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東方燁和東方景、東方晨奉召入宮,已過去了整整三日。見父兄們仍未回府,鳳舞心中越發擔憂,白日裏魂不守舍的胡思亂想,深夜裏毫無睡意的滿床翻滾。
韋嬤嬤見鳳舞日漸憔悴,心急如焚。因此,在得知東方燁父子三人回府後,忙急匆匆的快步走進西暖閣,揚聲稟道:“姑娘,姑娘,國公爺和大爺、二爺回府了。”
坐在炕榻上繡喜帕的鳳舞聞言,驚喜的將喜帕扔到一旁,起身追問道:“真的?父親此刻在哪裏?佛光軒還是桃源軒?”
韋嬤嬤見鳳舞終於又展笑顏,提了三日的心,方才放了下來,笑回道:“國公爺和大爺、二爺到佛光軒去給老太君請安了。”
鳳舞此時一心急著見父兄們,也等不得吩咐丫鬟們備小轎,也忘了喚兩個丫鬟隨侍,就小跑著出了忘憂軒,往隔壁的佛光軒跑去。
*****************************************************************
在古代深閨裏嬌養了十四個年頭,出門不是小轎就是車輦,雖然去佛光軒的路程並不遠,可還是讓鳳舞跑得連聲嬌喘。垂首喘息間,隻覺眼前一暗,下一刻卻撞入了一片溫熱的黑色。
因力道的反彈而向後仰去的鳳舞,邊抬手揉著撞痛的額頭,邊眯縫著雙眼看向眼前的黑色。隨著仰望的視角,一雙似曾相識的深邃黑眸落入眼中,驚得她僵立在那裏。
待想起眼前的男子為何人之後,鳳舞隻覺得一陣心慌,隨即用力的將輕扶著她的他推開,並麵紅耳赤的垂下了頭。緊握著繡帕的手按壓在快速跳動的胸口,那垂著的繡帕因為胸口處劇烈的起伏,如隨著微風般起舞。
跟隨在那男子身後的東方昊見狀,無奈的苦歎一聲,邊走過去扶穩身子仍有些搖晃的鳳舞,邊寵溺的輕斥道:“知道你心急著見父親和大哥、二哥,可也不用這般慌裏慌張的啊。堂堂東陽公府的忘憂郡主,不坐小轎就罷了,連慢慢走路都不會,竟然像不懂規矩的小丫頭般瘋跑過來。這要是傳揚出去了,看你還怎麽出去見人。”
與那男子並肩而立的東方晨打趣道:“哪裏還用出去見人,已然在府內都沒臉見人了。第一次登門的貴客,就這麽讓你衝撞了,看你還有什麽臉麵以世家貴女自居。”
語畢,笑對那男子道:“舍妹太過頑皮,讓易兄看笑話了。”
鳳舞不以為然的衝著東方晨皺了皺鼻子,又想起站在眼前的易姓男子,雙頰越發的緋紅。穩了穩心神,方有禮的走上前,輕福了福身子,柔聲致歉道:“剛剛有所冒犯,還望易副將不計小女子失禮之過。”
從那易姓男子臉上轉瞬即逝的詫異中,還有東方晨和東方昊的驚訝中,鳳舞知道自己果真沒有猜錯,這男子就是近來最得東方燁賞識的那位正五品副將。想到這裏,心中不禁生出竊喜,臉上也露出些許得意之色。
“在下易子軒,見過忘憂郡主。郡主乃千金之軀,在下卻一介武夫。剛才的意外衝撞,在下未傷了郡主,已是萬幸。”易子軒在短暫的驚愕後,迅速恢複冷靜,依禮回拜。
東方昊眼尖的見鳳舞正用餘光打量著易子軒,心中先是詫異,後又生出莫明的不安感,忙笑催道:“父親正在裏麵陪著祖母說話,舞兒既如此惦念父親,就快進去吧。我和二哥還要請易兄去坐坐,大哥已在那裏等著了。”
鳳舞聞言,才驚覺又一次因易子軒而失態,懊惱的皺了皺眉頭,草草的向他們三人福身請辭後,就快步逃進了佛光軒。
真是太可怕了,她竟然在青天白日之下,對著同一個男子,失態了兩次。這絕對是她活了十四年裏最大的敗筆,也是至今為止僅有的敗筆。
看著鳳舞近乎落荒而逃的背影,東方昊心中越發不安,隱隱覺得自己猜對了幾分,一時又希望是自己多想了。
已陪著易子軒走出數步的東方晨,見東方昊沒有跟上來,詫異的停下腳步,回身見他怔愣的站在那裏,出言喚道:“三弟,還不快走?大哥還在等著我們呢。”
“啊,來了。”東方昊從失神中驚醒過來,煩燥的晃了晃頭,急步追上東方晨和易子軒的步伐。隻是待走到易子軒身旁時,又不禁用餘光上下仔細的打量了一番,使已微皺的雙眉鎖得越發深緊。
*****************************************************************
鳳舞平穩下心中的慌亂,方抬手掀起簾子,走進了東暖閣。一眼望進去,就見東方燁與天太君分坐在炕榻的兩側,一個靜靜的撚動著手上的佛珠串,一個靜靜的垂首飲茶,隻是神色都有些沉重。
鳳舞走上前去,福身請安後,就對著東方燁嗔怪道:“父親最是不讓祖母放心的,進宮這麽多日,也不說派人回府傳句話,好讓祖母安心。祖母惦記著父親和大哥、二哥,飯也用不安生,覺也睡不安穩,急的都要進宮裏去拜望太後和皇後了。”
東方燁聽罷,朗聲大笑,隨即又斂下神色,邊將手中的茶杯放到炕桌上,邊正色沉聲道:“皇後有意讓太子納西仁公嫡女為側妃之事,你祖母已經都告訴我了。這事應當隻是皇後的意思,皇上尚不知情,有機會我自會與皇上言明,定然不會讓你受委屈。隻是如今國有戰事,家事自應之後再議。好在太子不在京華,這事並不著急。”
天太君對西仁公府寧樂郡主嫁太子為側妃之事的顧慮,東方燁是很讚同的。若說當今大秦朝,可與東陽公府匹敵的,也就隻有西仁公府了。皇後又是西仁公府所出,若寧樂郡主嫁了太子為側妃,那待太子登基之後,後位之爭必然會浮出水麵。
就算鳳舞能順利坐上皇後之位,有太後和西仁公府撐腰,寧樂郡主必然穩坐皇貴妃之位。而有這樣一位皇貴妃在,皇後的日子要想逍遙自在,可說是難上加難了。
對嫁給太子為正妃之事,還有封謝玉芙為太子側妃之事,鳳舞已然是抱了“聽天由命”的態度。事情走到了這一步,行與不行,已不是她一介深閨女子能作主的了。
因此,聽了東方燁之言,鳳舞倒也無喜無憂,反而沉色追問道:“父親剛提到了戰事,總不會真的是太子所在的東疆出了變故吧?”
提及戰事,東方燁不由得眉頭深鎖,半晌,方歎道:“此次戰事非以往可比,不僅東疆外異族聚集了大隊人馬,就連北疆外的異族也先行挑起了戰火。如今北疆守軍已折損了三位小將,戰死的士兵更是多達一萬之數。好在鎮北大將軍即時下令封鎖消息,又快馬密傳戰報給皇上。若不然,消息一旦傳進來,民心必然大亂。皇上就是想收拾殘局,也要很費一番工夫了。”
四麵邊疆,兩麵受敵,戰事之緊急重大,鳳舞心清肚明。想到剛才在軒外撞見易子軒,鳳舞不由得心裏一沉,顫聲問道:“女兒剛才在軒外見到了易副將,難道皇上真的下令命二哥出征?”
東方燁知道正廂內已再無第四人,正廂外又有華嬤嬤看守,也就如實回道:“因為太子身在東疆,鎮東大將軍又已年近六十,故皇上命西仁公和他家二位公子率十萬精兵前往東疆助戰。至於北疆,皇上則派了易子軒和晨兒,另有三位小將隨行,同樣是精兵十萬。聖上明日早朝下召,到時戰事也就不再是秘聞了。至於兩隊征軍,則於三日後起程。”
天太君在旁歎道:“邊疆守軍本就是十萬精兵的編製,待征軍到達後,東北兩疆就各有近二十萬的將士。單從兵力而言,可說是敵寡我眾,勝算還是非常大的。不過東北兩疆沉寂了近二十年,突然先後發動戰事,可見是謀劃萬全。若想擊潰敵軍,倒也不是易事。”
東方燁見天太君滿麵愁思,鳳舞又憂心忡忡,隻得先溫言安撫天太君道:“母親不必太過憂心。這幾日在宮裏,皇上已將兩疆戰事布置了十之八-九。待征軍抵達邊疆,兩疆正式開戰後,兒子也會日夜隨在皇上身旁,根據戰報即時分析布置的。以兒子看來,兩疆之戰雖然都凶險,卻還是很有勝算的。”
話落,又囑咐鳳舞道:“征軍起程後,為父就要入宮伴駕,直到兩疆戰事平息,方可回府。為父不在的日子裏,你要替為父和你二哥在你祖母身旁盡孝,常勸解你祖母勿憂國事。府外傳揚的任何消息,都不要輕意相信,萬事有為父在,勿需擔憂。”
鳳舞苦歎著點了點頭,又強言歡笑道:“隻要有父親和三位哥哥在,舞兒就沒有怕的。父親大可全心於朝政國事,不必擔憂家中諸事。有祖母和連珠姨在,府內必然萬事太平。”
天太君、連珠夫人和席氏、鳳舞的手腕,東方燁心裏清楚,安心的點了點頭,方起身向天太君請辭道:“易小將還在等著,兒子就先過去了。待送走了易小將,兒子就讓晨兒去安信伯府接他媳婦回來。這再有四日,晨兒就要遠征了,他媳婦又有了身孕,小夫妻也該多聚聚。”
想到剛懷上身孕,就要送夫遠征的淩氏,天太君不免一陣心疼,卻隻得無奈苦歎道:“也好,隻是苦了晨兒媳婦了。對了,你忙完了,也去竹閣坐坐。自李氏懷了身孕,你還沒有去看過她,也別太冷落了人家,到底懷的是咱們東方家的子嗣。”
東方燁隨意應了一聲,又安撫了天太君幾句,又叮囑了鳳舞一番,方轉身出了正廂,坐上小轎,往趕去。
*****************************************************************
東暖閣裏,東方燁走後,鳳舞就扶著天太君回了西暖閣。
見天太君疲憊的歪在炕榻上,鳳舞親自倒了溫茶奉上,並柔聲勸慰道:“祖母也別太過憂心了,有父親和大哥在,不會有事的。”
這話勸的雖是天太君,說服的卻是她自己。戰場是英雄塚,踏入卻不得走出者,比比皆是。
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場血戰撕殺下來,誰是功成將?誰又萬骨枯?
想到這裏,那雙深邃的眼眸又不禁在鳳舞眼前一閃而過。
易子軒,傳說中十五歲從軍,一直駐守南疆,戰場上出生入死,打拚到如今的正五品武官,想來經過的戰事絕不止十數次。
正是因為有了他那樣的將士日夜駐守邊疆,不容外族侵犯一步,大秦子民才能安居樂業、永享太平,她們這些權貴世家的女眷也才能錦衣玉食的虛耗光陰。
也正是因為他們用血和性命,在戰場上無畏的拚殺,才換來了如今歌舞升平的大秦盛世。
韋嬤嬤見鳳舞日漸憔悴,心急如焚。因此,在得知東方燁父子三人回府後,忙急匆匆的快步走進西暖閣,揚聲稟道:“姑娘,姑娘,國公爺和大爺、二爺回府了。”
坐在炕榻上繡喜帕的鳳舞聞言,驚喜的將喜帕扔到一旁,起身追問道:“真的?父親此刻在哪裏?佛光軒還是桃源軒?”
韋嬤嬤見鳳舞終於又展笑顏,提了三日的心,方才放了下來,笑回道:“國公爺和大爺、二爺到佛光軒去給老太君請安了。”
鳳舞此時一心急著見父兄們,也等不得吩咐丫鬟們備小轎,也忘了喚兩個丫鬟隨侍,就小跑著出了忘憂軒,往隔壁的佛光軒跑去。
*****************************************************************
在古代深閨裏嬌養了十四個年頭,出門不是小轎就是車輦,雖然去佛光軒的路程並不遠,可還是讓鳳舞跑得連聲嬌喘。垂首喘息間,隻覺眼前一暗,下一刻卻撞入了一片溫熱的黑色。
因力道的反彈而向後仰去的鳳舞,邊抬手揉著撞痛的額頭,邊眯縫著雙眼看向眼前的黑色。隨著仰望的視角,一雙似曾相識的深邃黑眸落入眼中,驚得她僵立在那裏。
待想起眼前的男子為何人之後,鳳舞隻覺得一陣心慌,隨即用力的將輕扶著她的他推開,並麵紅耳赤的垂下了頭。緊握著繡帕的手按壓在快速跳動的胸口,那垂著的繡帕因為胸口處劇烈的起伏,如隨著微風般起舞。
跟隨在那男子身後的東方昊見狀,無奈的苦歎一聲,邊走過去扶穩身子仍有些搖晃的鳳舞,邊寵溺的輕斥道:“知道你心急著見父親和大哥、二哥,可也不用這般慌裏慌張的啊。堂堂東陽公府的忘憂郡主,不坐小轎就罷了,連慢慢走路都不會,竟然像不懂規矩的小丫頭般瘋跑過來。這要是傳揚出去了,看你還怎麽出去見人。”
與那男子並肩而立的東方晨打趣道:“哪裏還用出去見人,已然在府內都沒臉見人了。第一次登門的貴客,就這麽讓你衝撞了,看你還有什麽臉麵以世家貴女自居。”
語畢,笑對那男子道:“舍妹太過頑皮,讓易兄看笑話了。”
鳳舞不以為然的衝著東方晨皺了皺鼻子,又想起站在眼前的易姓男子,雙頰越發的緋紅。穩了穩心神,方有禮的走上前,輕福了福身子,柔聲致歉道:“剛剛有所冒犯,還望易副將不計小女子失禮之過。”
從那易姓男子臉上轉瞬即逝的詫異中,還有東方晨和東方昊的驚訝中,鳳舞知道自己果真沒有猜錯,這男子就是近來最得東方燁賞識的那位正五品副將。想到這裏,心中不禁生出竊喜,臉上也露出些許得意之色。
“在下易子軒,見過忘憂郡主。郡主乃千金之軀,在下卻一介武夫。剛才的意外衝撞,在下未傷了郡主,已是萬幸。”易子軒在短暫的驚愕後,迅速恢複冷靜,依禮回拜。
東方昊眼尖的見鳳舞正用餘光打量著易子軒,心中先是詫異,後又生出莫明的不安感,忙笑催道:“父親正在裏麵陪著祖母說話,舞兒既如此惦念父親,就快進去吧。我和二哥還要請易兄去坐坐,大哥已在那裏等著了。”
鳳舞聞言,才驚覺又一次因易子軒而失態,懊惱的皺了皺眉頭,草草的向他們三人福身請辭後,就快步逃進了佛光軒。
真是太可怕了,她竟然在青天白日之下,對著同一個男子,失態了兩次。這絕對是她活了十四年裏最大的敗筆,也是至今為止僅有的敗筆。
看著鳳舞近乎落荒而逃的背影,東方昊心中越發不安,隱隱覺得自己猜對了幾分,一時又希望是自己多想了。
已陪著易子軒走出數步的東方晨,見東方昊沒有跟上來,詫異的停下腳步,回身見他怔愣的站在那裏,出言喚道:“三弟,還不快走?大哥還在等著我們呢。”
“啊,來了。”東方昊從失神中驚醒過來,煩燥的晃了晃頭,急步追上東方晨和易子軒的步伐。隻是待走到易子軒身旁時,又不禁用餘光上下仔細的打量了一番,使已微皺的雙眉鎖得越發深緊。
*****************************************************************
鳳舞平穩下心中的慌亂,方抬手掀起簾子,走進了東暖閣。一眼望進去,就見東方燁與天太君分坐在炕榻的兩側,一個靜靜的撚動著手上的佛珠串,一個靜靜的垂首飲茶,隻是神色都有些沉重。
鳳舞走上前去,福身請安後,就對著東方燁嗔怪道:“父親最是不讓祖母放心的,進宮這麽多日,也不說派人回府傳句話,好讓祖母安心。祖母惦記著父親和大哥、二哥,飯也用不安生,覺也睡不安穩,急的都要進宮裏去拜望太後和皇後了。”
東方燁聽罷,朗聲大笑,隨即又斂下神色,邊將手中的茶杯放到炕桌上,邊正色沉聲道:“皇後有意讓太子納西仁公嫡女為側妃之事,你祖母已經都告訴我了。這事應當隻是皇後的意思,皇上尚不知情,有機會我自會與皇上言明,定然不會讓你受委屈。隻是如今國有戰事,家事自應之後再議。好在太子不在京華,這事並不著急。”
天太君對西仁公府寧樂郡主嫁太子為側妃之事的顧慮,東方燁是很讚同的。若說當今大秦朝,可與東陽公府匹敵的,也就隻有西仁公府了。皇後又是西仁公府所出,若寧樂郡主嫁了太子為側妃,那待太子登基之後,後位之爭必然會浮出水麵。
就算鳳舞能順利坐上皇後之位,有太後和西仁公府撐腰,寧樂郡主必然穩坐皇貴妃之位。而有這樣一位皇貴妃在,皇後的日子要想逍遙自在,可說是難上加難了。
對嫁給太子為正妃之事,還有封謝玉芙為太子側妃之事,鳳舞已然是抱了“聽天由命”的態度。事情走到了這一步,行與不行,已不是她一介深閨女子能作主的了。
因此,聽了東方燁之言,鳳舞倒也無喜無憂,反而沉色追問道:“父親剛提到了戰事,總不會真的是太子所在的東疆出了變故吧?”
提及戰事,東方燁不由得眉頭深鎖,半晌,方歎道:“此次戰事非以往可比,不僅東疆外異族聚集了大隊人馬,就連北疆外的異族也先行挑起了戰火。如今北疆守軍已折損了三位小將,戰死的士兵更是多達一萬之數。好在鎮北大將軍即時下令封鎖消息,又快馬密傳戰報給皇上。若不然,消息一旦傳進來,民心必然大亂。皇上就是想收拾殘局,也要很費一番工夫了。”
四麵邊疆,兩麵受敵,戰事之緊急重大,鳳舞心清肚明。想到剛才在軒外撞見易子軒,鳳舞不由得心裏一沉,顫聲問道:“女兒剛才在軒外見到了易副將,難道皇上真的下令命二哥出征?”
東方燁知道正廂內已再無第四人,正廂外又有華嬤嬤看守,也就如實回道:“因為太子身在東疆,鎮東大將軍又已年近六十,故皇上命西仁公和他家二位公子率十萬精兵前往東疆助戰。至於北疆,皇上則派了易子軒和晨兒,另有三位小將隨行,同樣是精兵十萬。聖上明日早朝下召,到時戰事也就不再是秘聞了。至於兩隊征軍,則於三日後起程。”
天太君在旁歎道:“邊疆守軍本就是十萬精兵的編製,待征軍到達後,東北兩疆就各有近二十萬的將士。單從兵力而言,可說是敵寡我眾,勝算還是非常大的。不過東北兩疆沉寂了近二十年,突然先後發動戰事,可見是謀劃萬全。若想擊潰敵軍,倒也不是易事。”
東方燁見天太君滿麵愁思,鳳舞又憂心忡忡,隻得先溫言安撫天太君道:“母親不必太過憂心。這幾日在宮裏,皇上已將兩疆戰事布置了十之八-九。待征軍抵達邊疆,兩疆正式開戰後,兒子也會日夜隨在皇上身旁,根據戰報即時分析布置的。以兒子看來,兩疆之戰雖然都凶險,卻還是很有勝算的。”
話落,又囑咐鳳舞道:“征軍起程後,為父就要入宮伴駕,直到兩疆戰事平息,方可回府。為父不在的日子裏,你要替為父和你二哥在你祖母身旁盡孝,常勸解你祖母勿憂國事。府外傳揚的任何消息,都不要輕意相信,萬事有為父在,勿需擔憂。”
鳳舞苦歎著點了點頭,又強言歡笑道:“隻要有父親和三位哥哥在,舞兒就沒有怕的。父親大可全心於朝政國事,不必擔憂家中諸事。有祖母和連珠姨在,府內必然萬事太平。”
天太君、連珠夫人和席氏、鳳舞的手腕,東方燁心裏清楚,安心的點了點頭,方起身向天太君請辭道:“易小將還在等著,兒子就先過去了。待送走了易小將,兒子就讓晨兒去安信伯府接他媳婦回來。這再有四日,晨兒就要遠征了,他媳婦又有了身孕,小夫妻也該多聚聚。”
想到剛懷上身孕,就要送夫遠征的淩氏,天太君不免一陣心疼,卻隻得無奈苦歎道:“也好,隻是苦了晨兒媳婦了。對了,你忙完了,也去竹閣坐坐。自李氏懷了身孕,你還沒有去看過她,也別太冷落了人家,到底懷的是咱們東方家的子嗣。”
東方燁隨意應了一聲,又安撫了天太君幾句,又叮囑了鳳舞一番,方轉身出了正廂,坐上小轎,往趕去。
*****************************************************************
東暖閣裏,東方燁走後,鳳舞就扶著天太君回了西暖閣。
見天太君疲憊的歪在炕榻上,鳳舞親自倒了溫茶奉上,並柔聲勸慰道:“祖母也別太過憂心了,有父親和大哥在,不會有事的。”
這話勸的雖是天太君,說服的卻是她自己。戰場是英雄塚,踏入卻不得走出者,比比皆是。
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場血戰撕殺下來,誰是功成將?誰又萬骨枯?
想到這裏,那雙深邃的眼眸又不禁在鳳舞眼前一閃而過。
易子軒,傳說中十五歲從軍,一直駐守南疆,戰場上出生入死,打拚到如今的正五品武官,想來經過的戰事絕不止十數次。
正是因為有了他那樣的將士日夜駐守邊疆,不容外族侵犯一步,大秦子民才能安居樂業、永享太平,她們這些權貴世家的女眷也才能錦衣玉食的虛耗光陰。
也正是因為他們用血和性命,在戰場上無畏的拚殺,才換來了如今歌舞升平的大秦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