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一走,合殿中便以皇後的身份最為尊貴,皇後一掃之前的抑鬱之色,鳳眸中寒光輕漾,連帶著聲音也染上了神采飛揚之意:“落胎一事,已經牽扯夠久了,既然太後將責任交給本宮,本宮自當盡心處置,才對得起太後。”
她說到這裏,頓了一下,突然想起一事,立刻抬首看了水溶一眼,語重心長地道:“從方才進殿,北王爺不問緣由,便執意站在林郡主那邊,內中玄機,本宮並不清楚,隻是想提醒王爺一聲,去年除夕宮宴上,本宮曾提議將林郡主許給王爺,郡主毫無熱心之態,看來在郡主心裏,未必有多重視王爺,而如今,為了郡主一人,王爺置朝務不顧,執意留在這裏,當真值得嗎?何況,朝政之上,北王爺地位顯赫,今日之事,卻隻涉及後宮,王爺聲譽清白,何苦一定要摻和進來?”
水溶默然不語,心中思緒卻清晰無比,不由自主想起剛才在殿外,避開眾人與黛玉傾談的情形。
因彼此熟絡,形勢又危險,水溶無暇多說什麽,隻望著黛玉,詢問道:“這件事情,姑娘已經牽扯進去,隻怕極難脫身,不知姑娘心中,有什麽打算嗎?”
黛玉聞言,唇角微彎,然而那笑是極苦澀的,不答反問道:“倘若王爺是我,將如何應對?”
水溶眉心擰起,一臉焦灼,卻是無法可想,無言以對。
如此過了許久,黛玉複又開口,語氣惆悵而忐忑:“我已經想得很清楚,事到如今,雖然皇上態度不明,但隻有他能還我清白,所以,我必須學會等候時機,在這之前,隻要能以情說服太後,便能穩住形勢,可是,元妃以死相逼,又要與太後單獨說話,這樣一來,多半會將局勢扭轉,我當真不知道,是否能支撐到皇上回來。”
聞言水溶一時無言,許久,閉了眼睛,感歎道:“我總以為,雖然後宮是波雲詭譎之地,但有皇上一力相護,你定能平安無事,卻沒有想到會有這麽一天。”
黛玉唇際泛出一抹苦笑,悵然道:“我也沒有想到,自己竟會落到這個地步。”歎了一口氣,看著重重疊疊的宮殿樓閣,聲音飄忽起來:“這些日子,雖然我一直住在宮裏,卻還是覺得,總有一天我能走出去自由呼吸,到如今才知道,後宮的日子艱難到無法想象的地步,隻怕,我的人生,要終結在這個地方了。”
水溶聽了,想也不想便斷然道:“林姑娘何必說喪氣話?有我在,定然會護姑娘平安的。”
黛玉輕輕搖頭,澀聲道:“王爺待我之心,我很明白,但以王爺之力,如何能與皇後抗衡?”
水溶抬眸看著她的側臉,劍眉輕軒,欲要表明心跡,卻因明白此刻黛玉心情煩亂,隻得止住了。
這般心念一轉,候醒過神來,水溶慢慢抬起頭來,露出一副沉思的模樣,許久,麵無表情地道:“這裏的形勢,看來已經一觸即發,臣突然想起有要事,想先走一步,還請皇後應允。”
聽了他的回答,皇後臉上的喜色無法抑製,立刻頷首道:“識時務為俊傑,北王爺果然是難得的聰明人。”
雪雁卻是臉色巨變,隻當水溶要一走了之,心慌意亂之下,也顧不得什麽,不假思索地道:“王爺一向清正端方,是非分明,如今,王爺明知道我們姑娘是被冤枉的,卻要選擇離開,對我們姑娘的生死置之不顧,莫非王爺竟是鐵石心腸?王爺……”
“雪雁,你失儀了,”黛玉蹙緊眉心,連忙喝止,“王爺不欠我任何東西,他肯幫我是出自好心,不幫我理所當然,你怎麽能任性妄言?”
聽得黛玉開口,雪雁雖然依舊心有不甘,卻不敢再說,黛玉沉吟須臾,行到水溶麵前,欠身道:“今日王爺到此,為我說盡好話,我感激不盡,卻無以為報,另有一件事情,想托付王爺。”
說到這裏,抬手指一指雪雁,接著話頭道:“我與湄郡主見過幾次麵,倒還投緣,雪雁是我近身侍婢,跟隨我多年,性情一向純良,如果我平安無事,自然不必麻煩王爺,但倘若我有什麽不測,還請王爺念在湄郡主的情麵上,看顧一二。”
聽得黛玉滿口感激之言,又以雪雁相托,水溶知她也誤解了,心中不由有些苦澀,卻不便當場解釋,隻含糊“嗯”了一聲,應道:“小王明白了,郡主放心吧。”
話音未落,雪雁已經搖了搖頭,大聲道:“我寧願與姑娘同生共死,王爺的好意,我無福消受。”
她目光清寒,似有若無地從水溶身上掃過,一字字地道:“以前我總以為,王爺是與眾不同的人物,到如今才知,原來一切都是錯覺,王爺與那些見風使舵、膽小怕事的凡夫俗子,沒有任何區別。”
她這番話,語調並不高,然而言語中蘊著的輕視和冷淡,叫人無法忍耐。
水溶顏麵大失,縱然定力好,卻也不由得臉色漲紅,唇動了一下,想說什麽,卻又止住,隻深深看黛玉一眼,旋即向皇後行了禮,徑直舒袍而去。
見他身影消失,皇後便欣然一笑,環視房中,徐聲道:“看來,今日之事,離塵埃落定也不遠了。
說到這裏,眸光輕轉,落到元妃身上,溫然道:“妹妹是當事人,本宮自當詢問妹妹的意見,再作決斷,不知元妃心裏,到底想要什麽樣的交代?”
聽得皇後開口詢問,元妃神色一斂,聲音冷如寒冰徹骨:“臣妾的意見,早已經向娘娘說明,無論林郡主說多少花言巧語,臣妾心中都覺得,是林郡主害死了臣妾腹中的孩子,此仇不共戴天。”
她說到這裏,目光往枕邊的金釵上一帶,旋即一字字道:“臣妾與她,隻能活一個,絕無回旋的餘地。”
這番話徐徐道來,說得堅定而狠絕,言語中的寒意叫人耐不住,雪雁臉色巨變,心中又慌又亂,幾乎哭出聲來。
皇後眸中氤氳出一抹喜色,卻是一閃而過,掩飾好心緒,清咳道:“今兒個的悲劇發生時,本宮並不在場,無法評論誰是誰非,隻能以元妃的意見為主了。”
話音剛落,雪雁便抬起頭來,壓抑住心中的慌亂,軒眉道:“今日之事,原輪不到奴婢開口議論,隻是奴婢的性情,向來是不平則鳴,何況,此事涉及我們姑娘,奴婢更不能回避。”
她說到這裏,眸中迸出一抹灼熱,旋即揚高聲音道:“該說的話,我們姑娘都已經說盡了,皇後、元妃執意不信,這也就罷了,真相未明,便要動手處置,如此草率倉促,試問公平何在?”
聞言皇後唇角微牽,淡然自若道:“你如此質疑,不過是想說牽涉落胎之事的,有林郡主、賈三姑娘兩人,也罷,皇嗣有失,在場之人本就難辭其咎,何況元妃也說了,雖然她一心認定謀算皇嗣之人是林郡主,但為了避免閑言,就算將賈三姑娘一同處置了,她也沒有任何意見,既是這樣,本宮決議,將林郡主、賈三姑娘一起賜死,也好讓她們做個伴兒。”
她說到這裏,側眸望向猝然變色的探春、黛玉,歎了一口氣,旋即道:“其實,你們兩個容色姣好,風華正茂,要處置你們,本宮也很不忍心,隻是,元妃腹中的孩子尊貴無比,她又以死相脅,無論如何,本宮都不能讓她失望,這些道理,想來本宮即便不說,你們也是心知肚明的。”
這幾句話,似是在訴說自己的苦衷,實則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撇清自己,將一切責任推到元妃身上,如此一來,即便李稹回來,也責怪不到她頭上。
元妃立刻臉色大變,然而事到如今,已是騎虎難下,隻好蹙緊了眉,默然不語。
探春如遭雷擊,臉上的血色盡皆褪去,含淚看向元妃,連聲音都帶著顫抖之意:“元姐姐,我是無辜的,你是知道的,旁的事情我都不說了,你讓人到賈家,宣了我與林郡主進宮,沒幾天林郡主便走了,還與你反目成仇,這一個多月,隻有我陪在你身邊,想方設法開解你,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失去皇嗣,心中很難受,我也是知道的,隻是,難道為了與林郡主鬥氣,即便見我要走上死路,你也不肯出來說一句話嗎?
她越說越傷心,一副聲淚俱下的模樣,元妃卻不為所動,迅速別過頭,淡淡道:“你有你的說辭,我心裏也有我自己的想法,要我回心轉意,絕不可能。”
探春聽了,哪裏肯死心,提起衣裙跪倒在地,膝行至元妃跟前,牽住元妃的衣袖,再三苦苦央求,無奈元妃一臉清冷之色,執意不肯回轉心意。
探春說得口幹舌燥,最後終於心灰意冷,披頭散發地跌坐在地上,失聲痛哭起來,她一手策劃了皇嗣一事,卻沒有想到,到如今,自己不但沒有得到期望已久的富貴榮華,還被自己的計劃斷了生路。
世事之弄人,莫過於斯。
相形之下,黛玉卻冷靜很多,仰頭看了皇後一眼,一雙眸子燦若寒星,唇邊吐出的話語淡漠如斯:“常言說得好,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句話以前我總不太明白,直到如今,才深有理會。”
她說得堅決而斷然,絲毫不顧及皇後的情麵,然而,因為篤定皇上絕不會在今夜就趕回宮,而此間的局勢,已經盡在自己掌握之中,皇後成竹在胸,所以並不生氣,反而還緩和了神色,歎息道:“林郡主伶牙俐齒,本宮心中甚是喜歡,想想從今以後,再也不能聽到郡主的聲音,心中實在遺憾。”
黛玉眼中盡是陰翳,淡聲道:“是嗎?我還以為,宮裏少了我,皇後會放煙花慶賀呢。”
她說到這裏,舒出一口氣,再開口時,已經轉換了話題:“人與人之間,從來都是有距離的,皇後的真實心意到底如何,我無從知曉,今日皇嗣落胎,也牽扯不清,隻是有一件事情,我定要向皇後說明,當初元妃宣我進宮時,我一心隻想求見皇上,在禦前訴說自己的委屈,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更從未生出什麽私心歹念。”
皇後臉上並無相信之意,隻淡淡道:“當真嗎?”
黛玉也不介意,抬手挽了挽發上的流蘇,似笑非笑地道:“其實我心中清楚,無論我說什麽,皇後娘娘都不會相信,不過我還是要說清楚,因為,這是我做人的原則。”
這番話娓娓道來,聲音並不高,卻蘊著從容不迫的意味,皇後靜靜聽了,候黛玉說完,心中不免生出一絲猶疑,然而蹙眉思索,無論黛玉心意如何,皇上那邊,明顯已經鍾情於這個女子,留下她,無疑後患無窮。
念及此,皇後眼中的悵惘之色漸漸淡去,立刻斂了聲音,斷然道:“事到如今,還說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有什麽用?”
見皇後一臉執意,黛玉心中落下一歎,漸漸寒冷如冰,默了半晌,慢慢道:“無論如何,有些話,總要說完的。”
說到這裏,目光從探春、皇後、元妃身上一一流轉而過,向來婉轉清怡的吳儂軟語裏雋著一抹刻骨冷意:“無論旁人怎麽想,我喜愛的,始終都是坦坦蕩蕩,除此之外,我更喜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這句話,誰想害我,誰對我不好,誰傷害過我,我都會記得清清楚楚,如今時不與我,我無話好說,但這些事情,我就算做鬼也不會忘記,定然一一回報,絕不會遺漏。”
皇後登時無言,看著盈盈而立、清怡動人的黛玉,隻覺得在這個女子身周,始終有一份磊落堅韌的風骨,仿佛碧色青竹,即便風吹雨打,也不能折損她半分,叫人不由自主有自慚形穢之感,而從她唇邊吐出的清冷話語,似乎也染上了她的氣質,讓人不寒而栗,讓人覺得,與她為敵,是一件極危險的事情。
皇後恍惚許久,候神智清明,將手擱在案幾上,壓抑住心中的慌亂,側眸看向身邊目瞪口呆的內侍,嗬斥道:“你們沒聽清嗎?元妃落胎之事已有定論,還愣著做什麽?”
內侍為黛玉的氣勢所震,聽了皇後的話,依舊怔怔的,半晌才有人道:“請問皇後,接下來奴才該做什麽?”
皇後眸中浮現出一抹噬人的清寒,氣急反笑:“真是一群蠢貨,得了,本宮一字字地教罷,宮中賜死,向來都是用鶴頂紅,立刻去取來放在偏殿,再將林郡主、賈三姑娘拉出去,完結此事,也就是了。”
內侍見皇後動怒,都嚇得心驚膽戰,立刻有人跑出去取鶴頂紅,另外幾個則斂了神色,一步一步走向黛玉、探春。
探春嚇得連聲尖叫,拉住元妃的衣袖不肯放手,雪雁見勢不好,眼圈一紅,淚如雨下,驀然屈膝跪下,向皇後道:“奴婢願代主受刑,求娘娘開恩。”說著,便伏下身子,連連叩首。
皇後唇角噙著一抹冷笑,揚起頭來,連看都不看雪雁,黛玉知她絕不會回心轉意,心中並無奢望,隻是對於李稹,雖知他在宮外,但到了緊要關頭,心中仍舊存了一絲綺念,期待這個男子能及時出現,為自己解困。
然而回頭而望,目光及處,竟是悄然無聲。
黛玉心中一陣黯然,歎了一口氣,看向仍舊苦苦哀求的雪雁,製止道:“雪雁起身罷,明知無法挽回,何必下跪低頭?”
說著,便抬起手來,理了理鬢發、衣襟,向行到麵前的內侍道:“我自己會走,你們別碰我,帶路即可。”
一字一句,擲地有聲,林家的女孩,縱然身處逆境,縱然要死,也要死得有尊嚴。
眼見事情終於與預想不謀而合,皇後、元妃互看一眼,皆從彼此眉眼間看到了夢想成真的歡喜和滿足。
然而,還未抿唇笑出聲來,便聽得殿外傳來一陣異常的聲響,旋即有一把清冷的聲音飄至耳中,驚住一室之人:“誰敢動林郡主?”
字字千鈞。
聽到這再熟悉不過的聲音,正要出殿的黛玉心神巨震,眸中流露出不可思議之色,腳步也不由自主停了下來。
皇後怔忡半晌,勉強一笑,開口道:“北王爺去而複返,不知所為何事?”
“臣的心意,縱然不說,皇後必定也明白,”水溶依舊一襲白衣,一麵行進室內,一麵答道,“剛才臣是為林郡主而來,如今亦然。”
皇後聽了,眼中不由浮現出一抹迷茫,皺眉道:“北王爺的意思,本宮不明白。”
水溶湛湛一笑,淡然道:“皇後不明白,稍後臣可以慢慢解釋,但在此之前,還請皇後回答臣一個問題,皇後是否已經拿定主意,一定要賜死林姑娘?”
“不錯,”皇後目光狠絕,想也不想便答道,“林郡主年紀輕輕,本宮也不忍心將她置於死地,但元妃以死相逼,本宮別無選擇。”
水溶聽了,便凝眸看著黛玉,須臾歎了一口氣,一字字地道:“如此說來,臣也別無選擇了。”
皇後鳳眸一挑,流露出疑惑不解之色,黛玉杏眼圓睜,也要詢問時,不想水溶突然拔地而起,如箭離弦一般斜滑到自己身邊,口中低低道:“林姑娘,對不住了。”話未說完,已經伸出右手,將黛玉的腰肢攬住。
頃刻間變故突起,真是大出意料,在場之人都瞠目結舌,眼睜睜看著水溶抱住黛玉,足尖輕點了幾下,穿過屏風,如飛出了鳳澡宮。
皇後眸中盡是無法置信之色,候回過神來,跺了跺腳,恨鐵不成鋼地看了看身邊的內侍、宮娥,厲聲道:“你們又不是死人,愣在這裏做什麽?還不去將北王爺攔截下來?”
聽得皇後言辭尖銳,透著從未有過的冷峻,內侍都慌了神,不約而同地撒開步子跑向屏風,因人數太多,屏風處過於擁擠,你推我搡之際,竟跌倒了一大片。
這麽一來,耽誤的時間更多,皇後越發生氣,卻也無可奈何,隻能大聲嗬斥,催促內侍快起來,又讓人喚了很多侍衛,一起去追趕北王爺。
因變故驟起,元妃好半天才清醒過來,抬頭看住皇後,默了一會兒,咬著唇道:“皇後應承過臣妾,無論如何,今日定會給臣妾一個交代的。”
皇後心浮氣躁,勉力鎮定下來,拍著元妃的手,寬慰道:“後宮禁衛森嚴,北王爺即便想單獨出去,也不容易,何況如今他還帶了一個人,你放心,用不了多久,侍衛一定會追上他,本宮說過的話,自會一一兌現。
口中這樣說,心裏卻又是惱怒又是擔心,她終於明白,剛才水溶答允離開,並不是要置黛玉不顧,而是在迷惑自己,順便為帶走黛玉做準備。
自己與黛玉已然決裂,如今,北靜王已經成功帶走她,他們兩人,是在宮中藏匿,靜候李稹回來,還是趁機離宮遠走,自己並不清楚,能不能將他與黛玉追回,更是未知之數。
心中一麵默默思量,一麵忐忑不安地等待,許久,終於有內侍飛奔而至,伏地道:“北王爺輕功卓絕,宮中難有敵手,奴才們追出去的時候,連北王爺的影子都沒見著,隻能逐個宮殿逐個宮殿地搜查,又找了不少侍衛相幫,折騰了半天,一無所獲。”
說到這裏,吸了一口氣,方鼓足勇氣,接著話頭道:“前麵傳來消息,奴才們才知道,宮門那裏,北王爺早就命身邊的侍從備了馬,說是要回王府,剛才北王爺帶著林郡主,徑直奔到宮門,一出去,就帶著林郡主騎馬走了,如今不知所終。”
話未說完,皇後已經抬起手,一掌擊在案幾上,激得茶盞瓷器跌到地上,啪啪作響,刺激得眾人越發緊張,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皇後看也不看他們,怒極反笑,拂袖道:“你們這些蠢材,本宮懶得再罵,守宮門的將領也都成了白癡嗎?看著北王爺帶了一個女人出去,他們竟然不動手阻攔,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內侍聽了,不由得越發害怕,連身子都顫抖起來,戰戰兢兢道:“何嚐沒有問?但北王爺說,林郡主是朝雲宮的宮女,服侍過湄郡主,深得湄郡主喜愛,因多日不見,湄郡主十分想念,特意讓他將宮女帶回去一聚,那些守衛從沒見過林郡主,又極相信北王爺,便沒有生疑,等看著北王爺撇下身邊的侍從,隻管帶走林郡主,發覺形勢不對,北王爺早就去遠了。”
說著,怯怯抬首看了皇後一眼,恭順問道:“如今那些侍衛六神無主,讓奴才請示皇後,接下來要做什麽?”
聽了這番話,皇後更是氣急敗壞,擰著眉道:“還用問嗎?還不帶著人,去將那兩個人追回來?”
她說到這裏,咬了咬唇,一字一句地道:“傳旨下去,明蕙郡主謀害皇嗣,罪不容恕,一旦追上,格殺勿論。”
內侍抬手擦了擦額頭的汗水,一臉為難之色,囁嚅道:“天色已經這麽暗,北王爺的坐騎,又是難得一見的良駒,恐怕已經去遠了,哪裏……”
話未說完,皇後早已經不耐煩,怒目相向,嗬斥道:“你隻管出去傳旨,讓侍衛盡力追就是,至於其他的,哪裏輪到你這個奴才插嘴了?”
內侍臉色僵白,不敢再說,俯身唯唯諾諾地應了下來。
候傳訊之人去遠了,皇後在房中踱了幾步,轉首見雪雁蜷縮在牆角,不由怒從心中生,揚聲道:“來人,將這賤婢送到掖庭,候尋到她主子,一同處死。”
雪雁聽了,臉上並無畏懼之色,沉著地道:“我們主子已經出宮,皇後還能追上嗎?皇上那邊,得了消息,必定會盡快趕回宮,皇後還是想一想怎麽應對皇上更要緊。”說著,便大笑數聲,從容隨著一眾內侍疾行而去。
見事情峰回路轉,完全失去控製,元妃不由生出一臉頹然之色,啜泣道:“皇後應承過臣妾的話,不但沒有兌現,還讓那個狐媚子逃脫了,倘若皇上回來,查問此事,臣妾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皇後臉色難看至極,不耐煩地看了元妃一眼,揮手道:“鹿死誰手,尚是未知之數,你又何必自亂陣腳?”
說到這裏,沉吟須臾,低緩了聲音道:“北靜王想出這麽一出,將本宮的計劃全盤打亂了,罷了,事到如今,也沒有法子了,如今隻能讓侍衛去追趕他們兩個,盡快將麻煩除了,至於皇上那邊,雖然青睞林郡主,卻絕不會將她縱得無法無天,倘若他回宮,你就一口咬定,親眼看到林郡主動手推你,後來因擔心受到懲戒,便哄騙北靜王,讓北靜王將她帶出宮。”
元妃聽了,心中猶自煩亂不堪,卻因無計可施,隻能點了點頭,應允下來。(未完待續)
她說到這裏,頓了一下,突然想起一事,立刻抬首看了水溶一眼,語重心長地道:“從方才進殿,北王爺不問緣由,便執意站在林郡主那邊,內中玄機,本宮並不清楚,隻是想提醒王爺一聲,去年除夕宮宴上,本宮曾提議將林郡主許給王爺,郡主毫無熱心之態,看來在郡主心裏,未必有多重視王爺,而如今,為了郡主一人,王爺置朝務不顧,執意留在這裏,當真值得嗎?何況,朝政之上,北王爺地位顯赫,今日之事,卻隻涉及後宮,王爺聲譽清白,何苦一定要摻和進來?”
水溶默然不語,心中思緒卻清晰無比,不由自主想起剛才在殿外,避開眾人與黛玉傾談的情形。
因彼此熟絡,形勢又危險,水溶無暇多說什麽,隻望著黛玉,詢問道:“這件事情,姑娘已經牽扯進去,隻怕極難脫身,不知姑娘心中,有什麽打算嗎?”
黛玉聞言,唇角微彎,然而那笑是極苦澀的,不答反問道:“倘若王爺是我,將如何應對?”
水溶眉心擰起,一臉焦灼,卻是無法可想,無言以對。
如此過了許久,黛玉複又開口,語氣惆悵而忐忑:“我已經想得很清楚,事到如今,雖然皇上態度不明,但隻有他能還我清白,所以,我必須學會等候時機,在這之前,隻要能以情說服太後,便能穩住形勢,可是,元妃以死相逼,又要與太後單獨說話,這樣一來,多半會將局勢扭轉,我當真不知道,是否能支撐到皇上回來。”
聞言水溶一時無言,許久,閉了眼睛,感歎道:“我總以為,雖然後宮是波雲詭譎之地,但有皇上一力相護,你定能平安無事,卻沒有想到會有這麽一天。”
黛玉唇際泛出一抹苦笑,悵然道:“我也沒有想到,自己竟會落到這個地步。”歎了一口氣,看著重重疊疊的宮殿樓閣,聲音飄忽起來:“這些日子,雖然我一直住在宮裏,卻還是覺得,總有一天我能走出去自由呼吸,到如今才知道,後宮的日子艱難到無法想象的地步,隻怕,我的人生,要終結在這個地方了。”
水溶聽了,想也不想便斷然道:“林姑娘何必說喪氣話?有我在,定然會護姑娘平安的。”
黛玉輕輕搖頭,澀聲道:“王爺待我之心,我很明白,但以王爺之力,如何能與皇後抗衡?”
水溶抬眸看著她的側臉,劍眉輕軒,欲要表明心跡,卻因明白此刻黛玉心情煩亂,隻得止住了。
這般心念一轉,候醒過神來,水溶慢慢抬起頭來,露出一副沉思的模樣,許久,麵無表情地道:“這裏的形勢,看來已經一觸即發,臣突然想起有要事,想先走一步,還請皇後應允。”
聽了他的回答,皇後臉上的喜色無法抑製,立刻頷首道:“識時務為俊傑,北王爺果然是難得的聰明人。”
雪雁卻是臉色巨變,隻當水溶要一走了之,心慌意亂之下,也顧不得什麽,不假思索地道:“王爺一向清正端方,是非分明,如今,王爺明知道我們姑娘是被冤枉的,卻要選擇離開,對我們姑娘的生死置之不顧,莫非王爺竟是鐵石心腸?王爺……”
“雪雁,你失儀了,”黛玉蹙緊眉心,連忙喝止,“王爺不欠我任何東西,他肯幫我是出自好心,不幫我理所當然,你怎麽能任性妄言?”
聽得黛玉開口,雪雁雖然依舊心有不甘,卻不敢再說,黛玉沉吟須臾,行到水溶麵前,欠身道:“今日王爺到此,為我說盡好話,我感激不盡,卻無以為報,另有一件事情,想托付王爺。”
說到這裏,抬手指一指雪雁,接著話頭道:“我與湄郡主見過幾次麵,倒還投緣,雪雁是我近身侍婢,跟隨我多年,性情一向純良,如果我平安無事,自然不必麻煩王爺,但倘若我有什麽不測,還請王爺念在湄郡主的情麵上,看顧一二。”
聽得黛玉滿口感激之言,又以雪雁相托,水溶知她也誤解了,心中不由有些苦澀,卻不便當場解釋,隻含糊“嗯”了一聲,應道:“小王明白了,郡主放心吧。”
話音未落,雪雁已經搖了搖頭,大聲道:“我寧願與姑娘同生共死,王爺的好意,我無福消受。”
她目光清寒,似有若無地從水溶身上掃過,一字字地道:“以前我總以為,王爺是與眾不同的人物,到如今才知,原來一切都是錯覺,王爺與那些見風使舵、膽小怕事的凡夫俗子,沒有任何區別。”
她這番話,語調並不高,然而言語中蘊著的輕視和冷淡,叫人無法忍耐。
水溶顏麵大失,縱然定力好,卻也不由得臉色漲紅,唇動了一下,想說什麽,卻又止住,隻深深看黛玉一眼,旋即向皇後行了禮,徑直舒袍而去。
見他身影消失,皇後便欣然一笑,環視房中,徐聲道:“看來,今日之事,離塵埃落定也不遠了。
說到這裏,眸光輕轉,落到元妃身上,溫然道:“妹妹是當事人,本宮自當詢問妹妹的意見,再作決斷,不知元妃心裏,到底想要什麽樣的交代?”
聽得皇後開口詢問,元妃神色一斂,聲音冷如寒冰徹骨:“臣妾的意見,早已經向娘娘說明,無論林郡主說多少花言巧語,臣妾心中都覺得,是林郡主害死了臣妾腹中的孩子,此仇不共戴天。”
她說到這裏,目光往枕邊的金釵上一帶,旋即一字字道:“臣妾與她,隻能活一個,絕無回旋的餘地。”
這番話徐徐道來,說得堅定而狠絕,言語中的寒意叫人耐不住,雪雁臉色巨變,心中又慌又亂,幾乎哭出聲來。
皇後眸中氤氳出一抹喜色,卻是一閃而過,掩飾好心緒,清咳道:“今兒個的悲劇發生時,本宮並不在場,無法評論誰是誰非,隻能以元妃的意見為主了。”
話音剛落,雪雁便抬起頭來,壓抑住心中的慌亂,軒眉道:“今日之事,原輪不到奴婢開口議論,隻是奴婢的性情,向來是不平則鳴,何況,此事涉及我們姑娘,奴婢更不能回避。”
她說到這裏,眸中迸出一抹灼熱,旋即揚高聲音道:“該說的話,我們姑娘都已經說盡了,皇後、元妃執意不信,這也就罷了,真相未明,便要動手處置,如此草率倉促,試問公平何在?”
聞言皇後唇角微牽,淡然自若道:“你如此質疑,不過是想說牽涉落胎之事的,有林郡主、賈三姑娘兩人,也罷,皇嗣有失,在場之人本就難辭其咎,何況元妃也說了,雖然她一心認定謀算皇嗣之人是林郡主,但為了避免閑言,就算將賈三姑娘一同處置了,她也沒有任何意見,既是這樣,本宮決議,將林郡主、賈三姑娘一起賜死,也好讓她們做個伴兒。”
她說到這裏,側眸望向猝然變色的探春、黛玉,歎了一口氣,旋即道:“其實,你們兩個容色姣好,風華正茂,要處置你們,本宮也很不忍心,隻是,元妃腹中的孩子尊貴無比,她又以死相脅,無論如何,本宮都不能讓她失望,這些道理,想來本宮即便不說,你們也是心知肚明的。”
這幾句話,似是在訴說自己的苦衷,實則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撇清自己,將一切責任推到元妃身上,如此一來,即便李稹回來,也責怪不到她頭上。
元妃立刻臉色大變,然而事到如今,已是騎虎難下,隻好蹙緊了眉,默然不語。
探春如遭雷擊,臉上的血色盡皆褪去,含淚看向元妃,連聲音都帶著顫抖之意:“元姐姐,我是無辜的,你是知道的,旁的事情我都不說了,你讓人到賈家,宣了我與林郡主進宮,沒幾天林郡主便走了,還與你反目成仇,這一個多月,隻有我陪在你身邊,想方設法開解你,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失去皇嗣,心中很難受,我也是知道的,隻是,難道為了與林郡主鬥氣,即便見我要走上死路,你也不肯出來說一句話嗎?
她越說越傷心,一副聲淚俱下的模樣,元妃卻不為所動,迅速別過頭,淡淡道:“你有你的說辭,我心裏也有我自己的想法,要我回心轉意,絕不可能。”
探春聽了,哪裏肯死心,提起衣裙跪倒在地,膝行至元妃跟前,牽住元妃的衣袖,再三苦苦央求,無奈元妃一臉清冷之色,執意不肯回轉心意。
探春說得口幹舌燥,最後終於心灰意冷,披頭散發地跌坐在地上,失聲痛哭起來,她一手策劃了皇嗣一事,卻沒有想到,到如今,自己不但沒有得到期望已久的富貴榮華,還被自己的計劃斷了生路。
世事之弄人,莫過於斯。
相形之下,黛玉卻冷靜很多,仰頭看了皇後一眼,一雙眸子燦若寒星,唇邊吐出的話語淡漠如斯:“常言說得好,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句話以前我總不太明白,直到如今,才深有理會。”
她說得堅決而斷然,絲毫不顧及皇後的情麵,然而,因為篤定皇上絕不會在今夜就趕回宮,而此間的局勢,已經盡在自己掌握之中,皇後成竹在胸,所以並不生氣,反而還緩和了神色,歎息道:“林郡主伶牙俐齒,本宮心中甚是喜歡,想想從今以後,再也不能聽到郡主的聲音,心中實在遺憾。”
黛玉眼中盡是陰翳,淡聲道:“是嗎?我還以為,宮裏少了我,皇後會放煙花慶賀呢。”
她說到這裏,舒出一口氣,再開口時,已經轉換了話題:“人與人之間,從來都是有距離的,皇後的真實心意到底如何,我無從知曉,今日皇嗣落胎,也牽扯不清,隻是有一件事情,我定要向皇後說明,當初元妃宣我進宮時,我一心隻想求見皇上,在禦前訴說自己的委屈,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更從未生出什麽私心歹念。”
皇後臉上並無相信之意,隻淡淡道:“當真嗎?”
黛玉也不介意,抬手挽了挽發上的流蘇,似笑非笑地道:“其實我心中清楚,無論我說什麽,皇後娘娘都不會相信,不過我還是要說清楚,因為,這是我做人的原則。”
這番話娓娓道來,聲音並不高,卻蘊著從容不迫的意味,皇後靜靜聽了,候黛玉說完,心中不免生出一絲猶疑,然而蹙眉思索,無論黛玉心意如何,皇上那邊,明顯已經鍾情於這個女子,留下她,無疑後患無窮。
念及此,皇後眼中的悵惘之色漸漸淡去,立刻斂了聲音,斷然道:“事到如今,還說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有什麽用?”
見皇後一臉執意,黛玉心中落下一歎,漸漸寒冷如冰,默了半晌,慢慢道:“無論如何,有些話,總要說完的。”
說到這裏,目光從探春、皇後、元妃身上一一流轉而過,向來婉轉清怡的吳儂軟語裏雋著一抹刻骨冷意:“無論旁人怎麽想,我喜愛的,始終都是坦坦蕩蕩,除此之外,我更喜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這句話,誰想害我,誰對我不好,誰傷害過我,我都會記得清清楚楚,如今時不與我,我無話好說,但這些事情,我就算做鬼也不會忘記,定然一一回報,絕不會遺漏。”
皇後登時無言,看著盈盈而立、清怡動人的黛玉,隻覺得在這個女子身周,始終有一份磊落堅韌的風骨,仿佛碧色青竹,即便風吹雨打,也不能折損她半分,叫人不由自主有自慚形穢之感,而從她唇邊吐出的清冷話語,似乎也染上了她的氣質,讓人不寒而栗,讓人覺得,與她為敵,是一件極危險的事情。
皇後恍惚許久,候神智清明,將手擱在案幾上,壓抑住心中的慌亂,側眸看向身邊目瞪口呆的內侍,嗬斥道:“你們沒聽清嗎?元妃落胎之事已有定論,還愣著做什麽?”
內侍為黛玉的氣勢所震,聽了皇後的話,依舊怔怔的,半晌才有人道:“請問皇後,接下來奴才該做什麽?”
皇後眸中浮現出一抹噬人的清寒,氣急反笑:“真是一群蠢貨,得了,本宮一字字地教罷,宮中賜死,向來都是用鶴頂紅,立刻去取來放在偏殿,再將林郡主、賈三姑娘拉出去,完結此事,也就是了。”
內侍見皇後動怒,都嚇得心驚膽戰,立刻有人跑出去取鶴頂紅,另外幾個則斂了神色,一步一步走向黛玉、探春。
探春嚇得連聲尖叫,拉住元妃的衣袖不肯放手,雪雁見勢不好,眼圈一紅,淚如雨下,驀然屈膝跪下,向皇後道:“奴婢願代主受刑,求娘娘開恩。”說著,便伏下身子,連連叩首。
皇後唇角噙著一抹冷笑,揚起頭來,連看都不看雪雁,黛玉知她絕不會回心轉意,心中並無奢望,隻是對於李稹,雖知他在宮外,但到了緊要關頭,心中仍舊存了一絲綺念,期待這個男子能及時出現,為自己解困。
然而回頭而望,目光及處,竟是悄然無聲。
黛玉心中一陣黯然,歎了一口氣,看向仍舊苦苦哀求的雪雁,製止道:“雪雁起身罷,明知無法挽回,何必下跪低頭?”
說著,便抬起手來,理了理鬢發、衣襟,向行到麵前的內侍道:“我自己會走,你們別碰我,帶路即可。”
一字一句,擲地有聲,林家的女孩,縱然身處逆境,縱然要死,也要死得有尊嚴。
眼見事情終於與預想不謀而合,皇後、元妃互看一眼,皆從彼此眉眼間看到了夢想成真的歡喜和滿足。
然而,還未抿唇笑出聲來,便聽得殿外傳來一陣異常的聲響,旋即有一把清冷的聲音飄至耳中,驚住一室之人:“誰敢動林郡主?”
字字千鈞。
聽到這再熟悉不過的聲音,正要出殿的黛玉心神巨震,眸中流露出不可思議之色,腳步也不由自主停了下來。
皇後怔忡半晌,勉強一笑,開口道:“北王爺去而複返,不知所為何事?”
“臣的心意,縱然不說,皇後必定也明白,”水溶依舊一襲白衣,一麵行進室內,一麵答道,“剛才臣是為林郡主而來,如今亦然。”
皇後聽了,眼中不由浮現出一抹迷茫,皺眉道:“北王爺的意思,本宮不明白。”
水溶湛湛一笑,淡然道:“皇後不明白,稍後臣可以慢慢解釋,但在此之前,還請皇後回答臣一個問題,皇後是否已經拿定主意,一定要賜死林姑娘?”
“不錯,”皇後目光狠絕,想也不想便答道,“林郡主年紀輕輕,本宮也不忍心將她置於死地,但元妃以死相逼,本宮別無選擇。”
水溶聽了,便凝眸看著黛玉,須臾歎了一口氣,一字字地道:“如此說來,臣也別無選擇了。”
皇後鳳眸一挑,流露出疑惑不解之色,黛玉杏眼圓睜,也要詢問時,不想水溶突然拔地而起,如箭離弦一般斜滑到自己身邊,口中低低道:“林姑娘,對不住了。”話未說完,已經伸出右手,將黛玉的腰肢攬住。
頃刻間變故突起,真是大出意料,在場之人都瞠目結舌,眼睜睜看著水溶抱住黛玉,足尖輕點了幾下,穿過屏風,如飛出了鳳澡宮。
皇後眸中盡是無法置信之色,候回過神來,跺了跺腳,恨鐵不成鋼地看了看身邊的內侍、宮娥,厲聲道:“你們又不是死人,愣在這裏做什麽?還不去將北王爺攔截下來?”
聽得皇後言辭尖銳,透著從未有過的冷峻,內侍都慌了神,不約而同地撒開步子跑向屏風,因人數太多,屏風處過於擁擠,你推我搡之際,竟跌倒了一大片。
這麽一來,耽誤的時間更多,皇後越發生氣,卻也無可奈何,隻能大聲嗬斥,催促內侍快起來,又讓人喚了很多侍衛,一起去追趕北王爺。
因變故驟起,元妃好半天才清醒過來,抬頭看住皇後,默了一會兒,咬著唇道:“皇後應承過臣妾,無論如何,今日定會給臣妾一個交代的。”
皇後心浮氣躁,勉力鎮定下來,拍著元妃的手,寬慰道:“後宮禁衛森嚴,北王爺即便想單獨出去,也不容易,何況如今他還帶了一個人,你放心,用不了多久,侍衛一定會追上他,本宮說過的話,自會一一兌現。
口中這樣說,心裏卻又是惱怒又是擔心,她終於明白,剛才水溶答允離開,並不是要置黛玉不顧,而是在迷惑自己,順便為帶走黛玉做準備。
自己與黛玉已然決裂,如今,北靜王已經成功帶走她,他們兩人,是在宮中藏匿,靜候李稹回來,還是趁機離宮遠走,自己並不清楚,能不能將他與黛玉追回,更是未知之數。
心中一麵默默思量,一麵忐忑不安地等待,許久,終於有內侍飛奔而至,伏地道:“北王爺輕功卓絕,宮中難有敵手,奴才們追出去的時候,連北王爺的影子都沒見著,隻能逐個宮殿逐個宮殿地搜查,又找了不少侍衛相幫,折騰了半天,一無所獲。”
說到這裏,吸了一口氣,方鼓足勇氣,接著話頭道:“前麵傳來消息,奴才們才知道,宮門那裏,北王爺早就命身邊的侍從備了馬,說是要回王府,剛才北王爺帶著林郡主,徑直奔到宮門,一出去,就帶著林郡主騎馬走了,如今不知所終。”
話未說完,皇後已經抬起手,一掌擊在案幾上,激得茶盞瓷器跌到地上,啪啪作響,刺激得眾人越發緊張,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皇後看也不看他們,怒極反笑,拂袖道:“你們這些蠢材,本宮懶得再罵,守宮門的將領也都成了白癡嗎?看著北王爺帶了一個女人出去,他們竟然不動手阻攔,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內侍聽了,不由得越發害怕,連身子都顫抖起來,戰戰兢兢道:“何嚐沒有問?但北王爺說,林郡主是朝雲宮的宮女,服侍過湄郡主,深得湄郡主喜愛,因多日不見,湄郡主十分想念,特意讓他將宮女帶回去一聚,那些守衛從沒見過林郡主,又極相信北王爺,便沒有生疑,等看著北王爺撇下身邊的侍從,隻管帶走林郡主,發覺形勢不對,北王爺早就去遠了。”
說著,怯怯抬首看了皇後一眼,恭順問道:“如今那些侍衛六神無主,讓奴才請示皇後,接下來要做什麽?”
聽了這番話,皇後更是氣急敗壞,擰著眉道:“還用問嗎?還不帶著人,去將那兩個人追回來?”
她說到這裏,咬了咬唇,一字一句地道:“傳旨下去,明蕙郡主謀害皇嗣,罪不容恕,一旦追上,格殺勿論。”
內侍抬手擦了擦額頭的汗水,一臉為難之色,囁嚅道:“天色已經這麽暗,北王爺的坐騎,又是難得一見的良駒,恐怕已經去遠了,哪裏……”
話未說完,皇後早已經不耐煩,怒目相向,嗬斥道:“你隻管出去傳旨,讓侍衛盡力追就是,至於其他的,哪裏輪到你這個奴才插嘴了?”
內侍臉色僵白,不敢再說,俯身唯唯諾諾地應了下來。
候傳訊之人去遠了,皇後在房中踱了幾步,轉首見雪雁蜷縮在牆角,不由怒從心中生,揚聲道:“來人,將這賤婢送到掖庭,候尋到她主子,一同處死。”
雪雁聽了,臉上並無畏懼之色,沉著地道:“我們主子已經出宮,皇後還能追上嗎?皇上那邊,得了消息,必定會盡快趕回宮,皇後還是想一想怎麽應對皇上更要緊。”說著,便大笑數聲,從容隨著一眾內侍疾行而去。
見事情峰回路轉,完全失去控製,元妃不由生出一臉頹然之色,啜泣道:“皇後應承過臣妾的話,不但沒有兌現,還讓那個狐媚子逃脫了,倘若皇上回來,查問此事,臣妾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皇後臉色難看至極,不耐煩地看了元妃一眼,揮手道:“鹿死誰手,尚是未知之數,你又何必自亂陣腳?”
說到這裏,沉吟須臾,低緩了聲音道:“北靜王想出這麽一出,將本宮的計劃全盤打亂了,罷了,事到如今,也沒有法子了,如今隻能讓侍衛去追趕他們兩個,盡快將麻煩除了,至於皇上那邊,雖然青睞林郡主,卻絕不會將她縱得無法無天,倘若他回宮,你就一口咬定,親眼看到林郡主動手推你,後來因擔心受到懲戒,便哄騙北靜王,讓北靜王將她帶出宮。”
元妃聽了,心中猶自煩亂不堪,卻因無計可施,隻能點了點頭,應允下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