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並州人,隻要他們願意,便隨時都能夠令人感受到他們的恐怖。[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
並州軍突襲渡口的消息並沒有延遲太長的時間便傳到早已渡過黃河的顏良耳中,顯然作為那支進攻部隊的主將曹性並沒有隱瞞這個消息的想法,否則顏良至少要在三天後才能拿到相同的情報。
雖然一起聽到這個消息的那些顏良的副將都希望顏良能夠選擇回軍,就算奪不下渡口也至少應該考慮撤回到黃河以北,畢竟這種後路斷絕的情況雖然有可能激發起戰士們的拚死決心,但這也僅僅隻能在短時間內的某次戰鬥起作用,當他們的補給問題嚴重到了眾所周知的時候,距離這支隊伍不戰而潰的時候也就不遠了。
可是顏良顯然早已下定決心,並不會輕易動搖。
或許早在最開始,他就已經有了這樣的覺悟吧——如果不能讓曹操軍付出應有的代價,他顏良顏公驥便不打算再考慮撤回到河北的可能!
唯一不知道的,或許隻有身為主公的袁紹,是否會願意原諒他這個任性的手下。
越過黃河,顏良並沒有選擇領兵前往白馬。
那裏固然是他的好基友文醜戰死的地方,理論上應該前往憑吊一番。可是在文醜的屍首已經被送還,而且他還率領著五千大軍的情況下,顯然不可能做出如此任性的事情。
雖然說任性出兵什麽的已經是天大的任性,可是人往往就是這麽的奇怪不是麽。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則在於此時的白馬地區,已經變成了近乎於一片白地——隨著袁紹將戰爭的矛頭直指曹操,了解了袁紹真實意圖的曹操自然也不可能再坐以待斃。固然需要花費一些口舌甚至暴力,可是曹操依然將位於戰線最前沿的白馬和濮陽等地的百姓全部前往南方。尤其是直麵黃河對麵黎陽駐紮著的袁紹軍的白馬地區,更是被曹操實行了堅壁清野的政策,真正做到不留給袁紹一個人。一粒糧。
所以說顏良如果前往白馬,或許可以聯係到袁紹並獲得補給。可若是袁紹強命招其返回,並動用斷絕糧草的殺手鐧,那麽顏良的部隊就可真的是陷入到死地之中。
所以顏良馬不停蹄,一路向南,直撲完全沒有防備酸棗地區。
從酸棗,過濮水下封丘,得浚儀越汴水,顏良所部一路上可以說是無人能擋。而且也因為沿途不但得到了足夠的補給。並且顏良也沒有太過管理部隊的軍紀,讓士兵們可以盡情發泄他們的暴戾,所以這支深入曹操控製範圍內的孤軍竟然一直保持著極為高昂的士氣。
不過他們順利的行動也終於到了快要結束的時候。
“再往南便是河南郡的開封地區,東南則是陳留郡的治所陳留城。陳留城作為陳留郡治所,經過張邈、曹操、袁術等人的不斷加固,現在已經成為一座堅城,而且還是曹操抵禦我主本初公最為重要的前沿基地,儲存了大量物資的同時也駐紮了數目眾多的部隊,縱然我軍之前行動迅速,但此時隻怕曹操也該受到了訊息。再想用突襲的方式奪取這裏隻怕並不容易,尤其防禦這裏的還是之前抵擋住淳於瓊那個混賬的於禁,烏龜殼有幾分硬度。
開封城之前一直是並州軍用來抵禦兗州豪強和袁術的第一屏障。城池同樣修築的極為堅固,與西麵的中牟和西北方的陽武一起構築起了一條極為堅固的防線。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也不知道那些並州人是怎麽想的,竟然將河南一帶送給了曹操那廝,所以這裏原本堅固的防禦應該會出現很多問題,是我們可以考慮的一個方向。[..tw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那麽將軍為什麽不考慮中牟呢?”因為沒有攜帶隨軍謀士,所以對於此次出行的副將,顏良要求他們就算隻能提一些很粗淺的問題也一定不能不張嘴,便是擔心自己一個人容易出現什麽沒有想到的漏洞。畢竟孤軍深入這種事情容不得顏良不小心。
正因為報仇心切,所以顏良更加不容許自己的這次行動的失敗。
“之前我曾經派人打探過。中牟和陽武一帶之所以易守難攻的原因,並不在於這兩座城池有多麽的堅固。而是因為這兩座城附近的地形都不利於大軍展開。其中陽武東北部有著因為黃河改道而留下的烏巢澤,湖水本身麵積不大,但四周沼澤密布,十分不利於行軍。
至於中牟,同樣如此。中牟城北方有鎮名官渡,那裏原本是鴻溝上重要的渡口,可是隨著鴻溝淤積,如今那一帶已經變成圃田澤,據說水不深,但同樣沼澤密布,難以令大軍快速行動。
中牟東方,開封北方有鎮名為曲遇聚,其東部有澤曰製澤,同樣不利於我軍迅速行動。
若是我們為堂堂正正之兵,則可以一路沿陽武、中牟一線緩步前進,令曹操軍不得不做出應對,縱然需要耗費時日,但獲勝的幾率顯然會更高。可我們終究隻有數千輕兵,若是行動不夠迅疾,就有很大可能陷入到包圍之中,更何況是拖拖拉拉的在泥塘裏行動呢。”
“真不愧是將軍,想法就是全麵周到。”副將立刻對顏良的想法好評如潮,點讚無數。
可惜顏良看起來卻並沒有受到身邊馬匹的影響,顯然從出兵開始到現在一直隱藏在心底的危機感不斷提醒著他,不能夠疏忽大意,在後路已經被並州軍斷絕的情況下,在他必須以自己的決斷來帶領整支軍隊在敵軍的統治區域內輾轉騰挪的情況下,他的心始終高懸著。
若非之前逢紀和郭圖還在他身邊的時候,已經分析過了並州軍與曹操軍之間在對抗袁紹軍的問題上那極為微妙的關係,以及並州軍階段自己歸路的同時曹操軍在迎敵時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做好準備,讓他對那兩位袁紹非常倚重的謀士那些分析有了更多的信心,顏良真的不知道自己現在是否能夠承受得住如此巨大的壓力,不至於頭腦發熱便指揮部隊橫衝直撞。
“那麽。接下來我們將會在二更造飯,三更出發,一鼓作氣拿下開封城!”
“哦!”
至於拿下開封城之後。大概就是與曹操軍決一死戰的時候,畢竟都已經過去這麽長時間。曹操也該收到消息並集結好部隊準備迎接自己吧,到那個時候,自己也可以痛痛快快打上一場。
勝了,便可以為好基友文醜報仇,為主公袁紹奪取最終勝利獻上最好的禮物。
敗了,也算是此生無悔了吧。雖然看不到主公奪取天下的那一天,但至少不用日日入睡後不斷被那熟悉的聲音所糾纏,他與自己那至交好友大概可以在地府再續前緣吧。
“伯鳴。真的好想親口告訴你……從當初和你一起配合迎戰呂奉先開始,我就一直覺得你這個混蛋從來沒有認認真真和我配合過,否則當初我們兩個也不會輸得那麽慘吧。你這個嘴裏總是不願意說,但其實心氣很高的家夥,就算是我,也無法讓你放心內心的高傲好好配合一次麽。就好像這一次,你又是撇下我,獨自一個人先去了那邊。”
“你這個該死的文伯鳴,真的,真的讓我好討厭啊~~~!!!”
“說起來若是這一戰能夠獲得勝利。我是不是也應該考慮考慮會老家看一看呢,家裏都已經來信催促了很多次,讓我回家把婚結了。不要讓人家姑娘總是守在那裏。至少,也應該給家裏留下一個後代才好,就算是女兒也不錯,聽說比臭小子要可愛的多。”
好吧,這樣的話可不能讓那些屬下們聽到,否則他們一定會羨慕嫉妒恨吧。
哼哼,一群隻知道玩鬧的家夥,不過跟著自己這樣總是不太安分的將軍,想要安家也的確是不太容易。也不知道這一戰之後又會有多少河北好男兒留在這片遠離故鄉的土地上呢。
不行不行,決戰之前想這些事情一定很不吉利吧。果然那個最終目標必須牢記心頭。
願好基友忽悠著他和他的軍隊吧。
顏良所部雖然放縱的時候總是玩得很瘋,但隻要顏良一聲令下。他們總能在顏良需要的時間內完成整裝集結,所以他們才是顏良極為信賴的精銳,更不要說他們在戰場上從來都是如狼似虎,顏良令旗所指之處,他們一定會拚盡全力到達並予以攻克。
或許也隻有早有準備的並州軍,才能夠延緩他們的腳步,否則也隻會成為他們的墊腳石。
而他們即將麵對的不知道是誰的開封守將和守軍,同樣不可能阻擋他們的腳步。
可惜,還未等顏良到達開封,距離目的地還有將近二十裏的地方,一支軍隊將他們截了下來。
看著遠處在空氣中獵獵作響的“劉”字將旗,顏良的臉色異常的凝重。
前往開封的途中會遭遇到阻攔這樣的情況並未超出顏良之前的預想。事實上在戰前,他對於可能出現的敵人有了很多的設想,比如被稱為曹操軍第一猛將的夏侯惇,比如曹操軍中除了曹操外最為優秀的統帥曹仁,再比如擅長指揮騎兵進行奔襲作戰的夏侯淵,還有被認為是擅長防禦作戰的外姓將領李典……他做出過很多的設想,可卻唯獨忽略了眼前之人。
劉備,劉玄德。
以及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兩位好兄(基)弟(友)——老二潘宮和老三張飛。
其實也難怪顏良會忘了這三兄弟。
自從曹操收編了徐州一眾實力後,徐州北方和青州南方的事物被曹操委任給了臧霸,可以說這位原本一直屈居於劉備之後,原本在徐州軍內部存在感並不強烈的將領,竟然表現出了非凡的能力,或者說當一位將領麵對的對手是如袁譚一樣的豬對手,大概隻要不是太過坑,基本上都能夠有較為不錯的發揮,而稍微優秀一點的將領更是能玩到超神。
事實上當初劉備主持徐州北方軍務的時候,表現的比如今的臧霸還要誇張,若非陶謙意外身亡,或許劉備奪取整個青州後不論是配合袁術威逼兗州。還是獨自領軍與公孫瓚一起配合攻打立足不穩的袁紹,都可以令整個袁紹係的根基產生巨大的動搖。
可是就算被坑到了這個程度,袁紹似乎依然沒有改變將袁譚安置在青州的主意。那麽臧霸在這邊表現得愈發閃耀差不多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至於那些徐州本土的世家豪強,熬過了曹操對同出譙縣曹氏。以曹宏、曹豹兩兄弟兩兄弟為首的徐州曹氏及其相關勢力的大清洗之後,逐漸開始補充道曹操軍那始終充滿饑渴感的官僚體係之中,可以說除了陶商和陶應兩兄弟被投閑置散之外,其餘諸人基本都可以稱得上是量才適用,畢竟曹操身邊的位置還有很多,甚至多到了快要讓曹操感到發瘋的程度。
隻不過在這所有人之中,劉備的情況似乎稍稍有些特殊。
劉備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戰績也同樣亮瞎人眼。事實上就算在另一個位麵的曆史上,若非碰到了自己的宿敵曹孟德,劉備的勝率依舊堪稱驚豔,甚至在遇到曹操之前的戰鬥基本上都可以稱得上是得勝而歸。再加上他出色的親和力和安撫民心的本事,就算將之成為“陶謙軍中最亮眼的明珠”大概也不為過。
嗯,陳元龍事實上同樣有這個資格,隻不過還是年輕人的他顯然還無法取得那麽多亮眼的成績,所以就算曹操明知道李書實將之拐到並州,卻也並未真的太過遺憾。
當然,先有田豫。再有陳登,劉備大概才是最有可能哭暈在廁所裏的那個。
這還不算某隻蘿莉綁回來的小甘甘和小糜糜……咳咳,李書實表示自己其實什麽都沒說。
正因為有著這樣多的光環環繞。劉備被曹操任命為豫州牧這樣地位崇高,實權也很大的職位並沒有引發太多的不滿,畢竟就算拋開收買人心的問題,曹操或許也意識到了對於豫州這樣一個從黃巾之亂開始便飽受天災人禍困擾的地區,適當的寬鬆有利於民生的恢複。
可問題也恰在於此。
劉備事實上是以武功起家,到現在為止也算得上是戎馬半生,就算曾經做過兩千石太守的職位,他給予世人的印象大多依舊停留在幫助公孫瓚硬抗袁紹侵攻好多年,或者說這是一個能打的家夥。
所以說當劉備接受豫州牧的任命。將全身心投入到治理豫州凋敝的民生之後,他與曾經極為倚重的軍旅生涯幾乎完全隔絕。隻是靠著自己兄弟的幫助,勉強維持住一些鐵杆部屬而已。
曾經強橫一時的劉備軍團。到如今竟然連袁紹都沒有再將其視作是自己吞並天下大業的一個巨大阻礙,最多也隻能是某個階段可能出現的一個“小麻煩”而已。
顏良所掌握的情報大多來自於袁紹,就算曾經與劉備和他的部下不止一次交手,但既然袁紹已經認定劉備無法構成什麽威脅,至少在出兵前,顏良不自覺的便將之忽略過去。
所以你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顏良此時的表情是如此凝重。
畢竟,他著實沒有想到,曹操軍中對他的突襲反應最快的,竟是這位已經神隱許久的老對手。
可惜,顏良雖然熟悉劉備和他的兩位兄弟,卻根本不認識隱藏在劉備身後的那個家夥——
陳宮,陳公台。
“劉皇叔,這一次您代天子征伐,意義將會十分重大。”
“備很清楚這一戰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對於陛下的意義。”
“那麽,陳宮所能做的也就隻有這些,下麵就完全看皇叔的本事了。”
“放心,絕對不會讓陛下失望!”
是的,劉備能夠出現在這裏完全可以看做是陳宮的謀略。
當然,也有可能是曹操軍幕後掌舵人荀彧的放水所導致的結果。
不管怎麽說,因為這些人或明或暗的謀劃,劉備帶著他的兄弟們站到了這裏,而且作為被劉協下達正式公文承認的“皇叔”,就現在的政治立場而言,他同樣需要偏向劉協這邊。
所以當劉協和陳宮知曉了顏良孤軍前來的消息,對於這場戰爭早有想法的陳宮可以說並沒有做多少考慮便向劉協建議派兵迎擊,也就是劉備現在所指揮的部隊——一支由趙楠和陳宮費盡心血訓練出的漢家“羽林軍”。
所以哪怕劉備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久疏戰陣,但至少當他需要披掛出征的時候,他手裏的隊伍並不比顏良此時所統帥的差多少。
至少在數量上的確如此。
“劉玄德,我敬你是個英雄,若你能夠投奔袁公,高官厚祿不在話下。”
“癡心妄想!我劉玄德乃是中山靖王劉勝後裔,根據宗正尋覓族譜,乃是當今天子之叔,又怎麽可能投奔叛國逆賊。反而那袁本初,漢家待其不薄,才有了‘四世三公’的偌大名聲,可是在此危急存亡的時候,不思報國,反而懷著叛逆之心,行叛逆之事。你顏公驥若還認為自己乃是聖人門徒後裔的,就不要繼續跟隨逆賊袁紹,為身後留下一世罵名,甚至讓你的先祖為你如今的行為而蒙羞。”
話不投機半句多,顏良本就不是什麽有耐心的家夥,劉備年輕的時候同樣不是什麽耐心十足的存在,就算經曆這麽多年宦海沉浮,卻也同樣因為久在軍旅而養成了頗為直率的性格。
所以,既然誰也無法說服誰……
那就戰吧。(未完待續)
並州軍突襲渡口的消息並沒有延遲太長的時間便傳到早已渡過黃河的顏良耳中,顯然作為那支進攻部隊的主將曹性並沒有隱瞞這個消息的想法,否則顏良至少要在三天後才能拿到相同的情報。
雖然一起聽到這個消息的那些顏良的副將都希望顏良能夠選擇回軍,就算奪不下渡口也至少應該考慮撤回到黃河以北,畢竟這種後路斷絕的情況雖然有可能激發起戰士們的拚死決心,但這也僅僅隻能在短時間內的某次戰鬥起作用,當他們的補給問題嚴重到了眾所周知的時候,距離這支隊伍不戰而潰的時候也就不遠了。
可是顏良顯然早已下定決心,並不會輕易動搖。
或許早在最開始,他就已經有了這樣的覺悟吧——如果不能讓曹操軍付出應有的代價,他顏良顏公驥便不打算再考慮撤回到河北的可能!
唯一不知道的,或許隻有身為主公的袁紹,是否會願意原諒他這個任性的手下。
越過黃河,顏良並沒有選擇領兵前往白馬。
那裏固然是他的好基友文醜戰死的地方,理論上應該前往憑吊一番。可是在文醜的屍首已經被送還,而且他還率領著五千大軍的情況下,顯然不可能做出如此任性的事情。
雖然說任性出兵什麽的已經是天大的任性,可是人往往就是這麽的奇怪不是麽。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則在於此時的白馬地區,已經變成了近乎於一片白地——隨著袁紹將戰爭的矛頭直指曹操,了解了袁紹真實意圖的曹操自然也不可能再坐以待斃。固然需要花費一些口舌甚至暴力,可是曹操依然將位於戰線最前沿的白馬和濮陽等地的百姓全部前往南方。尤其是直麵黃河對麵黎陽駐紮著的袁紹軍的白馬地區,更是被曹操實行了堅壁清野的政策,真正做到不留給袁紹一個人。一粒糧。
所以說顏良如果前往白馬,或許可以聯係到袁紹並獲得補給。可若是袁紹強命招其返回,並動用斷絕糧草的殺手鐧,那麽顏良的部隊就可真的是陷入到死地之中。
所以顏良馬不停蹄,一路向南,直撲完全沒有防備酸棗地區。
從酸棗,過濮水下封丘,得浚儀越汴水,顏良所部一路上可以說是無人能擋。而且也因為沿途不但得到了足夠的補給。並且顏良也沒有太過管理部隊的軍紀,讓士兵們可以盡情發泄他們的暴戾,所以這支深入曹操控製範圍內的孤軍竟然一直保持著極為高昂的士氣。
不過他們順利的行動也終於到了快要結束的時候。
“再往南便是河南郡的開封地區,東南則是陳留郡的治所陳留城。陳留城作為陳留郡治所,經過張邈、曹操、袁術等人的不斷加固,現在已經成為一座堅城,而且還是曹操抵禦我主本初公最為重要的前沿基地,儲存了大量物資的同時也駐紮了數目眾多的部隊,縱然我軍之前行動迅速,但此時隻怕曹操也該受到了訊息。再想用突襲的方式奪取這裏隻怕並不容易,尤其防禦這裏的還是之前抵擋住淳於瓊那個混賬的於禁,烏龜殼有幾分硬度。
開封城之前一直是並州軍用來抵禦兗州豪強和袁術的第一屏障。城池同樣修築的極為堅固,與西麵的中牟和西北方的陽武一起構築起了一條極為堅固的防線。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也不知道那些並州人是怎麽想的,竟然將河南一帶送給了曹操那廝,所以這裏原本堅固的防禦應該會出現很多問題,是我們可以考慮的一個方向。[..tw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那麽將軍為什麽不考慮中牟呢?”因為沒有攜帶隨軍謀士,所以對於此次出行的副將,顏良要求他們就算隻能提一些很粗淺的問題也一定不能不張嘴,便是擔心自己一個人容易出現什麽沒有想到的漏洞。畢竟孤軍深入這種事情容不得顏良不小心。
正因為報仇心切,所以顏良更加不容許自己的這次行動的失敗。
“之前我曾經派人打探過。中牟和陽武一帶之所以易守難攻的原因,並不在於這兩座城池有多麽的堅固。而是因為這兩座城附近的地形都不利於大軍展開。其中陽武東北部有著因為黃河改道而留下的烏巢澤,湖水本身麵積不大,但四周沼澤密布,十分不利於行軍。
至於中牟,同樣如此。中牟城北方有鎮名官渡,那裏原本是鴻溝上重要的渡口,可是隨著鴻溝淤積,如今那一帶已經變成圃田澤,據說水不深,但同樣沼澤密布,難以令大軍快速行動。
中牟東方,開封北方有鎮名為曲遇聚,其東部有澤曰製澤,同樣不利於我軍迅速行動。
若是我們為堂堂正正之兵,則可以一路沿陽武、中牟一線緩步前進,令曹操軍不得不做出應對,縱然需要耗費時日,但獲勝的幾率顯然會更高。可我們終究隻有數千輕兵,若是行動不夠迅疾,就有很大可能陷入到包圍之中,更何況是拖拖拉拉的在泥塘裏行動呢。”
“真不愧是將軍,想法就是全麵周到。”副將立刻對顏良的想法好評如潮,點讚無數。
可惜顏良看起來卻並沒有受到身邊馬匹的影響,顯然從出兵開始到現在一直隱藏在心底的危機感不斷提醒著他,不能夠疏忽大意,在後路已經被並州軍斷絕的情況下,在他必須以自己的決斷來帶領整支軍隊在敵軍的統治區域內輾轉騰挪的情況下,他的心始終高懸著。
若非之前逢紀和郭圖還在他身邊的時候,已經分析過了並州軍與曹操軍之間在對抗袁紹軍的問題上那極為微妙的關係,以及並州軍階段自己歸路的同時曹操軍在迎敵時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做好準備,讓他對那兩位袁紹非常倚重的謀士那些分析有了更多的信心,顏良真的不知道自己現在是否能夠承受得住如此巨大的壓力,不至於頭腦發熱便指揮部隊橫衝直撞。
“那麽。接下來我們將會在二更造飯,三更出發,一鼓作氣拿下開封城!”
“哦!”
至於拿下開封城之後。大概就是與曹操軍決一死戰的時候,畢竟都已經過去這麽長時間。曹操也該收到消息並集結好部隊準備迎接自己吧,到那個時候,自己也可以痛痛快快打上一場。
勝了,便可以為好基友文醜報仇,為主公袁紹奪取最終勝利獻上最好的禮物。
敗了,也算是此生無悔了吧。雖然看不到主公奪取天下的那一天,但至少不用日日入睡後不斷被那熟悉的聲音所糾纏,他與自己那至交好友大概可以在地府再續前緣吧。
“伯鳴。真的好想親口告訴你……從當初和你一起配合迎戰呂奉先開始,我就一直覺得你這個混蛋從來沒有認認真真和我配合過,否則當初我們兩個也不會輸得那麽慘吧。你這個嘴裏總是不願意說,但其實心氣很高的家夥,就算是我,也無法讓你放心內心的高傲好好配合一次麽。就好像這一次,你又是撇下我,獨自一個人先去了那邊。”
“你這個該死的文伯鳴,真的,真的讓我好討厭啊~~~!!!”
“說起來若是這一戰能夠獲得勝利。我是不是也應該考慮考慮會老家看一看呢,家裏都已經來信催促了很多次,讓我回家把婚結了。不要讓人家姑娘總是守在那裏。至少,也應該給家裏留下一個後代才好,就算是女兒也不錯,聽說比臭小子要可愛的多。”
好吧,這樣的話可不能讓那些屬下們聽到,否則他們一定會羨慕嫉妒恨吧。
哼哼,一群隻知道玩鬧的家夥,不過跟著自己這樣總是不太安分的將軍,想要安家也的確是不太容易。也不知道這一戰之後又會有多少河北好男兒留在這片遠離故鄉的土地上呢。
不行不行,決戰之前想這些事情一定很不吉利吧。果然那個最終目標必須牢記心頭。
願好基友忽悠著他和他的軍隊吧。
顏良所部雖然放縱的時候總是玩得很瘋,但隻要顏良一聲令下。他們總能在顏良需要的時間內完成整裝集結,所以他們才是顏良極為信賴的精銳,更不要說他們在戰場上從來都是如狼似虎,顏良令旗所指之處,他們一定會拚盡全力到達並予以攻克。
或許也隻有早有準備的並州軍,才能夠延緩他們的腳步,否則也隻會成為他們的墊腳石。
而他們即將麵對的不知道是誰的開封守將和守軍,同樣不可能阻擋他們的腳步。
可惜,還未等顏良到達開封,距離目的地還有將近二十裏的地方,一支軍隊將他們截了下來。
看著遠處在空氣中獵獵作響的“劉”字將旗,顏良的臉色異常的凝重。
前往開封的途中會遭遇到阻攔這樣的情況並未超出顏良之前的預想。事實上在戰前,他對於可能出現的敵人有了很多的設想,比如被稱為曹操軍第一猛將的夏侯惇,比如曹操軍中除了曹操外最為優秀的統帥曹仁,再比如擅長指揮騎兵進行奔襲作戰的夏侯淵,還有被認為是擅長防禦作戰的外姓將領李典……他做出過很多的設想,可卻唯獨忽略了眼前之人。
劉備,劉玄德。
以及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兩位好兄(基)弟(友)——老二潘宮和老三張飛。
其實也難怪顏良會忘了這三兄弟。
自從曹操收編了徐州一眾實力後,徐州北方和青州南方的事物被曹操委任給了臧霸,可以說這位原本一直屈居於劉備之後,原本在徐州軍內部存在感並不強烈的將領,竟然表現出了非凡的能力,或者說當一位將領麵對的對手是如袁譚一樣的豬對手,大概隻要不是太過坑,基本上都能夠有較為不錯的發揮,而稍微優秀一點的將領更是能玩到超神。
事實上當初劉備主持徐州北方軍務的時候,表現的比如今的臧霸還要誇張,若非陶謙意外身亡,或許劉備奪取整個青州後不論是配合袁術威逼兗州。還是獨自領軍與公孫瓚一起配合攻打立足不穩的袁紹,都可以令整個袁紹係的根基產生巨大的動搖。
可是就算被坑到了這個程度,袁紹似乎依然沒有改變將袁譚安置在青州的主意。那麽臧霸在這邊表現得愈發閃耀差不多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至於那些徐州本土的世家豪強,熬過了曹操對同出譙縣曹氏。以曹宏、曹豹兩兄弟兩兄弟為首的徐州曹氏及其相關勢力的大清洗之後,逐漸開始補充道曹操軍那始終充滿饑渴感的官僚體係之中,可以說除了陶商和陶應兩兄弟被投閑置散之外,其餘諸人基本都可以稱得上是量才適用,畢竟曹操身邊的位置還有很多,甚至多到了快要讓曹操感到發瘋的程度。
隻不過在這所有人之中,劉備的情況似乎稍稍有些特殊。
劉備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戰績也同樣亮瞎人眼。事實上就算在另一個位麵的曆史上,若非碰到了自己的宿敵曹孟德,劉備的勝率依舊堪稱驚豔,甚至在遇到曹操之前的戰鬥基本上都可以稱得上是得勝而歸。再加上他出色的親和力和安撫民心的本事,就算將之成為“陶謙軍中最亮眼的明珠”大概也不為過。
嗯,陳元龍事實上同樣有這個資格,隻不過還是年輕人的他顯然還無法取得那麽多亮眼的成績,所以就算曹操明知道李書實將之拐到並州,卻也並未真的太過遺憾。
當然,先有田豫。再有陳登,劉備大概才是最有可能哭暈在廁所裏的那個。
這還不算某隻蘿莉綁回來的小甘甘和小糜糜……咳咳,李書實表示自己其實什麽都沒說。
正因為有著這樣多的光環環繞。劉備被曹操任命為豫州牧這樣地位崇高,實權也很大的職位並沒有引發太多的不滿,畢竟就算拋開收買人心的問題,曹操或許也意識到了對於豫州這樣一個從黃巾之亂開始便飽受天災人禍困擾的地區,適當的寬鬆有利於民生的恢複。
可問題也恰在於此。
劉備事實上是以武功起家,到現在為止也算得上是戎馬半生,就算曾經做過兩千石太守的職位,他給予世人的印象大多依舊停留在幫助公孫瓚硬抗袁紹侵攻好多年,或者說這是一個能打的家夥。
所以說當劉備接受豫州牧的任命。將全身心投入到治理豫州凋敝的民生之後,他與曾經極為倚重的軍旅生涯幾乎完全隔絕。隻是靠著自己兄弟的幫助,勉強維持住一些鐵杆部屬而已。
曾經強橫一時的劉備軍團。到如今竟然連袁紹都沒有再將其視作是自己吞並天下大業的一個巨大阻礙,最多也隻能是某個階段可能出現的一個“小麻煩”而已。
顏良所掌握的情報大多來自於袁紹,就算曾經與劉備和他的部下不止一次交手,但既然袁紹已經認定劉備無法構成什麽威脅,至少在出兵前,顏良不自覺的便將之忽略過去。
所以你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顏良此時的表情是如此凝重。
畢竟,他著實沒有想到,曹操軍中對他的突襲反應最快的,竟是這位已經神隱許久的老對手。
可惜,顏良雖然熟悉劉備和他的兩位兄弟,卻根本不認識隱藏在劉備身後的那個家夥——
陳宮,陳公台。
“劉皇叔,這一次您代天子征伐,意義將會十分重大。”
“備很清楚這一戰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對於陛下的意義。”
“那麽,陳宮所能做的也就隻有這些,下麵就完全看皇叔的本事了。”
“放心,絕對不會讓陛下失望!”
是的,劉備能夠出現在這裏完全可以看做是陳宮的謀略。
當然,也有可能是曹操軍幕後掌舵人荀彧的放水所導致的結果。
不管怎麽說,因為這些人或明或暗的謀劃,劉備帶著他的兄弟們站到了這裏,而且作為被劉協下達正式公文承認的“皇叔”,就現在的政治立場而言,他同樣需要偏向劉協這邊。
所以當劉協和陳宮知曉了顏良孤軍前來的消息,對於這場戰爭早有想法的陳宮可以說並沒有做多少考慮便向劉協建議派兵迎擊,也就是劉備現在所指揮的部隊——一支由趙楠和陳宮費盡心血訓練出的漢家“羽林軍”。
所以哪怕劉備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久疏戰陣,但至少當他需要披掛出征的時候,他手裏的隊伍並不比顏良此時所統帥的差多少。
至少在數量上的確如此。
“劉玄德,我敬你是個英雄,若你能夠投奔袁公,高官厚祿不在話下。”
“癡心妄想!我劉玄德乃是中山靖王劉勝後裔,根據宗正尋覓族譜,乃是當今天子之叔,又怎麽可能投奔叛國逆賊。反而那袁本初,漢家待其不薄,才有了‘四世三公’的偌大名聲,可是在此危急存亡的時候,不思報國,反而懷著叛逆之心,行叛逆之事。你顏公驥若還認為自己乃是聖人門徒後裔的,就不要繼續跟隨逆賊袁紹,為身後留下一世罵名,甚至讓你的先祖為你如今的行為而蒙羞。”
話不投機半句多,顏良本就不是什麽有耐心的家夥,劉備年輕的時候同樣不是什麽耐心十足的存在,就算經曆這麽多年宦海沉浮,卻也同樣因為久在軍旅而養成了頗為直率的性格。
所以,既然誰也無法說服誰……
那就戰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