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少卿說得不錯。”
這時,劉仁軌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當先便是一句認同之語,其後對著李哲拱手道:“殿下,當務之急,應立即派出專人前往涇州調查暴亂緣由,並派發糧食平息騷亂。”
李哲一聽正副留守都這麽說了,自然是點頭言是,虛心求教道:“那不知兩位卿家覺得何人能夠擔此大任?”
陸瑾和劉仁軌對視了一眼,心內不約而同的飄出了一個人的名字。
陸瑾一看裴行儉的眼神,自然明白了過來。
的確,從目前情況來看,陸瑾是最適合趕赴涇州處置暴亂並派發糧食的人選,但可惜的是,長安城離不開他,大大小小的事務更是需要他,故而他不能去。
畢竟長安城的重要性遠遠高於涇州。
劉仁軌顯然也懂得這個道理,不禁暗自一歎,隻得退而求次的問道:“陸少卿覺得太倉令蕭璿如何?”
陸瑾輕輕搖了搖頭,言道:“蕭璿職司關中糧秣統計調運之職,實乃牽一發而動全身,實在沒有餘力前去涇州。”
劉仁軌輕輕頷首,擰著白眉繼續思忖合適人選。
在目前絕大部分朝臣跟隨天皇天後前往長安之後,能夠堪當大任之人本就不多,故而陸瑾和劉仁軌都是頗費思量。
便在此時,一聲女子的輕咳陡然響徹殿內,讓正在議事的三人同時一怔。
陸瑾抬眼望去,隻見正殿通往內殿的入口屏風上,正有一個模模糊糊的黑色人影,剛才咳嗽聲正是從那裏發出來的。
見狀,劉仁軌白眉猛然一抖,心內不由飄出了幾分怒意。
這樣重大的議事,居然還有人躲在一旁偷聽,也不知這太子殿下是如何管教宮娥的,竟如此沒有規矩!
反觀李哲,卻是露出了尷尬之色,他對著麵無表情的陸瑾和有些氣憤的劉仁軌一拱,訕訕言道:“這個……兩位愛卿,本太子有事先失陪一會兒,馬上就回來。”言罷,也不待陸瑾和劉仁軌同意,轉身疾步而去。
待到李哲繞過屏風進入甬道,入目便看見太子妃韋蓮兒正站在那裏,衣衫單薄的她春光乍現,別有一番動人的風情。
“愛妃,何事也?你沒看見我正在議事麽?”李哲哭笑不得說了一句,然而口氣中滿是溺愛,可見這位新晉太子妃在他眼中的重要性。
韋蓮兒美目中神光閃閃,出言問道:“殿下,剛才你們是否在商量前去涇州平息暴亂的人選?”
“對。”李哲點了點頭,絲毫沒有隱瞞的意思。
聞言,韋蓮兒精神陡然一怔,忽地出言道:“既然如此,蓮兒向殿下推薦一人。”
“啊,愛妃也有合適的人選?”李哲頓時驚訝了。
“當然有!”韋蓮兒肯定的點了點頭,言道,“蓮兒覺得左監門率長史韋洵可堪大任!”
一席話落點,李哲霎那間便是為之一怔,繼而頗覺不可思議的驚訝笑道:“蓮兒,雖說是內舉不避親,然大舅哥才當上監門率長史不久,如何能夠前去平息騷亂?”
韋蓮兒口中的韋洵,正是她同父同母的親哥哥,在韋蓮兒成為太子妃之後,原本白身的韋洵也憑借這一層關係擔任太子東宮左監門率長史,一躍成為從七品上的官員。
至於監門率,則是負責替東宮把守大門,故而李哲覺得韋蓮兒如此推薦實乃有些不妥。
但是,向來私心極重的韋蓮兒也有她一番堅持。
她雖然已經成為高高在上的太子妃,但總而論之,父輩兄長卻無一個顯赫大員,對她來講不得不成為弊端。
故而剛才韋蓮兒才會輕咳一聲喚李哲進來,說出想要推薦韋洵前去平息騷亂之意,也讓兄長能夠憑此功績獲得遷升。
至於前去平息騷亂是否危險,韋蓮兒卻覺得根本無涉大局,區區幾個泥腿子的暴民而已,能夠掀起多大的波瀾?在精銳的大唐官軍麵前,肯定是不堪一擊的。
故而,韋蓮兒正容回答道:“殿下有所不知,我那兄長自小文韜武略,可比管仲樂毅,對付區區騷亂,派發些許糧食,還不是易如反掌手到擒來,自然可以勝任。”
聽到此話,李哲微微沉吟,顯然是動了心思。
韋蓮兒乘熱打鐵的繼續勸說道:“殿下,你可是監國太子,劉仁軌和陸瑾均是你的部下,你如何能夠事事都聽他們的,讓他們牽著你的鼻子走?蓮兒和兄長均想要為殿下你分憂,難道我們就沒有陸瑾和劉仁軌可靠?”
李哲耳軟懼內的性格與高宗皇帝非常相似,一聽韋蓮兒此言,想到愛妃也隻是推舉兄長處理些許小事情而已,並沒什麽大礙,於是點頭道:“那好吧,我出去與劉仁軌陸瑾商量一下,你就在這裏等著。”
韋蓮兒驚喜不已的點了點頭,忽地她又想到了什麽,沉著俏臉言道:“殿下,你出去不是商量,而是直接下令,可不要忘了。”
李哲點頭一笑,連忙出去了。
當聽完李哲說出前去平息騷亂的人選,劉仁軌登時就茫然了:“韋洵?何人也?微臣似乎從未聽過此名?”
李哲臉膛微微有些泛紅,想到韋蓮兒最後的吩咐,口氣不自禁的帶上了幾分堅定之色:“劉相,韋洵乃是太子東宮監門率長史,年紀輕輕便是文武全才,由他前去應該能夠順利平息暴亂。”
聽到李哲口氣如此篤定,劉仁軌倒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了,轉頭問向陸瑾道:“陸少卿覺得這韋洵如何?”
時才待到李哲說出韋洵名字的一瞬間,陸瑾便已經知道韋洵乃是韋蓮兒的兄長,當初韋蓮兒女扮男裝之時,所用的化名也正是韋洵,不用問,剛才那聲輕輕的咳嗽聲正是出自韋蓮兒,如此人選也是她所建議了。
若是前去處理些許小事情,陸瑾說不定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畢竟裙帶關係也是人之常情。
不過涇州騷亂並非小事,此乃一件說不定會影響到關中安穩的大事,故而應該派遣能夠主持大局的老練人物前去,而非靠才名能力均不彰顯的外戚。
這時,劉仁軌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當先便是一句認同之語,其後對著李哲拱手道:“殿下,當務之急,應立即派出專人前往涇州調查暴亂緣由,並派發糧食平息騷亂。”
李哲一聽正副留守都這麽說了,自然是點頭言是,虛心求教道:“那不知兩位卿家覺得何人能夠擔此大任?”
陸瑾和劉仁軌對視了一眼,心內不約而同的飄出了一個人的名字。
陸瑾一看裴行儉的眼神,自然明白了過來。
的確,從目前情況來看,陸瑾是最適合趕赴涇州處置暴亂並派發糧食的人選,但可惜的是,長安城離不開他,大大小小的事務更是需要他,故而他不能去。
畢竟長安城的重要性遠遠高於涇州。
劉仁軌顯然也懂得這個道理,不禁暗自一歎,隻得退而求次的問道:“陸少卿覺得太倉令蕭璿如何?”
陸瑾輕輕搖了搖頭,言道:“蕭璿職司關中糧秣統計調運之職,實乃牽一發而動全身,實在沒有餘力前去涇州。”
劉仁軌輕輕頷首,擰著白眉繼續思忖合適人選。
在目前絕大部分朝臣跟隨天皇天後前往長安之後,能夠堪當大任之人本就不多,故而陸瑾和劉仁軌都是頗費思量。
便在此時,一聲女子的輕咳陡然響徹殿內,讓正在議事的三人同時一怔。
陸瑾抬眼望去,隻見正殿通往內殿的入口屏風上,正有一個模模糊糊的黑色人影,剛才咳嗽聲正是從那裏發出來的。
見狀,劉仁軌白眉猛然一抖,心內不由飄出了幾分怒意。
這樣重大的議事,居然還有人躲在一旁偷聽,也不知這太子殿下是如何管教宮娥的,竟如此沒有規矩!
反觀李哲,卻是露出了尷尬之色,他對著麵無表情的陸瑾和有些氣憤的劉仁軌一拱,訕訕言道:“這個……兩位愛卿,本太子有事先失陪一會兒,馬上就回來。”言罷,也不待陸瑾和劉仁軌同意,轉身疾步而去。
待到李哲繞過屏風進入甬道,入目便看見太子妃韋蓮兒正站在那裏,衣衫單薄的她春光乍現,別有一番動人的風情。
“愛妃,何事也?你沒看見我正在議事麽?”李哲哭笑不得說了一句,然而口氣中滿是溺愛,可見這位新晉太子妃在他眼中的重要性。
韋蓮兒美目中神光閃閃,出言問道:“殿下,剛才你們是否在商量前去涇州平息暴亂的人選?”
“對。”李哲點了點頭,絲毫沒有隱瞞的意思。
聞言,韋蓮兒精神陡然一怔,忽地出言道:“既然如此,蓮兒向殿下推薦一人。”
“啊,愛妃也有合適的人選?”李哲頓時驚訝了。
“當然有!”韋蓮兒肯定的點了點頭,言道,“蓮兒覺得左監門率長史韋洵可堪大任!”
一席話落點,李哲霎那間便是為之一怔,繼而頗覺不可思議的驚訝笑道:“蓮兒,雖說是內舉不避親,然大舅哥才當上監門率長史不久,如何能夠前去平息騷亂?”
韋蓮兒口中的韋洵,正是她同父同母的親哥哥,在韋蓮兒成為太子妃之後,原本白身的韋洵也憑借這一層關係擔任太子東宮左監門率長史,一躍成為從七品上的官員。
至於監門率,則是負責替東宮把守大門,故而李哲覺得韋蓮兒如此推薦實乃有些不妥。
但是,向來私心極重的韋蓮兒也有她一番堅持。
她雖然已經成為高高在上的太子妃,但總而論之,父輩兄長卻無一個顯赫大員,對她來講不得不成為弊端。
故而剛才韋蓮兒才會輕咳一聲喚李哲進來,說出想要推薦韋洵前去平息騷亂之意,也讓兄長能夠憑此功績獲得遷升。
至於前去平息騷亂是否危險,韋蓮兒卻覺得根本無涉大局,區區幾個泥腿子的暴民而已,能夠掀起多大的波瀾?在精銳的大唐官軍麵前,肯定是不堪一擊的。
故而,韋蓮兒正容回答道:“殿下有所不知,我那兄長自小文韜武略,可比管仲樂毅,對付區區騷亂,派發些許糧食,還不是易如反掌手到擒來,自然可以勝任。”
聽到此話,李哲微微沉吟,顯然是動了心思。
韋蓮兒乘熱打鐵的繼續勸說道:“殿下,你可是監國太子,劉仁軌和陸瑾均是你的部下,你如何能夠事事都聽他們的,讓他們牽著你的鼻子走?蓮兒和兄長均想要為殿下你分憂,難道我們就沒有陸瑾和劉仁軌可靠?”
李哲耳軟懼內的性格與高宗皇帝非常相似,一聽韋蓮兒此言,想到愛妃也隻是推舉兄長處理些許小事情而已,並沒什麽大礙,於是點頭道:“那好吧,我出去與劉仁軌陸瑾商量一下,你就在這裏等著。”
韋蓮兒驚喜不已的點了點頭,忽地她又想到了什麽,沉著俏臉言道:“殿下,你出去不是商量,而是直接下令,可不要忘了。”
李哲點頭一笑,連忙出去了。
當聽完李哲說出前去平息騷亂的人選,劉仁軌登時就茫然了:“韋洵?何人也?微臣似乎從未聽過此名?”
李哲臉膛微微有些泛紅,想到韋蓮兒最後的吩咐,口氣不自禁的帶上了幾分堅定之色:“劉相,韋洵乃是太子東宮監門率長史,年紀輕輕便是文武全才,由他前去應該能夠順利平息暴亂。”
聽到李哲口氣如此篤定,劉仁軌倒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了,轉頭問向陸瑾道:“陸少卿覺得這韋洵如何?”
時才待到李哲說出韋洵名字的一瞬間,陸瑾便已經知道韋洵乃是韋蓮兒的兄長,當初韋蓮兒女扮男裝之時,所用的化名也正是韋洵,不用問,剛才那聲輕輕的咳嗽聲正是出自韋蓮兒,如此人選也是她所建議了。
若是前去處理些許小事情,陸瑾說不定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畢竟裙帶關係也是人之常情。
不過涇州騷亂並非小事,此乃一件說不定會影響到關中安穩的大事,故而應該派遣能夠主持大局的老練人物前去,而非靠才名能力均不彰顯的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