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此時的金庸大師已經封筆近三年,但是他的新派武俠小說卻早已經風靡了全球華人地區,當然內地這一塊要除外。直到80年代,鄧公接見金大師,說了一句:“你的小說我讀過。”自此之後,金大師的新派武俠小說才真真正正的走入了內地市場,並造成了空前的轟動。


    正因為如此,胡鬧現在所說的倚天屠龍記對農場裏的知青們來說都很陌生,甚至都很少有人知道金庸是何人物。即便有聽說過香港《明報》的知青也對其創辦人所知甚少。


    當然,對於知青們來說,他們並不在乎作者是誰,他們僅僅是單純的想聽上一段生動有趣令人回味的故事,以解無聊之乏。


    初時,知青們還是抱著對胡鬧的喜愛,姑且這麽聽一聽。誰知道聽到後麵就聽上癮了。老知青所講的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哪裏能跟這些生動曲折的武俠故事相提並論,一幫知青聽的如癡如醉。


    當胡鬧說的口幹舌燥,來一個若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時候,一幫知青可不幹了。這不是虱子趴在心尖尖上,你不讓人撓麽?


    “胡鬧,叔叔那裏還有些小糖果,你要是再多講一段,叔叔就拿糖果給你吃。”


    “鬧鬧,阿姨平時對你那麽好,你總不能讓阿姨晚上睡不著覺吧,乖,趕緊把後麵的故事跟阿姨說說。”


    這下可好了,為了討好胡鬧把故事講下去,大家紛紛甜言蜜語,零食糖果賄賂胡鬧。胡鬧樂了,收了一大堆好吃的,聽了一大堆好話,也不能不做點表示不是?將糖果零食一股腦的塞給夏雪,便大馬金刀的坐著,挺直小腰板兒繼續講故事。


    可這故事太長,一時半會兒又哪裏能說的完啊。等到吳鳳嬌找來的時候,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隻見兒子大馬金刀的坐在那裏,口若懸河,唾似銀星。而一幫叔叔阿姨輩的知青戰友們則一個個跟小學生似的聚精會神的聽著,還不時的齊齊發出一聲驚歎或者是惋惜聲。


    吳鳳嬌要帶胡鬧回家睡覺地時候。一眾知青挽留地熱情堪比當年送別紅軍地老鄉們。每個人都想拉著胡鬧回自己地屋裏睡。也好讓胡鬧開個小灶。提前說說後麵地故事。


    吳鳳嬌哪能願意啊。結果這幫知青又鬧著要去吳鳳嬌夫婦倆地屋裏睡。不求別地。就跟小胡鬧擠一張床就行了。


    最後還是路過地指導員發話了。“你們這不瞎胡鬧麽?人家兩口子睡一塊兒。你們這幫人湊什麽近乎。明天還要上工呢。都散了。散了。”


    自此之後。胡鬧出名了。成了勝利農場地故事王。


    每天放工以後。三連知青宿舍前麵地曬陽台上滿滿地坐著一堆知青。不僅如此。其他幾個連隊地知青們聽說了這麽回事兒。也過來湊個熱鬧。幾回一聽。就上癮了。這下好了。三連宿舍曬陽台成了放工以後地知青集中營。來這裏聽小胡鬧講故事比農忙雙搶還要積極。


    其他幾個連隊地隊長和指導員都覺得納悶啊。最近這幫知青們怎麽總往三連跑啊。這不是影響生活。耽誤建設嘛!一打聽。原來是出了胡鬧這麽個故事大王。為此幾個連隊地隊長和指導員還特意湊在一起開了個會。覺得這事兒對農場建設有害。得製止。三連地連長和指導員找了胡鬧地父母。要求他們管好小胡鬧。不要再講故事。


    胡鬧的父母也覺得奇怪啊,這孩子哪兒聽來的這些故事啊?夫婦倆審問胡鬧的時候,胡鬧可不敢說這是金庸金大師的作品,因為此時金大師的“明報”正在以犀利的角度抨擊文化大革命,屬於右派。若是讓團裏的領導查到了什麽風聲,肯定會造成什麽不利的後果。


    所以胡鬧就推說這是過年的時候在爺爺奶奶家裏翻出的一本舊書上看的,夫婦倆雖然回想不起來在北京過年的時候這孩子什麽時候看過書,但也知道自己這兒子打小兒就喜歡讀書,倒也讓胡鬧就這麽混了過去。


    不過至此之後,胡鬧就不再講故事了。一是怕故事講多了惹出什麽麻煩,二是父母已經嚴厲禁止他再講故事。


    胡鬧不講故事了,這知青們可就不幹了。咱們這幫城裏的孩子放棄大都市的享受不要,來這裏建設北大荒圖個什麽?不就是為了建設祖國邊疆,磨練咱們的意誌,為國家作出貢獻嘛。可是咱們辛辛苦苦的建設,總不能連休息的時間聽點故事的權利也沒有啊。


    於是,知青們就鬧騰了。一邊寫信到團裏要求維護知青戰友們休息時間聽故事的權利,一邊在上工的時候操點蛋,腰也酸了,腿也痛了,身子也沒勁了,後果就是工作效率下降了。


    團裏覺得這個事態有點嚴重,領導們商量了一下,覺得這休息時間讓知青們放鬆放鬆也不是一件壞事。不過萬事得有個度,不能因為聽故事耽誤了生產建設。並且講的故事也要符合階級鬥爭的需要。於是下達了一個通知,大概內容就是,聽故事可以,但是每晚九點必須散場,並且不得影響生產建設,否則將剝奪其聽故事的權利。


    同時,這個通知也帶來了一個好處。團領導說,“小胡鬧同誌每晚講故事放鬆知青勞累的情緒,也算是一門工作,為此,特批小胡鬧同誌算半個成年人的勞動力,到月可以拿到一半的工資。但是,所講故事必須體現出階級鬥爭,不許出現披著華麗外衣,兜售資本主義,封建主義思想的作品。”


    這個通知下來,可把胡鬧給樂壞了。本來隻是小打小鬧,說故事解悶兒,大家圖個高興,沒想到還能拿工資。這可是意料之外的驚喜。


    胡振華和吳鳳嬌已經對自己這個寶貝兒子的種種行為有些麻木了,他們倆還經常琢磨,咱倆當時洞房的時候也沒啥出格的舉動啊,咋就生出這麽一個怪胎,當然,換個角度而言,也可以說是神童。


    此後,胡鬧講故事也有一定的選擇性,某些方麵為了避免受到這個時代潮流的衝擊稍微做了一些修改。並且時不時的就加上一段階級鬥爭的話題,雖然九歲的身軀裏麵藏著二十多歲成熟男人的靈魂,但是要讓他從武俠小說裏麵找出階級鬥爭,也著實是叫他好生費了一番腦筋。


    自從講故事被正了名兒,胡鬧的待遇也提升了,有了一張講台,還有一張高椅子,每天桌上放著一杯白開水和一些知青們貢獻的小糖果,講台周圍圍的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因為沒有話筒的關係,大家隻有靠近些才能聽的更清楚。


    當然,胡鬧開講的時候從不忘記帶上小雪,胡鬧坐在高椅上,小胖妞夏雪就端著小板凳緊貼著他坐著,托著下巴,睜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胡鬧。後來,人們提到胡振華和吳鳳嬌的時候都不直接說名字了,都直接稱呼為胡鬧的爸爸或者胡鬧的媽媽。為啥?還不是因為胡鬧出名唄。這勝利農場裏不認識胡振華和吳鳳嬌的或許很多,但是不認識胡鬧的幾乎一個也找不到。


    而知青們此後私下聊天的話題就變了,碰到麵就說,嗨,你猜喬峰掉下山崖以後,究竟有沒有死掉?或者就是,你說咱要是會黃藥師彈指神通,那咱插秧的速度該多快啊。


    後來當金大師的武俠小說傳播到內地的時候,許多當年的知青們都很納悶,這故事怎麽看的這麽眼熟呢?這不是小胡鬧當年講的故事麽?難道這金大師也是咱當年北大荒的知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經濟強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放映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放映員並收藏重生之經濟強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