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侯,你終於不打算繼續躲下去了麽,和你聯手才讓我感覺最是舒服啊。23us”
“剛才是誰一副準備尋死的模樣,怎麽現在又高興地快忘乎所以了。”
“本來以為如盧公故去後我的心也死了,對什麽事情都沒了興致,如此一來不論主公如何處罰對我而言都是一種解脫。隻是未曾想,當我看到主公雙眼中的寒意時,卻又發現自己似乎並非自己所想那般無欲無窮。就像盧公之前說過的那樣,或許我從來都沒有真正正視自己。”
“看樣子子翔是恢複過來了。之前主公似乎有意讓畿來勸服子翔,不曾想主公自己便已經讓子翔幡然醒悟,看樣子我身上的擔子倒是輕了不少。”
“如果沒有伯侯你的支持,我是決計沒有辦法成功的,那裏可是金城啊……”
將張燕從上郡調往金城,看上去似乎是平調,金城和上郡一樣,都是漢胡雜居,雖說漢朝對金城的掌控力要遠高於上郡,但經過連年征戰,金城如今也差不多十室六七空的樣子,人口銳減下倒也說不清楚金城和上郡到底哪一邊會更加清苦一些。
但隻是從表麵上張燕好像並沒有什麽損失,實際上張燕所要麵對的形勢極為嚴苛。
當年張燕初到雲中,身邊可是跟隨了黑山軍將近三十萬可戰之人,若再算上拖家帶口的一些老弱病婦,以及後來陸陸續續吸納的一些其他地區的黃巾軍殘餘和弱小的胡人部落。可以說李書實當年策劃的這一大動作讓朔州憑空增加了超過十萬戶人口。
這些增加的人口即使不能全部集中於雲中郡內,經過幾年的戰場洗禮和淘汰,不論在雲中還是在上郡,張燕的手上都能握有高達五六萬的龐大軍隊。這支部隊就算無法與李書實麾下的並州精銳相比,但區區一郡的豪強那還是可以碾壓一切無壓力。
可是這支部隊中的大部分將會被留在朔州,張燕隻能帶著少數心腹前往金城上任。
大概最多不超過三千的樣子。
這麽多部隊能幹什麽呢?
也就頂多可以保證到了金城沒有豪強敢於欺負這位被發配至此的太守大人。
僅此而已。
張燕甚至連發動一場對當地豪強的殲滅戰的人手都不夠。
這樣的評價並非誇張,因為這裏不是別的地方,這裏可是金城啊!
金城和隴西,可以說是大漢西部邊陲當中戰鬥力最強的兩個地方。這裏不像北部的武威、張掖等河西走廊地區,南部有祁連山脈這樣的天然屏障。僅僅隻能從幾處隘口入寇;也不像南部的益州地區擁有龐大的橫斷山脈作為天然的屏障。使得戰鬥都發生在無法展開兵力的山地之中,從而限製了戰鬥規模的升級,同時豐富的物產也讓貿易代替戰爭讓這裏的各個種族有著更為和平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
隻有這裏,需要直麵從青海高原上直奔而下的羌人。直麵那些矢誌不渝要報先祖之仇的彪悍部落。直麵那些在高原和荒漠中鍛煉出了強悍體格的戰士。
甚至金城西部的湟中地區。本就是大漢曾經最為倚重的外族雇傭兵的基地。
能夠在這種地方生存下來的豪強,每一家都有著他們獨特的生存之道,但同樣每一家都有著足夠抵禦外敵的力量。因為隻有擁有這種力量,這些家族才有生存的基礎。
哪怕經過李文侯和北宮伯玉等人的叛亂,韓遂如同洗地一般的清剿,讓羌人和地方豪強兩方麵都遭受了重創,但假如張燕以為這些人可以隨意拿捏,那麽那些喜歡戰鬥的民族和人士一定會讓他知道知道滿頭包的滋味。
所以金城一行,對張燕而言絕對是巨大的考驗。
成,他可以憑借金城獲得的力量重新回到並州軍高層的視線之中。
敗,沒話說,就用他的鮮血和生命來償還他之前因為頭腦不冷靜而犯下的錯誤吧。
當然,為了防止張燕認為自己變成了一枚棄子,杜畿的作用便顯得非常的重要了。
而從李書實透露給杜畿對他的安排,以及杜畿隱隱約約透露給張燕的消息,杜畿的位置顯然可以保證隻要張燕不是被偷襲打了個措手不及,基本上都能救得回來。
既然如此,張燕覺得自己還需要擔心什麽,好好大幹一場吧。
為了曾對他寄予厚望並教會他很多道理可是他卻一直沒能叫出口的老師盧植,也是為了同樣對他抱以期望根據入門順序還應該算是他師兄的李書實。
更是,為了讓他這麽一個原本僅僅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混混遊俠兒有機會名垂青史!
不過現在,還是先和杜畿謀上一醉吧,否則那一壇子好酒都快被他喝光了。
而李書實,則踏著八字迷蹤步,晃晃悠悠地回到了屬於他的位置上。
此時圍攏在這張桌子旁邊的,不再是程昱、賈詡這樣的心腹謀士,而是換成了皇甫嵩、朱儁、王柔、司馬防、閻忠這樣一群年紀比較大而且在李書實麾下地位頗為超然的人物。
看他們互相之間很是熟絡的模樣,李書實似乎想到了什麽有趣的事情,臉上露出了愉悅的笑容,不過今天是冬節,除了極個別特殊的存在之外大家臉上的表情似乎也都差不多。
“來來來,我與大家幹一杯,感謝大家對並州如今的繁榮所做出的貢獻。”
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這是一個魔幻的世界,雖然李書實剛剛還一副即將倒下的模樣,可是隨著蘇小蘿莉輕輕抵住了他的腰眼,幾乎在轉瞬之間。李書實便在原地滿血滿狀態複活。
所以說和自家如此凶殘的蘿莉相比,那些個什麽哥,什麽姐的都弱爆了啊。
當然,這是隻屬於李書實的專屬服務,其他人是享受不到滴~
正因為如此……
“清兒,不要以為我看不到,快點把筷子收起來,不準喝就是不準喝,沒到二十歲你就不允許喝酒!那邊的那隻,別以為我沒看到你剛剛偷偷從我桌子上拿了什麽。馬夫人。麻煩你管一管她,上次喝多了耍酒瘋的帳我還沒跟她算呢。”
趁著身邊的老家夥放下酒杯的空當,李書實趁機管理一下家裏的幾隻很“調皮”的蘿莉。
其實這原本應該是蘇小蘿莉的工作,可惜今天不知道怎麽回事。蘇小蘿莉完全一副“我是淑女我安靜”的模樣。除了為李書實醒醒酒擦擦汗之外就一直安靜地待在他身邊。那存在感之低如果她不主動出現就算是賈詡也都忘記了身邊還存在著一個“危險”的人物。
而對於李書實如同嘮嘮叨叨令人討厭的哥哥一樣一會訓斥一會安撫一群到了叛逆期的妹妹的表現,這群或為老不尊或表麵上威嚴有度的長者全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看上去都是多出了幾分慈祥的感覺。
這不。你看那邊的某隻死螞蟻和他的弟弟司馬孚那像是見了鬼一樣的表情就知道,這老頭平日裏在家可都沒怎麽給他們兄弟幾個好臉色,還真是紅果果的差別待遇啊。
所以說李書實倒是大可以將“傻哥哥”的角色再繼續進行一會。
尤其是他發現今天,或者說一直以來都存在感不是很高的橋蘿莉因為自己的舉動而使得她臉上多了幾分溫暖的笑意,勁頭當真是又足了幾分。
當然,如果李書實要是知道橋蘿莉在另外的某個條件下也會露出甜美的笑容,而且那笑容的味道也與今天的笑容不太一樣的話,他又會是怎樣的表情呢。
失落?還是憤怒?
又或者幹脆借機會撲到某隻蘿莉的懷抱裏求安慰?
或許從最開始對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就已經心知肚明了吧。
嬉鬧了一陣後,新的談話終於開始了。
“州牧大人,如今拿下了涼州和司隸全境,不知明年開春後如何安排這些新附之地。我們這些人這幾年也算是冷眼旁觀了許久,心裏多少也有些想法,希望能和州牧大人說說。”
最先開口的是皇甫嵩。
雖然口氣上采取的是拉家常的方式,但態度上卻基本上和正式的談話沒有多少區別了。
這個時候,西涼軍的降將們正在那邊興致勃勃的“拚殺”,雖然喊殺聲震天響,但眼瞅著有一個算一個,都到了鑽桌子的程度。而與他們很不對付的關中世家集團,則靜靜地在那邊小聲交談著,好似在商議著什麽,即使看到李書實這邊氣氛似乎有些變化,卻也並沒有主動參與進來,反而似乎還在示意那些蠢蠢欲動的年輕人,遠離這裏。
至於李書實的那些老部下們,這個時候全都躲得遠遠的,趙雲更是被自家兩位夫人拉扯著出去放煙花了,身邊還跟著看上去多少有些孤單的太史慈和曹純。
哎,蘇小蘿莉啊,都是你惹的禍啊。
真想高歌一曲“我承認都是蘿莉惹的禍,那樣的蘿莉太美太溫柔,哪怕是心如鋼鐵也成繞指柔……”啊。
咳咳,讓我們將話題回轉吧。
皇甫嵩的話其實並不出乎李書實的意料之外,事實上早在長安之戰進行前,無論是程昱、沮授還是賈詡,甚至黃忠都通過各種方式提醒過李書實注意關中之戰結束後人心的變化。
是的,人心的變化。
之前在並州,別看李書實是個外來戶,但與匹馬入荊州的劉表不同,他身後可是跟著一大票猛將兄和經曆過鐵血戰爭的軍隊,甚至如果不是那個時候的董卓光芒如此之盛而李書實又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小毛頭,或許當年劉宏對李書實的態度就不會那麽的親切。
哪怕那位商人皇帝覺得自己與李書實的性相相當不錯。
所以李書實完全不需要靠當地豪強的支持便能夠將自己的意誌傳達下去,甚至如果有什麽不開眼的豪強想要挑戰李書實的威嚴。他會很開心得到了可以立威的那隻雞。
所以哪怕後來並州的豪強與李書實逐漸和解,但並州的體係早已確立,哪怕還不算完善,但留給那些世家豪強的位置卻已經非常有限。他們唯一能夠做的便是對未來下注,去賭李書實和並州軍的未來並投入足夠多的資本以確保未來的收益。
這對他們而言是一個頗有些無奈的選擇,但放眼天下,這樣的選擇卻又是必然的。因為在這個天下大亂的時代,如果並州想要發展,那麽無意義的內耗隻會讓雙方都喪失發展的最佳時機,那麽結果隻能是雙輸。甚至那些世家豪強會輸得更慘。
因為李書實手上握有絕對的槍杆子。
所以與其為那些已經坐滿了人的位子爭個頭破血流。還不如展望一下未來。
王淩、王昶、毌丘興、楊俊、司馬芝……他們的出現正是這些世家豪強心思通透的結果。
他們可以等,甚至等上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段,隻要並州軍能夠讓他們看到希望。他們甚至不介意因此而配合並州進行的一些改革,讓出一部分已經獲得的利益。
為了。隻是在未來可能獲得的更大收益。
事實上並州軍一直都做得不錯。
現實河西三郡。接著是朔州。並州軍不但展現出了銳意進取的勢頭,而且還給了司馬芝一個張掖郡太守的位置。這也算是向轉而支持自己的世家豪強們釋放善意信號,順便也是希望利用司馬芝來吸引配下的世家豪強將目光投向通往西域的商路。
不過。哪怕是得到了河西三郡和朔州,但並州的世家豪強依然沒有表現出太過強烈**,縱然有一些家族的旁係子弟填充到了官僚的隊伍之中,但更多的還是選擇進入到了李書實所興辦的官學之中,似乎對於在官學的學習生活還上了癮。
當然,最後的結論顯然不過是一句玩笑。
這些人依然在等待,縱然那些多出來的位置看上去很不錯,可一來整個朔州除了西河東部之外都比較艱苦,遠遠不如中原地區,同時那裏的環境也太過危險,哪怕有大軍坐鎮卻也沒有辦法完全封鎖邊境,依然需要時時提防小股胡騎的騷擾。
除非有勇氣或者有頭腦的人,否則想要在那種地方活下來,沒有一點運氣還真不行。
所以這些世家依然坐得很穩,甚至可以說他們可以坐的更穩,因為並州軍給了他們對未來足夠多的信心。
不過當突如其來的關中之戰結束以後,這些人終於坐不住了。
因為這裏是關中啊,三輔加上一個弘農,不論是在西漢還是東漢那可都是司隸近畿之地,是帝王稱霸的根本之地。哪怕這裏剛剛飽受戰爭的創傷,但這裏的魅力依舊無與倫比。
哪個家族不希望能夠在這裏紮根,哪個家族不希望自己的子弟擁有這裏的出身。司隸之地在大漢的地位就好像現代社會裏北京戶口和上海戶口的意義一樣,代表著天生似乎就高人一等,起步難度似乎就比別人低了一截。
當年涼州三明之一的張奐張然明,立下大功後對於朝廷發下的賞賜堅辭不授,卻希望能夠允許自己將家族從老家敦煌淵泉遷到了弘農。須知為了保證邊塞的人口,漢朝原則上是不允許邊塞百姓遷往內地,加入有人敢私自這麽做,是一種犯罪的行為。
或許張奐本人對於邊塞之地並無惡感,但為了家族考量,他還是選擇了搬家。畢竟不論是學術氛圍還是周邊環境,司隸地區顯然要好過邊塞太多太多。
更不要說隻有走出去,才能讓家族不局限於一片小小的天地內,讓家族因為這片小天地內的風景而你爭我奪。
走出去,隻有走出去,才能見識到更為廣闊的天地,才能讓家族變得更大更強。就算以後逐漸分裂成了新的家族,但作為擁有同樣一個姓氏和同樣一個祖先的後裔,總會有著奇妙的緣分聯係在一起,並將祖先的榮耀不斷傳承。
傳承,榮耀的傳承,想必不僅僅是世家豪強,就算是普通的人,乃至整個生物圈當中,都是難以抵擋的誘惑吧,這或許本就是銘刻在所有生物體內的本能。
河東與河內,因為經曆的動蕩不較少,所以相對而言顯得有些擁擠,雖然說當地的世家同樣有走出去的**,但之前多是通過與其他地方的家族進行利益交換的方式進行運作,可遠遠不像現在這般能夠有更加廣闊的選擇空間。
河南經過董卓的一把火原本是個好機會,但洛陽地底的那一次大探索卻讓很多人變得遲疑不前,哪怕李書實表示洛陽地區已經極為安全,卻依然無法打消眾人的疑慮。
相比之下,這些新獲得的土地上不但有大量的世家豪強因為戰亂而斷了香火,而且作為並州軍的支持者,背後擁有依靠的他們也更容易在當地紮下根來。
至於之後的經營問題,那就不需要並州軍去管理,或者說如果出了問題,那就隻能怨他們自己手段不行,倒是怪不到別人的頭上。
當然,就算是真的要搬家也不會全族大行動,他們不可能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讓家族成員全部離開他們的根本之地,他們隻會有選擇性的派出家族的成員前往三輔或者弘農任職,隻要那些家族成員幹得不錯,就能在他們所任職的地方慢慢紮下根來。
事實上中國古代各姓氏的遷徙除了災禍之外,這種分家的方式是最為常見的。
“老將軍是學的前輩,做事情肯定比學這樣的小輩想得周全,如今時局紛亂,正是需要老將軍為學守關把脈查缺補漏啊,如果有什麽好的建議,但說無妨。”
聽到李書實的表態,皇甫嵩臉上露出了少許得意的笑容看向了身邊的朱儁,而朱儁也完全不避諱李書實的回了皇甫嵩一個帶著歉意的笑容。
總覺得在李書實所不知道的地方,這幾個老家夥之間似乎發生了什麽有♂趣的故事啊……
“剛才是誰一副準備尋死的模樣,怎麽現在又高興地快忘乎所以了。”
“本來以為如盧公故去後我的心也死了,對什麽事情都沒了興致,如此一來不論主公如何處罰對我而言都是一種解脫。隻是未曾想,當我看到主公雙眼中的寒意時,卻又發現自己似乎並非自己所想那般無欲無窮。就像盧公之前說過的那樣,或許我從來都沒有真正正視自己。”
“看樣子子翔是恢複過來了。之前主公似乎有意讓畿來勸服子翔,不曾想主公自己便已經讓子翔幡然醒悟,看樣子我身上的擔子倒是輕了不少。”
“如果沒有伯侯你的支持,我是決計沒有辦法成功的,那裏可是金城啊……”
將張燕從上郡調往金城,看上去似乎是平調,金城和上郡一樣,都是漢胡雜居,雖說漢朝對金城的掌控力要遠高於上郡,但經過連年征戰,金城如今也差不多十室六七空的樣子,人口銳減下倒也說不清楚金城和上郡到底哪一邊會更加清苦一些。
但隻是從表麵上張燕好像並沒有什麽損失,實際上張燕所要麵對的形勢極為嚴苛。
當年張燕初到雲中,身邊可是跟隨了黑山軍將近三十萬可戰之人,若再算上拖家帶口的一些老弱病婦,以及後來陸陸續續吸納的一些其他地區的黃巾軍殘餘和弱小的胡人部落。可以說李書實當年策劃的這一大動作讓朔州憑空增加了超過十萬戶人口。
這些增加的人口即使不能全部集中於雲中郡內,經過幾年的戰場洗禮和淘汰,不論在雲中還是在上郡,張燕的手上都能握有高達五六萬的龐大軍隊。這支部隊就算無法與李書實麾下的並州精銳相比,但區區一郡的豪強那還是可以碾壓一切無壓力。
可是這支部隊中的大部分將會被留在朔州,張燕隻能帶著少數心腹前往金城上任。
大概最多不超過三千的樣子。
這麽多部隊能幹什麽呢?
也就頂多可以保證到了金城沒有豪強敢於欺負這位被發配至此的太守大人。
僅此而已。
張燕甚至連發動一場對當地豪強的殲滅戰的人手都不夠。
這樣的評價並非誇張,因為這裏不是別的地方,這裏可是金城啊!
金城和隴西,可以說是大漢西部邊陲當中戰鬥力最強的兩個地方。這裏不像北部的武威、張掖等河西走廊地區,南部有祁連山脈這樣的天然屏障。僅僅隻能從幾處隘口入寇;也不像南部的益州地區擁有龐大的橫斷山脈作為天然的屏障。使得戰鬥都發生在無法展開兵力的山地之中,從而限製了戰鬥規模的升級,同時豐富的物產也讓貿易代替戰爭讓這裏的各個種族有著更為和平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
隻有這裏,需要直麵從青海高原上直奔而下的羌人。直麵那些矢誌不渝要報先祖之仇的彪悍部落。直麵那些在高原和荒漠中鍛煉出了強悍體格的戰士。
甚至金城西部的湟中地區。本就是大漢曾經最為倚重的外族雇傭兵的基地。
能夠在這種地方生存下來的豪強,每一家都有著他們獨特的生存之道,但同樣每一家都有著足夠抵禦外敵的力量。因為隻有擁有這種力量,這些家族才有生存的基礎。
哪怕經過李文侯和北宮伯玉等人的叛亂,韓遂如同洗地一般的清剿,讓羌人和地方豪強兩方麵都遭受了重創,但假如張燕以為這些人可以隨意拿捏,那麽那些喜歡戰鬥的民族和人士一定會讓他知道知道滿頭包的滋味。
所以金城一行,對張燕而言絕對是巨大的考驗。
成,他可以憑借金城獲得的力量重新回到並州軍高層的視線之中。
敗,沒話說,就用他的鮮血和生命來償還他之前因為頭腦不冷靜而犯下的錯誤吧。
當然,為了防止張燕認為自己變成了一枚棄子,杜畿的作用便顯得非常的重要了。
而從李書實透露給杜畿對他的安排,以及杜畿隱隱約約透露給張燕的消息,杜畿的位置顯然可以保證隻要張燕不是被偷襲打了個措手不及,基本上都能救得回來。
既然如此,張燕覺得自己還需要擔心什麽,好好大幹一場吧。
為了曾對他寄予厚望並教會他很多道理可是他卻一直沒能叫出口的老師盧植,也是為了同樣對他抱以期望根據入門順序還應該算是他師兄的李書實。
更是,為了讓他這麽一個原本僅僅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混混遊俠兒有機會名垂青史!
不過現在,還是先和杜畿謀上一醉吧,否則那一壇子好酒都快被他喝光了。
而李書實,則踏著八字迷蹤步,晃晃悠悠地回到了屬於他的位置上。
此時圍攏在這張桌子旁邊的,不再是程昱、賈詡這樣的心腹謀士,而是換成了皇甫嵩、朱儁、王柔、司馬防、閻忠這樣一群年紀比較大而且在李書實麾下地位頗為超然的人物。
看他們互相之間很是熟絡的模樣,李書實似乎想到了什麽有趣的事情,臉上露出了愉悅的笑容,不過今天是冬節,除了極個別特殊的存在之外大家臉上的表情似乎也都差不多。
“來來來,我與大家幹一杯,感謝大家對並州如今的繁榮所做出的貢獻。”
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這是一個魔幻的世界,雖然李書實剛剛還一副即將倒下的模樣,可是隨著蘇小蘿莉輕輕抵住了他的腰眼,幾乎在轉瞬之間。李書實便在原地滿血滿狀態複活。
所以說和自家如此凶殘的蘿莉相比,那些個什麽哥,什麽姐的都弱爆了啊。
當然,這是隻屬於李書實的專屬服務,其他人是享受不到滴~
正因為如此……
“清兒,不要以為我看不到,快點把筷子收起來,不準喝就是不準喝,沒到二十歲你就不允許喝酒!那邊的那隻,別以為我沒看到你剛剛偷偷從我桌子上拿了什麽。馬夫人。麻煩你管一管她,上次喝多了耍酒瘋的帳我還沒跟她算呢。”
趁著身邊的老家夥放下酒杯的空當,李書實趁機管理一下家裏的幾隻很“調皮”的蘿莉。
其實這原本應該是蘇小蘿莉的工作,可惜今天不知道怎麽回事。蘇小蘿莉完全一副“我是淑女我安靜”的模樣。除了為李書實醒醒酒擦擦汗之外就一直安靜地待在他身邊。那存在感之低如果她不主動出現就算是賈詡也都忘記了身邊還存在著一個“危險”的人物。
而對於李書實如同嘮嘮叨叨令人討厭的哥哥一樣一會訓斥一會安撫一群到了叛逆期的妹妹的表現,這群或為老不尊或表麵上威嚴有度的長者全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看上去都是多出了幾分慈祥的感覺。
這不。你看那邊的某隻死螞蟻和他的弟弟司馬孚那像是見了鬼一樣的表情就知道,這老頭平日裏在家可都沒怎麽給他們兄弟幾個好臉色,還真是紅果果的差別待遇啊。
所以說李書實倒是大可以將“傻哥哥”的角色再繼續進行一會。
尤其是他發現今天,或者說一直以來都存在感不是很高的橋蘿莉因為自己的舉動而使得她臉上多了幾分溫暖的笑意,勁頭當真是又足了幾分。
當然,如果李書實要是知道橋蘿莉在另外的某個條件下也會露出甜美的笑容,而且那笑容的味道也與今天的笑容不太一樣的話,他又會是怎樣的表情呢。
失落?還是憤怒?
又或者幹脆借機會撲到某隻蘿莉的懷抱裏求安慰?
或許從最開始對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就已經心知肚明了吧。
嬉鬧了一陣後,新的談話終於開始了。
“州牧大人,如今拿下了涼州和司隸全境,不知明年開春後如何安排這些新附之地。我們這些人這幾年也算是冷眼旁觀了許久,心裏多少也有些想法,希望能和州牧大人說說。”
最先開口的是皇甫嵩。
雖然口氣上采取的是拉家常的方式,但態度上卻基本上和正式的談話沒有多少區別了。
這個時候,西涼軍的降將們正在那邊興致勃勃的“拚殺”,雖然喊殺聲震天響,但眼瞅著有一個算一個,都到了鑽桌子的程度。而與他們很不對付的關中世家集團,則靜靜地在那邊小聲交談著,好似在商議著什麽,即使看到李書實這邊氣氛似乎有些變化,卻也並沒有主動參與進來,反而似乎還在示意那些蠢蠢欲動的年輕人,遠離這裏。
至於李書實的那些老部下們,這個時候全都躲得遠遠的,趙雲更是被自家兩位夫人拉扯著出去放煙花了,身邊還跟著看上去多少有些孤單的太史慈和曹純。
哎,蘇小蘿莉啊,都是你惹的禍啊。
真想高歌一曲“我承認都是蘿莉惹的禍,那樣的蘿莉太美太溫柔,哪怕是心如鋼鐵也成繞指柔……”啊。
咳咳,讓我們將話題回轉吧。
皇甫嵩的話其實並不出乎李書實的意料之外,事實上早在長安之戰進行前,無論是程昱、沮授還是賈詡,甚至黃忠都通過各種方式提醒過李書實注意關中之戰結束後人心的變化。
是的,人心的變化。
之前在並州,別看李書實是個外來戶,但與匹馬入荊州的劉表不同,他身後可是跟著一大票猛將兄和經曆過鐵血戰爭的軍隊,甚至如果不是那個時候的董卓光芒如此之盛而李書實又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小毛頭,或許當年劉宏對李書實的態度就不會那麽的親切。
哪怕那位商人皇帝覺得自己與李書實的性相相當不錯。
所以李書實完全不需要靠當地豪強的支持便能夠將自己的意誌傳達下去,甚至如果有什麽不開眼的豪強想要挑戰李書實的威嚴。他會很開心得到了可以立威的那隻雞。
所以哪怕後來並州的豪強與李書實逐漸和解,但並州的體係早已確立,哪怕還不算完善,但留給那些世家豪強的位置卻已經非常有限。他們唯一能夠做的便是對未來下注,去賭李書實和並州軍的未來並投入足夠多的資本以確保未來的收益。
這對他們而言是一個頗有些無奈的選擇,但放眼天下,這樣的選擇卻又是必然的。因為在這個天下大亂的時代,如果並州想要發展,那麽無意義的內耗隻會讓雙方都喪失發展的最佳時機,那麽結果隻能是雙輸。甚至那些世家豪強會輸得更慘。
因為李書實手上握有絕對的槍杆子。
所以與其為那些已經坐滿了人的位子爭個頭破血流。還不如展望一下未來。
王淩、王昶、毌丘興、楊俊、司馬芝……他們的出現正是這些世家豪強心思通透的結果。
他們可以等,甚至等上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段,隻要並州軍能夠讓他們看到希望。他們甚至不介意因此而配合並州進行的一些改革,讓出一部分已經獲得的利益。
為了。隻是在未來可能獲得的更大收益。
事實上並州軍一直都做得不錯。
現實河西三郡。接著是朔州。並州軍不但展現出了銳意進取的勢頭,而且還給了司馬芝一個張掖郡太守的位置。這也算是向轉而支持自己的世家豪強們釋放善意信號,順便也是希望利用司馬芝來吸引配下的世家豪強將目光投向通往西域的商路。
不過。哪怕是得到了河西三郡和朔州,但並州的世家豪強依然沒有表現出太過強烈**,縱然有一些家族的旁係子弟填充到了官僚的隊伍之中,但更多的還是選擇進入到了李書實所興辦的官學之中,似乎對於在官學的學習生活還上了癮。
當然,最後的結論顯然不過是一句玩笑。
這些人依然在等待,縱然那些多出來的位置看上去很不錯,可一來整個朔州除了西河東部之外都比較艱苦,遠遠不如中原地區,同時那裏的環境也太過危險,哪怕有大軍坐鎮卻也沒有辦法完全封鎖邊境,依然需要時時提防小股胡騎的騷擾。
除非有勇氣或者有頭腦的人,否則想要在那種地方活下來,沒有一點運氣還真不行。
所以這些世家依然坐得很穩,甚至可以說他們可以坐的更穩,因為並州軍給了他們對未來足夠多的信心。
不過當突如其來的關中之戰結束以後,這些人終於坐不住了。
因為這裏是關中啊,三輔加上一個弘農,不論是在西漢還是東漢那可都是司隸近畿之地,是帝王稱霸的根本之地。哪怕這裏剛剛飽受戰爭的創傷,但這裏的魅力依舊無與倫比。
哪個家族不希望能夠在這裏紮根,哪個家族不希望自己的子弟擁有這裏的出身。司隸之地在大漢的地位就好像現代社會裏北京戶口和上海戶口的意義一樣,代表著天生似乎就高人一等,起步難度似乎就比別人低了一截。
當年涼州三明之一的張奐張然明,立下大功後對於朝廷發下的賞賜堅辭不授,卻希望能夠允許自己將家族從老家敦煌淵泉遷到了弘農。須知為了保證邊塞的人口,漢朝原則上是不允許邊塞百姓遷往內地,加入有人敢私自這麽做,是一種犯罪的行為。
或許張奐本人對於邊塞之地並無惡感,但為了家族考量,他還是選擇了搬家。畢竟不論是學術氛圍還是周邊環境,司隸地區顯然要好過邊塞太多太多。
更不要說隻有走出去,才能讓家族不局限於一片小小的天地內,讓家族因為這片小天地內的風景而你爭我奪。
走出去,隻有走出去,才能見識到更為廣闊的天地,才能讓家族變得更大更強。就算以後逐漸分裂成了新的家族,但作為擁有同樣一個姓氏和同樣一個祖先的後裔,總會有著奇妙的緣分聯係在一起,並將祖先的榮耀不斷傳承。
傳承,榮耀的傳承,想必不僅僅是世家豪強,就算是普通的人,乃至整個生物圈當中,都是難以抵擋的誘惑吧,這或許本就是銘刻在所有生物體內的本能。
河東與河內,因為經曆的動蕩不較少,所以相對而言顯得有些擁擠,雖然說當地的世家同樣有走出去的**,但之前多是通過與其他地方的家族進行利益交換的方式進行運作,可遠遠不像現在這般能夠有更加廣闊的選擇空間。
河南經過董卓的一把火原本是個好機會,但洛陽地底的那一次大探索卻讓很多人變得遲疑不前,哪怕李書實表示洛陽地區已經極為安全,卻依然無法打消眾人的疑慮。
相比之下,這些新獲得的土地上不但有大量的世家豪強因為戰亂而斷了香火,而且作為並州軍的支持者,背後擁有依靠的他們也更容易在當地紮下根來。
至於之後的經營問題,那就不需要並州軍去管理,或者說如果出了問題,那就隻能怨他們自己手段不行,倒是怪不到別人的頭上。
當然,就算是真的要搬家也不會全族大行動,他們不可能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讓家族成員全部離開他們的根本之地,他們隻會有選擇性的派出家族的成員前往三輔或者弘農任職,隻要那些家族成員幹得不錯,就能在他們所任職的地方慢慢紮下根來。
事實上中國古代各姓氏的遷徙除了災禍之外,這種分家的方式是最為常見的。
“老將軍是學的前輩,做事情肯定比學這樣的小輩想得周全,如今時局紛亂,正是需要老將軍為學守關把脈查缺補漏啊,如果有什麽好的建議,但說無妨。”
聽到李書實的表態,皇甫嵩臉上露出了少許得意的笑容看向了身邊的朱儁,而朱儁也完全不避諱李書實的回了皇甫嵩一個帶著歉意的笑容。
總覺得在李書實所不知道的地方,這幾個老家夥之間似乎發生了什麽有♂趣的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