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


    康熙二十六年四月,毓慶宮迎來了女主人。


    這位瓜爾佳氏博果爾自然是無緣得見的,倒是尼楚賀與幾個兒媳於幾日後往毓慶宮朝賀時見了一眼,第一感覺倒是相當不錯。許是知道太子對襄親王敬重,所以太子妃對襄親王一係的女眷也帶了三分親熱,瞧起來倒是個寬厚待人的,畢竟是大家子裏教養出來的,又是皇上親選的,必是相當出色。


    尼楚賀私底下聊天時直言不諱:“還是要看日後如何?這一兩天是看不出究竟的。女人嘛,還是要先生個兒子再看表現,要不然都是空的。”


    尼楚賀這話也是有原因的,博敦成親已有四年,就算中間為皇貴太妃守了一年孝,但伊爾根覺羅氏卻至今未曾有孕。與博敦的同歲的太子也曾有過一子一女,雖然幼子夭折,但畢竟還有一個兩歲的長女。


    襄親王府一直守著博果爾當年訂下的規矩:嫡子五歲前侍妾不許生子,因著以往的六個兒媳都順利在婚後兩年內生下嫡長子,所以尼楚賀也就沒有插手過兒子後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年皇貴太妃沒給她添過堵,她也就沒想過要做一個惡婆婆。到如今孫輩多是嫡出,庶出也有,但很少。


    六個兒子都順順利利的,可沒想到到了嫡長孫這裏子嗣卻來得如此艱難。如果拋開未生育這一條,伊爾根覺羅氏確實是個不錯的孩子,孝順體貼,溫和大度,而且也不是拈酸吃醋的,除了婚前的兩個通房外,她又添了兩個丫鬟服侍博敦。隻是,單這一點就讓人擔心不已了。


    “王爺,大兒媳昨日跟我商量,問可不可以給博敦的妾室停藥,博敦也該有個孩子了。”


    襄親王府的規矩是極嚴的,從當年的烏雅氏被嚴厲處置開始,凡想著不喝藥偷偷生育的妾室都沒有討過好,所以,雖然博敦的侍妾們蠢蠢欲動,但到底不敢拿自己的性命來搏一把,因為襄親王府的規矩就是碰到這種情況,留子去母,從沒有例外。


    “博敦媳婦進門多久了?”


    “快四年了。大兒媳也是著急了,去年進門的博雅媳婦都懷上了,可博敦這邊卻還是沒有動靜。”


    “瞧過大夫沒?”


    “太醫倒是說大孫媳沒什麽問題,隻要耐心靜心,必會有好消息的。”


    “這樣吧,再給她兩年時間,若等到下次選秀,還是沒有消息,就正經給博敦納個側室,到時曾孫的身份也好些。”


    尼楚賀自己也是這個意思,丫頭養的曾孫她也是不稀罕的,要不是博敦日後最有可能襲爵,她壓根就不會管這檔子事。


    “也好,前後給了她六年,咱們也算仁至義盡了。”


    “還是要好好寬慰她,嫡子才是最緊要的。真論起來,嫡子襲爵是天經地義的,庶子襲爵可是要看上麵的意思,若有個不好,奪爵也是有可能的。”


    尼楚賀聽了心驚,一想果然如此,還是要好好跟大兒媳說說,把博敦後院好好清理一下,給伊爾根覺羅氏一個清靜的環境,也不要老逼她了。


    “要不要讓大孫媳到莊子上住一陣,那裏清靜。”


    “我本想著給博敦討個侍衛名額,既然這樣,那就先讓他們小兩口到莊子上住幾個月吧。”


    或許真的是在府裏心理壓力太大,也許是侍妾太多伊爾根覺羅氏太寬厚,以致博敦很少陪她,反正八月份到莊子外避暑的女眷們一起回京時,伊爾根覺羅氏已經滿臉喜氣地挺著小肚子了。


    與辛苦求子的伊爾根覺羅氏不同,毓慶宮裏的瓜爾佳爾新婚不到半年即傳出喜訊。


    得知喜訊時,皇帝正領著太子承祜、二阿哥胤a、三阿哥胤i、四阿哥胤祉、五阿哥胤g、六阿哥胤祺、八阿哥胤v在博洛和屯行圍。


    對這個喜訊反應最強烈的當然是孩子他爸,一向沉穩的承祜已經拿著信傻笑了足有一刻鍾了。嫡子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正統的延續,意味著名正言順。這對於研讀了曆界太子之經驗教訓,心中頗有幾分不安的承祜無異於忽然找到了一條光明正大的道路。


    另一個高興得眉飛色舞的人當然是孩子的祖父。康熙是個矛盾的人,表麵上努力保持著滿州‘尚武’之風,其實思想上的漢化極深,正子嫡孫對他來說意義非凡。太子是嫡長子,如果上天眷顧,太子妃再生下嫡長子,那無異於上蒼對大清朝的肯定。另一方麵,此時的玄燁不過三十三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太子還是他膝下的孩子,他還沒有感受到太子即將給他帶來的威脅,他還能純粹地為孫子的即將降生感到興奮。


    這是個好消息,很快,圍場上的人幾乎都知道了。


    被點來隨行的博果爾正在跟自己的女兒噶盧岱說話,知道了這消息有一點詫異,但更多的是替承祜感到高興。


    “阿瑪,您很喜歡太子?”


    “看得出來嗎?那孩子確實討人喜歡。不過,阿瑪還是更喜歡我的噶盧岱,這次怎麽沒把孩子帶來?”


    “太小了,怕路上太辛苦,所以就放在家裏了。”


    “也罷,阿瑪隻要看見我的噶盧岱過得好就行。”


    “可惜額娘沒來。”


    博果爾笑著安慰道:“小沒良心的,阿瑪來看你還不知足,居然還惦記那個現在心裏隻有曾孫的額娘,你也不怕阿瑪生氣?”


    “阿瑪,女兒好想你們的。”


    “我們也想你。”


    回過頭來,博果爾仔細觀察著隨行的幾位皇子的舉動,想從中看出一點未來爭儲的征兆來。


    二阿哥胤a才十五歲,剛剛在兩月前娶了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尚且看不出有與皇太子相爭之意。他騎射上佳,在行獵之時大放光芒,看得出來玄燁還是很滿意的。


    三阿哥胤i十三歲,長得與承祜很相像,大概眾皇子中最為太子高興的就是他,他正摩拳擦掌地打算為小侄子準備幾塊上好的皮毛。


    四阿哥胤祉十歲,五阿哥胤g九歲,六阿哥胤祺八歲,八阿哥胤v七歲,這次都隻是來見見世麵的。小小年紀性格已經表露了幾分,胤祉文質斌斌,胤g性情冷淡,胤祺因跟著皇太後長大,倒承了幾分憨厚,胤v因著腿腳不便,很有幾分畏縮。


    或許是平日裏太子對眾位弟弟都很關照,所以他們如今對太子都還很尊敬,但彼此之間卻有些小摩擦。表現最明顯的自然是二阿哥與三阿哥,這兩人許是前世的冤家,你看不慣我,我看不慣你,當著皇上和皇太子的麵還能相安無事,背過頭兩人就開始鬥,好在還隻是小打小鬧,暫且規模不大。


    博果爾如今對打獵興趣並不是很大了,如果不是為了來見噶盧岱一麵,他是決計會推脫掉這趟塞外之行。或許是知道如此,玄燁托了他一項任務,讓他教幾個小阿哥騎射。也罷,總得打發時間罷。這四個小阿哥裏最小的胤v也已經在上書房讀了快兩年的書了,騎射自然也學了一些,隻是都不精罷了。教這個他倒是熟門熟路,不用花什麽心思。胤祉年紀最大,但明顯重文輕武,隻能說還行;胤g態度端正,騎術尚佳,可惜臂力是個大問題,心有餘而力不足;胤祺倒算是中間最有天份的,也不過如此;胤v無疑是最大的問題,立射還好,若要他練騎馬他就有些推諉。


    “不要怕,慢慢來。”


    博果爾正手把手地教胤v在馬上小跑。


    “很好,放輕鬆。做得很不錯。”


    遠遠的,博果爾看見起始點處站著一個明黃色的身影,不是皇上就是太子。


    “八阿哥做得很好,來,咱們慢慢地跑回去。很好。”


    博果爾率先下馬,返身把胤v抱了下來,承祜走過來,誇了兩句胤v,就讓他去一邊休息一會。


    “老臣給太子爺請安。”


    “十一瑪法辛苦了。”


    “不敢當。老臣還未恭喜太子爺,想必過幾年太子爺就可以領著小阿哥來這裏行獵了。”


    “承十一瑪法吉言了。”


    兩人信步走了幾步,承祜似乎心裏有話,隻是在考慮著該怎麽說出口。


    “十一瑪法,聽說您也快有曾孫了。”


    “嗬嗬,老臣確實正為此事高興。”


    “十一瑪法教導有方,襄親王府六兄弟一直和睦,小輩也友愛,不知有什麽決竅沒?”


    “太子爺過譽了,那老臣就鬥膽說一說了。作長輩的自然巴望子孫個個成才,這也是人之常情,隻是兒子多了,心思就雜了,臣府上倒是還好,幾兄弟多是一母同胞,倒沒那麽多爭鬥,但平時小吵小鬧還是有的。人心都是偏的,坦率地說一句,老臣最偏愛老大,老妻最喜小六,一視同仁這話隻能拿來當場麵話。老世之所以早早請立嫡長子為世子,又狠心讓下麵的兒子自己出去闖蕩,不過是怕兄弟內哄罷了。好在他們都還算爭氣,現在都可以自立門戶了。”


    “十一瑪法有沒有覺得自己的決定太早太草率呢?”


    “這倒沒有。晟睿如今做得很讓我滿意,忠君愛國,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臣的要求也就這麽多了。”


    “十一瑪法會不會看到更合適的人選時,有衝動想換一換世子?”


    “更合適的人選?不會再有了,晟睿可以說是臣一手調-教出來的,這麽多年的心血,怎麽肯輕易放棄?”


    “是嗎?”承祜的臉色很迷茫。他的皇阿瑪對每個兒子都很好,不單單是他,就如同前幾年皇阿瑪塞外行圍時就曾為了五弟的病提前回京。皇阿瑪會不會有一天也想換個太子?就象唐太宗李世民一般,他的皇太子李承乾不也是嫡長子嗎?可到最後下場卻淒慘。難道他也要開始提防他的弟弟們,二弟也要開始聽政了,三弟也是嫡子,還是皇阿瑪親手教養長大的,他們日後會不會也像李泰一樣來爭奪他的太子之位?


    “太子,您怎麽呢?臉色很不好。”


    承祜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即使眼前是他很信任的十一瑪法,有些話他還是說不出口,他怎麽開口,說自己如今在懷疑自己的皇阿瑪,在懷疑自己一手帶大的親弟弟,他確實不能說不敢說。


    “十一瑪法,您知道李世民的事嗎,他當初為什麽要廢掉太子承乾呢?”


    “老臣讀書不多,不如請太子給老臣好好講講吧。”


    “一半原因是李承乾咎由自取,一半原因是他親弟李泰咄咄逼人。”


    “恕老臣直言,太子還漏算了一點。”


    “哪一點?”


    “唐太宗李世民。”


    “十一瑪法的意思是……”


    “老臣是這樣想的,假如我家晟睿因為怕世子之位旁落,與其他兄弟內鬥,那老臣會覺得他不堪大用,會對他失望透頂。老臣既請封他為世子,就是希望他能友愛兄弟,延續家業,而不是希望他把心思放在與人爭鬥,尤其是與自己兄弟爭鬥上來。”


    “假如……假如別人硬來搶呢?”


    “太子,老臣並未老眼昏花,晟睿與我住在一起,老臣自然清楚他是怎樣的人,又豈是他人輕易撼動得了的。就拿李承乾來說吧,老臣覺得,他是自己心慌,自亂陣腳,才被李泰逼上了絕路,確實是咎由自取。”


    “那如果李承乾自修其身,就會無事嗎?”


    “當然不會如此簡單。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李世民身上,李世民真的不知道兩個兒子在鬥得你死我活嗎?他為什麽讓他們鬥了多年最後兩個都舍棄了?他身為帝王到底在考慮些什麽呢?臣覺得,如今李承乾琢磨透了李世民的心思,就不會陷入如此被動的局麵。”


    真的是這樣嗎?承祜覺得自己眼前的迷霧好像被撥開了一條縫,一絲光亮透了進來。也許他應該站在皇阿瑪的角度上來考慮問題,或許就知道皇阿瑪的心裏在想些什麽呢?


    “多謝十一瑪法教導。”


    “太子不怪老臣胡言亂語便是了。老臣讀得書少,不過是見多了有些府裏內鬥心有感觸罷了。太子,老臣看阿哥們現在相處融洽,這些想來都是太子的功勞吧。”


    “十一瑪法謬讚了。”


    “為人父母自然希望看到兄友弟恭的一幕,太子爺做得很好。”


    “謝十一瑪法誇獎。”


    “太子,咱們往回走吧,老臣給您講講家裏那幾個小子的童年趣事吧,小子可比女娃娃難養多了,想當年臣那一家子都有點雞飛狗跳的味道。”


    “請十一瑪法好好講講,我也很有興趣,想來日後也用得上吧。”


    “老臣正是這樣想的。那年,晟睿周歲……”


    ……


    “承祜,你和襄親王有說有笑些什麽啊,說來讓朕也樂嗬一下。”


    “嗬嗬,皇阿瑪,兒臣……兒臣問了十一瑪法一些關於帶小孩子的事,結果十一瑪法如數家珍說了許多,沒想到堂叔他們小時竟那樣調皮,皇阿瑪您聽過沒,要不兒臣說來給您解解悶。”


    “你啊……還真是有些傻氣,還不知是男是女,就如此高興。唉,當年你皇額娘懷你的時候,朕也像你這樣興奮,一晃都十九年了。”


    “皇阿瑪,兒臣知錯了。”


    “沒事,赤子之心最難得。你十一瑪法就是這樣,一提起家中的孩子就滔滔不絕,他在我的印象中素來如此。”


    “真的,兒臣還是第一次見識了。”


    “朕可見識多次了,當年你皇瑪法也喜歡聽十一叔講講家常什麽的,聽著人的心情就好起來。”


    “皇阿瑪,幾位弟弟也有很多趣事可講,要不兒臣跟皇阿瑪好好說說。”


    “也好,說來聽聽吧。”


    “昨天,二弟和三弟兩個又鬥氣了,不過這次倒是兒臣沾了光。”


    “此話怎講?”


    “他倆搶著給侄子弄上好皮毛,豈不是兒子坐等著收禮?”


    “哈哈,不錯不錯。還有呢?”


    “三弟今天……”


    在歡聲笑語的背後,戰爭的陰影又悄然襲來。


    噶爾丹,自康熙十年奪得準噶爾部統治權後,用了十餘年的時間南攻西征,此時準噶爾的統轄地域,北起鄂木河,沿額爾齊斯河溯流而上,抵阿爾泰山,西抵巴爾喀什湖以南哈薩克人的遊牧地,東達鄂畢河。準噶爾還統治了天山南路的南疆地區,並將自己的勢力擴展到撒馬爾罕、布哈拉、烏爾根齊地區。噶爾丹並沒有就此滿足,他的下一步就是與已定鼎中原的清政府爭奪對青海和碩特與漠北喀爾喀的控製權,實現其一統蒙古、建立大蒙古帝國的偉業。


    在此之前,大清與噶爾丹之間一直保持著一種友好發展的關係,康熙雖對噶爾丹的野心有所察覺與提防,但其關注焦點還是放在國內的政務上,在經過多年的戰爭後,大清帝國需要足夠的時間來休養生息,積蓄力量。


    康熙一行剛剛返回京城,就得到消息,二十六年九月,噶爾丹借口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殺其弟,宣布起兵複仇,分南北兩路征討喀爾喀蒙古,並揚言所借俄羅斯兵將至。時土謝圖汗遣其弟西第什哩率近萬人與俄軍對峙於色楞格斯克,身邊兵弱將寡,遂被擊敗,後為逃避噶爾丹追殺,連夜奔逃,率部至蘇尼特部地方。康熙一邊調遣兵將駐防,一邊遣使命噶爾丹退兵。


    事情暫且僵住了。


    太子孫瓜爾佳氏於二十七年四月初為太子添一嫡子的喜悅還未散盡,噶爾丹於八月初進攻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繼而進軍內蒙古烏朱穆秦地區,威逼北京。康熙調精兵強將嚴陣以待。


    說實話,直到此時,康熙也還未真正重視噶爾丹,在二十八年新春伊始,他悠悠然地開始又一次南巡,沿途依次駐濟南、揚州、蘇州、杭州、江寧等地。這次博果爾是主動要示參加公費旅遊,他還帶上尼楚賀,老兩口好好遊曆了一番,也算全了自己的一番心願。


    三月中,聖賀回京,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至安親王府吊唁,安親王嶽樂已於二月因病去世,後賜祭建碑,追諡號“和”。


    沒了個讓康熙心煩的嶽樂,他的日子也沒過得很消停。休養了一年後的噶爾丹在度過嚴冬後再一次蹦出來向世人昭告他的猖狂。二十九年五月,噶爾丹集兵三萬,渡烏劄河,揚言請俄兵助陣,會攻喀爾喀。六月清軍在烏爾會河大敗,使康熙帝意識到噶爾丹不可輕視,如不徹底將其擊敗,後患無窮。於是,康熙帝決議親征。


    二十九年七月初二,康熙領著兩個兄弟福全與常寧、兒子胤a、佟家兩個舅舅與親貴重臣開始他的親征之旅,皇太子承祜自然留下監國。博果爾把兒孫塞入陣中,自己則留守於京中坐陣。


    不過半月的工夫,陣前傳來急信,康熙病重,召皇太子及三阿哥四阿哥前往軍中侍疾。滿臉憂色的承祜領著兩個弟弟前去,於二十三日,奉康熙回京醫治。


    與噶爾丹的會戰並沒有因康熙的缺席而就此罷休,在常寧所部小敗後,八月初一,福全率軍向噶爾丹駐地烏蘭布通發起進攻,連戰三日,大敗噶爾丹,可惜的是他誤中噶爾丹緩兵之計,使其逃脫。這還不是福全的最大罪過,內大臣皇帝親舅佟國綱戰死,十月份因糧盡擅自退兵才使得他被罷議政,罰俸三年,撤三佐領。


    博果爾暗自感歎,福全真是個實誠的娃,胤a年輕氣盛,與福全不合,軍中的人都心中有數,他不過是代人受過,玄燁在兒子與哥哥之間選擇了護短,保住自己的兒子,把髒水潑到了福全頭上。


    不過,皇太子倒是表現得很不錯,他的孝順又一次在玄燁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他還為胤a求情,過後又替父去安撫福全,都讓玄燁很滿意。


    因著皇太子的良好表現,三十五年康熙再次放心地親征葛爾丹,以三路清軍約其夾攻,五月,大敗噶爾丹,殲滅其主力,噶爾丹僅率數十騎逃遁。次年二月,康熙再次親至寧夏指揮兩路清軍征討噶爾丹。四月,正在黃河大堤上視察的康熙在得知噶爾丹死訊時,當即跪謝天地,無比慶幸。


    時至康熙三十六年,博果爾已經五十六歲,而尼楚賀更大他三歲。因著這幾年來為征戰噶爾丹軍的兒孫掛心,她頭發已斑白了一半,後見眾兒孫都平安歸來,放心之餘更是大病一場。


    兒孫自有兒孫福,博果爾如今心中唯係老伴尼楚賀的安危,問道:“福晉可有向往之處?”


    尼楚賀笑答道:“那兩年在昭陵的日子最舒坦,可惜回京後就再無那般清靜日子可過了。”


    博果爾沉吟半晌,說道:“盛京怕是難以成行,但城郊莊子處也算清靜,不如一同前往小住。”


    “妙哉。”


    臨行前,博果爾往乾清宮親遞折本,請將爵位移交世子晟睿,並交出宗令一職。


    康熙啞然,這已是這幾年博果爾第六次呈請,見博果爾其意已決,也隻得同意這自大清開國以來第一例讓爵請求。


    新任襄親王晟睿親送父母至城郊莊子上小住,博果爾再次重申:“如果眾阿哥爭儲,襄親王府任何人都不能介入其中,不能偏幫任何一方,襄親王府以皇上的意思馬首是瞻。”


    “即使是太子?”


    “尤其是太子。皇上自那年大病後,體質已大不如從前,雖太子依然孝順恭謹,但我隱約已察知皇上對太子的防範之意。加上眾位皇子這些年來表現不俗,隻怕政局又要起波瀾了。”


    “可我們一直暗中幫著太子。”


    “你也說是暗中。說句到底的話,任誰上台,都決計虧待不了襄親王府,就算有從龍之功,襄親王府也再無可升之處,又何必去冒那個風險?再說,從龍之功本就是把雙刃劍,新王上位之初是會對你感激不已,但時間久了不免會有些猜忌,風光日子也過不了多久,所以還是做純臣長遠一些。”


    “襄親王府就此沉寂下去?”晟睿有些不情願。


    “安親王府為何變成郡王府?你好好想想吧。要不是我很多年前就抽身後退,隻怕襄親王府的牌子也早就換了。你要清楚。如今襄親王府首要的是保全自身,再說其他。其他孩子我都不擔心,他們爵位不如你,影響也不如你,但同時也不如你受猜忌。皇上的性情我再清楚不過,才剛親政就想獨攬大權,這些年前政權中心已移到他一手掌控的南書房,連內閣都沒那麽重要了,更別提議政王大臣會議,早晚有一天議政會被取代的。”


    “阿瑪,那我該怎麽辦?每日閑散度日?”


    “可能麽?從你瑪嬤手裏傳下的情報係統不管了?我才交給你的西洋買賣不做了?我還打算讓你找批人自己去西洋取經,這些可都得你來做。沉寂絕不代表無所作為!你不覺得在背麵影響政局更刺激更安全嗎?還有,你孫子也一日比一日大,你不得好好教導一番,幾個兒子還有些不沉穩,你也得替他們打算。想閑散度日,等你日後把爵位讓給博敦時再來說這個吧。你自己再想想,你還有哪些事要做?生活是自己的,不要把眼光死盯在朝堂上,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薑還是老的辣,晟睿誠服地看著阿瑪,是啊,自己是要好好考慮一下如何安排以後的生活,阿瑪多年不理朝政,卻也生活得很有規律,自己是要好好學學。


    “況且,我徹底地退下來了,襄親王府受的注意就會小一些,你在朝堂上的地位一時之間還不會受影響,日後如何就要看你自己如何把握住分寸。子孫教養很重要,不指望他們個個成才,但也不能出紈絝子弟。關於世子人選,你心中也要有個盤算了,博敦與博雅這些年有些不和你不會看不出來吧。別以為把孩子們都留在身邊就是為他們好,如果事不可為,還不如早些讓他們當門立戶,自己去闖。少了襄親王府這個招牌,或許自己反倒可以闖出一條不同的路出來。”


    “阿瑪,兒子知道了。”


    博果爾還有千言萬語要交代,隻是,晟睿也四十三了,早就有了自己的主意,要放手還是徹底放手吧,至於他,還是陪著老妻在山水間多活一些年月吧。


    “晟睿,你記著,阿瑪還在,不要害怕,去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的博穆博果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乙姬V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乙姬V5並收藏重生的博穆博果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