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到小公主那副模樣,種雁翎與楊淩兒絲毫不顧她公主的身份,仍然向她投去了一個凶狠和怨恨的目光。
反倒是劉行淡然一笑,撇了撇嘴道:“好了、好了,是我自己忘了我現在沒有半分自衛能力,沒等趕在你落下之前找到安穩的地方,這怪不得你。”
這話一說完,劉行抽出被種雁翎拉住的手,對著趙金珠招招手道:“來吧,跟著哥哥一起去看看那家農人為何要將田中的水全都淘了出來去。”
耳聽眼見此情此景,趙金珠的心底裏忍不住一陣感動,暗暗想道:劉哥哥對我真的很好,我險些讓他墜入水中,他卻如此不以為意地善待於我。如此一個能夠善待給他帶來威脅的人,無論日後父兄誰坐上龍椅,我都要因愛、因情、因誼確保他萬全……
心中暗想過這些,趙金珠抬起腳步、快速地奔到了劉行身旁。
她才一站穩腳跟,劉行便將從種雁翎手中抽出的那隻手搭在了她那柔弱的肩上。
起步朝前走起時,劉行含笑說道:“我不怪罪你,但是公主日後行事可千萬要三思而後行、不可再如此莽撞哦。你要記得,你是公主、未來將是我大宋的股肱女臣。錯一步都可能對這天下萬民、朝廷社稷造成很大不好的影響,知道嗎?”
重重地點了點頭,趙金珠一臉仰慕地抬頭望向劉行道:“劉哥哥的教諭珠兒銘記在心,日後行事我一定會學哥哥你盡量三思後行、謹慎行事,絕不敢再魯莽了。”
“你呀!方才若是給我師哥弄進水中出了意外,怕是連改正的機會都沒有了,千萬要說到做到哦。”畢竟是她的師妹,在趙金珠的話說完時。另外一側楊淩兒還是忍不住跟著一起教訓了她一句。
趙金珠聽到師姐的教訓,訕笑一下、撓了撓頭說道:“師姐,奴家知錯了、您就不要跟著劉哥哥一起再教訓我了嘛!你可是我師姐。是師傅和我父兄之外我最親的人呐!”
“太傅,您是要去那農田問一下。為何那些農人要將田中的水弄出去嘛?”
趙金珠這次的話才落音,快速奔來的梁興和雷震一追上四人,梁興便先開口在身後對著劉行問了一句。
沒有回頭,隻是點了點頭,劉行道:“據我所知,山東該是白梁粟與稻米混種之地。種白梁粟是需要旱田,可若是種植稻米則必須地是水田。所以我很奇怪,為何那家人要將可做水田的地。給變回到種白粱粟的旱田。”
白粱粟,粟米的主要品種,是當今大宋朝最為重要的糧食作物。
稻米,亦是後世稱為水稻的那種作物,因其需要充足的水源作滋養才能成長得很好,所以當今這天下隻是在江南一帶廣為種植。雖然產量不低,但在北朝境內卻不是主要的糧食來源。
這兩種作物,白粱粟因是旱田耕作、其自身產量在畝產一石二鬥到一石半上下。而稻米的畝產,則可以達到二石甚至三石。
康王趙構那個小朝廷之所以能在劉行接連不斷的打擊中雖搖搖欲墜、仍然可以維持,其實很大原因便是得利於南北兩朝在糧食產量上的差距。讓他可以在獲取糧食上略占一些優勢才沒被劉行輕易打趴下、搞死搞殘搞解散掉。
而山東、尤其是兗州這一帶的地理位置算是很優越的。
這裏雖有大片的半山和山麓盆地,泗水的充足水源還是讓這裏有許多農戶選擇了種植產量遠比白粱粟要高的稻米,以求獲取更充足的糧源和讓自家早日過上富裕的生活。
民以食為天。食以田為本。放棄種植高產的水稻、去變水田為旱田,這種做法實在令人費解。所以方才劉行一見到那個農戶在朝田外淘水,便想要下船來去看一看是什麽情況……
梁興當然也很清楚這些內情,跟著劉行繼續朝前走時,他再次開口道:“太傅,我想定是那戶農家的水田水源並不充足,那戶人家才想要去改水田為旱田。而且在兗州這樣的地方,種植白粱粟畝產事實上也能在風調雨順好年景裏達到二石。”
見到劉行回頭看了他一眼,梁興從臉色知道劉行在等他說下去。他也含糊繼續說道:“可是官督商辦與官辦的糧商在收購的時候,也在刻意壓低稻米收獲量與收貨價。所以。那戶人家改水田為旱田,應該是出於賣糧容易這個考慮。”
“雷震。我說你記。”聽完梁興這些他通過天策衛的情治網絡探知情況說完後,劉行停住了腳步了。
待雷震快步趕到身旁,劉行道:“第一,凡我朝之內,無論何種商家在收糧時,日後不得再抬粟壓稻。第二,即日起,山東、河北、河南、京兆四地駐軍優先供給稻米,所需采購渠道也要優先給予重點保障。”
低頭稍做思索,劉行馬上又道:“第三,著令戶部議定新策,為確保軍糧供應,讓他們給我盡快弄出一套農業補貼政令來。為鼓勵農人多種水稻、確保軍糧和皇儲糧充足,最高可以按產糧本地售價的三成給予額外獎勵性補貼。”
又一次停下略作思考,劉行接著道:“第四,以我名義號召各地商人全力發展糧食深加工行當。作為鼓勵,我將全麵對我朝全境開放、推廣獵人穀中的風車碾房,畜力鏈式碾坊和水力新型碾坊技術。”
“第五,在各地糧食加工企業中,必須立即優先由各地官府牽頭、督導,建出足夠支撐當地跑馬場飼料、軍馬飼料的飼料生產行當來。不能隻讓馬兒吃遠道的飼料,更不能隻讓馬兒跑、不給馬兒上好是吃食。”話到此處,劉行臉色變得異常莊重起來。
聲音微微提高幾分後,劉行大聲道:“總之就是一個目標,我要以農業補貼、行當技術襄助的政策,讓我朝糧食產量在三年之內追上南朝。五年之內,要讓南朝的百姓見到我朝真正富到流油的我朝萬民。”(未完待續。)
反倒是劉行淡然一笑,撇了撇嘴道:“好了、好了,是我自己忘了我現在沒有半分自衛能力,沒等趕在你落下之前找到安穩的地方,這怪不得你。”
這話一說完,劉行抽出被種雁翎拉住的手,對著趙金珠招招手道:“來吧,跟著哥哥一起去看看那家農人為何要將田中的水全都淘了出來去。”
耳聽眼見此情此景,趙金珠的心底裏忍不住一陣感動,暗暗想道:劉哥哥對我真的很好,我險些讓他墜入水中,他卻如此不以為意地善待於我。如此一個能夠善待給他帶來威脅的人,無論日後父兄誰坐上龍椅,我都要因愛、因情、因誼確保他萬全……
心中暗想過這些,趙金珠抬起腳步、快速地奔到了劉行身旁。
她才一站穩腳跟,劉行便將從種雁翎手中抽出的那隻手搭在了她那柔弱的肩上。
起步朝前走起時,劉行含笑說道:“我不怪罪你,但是公主日後行事可千萬要三思而後行、不可再如此莽撞哦。你要記得,你是公主、未來將是我大宋的股肱女臣。錯一步都可能對這天下萬民、朝廷社稷造成很大不好的影響,知道嗎?”
重重地點了點頭,趙金珠一臉仰慕地抬頭望向劉行道:“劉哥哥的教諭珠兒銘記在心,日後行事我一定會學哥哥你盡量三思後行、謹慎行事,絕不敢再魯莽了。”
“你呀!方才若是給我師哥弄進水中出了意外,怕是連改正的機會都沒有了,千萬要說到做到哦。”畢竟是她的師妹,在趙金珠的話說完時。另外一側楊淩兒還是忍不住跟著一起教訓了她一句。
趙金珠聽到師姐的教訓,訕笑一下、撓了撓頭說道:“師姐,奴家知錯了、您就不要跟著劉哥哥一起再教訓我了嘛!你可是我師姐。是師傅和我父兄之外我最親的人呐!”
“太傅,您是要去那農田問一下。為何那些農人要將田中的水弄出去嘛?”
趙金珠這次的話才落音,快速奔來的梁興和雷震一追上四人,梁興便先開口在身後對著劉行問了一句。
沒有回頭,隻是點了點頭,劉行道:“據我所知,山東該是白梁粟與稻米混種之地。種白梁粟是需要旱田,可若是種植稻米則必須地是水田。所以我很奇怪,為何那家人要將可做水田的地。給變回到種白粱粟的旱田。”
白粱粟,粟米的主要品種,是當今大宋朝最為重要的糧食作物。
稻米,亦是後世稱為水稻的那種作物,因其需要充足的水源作滋養才能成長得很好,所以當今這天下隻是在江南一帶廣為種植。雖然產量不低,但在北朝境內卻不是主要的糧食來源。
這兩種作物,白粱粟因是旱田耕作、其自身產量在畝產一石二鬥到一石半上下。而稻米的畝產,則可以達到二石甚至三石。
康王趙構那個小朝廷之所以能在劉行接連不斷的打擊中雖搖搖欲墜、仍然可以維持,其實很大原因便是得利於南北兩朝在糧食產量上的差距。讓他可以在獲取糧食上略占一些優勢才沒被劉行輕易打趴下、搞死搞殘搞解散掉。
而山東、尤其是兗州這一帶的地理位置算是很優越的。
這裏雖有大片的半山和山麓盆地,泗水的充足水源還是讓這裏有許多農戶選擇了種植產量遠比白粱粟要高的稻米,以求獲取更充足的糧源和讓自家早日過上富裕的生活。
民以食為天。食以田為本。放棄種植高產的水稻、去變水田為旱田,這種做法實在令人費解。所以方才劉行一見到那個農戶在朝田外淘水,便想要下船來去看一看是什麽情況……
梁興當然也很清楚這些內情,跟著劉行繼續朝前走時,他再次開口道:“太傅,我想定是那戶農家的水田水源並不充足,那戶人家才想要去改水田為旱田。而且在兗州這樣的地方,種植白粱粟畝產事實上也能在風調雨順好年景裏達到二石。”
見到劉行回頭看了他一眼,梁興從臉色知道劉行在等他說下去。他也含糊繼續說道:“可是官督商辦與官辦的糧商在收購的時候,也在刻意壓低稻米收獲量與收貨價。所以。那戶人家改水田為旱田,應該是出於賣糧容易這個考慮。”
“雷震。我說你記。”聽完梁興這些他通過天策衛的情治網絡探知情況說完後,劉行停住了腳步了。
待雷震快步趕到身旁,劉行道:“第一,凡我朝之內,無論何種商家在收糧時,日後不得再抬粟壓稻。第二,即日起,山東、河北、河南、京兆四地駐軍優先供給稻米,所需采購渠道也要優先給予重點保障。”
低頭稍做思索,劉行馬上又道:“第三,著令戶部議定新策,為確保軍糧供應,讓他們給我盡快弄出一套農業補貼政令來。為鼓勵農人多種水稻、確保軍糧和皇儲糧充足,最高可以按產糧本地售價的三成給予額外獎勵性補貼。”
又一次停下略作思考,劉行接著道:“第四,以我名義號召各地商人全力發展糧食深加工行當。作為鼓勵,我將全麵對我朝全境開放、推廣獵人穀中的風車碾房,畜力鏈式碾坊和水力新型碾坊技術。”
“第五,在各地糧食加工企業中,必須立即優先由各地官府牽頭、督導,建出足夠支撐當地跑馬場飼料、軍馬飼料的飼料生產行當來。不能隻讓馬兒吃遠道的飼料,更不能隻讓馬兒跑、不給馬兒上好是吃食。”話到此處,劉行臉色變得異常莊重起來。
聲音微微提高幾分後,劉行大聲道:“總之就是一個目標,我要以農業補貼、行當技術襄助的政策,讓我朝糧食產量在三年之內追上南朝。五年之內,要讓南朝的百姓見到我朝真正富到流油的我朝萬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