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可靠麽?”
“已經核實過了。[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tw]”
“這還真是出人意料啊,聲名遠播的兩員大將竟然都死在這無名小卒之手,袁紹這一次隻怕是要吐血了吧。”
“袁紹吐不吐血暫時不得而知,不過主公稱呼人家是‘無名小卒’可是會讓人傷心的。”
“哈哈,除了我們之外在此之前誰聽說過他的大名,甚至就算是我們,若非那一次遠行,想來也不可能有認識那些人的機會吧。雖然遠在邊鄙,但他們立下的功勳我都一清二楚。”
“不過,雖然現在的情況對我們有利,可是有些事情卻也不得不防。”
“我清楚,那些人違背了他們的誓言,將手伸出了他們原本承諾的範圍,雖然這還僅僅隻是他們的一次試探而已,可是卻也無法改變他們已經心動的事實。”
“原本僅僅隻是主公的一次試探,卻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回應,這的確是有些出人意料。”
“也罷,既然此間事了,那麽之前的設想可以開始第二部行動。當然,不要忘了名分。”
“是,謹遵主公吩咐。”
不多時,屋內已經隻剩下一人,以及一張堆滿各種文件的矮幾。
“真是沒想到,當初的年輕人竟然已經成長大了這樣的程度,其實我才是看走眼的那個人啊。不過說到底,我也隻不過是個靠著外掛才走到今天,覺悟更是最近才越發堅定的小人物啊。”
再一次拿起放置於“文件山”頂端的那最新的情報,李書實的雙眼慢慢變得出神起來。
大概,是還在回味著那剛剛送來的情報上所描述的那一戰,順便緬懷一下那張熟悉的麵孔。
畢竟認真說起來,那個人原本應該成為典韋如今的夫人甄薑的丈夫。若非因為那些相士的判詞,大概也不會輪到自己得到那個前往甄家求親的機會,更不會將小甄清收入懷中。
所以說。顏良對於李書實而言,當真是大好人一個啊。
可惜。好人注定不長命,反而某隻禍害能夠存活不止千年的時間。
“哎喲……”
李書實突然抱頭痛呼,難道說除了她之外便空無一人的屋子裏還能鬧鬼不成。
好吧,李書實並不需要為此而疑惑,事實上當他感受到那從頭部傳來的熟悉的力道,便知道這件“凶殺案”的凶手到底是誰,而且隻要蘇小蘿莉願意,別說趁著自己走神的時候留到身邊。就算是自己眼睜睜盯著大門不眨眼,神出鬼沒的蘇小蘿莉依然可以在自己身後輕輕拍拍自己的肩膀,然後用她那如花笑靨瞅著自己,一如一隻成功偷吃到肥母雞的小狐狸。
“嗯哼~夫君大人一定又在心裏麵說妾身壞話了吧。”
“嗚呼呼呼~怎麽會呢,咱其實是在想著玉子醬這麽可愛卻隻能陪著咱走過百年時光,若是千年以後還能陪在我身邊,那該有多好呢~”
“哼哼~雖然夫君大人眼珠子嘀哩咕嚕亂轉,一看就知道是在口是心非。不過就算是口是心非的夫君大人,妾身也還是很喜歡的,而且剛才那些話。妾身很~中~意~喲~~~”
所以說顏良什麽的還是一邊去吧,果然珍惜眼前人什麽的才是最重要的啊。
嗯,這句話這麽用絕對應該沒什麽問題。
當然。李書實可以不在乎顏良的生死,或者說他既然已經死了就可以從李書實的關注名單上作下架封存處理。可是對於袁紹軍和曹操軍來說,卻無論如何也不能當做什麽都沒發生過。
“告訴我!誰來告訴我!到底都發生了什麽事情,為什麽我的大將一夜之間便連續折損了兩員!說!是不是你,是不是你讓我折損愛將!還是你!還是你葬送了我的愛將!”
憤怒的袁紹就好像一頭暴怒的雄獅一般,整個營帳內都能聽到他的怒吼,感受到因為他的憤怒而產生的蓬勃的殺氣,身體甚至因此而不受控製的抖動起來。[..tw超多好看小說]
可惜,就算如此。也沒有人願意去接袁紹的話茬,大家都低著頭看著地麵。就好想臣服於麵前這位百獸之王,隻能在他的威嚴下顫抖。看起來人畜無害的食草獸。
當然,他們絕對不會是食草男就是了。
顏良的死所造成的震動非常大。
是的,非常大。
不僅僅因為袁紹死了一位麾下猛將,事實上若單單隻有這一件事,袁紹絕對不至於如此憤怒——就好像文醜死的時候,不過是蹙蹙眉頭,露出一個悲哀的表情,之後該幹什麽還會繼續幹什麽,畢竟少了一個文醜還有顏良,少了顏良也還有高覽和其他冀州的將領。
固然顏良和文醜兩個人的武藝冠絕冀州,可是當士兵的數量到達一定的量級,武將的武力多寡已經不再是戰爭勝負的第一要務,一名將軍的眼光、判斷還有心態都要超過武力。
而且到了那樣的程度,顏良和文醜這樣的猛將或許反而會出現問題。
因為他們太過迷戀自己的武藝,同樣這種風格也太過激昂人心,故而他們在軍隊中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力。這樣的人若是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那麽將會成為令人恐懼的將領,但若是因此而迷戀自己的武藝,無法看清四周的環境,則會比一般將領更容易踏入到危險之中。
更重要的是,一旦他們身死,所帶來的對本方士氣的打擊也會更為嚴重,軍隊很容易便陷入到崩潰之中,甚至可能成為波及全軍的負麵影響。
也正因為如此,單單就顏良和文醜的死,袁紹或許會悲傷,或許會惋惜,但唯獨不會失態,或許內心之中還會有一點點慶幸吧,慶幸這兩個在軍中有著偌大威望的人死去。那麽自此之後,軍方就再也沒有可以站出來與他抗衡的人。或許如今高覽、淳於瓊和蔣奇三個人在軍中也有些勢力,可是與顏良文醜二人比起來。那就差得太遠太遠。
如此一來,未來不論是袁譚還是袁尚哪一個孩子接手。都會有一個便於操控的環境。
隻是,你們兩個死就死了,為何卻偏偏死在這樣的關節之處呢,竟然令他袁紹準備許久才找到機會驟然發動的謀略最終變得殘破不堪,甚至險些動搖他的全盤計劃。
好在並州軍似乎也沒有能力擴大戰果,河內麴義所率領的司州方麵軍僅僅隻是吃掉了袁紹軍位於淇水以東的留守部隊,順便又攻破了幾個曾經暗中支持袁紹,並在之前的行動中令麴義大掃顏麵的世家豪強的塢堡後便又縮回到了淇水以西。看起來並沒有趁勢大舉反攻的意思。
另外被李書實留在並州南部的兵馬,也在黃忠的指揮下趁勢以輕兵通過滏口陘,在魏郡與趙郡交界之地大肆活動侵擾了一番,同樣沒有攻取州縣便撤了回去。
對於這樣異常的情況,袁紹軍的謀士們分析過後也隻能得出“並州軍留在南方的部隊實力不足,難以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所以隻能以騷擾為主,坐看袁曹之間大戰”雲雲。
就算如此,對於身負重任的顏良,若非他身死。讓袁紹無法責罰,否則也定要讓他好看!
“算了,散了吧。都給我散了吧。既然都已經到了這種時候,也是該我親自出馬解決和孟德之間恩怨的時候。另外我離開黎陽的時候,這裏就交給顯甫負責,顯奕在旁輔佐。顯甫、顯奕,你們兩個人對於我的安排沒有異議吧。”
“謹遵父親號令~!”袁尚顯得異常興奮,畢竟他此時年紀尚輕,之前最多也不過是在父親的指導下完成一些簡單的工作,如今驟然獲得如此重任,很是有一種“一朝君王垂拂拭”的感覺。自然而然生出“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衝動倒也不足為奇。
“孩兒一定會用心輔佐弟弟。”老二袁熙的臉上看不出什麽喜怒之類的情感,不過袁紹倒也不擔心自家老二會成為那個掣肘之人。事實上老二袁熙與老大和老三的關係都很好,忍讓謙恭的性子也很讓人感到放心。
事實上袁熙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性格稍有些懦弱。沒有統帥袁家群僚的資質,所以說他是最早退出這場袁家嫡子間內鬥的袁紹成年嫡子,而且因為抱著不論老大老三哪一個上台都不得罪,他們也不可能真的冷落了自己,在這方麵的心態上也顯得非常的平和。
當然,袁熙自然也有他所在乎的東西,隻不過平常人大概是沒什麽興趣知曉。
“既然如此,大家都去準備一下吧,顯甫留下來陪陪我。”
當然,袁尚也沒有陪袁紹多久,隻不過從他一臉鐵青色的從袁紹的中軍大帳中離開的情況看,或許這一次單獨交談中,袁紹對袁尚“耳提麵命”了一些令袁尚有些無法接受的事情。
至於兩個人之間究竟都說了些什麽,暫時來說卻也是無從知曉。
袁紹這邊氣氛凝重,自然曹操軍那邊可謂是喜氣洋洋,就差沒有張燈結彩為之慶祝。
作為斬殺顏良的功臣,王凱自然成為了眾人眼中的焦點人物。當然了,為王凱創造出這次斬殺顏良機會的劉備軍眾將,同樣不會被曹操和劉協忘記,雖然圍在他們身邊的人比不上王凱身邊多,但卻都是很有分量的存在——曹仁、夏侯惇等等盡皆曹操軍中舉足輕重的將領。
這倒不是因為曹操暗中下達了什麽命令,而是作為明白人,他們都很清楚,比起最後算是撿了大便宜的王凱,劉備那才是這場勝利最大的功臣——不論是及時將顏良堵截在半路,還是耗費了顏良和其所部兵馬大量的體力,也包括了張三爺給予顏良的重創。
可以說若非劉備軍對顏良所部的消耗,單憑王凱和他那最多隻能算是烏合之眾的部下,根本不可能是顏良軍的對手,甚至那些原本隸屬於袁紹軍的士兵在不利的情況下倒戈相向也應該是有很大可能會發生的情況。雖說並不能因此抹殺王凱的功勞,但也不能忘了劉備的付出。
可就算這樣,三爺看起來也很有些悶悶不樂,若非劉備的“鎮壓”。隻怕早就提前離席。
是啊,他的心情能好得了麽。
顏良軍是他大哥劉備拚了老命才抵擋住的,顏良重傷也是因為他大哥拚死才得到的結果。當然也有他的最後一擊,雖然顏良自以為掩飾的不錯。可是同樣身為頂級武者的三爺,又怎麽可能看不出來呢,就算看不出來,從兩人武器對撞時相互之間的力道也能判斷個大概差不多。
可以說別看劉備軍最後屬於戰敗的一方,但顏良那個時候已經可以說是強弩之末,甚至除了那千五的騎兵部隊,剩下的數千人同樣已經被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同樣不堪連戰。
可即使是這樣。若顏良選擇穩紮穩打,同樣不難擊退那王凱所領的“雜牌軍”——那種軍心不齊的部隊,別說是顏良統帥的精兵,就算是劉備手下那些劉協交托的新兵也同樣有很大可能戰而勝之——那些新兵或許在經驗上尚有不足,但是在鬥誌上卻遠勝那些新降之眾。
問題是當顏良知曉新來之人乃是那傳說中用“卑劣”手法斬殺文醜之人,登時大腦一熱,忘記了自己身體的傷痛,拋開部眾強行出戰,給了對方以可趁之機,最終命喪黃泉。
可憐一代河北猛將。竟然就這麽的身隕於戰場之上,死在了沒什麽名氣的將軍手上,卻沒能讓我們的張三爺領略到其巔峰情況下的實力。試問三爺此時的心情能好麽。
“什麽‘猛將’,那一套手法與其說是沙場爭雄的法門,倒不如說是刺客宵小的歪門邪道。”
對於王凱的本事,文醜那一戰中的表現張飛隻是道聽途說,中間難免有些缺失或者誇大,但這一次王凱戰顏良,卻是三爺親眼所見,縱然顏良的實力堪稱人生低穀,但也足以令三爺對王凱的本事窺探一番。
在三爺眼中。王凱的本事著實算不上有多好。
之前殺死文醜的時候,據說使用的是一柄鋒利的短刀——這種東西怎麽可能用於戰場搏殺呢。別說王凱馬術很好,就算他是個習慣於在地上戰鬥的步將。那樣長度的短刀放到戰場上也純屬找死嘛,就算是隱隱被稱作是天下第一的王越,那手中的長劍也是有著相當的長度和寬度,大概唯二在長度和寬度上能與之相比的隻有李書實慣用的那柄名喚“倚天”的長劍和曹操慣於隨身攜帶但並不慣常使用的不知道叫什麽名字的佩劍。
這麽一想,其實李書實的本事也沒想象中那麽差嘛,竟然能夠拿著那麽沉重的巨劍天天習練,就算初時的資質算不得上乘,可是這麽多年積累下來,再加上名師指點,或許也有小成。
所以說,就連李書實這樣的弱雞都拿著一柄門板長劍上戰場,短刀什麽的隻能用來自殺吧。
或者就好似傳說中那般,如同刺客一樣采取某種一擊必殺的法門。
至於殺死顏良時所采用的兵器,是一對大鐵錘,據說叫什麽“镔鐵琵琶錘”,兩柄錘子,左手那柄重六十二斤,右手那柄則重五十八斤,若是真的,至少力氣上或許可以和張三爺熟悉的那些以力量見長的猛將如典韋、關羽、呂布,當然也包括三爺自己較量一番。
隻是相比於那一身子的蠻力,這王凱用錘子的本事卻並不高,來來回回也不過三招——掄起錘子當頭猛砸,揮動錘子從身側猛擊,用蠻力將錘子從下向上一挑而已,對上實力一般的將領,倒也沒有幾個能夠懶得下來他這三招錘法,畢竟不說別的,單說那錘子本身就有六十斤的重量,再加上手臂的力氣和蓄積的動能,當頭砸下所擁有的威勢,別說是以雙臂之力將之格擋下來,手中兵器的質量稍稍不夠或許都有被攔腰截斷的風險,自然更不要說那小命了。
可若是換做如顏良文醜這樣經驗豐富的猛將,這樣的攻擊可就當真是相當的粗淺,甚至對於曾經接受過童老頭調教的張三爺而言未免有些過於粗糙。
所以以三爺親眼所見,若不是顏良雙臂受創,尤其是右臂難以動用全力,隻怕那一戰的結果將不會是僅僅一擊而已,顏良的兵器便被砸飛這樣的結果,反而王凱大概會被顏良玩弄的頭昏眼花之後自亂陣腳,最終因為武器過於沉重而早早沒了力氣揮舞吧。
雖說戰場上沒有如果,可是麵對這樣一個得意洋洋的新人,三爺無論如何說服自己,就是無法喜歡起不遠處那個在眾人的恭維聲中,又或許是烈酒的澆灌下露出紅色麵皮的那個家夥。
隻不過就在張飛站在那裏感慨著“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之類的東西,整個慶功宴上的氣氛卻愈發熱烈的時候,突然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
沒有人知道緣由,也沒有人注意到事情的起因和經過,唯一知道的,便是曹操與劉備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雖然說在皇帝麵前這兩位都顯得十分克製,但雙方之間劍拔弩張的氣氛還是相當濃鬱,若非由於皇帝的出現而使得雙方都沒有佩戴刀劍這樣的兵器,以致於包括夏侯惇和曹仁這樣的戰場猛將唯一能做的便是使用“用眼睛瞪死你大法”對對方怒目而視,恐怕這場原本是用來慶祝一場大勝的宴會會變成喋血片的片場。
話說這到底是時代變得太快,還是他已經跟不上時代。
三爺搖了搖腦袋絕對不再繼續糾結於這個問題,還是先保護自家大哥撤離好了。
不過不過接下來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原本剛剛露出曙光的曹操軍陣營,似乎因為這一突發事件而被蒙上了一層陰影。(未完待續)
“已經核實過了。[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tw]”
“這還真是出人意料啊,聲名遠播的兩員大將竟然都死在這無名小卒之手,袁紹這一次隻怕是要吐血了吧。”
“袁紹吐不吐血暫時不得而知,不過主公稱呼人家是‘無名小卒’可是會讓人傷心的。”
“哈哈,除了我們之外在此之前誰聽說過他的大名,甚至就算是我們,若非那一次遠行,想來也不可能有認識那些人的機會吧。雖然遠在邊鄙,但他們立下的功勳我都一清二楚。”
“不過,雖然現在的情況對我們有利,可是有些事情卻也不得不防。”
“我清楚,那些人違背了他們的誓言,將手伸出了他們原本承諾的範圍,雖然這還僅僅隻是他們的一次試探而已,可是卻也無法改變他們已經心動的事實。”
“原本僅僅隻是主公的一次試探,卻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回應,這的確是有些出人意料。”
“也罷,既然此間事了,那麽之前的設想可以開始第二部行動。當然,不要忘了名分。”
“是,謹遵主公吩咐。”
不多時,屋內已經隻剩下一人,以及一張堆滿各種文件的矮幾。
“真是沒想到,當初的年輕人竟然已經成長大了這樣的程度,其實我才是看走眼的那個人啊。不過說到底,我也隻不過是個靠著外掛才走到今天,覺悟更是最近才越發堅定的小人物啊。”
再一次拿起放置於“文件山”頂端的那最新的情報,李書實的雙眼慢慢變得出神起來。
大概,是還在回味著那剛剛送來的情報上所描述的那一戰,順便緬懷一下那張熟悉的麵孔。
畢竟認真說起來,那個人原本應該成為典韋如今的夫人甄薑的丈夫。若非因為那些相士的判詞,大概也不會輪到自己得到那個前往甄家求親的機會,更不會將小甄清收入懷中。
所以說。顏良對於李書實而言,當真是大好人一個啊。
可惜。好人注定不長命,反而某隻禍害能夠存活不止千年的時間。
“哎喲……”
李書實突然抱頭痛呼,難道說除了她之外便空無一人的屋子裏還能鬧鬼不成。
好吧,李書實並不需要為此而疑惑,事實上當他感受到那從頭部傳來的熟悉的力道,便知道這件“凶殺案”的凶手到底是誰,而且隻要蘇小蘿莉願意,別說趁著自己走神的時候留到身邊。就算是自己眼睜睜盯著大門不眨眼,神出鬼沒的蘇小蘿莉依然可以在自己身後輕輕拍拍自己的肩膀,然後用她那如花笑靨瞅著自己,一如一隻成功偷吃到肥母雞的小狐狸。
“嗯哼~夫君大人一定又在心裏麵說妾身壞話了吧。”
“嗚呼呼呼~怎麽會呢,咱其實是在想著玉子醬這麽可愛卻隻能陪著咱走過百年時光,若是千年以後還能陪在我身邊,那該有多好呢~”
“哼哼~雖然夫君大人眼珠子嘀哩咕嚕亂轉,一看就知道是在口是心非。不過就算是口是心非的夫君大人,妾身也還是很喜歡的,而且剛才那些話。妾身很~中~意~喲~~~”
所以說顏良什麽的還是一邊去吧,果然珍惜眼前人什麽的才是最重要的啊。
嗯,這句話這麽用絕對應該沒什麽問題。
當然。李書實可以不在乎顏良的生死,或者說他既然已經死了就可以從李書實的關注名單上作下架封存處理。可是對於袁紹軍和曹操軍來說,卻無論如何也不能當做什麽都沒發生過。
“告訴我!誰來告訴我!到底都發生了什麽事情,為什麽我的大將一夜之間便連續折損了兩員!說!是不是你,是不是你讓我折損愛將!還是你!還是你葬送了我的愛將!”
憤怒的袁紹就好像一頭暴怒的雄獅一般,整個營帳內都能聽到他的怒吼,感受到因為他的憤怒而產生的蓬勃的殺氣,身體甚至因此而不受控製的抖動起來。[..tw超多好看小說]
可惜,就算如此。也沒有人願意去接袁紹的話茬,大家都低著頭看著地麵。就好想臣服於麵前這位百獸之王,隻能在他的威嚴下顫抖。看起來人畜無害的食草獸。
當然,他們絕對不會是食草男就是了。
顏良的死所造成的震動非常大。
是的,非常大。
不僅僅因為袁紹死了一位麾下猛將,事實上若單單隻有這一件事,袁紹絕對不至於如此憤怒——就好像文醜死的時候,不過是蹙蹙眉頭,露出一個悲哀的表情,之後該幹什麽還會繼續幹什麽,畢竟少了一個文醜還有顏良,少了顏良也還有高覽和其他冀州的將領。
固然顏良和文醜兩個人的武藝冠絕冀州,可是當士兵的數量到達一定的量級,武將的武力多寡已經不再是戰爭勝負的第一要務,一名將軍的眼光、判斷還有心態都要超過武力。
而且到了那樣的程度,顏良和文醜這樣的猛將或許反而會出現問題。
因為他們太過迷戀自己的武藝,同樣這種風格也太過激昂人心,故而他們在軍隊中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力。這樣的人若是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那麽將會成為令人恐懼的將領,但若是因此而迷戀自己的武藝,無法看清四周的環境,則會比一般將領更容易踏入到危險之中。
更重要的是,一旦他們身死,所帶來的對本方士氣的打擊也會更為嚴重,軍隊很容易便陷入到崩潰之中,甚至可能成為波及全軍的負麵影響。
也正因為如此,單單就顏良和文醜的死,袁紹或許會悲傷,或許會惋惜,但唯獨不會失態,或許內心之中還會有一點點慶幸吧,慶幸這兩個在軍中有著偌大威望的人死去。那麽自此之後,軍方就再也沒有可以站出來與他抗衡的人。或許如今高覽、淳於瓊和蔣奇三個人在軍中也有些勢力,可是與顏良文醜二人比起來。那就差得太遠太遠。
如此一來,未來不論是袁譚還是袁尚哪一個孩子接手。都會有一個便於操控的環境。
隻是,你們兩個死就死了,為何卻偏偏死在這樣的關節之處呢,竟然令他袁紹準備許久才找到機會驟然發動的謀略最終變得殘破不堪,甚至險些動搖他的全盤計劃。
好在並州軍似乎也沒有能力擴大戰果,河內麴義所率領的司州方麵軍僅僅隻是吃掉了袁紹軍位於淇水以東的留守部隊,順便又攻破了幾個曾經暗中支持袁紹,並在之前的行動中令麴義大掃顏麵的世家豪強的塢堡後便又縮回到了淇水以西。看起來並沒有趁勢大舉反攻的意思。
另外被李書實留在並州南部的兵馬,也在黃忠的指揮下趁勢以輕兵通過滏口陘,在魏郡與趙郡交界之地大肆活動侵擾了一番,同樣沒有攻取州縣便撤了回去。
對於這樣異常的情況,袁紹軍的謀士們分析過後也隻能得出“並州軍留在南方的部隊實力不足,難以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所以隻能以騷擾為主,坐看袁曹之間大戰”雲雲。
就算如此,對於身負重任的顏良,若非他身死。讓袁紹無法責罰,否則也定要讓他好看!
“算了,散了吧。都給我散了吧。既然都已經到了這種時候,也是該我親自出馬解決和孟德之間恩怨的時候。另外我離開黎陽的時候,這裏就交給顯甫負責,顯奕在旁輔佐。顯甫、顯奕,你們兩個人對於我的安排沒有異議吧。”
“謹遵父親號令~!”袁尚顯得異常興奮,畢竟他此時年紀尚輕,之前最多也不過是在父親的指導下完成一些簡單的工作,如今驟然獲得如此重任,很是有一種“一朝君王垂拂拭”的感覺。自然而然生出“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衝動倒也不足為奇。
“孩兒一定會用心輔佐弟弟。”老二袁熙的臉上看不出什麽喜怒之類的情感,不過袁紹倒也不擔心自家老二會成為那個掣肘之人。事實上老二袁熙與老大和老三的關係都很好,忍讓謙恭的性子也很讓人感到放心。
事實上袁熙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性格稍有些懦弱。沒有統帥袁家群僚的資質,所以說他是最早退出這場袁家嫡子間內鬥的袁紹成年嫡子,而且因為抱著不論老大老三哪一個上台都不得罪,他們也不可能真的冷落了自己,在這方麵的心態上也顯得非常的平和。
當然,袁熙自然也有他所在乎的東西,隻不過平常人大概是沒什麽興趣知曉。
“既然如此,大家都去準備一下吧,顯甫留下來陪陪我。”
當然,袁尚也沒有陪袁紹多久,隻不過從他一臉鐵青色的從袁紹的中軍大帳中離開的情況看,或許這一次單獨交談中,袁紹對袁尚“耳提麵命”了一些令袁尚有些無法接受的事情。
至於兩個人之間究竟都說了些什麽,暫時來說卻也是無從知曉。
袁紹這邊氣氛凝重,自然曹操軍那邊可謂是喜氣洋洋,就差沒有張燈結彩為之慶祝。
作為斬殺顏良的功臣,王凱自然成為了眾人眼中的焦點人物。當然了,為王凱創造出這次斬殺顏良機會的劉備軍眾將,同樣不會被曹操和劉協忘記,雖然圍在他們身邊的人比不上王凱身邊多,但卻都是很有分量的存在——曹仁、夏侯惇等等盡皆曹操軍中舉足輕重的將領。
這倒不是因為曹操暗中下達了什麽命令,而是作為明白人,他們都很清楚,比起最後算是撿了大便宜的王凱,劉備那才是這場勝利最大的功臣——不論是及時將顏良堵截在半路,還是耗費了顏良和其所部兵馬大量的體力,也包括了張三爺給予顏良的重創。
可以說若非劉備軍對顏良所部的消耗,單憑王凱和他那最多隻能算是烏合之眾的部下,根本不可能是顏良軍的對手,甚至那些原本隸屬於袁紹軍的士兵在不利的情況下倒戈相向也應該是有很大可能會發生的情況。雖說並不能因此抹殺王凱的功勞,但也不能忘了劉備的付出。
可就算這樣,三爺看起來也很有些悶悶不樂,若非劉備的“鎮壓”。隻怕早就提前離席。
是啊,他的心情能好得了麽。
顏良軍是他大哥劉備拚了老命才抵擋住的,顏良重傷也是因為他大哥拚死才得到的結果。當然也有他的最後一擊,雖然顏良自以為掩飾的不錯。可是同樣身為頂級武者的三爺,又怎麽可能看不出來呢,就算看不出來,從兩人武器對撞時相互之間的力道也能判斷個大概差不多。
可以說別看劉備軍最後屬於戰敗的一方,但顏良那個時候已經可以說是強弩之末,甚至除了那千五的騎兵部隊,剩下的數千人同樣已經被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同樣不堪連戰。
可即使是這樣。若顏良選擇穩紮穩打,同樣不難擊退那王凱所領的“雜牌軍”——那種軍心不齊的部隊,別說是顏良統帥的精兵,就算是劉備手下那些劉協交托的新兵也同樣有很大可能戰而勝之——那些新兵或許在經驗上尚有不足,但是在鬥誌上卻遠勝那些新降之眾。
問題是當顏良知曉新來之人乃是那傳說中用“卑劣”手法斬殺文醜之人,登時大腦一熱,忘記了自己身體的傷痛,拋開部眾強行出戰,給了對方以可趁之機,最終命喪黃泉。
可憐一代河北猛將。竟然就這麽的身隕於戰場之上,死在了沒什麽名氣的將軍手上,卻沒能讓我們的張三爺領略到其巔峰情況下的實力。試問三爺此時的心情能好麽。
“什麽‘猛將’,那一套手法與其說是沙場爭雄的法門,倒不如說是刺客宵小的歪門邪道。”
對於王凱的本事,文醜那一戰中的表現張飛隻是道聽途說,中間難免有些缺失或者誇大,但這一次王凱戰顏良,卻是三爺親眼所見,縱然顏良的實力堪稱人生低穀,但也足以令三爺對王凱的本事窺探一番。
在三爺眼中。王凱的本事著實算不上有多好。
之前殺死文醜的時候,據說使用的是一柄鋒利的短刀——這種東西怎麽可能用於戰場搏殺呢。別說王凱馬術很好,就算他是個習慣於在地上戰鬥的步將。那樣長度的短刀放到戰場上也純屬找死嘛,就算是隱隱被稱作是天下第一的王越,那手中的長劍也是有著相當的長度和寬度,大概唯二在長度和寬度上能與之相比的隻有李書實慣用的那柄名喚“倚天”的長劍和曹操慣於隨身攜帶但並不慣常使用的不知道叫什麽名字的佩劍。
這麽一想,其實李書實的本事也沒想象中那麽差嘛,竟然能夠拿著那麽沉重的巨劍天天習練,就算初時的資質算不得上乘,可是這麽多年積累下來,再加上名師指點,或許也有小成。
所以說,就連李書實這樣的弱雞都拿著一柄門板長劍上戰場,短刀什麽的隻能用來自殺吧。
或者就好似傳說中那般,如同刺客一樣采取某種一擊必殺的法門。
至於殺死顏良時所采用的兵器,是一對大鐵錘,據說叫什麽“镔鐵琵琶錘”,兩柄錘子,左手那柄重六十二斤,右手那柄則重五十八斤,若是真的,至少力氣上或許可以和張三爺熟悉的那些以力量見長的猛將如典韋、關羽、呂布,當然也包括三爺自己較量一番。
隻是相比於那一身子的蠻力,這王凱用錘子的本事卻並不高,來來回回也不過三招——掄起錘子當頭猛砸,揮動錘子從身側猛擊,用蠻力將錘子從下向上一挑而已,對上實力一般的將領,倒也沒有幾個能夠懶得下來他這三招錘法,畢竟不說別的,單說那錘子本身就有六十斤的重量,再加上手臂的力氣和蓄積的動能,當頭砸下所擁有的威勢,別說是以雙臂之力將之格擋下來,手中兵器的質量稍稍不夠或許都有被攔腰截斷的風險,自然更不要說那小命了。
可若是換做如顏良文醜這樣經驗豐富的猛將,這樣的攻擊可就當真是相當的粗淺,甚至對於曾經接受過童老頭調教的張三爺而言未免有些過於粗糙。
所以以三爺親眼所見,若不是顏良雙臂受創,尤其是右臂難以動用全力,隻怕那一戰的結果將不會是僅僅一擊而已,顏良的兵器便被砸飛這樣的結果,反而王凱大概會被顏良玩弄的頭昏眼花之後自亂陣腳,最終因為武器過於沉重而早早沒了力氣揮舞吧。
雖說戰場上沒有如果,可是麵對這樣一個得意洋洋的新人,三爺無論如何說服自己,就是無法喜歡起不遠處那個在眾人的恭維聲中,又或許是烈酒的澆灌下露出紅色麵皮的那個家夥。
隻不過就在張飛站在那裏感慨著“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之類的東西,整個慶功宴上的氣氛卻愈發熱烈的時候,突然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
沒有人知道緣由,也沒有人注意到事情的起因和經過,唯一知道的,便是曹操與劉備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雖然說在皇帝麵前這兩位都顯得十分克製,但雙方之間劍拔弩張的氣氛還是相當濃鬱,若非由於皇帝的出現而使得雙方都沒有佩戴刀劍這樣的兵器,以致於包括夏侯惇和曹仁這樣的戰場猛將唯一能做的便是使用“用眼睛瞪死你大法”對對方怒目而視,恐怕這場原本是用來慶祝一場大勝的宴會會變成喋血片的片場。
話說這到底是時代變得太快,還是他已經跟不上時代。
三爺搖了搖腦袋絕對不再繼續糾結於這個問題,還是先保護自家大哥撤離好了。
不過不過接下來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原本剛剛露出曙光的曹操軍陣營,似乎因為這一突發事件而被蒙上了一層陰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