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睜開眼睛,隻覺得今天的天色比平時似乎要亮的多:“什麽時辰了?”
“回萬歲爺的話,剛剛過了寅時。”
“天色很亮啊?”
“是!昨天晚上下了雪,映在窗紙上顯得很亮,其實還早呢。萬歲爺再睡一會兒吧?”
“不睡了。”皇帝翻身坐起,隻穿著月白色杭絲短衫的身體瑟縮了一下:“唔,好涼!”
“萬歲爺,當心凍著!”
“不怕……哈秋!哈秋!”皇帝重重的打了兩個噴嚏,揉了下鼻子:“沒什麽的,把衣服拿來。”
在內侍的服侍下穿好衣服,取過青鹽來漱漱口,人也精神了很多,走到養心殿暖閣的窗戶前向外探頭看了看:“唔,好大的雪啊!”
“是呢!”看他心情很是不錯,六福在一邊湊趣的說道:“萬歲爺改元登基,連老天爺也在為咱們大清朝高興,這一場大雪下來,想來今春田裏的收成又會比往年更好了。”
“就盼著是這樣吧。”看著這一片銀白色的世界,皇帝沒來由的動了遊興:“六福?傳西?阿。”
“萬歲爺,今天不當西大人入值。”
“那,算了,就你和我兩個人一起出去,怎麽樣?”
六福都要哭出來了,平時皇帝偶有微行之事,總還有文慶,載銓或者西?阿扈從,今天這是在過年之間,紫禁城中除了軍機處有極少數的人值班之外,便隻有禦前侍衛在職。隻是看皇帝的意思,竟似是不準備驚動他們,就帶著自己出去?“萬歲爺,您若是想出去的話,容奴才安排……”
“你怎麽總是要安排?若是要安排的話,朕還要你們做什麽?”皇帝有點動怒,嚇得六福不敢再說,隻能順著他的意思,臨出門的時候讓一個養心殿前常服侍的小太監趕緊出去,通知禦前侍衛和內大臣華豐,旁的不要多說,隻說皇帝出宮了,著人扈從便是。
“六福,你這狗奴才,在說什麽呢?”
“哦,來了,來了!”六福不敢再多說,向小太監揮揮手,自己趕忙追了上去。
雪後寒的天氣,偶爾有風吹過,夾雜著滿地零碎的雪粉撲麵打來,走到西華門外,沿著棋盤大街迤邐前行,皇帝可以趁這樣的機會難得的欣賞一番雪後風光,六福可是擔著太大的關係,一路走來頻頻回顧,眼看著有十幾個身著便服的威武漢子身兼前導後護,知道是禦前侍衛更衣相隨,心裏才算是踏實了一點。
“萬歲爺,您這是要到哪兒去啊?若是遠的話,容奴才給您安排車駕?”
“我想到南城走走。”皇帝隨口答應著。
“到南城?路還很遠呢?”六福前後看看,又追了一句:“主子爺,還是容奴才給您安排車駕吧?”
皇帝的心中也並沒有什麽正式的目的地,隻是在紫禁城中呆得膩了,想出來散散心,走出沒有很遠,就覺得腳下有點涼意,粉底緞靴本來就隻是為了好看,防寒的功能並非很好,聽六福的話倒讓他心中一動:“安排車駕?這裏安排什麽車駕?”
“主子爺放心,奴才有辦法的。”六福左右打量了一下,對麵街角有一間茶坊,先把皇帝請到茶坊中落座,去一去身上的寒意,這邊趕緊向過來扈從的華豐說了幾句,後者命人下去安排不提。
過了一盞熱茶的功夫,一輛藍呢子後檔的馬車駛到茶坊門口,車把式也換上了一個禦前侍衛。由六福伺候著登了車,放下車簾:“主子爺,您想到南城,奴才就陪您去南城,不過宮中一大家子人在等著您,不如就不要下車了吧?”
“好吧,就聽你的,不下車了。就在南城轉轉。”
車馬啟行,速度非常的慢,也是為了讓皇帝能夠細細的觀賞。呆在車裏,撩起車簾的一角向外張望,雪已經停了,風卻更大了,路上行人不多,穿著厚重的衣服,步履匆匆而過,這和皇帝心中期望見到的新年到來,普天同慶的景況相去甚遠,一時間也沒有了開始的精神,懶洋洋的放下車簾,坐在那裏閉目養神。
就在此時,外麵傳來陣陣大呼小叫的聲響,弄得六福一陣緊張,趕忙撩開車簾探頭問去:“怎麽了,怎麽了?”
“沒事。”趕車的是個三等蝦(滿洲話,侍衛的意思),留著好看的八字胡,回頭呲牙一樂:“主子爺放寬了心,”他說:“不過是一個外鄉老趕碰翻了人家吃飯的家什,正在吵嚷呢!”
“停下來,我們看看熱鬧。”
侍衛答應一聲,刹住了車,六福撩開車簾退到一旁,讓這位好熱鬧的主子爺看得更清楚一些。
聽幾個人吵吵嚷嚷,他不是很懂他們說的什麽,尤其是那個惹了禍事的年輕人,似乎是湖南口音,周圍的人都分辨不清他在說什麽,更增雜亂。讓坐在車中的年輕人心中好笑:“這樣雞同鴨講,可幾時是個頭啊。”
“主子爺聖明。照奴才看,那個年輕人也是個慳吝的,拿出幾兩銀子來,不就行了嗎?偏生在這裏惹得大家圍觀?傳出去麵子上好看不好看?”
聽他說話似乎有什麽未盡之意,皇帝心中有點奇怪:“什麽麵子?”
“您不知道?這是戶部左侍郎曾國藩的九弟,叫曾國荃的。”六福很是不屑的撇撇嘴,繼續說道:“整天就知道在南城一帶為曾大人惹禍,弄得周圍人都當笑話看!”
“他就是曾國荃?”皇帝探起身體,認真的打量著,和曾國藩差不多,曾國荃的身材不高,卻很壯實,距離太遠看不大清楚容貌,隻是這一口湘音,聽來著實有點費神。
正在看著,曾國藩等人到了。
三言兩語間,曾國藩解決了弟弟和老者的爭端,甘子義看得清清楚楚,滿足的歎息一聲,又靠到車壁上:“六福,”
“在!”
“等一會兒人散去,我們也下去轉轉,然後就回去吧。”
“是!”六福扒著車簾等了一會兒,見人群逐漸散去,這才扶著皇帝邁步而出,踩著侍衛的後背,落到了地上。不想本已經走開的閻敬銘不知道為什麽居然再度回頭,四目相對,兩個人都愣住了。
看他有要上來行禮的舉動,甘子義趕忙一擺手,製止了他的行動,後者無奈的站在那裏,卻並不肯就此離開,而是猛了拉了一下將欲前行的曾國藩,這一次,連他也看見了。一雙三角眼瞪得老大,不敢置信的望著向自己走過來的萬乘天子,甚至連行禮也忘記了。
甘子義也覺得有點尷尬,去年因為巡幸之事,經常為禦史上章彈劾,本來已經有所收斂,朝臣也以為皇帝登基日久,開始變得修生養性,一力苦研聖學,都是心中大為感動。誰知道今天又一次冶遊出宮,做此荒唐之事?而且給曾國藩看見了?怕一番勸諫是跑不了的了!
直到皇帝走近,曾國藩才反應過來,撩起棉袍的下擺就要行大禮,甘子義低聲說了一句:“這是什麽地方?也容得你行大禮?”把曾國藩的動作攔了回去。後者無奈,隻得原地屈膝請了個安:“給老爺請安!”
甘子義點點頭,轉眼看向站在旁邊的閻敬銘,呲牙一笑:“我記得我們當初見過麵吧?”
“是!臣陝西閻敬銘,給老爺請安!”
“起來吧,都起來吧?”甘子義讓眾人站起來,眼睛在旁邊的兩個人身上打轉,曾國荃他剛才就看見了,他身邊那個身材很高,卻稍顯瘦削的男人卻不認識:“你是?”
“臣,安徽李鴻章,給老爺請安!”
皇帝的臉上飛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你就是李鴻章啊。是丁末年的進士吧?記得去年五月間,我曾經在太和殿……見過你們呢!”
“是!皇上天語訓教,臣等銘記在心。”李鴻章還是第一次近睹天顏,心中怦怦亂跳,說話也有點不著邊際了。
“你散館之後在哪裏任職?”
“回皇上話。臣在翰林院任職編修,與同僚會同編撰《宣宗實錄》。”
“唔,《實錄》將來是要刊行天下,供讀書人瞻仰先皇聖德的,其事重大,不可掉以輕心啊。”
“是!臣自當謹遵皇上教誨,不敢有片刻懈怠。”
皇帝在和幾個人說著話,六福在他身邊隨侍,眼珠左右打量,街上的行人逐漸多了起來,有些居然已經注意到了這邊的幾個人,正在用好奇的眼神掃視著,趕忙上前半步,小聲說道:“皇上,此處不宜久留,還是請皇上……”
“曾國藩,你住在這裏?”
“回皇上話,微臣陋居就在附近。”
“走!到你府上去坐坐。”
“皇上……?”
“帶路吧,還要我自己找過去嗎?”
曾國藩一則以喜,一則以驚,皇帝駕臨臣子府中,傳揚出去,總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情,隻是皇上冶遊出行,還到自己府中,給言官知道了,怕不會考慮到是皇帝主動提出過府小坐,隻會認為是自己邀請,這可怎麽是了?
心中胡亂思考著,和曾國荃交代一聲,讓他趕緊回家準備,自己腳下加快,跟在皇帝身邊在前引路,兩個人的身後跟著閻敬銘,李鴻章等人,再後麵是一眾禦前侍衛,更遠一點是已經得到消息,趕來扈從的九門提督衙門派出來的兵弁。
向小巷深處走了不遠就是曾府,門前掛著一個小小的銘牌:湖南曾寓。
家裏人已經得到曾國荃的通報,大開中門,以歐陽氏為首,帶著長男曾紀澤,長女紀靜,次女紀耀,三女紀琛,連同曾國荃跪倒接駕:“沐恩,曾歐陽氏,攜闔府上下恭請皇上萬福金安!”
皇帝回頭看看曾國藩,示意他為自己作介紹:“這是微臣內人,歐陽氏,這是小犬紀澤,小女紀靜,紀耀,紀琛。這是臣弟國荃。”
皇帝點點頭,舉步走進曾府。曾國藩的家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架構,一明兩暗,雖然麵積算不上很大,卻修飾的相當整潔,正廳柱子上書寫著一副抱對:世間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落款是曾麟於戊寅秋月。
“這副抱對,是令尊所寫吧?”
“是!此副抱對是臣得中進士之後,家父手書,用以勸誡臣不可驕橫,用心讀書之用。”
“文字雖然淺顯,其意卻也深遠啊!”皇帝滿意的點點頭,在正堂居中而坐,曾國藩等人這才正式在早已經鋪好的紅氈條上跪倒行禮:“臣,曾國藩(閻敬銘,李鴻章)恭請聖安!”
“都起來吧。”皇帝一擺手,示意幾個人站了起來,曾府的家眷和孩子們自然不能入內,在大廳門口垂手肅立,旁的人還好,隻有六歲的曾紀琛,天生膽子大,躲在禦前侍衛的腿邊,向裏麵不停的張望著,在她小小的腦子裏,還不大懂阿爹為什麽要跪倒給中間的年輕人磕頭,覺得很是氣不過的撅起了嘴巴。
皇上麵朝著門口,看見一個小小的身影在那晃來晃去,認出了是增紀琛:“那是你的女兒吧?”
曾國藩趕緊回頭看過去,可不是嗎?女兒正扒著侍衛的腿向裏麵探頭探腦的呢,趕忙揮揮手,示意孩子走開,卻聽皇帝說:“曾國藩,讓她進來!”
“是!”皇上發話,曾國藩隻得過去,把女兒領了進來:“等一會兒記得給皇上磕頭,曉得嗎?”
“為什麽?”
“別問為什麽,記得阿爹的話了沒?”
“記得了!”
把小女領到君前,增紀琛眨眨眼,可愛的偏頭看看:“你是皇上?”
曾國藩大吃一驚,一把按住女兒的小身子就往地下按:“別胡說,快點給皇上磕頭!”
“曾國藩,別難為孩子。”皇帝揮退了他,和小女孩兒四目相對,很正式的點點頭:“是,你問得不錯,朕是皇上。”
“人家說,您可以給別人很大很大的官兒,是不是?”
甘子義揚聲大笑!曾國藩卻嚇得臉都白了!其實不但是他,就是閻敬銘和李鴻章也同時變了顏色,若是讓皇帝認為這些都是家人有意安排的,其罪匪淺啊!
他笑了一會兒,彎腰拉住了增紀琛的小手:“你說得不全對。我確實能夠給人封賞很大很大的官兒,卻也不能無功而賞。嗯,是不是不明白?我問你,你可讀書認字了嗎?”
“認了。阿娘和阿爹,還有九叔都教我認識很多字了。”
“那麽,如果你認字認得多,你阿爹和阿娘,還有你九叔,是不是也會獎勵你?”
“什麽叫獎勵?”
“就是說,誇讚你認字認得多,寫字寫得好之類的話?”
“有的!我寫字寫得可好了。阿娘總是誇獎我的,隻是阿爹不經常誇獎我。”
“關於這個,等一會兒我會告訴他,讓他多多的獎賞你。不過這種因為寫字寫得好,認字認得多而帶來的獎賞,便是你自己掙來的,所以,你阿娘才會獎賞你。和剛才我說的一樣,若是有功,自然要賞,就和你剛才問朕的那樣,可以封賞他很大很大的官兒。現在,明白了嗎?”
“我阿爹的字寫得更好,皇上為什麽不能獎賞他很大的官兒呢?”
甘子義第二次大笑起來!
“回萬歲爺的話,剛剛過了寅時。”
“天色很亮啊?”
“是!昨天晚上下了雪,映在窗紙上顯得很亮,其實還早呢。萬歲爺再睡一會兒吧?”
“不睡了。”皇帝翻身坐起,隻穿著月白色杭絲短衫的身體瑟縮了一下:“唔,好涼!”
“萬歲爺,當心凍著!”
“不怕……哈秋!哈秋!”皇帝重重的打了兩個噴嚏,揉了下鼻子:“沒什麽的,把衣服拿來。”
在內侍的服侍下穿好衣服,取過青鹽來漱漱口,人也精神了很多,走到養心殿暖閣的窗戶前向外探頭看了看:“唔,好大的雪啊!”
“是呢!”看他心情很是不錯,六福在一邊湊趣的說道:“萬歲爺改元登基,連老天爺也在為咱們大清朝高興,這一場大雪下來,想來今春田裏的收成又會比往年更好了。”
“就盼著是這樣吧。”看著這一片銀白色的世界,皇帝沒來由的動了遊興:“六福?傳西?阿。”
“萬歲爺,今天不當西大人入值。”
“那,算了,就你和我兩個人一起出去,怎麽樣?”
六福都要哭出來了,平時皇帝偶有微行之事,總還有文慶,載銓或者西?阿扈從,今天這是在過年之間,紫禁城中除了軍機處有極少數的人值班之外,便隻有禦前侍衛在職。隻是看皇帝的意思,竟似是不準備驚動他們,就帶著自己出去?“萬歲爺,您若是想出去的話,容奴才安排……”
“你怎麽總是要安排?若是要安排的話,朕還要你們做什麽?”皇帝有點動怒,嚇得六福不敢再說,隻能順著他的意思,臨出門的時候讓一個養心殿前常服侍的小太監趕緊出去,通知禦前侍衛和內大臣華豐,旁的不要多說,隻說皇帝出宮了,著人扈從便是。
“六福,你這狗奴才,在說什麽呢?”
“哦,來了,來了!”六福不敢再多說,向小太監揮揮手,自己趕忙追了上去。
雪後寒的天氣,偶爾有風吹過,夾雜著滿地零碎的雪粉撲麵打來,走到西華門外,沿著棋盤大街迤邐前行,皇帝可以趁這樣的機會難得的欣賞一番雪後風光,六福可是擔著太大的關係,一路走來頻頻回顧,眼看著有十幾個身著便服的威武漢子身兼前導後護,知道是禦前侍衛更衣相隨,心裏才算是踏實了一點。
“萬歲爺,您這是要到哪兒去啊?若是遠的話,容奴才給您安排車駕?”
“我想到南城走走。”皇帝隨口答應著。
“到南城?路還很遠呢?”六福前後看看,又追了一句:“主子爺,還是容奴才給您安排車駕吧?”
皇帝的心中也並沒有什麽正式的目的地,隻是在紫禁城中呆得膩了,想出來散散心,走出沒有很遠,就覺得腳下有點涼意,粉底緞靴本來就隻是為了好看,防寒的功能並非很好,聽六福的話倒讓他心中一動:“安排車駕?這裏安排什麽車駕?”
“主子爺放心,奴才有辦法的。”六福左右打量了一下,對麵街角有一間茶坊,先把皇帝請到茶坊中落座,去一去身上的寒意,這邊趕緊向過來扈從的華豐說了幾句,後者命人下去安排不提。
過了一盞熱茶的功夫,一輛藍呢子後檔的馬車駛到茶坊門口,車把式也換上了一個禦前侍衛。由六福伺候著登了車,放下車簾:“主子爺,您想到南城,奴才就陪您去南城,不過宮中一大家子人在等著您,不如就不要下車了吧?”
“好吧,就聽你的,不下車了。就在南城轉轉。”
車馬啟行,速度非常的慢,也是為了讓皇帝能夠細細的觀賞。呆在車裏,撩起車簾的一角向外張望,雪已經停了,風卻更大了,路上行人不多,穿著厚重的衣服,步履匆匆而過,這和皇帝心中期望見到的新年到來,普天同慶的景況相去甚遠,一時間也沒有了開始的精神,懶洋洋的放下車簾,坐在那裏閉目養神。
就在此時,外麵傳來陣陣大呼小叫的聲響,弄得六福一陣緊張,趕忙撩開車簾探頭問去:“怎麽了,怎麽了?”
“沒事。”趕車的是個三等蝦(滿洲話,侍衛的意思),留著好看的八字胡,回頭呲牙一樂:“主子爺放寬了心,”他說:“不過是一個外鄉老趕碰翻了人家吃飯的家什,正在吵嚷呢!”
“停下來,我們看看熱鬧。”
侍衛答應一聲,刹住了車,六福撩開車簾退到一旁,讓這位好熱鬧的主子爺看得更清楚一些。
聽幾個人吵吵嚷嚷,他不是很懂他們說的什麽,尤其是那個惹了禍事的年輕人,似乎是湖南口音,周圍的人都分辨不清他在說什麽,更增雜亂。讓坐在車中的年輕人心中好笑:“這樣雞同鴨講,可幾時是個頭啊。”
“主子爺聖明。照奴才看,那個年輕人也是個慳吝的,拿出幾兩銀子來,不就行了嗎?偏生在這裏惹得大家圍觀?傳出去麵子上好看不好看?”
聽他說話似乎有什麽未盡之意,皇帝心中有點奇怪:“什麽麵子?”
“您不知道?這是戶部左侍郎曾國藩的九弟,叫曾國荃的。”六福很是不屑的撇撇嘴,繼續說道:“整天就知道在南城一帶為曾大人惹禍,弄得周圍人都當笑話看!”
“他就是曾國荃?”皇帝探起身體,認真的打量著,和曾國藩差不多,曾國荃的身材不高,卻很壯實,距離太遠看不大清楚容貌,隻是這一口湘音,聽來著實有點費神。
正在看著,曾國藩等人到了。
三言兩語間,曾國藩解決了弟弟和老者的爭端,甘子義看得清清楚楚,滿足的歎息一聲,又靠到車壁上:“六福,”
“在!”
“等一會兒人散去,我們也下去轉轉,然後就回去吧。”
“是!”六福扒著車簾等了一會兒,見人群逐漸散去,這才扶著皇帝邁步而出,踩著侍衛的後背,落到了地上。不想本已經走開的閻敬銘不知道為什麽居然再度回頭,四目相對,兩個人都愣住了。
看他有要上來行禮的舉動,甘子義趕忙一擺手,製止了他的行動,後者無奈的站在那裏,卻並不肯就此離開,而是猛了拉了一下將欲前行的曾國藩,這一次,連他也看見了。一雙三角眼瞪得老大,不敢置信的望著向自己走過來的萬乘天子,甚至連行禮也忘記了。
甘子義也覺得有點尷尬,去年因為巡幸之事,經常為禦史上章彈劾,本來已經有所收斂,朝臣也以為皇帝登基日久,開始變得修生養性,一力苦研聖學,都是心中大為感動。誰知道今天又一次冶遊出宮,做此荒唐之事?而且給曾國藩看見了?怕一番勸諫是跑不了的了!
直到皇帝走近,曾國藩才反應過來,撩起棉袍的下擺就要行大禮,甘子義低聲說了一句:“這是什麽地方?也容得你行大禮?”把曾國藩的動作攔了回去。後者無奈,隻得原地屈膝請了個安:“給老爺請安!”
甘子義點點頭,轉眼看向站在旁邊的閻敬銘,呲牙一笑:“我記得我們當初見過麵吧?”
“是!臣陝西閻敬銘,給老爺請安!”
“起來吧,都起來吧?”甘子義讓眾人站起來,眼睛在旁邊的兩個人身上打轉,曾國荃他剛才就看見了,他身邊那個身材很高,卻稍顯瘦削的男人卻不認識:“你是?”
“臣,安徽李鴻章,給老爺請安!”
皇帝的臉上飛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你就是李鴻章啊。是丁末年的進士吧?記得去年五月間,我曾經在太和殿……見過你們呢!”
“是!皇上天語訓教,臣等銘記在心。”李鴻章還是第一次近睹天顏,心中怦怦亂跳,說話也有點不著邊際了。
“你散館之後在哪裏任職?”
“回皇上話。臣在翰林院任職編修,與同僚會同編撰《宣宗實錄》。”
“唔,《實錄》將來是要刊行天下,供讀書人瞻仰先皇聖德的,其事重大,不可掉以輕心啊。”
“是!臣自當謹遵皇上教誨,不敢有片刻懈怠。”
皇帝在和幾個人說著話,六福在他身邊隨侍,眼珠左右打量,街上的行人逐漸多了起來,有些居然已經注意到了這邊的幾個人,正在用好奇的眼神掃視著,趕忙上前半步,小聲說道:“皇上,此處不宜久留,還是請皇上……”
“曾國藩,你住在這裏?”
“回皇上話,微臣陋居就在附近。”
“走!到你府上去坐坐。”
“皇上……?”
“帶路吧,還要我自己找過去嗎?”
曾國藩一則以喜,一則以驚,皇帝駕臨臣子府中,傳揚出去,總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情,隻是皇上冶遊出行,還到自己府中,給言官知道了,怕不會考慮到是皇帝主動提出過府小坐,隻會認為是自己邀請,這可怎麽是了?
心中胡亂思考著,和曾國荃交代一聲,讓他趕緊回家準備,自己腳下加快,跟在皇帝身邊在前引路,兩個人的身後跟著閻敬銘,李鴻章等人,再後麵是一眾禦前侍衛,更遠一點是已經得到消息,趕來扈從的九門提督衙門派出來的兵弁。
向小巷深處走了不遠就是曾府,門前掛著一個小小的銘牌:湖南曾寓。
家裏人已經得到曾國荃的通報,大開中門,以歐陽氏為首,帶著長男曾紀澤,長女紀靜,次女紀耀,三女紀琛,連同曾國荃跪倒接駕:“沐恩,曾歐陽氏,攜闔府上下恭請皇上萬福金安!”
皇帝回頭看看曾國藩,示意他為自己作介紹:“這是微臣內人,歐陽氏,這是小犬紀澤,小女紀靜,紀耀,紀琛。這是臣弟國荃。”
皇帝點點頭,舉步走進曾府。曾國藩的家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架構,一明兩暗,雖然麵積算不上很大,卻修飾的相當整潔,正廳柱子上書寫著一副抱對:世間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落款是曾麟於戊寅秋月。
“這副抱對,是令尊所寫吧?”
“是!此副抱對是臣得中進士之後,家父手書,用以勸誡臣不可驕橫,用心讀書之用。”
“文字雖然淺顯,其意卻也深遠啊!”皇帝滿意的點點頭,在正堂居中而坐,曾國藩等人這才正式在早已經鋪好的紅氈條上跪倒行禮:“臣,曾國藩(閻敬銘,李鴻章)恭請聖安!”
“都起來吧。”皇帝一擺手,示意幾個人站了起來,曾府的家眷和孩子們自然不能入內,在大廳門口垂手肅立,旁的人還好,隻有六歲的曾紀琛,天生膽子大,躲在禦前侍衛的腿邊,向裏麵不停的張望著,在她小小的腦子裏,還不大懂阿爹為什麽要跪倒給中間的年輕人磕頭,覺得很是氣不過的撅起了嘴巴。
皇上麵朝著門口,看見一個小小的身影在那晃來晃去,認出了是增紀琛:“那是你的女兒吧?”
曾國藩趕緊回頭看過去,可不是嗎?女兒正扒著侍衛的腿向裏麵探頭探腦的呢,趕忙揮揮手,示意孩子走開,卻聽皇帝說:“曾國藩,讓她進來!”
“是!”皇上發話,曾國藩隻得過去,把女兒領了進來:“等一會兒記得給皇上磕頭,曉得嗎?”
“為什麽?”
“別問為什麽,記得阿爹的話了沒?”
“記得了!”
把小女領到君前,增紀琛眨眨眼,可愛的偏頭看看:“你是皇上?”
曾國藩大吃一驚,一把按住女兒的小身子就往地下按:“別胡說,快點給皇上磕頭!”
“曾國藩,別難為孩子。”皇帝揮退了他,和小女孩兒四目相對,很正式的點點頭:“是,你問得不錯,朕是皇上。”
“人家說,您可以給別人很大很大的官兒,是不是?”
甘子義揚聲大笑!曾國藩卻嚇得臉都白了!其實不但是他,就是閻敬銘和李鴻章也同時變了顏色,若是讓皇帝認為這些都是家人有意安排的,其罪匪淺啊!
他笑了一會兒,彎腰拉住了增紀琛的小手:“你說得不全對。我確實能夠給人封賞很大很大的官兒,卻也不能無功而賞。嗯,是不是不明白?我問你,你可讀書認字了嗎?”
“認了。阿娘和阿爹,還有九叔都教我認識很多字了。”
“那麽,如果你認字認得多,你阿爹和阿娘,還有你九叔,是不是也會獎勵你?”
“什麽叫獎勵?”
“就是說,誇讚你認字認得多,寫字寫得好之類的話?”
“有的!我寫字寫得可好了。阿娘總是誇獎我的,隻是阿爹不經常誇獎我。”
“關於這個,等一會兒我會告訴他,讓他多多的獎賞你。不過這種因為寫字寫得好,認字認得多而帶來的獎賞,便是你自己掙來的,所以,你阿娘才會獎賞你。和剛才我說的一樣,若是有功,自然要賞,就和你剛才問朕的那樣,可以封賞他很大很大的官兒。現在,明白了嗎?”
“我阿爹的字寫得更好,皇上為什麽不能獎賞他很大的官兒呢?”
甘子義第二次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