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朱厭十三,叩見吾皇。”
一聲冷冷、沙啞之音自角落響起,朱言鈞這才見得那角落處不甚顯眼的死士,循聲望去第一眼,便讓朱言鈞眉頭緊蹙開來。
“你便是朕這皇家死士中最為傑出之人?”
朱言鈞滿是不悅,隱怒道:“他們都欺負朕年幼,莫非連你等身為皇家豢養的死士,也敢戲耍朕不成?莫非你等號稱以死效忠,卻也都是些貪生怕死之輩?”
原來這自稱便是“朱厭十三”之人,身形枯瘦如槁,滿麵皺褶已然蒼老至極,加之那木訥神色,恍若隨時便能行將就木一般。這般模樣,渾似一眾死士貪生怕死,便推舉出了這老瘦骨替他們受死一行,又怎能不讓朱言鈞再添忿怒。
“回稟聖上,臣的確是這護龍死衛裏最強的人。”朱厭十三淡聲回應,說得理所當然般,也不知是自信亦或是自負,“臣自幼入得護龍死衛,曆經三朝已是百年苦修,論起心性、武功,這死衛第一人,臣當仁不讓。”
“哦?”
聽得這般篤定之言,朱言鈞怒意暫消,便自露出少年心性,驚奇、興奮道:“膽敢自賣自誇,料必你總有幾分真本事……你倒與朕說說,為何你會是這死衛中的第一人?”
“啟稟聖上,臣師承宮閣派,上師乃是渡劫期大宗師葉聞之。”
朱厭十三依舊是淡淡、平緩的口氣,似是看淡世事與生死一般,兀自將懷裏那鼓起的物件緊抱,“宮閣派以死忠正統為道,而臣苦修已有百年,渾身竅穴、經脈已然盡通,若非血氣尚淺,也該運氣入肉,溫養肉身臻至圓滿無漏的渡劫期了。”
朱言鈞雙目大亮,興奮得小臉紅光滿麵,“如此說來,十三師傅莫非已是陸地半仙的修為了?如此說來,自是大善!隻不知朕賜你一口尚方寶劍,你能否替朕去……”
他話語未盡,眼珠一轉已然冷麵,四顧淡聲道:“朕有密旨要宣與十三師傅,除了朱厭十三師傅留下,其餘人等速速退去!”
“是!”
聽得朱言鈞這話中之意,周遭人等無不心下凜然,急忙叩拜齊齊應諾,便自陸續而出。最後出殿的兩位起居太監,待得出門後自是緊閉殿門,兀自垂眉閉耳守在門外警戒,倒也甚為盡職。
直待這殿中僅剩下朱言鈞與朱厭十三這一老一少時,朱言鈞才惱火喝道:“十三師傅,雖說你等修道之人不問世事,但也該知道,如今這大冥江山已是國難當頭。內有權臣高拱倒行逆施,把持朝綱禍亂社稷,外有那逆賊呼炎大起叛軍,欲奪朕這朱氏大冥的江山,隻恨朕年幼,不得理政匡扶天下,有心無力,憤懣滿心!”
“值此危難之際,有為之士自該為家國、為天下臣民拋頭顱、灑熱血!十三師傅可有熱血呼?”
朱厭十三微微揚了揚眉,神色卻依舊毫無觸動,平靜道:“請聖上下旨。”
虧得朱言鈞幾番醞釀,腹稿裏才醞出這般激情的鼓舞,本欲吊起這老家夥的熱血,沒奈何卻遇得這般油鹽不進、毫無人性的老家夥,不由氣餒。那難得揚起的熱血,仿佛遇得一盆冷水狠狠撲滅,他終是怏怏生了片刻悶氣,這才勉強又提起精神,板著小臉故作肅穆道:“既然十三師傅武功蓋世,朕再賜你一口經由大宗師溫養過的尚方寶劍,正是寶劍配英雄!還請師傅走上一遭,先替朕殺了那謀國外賊呼炎!”
“臣領旨!”驟然聽得這驚人之聞,朱厭十三卻毫無驚訝,仿佛早有意料,卻又淡聲道:“隻是那贈劍之事,臣多謝聖上賞賜,但臣自幼隨師尊習練刀法,已然習慣了用刀。這尚方寶劍雖好,在臣眼中卻不及臣懷中的老朋友,拿來無用,不若替聖上省下,留著日後賞賜旁人吧!”
“刀?”朱言鈞聞言蹙眉,不悅道:“莫要以為朕年幼且深禁宮廷,便自孤陋寡聞,不知世事。自古有言,劍才是兵中帝王,這劍之鋒銳又豈是刀所能企及的?且看這天下聞名的諸多俠士,十八位渡劫期的大宗師中,除卻那六位魂修,倒有八位用劍,僅有一位用刀,由此可見一斑!足以見得,這天下殺人之道,用劍才能唯吾獨尊!”
“聖上之言,恕臣不敢苟同!”
誰知朱言鈞此言一出,朱厭十三竟敢逆駁,瞬時間那老年暮氣一掃而空,目中精芒四射,自有睥睨氣概,亢聲道:“臣這口刀乃是性命相修,以畢生生氣蘊養百年,但得出鞘,便是那十位渡劫期的用劍大宗師,任一位也難逃一死!”
“這般厲害?”
朱言鈞畢竟年幼,聽得朱厭十三這逆駁之言未得動怒,卻被這言下之意悚然震驚,駭然道:“連……連渡劫期的大宗師,也擋不住十三師傅一刀?這……這是真的麽?師傅莫要謊言誆朕,還請使來一觀!”
“啟稟聖上,臣此生苦修不輟,卻從未殺過一人,這刀亦未曾出過手。”朱厭十三微微眯眼,語氣隱隱森寒,“但臣這刀未曾沾染煞氣,自得靈性非凡,待得出刀之日,才能一擊必殺!是以為求到時能替聖上一擊手刃那謀國外賊呼炎,這刀便還不可麵世,自然也不能耍弄,還請聖上恕罪。”
這又是一句違拗的話,朱言鈞又自不悅,但得心念微轉,忽而又歡笑開來,“自古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既然授命與十三師傅,自該深信無疑,不看也罷!聽聞那逆賊雖以武功聞名天下,但得也不過是陸地神仙的修為,未得臻至渡劫大宗師之境,有十三師傅親自出手,定該手到擒來,替朕除了這叛國逆賊,大安天下!”
“但……朕還有一事相求!”朱言鈞滿臉興奮,一絲猶豫一閃而逝,隨即毅然道:“十三師傅武功超絕,朕欲拜師學藝,習練那絕殺刀法!”
這話才讓朱厭十三微覺詫異,卻也隻道這小皇帝貪圖新鮮,也不過一頭熱,這便敷衍道:“啟稟聖上,這習武熬煉筋骨、心性,內中艱苦非常人所能承受,還請聖上三思。”
朱言鈞又複不悅,怫然道:“朕乃一國之君,蒼天之子,豈非常人?世間許多人尚且能堅持習武,朕乃天子,以為天下標杆,又豈會無此毅力?十三師傅莫要下看了人,權且教朕便是!”
“聖上既然有心學武……”朱厭十三猶豫了片刻,隻得心頭苦笑應下,“臣傾囊相授便是……”
朱厭十三本是想權且應下,隻需敷衍了事,想必這小皇帝也是孩子心性,待得吃到了這習武的苦頭,便會知難自退。誰曾想朱言鈞也是個執拗脾性,更是自幼學那帝王之道,自覺他如今是九五之尊,金口玉言,就該言出必踐,竟真就一絲不苟苦練起了刀法。
要說朱言鈞出身帝王家,而今又是榮登寶座,資質本就上佳,再得經年食珍飲露,血氣更自充盈遠超常人,而今習得武藝,那血肉中充盈的精氣兀自融入筋骨皮膜,未得數日已然入門。
感受那日漸強勁的力道,朱言鈞艱苦之餘竟又覺著物有所值,反倒因此對習武甚覺滿意,隨即習武更見專注,修為自是一日千裏,更沒了知難而退的心思。
驚見朱言鈞的修為精進如斯,又見朱言鈞毅力非凡,對刀法亦頗有悟性,幾可說一學就會,朱厭十三敷衍之心亦在日漸消退,反倒真起了授徒之意,自此便悉心教授,將畢生體悟好不藏私的傳授給了朱言鈞。
這一教一學便是三年,卻說朝廷在曆萬元年派出號稱二十萬、實則不滿十萬的庸將懶兵上陣,對上那呼炎十萬精兵強將,未得抵擋半月便自丟盔棄甲,大敗虧輸。
幸在這呼炎大軍毫無軍政,所過之處恍若蝗災過境,殺人盈城、片草不留,治下之地亦是民不聊生,這般終是惹得天怒人怨,使得呼炎比這大冥朝廷還要不得人心。如此反倒激得人人皆喊殺“炎賊”,隻需聽得呼炎大軍將盡,民眾若非逃竄入大冥疆土深處,便是軍士甚或熱血民眾紛紛自發揭竿而起,總算遏止住了呼炎大軍的洶洶來勢,讓朝廷上下大鬆了口氣,也自慶幸不已。
有這三年緩衝,大冥朝政漸穩,高拱總算能抽出手來調遣精兵強將,前去再度討伐逆賊叛軍。而戰事膠著了三年的大冥南麵疆土,正所謂亂世出英雄,經由這征戰熬曆,許多驚采絕豔之輩接連湧現,朝廷反倒重振旗鼓,有得朝政傾斜,更是能與那呼炎叛軍打得有聲有色,勝負各半。
有這三年緩衝,大冥朝政漸穩,高拱總算能抽出手來調遣精兵強將,前去再度討伐逆賊叛軍。而戰事膠著了三年的大冥南麵疆土,正所謂亂世出英雄,經由這征戰熬曆,許多驚采絕豔之輩接連湧現,朝廷反倒重振旗鼓,有得朝政傾斜,更是能與那呼炎叛軍打得有聲有色,勝負各半。
時值已是曆萬三年,十五歲的曆萬帝朱言鈞茁壯成長,有得武藝熬煉之功,身子骨抽拔得七尺偉岸,龍庭飽滿,刀眉星目,加之年歲漸漲,麵上稚氣漸退,便也有沉穩心性,龍袍加身之後,自有天子威嚴日重。
而見得朱言鈞對刀法悟性超凡,三年已然盡得傳授,周身三百六十五竅已然衝開百竅有餘,刀法亦得了自家三分真傳、悉數衣缽,朱厭十三自是心滿意足,欣慰不已。
其後,他拒絕了朱言鈞挽留之意,毅然辭別這心愛的聖上徒兒,便自心中再無羈絆,灑然隻身遠赴北方,前去刺殺逆賊呼炎。
一聲冷冷、沙啞之音自角落響起,朱言鈞這才見得那角落處不甚顯眼的死士,循聲望去第一眼,便讓朱言鈞眉頭緊蹙開來。
“你便是朕這皇家死士中最為傑出之人?”
朱言鈞滿是不悅,隱怒道:“他們都欺負朕年幼,莫非連你等身為皇家豢養的死士,也敢戲耍朕不成?莫非你等號稱以死效忠,卻也都是些貪生怕死之輩?”
原來這自稱便是“朱厭十三”之人,身形枯瘦如槁,滿麵皺褶已然蒼老至極,加之那木訥神色,恍若隨時便能行將就木一般。這般模樣,渾似一眾死士貪生怕死,便推舉出了這老瘦骨替他們受死一行,又怎能不讓朱言鈞再添忿怒。
“回稟聖上,臣的確是這護龍死衛裏最強的人。”朱厭十三淡聲回應,說得理所當然般,也不知是自信亦或是自負,“臣自幼入得護龍死衛,曆經三朝已是百年苦修,論起心性、武功,這死衛第一人,臣當仁不讓。”
“哦?”
聽得這般篤定之言,朱言鈞怒意暫消,便自露出少年心性,驚奇、興奮道:“膽敢自賣自誇,料必你總有幾分真本事……你倒與朕說說,為何你會是這死衛中的第一人?”
“啟稟聖上,臣師承宮閣派,上師乃是渡劫期大宗師葉聞之。”
朱厭十三依舊是淡淡、平緩的口氣,似是看淡世事與生死一般,兀自將懷裏那鼓起的物件緊抱,“宮閣派以死忠正統為道,而臣苦修已有百年,渾身竅穴、經脈已然盡通,若非血氣尚淺,也該運氣入肉,溫養肉身臻至圓滿無漏的渡劫期了。”
朱言鈞雙目大亮,興奮得小臉紅光滿麵,“如此說來,十三師傅莫非已是陸地半仙的修為了?如此說來,自是大善!隻不知朕賜你一口尚方寶劍,你能否替朕去……”
他話語未盡,眼珠一轉已然冷麵,四顧淡聲道:“朕有密旨要宣與十三師傅,除了朱厭十三師傅留下,其餘人等速速退去!”
“是!”
聽得朱言鈞這話中之意,周遭人等無不心下凜然,急忙叩拜齊齊應諾,便自陸續而出。最後出殿的兩位起居太監,待得出門後自是緊閉殿門,兀自垂眉閉耳守在門外警戒,倒也甚為盡職。
直待這殿中僅剩下朱言鈞與朱厭十三這一老一少時,朱言鈞才惱火喝道:“十三師傅,雖說你等修道之人不問世事,但也該知道,如今這大冥江山已是國難當頭。內有權臣高拱倒行逆施,把持朝綱禍亂社稷,外有那逆賊呼炎大起叛軍,欲奪朕這朱氏大冥的江山,隻恨朕年幼,不得理政匡扶天下,有心無力,憤懣滿心!”
“值此危難之際,有為之士自該為家國、為天下臣民拋頭顱、灑熱血!十三師傅可有熱血呼?”
朱厭十三微微揚了揚眉,神色卻依舊毫無觸動,平靜道:“請聖上下旨。”
虧得朱言鈞幾番醞釀,腹稿裏才醞出這般激情的鼓舞,本欲吊起這老家夥的熱血,沒奈何卻遇得這般油鹽不進、毫無人性的老家夥,不由氣餒。那難得揚起的熱血,仿佛遇得一盆冷水狠狠撲滅,他終是怏怏生了片刻悶氣,這才勉強又提起精神,板著小臉故作肅穆道:“既然十三師傅武功蓋世,朕再賜你一口經由大宗師溫養過的尚方寶劍,正是寶劍配英雄!還請師傅走上一遭,先替朕殺了那謀國外賊呼炎!”
“臣領旨!”驟然聽得這驚人之聞,朱厭十三卻毫無驚訝,仿佛早有意料,卻又淡聲道:“隻是那贈劍之事,臣多謝聖上賞賜,但臣自幼隨師尊習練刀法,已然習慣了用刀。這尚方寶劍雖好,在臣眼中卻不及臣懷中的老朋友,拿來無用,不若替聖上省下,留著日後賞賜旁人吧!”
“刀?”朱言鈞聞言蹙眉,不悅道:“莫要以為朕年幼且深禁宮廷,便自孤陋寡聞,不知世事。自古有言,劍才是兵中帝王,這劍之鋒銳又豈是刀所能企及的?且看這天下聞名的諸多俠士,十八位渡劫期的大宗師中,除卻那六位魂修,倒有八位用劍,僅有一位用刀,由此可見一斑!足以見得,這天下殺人之道,用劍才能唯吾獨尊!”
“聖上之言,恕臣不敢苟同!”
誰知朱言鈞此言一出,朱厭十三竟敢逆駁,瞬時間那老年暮氣一掃而空,目中精芒四射,自有睥睨氣概,亢聲道:“臣這口刀乃是性命相修,以畢生生氣蘊養百年,但得出鞘,便是那十位渡劫期的用劍大宗師,任一位也難逃一死!”
“這般厲害?”
朱言鈞畢竟年幼,聽得朱厭十三這逆駁之言未得動怒,卻被這言下之意悚然震驚,駭然道:“連……連渡劫期的大宗師,也擋不住十三師傅一刀?這……這是真的麽?師傅莫要謊言誆朕,還請使來一觀!”
“啟稟聖上,臣此生苦修不輟,卻從未殺過一人,這刀亦未曾出過手。”朱厭十三微微眯眼,語氣隱隱森寒,“但臣這刀未曾沾染煞氣,自得靈性非凡,待得出刀之日,才能一擊必殺!是以為求到時能替聖上一擊手刃那謀國外賊呼炎,這刀便還不可麵世,自然也不能耍弄,還請聖上恕罪。”
這又是一句違拗的話,朱言鈞又自不悅,但得心念微轉,忽而又歡笑開來,“自古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既然授命與十三師傅,自該深信無疑,不看也罷!聽聞那逆賊雖以武功聞名天下,但得也不過是陸地神仙的修為,未得臻至渡劫大宗師之境,有十三師傅親自出手,定該手到擒來,替朕除了這叛國逆賊,大安天下!”
“但……朕還有一事相求!”朱言鈞滿臉興奮,一絲猶豫一閃而逝,隨即毅然道:“十三師傅武功超絕,朕欲拜師學藝,習練那絕殺刀法!”
這話才讓朱厭十三微覺詫異,卻也隻道這小皇帝貪圖新鮮,也不過一頭熱,這便敷衍道:“啟稟聖上,這習武熬煉筋骨、心性,內中艱苦非常人所能承受,還請聖上三思。”
朱言鈞又複不悅,怫然道:“朕乃一國之君,蒼天之子,豈非常人?世間許多人尚且能堅持習武,朕乃天子,以為天下標杆,又豈會無此毅力?十三師傅莫要下看了人,權且教朕便是!”
“聖上既然有心學武……”朱厭十三猶豫了片刻,隻得心頭苦笑應下,“臣傾囊相授便是……”
朱厭十三本是想權且應下,隻需敷衍了事,想必這小皇帝也是孩子心性,待得吃到了這習武的苦頭,便會知難自退。誰曾想朱言鈞也是個執拗脾性,更是自幼學那帝王之道,自覺他如今是九五之尊,金口玉言,就該言出必踐,竟真就一絲不苟苦練起了刀法。
要說朱言鈞出身帝王家,而今又是榮登寶座,資質本就上佳,再得經年食珍飲露,血氣更自充盈遠超常人,而今習得武藝,那血肉中充盈的精氣兀自融入筋骨皮膜,未得數日已然入門。
感受那日漸強勁的力道,朱言鈞艱苦之餘竟又覺著物有所值,反倒因此對習武甚覺滿意,隨即習武更見專注,修為自是一日千裏,更沒了知難而退的心思。
驚見朱言鈞的修為精進如斯,又見朱言鈞毅力非凡,對刀法亦頗有悟性,幾可說一學就會,朱厭十三敷衍之心亦在日漸消退,反倒真起了授徒之意,自此便悉心教授,將畢生體悟好不藏私的傳授給了朱言鈞。
這一教一學便是三年,卻說朝廷在曆萬元年派出號稱二十萬、實則不滿十萬的庸將懶兵上陣,對上那呼炎十萬精兵強將,未得抵擋半月便自丟盔棄甲,大敗虧輸。
幸在這呼炎大軍毫無軍政,所過之處恍若蝗災過境,殺人盈城、片草不留,治下之地亦是民不聊生,這般終是惹得天怒人怨,使得呼炎比這大冥朝廷還要不得人心。如此反倒激得人人皆喊殺“炎賊”,隻需聽得呼炎大軍將盡,民眾若非逃竄入大冥疆土深處,便是軍士甚或熱血民眾紛紛自發揭竿而起,總算遏止住了呼炎大軍的洶洶來勢,讓朝廷上下大鬆了口氣,也自慶幸不已。
有這三年緩衝,大冥朝政漸穩,高拱總算能抽出手來調遣精兵強將,前去再度討伐逆賊叛軍。而戰事膠著了三年的大冥南麵疆土,正所謂亂世出英雄,經由這征戰熬曆,許多驚采絕豔之輩接連湧現,朝廷反倒重振旗鼓,有得朝政傾斜,更是能與那呼炎叛軍打得有聲有色,勝負各半。
有這三年緩衝,大冥朝政漸穩,高拱總算能抽出手來調遣精兵強將,前去再度討伐逆賊叛軍。而戰事膠著了三年的大冥南麵疆土,正所謂亂世出英雄,經由這征戰熬曆,許多驚采絕豔之輩接連湧現,朝廷反倒重振旗鼓,有得朝政傾斜,更是能與那呼炎叛軍打得有聲有色,勝負各半。
時值已是曆萬三年,十五歲的曆萬帝朱言鈞茁壯成長,有得武藝熬煉之功,身子骨抽拔得七尺偉岸,龍庭飽滿,刀眉星目,加之年歲漸漲,麵上稚氣漸退,便也有沉穩心性,龍袍加身之後,自有天子威嚴日重。
而見得朱言鈞對刀法悟性超凡,三年已然盡得傳授,周身三百六十五竅已然衝開百竅有餘,刀法亦得了自家三分真傳、悉數衣缽,朱厭十三自是心滿意足,欣慰不已。
其後,他拒絕了朱言鈞挽留之意,毅然辭別這心愛的聖上徒兒,便自心中再無羈絆,灑然隻身遠赴北方,前去刺殺逆賊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