然不同。“看來在一個懷有敬畏之心的地方,大家還是很有素養的。對那些喜歡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的人,倒是建議來寺廟住住,也許可以改掉這個習氣。”大家坐在洗碗池旁邊,一邊洗碗一邊聊天,就像一個大家庭,和和睦睦。川貝貝趁機留意了有沒有熟悉的身影,然而大家穿著打扮都很相似,也並沒有見到江蘺和那位老者。


    吃完早飯,大約七點,有一個小時自由時間。然後就開始工作了。這裏的寺廟擁有大塊的土地,農作物一般是自給自足,菜果大部分自己種植。寺廟的規矩是:農禪並重,堂上坐禪,堂下禪種。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所以每個人包括和尚尼姑居士都要下地勞動,他們術語叫“出坡”。川貝貝被分在藥田,剛好昨天見到那個拉肚子的和尚也在。


    “你也在這兒呀。”川貝貝打招呼道。


    “是啊,我因為身體不好,所以申請來了藥田,想著多學點藥理知識。不過你開的那藥,好像真有點用,今天我還沒拉肚子。”


    “那當然,你不知道我是…我是要怎麽稱呼你呀?你法號是什麽?”川貝貝差點要說自己是太醫,險些暴露了身份。


    “釋能。”


    “哦,釋能……沒想到你們這兒居然也種了藥材。”


    “是啊,我們這兒都是自給自足。而且一個真正修持的人或者菩薩,是要懂得醫藥的,畢竟要濟世救人。”


    川貝貝看著眼前的藥田,不由得想起了花海,歎了口氣道:“京城郊區本來也有一片很大的花海,裏麵種植著各種藥材,奇珍異草應有盡有,可惜現在全毀了。”川貝貝歎了口氣。


    “啊?那也太可惜了吧。是被什麽人毀的?”


    川貝貝搖了搖頭:“先不說這個了。我們把這些柴胡挖了吧。”


    出坡完工後,僧人、居士和義工就去各自崗位工作了。寺廟就像一個大公司,有各個部門,如流通處、財務處、行政處、宣傳部、義工部等等十幾個部門,每個僧人、居士和義工各自都承擔大量工作,工作強度不亞於凡塵中的人。一名法師見川貝貝像是新來的,說自己每天加班到晚上十點多,連練功念經的時間都沒有,感到工作壓力很大。一個才十幾歲的小尼姑聽見他們在聊這個話題,也湊過來說道:“你們外人總以為僧人就是打打坐,念念經,不用幹活,其實完全不是這樣,我們工作量挺大的。隻不過我們是身體累,心不累,你們是身體累,心也累。”川貝貝頗有同感地點點頭。


    中午11就吃午飯了。午飯的規矩與早餐差不多,先靜坐念經幾分鍾,飯菜會有人夾到你麵前的碗裏。有米飯有粥,菜當然都是素食,至少都有三四種搭配,如茄子、空心菜、南瓜、芹菜、秋葵等等。更神奇的是,川貝貝平時是一個挺能吃能睡的人,中午吃的飽飽的下午四點也會餓,而這次按平時飯量吃了午飯,一下午都沒餓。


    吃完午飯,有兩個小時自由時間,可以休息或做一點自己事情。“太子這麽重要的人物,肯定越少人知道他的藏身之處越好。我還是先和方丈打好關係套套話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宮鬥第一療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梨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梨糕並收藏宮鬥第一療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