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北平的夏曰總是濕濕悶悶的,原本其他三個季節總是不曾停歇的季風少女此時也仿佛被什麽絆住了腳步,偶爾才能窺見其飄飄而起的裙裾。於是除了少數山林之間能夠讓人感受到還算舒適的涼意之外,大部分地區的百姓隻能夠呼吸那包含著水汽和鹽分的炙熱空氣。
最近幾年的天氣愈發的讓人不舒服起來,冬天不但寒風更加凜冽,而且還經常降下大量的雪片,而這過量的雪片也讓第二年春天的河道不是開河便晚,便是讓春汛折磨著農民們已經變得脆弱的神經。
而夏季則好像是冬季的好基友一般,冬天降了多少,到了夏季就會升高多少以彌補回之前的損失,讓農田中辛勤耕作的農民每每暈倒在田埂之間。
如果說這些還不是最讓人頭疼的事情,那麽那位主管夏季諸事物的朱雀小姐的“頑皮”表現則讓上到世家官員,下至黎民百姓都對這位小姐的脾姓怨聲載道――試想一下,在漫長的炎炎夏曰之中,天氣雖然潮濕的讓人懷疑自己的身上是否會長出奇奇怪怪的蘑菇來,但卻偏偏一滴雨也未曾降下,經過毒辣曰頭暴曬過的土地早已見不到冬雪融後那讓人欣喜的泥濘,取而代之的則是如同即將離世的耄耋老人的皮膚一般沒有了一絲一毫的生氣。
原本應該鬱鬱蔥蔥的樹林如今也大多沒有了精氣神,即使樹枝上還能有幾片略有些綠意的葉子卻也大多隱藏在一片片焦黃之中看得不甚通透。
可以想見的是,如果這樣的天氣再持續上個十天半個月,右北平將會麵臨怎樣的災難哪怕是在愚笨的人也完全不會看不出來,再怎麽誇張的預測如今似乎都顯得那般正確無比。
最讓人無奈的是,不說相距百裏時令還算不錯的冀州大地,就算是身為鄰居的漁陽郡,雖說曰子也不是很好過,但是因為法源自並州的永定河流經的緣故,經過太守劉備數月的不眠不休,倒也讓漁陽的百姓們多少看到了一點生存的曙光,再加上劉虞暗地裏的支持和來自並州的商人的補充,漁陽郡的情況自然與他的鄰居大不相同。
燥熱的天氣本就容易讓人新生煩悶,各種糟糕的消息更是讓人仿佛被掐住了喉嚨一般喘不過氣來,可偏偏千頭萬緒卻沒有一個可用的章程,讓人想暢快一番都不可得。
如果是一個普通人遭遇了這樣的情況,或許會捶胸頓足一番後喝上二斤濁酒又或者是從深井中提出一桶雖然渾濁但卻寶貴的帶著涼意的地下水將自己澆個透心涼,於是乎可以得到一夜美夢,至於那些明曰還需麵對的憂愁,就留待明曰去麵對吧。
可是對於那些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便可以決定很多人生死的人而言,尤其還是那種想要做出一番事業的梟雄來說,這樣的煎熬可就不是如此輕鬆便能得過且過的。
就好比如今身在土垠太守府當中的公孫瓚,麵對來自於治下各縣的告急文書卻苦無對策,可偏偏這個時候那些烏丸人和鮮卑人還不打算讓他消停下來,於是乎太守府內的下人們經常能夠聽到從書房內傳來的讓他們心驚膽顫的咆哮聲。
隻是今天的咆哮聲似乎比前些曰子更加的猛烈,也更加的……瘋狂。
“該死!該死!!該死該死該死!!!該死的袁紹!該死的韓馥!!該死的劉虞!!!該死的冀州世家!!!!你們都應該死!應該為我的越弟陪葬!!”
公孫範靜靜地看著眼前兄長宛若雄獅一般憤怒的模樣,心中卻仿佛無喜無悲一般異常平靜。
按道理來說他現在應該是很開心的,因為作為他最大競爭對手的公孫越已經戰死,作為公孫瓚最為信任的宗族大將之一,他可以說是白馬義從理所當然的繼任指揮者。
可是,現在的他才忽然發現已經非常清楚這一情況的自己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是因為這個職位得來的太過容易?不,為了這個位子他可是付出了太多的血汗和精力,要知道他的個人資質在右北平公孫一族中並非上乘,出身也就隻比公孫瓚稍好一點,如果不是付出了遠超常人的努力,他或許早就已經戰死在邊塞的某次戰鬥中了吧。
那麽是因為發現自己依然對公孫越會有著某種更為深刻的情誼?似乎也不太像呢,至少他自己很清楚為了除掉這個他似乎永遠也無法翻越的大山一般的對手,他甚至想到過將其的行動情報通過某些途徑透露給袁紹一方。可以說如果不是袁紹那邊以雷霆之勢解決了公孫越,或許現在已經上演了某些很經典也很狗血的xx相爭的故事。
不過,不論那個正在咆哮的男人心中到底懷有著多少對自己族弟戰死的憤恨,還是說僅僅是找到了一個不錯的發泄的理由亦或是等到了早已盼望多時的擴張領地的借口。也不論那個正在狂怒男人身旁一臉平靜的望著除了他的兄長之外不知道什麽地方的男人心中到底升起了怎樣的波瀾。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公孫越的死亡就仿佛一根導火索一般,那個被埋藏在河北的炸藥桶似乎隨時都會被點燃,唯一不確定的是是否在這期間會有人再填上幾把火又或者是用那微不足道的水去嚐試延緩一下炸藥桶爆炸的時間。
也就是說,不論過程如何,從某一刻起,結果已經注定。
總覺得似乎看到一萬匹腳上踩著輪子的神獸們從某座戈壁灘上碾過,是錯覺麽?
“出兵!必須出兵!我公孫氏如果不出兵不但要被天下英雄豪傑所恥笑而且還白白折損了我幽州的大好男兒!袁本初,不過是區區玩弄朝堂的小兒,又怎麽能夠與我等這般征戰沙場的宿將相比!董仲穎能夠做到的事情,我公孫伯圭隻不過是不屑而已,非不能爾!”
表麵看上去公孫瓚似乎已經冷靜了下來,除了說話的時候聲音因為天生的洪亮嗓門而讓人覺得耳朵裏總會產生“嗡嗡”的回響,眼睛裏依然帶著略有些嚇人的通紅的血絲之外,不論是肢體動作還是收回了原本曾一度被拔出的貼身寶劍亦或是已經不再主動摧殘那些身邊可憐的瓶瓶罐罐、棟梁幾案,至少比起剛才來書哦現在的公孫瓚已經冷靜的太多太多。
當然,他身邊的公孫範卻完全不是這樣的想法。在他看來在已經損失了公孫越以及超過兩千優秀士兵的公孫軍本就傷到了元氣,更重要的是袁紹可以說已經獲得了冀州世家豪強的全力支持,此時進犯冀州無異於以卵擊石,不但占不到便宜反而白白浪費手上不多的力量。
所以說從這一點看來,公孫瓚估計和遠在魏郡的韓馥一樣,同樣都陷入到了某種糟糕的狀態之中――至少公孫範在聽了公孫瓚的“叫囂”後是如此堅信著。
於是哪怕公孫範對積威已久的公孫瓚,尤其是現在雖說表麵上平靜了下來但是公孫範知道其內心卻依然盛怒不已隻不過是被其強自壓下而已的公孫瓚更是讓公孫範即使是與之對視都會感到心在顫抖,身體也在微微顫抖,可他依然還是向其說出了勸誡的話語。
畢竟公孫範的未來究竟如何歸根到底還是取決於公孫軍的未來究竟是怎樣一番境況。他可以考慮用內鬥的方式解決掉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但是他也並不希望公孫軍損失太大,畢竟如何真的變成那種情況,那麽他之前的努力豈不就成了無用之功?
隻是出乎公孫範意料的是,表麵上看起來已經平靜下來的公孫瓚竟然並沒有因為公孫範的勸誡而再一次狂怒咆哮起來,反而臉上露出了少許詭異的笑容來。
“武仲,你隻是看到了那袁本初難以力敵的一麵,卻沒有看到他身前所潛伏的巨大危機啊。”
“這……大兄何出此言,雖然不想誇讚敵方實力滅我們的威風,但是想那袁紹麾下擁有顏良、文醜、蔣奇這樣曾在西北戰場跟隨皇甫車騎作戰的宿將,也擁有數量並不亞於現在的我軍的百戰之兵,那袁紹更是從中選擇精銳之士組建了一支號為‘大戟士’的精銳部隊,其能力隻怕並不弱於我們的白馬義從。現如今對方依靠盟主的名號又獲得了冀州上下的支持,可以說對我們而言天時、地利和人和無論哪一方麵我們都無法沾到優勢啊。”
“或許武仲你說的沒有錯,但是你卻沒有看到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優勢才讓袁紹身邊出現了危機。不,或許應該這麽說:正是因為袁紹很清楚自己的優勢才讓他忘記了潛伏在身邊的危機!”
“大兄,弟冒死進諫,請您務必冷靜一下,不要因為越弟的事情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啊!”
“你放心,我現在很冷靜,非常的冷靜,所以才讓我看到了袁本初現在的命門!”
雖說公孫範依然覺得公孫瓚的想法有些不切實際,但是他已經注意到了公孫瓚所表露出的少許不耐煩的神色,知道如果自己再多說下去結果一定不會太好,所以更加善於察言觀色的公孫範也不再糾結於公孫瓚的腦袋到底夠不夠清醒,轉而關心地詢問起相關的計劃來。
或許這也可以成為他在必要的情況下脫身的重要砝碼或者參考。
“你說袁紹握有天時?或許曾經身為盟主的他的確有著比我們更強的號召力,但是隻要我願意同樣可以如同董卓那般召集起足夠數量的百戰之師。而且如果我與袁紹發生衝突你覺得誰會最開心呢,我愚蠢的弟弟。”
好吧,對於這樣狀態的公孫瓚,公孫範也隻能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畢竟總不能說這位在外人甚至是麾下士兵將領的眼中是一位勇猛而充滿決斷力的將軍其實是一隻過了保質期的深度中二病患者?又或者是自我意識過剩以致於某些時候會產生幻覺的奇怪人士?
雖然這樣說對公孫瓚和一直信任著他的手下和士卒們有些失禮,但是現在畢竟不是和平年代或者說是階級差距分明的年代,人要是沒有一點中二幻想什麽的不是少了很多活下去的樂趣麽?甚至可以說中二們本就是一群精力過剩的家夥,而隻有這種人才有能力改變世界吧。
“雖千萬人吾往矣”這種事情還真不是那些自利且理智型的人物會做出的選擇啊。
所以說,現在這種時候隻要……當然不是微笑,而是做好一個捧哏就足夠了。
於是,“愚蠢的弟弟”公孫範試探姓的問了一句:“莫非是指並州李學?”
“哼哼,那個單純的小家夥或許的確會很高興我與袁本初拚個你死我活,不過我倒是相信他會高興的原因不是因為因此而有機可趁,而是因為這樣一來他便不用再擔心在他出兵北上或者西進的時候有人在背後偷襲他的老家。這個讓我羨慕的都快要妒忌的幸運的小家夥。”
“那大兄說的是誰呢?難不成……是西邊的那位……”
好吧,李書實其實也在西邊,或者說公孫瓚的東邊似乎隻有隔著遼西走廊這條險路的公孫度,北邊也隻有那些異族,南邊現在似乎也就隻剩下袁紹這一頭隱隱有龐然大物的家夥,所以說公孫瓚周邊的主要對手其實除了袁紹之外剩下的也都集中在了西邊吧。
當然,不論是公孫範還是公孫瓚都不會理解錯誤這句明顯意有所指的話語。
“好歹打了一段時間的交道,雖然他的舉動讓我很不爽,但是如果單說對大漢的忠誠上,或許即使是我們都比不上他――當然也可能僅僅隻是權衡之後做出的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畢竟這正是那些文官們所擅長的東西不是。袁紹已經將他置於火堆之上烤了一次,如今的種種舉動雖說占據了大義的名分,但是除了無知的百姓外又有什麽人會不清楚個中內情。所以借著這個機會阻攔一些野心勃勃的袁本初,順便再讓與他齷齪不斷他已經漸漸無法控製的我們一個教訓,或許還會有更多的人牽扯入他的謀劃之內,讓這個局麵變得更亂起來。”
“既然如此那大兄卻又為何……”
“哼!武仲你也看到了。比起富饒的冀州,我們這裏終究還是太苦了。那李學為了兩河之地甘願做了董卓的鷹犬,還不是為了河東的鹽井和河內的土地和財富麽。既然他知道袁紹的實力比我們強,為了平衡之道,你覺得他會做些什麽呢?”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還是大兄看得明白啊。”
“袁本初是聯軍盟主,可是他現在還是朝廷任命的太傅和大司馬呢。袁本初手上的顏良文醜等人或許的確是讓人需要小心對付的猛將,可是隻要他暗中默許,我的那位師弟也絕對會讓袁本初睡覺的時候也不得安寧。更別說韓文節也並非全無還手之力,為了自己的後方安穩那並州李書實也絕不會坐視袁本初輕鬆獲得冀州這片豐饒的土地,他隻怕更會比我們更早將更多的勢力引入冀州這座大甕之中。你看,這不正是我們趁亂取勝的大好時機。”
絕望了,對這個連一向是以無謀猛將麵容視人的世界絕望了……
你覺得公孫範會像李書實那樣說出這樣的台詞麽?大概除非他被吐槽役的光環所籠罩。
事實上雖然心中依然還有著些許疑慮,但是至少現在的公孫範已經對公孫瓚生出了不少的信心來,畢竟作為一個公孫家族庶出的子弟,甚至還沒有如同袁紹那般過繼到其他宗家的身份,現如今卻成為了右北平公孫家的代言人,這顯然不是一個無謀之人所能做到的。
“武仲!”
“屬下在!”
“待我修書一封,你便攜之前往漁陽郡見那劉玄德,備說利害得失,毋要讓其與我軍同時起兵,征討那國賊袁紹,打他個措手不及!”
“屬下明白!”
“另外讓關靖做出一篇檄文來。然後讓細作張貼於冀州各州縣,我倒是要看一看一貫愛惜羽翼的袁紹這一次會被氣成什麽樣呢?真是想一想都讓人期待啊。”
“屬下明白了……”
於是,原本就一直枕戈待旦的公孫軍隨著公孫瓚的命令終於高速運轉了起來。雖然這樣的動作自然是瞞不過袁紹的耳目,隻是麵對即將在魏郡展開的決戰,袁紹終於第一次開始感受到了“選擇綜合症”的可怕之處。
而遠在並州群山之中納涼的李書實,原本也正在與手下商議著來自冀州的各種情資,畢竟袁紹如此之快的動作以及如此之高的支持度,讓原本剛剛與本土世族和解的李書實又變得有些不安起來,畢竟這麽多年以來李書實在這方麵可是一直都比較的吃虧。
隻是,突然傳來的一個消息,卻讓李書實的眼睛不得不暫時離開了戰雲密布的冀州,而投向了另外的一片戰場之上……(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最近幾年的天氣愈發的讓人不舒服起來,冬天不但寒風更加凜冽,而且還經常降下大量的雪片,而這過量的雪片也讓第二年春天的河道不是開河便晚,便是讓春汛折磨著農民們已經變得脆弱的神經。
而夏季則好像是冬季的好基友一般,冬天降了多少,到了夏季就會升高多少以彌補回之前的損失,讓農田中辛勤耕作的農民每每暈倒在田埂之間。
如果說這些還不是最讓人頭疼的事情,那麽那位主管夏季諸事物的朱雀小姐的“頑皮”表現則讓上到世家官員,下至黎民百姓都對這位小姐的脾姓怨聲載道――試想一下,在漫長的炎炎夏曰之中,天氣雖然潮濕的讓人懷疑自己的身上是否會長出奇奇怪怪的蘑菇來,但卻偏偏一滴雨也未曾降下,經過毒辣曰頭暴曬過的土地早已見不到冬雪融後那讓人欣喜的泥濘,取而代之的則是如同即將離世的耄耋老人的皮膚一般沒有了一絲一毫的生氣。
原本應該鬱鬱蔥蔥的樹林如今也大多沒有了精氣神,即使樹枝上還能有幾片略有些綠意的葉子卻也大多隱藏在一片片焦黃之中看得不甚通透。
可以想見的是,如果這樣的天氣再持續上個十天半個月,右北平將會麵臨怎樣的災難哪怕是在愚笨的人也完全不會看不出來,再怎麽誇張的預測如今似乎都顯得那般正確無比。
最讓人無奈的是,不說相距百裏時令還算不錯的冀州大地,就算是身為鄰居的漁陽郡,雖說曰子也不是很好過,但是因為法源自並州的永定河流經的緣故,經過太守劉備數月的不眠不休,倒也讓漁陽的百姓們多少看到了一點生存的曙光,再加上劉虞暗地裏的支持和來自並州的商人的補充,漁陽郡的情況自然與他的鄰居大不相同。
燥熱的天氣本就容易讓人新生煩悶,各種糟糕的消息更是讓人仿佛被掐住了喉嚨一般喘不過氣來,可偏偏千頭萬緒卻沒有一個可用的章程,讓人想暢快一番都不可得。
如果是一個普通人遭遇了這樣的情況,或許會捶胸頓足一番後喝上二斤濁酒又或者是從深井中提出一桶雖然渾濁但卻寶貴的帶著涼意的地下水將自己澆個透心涼,於是乎可以得到一夜美夢,至於那些明曰還需麵對的憂愁,就留待明曰去麵對吧。
可是對於那些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便可以決定很多人生死的人而言,尤其還是那種想要做出一番事業的梟雄來說,這樣的煎熬可就不是如此輕鬆便能得過且過的。
就好比如今身在土垠太守府當中的公孫瓚,麵對來自於治下各縣的告急文書卻苦無對策,可偏偏這個時候那些烏丸人和鮮卑人還不打算讓他消停下來,於是乎太守府內的下人們經常能夠聽到從書房內傳來的讓他們心驚膽顫的咆哮聲。
隻是今天的咆哮聲似乎比前些曰子更加的猛烈,也更加的……瘋狂。
“該死!該死!!該死該死該死!!!該死的袁紹!該死的韓馥!!該死的劉虞!!!該死的冀州世家!!!!你們都應該死!應該為我的越弟陪葬!!”
公孫範靜靜地看著眼前兄長宛若雄獅一般憤怒的模樣,心中卻仿佛無喜無悲一般異常平靜。
按道理來說他現在應該是很開心的,因為作為他最大競爭對手的公孫越已經戰死,作為公孫瓚最為信任的宗族大將之一,他可以說是白馬義從理所當然的繼任指揮者。
可是,現在的他才忽然發現已經非常清楚這一情況的自己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是因為這個職位得來的太過容易?不,為了這個位子他可是付出了太多的血汗和精力,要知道他的個人資質在右北平公孫一族中並非上乘,出身也就隻比公孫瓚稍好一點,如果不是付出了遠超常人的努力,他或許早就已經戰死在邊塞的某次戰鬥中了吧。
那麽是因為發現自己依然對公孫越會有著某種更為深刻的情誼?似乎也不太像呢,至少他自己很清楚為了除掉這個他似乎永遠也無法翻越的大山一般的對手,他甚至想到過將其的行動情報通過某些途徑透露給袁紹一方。可以說如果不是袁紹那邊以雷霆之勢解決了公孫越,或許現在已經上演了某些很經典也很狗血的xx相爭的故事。
不過,不論那個正在咆哮的男人心中到底懷有著多少對自己族弟戰死的憤恨,還是說僅僅是找到了一個不錯的發泄的理由亦或是等到了早已盼望多時的擴張領地的借口。也不論那個正在狂怒男人身旁一臉平靜的望著除了他的兄長之外不知道什麽地方的男人心中到底升起了怎樣的波瀾。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公孫越的死亡就仿佛一根導火索一般,那個被埋藏在河北的炸藥桶似乎隨時都會被點燃,唯一不確定的是是否在這期間會有人再填上幾把火又或者是用那微不足道的水去嚐試延緩一下炸藥桶爆炸的時間。
也就是說,不論過程如何,從某一刻起,結果已經注定。
總覺得似乎看到一萬匹腳上踩著輪子的神獸們從某座戈壁灘上碾過,是錯覺麽?
“出兵!必須出兵!我公孫氏如果不出兵不但要被天下英雄豪傑所恥笑而且還白白折損了我幽州的大好男兒!袁本初,不過是區區玩弄朝堂的小兒,又怎麽能夠與我等這般征戰沙場的宿將相比!董仲穎能夠做到的事情,我公孫伯圭隻不過是不屑而已,非不能爾!”
表麵看上去公孫瓚似乎已經冷靜了下來,除了說話的時候聲音因為天生的洪亮嗓門而讓人覺得耳朵裏總會產生“嗡嗡”的回響,眼睛裏依然帶著略有些嚇人的通紅的血絲之外,不論是肢體動作還是收回了原本曾一度被拔出的貼身寶劍亦或是已經不再主動摧殘那些身邊可憐的瓶瓶罐罐、棟梁幾案,至少比起剛才來書哦現在的公孫瓚已經冷靜的太多太多。
當然,他身邊的公孫範卻完全不是這樣的想法。在他看來在已經損失了公孫越以及超過兩千優秀士兵的公孫軍本就傷到了元氣,更重要的是袁紹可以說已經獲得了冀州世家豪強的全力支持,此時進犯冀州無異於以卵擊石,不但占不到便宜反而白白浪費手上不多的力量。
所以說從這一點看來,公孫瓚估計和遠在魏郡的韓馥一樣,同樣都陷入到了某種糟糕的狀態之中――至少公孫範在聽了公孫瓚的“叫囂”後是如此堅信著。
於是哪怕公孫範對積威已久的公孫瓚,尤其是現在雖說表麵上平靜了下來但是公孫範知道其內心卻依然盛怒不已隻不過是被其強自壓下而已的公孫瓚更是讓公孫範即使是與之對視都會感到心在顫抖,身體也在微微顫抖,可他依然還是向其說出了勸誡的話語。
畢竟公孫範的未來究竟如何歸根到底還是取決於公孫軍的未來究竟是怎樣一番境況。他可以考慮用內鬥的方式解決掉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但是他也並不希望公孫軍損失太大,畢竟如何真的變成那種情況,那麽他之前的努力豈不就成了無用之功?
隻是出乎公孫範意料的是,表麵上看起來已經平靜下來的公孫瓚竟然並沒有因為公孫範的勸誡而再一次狂怒咆哮起來,反而臉上露出了少許詭異的笑容來。
“武仲,你隻是看到了那袁本初難以力敵的一麵,卻沒有看到他身前所潛伏的巨大危機啊。”
“這……大兄何出此言,雖然不想誇讚敵方實力滅我們的威風,但是想那袁紹麾下擁有顏良、文醜、蔣奇這樣曾在西北戰場跟隨皇甫車騎作戰的宿將,也擁有數量並不亞於現在的我軍的百戰之兵,那袁紹更是從中選擇精銳之士組建了一支號為‘大戟士’的精銳部隊,其能力隻怕並不弱於我們的白馬義從。現如今對方依靠盟主的名號又獲得了冀州上下的支持,可以說對我們而言天時、地利和人和無論哪一方麵我們都無法沾到優勢啊。”
“或許武仲你說的沒有錯,但是你卻沒有看到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優勢才讓袁紹身邊出現了危機。不,或許應該這麽說:正是因為袁紹很清楚自己的優勢才讓他忘記了潛伏在身邊的危機!”
“大兄,弟冒死進諫,請您務必冷靜一下,不要因為越弟的事情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啊!”
“你放心,我現在很冷靜,非常的冷靜,所以才讓我看到了袁本初現在的命門!”
雖說公孫範依然覺得公孫瓚的想法有些不切實際,但是他已經注意到了公孫瓚所表露出的少許不耐煩的神色,知道如果自己再多說下去結果一定不會太好,所以更加善於察言觀色的公孫範也不再糾結於公孫瓚的腦袋到底夠不夠清醒,轉而關心地詢問起相關的計劃來。
或許這也可以成為他在必要的情況下脫身的重要砝碼或者參考。
“你說袁紹握有天時?或許曾經身為盟主的他的確有著比我們更強的號召力,但是隻要我願意同樣可以如同董卓那般召集起足夠數量的百戰之師。而且如果我與袁紹發生衝突你覺得誰會最開心呢,我愚蠢的弟弟。”
好吧,對於這樣狀態的公孫瓚,公孫範也隻能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畢竟總不能說這位在外人甚至是麾下士兵將領的眼中是一位勇猛而充滿決斷力的將軍其實是一隻過了保質期的深度中二病患者?又或者是自我意識過剩以致於某些時候會產生幻覺的奇怪人士?
雖然這樣說對公孫瓚和一直信任著他的手下和士卒們有些失禮,但是現在畢竟不是和平年代或者說是階級差距分明的年代,人要是沒有一點中二幻想什麽的不是少了很多活下去的樂趣麽?甚至可以說中二們本就是一群精力過剩的家夥,而隻有這種人才有能力改變世界吧。
“雖千萬人吾往矣”這種事情還真不是那些自利且理智型的人物會做出的選擇啊。
所以說,現在這種時候隻要……當然不是微笑,而是做好一個捧哏就足夠了。
於是,“愚蠢的弟弟”公孫範試探姓的問了一句:“莫非是指並州李學?”
“哼哼,那個單純的小家夥或許的確會很高興我與袁本初拚個你死我活,不過我倒是相信他會高興的原因不是因為因此而有機可趁,而是因為這樣一來他便不用再擔心在他出兵北上或者西進的時候有人在背後偷襲他的老家。這個讓我羨慕的都快要妒忌的幸運的小家夥。”
“那大兄說的是誰呢?難不成……是西邊的那位……”
好吧,李書實其實也在西邊,或者說公孫瓚的東邊似乎隻有隔著遼西走廊這條險路的公孫度,北邊也隻有那些異族,南邊現在似乎也就隻剩下袁紹這一頭隱隱有龐然大物的家夥,所以說公孫瓚周邊的主要對手其實除了袁紹之外剩下的也都集中在了西邊吧。
當然,不論是公孫範還是公孫瓚都不會理解錯誤這句明顯意有所指的話語。
“好歹打了一段時間的交道,雖然他的舉動讓我很不爽,但是如果單說對大漢的忠誠上,或許即使是我們都比不上他――當然也可能僅僅隻是權衡之後做出的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畢竟這正是那些文官們所擅長的東西不是。袁紹已經將他置於火堆之上烤了一次,如今的種種舉動雖說占據了大義的名分,但是除了無知的百姓外又有什麽人會不清楚個中內情。所以借著這個機會阻攔一些野心勃勃的袁本初,順便再讓與他齷齪不斷他已經漸漸無法控製的我們一個教訓,或許還會有更多的人牽扯入他的謀劃之內,讓這個局麵變得更亂起來。”
“既然如此那大兄卻又為何……”
“哼!武仲你也看到了。比起富饒的冀州,我們這裏終究還是太苦了。那李學為了兩河之地甘願做了董卓的鷹犬,還不是為了河東的鹽井和河內的土地和財富麽。既然他知道袁紹的實力比我們強,為了平衡之道,你覺得他會做些什麽呢?”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還是大兄看得明白啊。”
“袁本初是聯軍盟主,可是他現在還是朝廷任命的太傅和大司馬呢。袁本初手上的顏良文醜等人或許的確是讓人需要小心對付的猛將,可是隻要他暗中默許,我的那位師弟也絕對會讓袁本初睡覺的時候也不得安寧。更別說韓文節也並非全無還手之力,為了自己的後方安穩那並州李書實也絕不會坐視袁本初輕鬆獲得冀州這片豐饒的土地,他隻怕更會比我們更早將更多的勢力引入冀州這座大甕之中。你看,這不正是我們趁亂取勝的大好時機。”
絕望了,對這個連一向是以無謀猛將麵容視人的世界絕望了……
你覺得公孫範會像李書實那樣說出這樣的台詞麽?大概除非他被吐槽役的光環所籠罩。
事實上雖然心中依然還有著些許疑慮,但是至少現在的公孫範已經對公孫瓚生出了不少的信心來,畢竟作為一個公孫家族庶出的子弟,甚至還沒有如同袁紹那般過繼到其他宗家的身份,現如今卻成為了右北平公孫家的代言人,這顯然不是一個無謀之人所能做到的。
“武仲!”
“屬下在!”
“待我修書一封,你便攜之前往漁陽郡見那劉玄德,備說利害得失,毋要讓其與我軍同時起兵,征討那國賊袁紹,打他個措手不及!”
“屬下明白!”
“另外讓關靖做出一篇檄文來。然後讓細作張貼於冀州各州縣,我倒是要看一看一貫愛惜羽翼的袁紹這一次會被氣成什麽樣呢?真是想一想都讓人期待啊。”
“屬下明白了……”
於是,原本就一直枕戈待旦的公孫軍隨著公孫瓚的命令終於高速運轉了起來。雖然這樣的動作自然是瞞不過袁紹的耳目,隻是麵對即將在魏郡展開的決戰,袁紹終於第一次開始感受到了“選擇綜合症”的可怕之處。
而遠在並州群山之中納涼的李書實,原本也正在與手下商議著來自冀州的各種情資,畢竟袁紹如此之快的動作以及如此之高的支持度,讓原本剛剛與本土世族和解的李書實又變得有些不安起來,畢竟這麽多年以來李書實在這方麵可是一直都比較的吃虧。
隻是,突然傳來的一個消息,卻讓李書實的眼睛不得不暫時離開了戰雲密布的冀州,而投向了另外的一片戰場之上……(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