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種思想不隻是劉行有,如今圍繞在劉行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說是種雁翎,便是所有的女侍和親兵也都在內心深處重新燃起了這樣一種敢戰的鬥誌來。
然而敢戰、鬥誌昂揚是好事,卻不能事事都隻能以戰爭做為唯一的手段。
當種雁翎的話說完時,劉行回頭看了她一眼道:“你不了解高麗現在的情形,馬擴卻早已將四方諸國的現狀匯總後給了我。高麗現在的內亂未平,那些去幫金狗的家夥未必是人家高麗王派出去,搞不好是高麗國內某一部被擊敗的叛軍呢!公然對高麗宣戰,貿然開啟遠征模式。娘子呀,是你想讓岸上那些餘丁也全都離開家鄉、走上戰場去嗎?”
既要戰,又要在戰爭進行的同時,不讓自家這一方熱土因無人勞作重新凋敝下去。既要打仗,也要注重民生。
所以宗澤、種師中曾經幾次提出要再擴出幾個鎮來,以做對南朝戰備之用,卻都被劉行給否決了。
二百多萬人,對於當今這個北朝而言,劉行認為是最合理的軍力。
一個皇朝,一旦他的兵力占據了國家的十分之一甚至更高之時,其治下的百姓便會陡增太多負擔。同時,因為軍費開銷過於龐大,往往也會讓一個皇朝迅速從富足走向衰落。
劉行不希望自己治下的朝廷一味去擴充兵力,最後讓這個國家重新編程窮困潦倒的模樣。
既然是不想擴充兵力來實現強軍強國,那麽遠征作戰這種勞民傷財遠勝如今這種南北之同時開戰的戰略,劉行是絕對不會輕易開啟的。
因為隻要一開啟了那種遠征模式,整個國力便會被全部吸引到遠征上去。金狗未滅、南朝未平,這便是時機未到……
而種雁翎呢?她現在就像是一隻孵蛋中的小母雞。誰來碰了她相公的江山社稷,她便想要去啄誰、咬誰。
這心態是好的,但她卻對高麗國的內情一無所知。
高麗如今是個什麽情況呢?
前些年高麗睿宗去世之後。外戚李資謙擁立睿宗之子王楷做了大王。王楷年幼,加上意誌不堅定且天性柔和。朝政均為王之外祖父李資謙及其黨羽拓俊京所把持。
李資謙為圖繼續鞏固自身地位,複將三女與四女進獻為王楷仁宗之後妃、結黨營私。得逞之後,那家夥便開始安插親族與部屬擔任朝中內外要職,並以權位之便乘機誣陷忠良,鏟除異己。
那賊廝甚至唆使黨羽與其奴婢奪人財務、占人土地,引發民情憤慨。民間裏巷間流傳“十八子(李)將王”。李資謙聞之,遂益生妄想之心,企圖謀篡王位。
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李資謙事實上已成為幕後實質上握有權力的統治者。他日益作威作福。
由於那個家夥行事過度專擅,致使朝臣義憤填膺,甚至引起王楷仁宗的厭惡。
兩年前,王楷的近臣金燦、安甫麟暗中窺知仁宗厭惡李資謙的擅權。於是他二人便夥同上將軍崔卓、吳卓等人密議,在半夜引兵入宮誅殺李資謙的黨羽拓俊京之子拓純與其弟拓俊臣。
拓俊京得到急報後,連忙也引兵入宮將房屋付之一炬。大火延燒至內殿,王楷緊急徒步逃至後苑避難。王楷甚至準備下令讓位與李資謙以結束紛亂,近臣連忙上諫阻止,王楷才作罷。
於是李資謙派遣黨羽到各地捕殺安甫麟等數十名朝中要員,將王楷軟禁在寢所。並先後數次進毒藥企圖殺害王楷,幸好每次都為王妃用奇智所救。
不久後,李資謙與拓俊京之間因為雙方各自奴婢間的爭執而產生嫌隙。兩人關係因此日漸惡化。此時得到仁宗密旨的內醫崔思全前往說服拓俊京,拓俊京遂痛悔前非,並決心效忠王室。
於是,拓俊京奉仁宗之命拘捕李資謙,並將之流配至今之靈光,李資謙數個月後病死於流配地;
李資謙的黨羽也均被流配至遠地,李資謙嫁與王楷之二女也遭到罷黜。但因救急有功,所以仍然特別得到豐厚的賞賜。
李資謙那廝雖然是敗了,可是他昔日經營出來的黨羽手上仍然控製著很多軍隊。於是乎便讓如今的高麗國內陷入到了藩鎮反叛、王師平叛的持續惡戰之中。
如此一個高麗,出現二三十萬在其國內戰敗的叛軍跑到遼東去幫女真人。劉行不感覺奇怪。但是也正式因為那些是高麗王王楷給揍得逃離其自家一畝三分地的家夥,劉行才不會去將錦州出現高麗兵的事。遷怒到高麗王的頭上去。
種雁翎不了解高麗的這些情況,甚至是朝中也隻有宗澤與劉行同時拿到了馬擴的那份《高麗紀要》的呈報。所以她有鬥誌、卻不可聽其言……
“劉哥哥,你讓船靠岸、是要帶我們登岸去遊玩嗎?”
正當劉行用剪短的話將高麗這些內情講給種雁翎以後,準備跳上舷梯去上岸時,趙金珠、楊淩兒和梁興從船艙中一鑽出來,小公主便先大聲歡快地問了一聲。
聽到她的問話,劉行回首對著她微微一笑:“是也不是,你要登岸隨我去嗎?如果要去,就來與我一起去吧。”
趙金珠聞言,欣喜若狂地飛身而起“嗖”地落在了劉行身旁。由於她的從天而降,隻能容得下兩人並行的舷梯被震得一陣上彈下跳。
無法施展法力、更提不起太多力氣平衡自身的劉行被這一震,身子一歪、直朝旁邊的水中載了過去。
“相公……”
“師哥……”
一見到劉行側身栽倒過出去,種雁翎、楊淩兒同時發出驚呼聲、二女也是同時躍起飛到了劉行身前。左右各一隻手抓住劉行的肩膀後,兩人一起施展法力、淩空拉著劉行平穩地飛落到了岸邊。
“對不起、對不起,劉哥哥,我忘記了你不能施展法力!我不是故意的、真不是故意的!”
當劉行被二女拉著站在岸邊上後,舷梯上的趙金珠早已急的淚水撲簌簌落下、聲音急切地連連躬身賠罪。(未完待續。)
這種思想不隻是劉行有,如今圍繞在劉行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說是種雁翎,便是所有的女侍和親兵也都在內心深處重新燃起了這樣一種敢戰的鬥誌來。
然而敢戰、鬥誌昂揚是好事,卻不能事事都隻能以戰爭做為唯一的手段。
當種雁翎的話說完時,劉行回頭看了她一眼道:“你不了解高麗現在的情形,馬擴卻早已將四方諸國的現狀匯總後給了我。高麗現在的內亂未平,那些去幫金狗的家夥未必是人家高麗王派出去,搞不好是高麗國內某一部被擊敗的叛軍呢!公然對高麗宣戰,貿然開啟遠征模式。娘子呀,是你想讓岸上那些餘丁也全都離開家鄉、走上戰場去嗎?”
既要戰,又要在戰爭進行的同時,不讓自家這一方熱土因無人勞作重新凋敝下去。既要打仗,也要注重民生。
所以宗澤、種師中曾經幾次提出要再擴出幾個鎮來,以做對南朝戰備之用,卻都被劉行給否決了。
二百多萬人,對於當今這個北朝而言,劉行認為是最合理的軍力。
一個皇朝,一旦他的兵力占據了國家的十分之一甚至更高之時,其治下的百姓便會陡增太多負擔。同時,因為軍費開銷過於龐大,往往也會讓一個皇朝迅速從富足走向衰落。
劉行不希望自己治下的朝廷一味去擴充兵力,最後讓這個國家重新編程窮困潦倒的模樣。
既然是不想擴充兵力來實現強軍強國,那麽遠征作戰這種勞民傷財遠勝如今這種南北之同時開戰的戰略,劉行是絕對不會輕易開啟的。
因為隻要一開啟了那種遠征模式,整個國力便會被全部吸引到遠征上去。金狗未滅、南朝未平,這便是時機未到……
而種雁翎呢?她現在就像是一隻孵蛋中的小母雞。誰來碰了她相公的江山社稷,她便想要去啄誰、咬誰。
這心態是好的,但她卻對高麗國的內情一無所知。
高麗如今是個什麽情況呢?
前些年高麗睿宗去世之後。外戚李資謙擁立睿宗之子王楷做了大王。王楷年幼,加上意誌不堅定且天性柔和。朝政均為王之外祖父李資謙及其黨羽拓俊京所把持。
李資謙為圖繼續鞏固自身地位,複將三女與四女進獻為王楷仁宗之後妃、結黨營私。得逞之後,那家夥便開始安插親族與部屬擔任朝中內外要職,並以權位之便乘機誣陷忠良,鏟除異己。
那賊廝甚至唆使黨羽與其奴婢奪人財務、占人土地,引發民情憤慨。民間裏巷間流傳“十八子(李)將王”。李資謙聞之,遂益生妄想之心,企圖謀篡王位。
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李資謙事實上已成為幕後實質上握有權力的統治者。他日益作威作福。
由於那個家夥行事過度專擅,致使朝臣義憤填膺,甚至引起王楷仁宗的厭惡。
兩年前,王楷的近臣金燦、安甫麟暗中窺知仁宗厭惡李資謙的擅權。於是他二人便夥同上將軍崔卓、吳卓等人密議,在半夜引兵入宮誅殺李資謙的黨羽拓俊京之子拓純與其弟拓俊臣。
拓俊京得到急報後,連忙也引兵入宮將房屋付之一炬。大火延燒至內殿,王楷緊急徒步逃至後苑避難。王楷甚至準備下令讓位與李資謙以結束紛亂,近臣連忙上諫阻止,王楷才作罷。
於是李資謙派遣黨羽到各地捕殺安甫麟等數十名朝中要員,將王楷軟禁在寢所。並先後數次進毒藥企圖殺害王楷,幸好每次都為王妃用奇智所救。
不久後,李資謙與拓俊京之間因為雙方各自奴婢間的爭執而產生嫌隙。兩人關係因此日漸惡化。此時得到仁宗密旨的內醫崔思全前往說服拓俊京,拓俊京遂痛悔前非,並決心效忠王室。
於是,拓俊京奉仁宗之命拘捕李資謙,並將之流配至今之靈光,李資謙數個月後病死於流配地;
李資謙的黨羽也均被流配至遠地,李資謙嫁與王楷之二女也遭到罷黜。但因救急有功,所以仍然特別得到豐厚的賞賜。
李資謙那廝雖然是敗了,可是他昔日經營出來的黨羽手上仍然控製著很多軍隊。於是乎便讓如今的高麗國內陷入到了藩鎮反叛、王師平叛的持續惡戰之中。
如此一個高麗,出現二三十萬在其國內戰敗的叛軍跑到遼東去幫女真人。劉行不感覺奇怪。但是也正式因為那些是高麗王王楷給揍得逃離其自家一畝三分地的家夥,劉行才不會去將錦州出現高麗兵的事。遷怒到高麗王的頭上去。
種雁翎不了解高麗的這些情況,甚至是朝中也隻有宗澤與劉行同時拿到了馬擴的那份《高麗紀要》的呈報。所以她有鬥誌、卻不可聽其言……
“劉哥哥,你讓船靠岸、是要帶我們登岸去遊玩嗎?”
正當劉行用剪短的話將高麗這些內情講給種雁翎以後,準備跳上舷梯去上岸時,趙金珠、楊淩兒和梁興從船艙中一鑽出來,小公主便先大聲歡快地問了一聲。
聽到她的問話,劉行回首對著她微微一笑:“是也不是,你要登岸隨我去嗎?如果要去,就來與我一起去吧。”
趙金珠聞言,欣喜若狂地飛身而起“嗖”地落在了劉行身旁。由於她的從天而降,隻能容得下兩人並行的舷梯被震得一陣上彈下跳。
無法施展法力、更提不起太多力氣平衡自身的劉行被這一震,身子一歪、直朝旁邊的水中載了過去。
“相公……”
“師哥……”
一見到劉行側身栽倒過出去,種雁翎、楊淩兒同時發出驚呼聲、二女也是同時躍起飛到了劉行身前。左右各一隻手抓住劉行的肩膀後,兩人一起施展法力、淩空拉著劉行平穩地飛落到了岸邊。
“對不起、對不起,劉哥哥,我忘記了你不能施展法力!我不是故意的、真不是故意的!”
當劉行被二女拉著站在岸邊上後,舷梯上的趙金珠早已急的淚水撲簌簌落下、聲音急切地連連躬身賠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