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白衣鄔思道
天冷得緊,雪後的京城裏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新春剛過,鬧騰了數日的人們都有些乏了,大下午的,街上也沒什麽人氣,盡是些頑童在打雪仗、堆雪人,平日裏原本就有些冷清的小獅子胡同口這會兒更是連個人影都看不到了。
小獅子口胡同位於京城的東北角上,地兒不大,也就隻有兩、三戶人家,不過住著的卻都是官宦人家,隻是官位不算太高,在京城中隻不過是尋常官吏而已,京師柴米貴,這幾戶人家也就用不起太多的下人,人氣兒就旺不起來。
一陣風吹過,卷起了些屋頂上的零散雪花,落在臉上倒有些寒的緊,一位身著白襖子、背著個小包裹的書生伸手抹去臉上的雪水,望著小獅子口胡同長出了口氣,心裏頭一陣熱乎――總算是到了,雖說晚了點,可這麽多年過去了,也不在乎晚那麽一點不是嗎?這位白衣青年書生就是胤祚苦苦追尋的鄔思道。
鄔思道,字王露,祖籍紹興,生於金陵,父母早逝,其父當過一任縣令,生前曾為其定下一門親事――鄔思道的表妹金秀姑。金乘風,鄔思道的姑父,現任禮部主事,五品小京官,就住在這小獅子口胡同裏。
鄔思道雖有才華,怎奈家境貧寒,這麽多年過去了,始終沒敢上門接親,可這次他卻不能不來了――傳聞他的姑丈打算將女兒嫁給別人了。無論此事真與假,於情於理鄔思道都得到京師走上一回,因此盡管考期將至,他也不得不來京師走一趟了。
金家的大門上黑漆斑駁,院牆也是坑坑窪窪,看得出長年沒有修繕了。想來也是,一個五品的小京官原本就沒什麽油水可撈,在京師這麽個權貴聚集之地,日子確實不太好過。鄔思道在大門口站了一陣,鼓足了勇氣,敲響了金家的大門。
半晌之後,門裏頭傳來一陣響動,一位白發蒼蒼的老門頭晃晃悠悠地拉開了一絲門縫,冒出個頭來,問道:“小夥子,你找誰啊?”
“請問這裏是金乘風,金大人的宅院嗎?晚生鄔思道,是……”鄔思道沉吟了一下,有些難為情地說道:“晚生是金大人的表侄兒。”
“哦。”老門頭點了點頭道:“您等等,我這就給您通報去。”
鄔思道有些心神不寧地在原地踱了幾步,心裏頭尋思著見到姑姑、姑丈該怎個說話。老門頭去後沒多久,一個中年婦女就衝了出來,雙眼含淚,語帶哽咽地問道:“你是小山,你真的是小山嗎?”
小山是鄔思道的小名,這世界上能知道這個小名的就隻剩下姑母這麽一家了,鄔思道毫不懷疑麵前這個中年婦女就是自家的姑姑,深深地拜了一下,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紅布包兒,解了開來,露出一支鳳頭釵,語帶激動地道:“侄兒見過姑母。”
那支鳳頭釵正是兩家定親的信物,原本就是金家的祖傳之物,這中年婦女一眼就認了出來這支鳳頭釵的真偽,頓時抱住鄔思道大哭了起來:“小山,小山,你總算來了,可憐你父母走得早,這些年苦了你啊……”
饒是鄔思道一向從容淡定,到了這會兒也哭得有些喘不過氣來,兩人好一陣抱頭痛哭之後,姑母領著鄔思道進了房,邊走邊說道:“你姑父今兒個當值,要晚上才能回,小山這一路辛苦了,先好生歇息一下,等你姑父回來,大家再好好聊聊。”
鄔思道趕了一個多月的路,也確實累得慌,雖然很想問問表妹的事情,可這會兒也不好開口,隻得跟著那個白發老仆自行到房中安歇,不過心裏頭卻不免有些奇怪――竟然沒有看見表妹來打招呼,按理說表哥來了,當表妹的總得出來見上一見,避嫌也不是這麽個避法。
天擦黑時分,當值的金乘風總算是回了家。鄔思道跟隨著白發老仆到了大堂,遠遠地就看見一身官服未除的金乘風正樂嗬嗬地坐在大堂上,忙急走幾步,上前拜見:“侄兒小山,給姑父見禮了。”
“好、好、好,小山來一趟不容易,就在這多住幾天,咱們爺倆也好生親熱、親熱。。”金乘風伸手扶起了鄔思道,樂嗬嗬地道:“來、來、來,先用過膳,一會兒再好好敘敘。”
菜不多,也就是四葷兩素,酒也一般,人就金乘風與鄔思道兩個,慢慢地用著膳,隨意地聊著天氣之類的廢話。鄔思道心中的疑惑越來越深:都這麽長時間了,還沒見著表妹,而姑父隻字不提婚約的事兒,難道……
鄔思道心裏頭沉重,那飯菜就更用不下去了。好容易熬到飯後,鄔思道尋了個話題的空子,試探性地問了聲:“姑父,怎沒見著表妹?”
“啊,你表妹,嗯,你表妹這兩天到親戚家去走走,過幾天就回來。”金乘風的話裏帶著絲慌亂,鄔思道乃精細到家之人,一聽就知道其中必有蹊蹺,心中猛地一沉,默默了良久道:“姑父,侄兒此來是打算來接親的,侄兒與表妹的年歲都不小了,侄兒想……”
金乘風打斷了鄔思道的話,笑嗬嗬地道:“好、好、好,成婚是人生大事,好,好,好”
金乘風滿嘴的好,就是不說好在哪兒,也不提啥時讓鄔思道接親。到了這會兒,以鄔思道得精明哪會看不出金乘風早已變了卦,再聯想起這宅子中沒有表妹的身影,甚至連閨房在哪都看不出來,又如何不知這門婚事已經黃了,心裏頭不禁有些許的失落,些許的氣憤,強忍著心中的痛幽幽地道:“侄兒打算近日內回鄉,不知……”
金乘風再次打斷了鄔思道的話:“小山遠來勞累,還是先去歇息吧,有事明天再議可好?”
鄔思道心中既傷心又氣憤,原本打算即刻就離開金府,可一來此刻天色已晚,要想找個地方打尖不容易,二來,心中還是存了一絲僥幸的心理,也沒有拒絕金乘風的安排,跟著白發老仆回了房,隻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入睡,靜靜地躺在床上想著心思兒。
夜很深了,無法入睡的鄔思道索性起身,漫步走到院子中,散散心。金家的院子本就不大,三進院子裏就隻有四、五間房,鄔思道所住的房間是客房,就在主房的對麵,剛走出院子就聽到主房內傳來一陣低低的咽泣聲,聽起來像是姑母的哭聲,心裏頭不免有些好奇,左右無人,也就慢慢地踱了過去。
剛走到窗前,就聽見姑母低低地哭著道:“……我哥哥一家就剩下小山一個了,若是陷入牢裏,怎對得起我那苦命的哥哥……”
“事到如今,也隻能這樣了,秀姑都出嫁了,老夫這也是沒辦法啊。”金乘風低低地說了聲。
鄔思道頭腦裏嗡地一聲炸開了,頓時覺得天旋地轉,心中悲痛不已,搖晃著身子,走到牆角,默默地流著淚。他想不明白這究竟是怎麽回事,為什麽自己唯一的親人要如此對待他,悔婚另嫁也就算了,竟然還想著將他送入大牢,這還有天理嗎?
時間不知道過了多久,鄔思道被主房內的一陣桌椅的響動驚醒了,心中一凜,知道金家不可久留,萬一真被金乘風構陷而入獄,那才是天大的冤枉。鄔思道回了自個兒的房,拿起包裹,悄悄出了門,小心地穿過院門,來到大門口,隻見門上拴著兩根粗大的橫木,鄔思道擔心拉動橫木的聲響會驚動金家,也不去開門,在牆腳搬了張梯子爬上了牆頭,閉著眼向下一跳。
金家雖不富裕,但畢竟是官宦人家,牆院是破舊了些,可院牆還是很高的,鄔思道也就是一個書生,雖說不是手無縛雞之力,可到了底兒也不是那些子武林高手,就這麽一跳不出問題才真是怪了――鄔思道的腳生生地折了,一陣劇烈的疼痛頓時令鄔思道昏厥了過去,沒過多久又再次被痛得醒了過來,豌豆大的汗水如同瀑布般淌下,又被寒風一吹,結成了冰渣子。
鄔思道不敢叫,強忍著疼,慢慢地向前爬動,留下一路血冰。此刻的他隻有一個念頭,離開!走得越遠越好。爬著、爬著,傷痛加上寒冷終於令他抵擋不住了,陷入了昏迷之中,隻是在臨昏迷前,隱隱約約地看見前麵來了一隊人馬,簇擁著一台大轎……
天冷得緊,雪後的京城裏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新春剛過,鬧騰了數日的人們都有些乏了,大下午的,街上也沒什麽人氣,盡是些頑童在打雪仗、堆雪人,平日裏原本就有些冷清的小獅子胡同口這會兒更是連個人影都看不到了。
小獅子口胡同位於京城的東北角上,地兒不大,也就隻有兩、三戶人家,不過住著的卻都是官宦人家,隻是官位不算太高,在京城中隻不過是尋常官吏而已,京師柴米貴,這幾戶人家也就用不起太多的下人,人氣兒就旺不起來。
一陣風吹過,卷起了些屋頂上的零散雪花,落在臉上倒有些寒的緊,一位身著白襖子、背著個小包裹的書生伸手抹去臉上的雪水,望著小獅子口胡同長出了口氣,心裏頭一陣熱乎――總算是到了,雖說晚了點,可這麽多年過去了,也不在乎晚那麽一點不是嗎?這位白衣青年書生就是胤祚苦苦追尋的鄔思道。
鄔思道,字王露,祖籍紹興,生於金陵,父母早逝,其父當過一任縣令,生前曾為其定下一門親事――鄔思道的表妹金秀姑。金乘風,鄔思道的姑父,現任禮部主事,五品小京官,就住在這小獅子口胡同裏。
鄔思道雖有才華,怎奈家境貧寒,這麽多年過去了,始終沒敢上門接親,可這次他卻不能不來了――傳聞他的姑丈打算將女兒嫁給別人了。無論此事真與假,於情於理鄔思道都得到京師走上一回,因此盡管考期將至,他也不得不來京師走一趟了。
金家的大門上黑漆斑駁,院牆也是坑坑窪窪,看得出長年沒有修繕了。想來也是,一個五品的小京官原本就沒什麽油水可撈,在京師這麽個權貴聚集之地,日子確實不太好過。鄔思道在大門口站了一陣,鼓足了勇氣,敲響了金家的大門。
半晌之後,門裏頭傳來一陣響動,一位白發蒼蒼的老門頭晃晃悠悠地拉開了一絲門縫,冒出個頭來,問道:“小夥子,你找誰啊?”
“請問這裏是金乘風,金大人的宅院嗎?晚生鄔思道,是……”鄔思道沉吟了一下,有些難為情地說道:“晚生是金大人的表侄兒。”
“哦。”老門頭點了點頭道:“您等等,我這就給您通報去。”
鄔思道有些心神不寧地在原地踱了幾步,心裏頭尋思著見到姑姑、姑丈該怎個說話。老門頭去後沒多久,一個中年婦女就衝了出來,雙眼含淚,語帶哽咽地問道:“你是小山,你真的是小山嗎?”
小山是鄔思道的小名,這世界上能知道這個小名的就隻剩下姑母這麽一家了,鄔思道毫不懷疑麵前這個中年婦女就是自家的姑姑,深深地拜了一下,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紅布包兒,解了開來,露出一支鳳頭釵,語帶激動地道:“侄兒見過姑母。”
那支鳳頭釵正是兩家定親的信物,原本就是金家的祖傳之物,這中年婦女一眼就認了出來這支鳳頭釵的真偽,頓時抱住鄔思道大哭了起來:“小山,小山,你總算來了,可憐你父母走得早,這些年苦了你啊……”
饒是鄔思道一向從容淡定,到了這會兒也哭得有些喘不過氣來,兩人好一陣抱頭痛哭之後,姑母領著鄔思道進了房,邊走邊說道:“你姑父今兒個當值,要晚上才能回,小山這一路辛苦了,先好生歇息一下,等你姑父回來,大家再好好聊聊。”
鄔思道趕了一個多月的路,也確實累得慌,雖然很想問問表妹的事情,可這會兒也不好開口,隻得跟著那個白發老仆自行到房中安歇,不過心裏頭卻不免有些奇怪――竟然沒有看見表妹來打招呼,按理說表哥來了,當表妹的總得出來見上一見,避嫌也不是這麽個避法。
天擦黑時分,當值的金乘風總算是回了家。鄔思道跟隨著白發老仆到了大堂,遠遠地就看見一身官服未除的金乘風正樂嗬嗬地坐在大堂上,忙急走幾步,上前拜見:“侄兒小山,給姑父見禮了。”
“好、好、好,小山來一趟不容易,就在這多住幾天,咱們爺倆也好生親熱、親熱。。”金乘風伸手扶起了鄔思道,樂嗬嗬地道:“來、來、來,先用過膳,一會兒再好好敘敘。”
菜不多,也就是四葷兩素,酒也一般,人就金乘風與鄔思道兩個,慢慢地用著膳,隨意地聊著天氣之類的廢話。鄔思道心中的疑惑越來越深:都這麽長時間了,還沒見著表妹,而姑父隻字不提婚約的事兒,難道……
鄔思道心裏頭沉重,那飯菜就更用不下去了。好容易熬到飯後,鄔思道尋了個話題的空子,試探性地問了聲:“姑父,怎沒見著表妹?”
“啊,你表妹,嗯,你表妹這兩天到親戚家去走走,過幾天就回來。”金乘風的話裏帶著絲慌亂,鄔思道乃精細到家之人,一聽就知道其中必有蹊蹺,心中猛地一沉,默默了良久道:“姑父,侄兒此來是打算來接親的,侄兒與表妹的年歲都不小了,侄兒想……”
金乘風打斷了鄔思道的話,笑嗬嗬地道:“好、好、好,成婚是人生大事,好,好,好”
金乘風滿嘴的好,就是不說好在哪兒,也不提啥時讓鄔思道接親。到了這會兒,以鄔思道得精明哪會看不出金乘風早已變了卦,再聯想起這宅子中沒有表妹的身影,甚至連閨房在哪都看不出來,又如何不知這門婚事已經黃了,心裏頭不禁有些許的失落,些許的氣憤,強忍著心中的痛幽幽地道:“侄兒打算近日內回鄉,不知……”
金乘風再次打斷了鄔思道的話:“小山遠來勞累,還是先去歇息吧,有事明天再議可好?”
鄔思道心中既傷心又氣憤,原本打算即刻就離開金府,可一來此刻天色已晚,要想找個地方打尖不容易,二來,心中還是存了一絲僥幸的心理,也沒有拒絕金乘風的安排,跟著白發老仆回了房,隻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入睡,靜靜地躺在床上想著心思兒。
夜很深了,無法入睡的鄔思道索性起身,漫步走到院子中,散散心。金家的院子本就不大,三進院子裏就隻有四、五間房,鄔思道所住的房間是客房,就在主房的對麵,剛走出院子就聽到主房內傳來一陣低低的咽泣聲,聽起來像是姑母的哭聲,心裏頭不免有些好奇,左右無人,也就慢慢地踱了過去。
剛走到窗前,就聽見姑母低低地哭著道:“……我哥哥一家就剩下小山一個了,若是陷入牢裏,怎對得起我那苦命的哥哥……”
“事到如今,也隻能這樣了,秀姑都出嫁了,老夫這也是沒辦法啊。”金乘風低低地說了聲。
鄔思道頭腦裏嗡地一聲炸開了,頓時覺得天旋地轉,心中悲痛不已,搖晃著身子,走到牆角,默默地流著淚。他想不明白這究竟是怎麽回事,為什麽自己唯一的親人要如此對待他,悔婚另嫁也就算了,竟然還想著將他送入大牢,這還有天理嗎?
時間不知道過了多久,鄔思道被主房內的一陣桌椅的響動驚醒了,心中一凜,知道金家不可久留,萬一真被金乘風構陷而入獄,那才是天大的冤枉。鄔思道回了自個兒的房,拿起包裹,悄悄出了門,小心地穿過院門,來到大門口,隻見門上拴著兩根粗大的橫木,鄔思道擔心拉動橫木的聲響會驚動金家,也不去開門,在牆腳搬了張梯子爬上了牆頭,閉著眼向下一跳。
金家雖不富裕,但畢竟是官宦人家,牆院是破舊了些,可院牆還是很高的,鄔思道也就是一個書生,雖說不是手無縛雞之力,可到了底兒也不是那些子武林高手,就這麽一跳不出問題才真是怪了――鄔思道的腳生生地折了,一陣劇烈的疼痛頓時令鄔思道昏厥了過去,沒過多久又再次被痛得醒了過來,豌豆大的汗水如同瀑布般淌下,又被寒風一吹,結成了冰渣子。
鄔思道不敢叫,強忍著疼,慢慢地向前爬動,留下一路血冰。此刻的他隻有一個念頭,離開!走得越遠越好。爬著、爬著,傷痛加上寒冷終於令他抵擋不住了,陷入了昏迷之中,隻是在臨昏迷前,隱隱約約地看見前麵來了一隊人馬,簇擁著一台大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