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外,賈詡也隻是急聲的叫了兩聲,等跨入營帳後,整個人也回複了往日的沉穩。


    “什麽事能令文和都喜形於色?”董卓收回輕輕的扶著刑天柔軟毛發的右手,笑道。


    “這是快馬從洛陽傳來的,丞相請看。”賈詡笑著把手中的方塊布片遞給董卓。


    “徐榮攻下了南陽?”隻看了上麵的幾行開頭,董卓就有些不可思議的抬起頭道。


    他盡起精兵南征都無功而返,徐榮居然一戰而下。這其中雖然有些巧合的存在,但徐榮有謀有膽作為大將是當之無愧的。


    “破了潁川一路,後下南陽,徐將軍不愧是將帥之才。”賈詡點頭,讚道。


    “嗯,徐榮依功可為行堅將軍,徐晃升為偏將率兵數千鎮守南陽也無問題。隻是這損失也頗大。”目光行到最後,董卓卻皺起了眉頭,徐榮出征三萬,留下南陽數千人,返還北上洛陽的隻剩下了八千。


    董卓四麵征戰,總共才十幾萬大軍,一下子就去了十分之一。


    “有得有失,今四麵皆敵,徐將軍橫兵鎮一路,南陽一郡可抵數萬大軍矣。”賈詡不以為然道。


    接著,賈詡與董卓交代了幾句軍中之事後,轉身告退。


    第二天,北岸的都尉李蒙遣船隻而來,大軍分批渡河,董卓以呂布、華雄為左右騎,自統步卒,急行數日,方到達聞之小城。


    董卓下令在城外紮營,帶著賈詡等人在六百衛士的擁裹下入城。


    聞之城被白波軍攻打達月餘之久,城池早已染成了血色,空氣中蔓延著濃鬱的血腥味。令人作嘔。


    “丞相。”城門前,楊奉率士卒們迎拜道。


    “免禮,帶本相去城頭看看。”董卓揮手,讓楊奉在前帶路。


    楊奉識趣的閉上嘴巴,在前帶路。


    所謂看看自然是看白波軍的營帳,聞之城小,由南到北不夠一刻鍾就能走完,待到北城門前,董卓命衛士們在城下等候,自己帶著賈詡走上城頭。


    站得高看得遠,從城頭上往下看,遠處白波軍的大營一目了然,從營帳的擺設上來看,還算嚴謹。


    不僅如此,那營帳還挺大,至少比董卓大軍所屯紮的大營要大,而且大很多。


    “文和可有良策?”看後,董卓有些頭疼,問身邊的賈詡道。要是硬碰硬,可不太好。以巧破力才是大善。


    賈詡聞言眉頭一皺,輕巧的往前走了幾步,手挨在女牆上,過了良久,才轉頭對董卓道:“請丞相準備些財物,輜重,我欲往白波營一行,如事成,或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有幾分把握?”對於賈詡的安危董卓是半分也不在意,這人精要是沒全身而退的把握絕不會孤身犯險,剩下的就是這所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到底有幾分把握了。


    “不知。”賈詡卻非常幹脆的搖了搖頭,讓董卓有些無語,“輜重好說,你自己去大營內分一些來,至於財物,白波軍的那些匪類橫行這麽長時間,恐怕也不缺。”說著董卓摸了摸腰間,把腰上的紫色綬帶給解了下來,遞給賈詡道:“帶著這個,就說本相願意與白波軍劃並州而治。”這紫色綬帶是皇帝賜予的,是身份的象征。


    賈詡彎腰接過綬帶,忽然問道:“丞相真願意與白波軍共分並州?”


    “本打算先滅白波,後趕袁紹,既然文和有把握穩住白波軍,那反著開也更有利。”董卓笑道。


    賈詡見狀也陪著嗬嗬的笑了幾聲,拿著董卓解下的綬帶,轉身走下城池。


    “跟上,記得護著點長史。”董卓示意身後的王越道。


    王越默默的點了點頭,無聲無息的隨著賈詡走下城池。


    “城內還有多少人?”盯著賈詡的背影好些時候,董卓才轉身問楊奉道。


    “不足八百。”


    “牙門將李傕的援兵呢?”董卓又問道。


    “不足兩千。”楊奉答道。


    “得,河東這一萬多點的兵馬又損失了小半。”董卓心疼的想到,而後,揮手道:“你派人去通知李傕棄營入城把,大概過不了多久,他就得移屯潼關去對付馬騰他們了。”


    “諾。”有些疑惑董卓為何如此淡定,剛才的話楊奉也聽在耳裏。過不了多久?丞相難道認定此次征伐就穩操勝算?但這些疑惑還是被楊奉強自壓下。應命道。


    董卓心裏卻又是一翻念想,不知?哼,賈文和要是沒幾分勝算,就絕不會無故放矢。要是能戰時穩住白波軍,他再率兵與張遼合兵一處,接下來趕走袁紹就要容易許多了。


    賈詡做事曆來都很有效率,大約半個時辰後,一小隊士卒壓著五十餘輛大車往北麵白波軍營帳行去。


    遠遠的,董卓忽然有些欽佩起了賈文和的勇氣,要是擱在他身上絕對會三思而後行,除非有絕對的把握。


    “站住,什麽人?”守在營門前的士卒一臉的痞子相,舉著矛,對著隊伍前方的賈詡叫喝道。


    “勞煩通報一下你家頭領,就說董丞相帳下長史賈詡有要事求見。”不鹹不淡方能有威儀,能使人敬畏,這種匪類賈詡見多了。自然曉得該怎麽應付。


    “請稍等。”果然,這小卒子的態度要好了很多。


    “頭領有請。”片刻後,小卒子複從營內走出,引賈詡入營。


    “把輜重車都放下,你們都回去吧。”賈詡反身大聲道,而後對小卒子道:“把這些都進去把,是送與你們頭領的禮物。”


    說完,賈詡昂首步入營內,其他人相視了會兒,沒有跟上,卻也沒有返回,就在這門外守著,唯有王越提劍默默的走在賈詡的身邊。


    曉得他是丞相的貼身侍衛。賈詡微微的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


    白波軍的主帥帳內,郭太大馬金刀的坐在帥位上,眼神陰狠的盯著賈詡,左右坐著兩排看起來孔武有力,帶著煞氣的漢子。


    隨著賈詡的進入,那一雙雙的眼睛皆怒目圓瞪,整個帳子裏充滿了凶暴狂躁的氣氛。


    外表越是如此強硬,內心恐怕就會弱。這就是人性。賈詡麵不改色的走上前,一一的向在座的八九個人見禮,最後朝坐在帥位上的郭太,禮道:“在座的可是白波帥郭將軍?”


    “你到是很有膽色,作為一介文人,我佩服,但是我的刀卻從來不認人。你就不怕我把你給剁了?”說話的是郭太,甕聲甕氣很有狠色的樣子。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是定論,頭領自負豪傑,豈會失了風度。”賈詡笑了笑,反駁道。


    “哈,定論,你也不想想,我那兄弟韓暹不就是被楊奉那小子斬了嗎?”郭太嘲諷似的哈了一聲,道。並且上下打量著賈詡,似乎是考慮著從什麽地方下刀。


    要是一般人,不說是驚慌失措,臉上的異樣可能是有點的,但賈詡麵帶笑容,輕輕的吐出一句話,就打算了郭太的氣勢,“將軍的器量不如區區楊奉呼?”


    呃。郭太的臉頓時有點紅,但他臉皮極厚,這一紅也隻一瞬間就恢複了常態,隻是出口的話卻轉了個意,“兩軍交戰,大家亮刀子說話,要是賈長史是來遊說我北歸的話,還請原路返還,以免累及性命。”


    “要是真如將軍所言,將軍又何必多此一舉請我進來。”麵帶微笑,賈詡道。


    賈詡的眼神直盯著郭太看,那裏的點點笑意差點讓郭太失態,抽出刀子就想砍了這廝。


    但是目前軍中的狀態又讓他忍住了。不說話,隻是盯著賈詡的眼神很是不善。


    “我家丞相願意與諸位劃並州而治,諸位以為如何?”賈詡收回眼神,掃了眼在座的各位漢子,忽又單刀直入道。


    “怎麽說?”郭太聽的有趣,也暫且的忘了先前的不快,脫口道。


    “劃河內,河東兩郡以北的地麵與將軍,我家丞相再表將軍為並州刺史,位列侯,兩家各自罷兵如何?”賈詡笑著提出策略,完了又補道:“將軍的器量、才幹都屬上層,永做流寇未免太屈才了。”


    “哈哈哈。”郭太大笑,這笑聲延續了幾分鍾才罷,郭太嘲諷道:“長史大人也未免太過小氣了,當今天下諸侯共伐董卓,董卓連丟西涼、長安,隻龜縮於司隸,其勢漸衰,兵敗恐怕也不久矣,而袁紹可是許了並州全境給我,長史以為孰輕孰重?”


    “許以重利,未必就能得到手啊。袁紹,出於袁氏,四世三公累世名望,他會以並州許頭領?而丞相則不然,丞相出身西涼無名小卒,一步步累及戰功才有今日之地位,對頭領也並無厭惡,而且也並不是全便宜將軍,誰真誰假,將軍自明。”


    說完,賈詡嗬嗬一笑道:“將軍恐怕還不知,劉岱已被丞相帳下徐將軍斬殺,袁術、孔伷兵敗潁川,還丟了南陽要地,關東群雄又止步於虎牢關,馬騰韓遂又不足為慮,四麵之圍以去其三,將軍還以為丞相會敗否?”


    “哼,一人之言不足為信。”前一句倒還是有幾分道理,但郭太卻並不太相信賈詡的後半句,雖然他的消息也隻局限於並州北麵,但按照實力分析,董卓不可能連破三路諸侯的。(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董卓布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布並收藏三國之董卓布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