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戰術研究
接過旨意,丁汝昌先派人把天使送進艙中休息,眾人在作戰室說話,商討下一步戰事動作,“皇上的旨意都聽見了?許我等以自專之權,這場仗該如何打,從哪裏打?列位各抒偉見吧?”
“也不必說什麽如何打,在哪裏打,隻要碰上日軍艦隊,不管是在哪裏,隻管開火!打沉一艘是一艘,左右日本人的艦隊就這幾艘船,還用得著這麽費事嗎?”
張英的話引得眾人輕笑連連,他這個人雖然粗魯不文,但作戰非常勇猛,因為有了他這樣一個艦上管帶,所以他所統帶的廣洪號一旦與敵軍接戰,便如同瘋狗一般,那份悍不畏死的豪情,在清軍艦隊中都是第一流的。但這番話豪壯便豪壯,和丁汝昌的話全無半點搭界處,所以,別人也不理他,都向著如何能夠以最小的代價殺傷最多的敵人的大局上考慮去了。
片刻的折衝之後,有人建言,出豐後水道,到九州之南,尋找日軍主力艦隊決戰;也有人提議,不必如此麻煩,從豐後水道出發,北上東京灣,直接攻擊敵人的首都,逼迫日軍艦隊不能不出戰,到時候,在寬闊的海麵上,以己方強大的威懾力量,不怕不能全殲敵軍主力。
方伯謙坐在角落,心中一片低沉,這一次皇帝派人傳旨,當眾將自己大罵一頓,還免去了安山湖管帶之職,改派為萬宿號管帶,雖然名義上都是管帶,但從湖字級戰列艦調往一級炮艦,怎麽看也是貶謫的象征,這還不算,海軍艦隊中有流言說,就是因為他的臨敵失措,造成下關海戰未能收全功,幾乎把戰事不利的責任都推到他身上了!這還是自己人在外洋,若是在回到返航本土之前,不能立下一場大大的功勞以扭轉眼前的局麵的話,即便朝廷不處置,想來自己也沒有什麽麵目去見那些海軍學院的同窗了吧?
“卑職想,”他沉思良久,慢吞吞的開口說道,“與其尋敵決戰,倒不如讓日軍主動來戰。但目的地,卻也不必選在東京灣。因為若是那樣的話,我軍首要麵對的就是遠途奔襲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還有就是橫須賀港口的強大岸防工事。到時候,我軍腹背受敵,進退兩難,反而不美。”
“那,益堂以為呢?”
“我想,與其攻擊東京,不如改為將神戶列為行動目標。”方伯謙說,“阪神一帶是日本最重要的港口基地,更有大阪府附近的阪神鋼鐵公司,那裏是日軍最大的戰略基地,若是能夠為我軍占領或摧毀,其意重大――依方某之見,這兩處地方,都是日本人斷斷不容有失的。”
“……等到我軍出動的消息一出,日軍戰艦必然尾隨而來,屆時,不論是在瀨戶內海還是在大阪灣中伺機對敵攻擊,我軍都可占據地利之先。勝麵可超過七成。”
丁汝昌沉吟良久,起身在作戰室的海圖上認真端詳,“那,若是我軍進發神戶,敵艦毫不理會,又或者根本猜不到我軍意圖,又當如何?”
“絕對不會!”方伯謙斬釘截鐵的說道,“阪神一帶是日本根本所在,日軍絕不會坐視不理;至於猜不透我軍行止,卑職以為,也是大人過慮了。隻要我軍艦艇繞行四國島,進入紀伊水道,則此行的目的便昭然若揭了。日軍豈會有不救之理?”
“你們呢?你們怎麽說?”丁汝昌轉頭問其他人。
“卑職想,益堂的話有道理,但若我是日軍統帥,就絕不會行以此計。”和方伯謙同為海軍學院所出的邱寶仁出言反駁,他是萬列號管帶,言畢向同窗好友苦笑了一下,正容說道,“日軍艦隊在下關外海為我軍所擊傷者十之**,若是貿貿然尾隨我軍進入紀伊水道,地處大阪灣狹窄水域,為我軍守株待兔,此戰的結果不問可知。所以如果我是日酋的話,就不會行此下下之策。既然阻擋不住敵艦,幹脆放棄阪神重地,把艦艇埋伏在淡路島的州本、三原等地,等我軍勝利返航的時候,再發起進攻,讓下關水道的舊事在此地重演。”
“益堂,彪臣的話你以為如何?”
“邱兄的話固然有理,但也未可因噎廢食。阪神一帶本來就是我海軍所必攻之地,此番征伐,更可借此一舉消滅來救援的日軍艦隊,可謂一舉兩得。至於邱大人所說的,既然我方能夠料敵機先,幹脆將計就計,先打垮了神戶、大阪兩地再說。”說完,方伯謙又恨恨的加上一句,“左右也沒有什麽害處。”
“就是嘛,我就說,想那麽多幹什麽?先狠狠地幹小日本一通再說!”張英鼓掌如雷,“小方這個小家夥,這一次說得對,硬是要得!”
丁汝昌苦笑著左右看看,見沒有人再表示反對,當即決定,“好!既然如此,就按照方管帶的話準備,明天早上寅時整,我軍升火起錨,出發作戰。”
眾人回到自己的艦上,方伯謙全無睡意,命人再把海圖取來,拿著放大鏡,就著艙外依舊明亮的光線認真的端詳著,從碇泊的下關到周防灘,出豐後水道,然後便是一馬平川的太平洋,繞行四國島西南,就是紀伊水道。表麵上看起來無驚無險,但邱寶仁的話也沒有錯,如果會出現問題的話,會是在哪裏呢?日本人真的會舍棄阪神重地於不顧嗎?若不是這樣的話,他們還有什麽辦法可以想?
方伯謙在威海海軍學院多年,他的頭腦素稱靈透,在同期的學生中都是第一流的,但若論及仕途展布,倒似乎是以自己受到的挫折最多。這種蹉跌的隻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表麵上看起來,同期生員中,以劉步蟾職銜最高,年紀不到三十歲,就已經是遠字級鐵甲艦的管帶,但所有人都知道,他這份官職完全是因人成事――軍機大臣,奉旨專管海軍的沈葆楨是他的姑丈,有了這一層關係,還怕晉升無門嗎?
除了劉步蟾之外,就要屬自己了,但這隻是表麵上看來,實際上,前途最稱無量就是鄧世昌,眾所周知,他是皇帝心中的愛將,這一次隨北洋海軍出征津輕海峽,聽來傳旨的天使說,海軍艦隊遭襲,又是任職槍炮長的鄧世昌率先發炮,雖然最後並未能扭轉敗局,但也在極大程度上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使日軍艦隊未能一盡全功。
方伯謙一邊回憶,一邊思忖:論能力,自己不弱鄧正卿;論才華,更是在他之上,怎麽自己就做不到他這樣,有他在的艦艇上,水手、士兵便心中踏實呢?他胡亂的搖搖頭,把這些思緒拋開,注意力集中到海圖上,向著如何打好這一仗上想去了。此去神戶,難處多多,日軍難道一定要在清軍轟炸阪神等地之後埋伏阻擊?難道就不能在前進途中做好防範?
這樣一想,方伯謙悚然而驚:若是那樣的話,情勢就很惡劣了。己方所能想到的隻是在戰後,而戰前的一段海途,卻完全是防守上的空白。所謂愚我一次,其錯在你;愚我兩次,其錯在我!要是再上演下關水道被敵軍偷襲的戲碼,自己這一幹人幹脆不要再打仗了,一頭撞死在炮塔上得了!
而日軍要真想在沿途設伏的話,可供選擇的地點就太多了,豐後水道中的日振島、鵜來島、衝島、甚至周防灘中的姬島、國東半島、佐田岬半島等地,無不是可以預先埋伏下艦船,可以給己方艦隊以慘痛教訓的所在。
方伯謙捫心自問,這些事情很多都是自己在杞人憂天,畢竟清軍的巡邏炮艇已經前出到國東半島一線,敵軍在此設伏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可疏忽大意。等到明天出發的時候,可是要和丁大人好好的商議商議。沒有拿出辦法之前,艦隊不可輕動啊。
聽過方伯謙的話,丁汝昌也有些患得患失起來,“若真是這樣的話,該怎麽辦呢?”
“卑職想,還是以一二艘一級炮艇為前突,先行出發,一旦有警,即刻發訊,後續主力艦隊也好有所防範。”
這當然是很穩妥的辦法,但對於領先的艦隻而言,則要麵臨相當的危險,丁汝昌正要琢磨派誰擔任先導,方伯謙主動請戰了,“大人,這個辦法是卑職想出來的,不如就由卑職的萬宿號擔任前突之職吧?”
丁汝昌點點頭,“也好。既然如此,就請益堂少兄多多辛勞了。”他說,“不過隻有你一艘船,怕眾寡不敵,我讓張大人的廣洪號和你同行。彼此也好有個照應。”
“是!”方伯謙右臂橫在胸前,行了個禮,“既然如此,就多謝大人了。”
戰術議定,萬宿號和廣洪號各自發出一聲響亮的鳴笛聲,率先離港出發,在他們身後四海裏處,是以鄱陽湖號為首的清軍艦隊,豐後水道水域狹窄,清軍艦隊施展不開,隻得成一字型排列,緩緩向東南方向駛去。
……
接過旨意,丁汝昌先派人把天使送進艙中休息,眾人在作戰室說話,商討下一步戰事動作,“皇上的旨意都聽見了?許我等以自專之權,這場仗該如何打,從哪裏打?列位各抒偉見吧?”
“也不必說什麽如何打,在哪裏打,隻要碰上日軍艦隊,不管是在哪裏,隻管開火!打沉一艘是一艘,左右日本人的艦隊就這幾艘船,還用得著這麽費事嗎?”
張英的話引得眾人輕笑連連,他這個人雖然粗魯不文,但作戰非常勇猛,因為有了他這樣一個艦上管帶,所以他所統帶的廣洪號一旦與敵軍接戰,便如同瘋狗一般,那份悍不畏死的豪情,在清軍艦隊中都是第一流的。但這番話豪壯便豪壯,和丁汝昌的話全無半點搭界處,所以,別人也不理他,都向著如何能夠以最小的代價殺傷最多的敵人的大局上考慮去了。
片刻的折衝之後,有人建言,出豐後水道,到九州之南,尋找日軍主力艦隊決戰;也有人提議,不必如此麻煩,從豐後水道出發,北上東京灣,直接攻擊敵人的首都,逼迫日軍艦隊不能不出戰,到時候,在寬闊的海麵上,以己方強大的威懾力量,不怕不能全殲敵軍主力。
方伯謙坐在角落,心中一片低沉,這一次皇帝派人傳旨,當眾將自己大罵一頓,還免去了安山湖管帶之職,改派為萬宿號管帶,雖然名義上都是管帶,但從湖字級戰列艦調往一級炮艦,怎麽看也是貶謫的象征,這還不算,海軍艦隊中有流言說,就是因為他的臨敵失措,造成下關海戰未能收全功,幾乎把戰事不利的責任都推到他身上了!這還是自己人在外洋,若是在回到返航本土之前,不能立下一場大大的功勞以扭轉眼前的局麵的話,即便朝廷不處置,想來自己也沒有什麽麵目去見那些海軍學院的同窗了吧?
“卑職想,”他沉思良久,慢吞吞的開口說道,“與其尋敵決戰,倒不如讓日軍主動來戰。但目的地,卻也不必選在東京灣。因為若是那樣的話,我軍首要麵對的就是遠途奔襲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還有就是橫須賀港口的強大岸防工事。到時候,我軍腹背受敵,進退兩難,反而不美。”
“那,益堂以為呢?”
“我想,與其攻擊東京,不如改為將神戶列為行動目標。”方伯謙說,“阪神一帶是日本最重要的港口基地,更有大阪府附近的阪神鋼鐵公司,那裏是日軍最大的戰略基地,若是能夠為我軍占領或摧毀,其意重大――依方某之見,這兩處地方,都是日本人斷斷不容有失的。”
“……等到我軍出動的消息一出,日軍戰艦必然尾隨而來,屆時,不論是在瀨戶內海還是在大阪灣中伺機對敵攻擊,我軍都可占據地利之先。勝麵可超過七成。”
丁汝昌沉吟良久,起身在作戰室的海圖上認真端詳,“那,若是我軍進發神戶,敵艦毫不理會,又或者根本猜不到我軍意圖,又當如何?”
“絕對不會!”方伯謙斬釘截鐵的說道,“阪神一帶是日本根本所在,日軍絕不會坐視不理;至於猜不透我軍行止,卑職以為,也是大人過慮了。隻要我軍艦艇繞行四國島,進入紀伊水道,則此行的目的便昭然若揭了。日軍豈會有不救之理?”
“你們呢?你們怎麽說?”丁汝昌轉頭問其他人。
“卑職想,益堂的話有道理,但若我是日軍統帥,就絕不會行以此計。”和方伯謙同為海軍學院所出的邱寶仁出言反駁,他是萬列號管帶,言畢向同窗好友苦笑了一下,正容說道,“日軍艦隊在下關外海為我軍所擊傷者十之**,若是貿貿然尾隨我軍進入紀伊水道,地處大阪灣狹窄水域,為我軍守株待兔,此戰的結果不問可知。所以如果我是日酋的話,就不會行此下下之策。既然阻擋不住敵艦,幹脆放棄阪神重地,把艦艇埋伏在淡路島的州本、三原等地,等我軍勝利返航的時候,再發起進攻,讓下關水道的舊事在此地重演。”
“益堂,彪臣的話你以為如何?”
“邱兄的話固然有理,但也未可因噎廢食。阪神一帶本來就是我海軍所必攻之地,此番征伐,更可借此一舉消滅來救援的日軍艦隊,可謂一舉兩得。至於邱大人所說的,既然我方能夠料敵機先,幹脆將計就計,先打垮了神戶、大阪兩地再說。”說完,方伯謙又恨恨的加上一句,“左右也沒有什麽害處。”
“就是嘛,我就說,想那麽多幹什麽?先狠狠地幹小日本一通再說!”張英鼓掌如雷,“小方這個小家夥,這一次說得對,硬是要得!”
丁汝昌苦笑著左右看看,見沒有人再表示反對,當即決定,“好!既然如此,就按照方管帶的話準備,明天早上寅時整,我軍升火起錨,出發作戰。”
眾人回到自己的艦上,方伯謙全無睡意,命人再把海圖取來,拿著放大鏡,就著艙外依舊明亮的光線認真的端詳著,從碇泊的下關到周防灘,出豐後水道,然後便是一馬平川的太平洋,繞行四國島西南,就是紀伊水道。表麵上看起來無驚無險,但邱寶仁的話也沒有錯,如果會出現問題的話,會是在哪裏呢?日本人真的會舍棄阪神重地於不顧嗎?若不是這樣的話,他們還有什麽辦法可以想?
方伯謙在威海海軍學院多年,他的頭腦素稱靈透,在同期的學生中都是第一流的,但若論及仕途展布,倒似乎是以自己受到的挫折最多。這種蹉跌的隻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表麵上看起來,同期生員中,以劉步蟾職銜最高,年紀不到三十歲,就已經是遠字級鐵甲艦的管帶,但所有人都知道,他這份官職完全是因人成事――軍機大臣,奉旨專管海軍的沈葆楨是他的姑丈,有了這一層關係,還怕晉升無門嗎?
除了劉步蟾之外,就要屬自己了,但這隻是表麵上看來,實際上,前途最稱無量就是鄧世昌,眾所周知,他是皇帝心中的愛將,這一次隨北洋海軍出征津輕海峽,聽來傳旨的天使說,海軍艦隊遭襲,又是任職槍炮長的鄧世昌率先發炮,雖然最後並未能扭轉敗局,但也在極大程度上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使日軍艦隊未能一盡全功。
方伯謙一邊回憶,一邊思忖:論能力,自己不弱鄧正卿;論才華,更是在他之上,怎麽自己就做不到他這樣,有他在的艦艇上,水手、士兵便心中踏實呢?他胡亂的搖搖頭,把這些思緒拋開,注意力集中到海圖上,向著如何打好這一仗上想去了。此去神戶,難處多多,日軍難道一定要在清軍轟炸阪神等地之後埋伏阻擊?難道就不能在前進途中做好防範?
這樣一想,方伯謙悚然而驚:若是那樣的話,情勢就很惡劣了。己方所能想到的隻是在戰後,而戰前的一段海途,卻完全是防守上的空白。所謂愚我一次,其錯在你;愚我兩次,其錯在我!要是再上演下關水道被敵軍偷襲的戲碼,自己這一幹人幹脆不要再打仗了,一頭撞死在炮塔上得了!
而日軍要真想在沿途設伏的話,可供選擇的地點就太多了,豐後水道中的日振島、鵜來島、衝島、甚至周防灘中的姬島、國東半島、佐田岬半島等地,無不是可以預先埋伏下艦船,可以給己方艦隊以慘痛教訓的所在。
方伯謙捫心自問,這些事情很多都是自己在杞人憂天,畢竟清軍的巡邏炮艇已經前出到國東半島一線,敵軍在此設伏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可疏忽大意。等到明天出發的時候,可是要和丁大人好好的商議商議。沒有拿出辦法之前,艦隊不可輕動啊。
聽過方伯謙的話,丁汝昌也有些患得患失起來,“若真是這樣的話,該怎麽辦呢?”
“卑職想,還是以一二艘一級炮艇為前突,先行出發,一旦有警,即刻發訊,後續主力艦隊也好有所防範。”
這當然是很穩妥的辦法,但對於領先的艦隻而言,則要麵臨相當的危險,丁汝昌正要琢磨派誰擔任先導,方伯謙主動請戰了,“大人,這個辦法是卑職想出來的,不如就由卑職的萬宿號擔任前突之職吧?”
丁汝昌點點頭,“也好。既然如此,就請益堂少兄多多辛勞了。”他說,“不過隻有你一艘船,怕眾寡不敵,我讓張大人的廣洪號和你同行。彼此也好有個照應。”
“是!”方伯謙右臂橫在胸前,行了個禮,“既然如此,就多謝大人了。”
戰術議定,萬宿號和廣洪號各自發出一聲響亮的鳴笛聲,率先離港出發,在他們身後四海裏處,是以鄱陽湖號為首的清軍艦隊,豐後水道水域狹窄,清軍艦隊施展不開,隻得成一字型排列,緩緩向東南方向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