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衣展袖,在眾人的簇擁下,水溶一步一步,行進瀟湘館,眼簾及處,見粉牆碧苑,鳳吟細細,雖在寂寥的冬日,景致卻依舊別有一番清雅,不由暗自讚歎,隻有她那樣脫俗不凡的人,才配得起這個地方。
水溶抬眸而望,見茜紗窗下,影影綽綽落著一個清秀的身影,亭亭玉立,窈窕婀娜,宛若春日枝頭最柔軟清新的柳枝一般。
雖然隻是一方靜默剪影,卻生生讓人覺得佳人如玉,風華絕代,水溶隻覺得心跳得越來越快,竟不受自己控製一般。
不禁暗自一笑,雖然已經及冠,獨擋一麵,可是,隻要見到她,自己的一顆心,竟也如剛陷入初戀的少年人一般癡狂。
初見心動,再見依然,這樣的人生境界,何等美好,何等讓人神往。
立在階下的春纖聽到腳步聲,抬頭看見他們這一行人,吃了一驚,心中一陣惶然,一時竟忘記言語。
茗煙看在眼裏,忙快步上前,笑著道:“北王爺來府裏探望二爺,順便過來瞧林姑娘,請姐姐通報一聲。”
聞言春纖越發驚訝,瞪大眼睛,不知所措,久久不能出聲,倒是房中的黛玉聽到聲響,開口問道:“誰在外麵?”
佳人聲音輕柔婉轉,徐徐盈進耳際,如清晨在樹梢啼囀輕鳴的出穀黃鶯一般,帶著特別的韻味,動人心魄,讓人砰然而生心疼嗬護之情。
水溶唇邊舒展出一縷清亮的笑紋,便覺得,自己紛亂的心,在刹那間安靜下來。
情到深處,原是這樣的奇妙,隻要一聽到她的聲音,便再無他求,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安寂,仿佛,擁有了全世界一般滿足。
踏步行近一步,水溶語意溫雅如玉,隱約有幾分柔情,幾分欣喜:“湄兒很惦記姑娘,托我過來一探。”
是我,而不是本王。
在所有人麵前,他都會自矜身份,唯獨在這個女子麵前,他隻是一個尋常男子,世俗的尊貴光環,如煙雲淡去,根本不值一提。
清潤熟悉的聲音,隨著冬日涼風徐緩飄進房中,正在刺繡的黛玉,心無端漏跳一拍,持針線的手毫無預防地一斜,幾乎紮到自己的指尖上。
是他嗬。
很奇怪,雖然在北王府裏,隻與他見過四次,他的聲音,卻似生生烙進了記憶深處,再也不能淡忘,以至於如今一聽見,便能立刻分辨出來。
清眸流波,黛玉平祥的呼吸,漸次有了一絲紊亂,仿佛有什麽念頭,要從腦海中湧出一般,到最後,到底還是凝眉一歎,慢慢地,抑製住心中的悸動。
韶年暗改,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幾度沉浮,於寶玉的那一點情思,早已經煙消雲散,再無半點痕跡。
隻是,因這一段少年情錯,氤氳出的哀涼傷懷,始終如夢魘一般緊緊相隨,縈繞在眉間心上,如絲般糾纏鬱結,勒得那樣緊,那樣密,讓她幾乎透不過氣來。
萬紫千紅開遍,海誓山盟過耳,到如今,都化作斷井殘垣,徒留一片傷懷。
這一段際遇,她始終無法忘卻,也便,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再也不要對世間男子動情。
也許會孤單,也許會寂寞,卻依舊寧願芳心空落,最起碼,不必再在紅塵中糾纏不清,心便不會再受半點傷。
如此,便已經很好很好了。
心中這般千回百轉,卻也不過一瞬間,黛玉抿唇淡笑,定下心神,轉眸看向雪雁,輕輕道:“湄郡主倒是一片好意,隻是,我是閨閣女子,這裏又是賈府,不知有多少人在冷眼看著,不如你出去一見,也好省卻閑言閑語。”
住在這個地方,雖是衣食無憂,生活卻並不曾安逸,有太多的規矩束縛,太多的異樣目光,讓她疲倦之餘,不得不處處留心,如何能夠如身在北府那般無拘無束,率性行事?
何況,她已經隱約察覺,雖然自己決意斷情,但在水溶麵前,在經意與不經意之間,依舊會有難以自持的時候,內中緣故,卻是分辨不清。
到如今,倘若再隻身與他相見,會發生什麽事情,隻怕連自己都不知道,這一顆心,隻怕也不受控製了。
既是這樣,不如還是,兩不相見,各自安然罷。
雪雁自知水溶的來意,聞言不由眉心一蹙,囁嚅動唇,遲疑道:“北王爺身份尊貴,如今殷切而來,又有湄郡主相托,如何好將他拒之門外?姑娘還是去瞧一瞧,也好讓王爺安心。”
黛玉微垂眼簾,長長的睫毛如羽翼一扇,翦水雙瞳明澈淡泊,輕咬丹唇,搖頭道:“這便是你過慮了,他是謙謙君子,豈會為這樣的小事生氣?你再代我說幾句致歉的話,絕不會有什麽問題。”
聽得她言語平靜,卻蘊著堅決的意味,雪雁倒吸一口氣,心中有些不樂,卻因知道黛玉的性情,無法勸解,便隻得頷首道:“既是這樣,雪雁隻能依姑娘的意思了。”言罷,不情不願地站起身,伸手掀開珠簾,徐徐步出閨閣。
目光落處,見水溶負手而立,身影頎長,意態閑閑,唇角含著一抹期盼的笑意,劍眉星目間,似有熠熠光芒流動,溫柔纏綿,如江南三月的潺湲春水,清華奪目。
當真是,謫仙一般的人物,偏又柔情款款,令人心頭頓起欽慕之意,不能自已。
輕拍胸口,雪雁壓抑住心中的感歎,緩緩迎了過去,行了幾步,便福身道:“見過王爺。”
因了黛玉的緣故,加上又見過幾次,水溶自是十分客氣,親自伸手虛扶,微笑道:“請起。”
抬起手來,令隨行之人皆後退幾步,方看著雪雁,問道:“自北府一別,已經有十一天,不知你們家姑娘可還安好?”
他記得這般清楚,一片心意,不言可知,雪雁眉心一閃,心中生出深深的不忍,卻又無可奈何,聲音中凝著深濃的歎息:“王爺放心,我們姑娘很好,隻是,這兒比不得北王府,瓜田李下,男女大防,雖然彼此坦蕩,卻難阻世人胡思亂想。”
“因了這個緣故,姑娘不便與王爺相見,還請王爺諒解一二,勿要生氣。”
聞言水溶劍眉輕軒,唇邊笑意收斂,漸漸消失無蹤,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年少鍾情,卻因各在兩地,相思相望不相親,讓這一片情懷,美好中略有些淡淡的傷感,深深的遺憾,這樣的感觸,唯有與她一見,才能夠消釋。
等候了那麽久,期盼了那麽久,到如今,卻得到這樣的回絕,這讓他,如何承受得起?
雖是如此,但他到底還是穩重自持的君子,對於黛玉,更是尊重而體貼,並不肯有半點勉強,刹那的失神之後,便輕輕舒出一口氣,鎮定下來,轉而澹然道:“你們姑娘思慮得是,原是本王唐突了。”
聽了他的回答,雪雁不由鬆了一口氣,含著笑意道:“王爺能夠體諒,我們姑娘知道了,必定很欣慰。”
不禁感慨,滿心期盼而來,卻不得不失望而歸,連一見都不能夠,遇上這樣的事情,無論換了誰,心裏都會惱怒氣憤的,何況,眼前這個男子,還有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尊貴地位,所見之人,向來都是笑臉相迎、言聽計從,如何能夠承受別人的斷然拒絕?
可是,他偏偏態度溫雅,言語和善,由此可見,他的氣度胸襟,當真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對黛玉的那份情愫,也不能用淺淡來形容了。
不禁感歎,眼前的男子,風度翩翩,笑如春風,從不肯讓人為難,這樣溫柔出眾,有哪個女子,能不為此沉迷?
想來,不久的將來,黛玉的心防,必定能在此人的似水柔情、溫言細語下,消失殆盡罷?
正暗自沉吟之際,水溶輕軒劍眉,目光似星辰流光,掠過她的臉龐,清淺落向茜紗窗處,隱約有絲縷情思閃現,語氣溫軟下來,聲音中亦帶著深深的癡意:“也罷了,無論如何,我是絕不肯讓你們姑娘為難,更不願讓她因了我的緣故,受半點委屈。”
喟歎一聲,語意低微下來,幾乎不可聞一般:“來日方長,我能夠等。”
短短八個字,卻將一片脈脈柔情,盡皆道出,與這些年來,莽撞失行、處處留情的寶玉相比,不啻雲泥之別。
雪雁眉睫一動,眸中隱約浮現出淺淺的水紋,心中的感動,紛至遝來,難以言訴,卻因不肯讓水溶覺得尷尬,隻是靜靜而立,恍若未聞一般。
這般靜默許久,水溶勉強展顏,回頭看了看身後一眾捧著錦盒的仆從,方向雪雁道:“林姑娘離家多年,一直十分惦記,湄兒備了一些東西,多是從江南進貢來的,送給姑娘做個念想兒,特意托本王帶過來。”
說到這裏,輕咳一聲,清澈的眼眸中浮現出殷切的關懷,隨即道:“你們姑娘住在這裏,自是吃穿不愁的,又心念淡泊,想來必定要出言推辭,你幫著勸一勸,讓她念在湄兒一片關切的份上,勉為其難地收下罷。”
雪雁忖度須臾,想起上次身在北府,月白風清之夜,黛玉撫琴時,不經意之間,流露出一片思鄉之情,被水溶知道後,想必當時便記在心裏了。
如今這些東西,也許與水湄無關,而是他自己準備的,隻為了,能讓黛玉略略展顏。
心念這般一動,雪雁卻也並不點破,隻輕揚紅唇,噙著一縷感動的笑意,應允道:“北王爺的意思,奴婢記下了。”
水溶徐徐頷首,雖然知道自己與黛玉的關係尚算疏離,不可出格,到底還是忍不住,囑咐道:“如今天氣越發冷了,你們姑娘身體嬌弱,少不得你留心一些,好好照應,讓姑娘保養好身子。”
寥寥數語,展露的,是殷切關懷之心,一片情愫,盡在不言中。
雪雁屈膝一拜,諾諾道:“請王爺放心,在這世上,奴婢最在意的便是姑娘,自會時時留意,絕不會讓姑娘有半點不好。”
水溶這才略微安心,眸光仍舊凝在紗窗下,凝在佳人的落影上,流連不已,似乎要將斯人嵌進腦海中,以慰眷念之深,相思之苦。
良久,水溶才歎息一聲,神色間滿是依依不舍之色,卻不得不道:“時候不早了,本王就此告辭。”說著,目光依舊停留須臾,才向雪雁拱手,緩緩的,轉身而去。
雪雁也不好再說什麽,隻輕提衣裙,行禮道:“恭送王爺。”
候水溶去後,那些仆從踏步過來,將東西呈上,雪雁將他們引入偏房,打點妥當,又給了賞錢,直到他們退出瀟湘館之後,方去黛玉跟前回話。
果然黛玉聽說北府送了東西,並不肯收,雪雁隻得含糊勸道:“東西已經送過來了,如何能夠退出去?何況,這本是湄郡主的心意,她心裏這般惦記姑娘,姑娘何必讓她傷心呢?”
聽了這番話,黛玉沉吟半日,方頷首道:“你這話也說的是,罷了,心意不可卻,以後見到郡主,再道謝罷。”
啟箱看時,見裏麵果然皆是出自江南的物品,綾羅綢緞、筆墨紙硯、古玩書畫、碧釵玉環、點心茶葉一應俱全,難得的是樣樣精雅,顯然價值不菲,另有一錦盒金絲燕窩,質地純潔,清澈晶瑩,顯然是上好之物,那夜在清芷閣裏,用過的鳳梧古琴,也送了過來。
黛玉雖是心念淡泊,見了這些東西,卻也不禁有些感念,心底氤氳出脈脈溫情,仿佛置身於暖風習習的陽春三月,身與心,盡皆覺得舒適溫暖。
對於一個生在異鄉、寄人籬下之人,還有什麽,能比家鄉的東西更能撫慰落寞寂寥的心情?
伸手輕撫琳琅滿目的土儀,黛玉含著明媚笑意,感動地道:“看來,湄郡主很用了一番心思呢。”
雪雁動一動唇,有很多話欲脫口而出,卻還是忍住了。
她不會忘記,身份有別,很多時候,很多規矩,不能逾越,更不能輕易出言,幹涉姑娘自己的感情。
這些年來,紫鵑常在黛玉身邊說寶玉的好處,鼓動黛玉動心動情,到最後,卻隻落得一場虛幻。
雖然心底明白,水溶與寶玉,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心中到底還是不肯,重複紫鵑走過的路。
何況,她心裏明白,黛玉是極聰慧極靈秀的女子,對於世事,胸中自有丘壑,實在不須旁人妄言指點。
所以,自己要做的,隻是陪在這個女子身邊,看她自己行事即可。
她心中的思量,黛玉自是一無所知,因沉吟了一會兒,心厭探春的寡情淡薄、寶玉的天真幼稚、寶釵的圓滑世故,便隻道:“這麽多的東西,我也用不完,你挑一些合用的,給四妹妹、環兒送過去,尤其是環兒,日子艱難,要多給一些才是。”
聽了這話,雪雁不禁一笑,旁人常道自家姑娘心眼小,不好相處,卻一直不知,其實,她不過是一直以自己的心意,來對待世人,不肯摻和半點虛假,更有一副悲天憫人的高尚情懷。
她曾在賈環麵前許諾,隻要賈環能立誌上進,自己定會傾盡全力,來關懷他,幫助他,支持他。
而這些日子,她一直用自己的行動,來兌現當初的承諾,從不曾忘。
能服侍這樣的女子,實乃一生大幸。
心中這樣想,雪雁忙出言答允下來,自去收拾打點不提。
依照天朝禮儀,逢二六之期,後宮妃嬪的家眷,都能進宮探望,以慰骨肉親情。
雕梁畫棟,鋪玉為階,設多處複道回廊,相連一重重的宮闕,連綿一片,華美中雋著高雅,一片恢弘氣派。
在冬陽的照耀下,越發顯得金碧輝煌,冠冕堂皇,恍如九霄仙境,令人歎為觀止。
這天是十一月初二,王夫人隨在引路的小太監身後,斂眉垂首,沿著精致曲廊,蜿蜒而行,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樣。
當富麗堂皇的鳳藻宮出現在眼簾中時,雖然知道要保持穩重之態,王夫人依舊情不自禁地揚起唇,笑容中有幾許驕傲,幾許滿意。
皇宮,這是全天下最繁華的所在,是無數女子心心念念的榮華夢,偏偏她的女兒,成功躍上了枝頭,在這裏擁有了立足之地,何等榮耀風光,貴不可言。
不一時踏步進殿,便見宮女林立,如眾星拱月一般,元妃端坐在上首,青絲梳成望仙髻,左右兩側,挽著一簇簇的珊瑚鑲玉雙合長簪,如紅雲壓頂,身穿以絲錦製成的鵝黃色廣袖雲裳,用金絲銀線繡成五翟淩雲花紋,繁複耀目,透著光豔的皇家貴氣。
看著這般華美雍容的女兒,王夫人心中自是喜不自勝,卻因禮儀攸關,不得不收斂一些,屈身下拜,恭敬行禮。
元妃入宮多年,今年已經二十六歲,雖然比帝王還大一歲,但依靠自身的才貌心計,在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宮闈裏,一步一步登上貴妃之位,其間的坎坷波折,不言而知。
因了這樣的際遇,讓她養成了端莊穩重的性情,一張臉頰,似乎可以包容所有情緒,喜怒哀樂到了這裏,都沉澱下來,一晃而過,滴水不漏。
此刻見了自己的親生母親,元妃雖然心中歡喜,卻依舊一臉持重,嬌唇微啟,嫣然道:“王恭人來了,坐下說話罷。”說著,便輕輕抬手一擺,身後的宮女盡皆會意,低垂著眉眼,魚貫退出。
候四下無人,王夫人抬眸打量,見殿內的陳設,比起上次來這兒時,還要奢華幾分,心中更是喜歡,笑吟吟地道:“君恩深厚,娘娘當真有福。”
元妃眸中有得意之色隱現,卻因在宮闈多年,早已經養成了喜怒不形於色的性格,隻勾了勾唇,應道:“還好,尚未落下風罷了。”
說到這裏,眉梢不可察覺地一挑,微見黯然之色,隨即輕歎道:“入宮多年,卻一直無所出,實在讓人憂心。”
身在後宮,所依仗的,便是那一點稀薄的君恩,然而後宮佳麗三千,絕色比比皆是,有誰能夠永遠留住風華正茂,永遠留住恩寵?
再怎樣的得寵,再怎樣的金尊玉貴,還是不及擁有一個親生的皇子來得重要。
聽了元妃之言,王夫人亦不由觸動了心事,當今天子雖然已經即位八年有餘,卻子嗣稀少,一直引為憾事。
有女為妃,倘若能誕下一個出眾的皇子,繼承大統有望,將來必定能讓賈家的富貴榮顯,更上一層樓。
這樣的心事,她已經期盼了好多年,卻隻是一場空,漸漸心急如焚,心灰意冷。
雖是如此,但因在元妃麵前,自然不能露出心底的沮喪,反而笑勸道:“娘娘不必著急,娘娘還這般年輕,又得陛下恩寵,好好調養一番,將來自然能有皇子,畢竟,娘娘福運雙全,生在大年初一,八字好,上天必定會眷顧一二的。”
聞言元妃這才展顏,含著期盼的語氣道:“但願能如恭人之言,達成心願才好。”
一笑之後,便看著王夫人,問道:“府裏的境況,老太太的身體,可還好嗎?”
王夫人連忙欠身,答道:“托娘娘的福,一切尚好。”
說著,便輕輕一歎,眉間浮現出淡淡的憂色,隨即道:“隻是近來寶玉身子有些不好,瞧著怪叫人心疼的。”
元妃入宮之前,時常照看寶玉,心中最疼這個幼弟,聞言吃了一驚,忙道:“該請個好些的太醫看看,細心調養才是。”
王夫人點了點頭,道:“娘娘所言,臣婦都是知道的,想來隻要再休養幾天,必定沒有大礙。”
說著,便注視著元妃,眸中現出一份殷切,陪笑道:“臣婦此次進宮,除了探望娘娘之外,便是知道娘娘心裏很記掛寶玉,想與娘娘商量寶玉的婚事,給他選一個合心意的女子為配。”
元妃微一沉吟,便頷首道:“說起來,寶玉今年有十六了,也該成家立業了。”
抬眸看著王夫人,唇角微微舒展開來,卻是笑不露齒,輕輕道:“以前老太太來時,在本宮跟前婉轉提過,說寶玉與林家表妹兩小無猜,感情甚篤,倘若能親上加親,必定是一樁人間美事,不知恭人此行,是否就是為了這門婚事?”
聽了這話,王夫人睜大眼睛,直接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失聲叫道:“當然不是,林家那個丫頭,長得妖妖嬈嬈,像個狐媚子一般,時常將寶玉的魂都勾去了,倘若讓她當了寶玉的媳婦,隻怕我這一口氣上不來,命不久矣。”
元妃從未見過她如此失態,卻也不甚驚訝,隻皺起纖長的修眉,提醒道:“這地方非同尋常,恭人說話注意一些,就算再不情願,細細商量即可,勿要大呼小叫,倘若被其他聽到,便不好了。”
王夫人麵上一紅,頗有些尷尬,卻很快笑了一下,含著歉意道:“娘娘說的是,臣婦記下了,今後絕不會再犯。”
伸手理了理衣袖,再開口時,已經穩住聲音,一字一句裏,卻蘊著掩不住的清冷怨毒:“言語失儀,是臣婦之過,但是,倘若娘娘明白了臣婦的心事,必定能夠諒解一二。”
“當年臣婦嫁進賈家時,林丫頭之母在家當姑娘,人長得出眾,又有才氣,能言會道,凡事千伶百俐,合府上下的目光,都隻在她身上,臣婦不但不能出頭,還因她是府裏的姑娘,不得不違心伺候她,那段日子,當真是苦不堪言。”
“好不容易熬到她出嫁了,剛安穩了幾年,卻又趕上老太太要接林丫頭過來,偏也是個病西施一般的姿容,剛一進府,便將寶玉迷得七葷八素,將命根子般的玉砸了好幾次,生出不少是非,從不讓人安生,便是此次生病,也與林家丫頭脫不了幹係。”
“倘若讓她當了寶玉的媳婦,將來必定家無寧日,以她那吹風即倒的身體,又豈能幫臣婦理家管事?隻怕依舊要人伺候操心,如此,倒不是娶媳婦,而是自找罪受,給自己再找個婆婆,那樣的日子,臣婦怎能忍受?”
聽了這番激烈的言辭,元妃擰著眉頭,思量良久,方道:“原來恭人心裏,有這麽多的委屈,雖然老太太是一家之主,但恭人卻是本宮的親生母親,老太太那邊,自然隔了一層,本宮當以恭人的心意為上,絕不會再讓恭人受半點苦。”
說著,便伸出纖纖玉手,輕敲案幾,笑容嫵媚,隨即問道:“母子之間,不必避諱,寶玉之事,不知恭人心裏,是否另有鍾意的人選?”
王夫人平複心情,忙不迭地點頭,答道:“娘娘這般看重臣婦,臣婦豈能隱瞞?自然是有什麽說什麽了。”
重新落座,唇角露出極明媚的笑容,隨即道:“臣婦之妹嫁往薛家,生有一女,今年十八歲,姿容秀美,儀態端莊,上次娘娘回府省親時,也見過的,不知娘娘心裏,是怎麽看待她的?”
元妃沉吟須臾,點頭道:“那個女孩,模樣雖不及林家表妹,一言一語,卻是謹慎端方,倒的確是個出眾人物。”
聽了這話,王夫人唇邊笑意愈深,聲音中略有急迫之意:“薛姑娘向來極敬重臣婦,又謹小慎微,穩重自持,倘若能得她為兒媳,臣婦此生,當再無遺憾,便是寶玉,有她規勸相伴,必定能夠長進起來,竟是極好的。”
元妃抬起手,輕輕撫摸著腕上如碧水般澄澈晶瑩的玉鐲,眸中流轉出一抹漠然之色,沉吟道:“恭人如此殷切,本宮自當讚同才是,隻是,賈家門庭顯赫,薛家不過一介商賈,倘若與之聯姻,未免有門不當戶不對之嫌。”
聽得元妃言語中盡是對薛家的輕視不屑,王夫人怔了一下,連忙道:“娘娘之言,自是極有道理的,隻是,俗話說得好,娶妻當娶賢,我們這樣的人家,原是不缺富貴,隻要人模樣生得好,性情好,其餘的,實在不必太計較。”
眉心一動,有銳利的流光自眼底閃過,隨即道:“何況,薛家並不是一般的商賈,而是皇商,家境殷實之處,少有人能及,倘若這樁婚事能成,將來那份妝奩,必定豐厚無比。”
元妃眉睫輕閃,卻依舊沉吟不語,王夫人看著她,等候良久,緩緩咬住唇,似下定決心一般,聲音略微低了幾分:“娘娘常在宮闈,對府裏的狀況,想來必定不清楚,雖然有娘娘支撐,但近年來賈府家事艱難,進的少出的多,要打點各處所需,這宮裏的花銷,也消耗了許多,實在很需要一筆大進項,才能將空缺補起來。”
聞言元妃麵色微沉,靜默半日後,方平心靜氣,點頭道:“罷了,既然恭人一心想選薛家姑娘,本宮也不能置若罔聞,就依恭人之意,定下賈薛聯姻之事。”
聽得她出言應允,王夫人不由笑容滿麵,歡聲道:“多謝娘娘。”
眼中泛光,流露出夢想成真的快意,起身行禮,旋又道:“能得娘娘支持,臣婦歡喜不盡,隻是,老太太那邊,一直傾心於林丫頭,倒也不能不顧及,不如由娘娘寫一道手諭,如此,老太太再無他話,這樁婚事,也能光彩許多。”
元妃朱唇微動,輕輕籲出一口氣,聲音中流露出淡淡的猶疑:“本宮不介意寫手諭,隻是,本宮記得,老太太曾隱約提過,林家表妹到賈家寄人籬下,並非空身而來,在她身後,有著五代列侯的林家所積累的巨額家產。”
“林家姑父去世前,將遺產盡皆托付給賈璉,帶進賈家,說是候林表妹長大之後,作為陪嫁妝奩,以使林表妹生活無憂。”
“後來,因為要建大觀園這項大工程,要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便將林家那筆財產盡數挪用,才使本宮歸省時,能夠風風光光,誇耀京華。”
“老太太也說了,她隻有這一個外孫女,心裏是極疼愛的,雖然為了賈家,不得不將她名下的銀錢挪用,但因她心裏早打算要把林表妹配給寶玉,將林表妹當成自家人,用她的銀子,自是理所當然的。”
“如今,恭人心心念念,要與薛家聯姻,本宮也不好反對,但是,老太太那邊,林表妹那邊,隻怕得給個交代才是,尤其是林表妹,那麽大的一筆銀子,又都是她今後過日子的依靠,豈肯輕易罷休?到時候,恭人如何能夠應付?”
聽元妃徐徐吐言,聲音中卻有擔憂之意隱現,王夫人輕輕一笑,露出從容的神情,搖頭道:“若是說這個,娘娘再不必擔心,臣婦自有應對之法。”
聞言元妃略有些吃驚,看著王夫人,挑眉道:“恭人這般自信,莫非是打算將銀子湊齊,還給林表妹?可是,剛剛恭人明明說,府中銀錢緊張,一時之間,哪裏拿得出那麽多的銀子?”
王夫人立刻搖頭,沒有片刻遲疑,嘴角含著一抹淡笑,答道:“這樣的想法,臣婦以前從未想過,今後也絕不會那樣做。”
窗戶開合,有冷風肆意闖入,不著痕跡地帶著入骨清寒,王夫人的聲音卻更加清冷,仿佛浮在水麵上冷冷相觸的碎冰:“當初林丫頭進府時,臣婦便已經看出老太太有親上加親之意,因心中擔憂此事成真,臣婦在林丫頭日常所服的藥丸裏,動了一點心思,那東西分量極少,但時間久了,便是尋常人,也難以承受,以林丫頭那樣羸弱的身體,哪裏過得了這一關?”
聽了這番冷言,元妃怔忡須臾,如寒水般的點漆眸子裏,閃現出一抹銳色,心念轉動間,對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已經大致明白過來。
原來,在很早的時候,母親便已經開始布局,開始防範、算計黛玉了。
起先,僅僅隻是擔心寶玉的婚事,到後來,又摻雜了奪遺產的心思,自然不能夠,留半點情麵,自然要做得斷然果決,將一切後顧之憂盡皆免去。
明白這些之後,元妃心頭微有凜然之感,卻依舊麵不改色,並不放在心上。
雖然那個女孩,是她的表妹,是血脈相連的親眷,但因她自己常在深宮,見慣紛爭算計之事,心頭那一點稀薄的親情,早已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漠然,和更深的爭強好勝,渴慕榮華之心。
而如今的她,所盼所想,心心念念,不過是想讓自己常留君恩,地位更加尊崇高貴,至於其他的,她卻是毫不在意的。
如是,元妃不但不出言指責,反而還笑語盈盈,語調清淡而漠然,徐徐道:“如此說來,林家表妹必定少年早夭,其餘的事情,自然煙消雲散,沒有人會知道,更不會再有誰提起。”
抬眸望著王夫人,輕輕擊掌,旋又道:“恭人的心計手腕,實在出乎意料,卻巧妙精細,天衣無縫,無法不讓本宮驚歎。”
聞言王夫人臉有歡喜之色,忙欠身道:“娘娘過獎了。”
因心底將金玉聯姻當成頭等大事,笑了一下,再開口時,聲音中便有著急切之意:“既然娘娘沒有異議,還請寫下手諭,好讓臣婦安心。”
元妃聽了,臉上再無遲疑之色,即刻頷首道:“既然恭人將一切事宜都思量妥當,本宮當讓恭人如願才是。”說著,便起身行到窗台處,碾墨提筆,親自寫了一道手諭。
拿著明黃色的卷軸,王夫人謝恩畢,因天色不早,依照宮規,不能再作耽擱,略說了幾句閑話,便帶著笑意,起身辭行。
天色欲晚,落日西墜,重重疊疊的宮殿,在成片暮霞的垂映下,漸漸幻映出無數的深色剪影,落下一片幽深如鬼魅般的陰暗,王夫人的心頭,卻是一片暢快,幾乎欣喜欲狂。
等待了這麽多年的心事,終於一朝如願,而那個眼中刺、肉中釘一般的人,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從眼底徹底消失,人生至此,還有何求?更有何憾?
求得元妃的手諭後,王夫人欣喜如狂,恨不得立刻便曉諭眾人,卻因回府後,已是暮色四合時分,隻得勉強鎮定心神,等候來日。
到了第二天,王夫人清晨起來,便命丫鬟去薛家,請寶釵母女到賈母房中,自己梳洗整齊,便帶著手諭,亦趕到賈母的住處。
及到了那兒,眾人已經聚齊,賈母正攜著寶釵的手,笑著道:“這些日子,你搬了出去,很少來這裏走動,倒讓我怪想念的。”
寶釵端莊一笑,正要回答時,因見王夫人行了進來,忙起身道:“姨娘好。”
王夫人頷首示意,上前給賈母行了禮,方笑容滿麵地道:“聽剛才老太太的話,竟是很喜歡寶釵,倘若能得她長長久久在身邊服侍,想來老太太心裏必定是歡喜的。”
賈母久經風雨,聽了這話,立刻察覺有些不尋常,卻依舊麵不改色,笑吟吟地道:“我倒是想這樣,但寶姑娘本是要選秀的人,將來自然能攀上一門富貴雙全的婚事,哪裏能夠長留在我們這裏?”
聽得賈母說起終身大事,寶釵粉麵一紅,露出羞怯之色,腦海深處,卻浮現出那天在怡紅院外,與水溶相見的情景。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薄薄的霧氣中,他長身而立,劍眉入鬢,眼眸如星,清俊如斯,不必刻意修飾,一片高貴顯耀之氣,便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真是讓人心動啊。
富貴雙全,才貌出眾,那樣的男子,與輾轉在閨閣夢中的良人,驚人的相似,驚人的吻合。
雖然那天相遇之時,他態度冷漠而疏離,但情愫暗生,芳心已動,連自己都無法遏製。
不禁遐想聯翩,倘若能與他成緣,將來的日子,不但能擁有一個高貴的身份,還必定時時賞心悅目,充滿詩情畫意,美好一片。
然而,世事往往不如人意。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情卻已係他人。
情緣錯落,偏偏他心儀之人,還是站在自己對立麵的黛玉,
這樣的際遇,讓她心裏又恨又妒,幾乎到了無法承受的地步,隻盼著黛玉能從眼前消失,不再遮掩住自己的光彩,隻盼著終有一日,再與水溶相逢時,他能夠看到自己的存在。
正心緒迭起之際,聽得王夫人爽利一笑,聲音輕快,似乎透著從未有過的愉悅:“老太太倒不必失望,昨兒個我進宮探望娘娘,閑聊之時,說起寶玉年已成丁,卻還不曾定下婚事,實在有些不妥。”
“後來娘娘說,那年省親時,曾見過薛家表妹,才色皆是極出眾的,與寶玉堪配,又有金玉良緣之說,因特特寫了一道手諭,賜下婚事,結秦晉之好。”
這番話說下來,不過片刻功夫,卻已經激起千層浪。
寶釵眼皮一跳,麵上雖是鎮定自若,心中卻早已經千回百轉,隱約氤氳出一絲歡喜,卻隻是淡淡的,更多的,卻是感慨和歎息。
她與寶玉,年少便已相識,這麽多年相處下來,性情模樣兒,彼此都是知曉的。
寶玉是榮國府的嫡子,身份顯貴之處,自不可言,人長得也清秀溫潤,難得的是,對待女孩的時候,總是殷勤用心,又溫柔又體貼。
倘若從未見過其他男子,她真的要覺得,寶?
??這個人,也是不錯的。
可是,偏偏遇上了水溶,偏偏,還是那樣出眾尊貴的男子,兩相一比,寶玉算得了什麽?
雖然知道,水溶心底,已是情有獨鍾,卻到底還是存了一絲期念,盼望著有朝一日,能走出困境,相逢之處有佳期。
而如今,那樣的點滴盼望,竟都成了奢望,縱然望斷秋水,此生仍舊再難企及。
黛玉那邊,乍然聽得元妃寫了手諭,雖然來得突然,卻因早有預料,因此並不覺得吃驚,隻端了一盞清茶在手,細細品著,唇邊笑意清淺怡然,盈盈生色,顯得格外靜默安詳。
該來的,始終都會來,而自己,已經成為局外人,隻需冷眼旁觀,不必有絲毫在意。
而她與寶釵的人生,已經踏上完全不同的路,各自輾轉曲折,各自承擔人生道路上的美好或荒蕪,兩不相欠,各不相幹。
賈母卻是瞳孔一斂,驚愕之下,霍然站起身來,看向王夫人的目光中便帶著一抹銳利,動唇問娘娘果然寫了手諭嗎?”
王夫人輕輕頷首,雖然察覺賈母目光有異,卻因大局已定,臉上並沒有半點驚慌之色,反而滿麵春風地道:“此事幹係重大,兒媳豈敢撒謊?”
說著,便從長袖中抽出視若生命的明黃卷軸,含著滿足的笑意,徐聲道:“娘娘手諭在此,老太太眼神不好,不如由兒媳代勞念一念罷。”說著,眼波一動,自房中眾人身上飄過。
在場之人皆是心思敏捷之輩,見狀自是明白,一同斂衣起身,露出恭敬聆聽的神色。
一片靜謐中,王夫人展開卷軸,一字一字地念道:“鳳凰於飛,翽翽其羽,谘爾薛氏寶釵品德高貴,溫恭端柔,含章秀出,特賜婚與榮國公之孫賈寶玉為妻,定於十二月初十佳日完婚。”
她的尾音裏,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洋洋,落入薛寶釵耳中,卻似有一片薄薄的鋒刃從心頭刮過,不見血流出,隻覺得酸楚難受,隱隱約約間,還夾雜著一絲淡淡的絕望。
雖然與水溶隻有一麵之緣,可是,那個玉樹臨風一般的男子,那樣的出色,那樣動人心弦,叫人一見之後,便將銘記終生,絕不能從心頭抹去。
有緣千裏來相會,當時一見已情牽。
可是,那又如何呢?
時至今日,一切皆已塵埃落定。
昭而顯之,他依舊是高高在上、風度翩翩的王爺,而自己的身份,將是寶玉的妻子,榮國府的寶二奶奶。
良人已是千裏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今生今世,與他除了錯過之外,再無其他的可能。
今後,君子佳人的美好故事,應當隻屬於他與林黛玉,而自己,不過隻是個外人,連遠遠觀望,都會心痛嫉恨的外人。
這一切,多麽像一場夢,卻等不到夢醒來,已是此生落定。
這般柔腸百轉,寶釵麵上卻依舊滴水不漏,反而還盈盈下拜,清婉的聲音恭順如昔,毫無半點破綻:“謝娘娘恩典。”
因黛玉是自己唯一的外孫女兒,賈家修建大觀園時,又將林家的遺產盡數挪用,賈母心裏一直很是愧疚,便極盼將黛玉許給寶玉,如此一來,黛玉終生有靠,自己也能放下心來,實在是極好的。
這樣的心事,在賈母心頭輾轉多年,不料到如今,卻迎得元妃的賜婚旨意,賈母心底自是不滿,卻因婚事是元妃定下來的,不免有些無可奈何。
微不可聞地歎息一聲,賈母勉強展顏,慢條斯理地道:“既然娘娘已經下了旨,這事情就這麽定了罷。”
聞言薛姨媽言笑晏晏,抬頭看向寶釵,卻見寶釵麵如止水,聲音中卻並無半點歡愉之意,心中不由有些驚愕。
正不解之際,聽得賈母笑了一聲,道:“從今以後,我們與姨太太,可就是親家了。”
薛姨媽連忙斂了神色,唇角展露出燦爛的笑容,欠身道:“能與老太太結親,可真是我們薛家的福氣。”
賈母抿了一口茶,依舊是一臉淡淡,毫無感情地道:“姨太太客氣了。”
如此客套幾句,終究因王夫人違逆了自己的心願,賈母有些意興闌珊,打不起精神周旋,便讓眾人各自散了。
因心有疑惑,一回到梨香院,薛姨媽揮退迎上來道喜的仆從,隻命人掩了門,攜著寶釵,進房說話。
候坐下之後,薛姨媽便望著寶釵,溫和地笑道:“因你模樣才情都是極好的,一直想青雲直上,尋個配得起你的佳婿,一生富貴,你的心事,我都知道的。”
“如今雖然定了婚事,不能再參加選秀,但賈家這寶玉,人長得是極好的,又是元妃的親弟弟,地位也算不錯了,對這樁婚事,我心裏大致還是滿意的,何況,如此一來,也省卻了選秀女的勞累,也算極好了。”
“隻是,剛才在老太太房裏,我瞧你雖然穩重自持,臉色卻不太好看,可是對這樁婚事不滿意嗎?”
聽了這番話,寶釵怔了一下,低了半日頭,才呐呐道:“知女莫若母,娘親果然一眼就能看穿我心頭所想。”
微啟紅唇,歎息一聲,聲音漸次低了幾分:“娘親是否還記得,前幾天北王爺來賈府之事?”
薛姨媽眉心一挑,頷首道:“自然記得,我還記得,當天你回來之時,臉色十分難看,想必沒能得到他的青睞,我便沒有追問。”
說到這裏,霍然一驚,看向寶釵的目光便轉為幽深,急急追問道:“這個時候,你怎麽突然扯到北王爺?你的婚事,與他有什麽關係?”
寶釵眼波如水,低低答道:“北王爺當是這世上,少有人能及的人物,我一見了他,便覺得,我薛寶釵的夫君,就應該是他那樣的。”
“珠玉在前,到如今,卻不得不嫁給寶玉,我如何開心得起來?”
聽了她這番話,薛姨媽心念一動,已經明白過來,歎息道:“我並不知道,你已經喜歡上北王爺了,可是,有什麽辦法呢?元妃已經寫了手諭,哪裏能夠違逆?”
看著薛寶釵,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旋又安慰道:“這樁婚事,是你姨娘到宮裏求來的,她素來又疼你,你嫁過去,便是風風光光的二奶奶,賈府的管家大權,自然都落到你手上了,你再好好勸寶玉上進,將來誥命夫人的封號,自然跑不了。”
寶釵聽了,臉色並沒有好轉,聲音如蒙冰雪,叫人不寒而栗:“娘親說的這些,我心裏都明白,可是,我心裏不甘心。”
“當初,我盛裝去見北王爺,隻是想引起他的注意,卻從未想過,自己會心儀於他。”
“我心裏放不下他,更不能夠忍受,如今,我得嫁給寶玉,而林黛玉,卻可以得到北王爺的青睞。”
聞言薛姨媽更是震驚不已,瞪大眼睛,問道:“你與北王爺,也不過隻見過一麵罷了,如何能看出他對誰有情?”
寶釵伸手挽起鬢邊的落發,似笑非笑地道:“在這世上,我最擅長的,便是察言觀色,雖然那天他一派穩重,但他心頭在想什麽,我依舊能夠一眼看出來。”
薛姨媽聽了,凝神斟酌半日,方歎道:“我原想著,賈家是縉紳門第,而我們,卻隻是商人,算起來,這樁婚事,是我們高攀了,卻並不知道,你心裏有這麽多的委屈。”
拉起寶釵的手,細細摩挲,軟語勸解:“罷了,事情已經定了,如今說這些,也沒有多大意思了,女兒,你還是認命,好好準備出嫁之事,將來與寶玉好好相處,博一個夫榮妻貴。”
寶釵唇角一揚,靨上露出淡淡的苦澀,聲音卻清冷如斯:“且不說這些年來,寶玉與林家那丫頭青梅竹馬,情分非他人可比,就算他當真能放下林丫頭,以他隻愛在閨閣閑混的性情,將來豈能給我掙誥命封號?”
說到這裏,心中越發覺得難過,語意低緩沉重,帶著哽咽之意:“本來還能參加選秀,還有機會與林丫頭一爭高下,如今,卻是沒有半點指望,我這一生,竟是被賈家誤了。”
薛姨媽聽她語意涼薄,一時無言,想了好一會兒,才道:“罷了,事已至此,你再傷心,也是於事無補,不如還是想一想,今後的日子該怎麽走。”
聽了這話,寶釵姣好的臉頰浮現出一絲扭曲,聲音中亦帶著咬牙切齒之意:“我心裏不舒服,豈能讓他人安生?我不能得到的,豈願讓其他人擁有?”
“未來的事情,我並沒有想太遠,現在的我,隻有一個念頭——絕不能讓林丫頭好過。”
她的心底,已是哀涼一片,再沒有別的感情,那麽,隻能將那份怨恨無限放大,填補榮華富貴、少女情愫抽離而去的空虛與落寞。
薛姨媽素來看重這個女兒,聞言雖然有些心驚,卻並不出言阻止,反而笑著道:“如果這樣能讓你心裏好受一些,那麽,你想做什麽,娘親都不會反對的。”
聞言薛寶釵一笑,臉上的神色,卻陰沉而狠毒,毫無半點閨閣女子該有的清澈單純,聲音亦清冷下來,仿佛凝著冰雪一般:“關於這點,我已經想過了,那丫頭最厲害的,便是她的容貌,隻要我想到法子,將她那張臉毀了,那麽,北王爺自然不會再看顧她,便是寶玉,也絕不會多瞧她一眼。”
咬住紅唇,將手指深深掐進掌心,她定要親手施計,將那個遮蔽自己光芒的女子,完全摧毀,讓那個女子的人生,支離破碎,再無半點光明!(未完待續)
水溶抬眸而望,見茜紗窗下,影影綽綽落著一個清秀的身影,亭亭玉立,窈窕婀娜,宛若春日枝頭最柔軟清新的柳枝一般。
雖然隻是一方靜默剪影,卻生生讓人覺得佳人如玉,風華絕代,水溶隻覺得心跳得越來越快,竟不受自己控製一般。
不禁暗自一笑,雖然已經及冠,獨擋一麵,可是,隻要見到她,自己的一顆心,竟也如剛陷入初戀的少年人一般癡狂。
初見心動,再見依然,這樣的人生境界,何等美好,何等讓人神往。
立在階下的春纖聽到腳步聲,抬頭看見他們這一行人,吃了一驚,心中一陣惶然,一時竟忘記言語。
茗煙看在眼裏,忙快步上前,笑著道:“北王爺來府裏探望二爺,順便過來瞧林姑娘,請姐姐通報一聲。”
聞言春纖越發驚訝,瞪大眼睛,不知所措,久久不能出聲,倒是房中的黛玉聽到聲響,開口問道:“誰在外麵?”
佳人聲音輕柔婉轉,徐徐盈進耳際,如清晨在樹梢啼囀輕鳴的出穀黃鶯一般,帶著特別的韻味,動人心魄,讓人砰然而生心疼嗬護之情。
水溶唇邊舒展出一縷清亮的笑紋,便覺得,自己紛亂的心,在刹那間安靜下來。
情到深處,原是這樣的奇妙,隻要一聽到她的聲音,便再無他求,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安寂,仿佛,擁有了全世界一般滿足。
踏步行近一步,水溶語意溫雅如玉,隱約有幾分柔情,幾分欣喜:“湄兒很惦記姑娘,托我過來一探。”
是我,而不是本王。
在所有人麵前,他都會自矜身份,唯獨在這個女子麵前,他隻是一個尋常男子,世俗的尊貴光環,如煙雲淡去,根本不值一提。
清潤熟悉的聲音,隨著冬日涼風徐緩飄進房中,正在刺繡的黛玉,心無端漏跳一拍,持針線的手毫無預防地一斜,幾乎紮到自己的指尖上。
是他嗬。
很奇怪,雖然在北王府裏,隻與他見過四次,他的聲音,卻似生生烙進了記憶深處,再也不能淡忘,以至於如今一聽見,便能立刻分辨出來。
清眸流波,黛玉平祥的呼吸,漸次有了一絲紊亂,仿佛有什麽念頭,要從腦海中湧出一般,到最後,到底還是凝眉一歎,慢慢地,抑製住心中的悸動。
韶年暗改,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幾度沉浮,於寶玉的那一點情思,早已經煙消雲散,再無半點痕跡。
隻是,因這一段少年情錯,氤氳出的哀涼傷懷,始終如夢魘一般緊緊相隨,縈繞在眉間心上,如絲般糾纏鬱結,勒得那樣緊,那樣密,讓她幾乎透不過氣來。
萬紫千紅開遍,海誓山盟過耳,到如今,都化作斷井殘垣,徒留一片傷懷。
這一段際遇,她始終無法忘卻,也便,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再也不要對世間男子動情。
也許會孤單,也許會寂寞,卻依舊寧願芳心空落,最起碼,不必再在紅塵中糾纏不清,心便不會再受半點傷。
如此,便已經很好很好了。
心中這般千回百轉,卻也不過一瞬間,黛玉抿唇淡笑,定下心神,轉眸看向雪雁,輕輕道:“湄郡主倒是一片好意,隻是,我是閨閣女子,這裏又是賈府,不知有多少人在冷眼看著,不如你出去一見,也好省卻閑言閑語。”
住在這個地方,雖是衣食無憂,生活卻並不曾安逸,有太多的規矩束縛,太多的異樣目光,讓她疲倦之餘,不得不處處留心,如何能夠如身在北府那般無拘無束,率性行事?
何況,她已經隱約察覺,雖然自己決意斷情,但在水溶麵前,在經意與不經意之間,依舊會有難以自持的時候,內中緣故,卻是分辨不清。
到如今,倘若再隻身與他相見,會發生什麽事情,隻怕連自己都不知道,這一顆心,隻怕也不受控製了。
既是這樣,不如還是,兩不相見,各自安然罷。
雪雁自知水溶的來意,聞言不由眉心一蹙,囁嚅動唇,遲疑道:“北王爺身份尊貴,如今殷切而來,又有湄郡主相托,如何好將他拒之門外?姑娘還是去瞧一瞧,也好讓王爺安心。”
黛玉微垂眼簾,長長的睫毛如羽翼一扇,翦水雙瞳明澈淡泊,輕咬丹唇,搖頭道:“這便是你過慮了,他是謙謙君子,豈會為這樣的小事生氣?你再代我說幾句致歉的話,絕不會有什麽問題。”
聽得她言語平靜,卻蘊著堅決的意味,雪雁倒吸一口氣,心中有些不樂,卻因知道黛玉的性情,無法勸解,便隻得頷首道:“既是這樣,雪雁隻能依姑娘的意思了。”言罷,不情不願地站起身,伸手掀開珠簾,徐徐步出閨閣。
目光落處,見水溶負手而立,身影頎長,意態閑閑,唇角含著一抹期盼的笑意,劍眉星目間,似有熠熠光芒流動,溫柔纏綿,如江南三月的潺湲春水,清華奪目。
當真是,謫仙一般的人物,偏又柔情款款,令人心頭頓起欽慕之意,不能自已。
輕拍胸口,雪雁壓抑住心中的感歎,緩緩迎了過去,行了幾步,便福身道:“見過王爺。”
因了黛玉的緣故,加上又見過幾次,水溶自是十分客氣,親自伸手虛扶,微笑道:“請起。”
抬起手來,令隨行之人皆後退幾步,方看著雪雁,問道:“自北府一別,已經有十一天,不知你們家姑娘可還安好?”
他記得這般清楚,一片心意,不言可知,雪雁眉心一閃,心中生出深深的不忍,卻又無可奈何,聲音中凝著深濃的歎息:“王爺放心,我們姑娘很好,隻是,這兒比不得北王府,瓜田李下,男女大防,雖然彼此坦蕩,卻難阻世人胡思亂想。”
“因了這個緣故,姑娘不便與王爺相見,還請王爺諒解一二,勿要生氣。”
聞言水溶劍眉輕軒,唇邊笑意收斂,漸漸消失無蹤,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年少鍾情,卻因各在兩地,相思相望不相親,讓這一片情懷,美好中略有些淡淡的傷感,深深的遺憾,這樣的感觸,唯有與她一見,才能夠消釋。
等候了那麽久,期盼了那麽久,到如今,卻得到這樣的回絕,這讓他,如何承受得起?
雖是如此,但他到底還是穩重自持的君子,對於黛玉,更是尊重而體貼,並不肯有半點勉強,刹那的失神之後,便輕輕舒出一口氣,鎮定下來,轉而澹然道:“你們姑娘思慮得是,原是本王唐突了。”
聽了他的回答,雪雁不由鬆了一口氣,含著笑意道:“王爺能夠體諒,我們姑娘知道了,必定很欣慰。”
不禁感慨,滿心期盼而來,卻不得不失望而歸,連一見都不能夠,遇上這樣的事情,無論換了誰,心裏都會惱怒氣憤的,何況,眼前這個男子,還有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尊貴地位,所見之人,向來都是笑臉相迎、言聽計從,如何能夠承受別人的斷然拒絕?
可是,他偏偏態度溫雅,言語和善,由此可見,他的氣度胸襟,當真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對黛玉的那份情愫,也不能用淺淡來形容了。
不禁感歎,眼前的男子,風度翩翩,笑如春風,從不肯讓人為難,這樣溫柔出眾,有哪個女子,能不為此沉迷?
想來,不久的將來,黛玉的心防,必定能在此人的似水柔情、溫言細語下,消失殆盡罷?
正暗自沉吟之際,水溶輕軒劍眉,目光似星辰流光,掠過她的臉龐,清淺落向茜紗窗處,隱約有絲縷情思閃現,語氣溫軟下來,聲音中亦帶著深深的癡意:“也罷了,無論如何,我是絕不肯讓你們姑娘為難,更不願讓她因了我的緣故,受半點委屈。”
喟歎一聲,語意低微下來,幾乎不可聞一般:“來日方長,我能夠等。”
短短八個字,卻將一片脈脈柔情,盡皆道出,與這些年來,莽撞失行、處處留情的寶玉相比,不啻雲泥之別。
雪雁眉睫一動,眸中隱約浮現出淺淺的水紋,心中的感動,紛至遝來,難以言訴,卻因不肯讓水溶覺得尷尬,隻是靜靜而立,恍若未聞一般。
這般靜默許久,水溶勉強展顏,回頭看了看身後一眾捧著錦盒的仆從,方向雪雁道:“林姑娘離家多年,一直十分惦記,湄兒備了一些東西,多是從江南進貢來的,送給姑娘做個念想兒,特意托本王帶過來。”
說到這裏,輕咳一聲,清澈的眼眸中浮現出殷切的關懷,隨即道:“你們姑娘住在這裏,自是吃穿不愁的,又心念淡泊,想來必定要出言推辭,你幫著勸一勸,讓她念在湄兒一片關切的份上,勉為其難地收下罷。”
雪雁忖度須臾,想起上次身在北府,月白風清之夜,黛玉撫琴時,不經意之間,流露出一片思鄉之情,被水溶知道後,想必當時便記在心裏了。
如今這些東西,也許與水湄無關,而是他自己準備的,隻為了,能讓黛玉略略展顏。
心念這般一動,雪雁卻也並不點破,隻輕揚紅唇,噙著一縷感動的笑意,應允道:“北王爺的意思,奴婢記下了。”
水溶徐徐頷首,雖然知道自己與黛玉的關係尚算疏離,不可出格,到底還是忍不住,囑咐道:“如今天氣越發冷了,你們姑娘身體嬌弱,少不得你留心一些,好好照應,讓姑娘保養好身子。”
寥寥數語,展露的,是殷切關懷之心,一片情愫,盡在不言中。
雪雁屈膝一拜,諾諾道:“請王爺放心,在這世上,奴婢最在意的便是姑娘,自會時時留意,絕不會讓姑娘有半點不好。”
水溶這才略微安心,眸光仍舊凝在紗窗下,凝在佳人的落影上,流連不已,似乎要將斯人嵌進腦海中,以慰眷念之深,相思之苦。
良久,水溶才歎息一聲,神色間滿是依依不舍之色,卻不得不道:“時候不早了,本王就此告辭。”說著,目光依舊停留須臾,才向雪雁拱手,緩緩的,轉身而去。
雪雁也不好再說什麽,隻輕提衣裙,行禮道:“恭送王爺。”
候水溶去後,那些仆從踏步過來,將東西呈上,雪雁將他們引入偏房,打點妥當,又給了賞錢,直到他們退出瀟湘館之後,方去黛玉跟前回話。
果然黛玉聽說北府送了東西,並不肯收,雪雁隻得含糊勸道:“東西已經送過來了,如何能夠退出去?何況,這本是湄郡主的心意,她心裏這般惦記姑娘,姑娘何必讓她傷心呢?”
聽了這番話,黛玉沉吟半日,方頷首道:“你這話也說的是,罷了,心意不可卻,以後見到郡主,再道謝罷。”
啟箱看時,見裏麵果然皆是出自江南的物品,綾羅綢緞、筆墨紙硯、古玩書畫、碧釵玉環、點心茶葉一應俱全,難得的是樣樣精雅,顯然價值不菲,另有一錦盒金絲燕窩,質地純潔,清澈晶瑩,顯然是上好之物,那夜在清芷閣裏,用過的鳳梧古琴,也送了過來。
黛玉雖是心念淡泊,見了這些東西,卻也不禁有些感念,心底氤氳出脈脈溫情,仿佛置身於暖風習習的陽春三月,身與心,盡皆覺得舒適溫暖。
對於一個生在異鄉、寄人籬下之人,還有什麽,能比家鄉的東西更能撫慰落寞寂寥的心情?
伸手輕撫琳琅滿目的土儀,黛玉含著明媚笑意,感動地道:“看來,湄郡主很用了一番心思呢。”
雪雁動一動唇,有很多話欲脫口而出,卻還是忍住了。
她不會忘記,身份有別,很多時候,很多規矩,不能逾越,更不能輕易出言,幹涉姑娘自己的感情。
這些年來,紫鵑常在黛玉身邊說寶玉的好處,鼓動黛玉動心動情,到最後,卻隻落得一場虛幻。
雖然心底明白,水溶與寶玉,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心中到底還是不肯,重複紫鵑走過的路。
何況,她心裏明白,黛玉是極聰慧極靈秀的女子,對於世事,胸中自有丘壑,實在不須旁人妄言指點。
所以,自己要做的,隻是陪在這個女子身邊,看她自己行事即可。
她心中的思量,黛玉自是一無所知,因沉吟了一會兒,心厭探春的寡情淡薄、寶玉的天真幼稚、寶釵的圓滑世故,便隻道:“這麽多的東西,我也用不完,你挑一些合用的,給四妹妹、環兒送過去,尤其是環兒,日子艱難,要多給一些才是。”
聽了這話,雪雁不禁一笑,旁人常道自家姑娘心眼小,不好相處,卻一直不知,其實,她不過是一直以自己的心意,來對待世人,不肯摻和半點虛假,更有一副悲天憫人的高尚情懷。
她曾在賈環麵前許諾,隻要賈環能立誌上進,自己定會傾盡全力,來關懷他,幫助他,支持他。
而這些日子,她一直用自己的行動,來兌現當初的承諾,從不曾忘。
能服侍這樣的女子,實乃一生大幸。
心中這樣想,雪雁忙出言答允下來,自去收拾打點不提。
依照天朝禮儀,逢二六之期,後宮妃嬪的家眷,都能進宮探望,以慰骨肉親情。
雕梁畫棟,鋪玉為階,設多處複道回廊,相連一重重的宮闕,連綿一片,華美中雋著高雅,一片恢弘氣派。
在冬陽的照耀下,越發顯得金碧輝煌,冠冕堂皇,恍如九霄仙境,令人歎為觀止。
這天是十一月初二,王夫人隨在引路的小太監身後,斂眉垂首,沿著精致曲廊,蜿蜒而行,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樣。
當富麗堂皇的鳳藻宮出現在眼簾中時,雖然知道要保持穩重之態,王夫人依舊情不自禁地揚起唇,笑容中有幾許驕傲,幾許滿意。
皇宮,這是全天下最繁華的所在,是無數女子心心念念的榮華夢,偏偏她的女兒,成功躍上了枝頭,在這裏擁有了立足之地,何等榮耀風光,貴不可言。
不一時踏步進殿,便見宮女林立,如眾星拱月一般,元妃端坐在上首,青絲梳成望仙髻,左右兩側,挽著一簇簇的珊瑚鑲玉雙合長簪,如紅雲壓頂,身穿以絲錦製成的鵝黃色廣袖雲裳,用金絲銀線繡成五翟淩雲花紋,繁複耀目,透著光豔的皇家貴氣。
看著這般華美雍容的女兒,王夫人心中自是喜不自勝,卻因禮儀攸關,不得不收斂一些,屈身下拜,恭敬行禮。
元妃入宮多年,今年已經二十六歲,雖然比帝王還大一歲,但依靠自身的才貌心計,在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宮闈裏,一步一步登上貴妃之位,其間的坎坷波折,不言而知。
因了這樣的際遇,讓她養成了端莊穩重的性情,一張臉頰,似乎可以包容所有情緒,喜怒哀樂到了這裏,都沉澱下來,一晃而過,滴水不漏。
此刻見了自己的親生母親,元妃雖然心中歡喜,卻依舊一臉持重,嬌唇微啟,嫣然道:“王恭人來了,坐下說話罷。”說著,便輕輕抬手一擺,身後的宮女盡皆會意,低垂著眉眼,魚貫退出。
候四下無人,王夫人抬眸打量,見殿內的陳設,比起上次來這兒時,還要奢華幾分,心中更是喜歡,笑吟吟地道:“君恩深厚,娘娘當真有福。”
元妃眸中有得意之色隱現,卻因在宮闈多年,早已經養成了喜怒不形於色的性格,隻勾了勾唇,應道:“還好,尚未落下風罷了。”
說到這裏,眉梢不可察覺地一挑,微見黯然之色,隨即輕歎道:“入宮多年,卻一直無所出,實在讓人憂心。”
身在後宮,所依仗的,便是那一點稀薄的君恩,然而後宮佳麗三千,絕色比比皆是,有誰能夠永遠留住風華正茂,永遠留住恩寵?
再怎樣的得寵,再怎樣的金尊玉貴,還是不及擁有一個親生的皇子來得重要。
聽了元妃之言,王夫人亦不由觸動了心事,當今天子雖然已經即位八年有餘,卻子嗣稀少,一直引為憾事。
有女為妃,倘若能誕下一個出眾的皇子,繼承大統有望,將來必定能讓賈家的富貴榮顯,更上一層樓。
這樣的心事,她已經期盼了好多年,卻隻是一場空,漸漸心急如焚,心灰意冷。
雖是如此,但因在元妃麵前,自然不能露出心底的沮喪,反而笑勸道:“娘娘不必著急,娘娘還這般年輕,又得陛下恩寵,好好調養一番,將來自然能有皇子,畢竟,娘娘福運雙全,生在大年初一,八字好,上天必定會眷顧一二的。”
聞言元妃這才展顏,含著期盼的語氣道:“但願能如恭人之言,達成心願才好。”
一笑之後,便看著王夫人,問道:“府裏的境況,老太太的身體,可還好嗎?”
王夫人連忙欠身,答道:“托娘娘的福,一切尚好。”
說著,便輕輕一歎,眉間浮現出淡淡的憂色,隨即道:“隻是近來寶玉身子有些不好,瞧著怪叫人心疼的。”
元妃入宮之前,時常照看寶玉,心中最疼這個幼弟,聞言吃了一驚,忙道:“該請個好些的太醫看看,細心調養才是。”
王夫人點了點頭,道:“娘娘所言,臣婦都是知道的,想來隻要再休養幾天,必定沒有大礙。”
說著,便注視著元妃,眸中現出一份殷切,陪笑道:“臣婦此次進宮,除了探望娘娘之外,便是知道娘娘心裏很記掛寶玉,想與娘娘商量寶玉的婚事,給他選一個合心意的女子為配。”
元妃微一沉吟,便頷首道:“說起來,寶玉今年有十六了,也該成家立業了。”
抬眸看著王夫人,唇角微微舒展開來,卻是笑不露齒,輕輕道:“以前老太太來時,在本宮跟前婉轉提過,說寶玉與林家表妹兩小無猜,感情甚篤,倘若能親上加親,必定是一樁人間美事,不知恭人此行,是否就是為了這門婚事?”
聽了這話,王夫人睜大眼睛,直接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失聲叫道:“當然不是,林家那個丫頭,長得妖妖嬈嬈,像個狐媚子一般,時常將寶玉的魂都勾去了,倘若讓她當了寶玉的媳婦,隻怕我這一口氣上不來,命不久矣。”
元妃從未見過她如此失態,卻也不甚驚訝,隻皺起纖長的修眉,提醒道:“這地方非同尋常,恭人說話注意一些,就算再不情願,細細商量即可,勿要大呼小叫,倘若被其他聽到,便不好了。”
王夫人麵上一紅,頗有些尷尬,卻很快笑了一下,含著歉意道:“娘娘說的是,臣婦記下了,今後絕不會再犯。”
伸手理了理衣袖,再開口時,已經穩住聲音,一字一句裏,卻蘊著掩不住的清冷怨毒:“言語失儀,是臣婦之過,但是,倘若娘娘明白了臣婦的心事,必定能夠諒解一二。”
“當年臣婦嫁進賈家時,林丫頭之母在家當姑娘,人長得出眾,又有才氣,能言會道,凡事千伶百俐,合府上下的目光,都隻在她身上,臣婦不但不能出頭,還因她是府裏的姑娘,不得不違心伺候她,那段日子,當真是苦不堪言。”
“好不容易熬到她出嫁了,剛安穩了幾年,卻又趕上老太太要接林丫頭過來,偏也是個病西施一般的姿容,剛一進府,便將寶玉迷得七葷八素,將命根子般的玉砸了好幾次,生出不少是非,從不讓人安生,便是此次生病,也與林家丫頭脫不了幹係。”
“倘若讓她當了寶玉的媳婦,將來必定家無寧日,以她那吹風即倒的身體,又豈能幫臣婦理家管事?隻怕依舊要人伺候操心,如此,倒不是娶媳婦,而是自找罪受,給自己再找個婆婆,那樣的日子,臣婦怎能忍受?”
聽了這番激烈的言辭,元妃擰著眉頭,思量良久,方道:“原來恭人心裏,有這麽多的委屈,雖然老太太是一家之主,但恭人卻是本宮的親生母親,老太太那邊,自然隔了一層,本宮當以恭人的心意為上,絕不會再讓恭人受半點苦。”
說著,便伸出纖纖玉手,輕敲案幾,笑容嫵媚,隨即問道:“母子之間,不必避諱,寶玉之事,不知恭人心裏,是否另有鍾意的人選?”
王夫人平複心情,忙不迭地點頭,答道:“娘娘這般看重臣婦,臣婦豈能隱瞞?自然是有什麽說什麽了。”
重新落座,唇角露出極明媚的笑容,隨即道:“臣婦之妹嫁往薛家,生有一女,今年十八歲,姿容秀美,儀態端莊,上次娘娘回府省親時,也見過的,不知娘娘心裏,是怎麽看待她的?”
元妃沉吟須臾,點頭道:“那個女孩,模樣雖不及林家表妹,一言一語,卻是謹慎端方,倒的確是個出眾人物。”
聽了這話,王夫人唇邊笑意愈深,聲音中略有急迫之意:“薛姑娘向來極敬重臣婦,又謹小慎微,穩重自持,倘若能得她為兒媳,臣婦此生,當再無遺憾,便是寶玉,有她規勸相伴,必定能夠長進起來,竟是極好的。”
元妃抬起手,輕輕撫摸著腕上如碧水般澄澈晶瑩的玉鐲,眸中流轉出一抹漠然之色,沉吟道:“恭人如此殷切,本宮自當讚同才是,隻是,賈家門庭顯赫,薛家不過一介商賈,倘若與之聯姻,未免有門不當戶不對之嫌。”
聽得元妃言語中盡是對薛家的輕視不屑,王夫人怔了一下,連忙道:“娘娘之言,自是極有道理的,隻是,俗話說得好,娶妻當娶賢,我們這樣的人家,原是不缺富貴,隻要人模樣生得好,性情好,其餘的,實在不必太計較。”
眉心一動,有銳利的流光自眼底閃過,隨即道:“何況,薛家並不是一般的商賈,而是皇商,家境殷實之處,少有人能及,倘若這樁婚事能成,將來那份妝奩,必定豐厚無比。”
元妃眉睫輕閃,卻依舊沉吟不語,王夫人看著她,等候良久,緩緩咬住唇,似下定決心一般,聲音略微低了幾分:“娘娘常在宮闈,對府裏的狀況,想來必定不清楚,雖然有娘娘支撐,但近年來賈府家事艱難,進的少出的多,要打點各處所需,這宮裏的花銷,也消耗了許多,實在很需要一筆大進項,才能將空缺補起來。”
聞言元妃麵色微沉,靜默半日後,方平心靜氣,點頭道:“罷了,既然恭人一心想選薛家姑娘,本宮也不能置若罔聞,就依恭人之意,定下賈薛聯姻之事。”
聽得她出言應允,王夫人不由笑容滿麵,歡聲道:“多謝娘娘。”
眼中泛光,流露出夢想成真的快意,起身行禮,旋又道:“能得娘娘支持,臣婦歡喜不盡,隻是,老太太那邊,一直傾心於林丫頭,倒也不能不顧及,不如由娘娘寫一道手諭,如此,老太太再無他話,這樁婚事,也能光彩許多。”
元妃朱唇微動,輕輕籲出一口氣,聲音中流露出淡淡的猶疑:“本宮不介意寫手諭,隻是,本宮記得,老太太曾隱約提過,林家表妹到賈家寄人籬下,並非空身而來,在她身後,有著五代列侯的林家所積累的巨額家產。”
“林家姑父去世前,將遺產盡皆托付給賈璉,帶進賈家,說是候林表妹長大之後,作為陪嫁妝奩,以使林表妹生活無憂。”
“後來,因為要建大觀園這項大工程,要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便將林家那筆財產盡數挪用,才使本宮歸省時,能夠風風光光,誇耀京華。”
“老太太也說了,她隻有這一個外孫女,心裏是極疼愛的,雖然為了賈家,不得不將她名下的銀錢挪用,但因她心裏早打算要把林表妹配給寶玉,將林表妹當成自家人,用她的銀子,自是理所當然的。”
“如今,恭人心心念念,要與薛家聯姻,本宮也不好反對,但是,老太太那邊,林表妹那邊,隻怕得給個交代才是,尤其是林表妹,那麽大的一筆銀子,又都是她今後過日子的依靠,豈肯輕易罷休?到時候,恭人如何能夠應付?”
聽元妃徐徐吐言,聲音中卻有擔憂之意隱現,王夫人輕輕一笑,露出從容的神情,搖頭道:“若是說這個,娘娘再不必擔心,臣婦自有應對之法。”
聞言元妃略有些吃驚,看著王夫人,挑眉道:“恭人這般自信,莫非是打算將銀子湊齊,還給林表妹?可是,剛剛恭人明明說,府中銀錢緊張,一時之間,哪裏拿得出那麽多的銀子?”
王夫人立刻搖頭,沒有片刻遲疑,嘴角含著一抹淡笑,答道:“這樣的想法,臣婦以前從未想過,今後也絕不會那樣做。”
窗戶開合,有冷風肆意闖入,不著痕跡地帶著入骨清寒,王夫人的聲音卻更加清冷,仿佛浮在水麵上冷冷相觸的碎冰:“當初林丫頭進府時,臣婦便已經看出老太太有親上加親之意,因心中擔憂此事成真,臣婦在林丫頭日常所服的藥丸裏,動了一點心思,那東西分量極少,但時間久了,便是尋常人,也難以承受,以林丫頭那樣羸弱的身體,哪裏過得了這一關?”
聽了這番冷言,元妃怔忡須臾,如寒水般的點漆眸子裏,閃現出一抹銳色,心念轉動間,對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已經大致明白過來。
原來,在很早的時候,母親便已經開始布局,開始防範、算計黛玉了。
起先,僅僅隻是擔心寶玉的婚事,到後來,又摻雜了奪遺產的心思,自然不能夠,留半點情麵,自然要做得斷然果決,將一切後顧之憂盡皆免去。
明白這些之後,元妃心頭微有凜然之感,卻依舊麵不改色,並不放在心上。
雖然那個女孩,是她的表妹,是血脈相連的親眷,但因她自己常在深宮,見慣紛爭算計之事,心頭那一點稀薄的親情,早已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漠然,和更深的爭強好勝,渴慕榮華之心。
而如今的她,所盼所想,心心念念,不過是想讓自己常留君恩,地位更加尊崇高貴,至於其他的,她卻是毫不在意的。
如是,元妃不但不出言指責,反而還笑語盈盈,語調清淡而漠然,徐徐道:“如此說來,林家表妹必定少年早夭,其餘的事情,自然煙消雲散,沒有人會知道,更不會再有誰提起。”
抬眸望著王夫人,輕輕擊掌,旋又道:“恭人的心計手腕,實在出乎意料,卻巧妙精細,天衣無縫,無法不讓本宮驚歎。”
聞言王夫人臉有歡喜之色,忙欠身道:“娘娘過獎了。”
因心底將金玉聯姻當成頭等大事,笑了一下,再開口時,聲音中便有著急切之意:“既然娘娘沒有異議,還請寫下手諭,好讓臣婦安心。”
元妃聽了,臉上再無遲疑之色,即刻頷首道:“既然恭人將一切事宜都思量妥當,本宮當讓恭人如願才是。”說著,便起身行到窗台處,碾墨提筆,親自寫了一道手諭。
拿著明黃色的卷軸,王夫人謝恩畢,因天色不早,依照宮規,不能再作耽擱,略說了幾句閑話,便帶著笑意,起身辭行。
天色欲晚,落日西墜,重重疊疊的宮殿,在成片暮霞的垂映下,漸漸幻映出無數的深色剪影,落下一片幽深如鬼魅般的陰暗,王夫人的心頭,卻是一片暢快,幾乎欣喜欲狂。
等待了這麽多年的心事,終於一朝如願,而那個眼中刺、肉中釘一般的人,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從眼底徹底消失,人生至此,還有何求?更有何憾?
求得元妃的手諭後,王夫人欣喜如狂,恨不得立刻便曉諭眾人,卻因回府後,已是暮色四合時分,隻得勉強鎮定心神,等候來日。
到了第二天,王夫人清晨起來,便命丫鬟去薛家,請寶釵母女到賈母房中,自己梳洗整齊,便帶著手諭,亦趕到賈母的住處。
及到了那兒,眾人已經聚齊,賈母正攜著寶釵的手,笑著道:“這些日子,你搬了出去,很少來這裏走動,倒讓我怪想念的。”
寶釵端莊一笑,正要回答時,因見王夫人行了進來,忙起身道:“姨娘好。”
王夫人頷首示意,上前給賈母行了禮,方笑容滿麵地道:“聽剛才老太太的話,竟是很喜歡寶釵,倘若能得她長長久久在身邊服侍,想來老太太心裏必定是歡喜的。”
賈母久經風雨,聽了這話,立刻察覺有些不尋常,卻依舊麵不改色,笑吟吟地道:“我倒是想這樣,但寶姑娘本是要選秀的人,將來自然能攀上一門富貴雙全的婚事,哪裏能夠長留在我們這裏?”
聽得賈母說起終身大事,寶釵粉麵一紅,露出羞怯之色,腦海深處,卻浮現出那天在怡紅院外,與水溶相見的情景。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薄薄的霧氣中,他長身而立,劍眉入鬢,眼眸如星,清俊如斯,不必刻意修飾,一片高貴顯耀之氣,便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真是讓人心動啊。
富貴雙全,才貌出眾,那樣的男子,與輾轉在閨閣夢中的良人,驚人的相似,驚人的吻合。
雖然那天相遇之時,他態度冷漠而疏離,但情愫暗生,芳心已動,連自己都無法遏製。
不禁遐想聯翩,倘若能與他成緣,將來的日子,不但能擁有一個高貴的身份,還必定時時賞心悅目,充滿詩情畫意,美好一片。
然而,世事往往不如人意。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情卻已係他人。
情緣錯落,偏偏他心儀之人,還是站在自己對立麵的黛玉,
這樣的際遇,讓她心裏又恨又妒,幾乎到了無法承受的地步,隻盼著黛玉能從眼前消失,不再遮掩住自己的光彩,隻盼著終有一日,再與水溶相逢時,他能夠看到自己的存在。
正心緒迭起之際,聽得王夫人爽利一笑,聲音輕快,似乎透著從未有過的愉悅:“老太太倒不必失望,昨兒個我進宮探望娘娘,閑聊之時,說起寶玉年已成丁,卻還不曾定下婚事,實在有些不妥。”
“後來娘娘說,那年省親時,曾見過薛家表妹,才色皆是極出眾的,與寶玉堪配,又有金玉良緣之說,因特特寫了一道手諭,賜下婚事,結秦晉之好。”
這番話說下來,不過片刻功夫,卻已經激起千層浪。
寶釵眼皮一跳,麵上雖是鎮定自若,心中卻早已經千回百轉,隱約氤氳出一絲歡喜,卻隻是淡淡的,更多的,卻是感慨和歎息。
她與寶玉,年少便已相識,這麽多年相處下來,性情模樣兒,彼此都是知曉的。
寶玉是榮國府的嫡子,身份顯貴之處,自不可言,人長得也清秀溫潤,難得的是,對待女孩的時候,總是殷勤用心,又溫柔又體貼。
倘若從未見過其他男子,她真的要覺得,寶?
??這個人,也是不錯的。
可是,偏偏遇上了水溶,偏偏,還是那樣出眾尊貴的男子,兩相一比,寶玉算得了什麽?
雖然知道,水溶心底,已是情有獨鍾,卻到底還是存了一絲期念,盼望著有朝一日,能走出困境,相逢之處有佳期。
而如今,那樣的點滴盼望,竟都成了奢望,縱然望斷秋水,此生仍舊再難企及。
黛玉那邊,乍然聽得元妃寫了手諭,雖然來得突然,卻因早有預料,因此並不覺得吃驚,隻端了一盞清茶在手,細細品著,唇邊笑意清淺怡然,盈盈生色,顯得格外靜默安詳。
該來的,始終都會來,而自己,已經成為局外人,隻需冷眼旁觀,不必有絲毫在意。
而她與寶釵的人生,已經踏上完全不同的路,各自輾轉曲折,各自承擔人生道路上的美好或荒蕪,兩不相欠,各不相幹。
賈母卻是瞳孔一斂,驚愕之下,霍然站起身來,看向王夫人的目光中便帶著一抹銳利,動唇問娘娘果然寫了手諭嗎?”
王夫人輕輕頷首,雖然察覺賈母目光有異,卻因大局已定,臉上並沒有半點驚慌之色,反而滿麵春風地道:“此事幹係重大,兒媳豈敢撒謊?”
說著,便從長袖中抽出視若生命的明黃卷軸,含著滿足的笑意,徐聲道:“娘娘手諭在此,老太太眼神不好,不如由兒媳代勞念一念罷。”說著,眼波一動,自房中眾人身上飄過。
在場之人皆是心思敏捷之輩,見狀自是明白,一同斂衣起身,露出恭敬聆聽的神色。
一片靜謐中,王夫人展開卷軸,一字一字地念道:“鳳凰於飛,翽翽其羽,谘爾薛氏寶釵品德高貴,溫恭端柔,含章秀出,特賜婚與榮國公之孫賈寶玉為妻,定於十二月初十佳日完婚。”
她的尾音裏,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洋洋,落入薛寶釵耳中,卻似有一片薄薄的鋒刃從心頭刮過,不見血流出,隻覺得酸楚難受,隱隱約約間,還夾雜著一絲淡淡的絕望。
雖然與水溶隻有一麵之緣,可是,那個玉樹臨風一般的男子,那樣的出色,那樣動人心弦,叫人一見之後,便將銘記終生,絕不能從心頭抹去。
有緣千裏來相會,當時一見已情牽。
可是,那又如何呢?
時至今日,一切皆已塵埃落定。
昭而顯之,他依舊是高高在上、風度翩翩的王爺,而自己的身份,將是寶玉的妻子,榮國府的寶二奶奶。
良人已是千裏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今生今世,與他除了錯過之外,再無其他的可能。
今後,君子佳人的美好故事,應當隻屬於他與林黛玉,而自己,不過隻是個外人,連遠遠觀望,都會心痛嫉恨的外人。
這一切,多麽像一場夢,卻等不到夢醒來,已是此生落定。
這般柔腸百轉,寶釵麵上卻依舊滴水不漏,反而還盈盈下拜,清婉的聲音恭順如昔,毫無半點破綻:“謝娘娘恩典。”
因黛玉是自己唯一的外孫女兒,賈家修建大觀園時,又將林家的遺產盡數挪用,賈母心裏一直很是愧疚,便極盼將黛玉許給寶玉,如此一來,黛玉終生有靠,自己也能放下心來,實在是極好的。
這樣的心事,在賈母心頭輾轉多年,不料到如今,卻迎得元妃的賜婚旨意,賈母心底自是不滿,卻因婚事是元妃定下來的,不免有些無可奈何。
微不可聞地歎息一聲,賈母勉強展顏,慢條斯理地道:“既然娘娘已經下了旨,這事情就這麽定了罷。”
聞言薛姨媽言笑晏晏,抬頭看向寶釵,卻見寶釵麵如止水,聲音中卻並無半點歡愉之意,心中不由有些驚愕。
正不解之際,聽得賈母笑了一聲,道:“從今以後,我們與姨太太,可就是親家了。”
薛姨媽連忙斂了神色,唇角展露出燦爛的笑容,欠身道:“能與老太太結親,可真是我們薛家的福氣。”
賈母抿了一口茶,依舊是一臉淡淡,毫無感情地道:“姨太太客氣了。”
如此客套幾句,終究因王夫人違逆了自己的心願,賈母有些意興闌珊,打不起精神周旋,便讓眾人各自散了。
因心有疑惑,一回到梨香院,薛姨媽揮退迎上來道喜的仆從,隻命人掩了門,攜著寶釵,進房說話。
候坐下之後,薛姨媽便望著寶釵,溫和地笑道:“因你模樣才情都是極好的,一直想青雲直上,尋個配得起你的佳婿,一生富貴,你的心事,我都知道的。”
“如今雖然定了婚事,不能再參加選秀,但賈家這寶玉,人長得是極好的,又是元妃的親弟弟,地位也算不錯了,對這樁婚事,我心裏大致還是滿意的,何況,如此一來,也省卻了選秀女的勞累,也算極好了。”
“隻是,剛才在老太太房裏,我瞧你雖然穩重自持,臉色卻不太好看,可是對這樁婚事不滿意嗎?”
聽了這番話,寶釵怔了一下,低了半日頭,才呐呐道:“知女莫若母,娘親果然一眼就能看穿我心頭所想。”
微啟紅唇,歎息一聲,聲音漸次低了幾分:“娘親是否還記得,前幾天北王爺來賈府之事?”
薛姨媽眉心一挑,頷首道:“自然記得,我還記得,當天你回來之時,臉色十分難看,想必沒能得到他的青睞,我便沒有追問。”
說到這裏,霍然一驚,看向寶釵的目光便轉為幽深,急急追問道:“這個時候,你怎麽突然扯到北王爺?你的婚事,與他有什麽關係?”
寶釵眼波如水,低低答道:“北王爺當是這世上,少有人能及的人物,我一見了他,便覺得,我薛寶釵的夫君,就應該是他那樣的。”
“珠玉在前,到如今,卻不得不嫁給寶玉,我如何開心得起來?”
聽了她這番話,薛姨媽心念一動,已經明白過來,歎息道:“我並不知道,你已經喜歡上北王爺了,可是,有什麽辦法呢?元妃已經寫了手諭,哪裏能夠違逆?”
看著薛寶釵,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旋又安慰道:“這樁婚事,是你姨娘到宮裏求來的,她素來又疼你,你嫁過去,便是風風光光的二奶奶,賈府的管家大權,自然都落到你手上了,你再好好勸寶玉上進,將來誥命夫人的封號,自然跑不了。”
寶釵聽了,臉色並沒有好轉,聲音如蒙冰雪,叫人不寒而栗:“娘親說的這些,我心裏都明白,可是,我心裏不甘心。”
“當初,我盛裝去見北王爺,隻是想引起他的注意,卻從未想過,自己會心儀於他。”
“我心裏放不下他,更不能夠忍受,如今,我得嫁給寶玉,而林黛玉,卻可以得到北王爺的青睞。”
聞言薛姨媽更是震驚不已,瞪大眼睛,問道:“你與北王爺,也不過隻見過一麵罷了,如何能看出他對誰有情?”
寶釵伸手挽起鬢邊的落發,似笑非笑地道:“在這世上,我最擅長的,便是察言觀色,雖然那天他一派穩重,但他心頭在想什麽,我依舊能夠一眼看出來。”
薛姨媽聽了,凝神斟酌半日,方歎道:“我原想著,賈家是縉紳門第,而我們,卻隻是商人,算起來,這樁婚事,是我們高攀了,卻並不知道,你心裏有這麽多的委屈。”
拉起寶釵的手,細細摩挲,軟語勸解:“罷了,事情已經定了,如今說這些,也沒有多大意思了,女兒,你還是認命,好好準備出嫁之事,將來與寶玉好好相處,博一個夫榮妻貴。”
寶釵唇角一揚,靨上露出淡淡的苦澀,聲音卻清冷如斯:“且不說這些年來,寶玉與林家那丫頭青梅竹馬,情分非他人可比,就算他當真能放下林丫頭,以他隻愛在閨閣閑混的性情,將來豈能給我掙誥命封號?”
說到這裏,心中越發覺得難過,語意低緩沉重,帶著哽咽之意:“本來還能參加選秀,還有機會與林丫頭一爭高下,如今,卻是沒有半點指望,我這一生,竟是被賈家誤了。”
薛姨媽聽她語意涼薄,一時無言,想了好一會兒,才道:“罷了,事已至此,你再傷心,也是於事無補,不如還是想一想,今後的日子該怎麽走。”
聽了這話,寶釵姣好的臉頰浮現出一絲扭曲,聲音中亦帶著咬牙切齒之意:“我心裏不舒服,豈能讓他人安生?我不能得到的,豈願讓其他人擁有?”
“未來的事情,我並沒有想太遠,現在的我,隻有一個念頭——絕不能讓林丫頭好過。”
她的心底,已是哀涼一片,再沒有別的感情,那麽,隻能將那份怨恨無限放大,填補榮華富貴、少女情愫抽離而去的空虛與落寞。
薛姨媽素來看重這個女兒,聞言雖然有些心驚,卻並不出言阻止,反而笑著道:“如果這樣能讓你心裏好受一些,那麽,你想做什麽,娘親都不會反對的。”
聞言薛寶釵一笑,臉上的神色,卻陰沉而狠毒,毫無半點閨閣女子該有的清澈單純,聲音亦清冷下來,仿佛凝著冰雪一般:“關於這點,我已經想過了,那丫頭最厲害的,便是她的容貌,隻要我想到法子,將她那張臉毀了,那麽,北王爺自然不會再看顧她,便是寶玉,也絕不會多瞧她一眼。”
咬住紅唇,將手指深深掐進掌心,她定要親手施計,將那個遮蔽自己光芒的女子,完全摧毀,讓那個女子的人生,支離破碎,再無半點光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