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細節在無形中印證了張子蓋這次招募確實是不拘一格,那些日本人對他就更信任了。而這種信任在張子蓋派人給開始進行實戰測試的浪人們派發鎧甲後,更是達到了頂點,大家都覺得這位大宋來的將軍真是體貼下屬,為他賣命,值!


    張子蓋當然沒那麽好心,那些鎧甲也都是最便宜的竹甲,防禦一般的刀劍尚可,但大太刀重達好幾十斤,一刀劈下能夠連人帶馬斬成兩截,即使沒有開刃,也不是單薄脆弱的竹甲能夠抵擋得了的。結果執刀對殺的比試才進行了一會,都有幾百號人倒下,而且非死即殘。張子蓋心中大定,但神情卻好似真的被激烈的廝殺所吸引,還不時地指指點點,進行評論,甚至突然飛入場中糾正個別野武士錯誤的戰法。這些舉動進一步打消了那些日本浪人的疑慮,而更加忘情地彼此廝殺起來


    大太刀本就是某些力大的野武士最為喜歡的兵器,這些浪人之中自然也有一些人知道這種大殺器的可怕,他們紛紛提出異議。張子蓋聽後麵色如水,立即駁斥道,他這次是招募能夠從軍打仗的真正武士,而不是隻會打家劫舍、欺負婦孺的盜賊山寇,大太刀是最適用於戰場的日本刀,現在有些死傷,他可以出錢撫恤,總比全招的是隻會花拳繡腿的廢物,將來到了戰場上送命的好,敵人可都是從來“管殺不管埋”的!


    接下來張子蓋又毫不藏私地將他們叔侄由趙旉那三腳貓的“薩摩示顯流”改進而成的“奪命刀法”傳給了大家,同時許下高額的撫恤金(死者五貫,傷殘兩貫,對於當時的日本人,這已經很高了,他們看次病才要幾文錢),同時以“膽小鬼就不要奢望當上武士”刺激眾人,將大家的情緒完全調動了起來。到了這個時候,連人群中疑心最重的也為自己的膽小感到羞愧,人家大宋來的就是胸襟不一樣,還沒成為他們的主人就如此為大家著想,如果還對他心存懷疑,那還是人嗎?畢竟這年頭日本連武士道都才剛剛萌芽,更別說後來的軍國主義了,所以比起趙旉前世記憶中的日本人要正常許多,當然,也隻是相對來說


    軍中需要的是整齊劃一,張子蓋的軍隊雖然紀律遠不如衛軍和嶽家軍那麽嚴格,但原則也是一樣的。因此,比試中隻允許使用利於集群突擊的“奪命刀法”,不過說實在的,那麽笨重的長刀,除了高舉、下劈、格擋等幾個基本動作以外,也實在是玩不出什麽花樣來


    從表麵上看,張子蓋是在測試那些日本兵員的力量、耐力、身手、反應、紀律性等軍人的基本素質與學習能力,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大太刀可怕的殺傷力卻使測試場地很快變成了一個可怕的修羅場,雖然張子蓋“好心”地為大家準備好了“護具”,而且那些大太刀又都還沒有開刃,但那些防護力低下的竹甲怎麽吃得消幾十斤重的長刀劈砍?光靠那份量,和這些人都不算小的力氣,隻需一下砸實了就能讓人筋斷骨折


    在這種一刀決勝負的慘烈戰鬥中,膽子稍小的根本不敢開打,紛紛直接認輸閃人,而生性勇猛的那些則很容易打出火氣來,不分個生死決不罷休。張子蓋一開始還心中竊喜,但很快就發現不對,這要是都死了,他招誰去啊?可是那些家夥之間已經擦出了火花,張子蓋花了好大的氣力才將這些日本浪人混亂的群毆平息下來,這時場中還能站起來的日本人已經不到一千三百個了


    這下張子蓋終於放心了,現在人數上自己這邊遠沒一開始那麽懸殊,而那些日本浪人又消耗了相當多的體力,他還怕個鳥啊?這信心一上來,張子蓋處理起來也就更加果斷,那些傷殘的自然全都打發走人,就算他想做慈善,也不會遠渡重洋來日本做。不過,由於張子蓋額外給那些失去勞動能力的應募者每人加發了十貫錢的撫恤,大家不但沒有對張子蓋心生怨恨,反而更加感佩。


    再次遴選過後,當初的幾千人已經隻剩下七八百人,張子蓋又對他們進行了三個多月的軍事化訓練。由於此時張子蓋完全不擔心他們鬧事,所以訓練極為嚴苛和殘酷,稍有不服的就是一頓皮鞭,有錯再犯就直接亂刀砍死,反正這些人又不是同胞,剛才又害自己緊張了一會,張子蓋這麽做並沒有多大的心理壓力。但意想不到的是,日本人素來畏強淩弱,張子蓋這樣大逞淫威,他麾下的日本官兵反倒對其更加服貼了。也正因為這樣,張子蓋日後越來越覺得還是日本士兵好用,不但捏扁捏圓都沒關係,而且價格便宜,又不怕死,於是這家夥軍中的日本人比例便越來越高。


    連張子蓋這個侄子都能發現這一點,他那無論是狠辣還是狡詐的程度都比其強出一籌的叔叔自然也很快發現了這一點,於是原來的“花腿軍”終於因為日本士卒比例越來越高,而漸漸被改稱作“短腿軍”,不過,那就是後話了


    張子蓋的這段經曆頗有傳奇色彩,但此時的趙旉卻無心詢問更多的細節,因為在目前衛王府與朝廷的氣氛日益緊張的情況下,他居然跟著詹會龍來到了趙旉的王府,這隻能說明一點,那就是張子蓋在朝廷和衛王府之間選擇了後者。當然,理論上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張子蓋長年身處國外,根本不知道朝廷與王府之間出了問題,但這種可能也隻存在於理論上,因為以張俊對於政治的異常敏感,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該派人通知侄子注意了。


    張子蓋所轄兵力有限,他的加入除了可以避免詹會龍心生二意以外,沒有太大的意義,相比而言趙旉倒是更關心他叔叔張俊的想法。雖說張俊的軍事才能不怎麽樣,但他畢竟擁兵十萬,而且對軍隊的掌控程度很高,不會出現朝廷詔令一到軍權就被奪走的情況,所以如果這隻老狐狸倒向趙旉這邊,衛軍的實力相對於朝廷一邊無疑將具備極大的優勢,那麽兵不血刃地解決這次大宋內亂便成為可能。


    說到底,趙旉內心深處還是不想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內戰,到時候不但令無數黎民百姓遭受兵連禍結之苦,本已被打回老家的女真人也很可能死灰複燃,趙旉實在是不想看到這一幕,至於民族罪人之類的惡名本身,他倒並不是特別在意,畢竟曆史從來都是勝利者書寫的,這一點他很清楚


    不過老狐狸就是老狐狸,他可不會這麽急著站隊,張子蓋說是叔父偶感風寒,不想因為年邁體弱而病情加重,最後被迫返回老家養病去了,目前張俊的軍隊由他的部將田師中代管。對田師中此人趙旉還是有所了解的,因為曆史上的牛皋並非笑死,而是被此人用毒酒謀殺,至少史書上是這麽寫的。


    田師中算是張俊的半個女婿,所謂半個女婿,就是說張俊的兒子死後,他將守寡的兒媳嫁給了田師中。張俊對自己人還是不錯的,當然往壞裏說就是任人唯親,所以田師中算是張俊的鐵杆親信。但此人跟張俊時間久了,惡習學了個十成十,而軍事才能卻比他那連當世名將不太夠格的“嶽父”還要差上一大截。因此曆史上此人也就在和平時期帶帶兵,“紹興和議”之前張俊都讓他留守在安全的後方,前線立功後分他一份就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從小不會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從小不會爬並收藏醫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