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方氏讓沈正章私下去打聽了趙家郎君的德行, 不過並未打聽出什麽不好的消息, 反而得知趙家郎君在坊間名聲不錯,素有勤學仁善之名。
從前有乞丐攔了趙郎君的馬車, 他卻並未仗著身份淩弱,隻叫人喊乞丐走開,誰知那乞丐十分可惡, 硬說自己都快結痂的膝蓋是趙家馬車撞破的, 要他給銀子才肯走開, 趙郎君本想給, 又擔心乞丐拿著銀子不去看大夫, 便強行扭著人去了醫館, 出銀子替他看大夫買藥。
趙郎君還因此遲去了書院, 若非他的小廝同先生解釋, 他險些要受先生責罰。
沈正章是個讀書人, 骨子裏是像沈世文的, 他得知了此事,倒是對趙郎君有些讚許, 甚至惋惜道:“這麽好的郎君, 趙家怎麽會親近永恩伯府……”
沈清月不語,前世她在張家內宅聽多了流言蜚語, 已經習慣先懷疑、推敲, 再下定論,遂她不是容易聽信謠言的人,趙郎君的事, 她有不同於沈正章的看法。
方氏問沈清月,怎麽看待此事。
沈清月大大方方道:“且先說此傳言若是真的,我不認為趙郎君為人仁善。其一,他一個舉業勤勉之人,明明是要趕去書院念書,若與乞丐糾纏,豈不耽擱功課?遲去課堂,也有些不敬老師,尊師敬長的人,不會因為一點點小事這樣做。
加之他父親可是正四品京官,官職並不小,他的一舉一動,誰不盯著?他不會不知流言的厲害。他如何敢因小舍大?何況那乞丐隻是破了膝蓋都快結痂了,又不是斷了腿,這是小傷,很容易好,不過就是留疤而已,又不是姑娘家,趙郎君還至於去關心人家留不留疤不成?給了銀子再趕去學院,已是最好的舉措,一則全了他的仁義之名,二則不耽誤時間。”
沈正章聽得直點頭,他覺著十分有道理,連忙追問:“其二是什麽?”
沈清月道:“其二,趙郎君在什麽學院讀書?”
“國子監。”
沈清月冷笑一聲,道:“國子監裏以師為官,全部都是吏部任命的朝廷命官,他的小廝哪裏有說話的地位?二哥身邊的小廝,可有敢在族學裏的先生跟前替你答話的?他的小廝憑什麽敢當堂跟老師解釋?何況先生都險些要罰趙郎君了,小廝當堂反駁先生,豈不是打先生的臉?應事後解釋方不得罪老師,亦沒有目無尊長之嫌。所以唯有一種可能——小廝說的話,是趙郎君授意的。很顯然,趙郎君同時以為,這位老師他開罪的起,於是不顧及老師的顏麵,叫小廝出麵解釋。”
沈正章瞪了瞪眼睛,愈發覺得沈清月說的有道理,隻是這其中彎彎繞繞太多,他一個讀書人,不常混在內宅,一時間想不通透。
他眨著眼問:“可還有其三?”
沈清月道:“其三則要論他到底為什麽要帶乞丐去醫館。”
沈正章問道:“為什麽?”
沈清月答說:“兩種可能,一是他本身有事耽擱,不想遲了,所以借乞丐之名遮掩,二是他這人剛強狹隘的很,明知道乞丐故意訛詐,寧耽擱時間,把錢給大夫賺去,也不肯叫乞丐占一分一毫的便宜。”
沈正章皺著眉問:“二妹覺得是哪一種?”
沈清月道:“不管是哪一種,他都和仁善沾不上邊。但我希望他是第一種,若是第一種性子,不過是虛榮和怯懦小有心機而已。若是第二種……當天他空閑無事便罷了,明知道要去書院讀書,還要親自留下和乞丐較真兒,未免有些太錙銖必較、睚眥必報。這樣的人,不好招惹。這就是我說的其三——他本身動機不純,卻叫小廝說他是擔心乞丐拿著銀子不去看大夫,才扭著人去醫館,如此看來,他的確不是良善之輩。”
沈正章聽完分析,驚出了一身冷汗,枉他讀了那麽多聖賢書,卻好似腦子還不如沈清月一個十五歲的姑娘。
方氏亦是眉頭緊鎖,其實此事她是有些疑心的,譬如小廝在先生麵前替主子解釋,她也覺得不妥,可她沒有這麽快就像沈清月這般分析得清清楚楚,頭頭是道。
她一麵驚詫沈清月的敏銳聰慧,一麵害怕趙家郎君若是心思狹小的第二種人,這門婚事要是退不掉,她怎麽敢把沈清舟托付出去!
沈清月覺著自己說的話太重了,輕聲道:“這不過我是的一點猜測,若事情是真的,我猜的也就七七八八了,若傳言早傳變了樣子,被人‘潤色’過的,倒未必是這樣。”
沈正章木著臉搖頭道:“這事我找的是國子監誠心堂的學生打聽的,趙郎君也是誠心堂的學生,大概是錯不了的。”
方氏道:“如今國子監已經不比太·祖在世之時,現在還在國子監讀書之人,多半是要走蔭監之路。趙郎君父親是進士出身,趙郎君又是嫡子,不愁沒有好先生教,天資再差,好好上進一二十年,總會有所成就,他卻挑了國子監這條路,說明他本身也不是能吃苦耐勞之人。”
沈清月深以為然,她道:“但凡偽善之人,沒有不露出把柄的。伯母,您且先拖延下舟姐兒的親事再說。”
方氏點頭應下,待天黑沈世文下了衙門,她便將此事告之於他。
沈世文皺了皺眉,他也打聽過趙郎君的名聲,小郎君一貫風評不錯,他倒沒再細致打聽,卻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事,而且方氏分析的很有道理。
沈世文漸漸回神過來,麵色沉鬱地對方氏道:“我打聽的幾個人都是說他好的,若隻是碰巧就罷了,萬一外邊兒全是說他好的,這就反常了。便是聖人還有人罵的,這世上沒有完人。”
方氏心裏更緊張了。
沈世文安撫她道:“你放心,舟姐兒還沒及笄,一時半刻成不了婚事。”他又捏著方氏的肩膀道:“夫人賢惠機敏,以小窺大,娶妻當如此!”
方氏笑著搖頭,替沈世文寬衣解帶,道:“哪兒是我說的,是月姐兒下午來坐的時候,她說的,隻國子監那一條是我說的。”
沈世文訝異道:“月姐兒說的?”
方氏點了應了一聲。
沈世文沉默了一會子,方道:“可見月姐兒是有仁愛之心的。先前老夫人指責她的時候,我還有些擔心她像老夫人說的以計謀事,手段心思落了下乘,倒是小瞧她了。”
方氏笑說:“月姐兒有主意有分寸,比舟姐兒都省心。”
隨後,方氏又提了趙家和永恩伯府的交好的事,沈世文倒沒說話了,他雖覺永恩伯府行事不仁,到底沒權利去幹涉趙家和誰交好,真要論起來,沈家也有幾門說不幹淨的事兒。
內室裏,夫妻二人交談的聲音越來越小,取而代之的是淺淺的呼吸聲。
翌日,沈世文特地去再次打聽趙郎君的名聲,外人無一不說他的好話,沈世文徹底動了和趙家退婚的心思,奈何兩家已經交換信物,當年互換玉佩之時,還有人證,若這樣退了,趙家肯定不依不饒,一定會傷了舟姐兒的名聲。
會試臨近,翰林院的人都忙得不可開交,沈世文暫時擱置下沈清舟的婚事。
二月初九,會試第一場開始。十二日第二場,十五日第三場。
與此同時,坊間賭場生意如火如荼,來來往往有達官貴人的家仆,亦有平民百姓。
原先居首的陳興榮已經讓位於人,但是並不是讓給顧淮,而是另一位閣老汪閣老之子。
汪閣老的小兒子是往科的舉人,所以今歲並未參加鄉試,坊間也就沒有什麽人談論他,但他上一科也是解元,因故沒有參加會試,輪到今年才考了會試。
汪閣老曾經是探花郎,他的小兒子上一科還中了解元,家族底蘊比顧淮深厚得多,且還有閣老父親坐鎮,汪郎君一下子竄到了賭坊裏魁首的位置。顧淮雖然在燈節夜裏聲名大噪,到底隻是上不得台麵的玩意兒,在真正的世家大族眼裏,這並非什麽高才。
不論官家還是平民百姓,多下注汪郎君中會元,顧淮和陳興榮雖並列,與其卻相去甚遠。
沈清月手中的鋪子從去歲就開始盈利,存到現在,加上原先開鋪子之餘留下的一點點現銀,全部叫羅媽媽拿去替她買顧淮中會元。
羅媽媽勸道:“姑娘這不好!萬一顧先生沒中,姑娘豈不是虧死了!這可是姑娘全部的嫁妝現銀!”
沈清月道:“您別擔心,錯不了。”
羅媽媽不肯,她道:“您若買汪郎君,我許還能依你,顧解元就算有天分,到底……家世單薄,不好不好。”
沈清月無奈,隻好道:“那好吧,您就替我買五千兩,留些銀子應急,這總行了吧?”
她手裏除去首飾一類,鋪子隻有幾間,良田百畝,現銀沒剩多少。若她一個人過日子也就罷了,將來不得不嫁人,沈世興也絕不會替她挑個泛泛之輩。她上輩子打理過張家,張家根本還不是什麽顯赫人家,銀子流水一樣送出去,就她這些錢,還不足夠花,等過幾年,京中什麽都貴了,銀子更不值用。
沈清月兩世為人得出來的經驗,什麽都沒有銀子來得實在。
羅媽媽眼見勸不住,隻好去了。
沈清月都沒敢告訴羅媽媽,她還打算買顧淮中狀元呢。
二月底,終於要放榜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一更,晚點補更
方氏讓沈正章私下去打聽了趙家郎君的德行, 不過並未打聽出什麽不好的消息, 反而得知趙家郎君在坊間名聲不錯,素有勤學仁善之名。
從前有乞丐攔了趙郎君的馬車, 他卻並未仗著身份淩弱,隻叫人喊乞丐走開,誰知那乞丐十分可惡, 硬說自己都快結痂的膝蓋是趙家馬車撞破的, 要他給銀子才肯走開, 趙郎君本想給, 又擔心乞丐拿著銀子不去看大夫, 便強行扭著人去了醫館, 出銀子替他看大夫買藥。
趙郎君還因此遲去了書院, 若非他的小廝同先生解釋, 他險些要受先生責罰。
沈正章是個讀書人, 骨子裏是像沈世文的, 他得知了此事,倒是對趙郎君有些讚許, 甚至惋惜道:“這麽好的郎君, 趙家怎麽會親近永恩伯府……”
沈清月不語,前世她在張家內宅聽多了流言蜚語, 已經習慣先懷疑、推敲, 再下定論,遂她不是容易聽信謠言的人,趙郎君的事, 她有不同於沈正章的看法。
方氏問沈清月,怎麽看待此事。
沈清月大大方方道:“且先說此傳言若是真的,我不認為趙郎君為人仁善。其一,他一個舉業勤勉之人,明明是要趕去書院念書,若與乞丐糾纏,豈不耽擱功課?遲去課堂,也有些不敬老師,尊師敬長的人,不會因為一點點小事這樣做。
加之他父親可是正四品京官,官職並不小,他的一舉一動,誰不盯著?他不會不知流言的厲害。他如何敢因小舍大?何況那乞丐隻是破了膝蓋都快結痂了,又不是斷了腿,這是小傷,很容易好,不過就是留疤而已,又不是姑娘家,趙郎君還至於去關心人家留不留疤不成?給了銀子再趕去學院,已是最好的舉措,一則全了他的仁義之名,二則不耽誤時間。”
沈正章聽得直點頭,他覺著十分有道理,連忙追問:“其二是什麽?”
沈清月道:“其二,趙郎君在什麽學院讀書?”
“國子監。”
沈清月冷笑一聲,道:“國子監裏以師為官,全部都是吏部任命的朝廷命官,他的小廝哪裏有說話的地位?二哥身邊的小廝,可有敢在族學裏的先生跟前替你答話的?他的小廝憑什麽敢當堂跟老師解釋?何況先生都險些要罰趙郎君了,小廝當堂反駁先生,豈不是打先生的臉?應事後解釋方不得罪老師,亦沒有目無尊長之嫌。所以唯有一種可能——小廝說的話,是趙郎君授意的。很顯然,趙郎君同時以為,這位老師他開罪的起,於是不顧及老師的顏麵,叫小廝出麵解釋。”
沈正章瞪了瞪眼睛,愈發覺得沈清月說的有道理,隻是這其中彎彎繞繞太多,他一個讀書人,不常混在內宅,一時間想不通透。
他眨著眼問:“可還有其三?”
沈清月道:“其三則要論他到底為什麽要帶乞丐去醫館。”
沈正章問道:“為什麽?”
沈清月答說:“兩種可能,一是他本身有事耽擱,不想遲了,所以借乞丐之名遮掩,二是他這人剛強狹隘的很,明知道乞丐故意訛詐,寧耽擱時間,把錢給大夫賺去,也不肯叫乞丐占一分一毫的便宜。”
沈正章皺著眉問:“二妹覺得是哪一種?”
沈清月道:“不管是哪一種,他都和仁善沾不上邊。但我希望他是第一種,若是第一種性子,不過是虛榮和怯懦小有心機而已。若是第二種……當天他空閑無事便罷了,明知道要去書院讀書,還要親自留下和乞丐較真兒,未免有些太錙銖必較、睚眥必報。這樣的人,不好招惹。這就是我說的其三——他本身動機不純,卻叫小廝說他是擔心乞丐拿著銀子不去看大夫,才扭著人去醫館,如此看來,他的確不是良善之輩。”
沈正章聽完分析,驚出了一身冷汗,枉他讀了那麽多聖賢書,卻好似腦子還不如沈清月一個十五歲的姑娘。
方氏亦是眉頭緊鎖,其實此事她是有些疑心的,譬如小廝在先生麵前替主子解釋,她也覺得不妥,可她沒有這麽快就像沈清月這般分析得清清楚楚,頭頭是道。
她一麵驚詫沈清月的敏銳聰慧,一麵害怕趙家郎君若是心思狹小的第二種人,這門婚事要是退不掉,她怎麽敢把沈清舟托付出去!
沈清月覺著自己說的話太重了,輕聲道:“這不過我是的一點猜測,若事情是真的,我猜的也就七七八八了,若傳言早傳變了樣子,被人‘潤色’過的,倒未必是這樣。”
沈正章木著臉搖頭道:“這事我找的是國子監誠心堂的學生打聽的,趙郎君也是誠心堂的學生,大概是錯不了的。”
方氏道:“如今國子監已經不比太·祖在世之時,現在還在國子監讀書之人,多半是要走蔭監之路。趙郎君父親是進士出身,趙郎君又是嫡子,不愁沒有好先生教,天資再差,好好上進一二十年,總會有所成就,他卻挑了國子監這條路,說明他本身也不是能吃苦耐勞之人。”
沈清月深以為然,她道:“但凡偽善之人,沒有不露出把柄的。伯母,您且先拖延下舟姐兒的親事再說。”
方氏點頭應下,待天黑沈世文下了衙門,她便將此事告之於他。
沈世文皺了皺眉,他也打聽過趙郎君的名聲,小郎君一貫風評不錯,他倒沒再細致打聽,卻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事,而且方氏分析的很有道理。
沈世文漸漸回神過來,麵色沉鬱地對方氏道:“我打聽的幾個人都是說他好的,若隻是碰巧就罷了,萬一外邊兒全是說他好的,這就反常了。便是聖人還有人罵的,這世上沒有完人。”
方氏心裏更緊張了。
沈世文安撫她道:“你放心,舟姐兒還沒及笄,一時半刻成不了婚事。”他又捏著方氏的肩膀道:“夫人賢惠機敏,以小窺大,娶妻當如此!”
方氏笑著搖頭,替沈世文寬衣解帶,道:“哪兒是我說的,是月姐兒下午來坐的時候,她說的,隻國子監那一條是我說的。”
沈世文訝異道:“月姐兒說的?”
方氏點了應了一聲。
沈世文沉默了一會子,方道:“可見月姐兒是有仁愛之心的。先前老夫人指責她的時候,我還有些擔心她像老夫人說的以計謀事,手段心思落了下乘,倒是小瞧她了。”
方氏笑說:“月姐兒有主意有分寸,比舟姐兒都省心。”
隨後,方氏又提了趙家和永恩伯府的交好的事,沈世文倒沒說話了,他雖覺永恩伯府行事不仁,到底沒權利去幹涉趙家和誰交好,真要論起來,沈家也有幾門說不幹淨的事兒。
內室裏,夫妻二人交談的聲音越來越小,取而代之的是淺淺的呼吸聲。
翌日,沈世文特地去再次打聽趙郎君的名聲,外人無一不說他的好話,沈世文徹底動了和趙家退婚的心思,奈何兩家已經交換信物,當年互換玉佩之時,還有人證,若這樣退了,趙家肯定不依不饒,一定會傷了舟姐兒的名聲。
會試臨近,翰林院的人都忙得不可開交,沈世文暫時擱置下沈清舟的婚事。
二月初九,會試第一場開始。十二日第二場,十五日第三場。
與此同時,坊間賭場生意如火如荼,來來往往有達官貴人的家仆,亦有平民百姓。
原先居首的陳興榮已經讓位於人,但是並不是讓給顧淮,而是另一位閣老汪閣老之子。
汪閣老的小兒子是往科的舉人,所以今歲並未參加鄉試,坊間也就沒有什麽人談論他,但他上一科也是解元,因故沒有參加會試,輪到今年才考了會試。
汪閣老曾經是探花郎,他的小兒子上一科還中了解元,家族底蘊比顧淮深厚得多,且還有閣老父親坐鎮,汪郎君一下子竄到了賭坊裏魁首的位置。顧淮雖然在燈節夜裏聲名大噪,到底隻是上不得台麵的玩意兒,在真正的世家大族眼裏,這並非什麽高才。
不論官家還是平民百姓,多下注汪郎君中會元,顧淮和陳興榮雖並列,與其卻相去甚遠。
沈清月手中的鋪子從去歲就開始盈利,存到現在,加上原先開鋪子之餘留下的一點點現銀,全部叫羅媽媽拿去替她買顧淮中會元。
羅媽媽勸道:“姑娘這不好!萬一顧先生沒中,姑娘豈不是虧死了!這可是姑娘全部的嫁妝現銀!”
沈清月道:“您別擔心,錯不了。”
羅媽媽不肯,她道:“您若買汪郎君,我許還能依你,顧解元就算有天分,到底……家世單薄,不好不好。”
沈清月無奈,隻好道:“那好吧,您就替我買五千兩,留些銀子應急,這總行了吧?”
她手裏除去首飾一類,鋪子隻有幾間,良田百畝,現銀沒剩多少。若她一個人過日子也就罷了,將來不得不嫁人,沈世興也絕不會替她挑個泛泛之輩。她上輩子打理過張家,張家根本還不是什麽顯赫人家,銀子流水一樣送出去,就她這些錢,還不足夠花,等過幾年,京中什麽都貴了,銀子更不值用。
沈清月兩世為人得出來的經驗,什麽都沒有銀子來得實在。
羅媽媽眼見勸不住,隻好去了。
沈清月都沒敢告訴羅媽媽,她還打算買顧淮中狀元呢。
二月底,終於要放榜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一更,晚點補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