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虞飲茶之後意興闌珊,晚飯一口未動。
到了夜間,她在淺眠中被痛驚醒,下腹如針紮一般的疼痛,身體沉重得如同縛石。
她瞪大眼睛尖叫,卻隻能從喉嚨裏發出破碎的音,仿佛是幼獸的嘶吼。腹中的疼痛漸漸加劇,讓她喘氣都變得艱難。她掙紮著往床邊爬,一手撞到了宮燈,驚醒了守夜的秀蟬。
秀蟬見到這樣的場景,嚇得四肢發軟,想要出門呼救。
子虞一把攥住她,“別,別驚動人,請……懷因……”她費力說了這一句,臉色已經灰白地駭人,透著一股不祥。
秀蟬奔出房外,碰見兩個聞聲正要進廂房的宮女,她連忙喝止,隻說娘娘心情不好在發脾氣。宮女心想今日碰到王府新婦,難怪溫婉的王妃也會發火失常,也就不在這當口去找晦氣,各自散了。
等秀蟬避開人把懷因請來,子虞已經疼得暈了過去。
懷因顧不上禮防,上前扶住她,在合穀,人中等穴位掐壓,須臾,子虞才喘回一口氣,下腹又是一陣劇痛,仿佛有什麽硬生生拉扯,她抬起頭,大顆大顆的汗水滴落,一隻手死死攥著懷因的縵衣,指節泛白,指尖卻抖個不停,“救我。”
懷因看見殷紅的鮮血從她的綾衣上透出來,心中莫名地生出劇痛,他抓住她的肩膀,“這樣不行,要叫大夫。”
“不行,”子虞眼神逐漸黯淡,像是看著最後的希望,透出一絲絕望的光彩,“沒人會救我,你說,普度眾生,為何,為何救不得我?”
看著她傷痛欲絕的麵容,他的胸口仿佛一瞬被洞穿了。碩大的淚珠從她的臉頰滑下,猶帶餘溫地滴落在他的手上,又恍惚,落在他的心頭。
那一瞬的劇痛來襲,又驟然而逝,子虞覺得身子一輕,驀然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什麽,心底最柔軟的一處痛不可抑,仿佛被生生剜去了一塊。
她麵色白得可怕,四肢顫動,偶爾睜開的雙眼裏也如死灰一片,雙手不知何處來的力氣,將被褥揪成一團,不成模樣,仿佛她的心腸如同被褥,在那一刹那,寸寸絞斷。她痛苦到了極致,聲音壓抑在喉口,碎成了嗚咽。
模模糊糊又憶起那個大雨的早晨,母親含淚為她梳發,被獄卒急催之下,掰開她死拽的雙手,決然離去。她在空曠的牢室中不敢放聲嚎哭,咬得滿舌鮮血,一分分的痛又仿佛昨日回映,慢慢淩遲她的骨血。這樣不可訴之言語的悲慟,讓她的身體如浸寒冰,一瞬一息地冰冷下去。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黃泉碧落,骨肉生死永離,想思之一麵,訴之一句,便是夢中,也覺得痛徹心扉,肝碎脾裂,獨一人嚐此悲慟,不如帶我一同離去,便是阿鼻地獄,也勝過世間春菲。
她心中滴血,淚水不斷地滲出眼角,嘴裏含糊地念著哭著,已不成言語。
懷因心急如焚,額上已透著汗,雙手力持鎮定地對準穴位刺下,止住了子虞小產後的血崩,轉頭看著她的臉,他不覺長籲一口氣,方才一直擒在心底的恐懼漸漸散去,可雙手卻有些不自主的顫抖。
秀蟬忍住驚悸,將染血的衾被褥子全部收起,那股帶著腥味的血氣漸漸從房中消散。她有諸多後續事務需要打理,看到床上孱弱的人影,隻好哀求懷因再留一陣。等她走後,房中歸於寂靜。
懷因正襟危坐,雙目微闔,臉上平靜的如同這個夜色。可房裏是這樣的安靜,子虞嗚咽的哭聲顯得異常分明,一聲聲落在耳裏,如同重錘。懷因無法視而不見,走到床前。她眉頭擰成一團,在夢魘中啜泣。他垂頭去聽,她一時呼兄長,一時呼睿定,幾聲之後又痛苦地喊娘親。
懷因聽得心中一疼,為子虞拉攏錦被,這才見到她一雙手揪住被褥。他定定地看了許久,才伸手要將她的手解開。她嘶啞地哀哭,“別丟下我……”懷因一怔,托著她的手不敢動彈,心裏沉沉浮浮地不知在想什麽。她又哭泣一聲,他心頭怵惕,想轉身離開,卻好像被黑夜中一種無名地力量給擒住了,半步都難以挪動。
子虞蜷起身體,淚水仿佛不會枯竭地滲落,“別丟下我……”身邊突然有人溫柔地握住她的手,輕聲道:“不會。”她昏沉中沒有聽清,囔囔低語了幾句。懷因一凜,額上的汗水滴落,心沉沉的好像被靜夜壓得喘不過氣,剛才無意識地答了什麽連自己都不清楚,臉色在黑暗中陰晴不定地輾轉,終於無聲地歎了口氣,溫存地說了一句,“不會,不會丟下你。”
子虞經此一曆,氣血兩虧,繾綣塌前十餘日才略見起色。別的宮人不知究竟,隻道側妃來了一次就將王妃氣得病倒,都暗自對側妃手段心驚不已,等子虞能起身離床,初雪已經降臨。
院子裏草木盡數枯萎,宮女們從回廊走過,視線再無遮擋,這讓她們的腳步遲緩,心生惆悵,到了這時,她們眺望皇城的舉動越來越少,怕看多一次,就會忍不住落下淚來。宮人們在私下的抱怨開始增多,他們在府中目睹了晉王與王妃的恩愛,以為這次不過是場小風波,原本設想,晉王會在冬季來臨前接走王妃。誰知遠方而來的寒風凜冽如刀,很快擊垮了他們的願望。
晉王府絲毫沒有動靜,雖然每月都有照例送來時鮮和補給,但是隨隊來的管事臉色越來越差,顯示著情況正急劇往更壞的地步發展。終於在一個大雪紛飛的雪天,管事帶來了一個消息:因晉王無嗣,王妃又有心向佛,宮中令子虞出家為尼,待來年春,遷往妙應寺,帝後另擇良家為晉王妃。
宮人們都被這一噩耗驚住了。妙應寺離東明寺不遠,就在後山腳下,換朝時無所出的妃子都按例在此出家,雖然與東明寺相隔不遠,但規模大小不可同日而語,冷清卻更甚之。
東明寺修行不過一時,入妙應寺就是一世,再無出頭之日。
宮人們終於明白子虞成了廢妃,被命運之神徹底拋棄,她們相對垂淚,不再避忌。連老城穩重的秀蟬乍聞消息,也花容失色,戚然垂淚。
她向子虞請罪道:“都是奴婢失策,若不是先問相府,而是直接通知王府,以王爺的性情,今日的情況必不會如此。”
子虞看著她,臉上沒有半絲慌張和失望,平靜的麵容仿佛還如在王府中一般,對眾宮女道:“眼淚不會讓我們回到皇城,不要流在這無用的地方。”
宮女們見她聲音依舊清婉,卻有一種與以前截然不同的雍容鎮定,都不敢提及舊事,隻在惶然不安中,眼看著蒼寒的雪色籠罩山頭。
康定元年實在不是一個好年景,眼看這一年就要到底,忽然又從南國傳來噩耗:臘月初二,南帝暴斃。關於暴斃的說法也是多種多樣,擺在明麵上的說法是南帝突生急病,藥石無用。可從探子傳來的消息,隱諱地指出別有內情。
北國君臣乍聞此訊還來不及做出深思,後續的事件又接踵而來。南帝驟然而崩,沒有遺旨,那一夜急召眾皇子入宮,其內中詳情外人不得而知。第二日,皇二子,四子,七子匆匆離京,太子當夜令禁軍入城,把其餘皇室重親都留在了京都。逃離的三位皇子到了封地後很快就高舉義旗,稱太子弑君篡位。若在平日,這樣的傳聞不會有人理會,可聯想到兩個月前曾有太子戲宮妃的傳聞,後來南帝對太子態度冷淡,諸多不滿。在這敏感的時期,南帝驟崩,太子的處境頓時微妙起來。三位皇子的舉動,讓南帝的兄弟都開始蠢蠢欲動。太子初坐帝位,還沒來得及高興,就必須先要平叛。
臘月十四,南國的太平日子在一夕之間崩離。
遠在千裏之外的動亂很快就影響到北國的朝政。南國二皇子派來了使臣。朝臣對於這位南國皇子的記憶,還停留在獵場刺殺那樁案子上,當時二皇子在重重包圍中逃逸出去,讓眾臣都覺得不可思議。
使臣來到北國,先是秘密叩見皇帝,將獵場之事解釋清楚,後來又拜見了欣妃。
大臣們都知道,這位皇子擺出如此的低姿態,目的隻能是借兵。
為此,朝中因政見不同分為兩派,其中主戰呼聲最高的就是延平郡王,皇後的親兄,趙琛。
這些朝政在皇城湧起風浪,但東明寺中卻一無所知。冬雪夾著雨水而至,幾日不見陽光,簌簌地落了幾日,院子裏,樓閣上都換上玉屑瓊衣。初晴的那日,子虞披上黑狐裘衣,拋開眾人,尋雪色而去。
天清氣朗,越發顯得天地如初開一般顏色,朱梁碧瓦都不見了,隻見銀裝素裹,似白玉砌成一片。子虞深深呼吸,冷冽的氣息讓她為之一暢,擺脫連日的沉鬱。在院子裏走了一圈,才發現地方狹小,無處可去,她滿腹心事,又不願回去沉著臉麵對宮人的哀戚,想了又想,推開院門走了出去。
北苑種著兩株上好的梅花,花期中開得正盛,子虞賞了一會兒花,正出神間,院裏傳來撥弦的聲音,須臾,熟悉的琵琶聲從院內飄蕩出來,曲折動人,婉轉如訴。
子虞推門進去,一個婦人坐在梅花樹下,懷抱琵琶,正專心彈奏。她麵容普通,目光平靜,對來人視而不見,靈巧的雙手無一絲凝滯。她的舉止氣度都讓子虞感到一種熟悉,很快就判斷出,這是一個宮人。
曲調最後以一陣玉珠落盤結尾。子虞讚道:“真是好曲。”旋即發現自己失言,她是一個啞婦。
誰知婦人頷首,微笑道:“隻有失意的人,才能聽出曲子的好。”
子虞微訝,細細審視她一番,半晌過後,才問道:“你是誰?”
“我是誰無關緊要,”婦人淡然道,“娘娘想知道的,隻是我在這裏的原因。”正如子虞判斷出她的身份,她也一眼就猜測出子虞的來處。
子虞坦然點頭,婦人道:“我得罪了貴人,所以被趕到這裏,時間一久,就被別人忘記了。”
她輕描淡寫,子虞卻覺得別有內情,看待她的目光越發慎重,正想找個告辭的理由,婦人說道:“娘娘害怕什麽,莫非怕受我牽連。可娘娘如今的模樣,與我有什麽兩樣,還怕什麽呢。”
子虞蹙起眉,冷冷掃了她一眼,“言多必失的道理你應該明白,既是躲避貴人,就不該失言惹出禍患。”
婦人輕輕搖頭,“我知道娘娘失意到此的原因了。太過謹小慎微,反而失去了進取的魄力。”
子虞心裏咯噔一聲,說不出的煩躁,又對婦人的眼力感到吃驚,說道:“我也知道了你被趕的原因,宮人若是太過聰明不懂收斂,難免會受人排擠。”
婦人攏了攏鬢發,歎息道:“說得不錯。若是當年我能做得不露痕跡,今日未必到此地步。”
子虞深深注視她,“你到底是誰?”
這是她第二次問,婦人也不再故弄玄虛,起身一拜道:“妾姓吳,名元菲。原是宣郡王趙府的西席。”
子虞想了又想,始終想不起宣郡王是何人,複又聯想到趙姓,朝中趙姓官員不多,若是最顯赫的……她駭然一驚,“宣郡王?難道是皇後的父親宣王?”
婦人一愣,眼中片刻迷離,“原來她已做了皇後,難怪能從郡王進為王了。”
子虞已從驚詫中恢複平靜,“既是西席,該受禮遇才是,你得罪了什麽人?”
婦人道:“妾得罪的就是趙府的千金,應該說是今日的皇後——趙玨。”
子虞瞠目看著她,“你教授她什麽?”
婦人從容不迫地一笑,“後宮之道。”
在子虞不足二十年的人生中,見過形形*的人,其中多的是天潢貴胄,簪纓之族,有的讓她敬畏,有的讓她厭惡,可是僅靠一句話,就讓她產生濃濃好奇的,眼前卻是第一個。
她沒有立即開口,而是在考慮這番交淺言深的後果。
吳元菲也在打量她,察覺到她的沉默後,仿佛頃刻就明白了其中的顧慮,說道:“妾已經在這個院子裏住了二十年。娘娘大概不明白二十年的含義。再堅強的信念和意誌,也會在漫長的枯寂中軟弱。這個院子並無他人,如果再不說些有趣的話題,妾怕以後會忘記說話的能力。”
這話題稱不上有趣,卻讓子虞異常的好奇,她問道:“宮廷起起伏伏,從來不會固定屬於一家,難道這其中還有學問?”
吳元菲道:“娘娘一定聽過熟能生巧的典故。一個沒有學識的賣油郎,尚且能從最簡單的勞作中悟出至理,一群才智過人,胸藏錦計的人匯聚在宮廷,其中相處之道,又怎麽能不稱之為學問呢?”
子虞淺淺笑了笑,不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轉而又問:“你既是皇後的老師,可知道皇後是個什麽樣的人?”
吳元菲眼睛一亮,目光中流露出一絲讚賞,可很快就斂去,低頭沉思起來。
“妾教導了她八年,換來的是二十年的幽禁。”她道,“到如今,都不敢自誇說能有多了解她,妾能說的,不過是所知的八年,她是什麽樣的人,娘娘不妨自己判斷。”
子虞點點頭。
她低下頭去,似乎開始了回憶,“妾初到趙府的時候,是受惠順長公主的邀請,她的兩個女兒,分別叫玨和瑤,都有入主宮廷的希望,從她們七歲時,妾就開始教導她們。平心而論,兩個女孩之中,瑤的容貌品性,都勝出一籌,不僅是妾,府中其他人也都更偏愛她一些。等到她們兩個都到了十三歲,事情幾乎已成了定局。當年先帝多次用兵南下,都沒有成功,導致國力衰竭,頗有悔意,隨後就與南國議和,南帝提出要求,要皇室女子和親出使。”
她說到這裏,皺了皺眉,喟歎道:“先帝的女兒都已出嫁,隻能從宗親中挑選。瑤是太子妃的預定人選,本以為相安無事,誰知宰相突然提議讓瑤出使,讓趙府上下不知所措。更奇的事還在後麵,在南國使臣入宮的時候,恰巧有畫師在他麵前跌落了幾幅畫,其中就有瑤的。宰相的推薦,南國使臣的要求,內外兩方麵的壓力,讓惠順長公主也不得不服軟。最後決定由瑤遠嫁南國,與宮廷失之交臂。”
子虞聽到這裏,幾乎要以為這不是皇後的故事。吳元菲抬起頭,緩緩說道:“一年後,玨的弟弟娶了宰相的女兒,而她,嫁給了當今的聖上,在她出嫁之時,惠順長公主臥病不起,都未親自送她,別人都道長公主愛女遠嫁,所以心力交瘁,不顧次女。你可知其中的原因?”
子虞看她的表情,吸了一口冷氣,“難道,宰相,畫師都不是巧合?”
“這世上哪有這麽多巧合呢?”吳元菲道,“惠順長公主不是傻子,可直到瑤遠嫁一年,事情才露出些微端倪。當年的趙玨不過十四歲,可她是什麽時候聯係上宰相和收買畫師呢,也許更早。眾人都隻關注了瑤,卻從未注意過她,在大家都還不在意的時候,她已經找到了最有力的盟友,在最恰當的時候,給了自己姐姐一擊,所以最後踏入宮廷的是她。”
子虞聽了故事,久久不語,目光隻落在院子的角落,那裏青磚覆雪,一片寒涼。
“我在南國時曾有人教過我,”子虞緩緩道,“她說,在宮裏最需要警惕的,不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而是低估自己的對手。”
吳元菲眉梢一抬,問道:“是誰說的呢?”
“南國昭儀瑤姬。”子虞道。
吳元菲“啊”地低呼一聲,手指在弦上輕撚,驀然長歎。
子虞突然有了午睡的習慣,且不喜人打擾,所以一過午時,宮人們都遠遠避開。誰也不知道,其實房中並沒有人。子虞這時就到北苑和吳元菲聊天,並漸漸喜歡上這種感覺。吳元菲從不議政,她孤居二十年,早已離時政很遠,所以常常與子虞談論的是史。
一來二去,子虞受益匪淺,有一次忍不住故意為難,“論史就是後宮之道?”吳元菲但笑不語。子虞又道,“那可是過去發生的事了,我想要知道的是現在。”
吳元菲冷靜道:“現在與過去有什麽區別呢?娘娘到了我這個年紀就會知道,宮廷中發生的事,總是驚人地相似,甚至可以說,是不斷的重複。”
子虞笑道:“宮中的妃嬪難道沒有讀過曆史,可她們依舊會犯錯。”
“那隻能說明她們沒有讀透,”吳元菲道,“看別人的故事,無論悲喜,都覺得輕鬆。可放在自己的身上,就會考慮得失,舉棋不定。人若失去冷靜,總是容易犯錯的。”
子虞沉吟不語,半晌才道:“感情用事。”
吳元菲道:“人人都知宮廷難活,可依舊趨之若鶩,娘娘可知道其中的原因。”子虞道:“大概是為了權勢吧。”吳元菲道,“從古至今,男人得到權勢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科考投軍,可以附庸富貴……女子卻隻能依附夫君,一世隨人。若隻能憑夫君獲得權勢,天下又有誰能比帝王更張顯尊榮。宮廷是女子唯一能插手國政,影響時勢的途徑。娘娘,你說,世上還有比這裏更吸引人的地方嗎?”
她的目光熠熠生輝,子虞不受她的鼓動,淡淡說:“宮廷風波詭譎,誰又能保證一定得勢。”
吳元菲道:“若是連一搏的勇氣都沒有,那必定是不會成功了。”
子虞哂笑道:“不是拿普通的東西去搏,而是拿性命去搏,難道這也值得?”
“一個人的性命同天下比起來,誰更貴更重?以性命去博取天下,是以賤易貴,難道這還不值得?”吳元菲反問。
子虞歎息不止。當她對宮廷懵懂不知時,覺得其中神秘華麗,讓人想一探究竟,可當她對宮廷開始了解熟悉,又覺得悵然若失。
時近年關,應該是熱鬧的日子,宮人們尋思著該裝扮喜慶一番,找遍寺中,發現竟無錦繡彩幔布幛,隻尋來幾支紅梅,孤零零地插在瓶中,眾人一見,更添思家的情懷。
這日王府的管事前來,要親自麵見子虞,宮女瞧他麵色死板,頓時心生忐忑。
子虞從屏風後踱出,說道:“現在有什麽話盡可說了。”管事從懷中掏出一封信,恭順地呈了上來。子虞瞥到信封上的字跡是羅雲翦的,心猛地一跳,捏著信封發怔。
秀蟬問管事,“殿下是不是讓你傳什麽口信來?”管事搖頭,“並無口信。”眾人聽了,無不失望,轉頭去看子虞,隻見她低頭沉思,根本沒有聽見剛才的話。
等管事走後,子虞才打開信封。信裏並無訴手足離別之情,隻簡單地說了南國如今的形勢,聖上已有出兵的心思,他心中擔憂文嫣,已在禦前請命出征。子虞看完,猝然一驚,抬頭對左右道:“快去攔住他,問清這次領軍的主帥是誰。”宮人們尚不知情,隻是糊塗,好在知道要問的人是管事,急忙追出寺院。好容易在山腳追到人,回來稟報道:“宮裏已有消息,主帥人選非延平郡王莫屬。”
子虞一聽,心已涼透,從宮女們詫異的眼中,她看見自己蒼白的倒影,雙眼含淚。她轉過臉,攥拳的手顫抖不止,指甲在掌心中掐得鑽心的疼,冷冷地對四下說:“都下去。”
人一走光,空寂的室內更無一絲熱氣,窗外大雪又綿又密,無聲無息地下著,隻聽見瓦上簌簌地輕響,這聲響恍惚在子虞的心上開了一道口子,撕心裂肺地疼痛……
哥哥……她的聲音哽咽在喉中,“真是傻瓜。”
子虞了解她的哥哥,雖然不一定能像父親那樣成為一代名將,但也絕非庸才,而且為人圓滑,比耿直的父親不知勝出幾倍,前程似錦。即便沒有妹妹的助力,假以時日也會成為朝廷的肱骨之臣。可他現在如此心急,挑這個時候想建功立業,並不是為了自己,更多的是為了她。
他還給了她一個足以*的理由。想到此處,子虞心如刀割,淚如雨下。
子虞接連去了幾封信,盼望羅雲翦能打消念頭,等了許久都不見回信,她心裏明白哥哥已經下定決心,心中更是焦躁難安。康定元年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來年伊始,玉城公主在春光乍暖的季節裏風光出嫁。皇帝在喜慶之後宣布了調兵南下的意旨,貴族子弟們大為振奮,以此為建立功績的良機,請戰的上表幾乎堆滿了禦案。
消息傳來,子虞又是傷心又是憂慮,父親當年作為主帥時,尚且有人陷害,如今哥哥孤身一人,內無臂助,外無強援。何況領軍的是皇後的兄長。她能預想到,隨便捏造一個借口,比如“通敵”之類的,不需要什麽有力證據,就能將哥哥打入萬劫不複。
她內心驚惶,日日寢食難安。又有人傳來消息,等整軍出發後,宮中就會下旨令她遷往妙應寺。子虞雖有心理準備,卻仍被這個消息壓得喘不過氣,兩眼發黑。
她的哥哥將要上戰場,前途未卜,而她要削發,長伴佛燈。夜深人靜時,有宮人耐不住冷清孤寂,垂淚不止,啜泣的哭聲跟隨冷風竄進房中,宛如細刀淩遲著子虞的心口。
子虞在黑暗中擁被,仍被凍得渾身發抖,她曾經想象離開那個詭譎的宮廷,能有一席安身之所,誰知她的家,她的孩子,她的希望,都被她的退卻給粉碎。所有的犧牲,沒有換到任何代價,現在,終於輪到她的哥哥,不能再退讓了!
可她隻是一個剛摸到宮廷輪廓就被丟棄的卒子。事到如今,還有誰能幫助她呢?
子虞冷靜地沉思,想了半晌,隻想到了殷相一人,她在黑暗中苦笑,當年她故作清高不肯向他妥協,如今卻要主動投誠。早知道如此,從一開始就應該選做有用的卒子。
屋甌的殘冰轉眼消融,綿綿細雨又捎來春風。
三月春到,南征的大軍終於開拔。此時南國的形勢早已亂成一團,諸位皇子割據一方,與京城的太子對抗,互相之間又隱隱牽製。北國大軍剛動,南國突然又平靜起來,皇子們都停了動作,待大軍到了邊關,便不再往南,隻把戍邊重鎮守地鐵桶一般。
南國諸皇子等了月餘不見北軍動靜,排除了北帝想趁亂入關的想法,漸漸放心起來,重新又把目光瞄準了京都的太子。如果此時讓太子坐穩了,哪裏還有他們的容身之處,於是開始在藩地組織軍隊。夏日還未到來,以靖難為名的內亂已是如火如荼地展開。
比起南國的劍拔弩張,北國上下卻是一片寧靜。大軍出發後,帝後二人在宮中宴飲,玉衡公主著人在禦前獻馬。這位公主嫁的是鎮守邊關的重將,此次大軍向南,駙馬自然受到皇帝的重用,公主心中感激,知道皇帝喜愛狩獵,便投其所好獻上兩匹好馬,宮中上下一片和氣融融。
四月的一日,皇帝忽然來了興致,在禦苑試馬。宮人們將玉衡公主所獻的好馬領來,突然發生了小小的意外,馬無故發狂,險些將皇帝傷於蹄下。事後細查,原來是禦苑養馬的宮人懈怠,未曾挑選飼料喂食,事發之後畏罪自盡。
一個月後就是皇帝的聖節,本應上壽舉宴,隻因禦苑事件,皇帝大為掃興,改為了東明寺齋戒祈福。
轉眼到了五月,東明寺後萬物勃發,今天一株白玉蘭,明日一叢鴿子花,相繼而開,別有生趣。令子虞出家的意旨還未從宮中傳來,宮人們也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過活。
這幾日接連雨天,淅淅索索地從夜裏到天明。子虞聽講經文時特命人將窗戶打開,看簷上雨水點點滴滴,落在新綠的蕉葉上。
從廊下跑來一個小廝,麵生得很,在窗外對子虞行禮,“相爺要見您。”子虞一怔,隨即若無其事地命宮女抄寫經文,一個人走出佛堂。
殷榮站在藏經閣的廊下,麵容嚴肅。子虞走上前,對他拜禮。
殷榮望著廊簷滴下的雨絲,說道:“宮中已選了左武侯大將軍家的三小姐為晉王妃。”
子虞麵色如常,並不作答。
過了半晌,殷榮轉過身,意外地打量了子虞一眼,“進寺院半年,修身養性的功夫長進了不少。”
子虞微笑,“能得到您的誇獎,這半年想來是沒有白費。”
“你義母幾次提起你都覺得惋惜,”殷榮冷冷笑道,“做事由著性子,選的都是錯路。現在可想清楚了?”
子虞覺得有些難堪,殷相依然是當年權勢過人的宰相,她也仍舊是當年勢單力薄的姑娘。心裏泛起苦澀,她輕聲道:“想清楚了。”
殷榮道:“晉王雖然好,也沒有好到一輩子都要依靠他的份上。你這樣年輕,還可以有其他選擇。”
子虞眉梢輕輕一跳,心中惶然。
“後宮人才凋零,妃位不全,采選還不到時間,前些日子不少大臣都將家中未婚女子送入掖廷為女官,倒有幾個識眼色的在禦前得幸,可照我看,都是隻會賣弄小聰明沒有大見識的,那位皇後在宮裏,還有幾人能翻出浪花,”殷榮目光銳利地看向她,“再過三日,聖上將駕幸東明寺。”
他的暗示已足夠露骨,子虞睫毛顫動,連身子都簌簌發抖,不知是驚悸還是羞恥,語不成聲,“這……這如何,他是……”
殷榮輕蔑地掃她一眼,說道:“他是聖上,這個理由已經足夠。出家一次便是再世為人了,你大可不必拘泥於以前的身份。”
子虞臉上已經褪盡最後血色,蒼白如紙,那一刹那她幾乎以為這是殷相故意羞辱,可現在看他的表情,分明想把這個瘋狂的想法變為現實。
殷相見她沉默,譏笑道:“怎麽?連虛名都擔了,卻不敢去實現?”
“這如何相同,”子虞悄悄深吸了口氣,“倫理大防,就是聖上,也不會願意擔上這樣的惡名。”
殷相諱莫如深地一笑,“這就不用你操心了,要說惡名,聖上早已擔上了,就是再擔上一些,對他來說差別也不大。”
子虞已滲出一身薄汗,咬牙低頭不語。
殷榮不耐煩起來,語調冰冷地讓人顫抖,“我從不喜歡給人兩次機會,那會讓人產生錯覺,把第一次的失敗變得理所當然。你已經搞砸了一次,這一回,不容有失。”
他轉過身,語氣又平緩下來,“你可以自甘清苦,渾渾噩噩地過一輩子。可還有真心關懷你的人,為了改變你的處境,自請出軍,你的兄長,現在在皇後的兄長手下當差,你就一點不在乎了?”
子虞被擊中軟肋,淚水含在眼眶中,搖搖欲墜。
殷榮已負手離開,扔下一句,“這是你最後一次機會。”
這天午後子虞又來到北苑,靜靜地坐了許久沒有說話。雨滴點點,折射出一息輕薄透徹的光芒,映在她的臉上轉瞬流轉。吳元菲觀察了她片刻,以為她有憂愁,仔細一看,又恍惚覺得她唇畔含笑。
子虞轉過臉來,淡淡說道:“先生,你一早就知道是嗎?”
吳元菲從沒聽她提過“師生”之類的詞,一聽這樣的口氣,頓時就明白了,不慌不忙地說道:“娘娘有沒有想過,為什麽當初你被逼避世,沒有直接去妙應寺,那是因為,娘娘你還未走到最後一步,有人對你仍然抱有希望。”
子虞皺了皺眉,隨即笑道:“如果是完全無用之人,先生也不會悉心教導。”
吳元菲並不否認,“那不是很好嗎?無用之人,會被被人拋之腦後,娘娘有人惦記,才會有出頭之日。”
子虞輕輕搖頭,轉過頭來注視她,“登高而招見者遠,順風而呼聞著彰。當日先生教我這兩句說,借助權臣幫助,往往事半功倍,這樣的話原來是意有所指。”
“娘娘沒有忘記我說的每一句話,這很好。在那個宮裏的人,除了圖窮匕見的時刻,是不會親自出手,因為她們早已學會了分辨,什麽人對他們有用,什麽人是他們的障礙。娘娘你也要學會這一點,認清真正對你有幫助的人,並把他們的力量聚集到你的身邊,這樣成事容易,就算失敗,也可以及早脫身。”吳元菲道。
子虞“嗬”地一笑,“殷相那樣的人,可沒有先生說的那樣容易擺布。”
“若是他在朝堂上已沒有阻力,今日又何必找上娘娘呢?”吳元菲平靜地說道,“他需要娘娘作為助力,娘娘需要他擺脫困境。”
子虞心頭煩悶,冷聲道:“與他合作我始終擔心,以後要付出沉重代價。”
吳元菲從容笑道:“隻要有所收獲,付出代價又有何妨。何況娘娘已從他那裏得到太多,他怎麽會輕易放過你呢。娘娘心裏很清楚,這件事已成定局,別無選擇。”
子虞轉過頭,神色有絲複雜,“難道這樣有悖常倫的事,也變得這樣理所當然?”
“哎,娘娘,不要把你的憂慮這麽明白地擺在臉上,”吳元菲喟歎道,“那會被人一眼看穿。你的擔憂,隻要陛下不介意,別人的意見就無足輕重了。”
子虞半晌沒有出聲,吳元菲忽然柔聲問:“娘娘還想著晉王麽?”
雨急了些,子虞觀賞片刻,眸光也變得迷蒙起來,輕聲說:“十五歲的時候,我以為一生最大的幸事,就是遇到晉王。”
“難道娘娘現在還有那種想法?”
子虞盈盈一笑,“有什麽錯嗎?十五歲自然有十五歲的想法,即使以後變了味,回想起來也會覺得當初那是多麽美好的一個夢。”
吳元菲卻道:“希望娘娘以後不要做這樣的夢。”
子虞沉默了片刻,說道:“再也不會了。”
五月二十,皇帝禦駕東明寺,未帶任何宮眷,行裝從簡。雖是如此,隨行人員依然有上百人,三百內衛禦營拱衛山腳,為寺院中平添熱鬧。
子虞清晨便聽見動靜,心裏不住忐忑,想了又想,還是顧鏡梳妝,這麽多的日子未曾好好打扮過,拿起眉筆竟發現生疏了,她幾次停下手,歎息之後又覺得不甘,費了好些功夫收拾停當。
一直到了夜間,殷相的人前來提醒,她跟隨來人,慢慢往佛殿走去。
這晚月色不好,唯有星光如綴,黯淡地映著路。領路人不知是不是有所顧忌不敢提燈,子虞也隻能在暗沉的夜色裏模糊地勾勒,猜出要去的正是皇帝常禮佛的殿堂。走得越近,她的心開始怦怦地跳動,一聲賽過一聲,仿佛跳出胸膛,她雙手緊緊絞在一起,緊張地不能言語。
領路人來到門口後便打算離開,轉頭對子虞低聲說:“進去就靠你自己了。”一轉身就消失在黑暗中。
子虞恍惚地從側門而入,竟沒有人守著。她鬆了口氣,複又覺得沉重,殷相已安排到了這一步,是再也不容許她回頭了。
到了此刻,她反倒平靜了些許,照記憶裏的路線進入外殿,出乎意料?
?,殿中書案上點著燈,有灰衣僧人在抄寫經文,燈火在他的臉上明滅晃動,讓他清冷的麵容一覽無遺。
子虞詫異地看著懷因,不知是否該裝作不覺,繼續走進去。
懷因忽然有所覺,抬起頭,一刹那臉色微變。
子虞看著他,心裏頓時浮現出很多模糊地畫麵,在她小產痛苦萬分的時刻,有人在她身邊低誦佛經,一直等她沉沉睡去。她醒來時依稀記得,心裏萬分感激,幾次托人代為重金酬謝,都被懷因婉言謝絕,無論送的禮物是貴是珍,這位僧人都不曾領受。剛開始,子虞擔心授人以柄,惶惶不安,可觀察的時間久了,才知懷因真正是方外人,不涉凡塵。相形之下,倒顯得她小人之心。
等她養好身體能行動了,想親口對他言謝,隻是寺中人多口雜,他似乎有意回避,竟無相遇良機。
想不到,再見麵會是如此光景。
她低頭沉吟了片刻,很快就神色如常,打算穿過書案進入內殿。
“娘娘,”懷因攔在她的麵前,“陛下在靜思,不能進入。”
子虞向他恬淡地一笑,不願回答,沒有片刻停留,依舊要入內。
“娘娘。”懷因的口氣有些焦急,隻因不願打擾到殿內的人而刻意壓低,“踏入一步,你的清譽盡毀。”
子虞的睫毛顫了顫,落寞地說:“已經毀了。如果不能改變處境,我留著清譽又有什麽用呢。”
懷因陡然明白了她的意思,心底說不清是憤然還是失望,如蟻啃噬,萬分難受起來。
他的眼神越發明澈,在黑夜裏仿佛仿佛一柄雪亮的寒刀。子虞別開眼,淡淡地說:“大師是出世之人,天地間自在灑脫,我隻是個俗人,有許多無可奈何……”
“這不是犯錯的借口,”懷因說道,“你要知道,有些一念之差,是沒有機會得到修正的。”
子虞轉眼直直地望向他,“大師知道我的餘生會是怎樣的一個結局?”懷因一怔,她笑了笑,燈火下隻見她肌膚白皙如素,眉目清麗難繪,隻因細心裝扮過而越發溫潤嫵媚。
“晉王妃羅氏,三年無出,避世出家,某年,歿——這將會是我的結局,”她喟歎,“我的生活不會有人關心,一生的作為,就隻會留下這樣一句話。我不甘心如此,你眼中錯誤,實在是我最後一次良機。”
懷因覺得無力,並不是他的道理她不懂,而是他們相處的世界大不相同,連看待事物的標準都變得南轅北轍。
他冷淡地說:“如果我現在喊人來,娘娘還會一意孤行?”
子虞臉上的笑容一分不淡,“我知道你不會,你曾經親手救了我的性命,不會眼睜睜地看我去死。”說完,她從容越過懷因,往殿內而去。
懷因皺著眉,口唇翕動,仿佛想說些什麽,可最後隻化作了黑暗中一個含糊的音,其中的意義,誰也不明白。(未完待續)
到了夜間,她在淺眠中被痛驚醒,下腹如針紮一般的疼痛,身體沉重得如同縛石。
她瞪大眼睛尖叫,卻隻能從喉嚨裏發出破碎的音,仿佛是幼獸的嘶吼。腹中的疼痛漸漸加劇,讓她喘氣都變得艱難。她掙紮著往床邊爬,一手撞到了宮燈,驚醒了守夜的秀蟬。
秀蟬見到這樣的場景,嚇得四肢發軟,想要出門呼救。
子虞一把攥住她,“別,別驚動人,請……懷因……”她費力說了這一句,臉色已經灰白地駭人,透著一股不祥。
秀蟬奔出房外,碰見兩個聞聲正要進廂房的宮女,她連忙喝止,隻說娘娘心情不好在發脾氣。宮女心想今日碰到王府新婦,難怪溫婉的王妃也會發火失常,也就不在這當口去找晦氣,各自散了。
等秀蟬避開人把懷因請來,子虞已經疼得暈了過去。
懷因顧不上禮防,上前扶住她,在合穀,人中等穴位掐壓,須臾,子虞才喘回一口氣,下腹又是一陣劇痛,仿佛有什麽硬生生拉扯,她抬起頭,大顆大顆的汗水滴落,一隻手死死攥著懷因的縵衣,指節泛白,指尖卻抖個不停,“救我。”
懷因看見殷紅的鮮血從她的綾衣上透出來,心中莫名地生出劇痛,他抓住她的肩膀,“這樣不行,要叫大夫。”
“不行,”子虞眼神逐漸黯淡,像是看著最後的希望,透出一絲絕望的光彩,“沒人會救我,你說,普度眾生,為何,為何救不得我?”
看著她傷痛欲絕的麵容,他的胸口仿佛一瞬被洞穿了。碩大的淚珠從她的臉頰滑下,猶帶餘溫地滴落在他的手上,又恍惚,落在他的心頭。
那一瞬的劇痛來襲,又驟然而逝,子虞覺得身子一輕,驀然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什麽,心底最柔軟的一處痛不可抑,仿佛被生生剜去了一塊。
她麵色白得可怕,四肢顫動,偶爾睜開的雙眼裏也如死灰一片,雙手不知何處來的力氣,將被褥揪成一團,不成模樣,仿佛她的心腸如同被褥,在那一刹那,寸寸絞斷。她痛苦到了極致,聲音壓抑在喉口,碎成了嗚咽。
模模糊糊又憶起那個大雨的早晨,母親含淚為她梳發,被獄卒急催之下,掰開她死拽的雙手,決然離去。她在空曠的牢室中不敢放聲嚎哭,咬得滿舌鮮血,一分分的痛又仿佛昨日回映,慢慢淩遲她的骨血。這樣不可訴之言語的悲慟,讓她的身體如浸寒冰,一瞬一息地冰冷下去。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黃泉碧落,骨肉生死永離,想思之一麵,訴之一句,便是夢中,也覺得痛徹心扉,肝碎脾裂,獨一人嚐此悲慟,不如帶我一同離去,便是阿鼻地獄,也勝過世間春菲。
她心中滴血,淚水不斷地滲出眼角,嘴裏含糊地念著哭著,已不成言語。
懷因心急如焚,額上已透著汗,雙手力持鎮定地對準穴位刺下,止住了子虞小產後的血崩,轉頭看著她的臉,他不覺長籲一口氣,方才一直擒在心底的恐懼漸漸散去,可雙手卻有些不自主的顫抖。
秀蟬忍住驚悸,將染血的衾被褥子全部收起,那股帶著腥味的血氣漸漸從房中消散。她有諸多後續事務需要打理,看到床上孱弱的人影,隻好哀求懷因再留一陣。等她走後,房中歸於寂靜。
懷因正襟危坐,雙目微闔,臉上平靜的如同這個夜色。可房裏是這樣的安靜,子虞嗚咽的哭聲顯得異常分明,一聲聲落在耳裏,如同重錘。懷因無法視而不見,走到床前。她眉頭擰成一團,在夢魘中啜泣。他垂頭去聽,她一時呼兄長,一時呼睿定,幾聲之後又痛苦地喊娘親。
懷因聽得心中一疼,為子虞拉攏錦被,這才見到她一雙手揪住被褥。他定定地看了許久,才伸手要將她的手解開。她嘶啞地哀哭,“別丟下我……”懷因一怔,托著她的手不敢動彈,心裏沉沉浮浮地不知在想什麽。她又哭泣一聲,他心頭怵惕,想轉身離開,卻好像被黑夜中一種無名地力量給擒住了,半步都難以挪動。
子虞蜷起身體,淚水仿佛不會枯竭地滲落,“別丟下我……”身邊突然有人溫柔地握住她的手,輕聲道:“不會。”她昏沉中沒有聽清,囔囔低語了幾句。懷因一凜,額上的汗水滴落,心沉沉的好像被靜夜壓得喘不過氣,剛才無意識地答了什麽連自己都不清楚,臉色在黑暗中陰晴不定地輾轉,終於無聲地歎了口氣,溫存地說了一句,“不會,不會丟下你。”
子虞經此一曆,氣血兩虧,繾綣塌前十餘日才略見起色。別的宮人不知究竟,隻道側妃來了一次就將王妃氣得病倒,都暗自對側妃手段心驚不已,等子虞能起身離床,初雪已經降臨。
院子裏草木盡數枯萎,宮女們從回廊走過,視線再無遮擋,這讓她們的腳步遲緩,心生惆悵,到了這時,她們眺望皇城的舉動越來越少,怕看多一次,就會忍不住落下淚來。宮人們在私下的抱怨開始增多,他們在府中目睹了晉王與王妃的恩愛,以為這次不過是場小風波,原本設想,晉王會在冬季來臨前接走王妃。誰知遠方而來的寒風凜冽如刀,很快擊垮了他們的願望。
晉王府絲毫沒有動靜,雖然每月都有照例送來時鮮和補給,但是隨隊來的管事臉色越來越差,顯示著情況正急劇往更壞的地步發展。終於在一個大雪紛飛的雪天,管事帶來了一個消息:因晉王無嗣,王妃又有心向佛,宮中令子虞出家為尼,待來年春,遷往妙應寺,帝後另擇良家為晉王妃。
宮人們都被這一噩耗驚住了。妙應寺離東明寺不遠,就在後山腳下,換朝時無所出的妃子都按例在此出家,雖然與東明寺相隔不遠,但規模大小不可同日而語,冷清卻更甚之。
東明寺修行不過一時,入妙應寺就是一世,再無出頭之日。
宮人們終於明白子虞成了廢妃,被命運之神徹底拋棄,她們相對垂淚,不再避忌。連老城穩重的秀蟬乍聞消息,也花容失色,戚然垂淚。
她向子虞請罪道:“都是奴婢失策,若不是先問相府,而是直接通知王府,以王爺的性情,今日的情況必不會如此。”
子虞看著她,臉上沒有半絲慌張和失望,平靜的麵容仿佛還如在王府中一般,對眾宮女道:“眼淚不會讓我們回到皇城,不要流在這無用的地方。”
宮女們見她聲音依舊清婉,卻有一種與以前截然不同的雍容鎮定,都不敢提及舊事,隻在惶然不安中,眼看著蒼寒的雪色籠罩山頭。
康定元年實在不是一個好年景,眼看這一年就要到底,忽然又從南國傳來噩耗:臘月初二,南帝暴斃。關於暴斃的說法也是多種多樣,擺在明麵上的說法是南帝突生急病,藥石無用。可從探子傳來的消息,隱諱地指出別有內情。
北國君臣乍聞此訊還來不及做出深思,後續的事件又接踵而來。南帝驟然而崩,沒有遺旨,那一夜急召眾皇子入宮,其內中詳情外人不得而知。第二日,皇二子,四子,七子匆匆離京,太子當夜令禁軍入城,把其餘皇室重親都留在了京都。逃離的三位皇子到了封地後很快就高舉義旗,稱太子弑君篡位。若在平日,這樣的傳聞不會有人理會,可聯想到兩個月前曾有太子戲宮妃的傳聞,後來南帝對太子態度冷淡,諸多不滿。在這敏感的時期,南帝驟崩,太子的處境頓時微妙起來。三位皇子的舉動,讓南帝的兄弟都開始蠢蠢欲動。太子初坐帝位,還沒來得及高興,就必須先要平叛。
臘月十四,南國的太平日子在一夕之間崩離。
遠在千裏之外的動亂很快就影響到北國的朝政。南國二皇子派來了使臣。朝臣對於這位南國皇子的記憶,還停留在獵場刺殺那樁案子上,當時二皇子在重重包圍中逃逸出去,讓眾臣都覺得不可思議。
使臣來到北國,先是秘密叩見皇帝,將獵場之事解釋清楚,後來又拜見了欣妃。
大臣們都知道,這位皇子擺出如此的低姿態,目的隻能是借兵。
為此,朝中因政見不同分為兩派,其中主戰呼聲最高的就是延平郡王,皇後的親兄,趙琛。
這些朝政在皇城湧起風浪,但東明寺中卻一無所知。冬雪夾著雨水而至,幾日不見陽光,簌簌地落了幾日,院子裏,樓閣上都換上玉屑瓊衣。初晴的那日,子虞披上黑狐裘衣,拋開眾人,尋雪色而去。
天清氣朗,越發顯得天地如初開一般顏色,朱梁碧瓦都不見了,隻見銀裝素裹,似白玉砌成一片。子虞深深呼吸,冷冽的氣息讓她為之一暢,擺脫連日的沉鬱。在院子裏走了一圈,才發現地方狹小,無處可去,她滿腹心事,又不願回去沉著臉麵對宮人的哀戚,想了又想,推開院門走了出去。
北苑種著兩株上好的梅花,花期中開得正盛,子虞賞了一會兒花,正出神間,院裏傳來撥弦的聲音,須臾,熟悉的琵琶聲從院內飄蕩出來,曲折動人,婉轉如訴。
子虞推門進去,一個婦人坐在梅花樹下,懷抱琵琶,正專心彈奏。她麵容普通,目光平靜,對來人視而不見,靈巧的雙手無一絲凝滯。她的舉止氣度都讓子虞感到一種熟悉,很快就判斷出,這是一個宮人。
曲調最後以一陣玉珠落盤結尾。子虞讚道:“真是好曲。”旋即發現自己失言,她是一個啞婦。
誰知婦人頷首,微笑道:“隻有失意的人,才能聽出曲子的好。”
子虞微訝,細細審視她一番,半晌過後,才問道:“你是誰?”
“我是誰無關緊要,”婦人淡然道,“娘娘想知道的,隻是我在這裏的原因。”正如子虞判斷出她的身份,她也一眼就猜測出子虞的來處。
子虞坦然點頭,婦人道:“我得罪了貴人,所以被趕到這裏,時間一久,就被別人忘記了。”
她輕描淡寫,子虞卻覺得別有內情,看待她的目光越發慎重,正想找個告辭的理由,婦人說道:“娘娘害怕什麽,莫非怕受我牽連。可娘娘如今的模樣,與我有什麽兩樣,還怕什麽呢。”
子虞蹙起眉,冷冷掃了她一眼,“言多必失的道理你應該明白,既是躲避貴人,就不該失言惹出禍患。”
婦人輕輕搖頭,“我知道娘娘失意到此的原因了。太過謹小慎微,反而失去了進取的魄力。”
子虞心裏咯噔一聲,說不出的煩躁,又對婦人的眼力感到吃驚,說道:“我也知道了你被趕的原因,宮人若是太過聰明不懂收斂,難免會受人排擠。”
婦人攏了攏鬢發,歎息道:“說得不錯。若是當年我能做得不露痕跡,今日未必到此地步。”
子虞深深注視她,“你到底是誰?”
這是她第二次問,婦人也不再故弄玄虛,起身一拜道:“妾姓吳,名元菲。原是宣郡王趙府的西席。”
子虞想了又想,始終想不起宣郡王是何人,複又聯想到趙姓,朝中趙姓官員不多,若是最顯赫的……她駭然一驚,“宣郡王?難道是皇後的父親宣王?”
婦人一愣,眼中片刻迷離,“原來她已做了皇後,難怪能從郡王進為王了。”
子虞已從驚詫中恢複平靜,“既是西席,該受禮遇才是,你得罪了什麽人?”
婦人道:“妾得罪的就是趙府的千金,應該說是今日的皇後——趙玨。”
子虞瞠目看著她,“你教授她什麽?”
婦人從容不迫地一笑,“後宮之道。”
在子虞不足二十年的人生中,見過形形*的人,其中多的是天潢貴胄,簪纓之族,有的讓她敬畏,有的讓她厭惡,可是僅靠一句話,就讓她產生濃濃好奇的,眼前卻是第一個。
她沒有立即開口,而是在考慮這番交淺言深的後果。
吳元菲也在打量她,察覺到她的沉默後,仿佛頃刻就明白了其中的顧慮,說道:“妾已經在這個院子裏住了二十年。娘娘大概不明白二十年的含義。再堅強的信念和意誌,也會在漫長的枯寂中軟弱。這個院子並無他人,如果再不說些有趣的話題,妾怕以後會忘記說話的能力。”
這話題稱不上有趣,卻讓子虞異常的好奇,她問道:“宮廷起起伏伏,從來不會固定屬於一家,難道這其中還有學問?”
吳元菲道:“娘娘一定聽過熟能生巧的典故。一個沒有學識的賣油郎,尚且能從最簡單的勞作中悟出至理,一群才智過人,胸藏錦計的人匯聚在宮廷,其中相處之道,又怎麽能不稱之為學問呢?”
子虞淺淺笑了笑,不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轉而又問:“你既是皇後的老師,可知道皇後是個什麽樣的人?”
吳元菲眼睛一亮,目光中流露出一絲讚賞,可很快就斂去,低頭沉思起來。
“妾教導了她八年,換來的是二十年的幽禁。”她道,“到如今,都不敢自誇說能有多了解她,妾能說的,不過是所知的八年,她是什麽樣的人,娘娘不妨自己判斷。”
子虞點點頭。
她低下頭去,似乎開始了回憶,“妾初到趙府的時候,是受惠順長公主的邀請,她的兩個女兒,分別叫玨和瑤,都有入主宮廷的希望,從她們七歲時,妾就開始教導她們。平心而論,兩個女孩之中,瑤的容貌品性,都勝出一籌,不僅是妾,府中其他人也都更偏愛她一些。等到她們兩個都到了十三歲,事情幾乎已成了定局。當年先帝多次用兵南下,都沒有成功,導致國力衰竭,頗有悔意,隨後就與南國議和,南帝提出要求,要皇室女子和親出使。”
她說到這裏,皺了皺眉,喟歎道:“先帝的女兒都已出嫁,隻能從宗親中挑選。瑤是太子妃的預定人選,本以為相安無事,誰知宰相突然提議讓瑤出使,讓趙府上下不知所措。更奇的事還在後麵,在南國使臣入宮的時候,恰巧有畫師在他麵前跌落了幾幅畫,其中就有瑤的。宰相的推薦,南國使臣的要求,內外兩方麵的壓力,讓惠順長公主也不得不服軟。最後決定由瑤遠嫁南國,與宮廷失之交臂。”
子虞聽到這裏,幾乎要以為這不是皇後的故事。吳元菲抬起頭,緩緩說道:“一年後,玨的弟弟娶了宰相的女兒,而她,嫁給了當今的聖上,在她出嫁之時,惠順長公主臥病不起,都未親自送她,別人都道長公主愛女遠嫁,所以心力交瘁,不顧次女。你可知其中的原因?”
子虞看她的表情,吸了一口冷氣,“難道,宰相,畫師都不是巧合?”
“這世上哪有這麽多巧合呢?”吳元菲道,“惠順長公主不是傻子,可直到瑤遠嫁一年,事情才露出些微端倪。當年的趙玨不過十四歲,可她是什麽時候聯係上宰相和收買畫師呢,也許更早。眾人都隻關注了瑤,卻從未注意過她,在大家都還不在意的時候,她已經找到了最有力的盟友,在最恰當的時候,給了自己姐姐一擊,所以最後踏入宮廷的是她。”
子虞聽了故事,久久不語,目光隻落在院子的角落,那裏青磚覆雪,一片寒涼。
“我在南國時曾有人教過我,”子虞緩緩道,“她說,在宮裏最需要警惕的,不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而是低估自己的對手。”
吳元菲眉梢一抬,問道:“是誰說的呢?”
“南國昭儀瑤姬。”子虞道。
吳元菲“啊”地低呼一聲,手指在弦上輕撚,驀然長歎。
子虞突然有了午睡的習慣,且不喜人打擾,所以一過午時,宮人們都遠遠避開。誰也不知道,其實房中並沒有人。子虞這時就到北苑和吳元菲聊天,並漸漸喜歡上這種感覺。吳元菲從不議政,她孤居二十年,早已離時政很遠,所以常常與子虞談論的是史。
一來二去,子虞受益匪淺,有一次忍不住故意為難,“論史就是後宮之道?”吳元菲但笑不語。子虞又道,“那可是過去發生的事了,我想要知道的是現在。”
吳元菲冷靜道:“現在與過去有什麽區別呢?娘娘到了我這個年紀就會知道,宮廷中發生的事,總是驚人地相似,甚至可以說,是不斷的重複。”
子虞笑道:“宮中的妃嬪難道沒有讀過曆史,可她們依舊會犯錯。”
“那隻能說明她們沒有讀透,”吳元菲道,“看別人的故事,無論悲喜,都覺得輕鬆。可放在自己的身上,就會考慮得失,舉棋不定。人若失去冷靜,總是容易犯錯的。”
子虞沉吟不語,半晌才道:“感情用事。”
吳元菲道:“人人都知宮廷難活,可依舊趨之若鶩,娘娘可知道其中的原因。”子虞道:“大概是為了權勢吧。”吳元菲道,“從古至今,男人得到權勢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科考投軍,可以附庸富貴……女子卻隻能依附夫君,一世隨人。若隻能憑夫君獲得權勢,天下又有誰能比帝王更張顯尊榮。宮廷是女子唯一能插手國政,影響時勢的途徑。娘娘,你說,世上還有比這裏更吸引人的地方嗎?”
她的目光熠熠生輝,子虞不受她的鼓動,淡淡說:“宮廷風波詭譎,誰又能保證一定得勢。”
吳元菲道:“若是連一搏的勇氣都沒有,那必定是不會成功了。”
子虞哂笑道:“不是拿普通的東西去搏,而是拿性命去搏,難道這也值得?”
“一個人的性命同天下比起來,誰更貴更重?以性命去博取天下,是以賤易貴,難道這還不值得?”吳元菲反問。
子虞歎息不止。當她對宮廷懵懂不知時,覺得其中神秘華麗,讓人想一探究竟,可當她對宮廷開始了解熟悉,又覺得悵然若失。
時近年關,應該是熱鬧的日子,宮人們尋思著該裝扮喜慶一番,找遍寺中,發現竟無錦繡彩幔布幛,隻尋來幾支紅梅,孤零零地插在瓶中,眾人一見,更添思家的情懷。
這日王府的管事前來,要親自麵見子虞,宮女瞧他麵色死板,頓時心生忐忑。
子虞從屏風後踱出,說道:“現在有什麽話盡可說了。”管事從懷中掏出一封信,恭順地呈了上來。子虞瞥到信封上的字跡是羅雲翦的,心猛地一跳,捏著信封發怔。
秀蟬問管事,“殿下是不是讓你傳什麽口信來?”管事搖頭,“並無口信。”眾人聽了,無不失望,轉頭去看子虞,隻見她低頭沉思,根本沒有聽見剛才的話。
等管事走後,子虞才打開信封。信裏並無訴手足離別之情,隻簡單地說了南國如今的形勢,聖上已有出兵的心思,他心中擔憂文嫣,已在禦前請命出征。子虞看完,猝然一驚,抬頭對左右道:“快去攔住他,問清這次領軍的主帥是誰。”宮人們尚不知情,隻是糊塗,好在知道要問的人是管事,急忙追出寺院。好容易在山腳追到人,回來稟報道:“宮裏已有消息,主帥人選非延平郡王莫屬。”
子虞一聽,心已涼透,從宮女們詫異的眼中,她看見自己蒼白的倒影,雙眼含淚。她轉過臉,攥拳的手顫抖不止,指甲在掌心中掐得鑽心的疼,冷冷地對四下說:“都下去。”
人一走光,空寂的室內更無一絲熱氣,窗外大雪又綿又密,無聲無息地下著,隻聽見瓦上簌簌地輕響,這聲響恍惚在子虞的心上開了一道口子,撕心裂肺地疼痛……
哥哥……她的聲音哽咽在喉中,“真是傻瓜。”
子虞了解她的哥哥,雖然不一定能像父親那樣成為一代名將,但也絕非庸才,而且為人圓滑,比耿直的父親不知勝出幾倍,前程似錦。即便沒有妹妹的助力,假以時日也會成為朝廷的肱骨之臣。可他現在如此心急,挑這個時候想建功立業,並不是為了自己,更多的是為了她。
他還給了她一個足以*的理由。想到此處,子虞心如刀割,淚如雨下。
子虞接連去了幾封信,盼望羅雲翦能打消念頭,等了許久都不見回信,她心裏明白哥哥已經下定決心,心中更是焦躁難安。康定元年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來年伊始,玉城公主在春光乍暖的季節裏風光出嫁。皇帝在喜慶之後宣布了調兵南下的意旨,貴族子弟們大為振奮,以此為建立功績的良機,請戰的上表幾乎堆滿了禦案。
消息傳來,子虞又是傷心又是憂慮,父親當年作為主帥時,尚且有人陷害,如今哥哥孤身一人,內無臂助,外無強援。何況領軍的是皇後的兄長。她能預想到,隨便捏造一個借口,比如“通敵”之類的,不需要什麽有力證據,就能將哥哥打入萬劫不複。
她內心驚惶,日日寢食難安。又有人傳來消息,等整軍出發後,宮中就會下旨令她遷往妙應寺。子虞雖有心理準備,卻仍被這個消息壓得喘不過氣,兩眼發黑。
她的哥哥將要上戰場,前途未卜,而她要削發,長伴佛燈。夜深人靜時,有宮人耐不住冷清孤寂,垂淚不止,啜泣的哭聲跟隨冷風竄進房中,宛如細刀淩遲著子虞的心口。
子虞在黑暗中擁被,仍被凍得渾身發抖,她曾經想象離開那個詭譎的宮廷,能有一席安身之所,誰知她的家,她的孩子,她的希望,都被她的退卻給粉碎。所有的犧牲,沒有換到任何代價,現在,終於輪到她的哥哥,不能再退讓了!
可她隻是一個剛摸到宮廷輪廓就被丟棄的卒子。事到如今,還有誰能幫助她呢?
子虞冷靜地沉思,想了半晌,隻想到了殷相一人,她在黑暗中苦笑,當年她故作清高不肯向他妥協,如今卻要主動投誠。早知道如此,從一開始就應該選做有用的卒子。
屋甌的殘冰轉眼消融,綿綿細雨又捎來春風。
三月春到,南征的大軍終於開拔。此時南國的形勢早已亂成一團,諸位皇子割據一方,與京城的太子對抗,互相之間又隱隱牽製。北國大軍剛動,南國突然又平靜起來,皇子們都停了動作,待大軍到了邊關,便不再往南,隻把戍邊重鎮守地鐵桶一般。
南國諸皇子等了月餘不見北軍動靜,排除了北帝想趁亂入關的想法,漸漸放心起來,重新又把目光瞄準了京都的太子。如果此時讓太子坐穩了,哪裏還有他們的容身之處,於是開始在藩地組織軍隊。夏日還未到來,以靖難為名的內亂已是如火如荼地展開。
比起南國的劍拔弩張,北國上下卻是一片寧靜。大軍出發後,帝後二人在宮中宴飲,玉衡公主著人在禦前獻馬。這位公主嫁的是鎮守邊關的重將,此次大軍向南,駙馬自然受到皇帝的重用,公主心中感激,知道皇帝喜愛狩獵,便投其所好獻上兩匹好馬,宮中上下一片和氣融融。
四月的一日,皇帝忽然來了興致,在禦苑試馬。宮人們將玉衡公主所獻的好馬領來,突然發生了小小的意外,馬無故發狂,險些將皇帝傷於蹄下。事後細查,原來是禦苑養馬的宮人懈怠,未曾挑選飼料喂食,事發之後畏罪自盡。
一個月後就是皇帝的聖節,本應上壽舉宴,隻因禦苑事件,皇帝大為掃興,改為了東明寺齋戒祈福。
轉眼到了五月,東明寺後萬物勃發,今天一株白玉蘭,明日一叢鴿子花,相繼而開,別有生趣。令子虞出家的意旨還未從宮中傳來,宮人們也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過活。
這幾日接連雨天,淅淅索索地從夜裏到天明。子虞聽講經文時特命人將窗戶打開,看簷上雨水點點滴滴,落在新綠的蕉葉上。
從廊下跑來一個小廝,麵生得很,在窗外對子虞行禮,“相爺要見您。”子虞一怔,隨即若無其事地命宮女抄寫經文,一個人走出佛堂。
殷榮站在藏經閣的廊下,麵容嚴肅。子虞走上前,對他拜禮。
殷榮望著廊簷滴下的雨絲,說道:“宮中已選了左武侯大將軍家的三小姐為晉王妃。”
子虞麵色如常,並不作答。
過了半晌,殷榮轉過身,意外地打量了子虞一眼,“進寺院半年,修身養性的功夫長進了不少。”
子虞微笑,“能得到您的誇獎,這半年想來是沒有白費。”
“你義母幾次提起你都覺得惋惜,”殷榮冷冷笑道,“做事由著性子,選的都是錯路。現在可想清楚了?”
子虞覺得有些難堪,殷相依然是當年權勢過人的宰相,她也仍舊是當年勢單力薄的姑娘。心裏泛起苦澀,她輕聲道:“想清楚了。”
殷榮道:“晉王雖然好,也沒有好到一輩子都要依靠他的份上。你這樣年輕,還可以有其他選擇。”
子虞眉梢輕輕一跳,心中惶然。
“後宮人才凋零,妃位不全,采選還不到時間,前些日子不少大臣都將家中未婚女子送入掖廷為女官,倒有幾個識眼色的在禦前得幸,可照我看,都是隻會賣弄小聰明沒有大見識的,那位皇後在宮裏,還有幾人能翻出浪花,”殷榮目光銳利地看向她,“再過三日,聖上將駕幸東明寺。”
他的暗示已足夠露骨,子虞睫毛顫動,連身子都簌簌發抖,不知是驚悸還是羞恥,語不成聲,“這……這如何,他是……”
殷榮輕蔑地掃她一眼,說道:“他是聖上,這個理由已經足夠。出家一次便是再世為人了,你大可不必拘泥於以前的身份。”
子虞臉上已經褪盡最後血色,蒼白如紙,那一刹那她幾乎以為這是殷相故意羞辱,可現在看他的表情,分明想把這個瘋狂的想法變為現實。
殷相見她沉默,譏笑道:“怎麽?連虛名都擔了,卻不敢去實現?”
“這如何相同,”子虞悄悄深吸了口氣,“倫理大防,就是聖上,也不會願意擔上這樣的惡名。”
殷相諱莫如深地一笑,“這就不用你操心了,要說惡名,聖上早已擔上了,就是再擔上一些,對他來說差別也不大。”
子虞已滲出一身薄汗,咬牙低頭不語。
殷榮不耐煩起來,語調冰冷地讓人顫抖,“我從不喜歡給人兩次機會,那會讓人產生錯覺,把第一次的失敗變得理所當然。你已經搞砸了一次,這一回,不容有失。”
他轉過身,語氣又平緩下來,“你可以自甘清苦,渾渾噩噩地過一輩子。可還有真心關懷你的人,為了改變你的處境,自請出軍,你的兄長,現在在皇後的兄長手下當差,你就一點不在乎了?”
子虞被擊中軟肋,淚水含在眼眶中,搖搖欲墜。
殷榮已負手離開,扔下一句,“這是你最後一次機會。”
這天午後子虞又來到北苑,靜靜地坐了許久沒有說話。雨滴點點,折射出一息輕薄透徹的光芒,映在她的臉上轉瞬流轉。吳元菲觀察了她片刻,以為她有憂愁,仔細一看,又恍惚覺得她唇畔含笑。
子虞轉過臉來,淡淡說道:“先生,你一早就知道是嗎?”
吳元菲從沒聽她提過“師生”之類的詞,一聽這樣的口氣,頓時就明白了,不慌不忙地說道:“娘娘有沒有想過,為什麽當初你被逼避世,沒有直接去妙應寺,那是因為,娘娘你還未走到最後一步,有人對你仍然抱有希望。”
子虞皺了皺眉,隨即笑道:“如果是完全無用之人,先生也不會悉心教導。”
吳元菲並不否認,“那不是很好嗎?無用之人,會被被人拋之腦後,娘娘有人惦記,才會有出頭之日。”
子虞輕輕搖頭,轉過頭來注視她,“登高而招見者遠,順風而呼聞著彰。當日先生教我這兩句說,借助權臣幫助,往往事半功倍,這樣的話原來是意有所指。”
“娘娘沒有忘記我說的每一句話,這很好。在那個宮裏的人,除了圖窮匕見的時刻,是不會親自出手,因為她們早已學會了分辨,什麽人對他們有用,什麽人是他們的障礙。娘娘你也要學會這一點,認清真正對你有幫助的人,並把他們的力量聚集到你的身邊,這樣成事容易,就算失敗,也可以及早脫身。”吳元菲道。
子虞“嗬”地一笑,“殷相那樣的人,可沒有先生說的那樣容易擺布。”
“若是他在朝堂上已沒有阻力,今日又何必找上娘娘呢?”吳元菲平靜地說道,“他需要娘娘作為助力,娘娘需要他擺脫困境。”
子虞心頭煩悶,冷聲道:“與他合作我始終擔心,以後要付出沉重代價。”
吳元菲從容笑道:“隻要有所收獲,付出代價又有何妨。何況娘娘已從他那裏得到太多,他怎麽會輕易放過你呢。娘娘心裏很清楚,這件事已成定局,別無選擇。”
子虞轉過頭,神色有絲複雜,“難道這樣有悖常倫的事,也變得這樣理所當然?”
“哎,娘娘,不要把你的憂慮這麽明白地擺在臉上,”吳元菲喟歎道,“那會被人一眼看穿。你的擔憂,隻要陛下不介意,別人的意見就無足輕重了。”
子虞半晌沒有出聲,吳元菲忽然柔聲問:“娘娘還想著晉王麽?”
雨急了些,子虞觀賞片刻,眸光也變得迷蒙起來,輕聲說:“十五歲的時候,我以為一生最大的幸事,就是遇到晉王。”
“難道娘娘現在還有那種想法?”
子虞盈盈一笑,“有什麽錯嗎?十五歲自然有十五歲的想法,即使以後變了味,回想起來也會覺得當初那是多麽美好的一個夢。”
吳元菲卻道:“希望娘娘以後不要做這樣的夢。”
子虞沉默了片刻,說道:“再也不會了。”
五月二十,皇帝禦駕東明寺,未帶任何宮眷,行裝從簡。雖是如此,隨行人員依然有上百人,三百內衛禦營拱衛山腳,為寺院中平添熱鬧。
子虞清晨便聽見動靜,心裏不住忐忑,想了又想,還是顧鏡梳妝,這麽多的日子未曾好好打扮過,拿起眉筆竟發現生疏了,她幾次停下手,歎息之後又覺得不甘,費了好些功夫收拾停當。
一直到了夜間,殷相的人前來提醒,她跟隨來人,慢慢往佛殿走去。
這晚月色不好,唯有星光如綴,黯淡地映著路。領路人不知是不是有所顧忌不敢提燈,子虞也隻能在暗沉的夜色裏模糊地勾勒,猜出要去的正是皇帝常禮佛的殿堂。走得越近,她的心開始怦怦地跳動,一聲賽過一聲,仿佛跳出胸膛,她雙手緊緊絞在一起,緊張地不能言語。
領路人來到門口後便打算離開,轉頭對子虞低聲說:“進去就靠你自己了。”一轉身就消失在黑暗中。
子虞恍惚地從側門而入,竟沒有人守著。她鬆了口氣,複又覺得沉重,殷相已安排到了這一步,是再也不容許她回頭了。
到了此刻,她反倒平靜了些許,照記憶裏的路線進入外殿,出乎意料?
?,殿中書案上點著燈,有灰衣僧人在抄寫經文,燈火在他的臉上明滅晃動,讓他清冷的麵容一覽無遺。
子虞詫異地看著懷因,不知是否該裝作不覺,繼續走進去。
懷因忽然有所覺,抬起頭,一刹那臉色微變。
子虞看著他,心裏頓時浮現出很多模糊地畫麵,在她小產痛苦萬分的時刻,有人在她身邊低誦佛經,一直等她沉沉睡去。她醒來時依稀記得,心裏萬分感激,幾次托人代為重金酬謝,都被懷因婉言謝絕,無論送的禮物是貴是珍,這位僧人都不曾領受。剛開始,子虞擔心授人以柄,惶惶不安,可觀察的時間久了,才知懷因真正是方外人,不涉凡塵。相形之下,倒顯得她小人之心。
等她養好身體能行動了,想親口對他言謝,隻是寺中人多口雜,他似乎有意回避,竟無相遇良機。
想不到,再見麵會是如此光景。
她低頭沉吟了片刻,很快就神色如常,打算穿過書案進入內殿。
“娘娘,”懷因攔在她的麵前,“陛下在靜思,不能進入。”
子虞向他恬淡地一笑,不願回答,沒有片刻停留,依舊要入內。
“娘娘。”懷因的口氣有些焦急,隻因不願打擾到殿內的人而刻意壓低,“踏入一步,你的清譽盡毀。”
子虞的睫毛顫了顫,落寞地說:“已經毀了。如果不能改變處境,我留著清譽又有什麽用呢。”
懷因陡然明白了她的意思,心底說不清是憤然還是失望,如蟻啃噬,萬分難受起來。
他的眼神越發明澈,在黑夜裏仿佛仿佛一柄雪亮的寒刀。子虞別開眼,淡淡地說:“大師是出世之人,天地間自在灑脫,我隻是個俗人,有許多無可奈何……”
“這不是犯錯的借口,”懷因說道,“你要知道,有些一念之差,是沒有機會得到修正的。”
子虞轉眼直直地望向他,“大師知道我的餘生會是怎樣的一個結局?”懷因一怔,她笑了笑,燈火下隻見她肌膚白皙如素,眉目清麗難繪,隻因細心裝扮過而越發溫潤嫵媚。
“晉王妃羅氏,三年無出,避世出家,某年,歿——這將會是我的結局,”她喟歎,“我的生活不會有人關心,一生的作為,就隻會留下這樣一句話。我不甘心如此,你眼中錯誤,實在是我最後一次良機。”
懷因覺得無力,並不是他的道理她不懂,而是他們相處的世界大不相同,連看待事物的標準都變得南轅北轍。
他冷淡地說:“如果我現在喊人來,娘娘還會一意孤行?”
子虞臉上的笑容一分不淡,“我知道你不會,你曾經親手救了我的性命,不會眼睜睜地看我去死。”說完,她從容越過懷因,往殿內而去。
懷因皺著眉,口唇翕動,仿佛想說些什麽,可最後隻化作了黑暗中一個含糊的音,其中的意義,誰也不明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