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鶴氅,手執藜杖,碧眼童顏。<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tw</strong>-..-


    第二次與孫策見麵時的於吉,不論是穿著上還是麵容上都有了極大的變化。


    感覺就好像去了某個思密達國做了一套高端整容大餐回來後一般。


    雖然從實際上來說,別說思密達國的技術,就算是現有的人類技術,估計想要讓一個人在不化妝的情況下實現月前還是一副耄耋老人,月後便是童顏巨,哦不,是鶴發童顏的模樣也是不可能的吧,畢竟隻聽說過有給腦袋換個身體的技術,可沒聽說給身體換個腦袋的技術。


    別說孫策這樣脾氣有些急躁的家夥,就算是周瑜看到眼前這幅模樣的於吉也忍不住眼角有些‘抽’搐,至於那些普通的士兵百姓,現在更是已經點起了名貴的熏香拜服於道路兩旁。


    就和婁縣那日所發生的一切毫無二致,於吉所能掀起的風‘潮’遠遠超過了孫策這位江東之主。


    “狂道怎敢在此煽‘惑’人心!”


    雖然人是孫策請來的,但看起來孫策一丁點也沒有“禮賢下士”的打算,甚至剛一見麵便是聲‘色’俱厲的來了一句質問,看起來若是於吉應答不對,隻怕下一刻就會遭遇到刀劍臨身。


    隻不過這一次,事先已經有所商量的周瑜不會如上一次那般站出來阻撓孫策,甚至到了現在這個時候,這位江東出名的儒雅男子帶著一臉從容的微笑靜靜欣賞著孫策那看起來有些魯莽的舉動以及於吉那與上次婁縣之時毫無二致的從容和淡定。


    “貧道乃琅邪宮道士,順帝時曾入山采‘藥’,得神書於陽曲泉水上,號曰《太平清領道》。凡百餘卷,皆治病救人之方術。貧道得之,直到此時,一直代天宣化,普救萬人。未曾取人毫厘之物,更何況是煽‘惑’人心呢。今來到此地,也不過是想要解除百姓所受病痛之苦罷了。”


    “你說你絲毫不取於人,那麽汝身上衣物,所用飲食,從何而得?在我看來。你這樣的行為與當日妖道黃巾張角之流又有何異,若是不加限製,必生後患!”


    說完,便招呼左右,一副要將於吉拿下問斬的趨勢。士兵們看起來似乎對於這樣的命令還略有些猶豫。不過終究還是服從了作為主君的孫策,可是以張昭為首的那些孫策所信賴的部下,眼瞅著這一次周瑜不知道因為何種原因沒有繼續阻止孫策的行為,卻變得焦急起來。


    周瑜自然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去拆自己好基友的台,更別說很熟悉孫策脾‘性’的他很清楚地知道現在的孫策雖然看起來惱怒異常,但卻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克製,可以說於吉的確是奧斯卡級的好演員,不過若說孫策是個蹩腳的演員。周瑜絕對會笑岔了氣。


    無可奈何之下,張昭隻好帶著那些支持孫策的文官們向孫策禁言,表示眼前這於吉道人真的在江東活動這數十載中並沒有犯下什麽過錯。若是殺害掉,絕對不是人主該做的事情。


    可惜看起來孫策就算被群臣進諫依舊是餘怒未消,可是卻又不好違逆臣下的苦口勸誡,最終也隻能一副怒氣衝衝的模樣選擇了一個較為折衷的方案,便是將這於吉道人投入大牢,等到查實其確實是個好人。再放出來賠罪也不算遲——雖然這種情況大概應該不可能出現。


    不過既然主君已經從某種程度上接受了臣下的提議,那麽身為臣子也該見好就收。畢竟他們就算比不得周瑜那樣的好基友,但也算得上很了解孫策的脾氣。知道這位君主雖然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軟硬不吃,但比起軟的來,硬抗的行為顯然更容易‘激’起他的怒火和瘋狂。


    於是在孫策後退一步的前提下,大臣們終於紛紛告辭離開,不過今日的會議也就此宣告結束。


    不過對於孫策和周瑜而言,於吉反而是他們最先要解決的存在,區區一次內政會議,就算推遲個十天半月,其實認真說起來也不會影響太多的事情,很多事情如果不是要進行什麽重大的改革,就算蕭規曹隨也不會引發太大的問題,不可能動搖孫策軍的根本。


    不過,剛剛試探出了部下們對於此事的反應,孫策卻又不得不麵對另外的一尊“大神”在此事上對他的責難,而且這尊“大神”的威脅程度從某個角度而言比那些臣子們還要厲害。


    這邊是孫策的親生母親和他親生母親的妹妹,也是他老爹孫堅的兩位遺孀吳氏太夫人姐妹。


    孫策雖然在外麵風風火火,在戰場上更是殺伐果斷砍人無數,可是在家中卻也算得上是孝子賢孫,對於喪失了丈夫的兩位母親雖不能說是百依百順,但也對她們的要求盡量予以滿足。[..tw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所以當他決定采取這樣的行動時,便已經想到了可能會遭遇到的後果。


    說起來兩位吳夫人自從孫堅戰歿後便一直身具靜室,並不過多過分世事,就算如今孫策早已成年,卻已經沒有妻妾在身邊照料也沒有太多幹涉,或者說她們或許還在期待孫策能夠與那位袁家的美麗少‘女’產生什麽美妙的結局,期望孫策能夠回心轉意。


    隻是對於於吉道人被投入大牢這件事,兩個人卻無論如何不能不管。


    這個時代佛教徒的影響力還很有限,反而是道教的黃老之學,同樣講究清靜無為的思想對於已經失去依靠的兩位‘婦’人有著很大的吸引力,而於吉不但是非常有名的長壽仙長,而且在江東之地有著很大的名聲,於公於‘私’,就算是這兩位接近隱居的‘婦’人也在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


    “我聽說策兒你用縲絏將有著‘神仙’稱呼的於吉道人捉了起來,可是此人曾經很多次醫治了各種疾病和創傷,讓上到世家名士,下到普通的百姓和士兵都非常敬仰他。這樣的人你就算懷疑他是有野心的人,也不能隨意加害,更不要說還可能為你自身帶來無窮的禍患。”


    對於自己母親的勸誡,孫策根本不為所動,不過他顯然不可能正麵頂撞自己的母親。所以也隻是重申了自己將會仔細調查,既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的決心。


    當然,這同樣再一次堅定了他要除掉於吉這個道人的決心。


    如果說以前他想要除掉於吉,是本能覺得受到百姓擁戴擁有巨大聲望的於吉是自己統治江東的一個可能的禍患,所以想要提前予以清除。可是到了現在。感受到對方那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孫策已經將對方當做是自己前進道路上一塊極為巨大的絆腳石。


    不過母親對兒子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正因為擔心於吉還擁有什麽不可預知的後手,所‘欲’孫策就算心中的烈火不斷灼燒著心肺,卻也依然強自克製。繼續他和周瑜的計劃。


    不過,還未等到孫策和周瑜進行他們下一步的計劃,一個他們意想不到的人跳了出來。


    這個人便是孫策在袁術麾下效力的時候便對其非常佩服並放棄了袁術給予的官職傾力追隨的老部下呂範呂子衡。


    呂範雖然在孫策陣營中算不得什麽太過起眼的人物,但是他的身份卻十分的特殊——或許他追隨孫策的時間比不上從孫堅時代便為孫家服務的如程普、黃蓋、韓當、朱治等人,但他追隨孫策的時候,卻恰好是從孫策年紀尚輕,雖然剛剛有了些名聲卻沒有資格獨立領兵的時候,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的慧眼識珠。甚至孫策得以被袁術啟用,呂範也是出了很大的力氣。


    而到了現在,別看呂範的官職不高。掛著都督的頭銜卻根本沒有獨立領兵的可能‘性’,整天待在吳縣孫策的討逆將軍府衙裏當文官,可以算得上是有名無實的典範,可事實上呂範卻掌管著孫策軍的中央財政大權,不論是孫策的內帑,還是孫策軍的國庫。都由其負責。


    說白了呂範的地位就相當於如今的財政部長一般,而且還是米帝的財政部長。絕對實權人物。


    所以說由此便可以知曉孫策對呂範的信任,也同樣可以知曉這呂範的本事到底如何。


    而且呂範不但善於相人和管理財務。而且還頗為善於卜算(注),雖然隻能算是一種業餘愛好,但久而久之卻也有了一點點名聲,偶爾一用倒也有著不錯的準確率。


    於是,在張昭等人不斷設法營救於吉未果的時候,他終於也站了出來。


    “我聽很多人說,這於吉道人除了能夠使用特製的符水治病救人,還很擅長祈風禱雨,正好現如今丹陽、會稽大旱,如果放任下去,一定會影響到我軍今年的各項財政收入,如果能夠令那於吉道人祈得甘霖,不但可以將功贖罪,而且將軍也能窺得於吉道人的一些本事。”


    呂範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雖然論親厚比不得周瑜這位好基友,論聲望也比不得張昭、張紘這些淮泗名士,又或者虞翻、顧雍這樣的江東名士,但對於他的發言,就算是周瑜這樣心高氣傲之輩也不能完全不在乎,更不要說他的說法其實蠻符合周瑜的想法。雖然這樣的做法或許會讓於吉的名望更進一步,但對於下定決心要除掉對方的孫策而言,卻也不在乎到底是增加了一星半點還是許許多多,隻要能夠讓他更看清楚敵人的實力就好。


    當然,也因為這次建言,呂範在江東孫策軍的僚屬麵前,也更多出了幾分地位,甚至孫策親口許諾,日後會令其統率部隊,本職工作不便的前提下參與到清剿山越豪帥的戰鬥中。


    好吧,其實主要是孫策原本用著呂範太過順手不太想放手,倒也不是真的想要壓製呂範這樣一個他很信賴的心腹,現如今既然有了一個好的借口,自然是為其打開上升通道。


    至於於吉老道,對於孫策的提議自然是欣然同意,畢竟如果力所能及,這樣的事情絕對可以提升他在民間之中的聲望,如果不是如今生逢‘亂’世,他或許還能憑此進入中樞得到供奉。


    改變天象可以說一直是修道之人的最高追求,但凡能夠獨立做到這一點的無不是傳說中的仙人級存在——可事實上人類與天地相比較是何等的渺小。想憑借一人之力便改天換地無異於緣木求魚,甚至就連蘇小蘿莉這樣非人的存在,能夠讓天象暫時‘性’的做出停頓已經算得上是極為恐怖的力量,更不要說那些生命如同白駒過隙一般的普通人。


    事實上如果真的是憑借個人之力改變天象,那與其說是改變了天象。倒還不如說是順應天意——比如讓一會就會放晴的天空提前放晴,又或者讓本就已經積攢了大量水氣的天空降下甘霖,這些都屬於順勢而為,不論是難度還是對自身的消耗都被降低到了最低點。


    不過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力顯然是令所有物種都不得不驚歎的存在——當他們意識到憑借個人之力是無法突破拿到對於人類而言近乎於登天的枷鎖,於是他們在實踐中‘摸’索出了團結配合可以擁有更大力量的方法,他們也發明出了利用某些神秘的儀式和物品可以提高成功的幾率和成功後所能達成的效果——各種各樣的手段不斷被研究出來並通過實踐來驗證。


    雖然由於人類的劣根‘性’。這些被發明出來的方法往往並不會被廣泛傳播,為了保證個人或者小集團的利益而被限製在了有限的範圍內傳播,但終究還是為人類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就比如旋‘門’關前,為了能夠獲得令青龍登場的戰場環境,諸侯聯軍又是擺設祭壇。又是眾人聯手,最終成功令旋‘門’關方圓數十裏之內天降豪雨,而範圍之外陽光明媚,而後青龍登場讓原本洛陽八關中最為重要的一道雄關旋‘門’關化為一堆碎石廢墟。


    再比如並州軍圍攻長安的戰役中,蘇小蘿莉同樣利用複雜的陣圖,從而令天候變為適宜玄武禦姐出場的條件,從而令西涼軍再一次嚐到了那種歸天滅地的滋味,而比起旋‘門’關的那一戰他們尚且還擁有白虎助陣保證了己方勉強能夠與敵人處於同一層麵進行作戰。長安之戰沒有了有能力召喚出白虎的文官部隊,在那毀天滅地的攻擊下便隻能瑟瑟發抖(無霧)。


    由此可見,想要逆天改勢。就算個人的力量足夠的強大,也是需要很多輔助的手段才能達成,想要單憑個人英雄主義搞定一切,就算是蘇小蘿莉這樣的非人類一般的存在,在事後也陷入到虛弱之中很長一段時間……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其難得的撒嬌時間也說不一定。


    反正當時懷抱著香噴噴軟乎乎的蘇小蘿莉,李書實表示就算是在戰場上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咳咳。閑話休提。


    之所以說這麽多,完全是因為孫策雖然聽從了呂範的建議。但是卻也絲毫沒有放過於吉的*,他同意了讓於吉求雨不假。但是卻並沒有安排任何的人手予以幫助,就算於吉的徒子徒孫也因為“擔心有‘奸’細‘混’入”之類的緣由阻止了他們可能給予於吉的幫助。


    也就是說,於吉需要像蘇小蘿莉在長安城外所做的那樣,獨立一個人的情況下借助某些手段獨立完成這次求雨的過程——為了測試於吉老道的極限,孫策自然要對其諸多限製。


    可惜就算如此,於吉看起來也依舊還是那般風輕雲淡,似乎孫策所提的一切要求都對其構不成任何的困擾,在他人眼中天大的困難,在他這裏都變成了清風拂麵,迎刃而解。


    雖然這樣的態度令孫策對其的忌憚增加了不少,但也同樣這位好戰分子感到一種從骨髓中滲透出來的興奮感,或許也隻有將這樣的一位能人異士送入地府,看著他在絕望中不斷翱的感覺,才能真正讓猛虎感到滿足……不,這種玩‘弄’已經失敗對手的大概應該被稱為豺狼吧。


    搖了搖頭,將這種突如其來的莫名其妙感覺驅逐出腦海,孫策饒有興趣的準備看戲。


    雖然隻有一個人,但於吉總算還是能夠指揮一些士兵為他打下手,這倒不是孫策真的有那麽“大發慈悲”,僅僅隻是因為兩位吳太夫人關照過,他也的確不可能做得太過分。


    嗯,至少不會讓孫策將於吉綁在柱子上。然後在身子底下堆滿了柴薪,然後再澆上幾桶菜籽油什麽的,就好像鮮‘花’廣場上的布魯諾——可象者是追求真理而死,而前者的死因則恐怕會寫上諸如“跳大神失敗”或者“妖道突發神經”之類的說法。


    反正也不過是築起了一座看起來有些簡陋的祭壇而已,那些所謂的“法器”也都是一些很普普通通的東西。作為“祭品”的三牲,即麞、鹿、麂或許是最值錢的東西,不過或許從這裏也能看得出來於吉老道和他的徒子徒孫們平日裏到底都能夠吃到些什麽了。


    雖然那些祭品是用來供奉天神先祖,但最終還是要進入到活人的胃袋裏去,在這方麵國人總是顯得很節儉也很實用,甚至因為祭祀後對‘肉’的處理問題。也能衍生出很多恩怨情仇。


    手執藜杖,腳踏方步,口中念念有詞——於吉老道的身處的祭壇雖然很是簡陋,完全無法與諸侯聯軍所築的三層高台所比,周圍更是沒有隨從‘侍’衛保駕。剛才那些幫助他的士兵已經離開了這裏,隻留下了兩位一臉橫‘肉’手執鬼頭大刀的士兵,一看就知道他們到底想要做什麽。


    可是這些外物似乎都無法影響到於吉老道,他依然邁著玄妙的步伐,腳踏七星,身轉八卦,頭頂三‘花’,就好像人們期待中的那種得道之人。賣相十足到了讓大多數人都有種頂禮膜拜的感覺,就算是孫策和周瑜兩位好基友,也漸漸隻是怔怔的看向那裏。


    不得不說。於吉老道此時給人的感覺的確很特別,或許普通人看來隻能感覺到這個老道長是神仙中人,一定有著不凡的本領,可是在孫策、周瑜這些人看來,這些玄而又玄的東西雖然他們同樣沒有辦法解釋,但是卻似乎對自己有了很多更加無法解釋的啟發。


    不論是武藝、兵法。還是為人之道,為政之道。那些聰慧之人總會在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然後更加貪婪地注視著正在祭壇上做法的那個人。期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收獲。


    就算原本對於吉喊打喊殺的孫策,這個時候也陷入到了這種玄妙的境界之中,甚至因為他那在這個時代之中也算得上頂尖的戰鬥力,或許他能夠得到的東西更多。


    在這樣的氣氛中,忽見一團黑氣從祭壇上空升起,進而衝入更高的九天之上,逐漸融入到原本的天青‘色’的天幕。


    很快,原本天青‘色’的天空,便生出一片片烏黑的‘陰’雲,時間已經接近晌午,可是吳縣的眾人卻絲毫感受不到原本應該在這個時候出現的太陽的炙烤,他們隻覺得‘陰’風陣陣,那突如其來的狂風似乎能夠吹透他們身上的衣甲,令他們仿佛重新回到了數九寒冬一般。


    烏雲在翻滾,在醞釀,視力好的人似乎還能看到不斷在烏雲中隱隱透‘射’出的點點翻滾的明亮。


    似乎上天已經蓄勢待發,下一刻,便會有甘霖降下。


    可是等了許久,卻隻見烏雲翻滾,雷電在其中醞釀,唯獨不見哪怕是極細的雨絲落下。


    莫非這於吉也終究黔驢技窮了,無以為繼了麽?


    就在眾人忍不住對於吉產生懷疑,就在孫策的臉上‘露’出勝利的微笑,就在於吉的徒子徒孫們忍不住為自家祖師暗自焦急之時……


    隻有於吉,隻有於吉老道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依舊還是那樣從容,依舊還是那樣平靜,就仿佛眼前的一切隻不過是即將到來的前奏,那傾盆的大雨終將會在其應該出現的時候出現。


    大概是被這種情緒所感染,大部分無知百姓又都再一次安下心來,完全沒有意識到剛才他們的那些想法到底對他們心底的信仰是多麽的不敬——不過這大概也是理所當然的吧,畢竟中原千年文明史,就算曾經幾乎快要成為大漢國教的太一教最重要逐漸失去影響力,對於以實用主義為思想的大漢王朝而言,與其去信仰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倒不如做些實際有效的事情來得更有意義一些,或者說去祭拜那幾隻雖然也很有影響力但是一般時候總是睡大覺的聖獸們。


    就在大家的翹首期盼中,突然!於吉雙目圓睜,手中藜杖遙指蒼天,張口發出無聲的怒吼,甚至就連那漂漂的長須也隨風四散,狀若修羅,好似即將有什麽重要的事情會在下一刻出現。


    天更黑了。


    注:根據《三國誌》記載,善於術數並在荊州之戰中對關羽動向進行卜算的人應該叫做吳範字文則,《三國演義》將這個功勞推給了呂範大概是如趙雲那樣與陳到合體了吧,不過從呂範追隨孫策的過程中看,說其擁有相麵卜算的能力或許也不為過?q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人物的英傑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服部正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服部正成並收藏小人物的英傑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