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二月二十四日,鳶亭料理終於重新開張納客了。清搴眾將自然是第一批來客,鮑超帶領百數十人到了鳶亭的門口,這一次情形可大不一樣,積雪早已經被清理幹淨,山路通向的料理店門口鋪著紅毯,眼見此景,眾人也不好縱馬疾馳,遠遠的下了馬,徒步上山,花子帶著店中女中和歌舞伎並自己的兩個姐妹,身著和服在店外迎客,“欲苦拉西馬西搭。”
魯秉禮走在最前麵,一步站住,“呦,這位是嫂子吧?”一句話引得眾人大笑。
鮑超老臉一紅,上前去,挽住花子的手臂,“既然知道是嫂子,就都給老子客氣點!誰要是惹得你們嫂子不高興了,可別我不講情麵。”
花子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麽,猜到是在拿自己開玩笑,當眾給鮑超挽住身子,更覺羞澀,用力掙了一下,“別動!”經他一句嗬斥,嚇得不好再反抗,羞紅著臉頰,任由他挽著自己的腰肢。“老慶,這裏你是你的地盤,接下來該怎麽弄?”
“軍門,請到裏麵,嫂夫人都已經準備好了。”
“走,我們進去看看。”
進到店內,十六間房中早已經準備下了菊正宗和壽司之類的酒食,打扮的如花似玉的日本女子再次彎腰鞠躬,口中說著歡迎光臨的話,“欲苦拉西馬西搭。”
鮑超幾個如同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麵對著滿堂的佳肴,竟然不知如何下手,其實不要說如何動嘴,就是連如何落座都不明白,三五十人一時間竟楞在了那裏。花子和櫻子、裏子姐妹交換了一個眼神,都是又覺好笑,又覺厭惡。把這些本國傳承而下的料理讓這些人享用,難免有明珠暗投之憾。
但旁人不懂?慶安卻是明白的,微笑著一擺手,“軍門,請和卑職這邊來。”到了長大的食桌前?有一個手中執刀的日本男子,身上穿著潔白整齊的廚師服,鞠躬行禮,“大人,這叫金槍魚。是日本料理之基石,是很可以、也是很應該第一口品嚐的,不過其中道理極其繁瑣?大人軍務繁忙,也不必逐一詳解了。”說罷,向廚子點點頭,用日語說了一句什麽。
廚師顯見是熟手,手上的動作非常快,切下一塊黔黑色的部分,遞了過來。二人仲手接過,放進嘴裏大嚼。鮑超隻覺一陣涼意從舌尖傳遞?竟然是聞所未聞的的陣陣馨香,含糊的脫口讚了一聲,“好!”又回頭向花子一笑?仲出了大拇指。
花子點點頭,嘴角帶笑,卻怎麽看怎麽是譏諷的表情。
慶安咽下食物,說了一聲,“gari。”
連同花子在內都是一呆。這數日以來,慶安雖然在鳶亭布置一切,但輕易也不說話,他的職責也隻是為中日兩國人擔任翻譯,從不發表任何意見,在花子看來?此人也和鮑超幾個一樣,不過是個會說日本話的中國人而已,對於己方的飲食料理,全然不懂,同樣是個可以蒙蔽的。但這一句‘geri,卻露了底。
原來,金槍魚是最普遍的魚生?但廚子所割取的黔黑色是屬於次等部分,這並不是廚師有意為之――切魚生的人叫板前樣,客人的生死全在他手中,平時算賬也沒有一定的規矩,幾乎全憑他的喜怒哀樂,通常在結賬的時候,他的庖丁尖刀在砧板上劃幾下,叫出誇大的數字,要是看你不順眼,就變成天文數字了。
這一次對待這些中國人自然是不敢要價,但暗中使壞卻是無可避免,更兼以中**人根本不懂料理的規矩,在他看來,簡直就是天然的肥羊,想怎麽折騰就怎麽折騰!不過其中多出一個慶安,也活該他自找難看了。
gari是日語,是壽司密用的‘薑,的發音。這是要用甜酸薑片來漱口,而在日語中,薑的發音是‘shiyoga,,而用諸料理,則萬萬不能發這個音,因為會讓對方瞧不起。
聽慶安說話,顯見的門裏人,這一次,花子也不敢小瞧,給那個廚師點點頭,使了個眼色,後者心領神會,用日語說了幾句,“軍門,日本人在故意難為我們呢!”慶安微笑著說道。
“哦?”鮑超和身邊同僚的的精神全部為從未品嚐過的日本料理所吸引,於日本人的鬼把戲也根本一無所知,眼下隻有靠慶安指點了,“這話怎麽說?”
“來了。”慶安無暇他顧的望著對方端上來的一盤鮑魚,“這叫鮑魚,雖然是海中真品,但實際上口味略顯發硬,最好吃的部分卻是它的腸,叫wata,隻是看上去綠油油的,很少有人敢生吃罷了。”
說完拈起一塊,張大嘴巴放了進去,“大人,也可以試試看,美味無比呢!”
鮑超低頭看看,綠油油的一團,簡直惡心到了極致,“我說,老慶,這??????能嗎?”
慶安的眼睛在眾人臉上掃過,一陣發笑,“這玩意吃起來很好,不過賣相難看,要是不願意吃也沒什麽的。我們再嚐嚐別的就是了。”
雖然飲食小道,但事關顏麵,眾人又是完全不解其中奧秘,眼下能夠依靠的隻有他了,因此,平日不大拿慶安當回事的,也忍不住用上了敬語,“慶大人,聽人說,日本飲食大都是生食的,是不是?”
“也不一定都是生的。”慶安笑著搖頭,向那個廚師說了幾句話。後者很恭敬的點點頭,“哈!”了一聲,從桌下取上一條三文魚,用刀切下魚腹上的一塊肉,在另外一邊的火爐上放一口平底小鍋,將魚腩肉放上,卻不加油,略煎了片刻,隨即出鍋,放到盤子中,端了上來。
慶安一邊看著他的動作,一邊給眾人解釋,“這便是下官剛剛和魯大人說的,日本人也不是全都吃生食,如同此物吧?這種食材名為三文魚,所切的一部分名為腹筋,日語叫uarashu是魚身上最肥美的一塊―我說的是不是?”後麵半句話,是以日語向廚師所言的。
眾人聽不懂日語,但隻看那個廚子連連點頭的樣子,便知究竟,隻聽他又說道,“這種東西在日本也是很高級的享用;用鍋子煎一下,不必放油,因為它本身已經非常肥,一經加熱,油脂自然流出,吃起來一半是膏,一半是肉,天下美味之一――各位請嚐嚐?”
鮑超第一個動手,夾起一塊放進嘴巴,果然香膩一團,口感十足。
“其實,”慶安苦笑著放低聲音,對大家說道,“日本上等的店中,是沒有三文魚的,都是用來騙老外的玩意。”
“那,真正好的是什麽呢?”
“比較高級一點的鯰魚?……”慶安看王煜麵露不以為然,忍不住一笑,“這種魚的寫法和漢字無異,但念法不同,而且也根本不是同一種魚。在我中華,這是指泥鰍類的小魚,而在日本,因為細如黃瓜,全身發光且肉味非常香美,所以也叫香魚,但眼下是吃不到的。因為這種魚生在潔淨的溪水中,水髒即死,所以釣上啦之後,應該馬上烤著來吃,其肉香甜無比,但更美的卻是內髒,略帶一點苦味,食後又覺得甘美,吃得多了,會覺得上癮呢!”
鮑超等人聽得有是好奇,又覺得新鮮,忍不住催他多講;慶安也確實是腹中有物,滔滔不絕的說了下去,“再有就是鯛魚,也就是兩廣稱之為(音辣)魚的,紅是最受日本人歡迎的,因為意頭好?”
“什麽……好?”
“是這樣,兩廣,近海人最講究意頭,簡單的說,就是要討一個好彩頭;紅魚的發音是omeretai,這個詞和日語中的慶祝、慶賀的發音有些近似,所以日本人認為會給他們帶來好運――當年五爺訪日的時候,據說在鳶亭也是用過的。”
“再有就是鯨魚了,這種魚是海中最大的,能有三十五十噸大小,打撈不易,以物以稀為貴,故而揚名天下;可惜,此物下官也隻是聽說而已,從未品嚐過。”
“哦,我聽人說過,和王爺訪日的同僚回國後說,在東京見過大螃蟹,好大的!足有臉盆那麽大,這算不算好?”
“那叫鷹足蟹,把蟹腳拉直了量,足有九尺長,立起來比一個人還高,但肉味一般,沒有什麽特別鮮美的,隻是取其大而已。”慶安這樣解釋道,“若論及日本蟹的好吃,首推鬆葉蟹,活的就可以生吃,把蟹腳切下,放在冰水中浸開,狀如鬆葉,故而得名。”
蔡庚揚在一邊咋咋舌頭,拿起一塊壽司在醬油和芥末中蘸了幾下,放進嘴裏大口吃了起來,“日本人怎麽什麽都是生著吃啊?”
慶安忍俊不禁的回頭看去,歎了口氣,知道自己一個不注意,那個日本廚子又在戲耍同僚了,“蔡大人,還吃得下去嗎?”
“吃得下,吃得下!再來幾個也吃得下。”
慶安點頭,走到他身邊,“這種吃法是不對的,我來教您。”說完,用日語和廚師說了幾句話,後者知道他是行家,不敢反駁,重新拿來一碟醬油和芥末,放在桌上。
慶安將一小撮芥末放在魚肉上,然後隻把魚肉部分浸入醬油中,碟中的醬油還是清澈可愛,遞給了蔡庚揚,“這不是一樣的嗎?”
慶安心中歎息,遇到這樣不通風情之輩,自己的一番做作真是枉拋心力!“慢一點吃,就能夠嚐出不同來了。”
蔡庚揚大嘴一張,把小小的一塊壽司塞進去,幾口咽下,“沒有什麽不同啊?”
魯秉禮走在最前麵,一步站住,“呦,這位是嫂子吧?”一句話引得眾人大笑。
鮑超老臉一紅,上前去,挽住花子的手臂,“既然知道是嫂子,就都給老子客氣點!誰要是惹得你們嫂子不高興了,可別我不講情麵。”
花子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麽,猜到是在拿自己開玩笑,當眾給鮑超挽住身子,更覺羞澀,用力掙了一下,“別動!”經他一句嗬斥,嚇得不好再反抗,羞紅著臉頰,任由他挽著自己的腰肢。“老慶,這裏你是你的地盤,接下來該怎麽弄?”
“軍門,請到裏麵,嫂夫人都已經準備好了。”
“走,我們進去看看。”
進到店內,十六間房中早已經準備下了菊正宗和壽司之類的酒食,打扮的如花似玉的日本女子再次彎腰鞠躬,口中說著歡迎光臨的話,“欲苦拉西馬西搭。”
鮑超幾個如同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麵對著滿堂的佳肴,竟然不知如何下手,其實不要說如何動嘴,就是連如何落座都不明白,三五十人一時間竟楞在了那裏。花子和櫻子、裏子姐妹交換了一個眼神,都是又覺好笑,又覺厭惡。把這些本國傳承而下的料理讓這些人享用,難免有明珠暗投之憾。
但旁人不懂?慶安卻是明白的,微笑著一擺手,“軍門,請和卑職這邊來。”到了長大的食桌前?有一個手中執刀的日本男子,身上穿著潔白整齊的廚師服,鞠躬行禮,“大人,這叫金槍魚。是日本料理之基石,是很可以、也是很應該第一口品嚐的,不過其中道理極其繁瑣?大人軍務繁忙,也不必逐一詳解了。”說罷,向廚子點點頭,用日語說了一句什麽。
廚師顯見是熟手,手上的動作非常快,切下一塊黔黑色的部分,遞了過來。二人仲手接過,放進嘴裏大嚼。鮑超隻覺一陣涼意從舌尖傳遞?竟然是聞所未聞的的陣陣馨香,含糊的脫口讚了一聲,“好!”又回頭向花子一笑?仲出了大拇指。
花子點點頭,嘴角帶笑,卻怎麽看怎麽是譏諷的表情。
慶安咽下食物,說了一聲,“gari。”
連同花子在內都是一呆。這數日以來,慶安雖然在鳶亭布置一切,但輕易也不說話,他的職責也隻是為中日兩國人擔任翻譯,從不發表任何意見,在花子看來?此人也和鮑超幾個一樣,不過是個會說日本話的中國人而已,對於己方的飲食料理,全然不懂,同樣是個可以蒙蔽的。但這一句‘geri,卻露了底。
原來,金槍魚是最普遍的魚生?但廚子所割取的黔黑色是屬於次等部分,這並不是廚師有意為之――切魚生的人叫板前樣,客人的生死全在他手中,平時算賬也沒有一定的規矩,幾乎全憑他的喜怒哀樂,通常在結賬的時候,他的庖丁尖刀在砧板上劃幾下,叫出誇大的數字,要是看你不順眼,就變成天文數字了。
這一次對待這些中國人自然是不敢要價,但暗中使壞卻是無可避免,更兼以中**人根本不懂料理的規矩,在他看來,簡直就是天然的肥羊,想怎麽折騰就怎麽折騰!不過其中多出一個慶安,也活該他自找難看了。
gari是日語,是壽司密用的‘薑,的發音。這是要用甜酸薑片來漱口,而在日語中,薑的發音是‘shiyoga,,而用諸料理,則萬萬不能發這個音,因為會讓對方瞧不起。
聽慶安說話,顯見的門裏人,這一次,花子也不敢小瞧,給那個廚師點點頭,使了個眼色,後者心領神會,用日語說了幾句,“軍門,日本人在故意難為我們呢!”慶安微笑著說道。
“哦?”鮑超和身邊同僚的的精神全部為從未品嚐過的日本料理所吸引,於日本人的鬼把戲也根本一無所知,眼下隻有靠慶安指點了,“這話怎麽說?”
“來了。”慶安無暇他顧的望著對方端上來的一盤鮑魚,“這叫鮑魚,雖然是海中真品,但實際上口味略顯發硬,最好吃的部分卻是它的腸,叫wata,隻是看上去綠油油的,很少有人敢生吃罷了。”
說完拈起一塊,張大嘴巴放了進去,“大人,也可以試試看,美味無比呢!”
鮑超低頭看看,綠油油的一團,簡直惡心到了極致,“我說,老慶,這??????能嗎?”
慶安的眼睛在眾人臉上掃過,一陣發笑,“這玩意吃起來很好,不過賣相難看,要是不願意吃也沒什麽的。我們再嚐嚐別的就是了。”
雖然飲食小道,但事關顏麵,眾人又是完全不解其中奧秘,眼下能夠依靠的隻有他了,因此,平日不大拿慶安當回事的,也忍不住用上了敬語,“慶大人,聽人說,日本飲食大都是生食的,是不是?”
“也不一定都是生的。”慶安笑著搖頭,向那個廚師說了幾句話。後者很恭敬的點點頭,“哈!”了一聲,從桌下取上一條三文魚,用刀切下魚腹上的一塊肉,在另外一邊的火爐上放一口平底小鍋,將魚腩肉放上,卻不加油,略煎了片刻,隨即出鍋,放到盤子中,端了上來。
慶安一邊看著他的動作,一邊給眾人解釋,“這便是下官剛剛和魯大人說的,日本人也不是全都吃生食,如同此物吧?這種食材名為三文魚,所切的一部分名為腹筋,日語叫uarashu是魚身上最肥美的一塊―我說的是不是?”後麵半句話,是以日語向廚師所言的。
眾人聽不懂日語,但隻看那個廚子連連點頭的樣子,便知究竟,隻聽他又說道,“這種東西在日本也是很高級的享用;用鍋子煎一下,不必放油,因為它本身已經非常肥,一經加熱,油脂自然流出,吃起來一半是膏,一半是肉,天下美味之一――各位請嚐嚐?”
鮑超第一個動手,夾起一塊放進嘴巴,果然香膩一團,口感十足。
“其實,”慶安苦笑著放低聲音,對大家說道,“日本上等的店中,是沒有三文魚的,都是用來騙老外的玩意。”
“那,真正好的是什麽呢?”
“比較高級一點的鯰魚?……”慶安看王煜麵露不以為然,忍不住一笑,“這種魚的寫法和漢字無異,但念法不同,而且也根本不是同一種魚。在我中華,這是指泥鰍類的小魚,而在日本,因為細如黃瓜,全身發光且肉味非常香美,所以也叫香魚,但眼下是吃不到的。因為這種魚生在潔淨的溪水中,水髒即死,所以釣上啦之後,應該馬上烤著來吃,其肉香甜無比,但更美的卻是內髒,略帶一點苦味,食後又覺得甘美,吃得多了,會覺得上癮呢!”
鮑超等人聽得有是好奇,又覺得新鮮,忍不住催他多講;慶安也確實是腹中有物,滔滔不絕的說了下去,“再有就是鯛魚,也就是兩廣稱之為(音辣)魚的,紅是最受日本人歡迎的,因為意頭好?”
“什麽……好?”
“是這樣,兩廣,近海人最講究意頭,簡單的說,就是要討一個好彩頭;紅魚的發音是omeretai,這個詞和日語中的慶祝、慶賀的發音有些近似,所以日本人認為會給他們帶來好運――當年五爺訪日的時候,據說在鳶亭也是用過的。”
“再有就是鯨魚了,這種魚是海中最大的,能有三十五十噸大小,打撈不易,以物以稀為貴,故而揚名天下;可惜,此物下官也隻是聽說而已,從未品嚐過。”
“哦,我聽人說過,和王爺訪日的同僚回國後說,在東京見過大螃蟹,好大的!足有臉盆那麽大,這算不算好?”
“那叫鷹足蟹,把蟹腳拉直了量,足有九尺長,立起來比一個人還高,但肉味一般,沒有什麽特別鮮美的,隻是取其大而已。”慶安這樣解釋道,“若論及日本蟹的好吃,首推鬆葉蟹,活的就可以生吃,把蟹腳切下,放在冰水中浸開,狀如鬆葉,故而得名。”
蔡庚揚在一邊咋咋舌頭,拿起一塊壽司在醬油和芥末中蘸了幾下,放進嘴裏大口吃了起來,“日本人怎麽什麽都是生著吃啊?”
慶安忍俊不禁的回頭看去,歎了口氣,知道自己一個不注意,那個日本廚子又在戲耍同僚了,“蔡大人,還吃得下去嗎?”
“吃得下,吃得下!再來幾個也吃得下。”
慶安點頭,走到他身邊,“這種吃法是不對的,我來教您。”說完,用日語和廚師說了幾句話,後者知道他是行家,不敢反駁,重新拿來一碟醬油和芥末,放在桌上。
慶安將一小撮芥末放在魚肉上,然後隻把魚肉部分浸入醬油中,碟中的醬油還是清澈可愛,遞給了蔡庚揚,“這不是一樣的嗎?”
慶安心中歎息,遇到這樣不通風情之輩,自己的一番做作真是枉拋心力!“慢一點吃,就能夠嚐出不同來了。”
蔡庚揚大嘴一張,把小小的一塊壽司塞進去,幾口咽下,“沒有什麽不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