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一路收刮,如蝗蟲過田,寸草不生,該收的也都收光了。這軍中的輜重、糧草可還足否?”賈詡突然說道。臉上有些愉悅。


    能被郭太引進來,那就表示還有和談的機會,而能令白波軍放下匪性的東西,自然就是糧草輜重了。


    白波軍崛起以來,燒殺搶掠到是不少,但這樣的治標不治本,絕不能養活八九萬大軍太久。這個問題賈詡早已經深思熟慮,能進來也隻是讓他的猜測變成了真實罷了。


    賈詡的話一出口,帳內白波軍的各大統領一下子氣勢全無,有些人努力的挺直身體,保持著鎮定,但在賈詡麵前卻是無用功,流寇賊子的城府心智實在是差太遠了。


    “該說的話都已經說完,此事能否兩全就全賴將軍了。這個是丞相的承諾。”說著賈詡從袖子裏拿出那件紫色綬帶放到縱眾人中唯一一個隻是麵色微變的郭太案前。


    後退幾步,轉身,怎麽樣進來,就怎麽樣出去,依舊是那副不鹹不淡的麵孔,鎮定自然。一股卓然風度無形而散。


    “丞相卻是多慮了。”此時最鬱悶的恐怕就是王越了,走了一趟,本以為能立點功,卻是白白忙活一場。


    來到營門口,賈詡見那些個士卒都還在,不由笑了笑,道:“走吧。”


    賈詡走的逍遙,但帥帳內的各個白波軍的統帥們各個麵色凝重,默默的盯著他們的將軍。


    “大哥,我們的底細都被董卓摸透了,袁紹那廝又不給我們發糧草,這仗怎麽打啊?”一旁的李樂叫嚷道。


    “早知今日,當初就不應該答應衛鍾道那廝,南下河東,騎虎難下,騎虎難下啊。”郭太一腳踢開案,怒道。


    “大哥,是不是與董卓將和,北歸算了。”胡才小心翼翼道。


    “不行,再等幾天看看。”郭太逐漸冷靜了下來,思慮了會,道。


    “將軍,剛才那人送來的五十兩輜重大車怎麽辦?”先前看門的小卒,走進營帳道。


    “輜重大車?裝的是什麽?”郭太訝然的問道。


    “糧食和衣物。”小卒道。


    “全部留下。”想也不想,郭太道。


    “諾。”


    白波軍營與聞之城相距不遠,賈詡等人轉眼間就回到了北城門,望著依舊在城池上靜立的董卓,賈詡心中多少起了點感慨。董卓並非是刻薄寡恩之主啊。


    交代了士卒們自行返回大營後,賈詡帶著王越步上城頭,朝董卓拜道:“丞相。”


    “事情辦的如何了?文和出馬,大軍應該明日就能啟程討伐河內了吧?”先前多少還有些擔憂賈詡的安慰,現在見他平安歸來,欣慰之餘,董卓小小的開了個玩笑道。


    “丞相為何不先吞了這座大營再南下呢?”賈詡遙指白波軍大營,笑道。


    “背信棄義?”董卓一愣,隨即心中了然,叫道。


    賈詡點了點頭,分析道:“此去,到是探得了點虛實,白波大營內營帳無有空虛,實實在在的是全軍而出,這麽多兵馬如果守護大營,即使是丞相帳下的大軍一時間也奈何不得,但要是出營返還北方的話,則有機可乘,一戰而下並非不能。”


    董卓聽的連連點頭,要是在平地上行軍,他的兩大鐵騎加上步卒絕對可以一戰而殺潰白波軍。


    剛回到董卓身後的王越到是正正經經的用詫異的眼神看了眼賈詡,不管是進出大營,都眼神平視的他能探出虛實?真是怪哉。


    “也就是說,郭太他們已經準備撤兵了?”董卓問道。神色間有些亢奮,一直以來,他這個做主公的家夥,連戰未果,而手下大將卻連戰連捷,雖然都是一樣的,但怎麽說董卓都有點不舒服,這次要是能大破白波,雖然不能說是振奮軍心,但起碼董卓的心會好受些,畢竟除了改變曆史謀得好處以外,他到現在都一事無成。


    實在對不起他的另一個身份。


    “郭太此人雖然智窮,但言語間頗為機敏,還得耍些小手段讓他安心撤軍才是。”賈詡平平淡淡的就道盡了郭太的為人。


    “那是,要是沒有過人的機敏,怎麽會坐上近十萬流寇的主帥這個位置。”董卓哈哈笑道,隻是在心裏卻補了一句,雖然這些隻有一小部分才是精銳焊兵。


    “還請丞相派人快馬從洛陽取一並州刺史的印信過來。”賈詡最後道。


    “這好辦。”董卓爽快的答應。


    第二天,賈詡率人帶了一百輛的糧食與一些輜重赴白波軍營。交代守門小卒後,揚長而去。


    第三天,賈詡送到兩百輛大車。


    第四天,賈詡送到五百輛大車。


    大營門口,郭太與幾個白波頭領一起望著聞之城的方向,直到夜色漸黑。


    “大哥,天都快黑了,那個姓賈的長史應該不會來了,咱白得了這麽些輜重也算不錯了,是不是該撤軍了?”李樂有些悶悶不樂的問道。他不知道大哥是要幹什麽,明明撤軍的主意都打定了,又意外的得了這麽些輜重,董卓也算是略盡誠意了,怎麽還不撤軍。


    “明天再說。”郭太回身道。


    天剛剛擦亮,郭太摔著一眾白波統帥們,一起拔營。


    郭太雖然號稱這十萬白波大軍的首領,其實也隻是實力較大而已,整個大軍大約分為七營,每營有統領一人,每營又分精兵和雜兵。其中的精兵大約是十分之二。


    郭太命所有人把精兵聚集起來,讓雜兵先行,精兵斷後,緩步戒備的開往北方。


    而且留了幾個暗探,在聞之城附近探查,以觀情況。算是做到了小心翼翼。


    大約行了半裏,後方突然有數騎出現,“郭將軍慢行。”幾聲急促的叫聲後,賈詡策馬趕到郭太的身邊,緩緩的喘著粗氣。


    “賈長史這是何意?”郭太有些疑惑的看著賈詡,不知道他為什麽追來,他退兵不是正合了董卓的心意嗎?


    “丞相絕不是無誠意之小人,這個請將軍收下。”喘了幾口氣,平息了下起伏不定的胸部厚,賈詡小心的解下掛在背後的包裹,從裏麵取出一隻金燦燦的印信。遞給郭太道。


    “這是?”郭太有些疑惑的結果印信,翻開北麵一看,“並州刺史”四個楷體字幾乎吸引了郭太的全部注意力,上麵沒有朱砂,刀功也顯得略有粗糙,想來是剛造不久。


    “等將軍退兵北方後,丞相將昭告天下,以將軍為並州刺史,此印信就是佐證。”說完,賈詡對著郭太一禮,告辭道:“印以送到,告辭。”


    “大哥,那董卓真的表你為並州刺史啊?”李樂策馬上前,眼睛猛瞅著郭太手上的印信,疑惑道。


    “可能吧。”抬頭看了眼賈詡離去的背影,郭太再小心的收起印信,有些不確定道。


    並州刺史,並州刺史啊,那他不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攻打那些據城而守的太守?也不用做什麽流寇了,等著收稅就成了。還能養更多的兵,或許還能。


    想著,郭太的眼睛都快冒出金光來了。對董卓的防備之心自然也就降低了一些。


    大軍大約走了三十裏之後,後方突然出現幾個騎兵,正是派遣在聞之城附近觀望的暗探。


    “將軍,董卓,董卓撤軍了。”


    “確有其事?”郭太驚喜道。


    “小的跟了大約十裏路,董卓的幾萬大軍往東麵急行。”騎兵報道。


    “是去對付袁紹嗎?”郭太轉頭看了眼河內的方向哈哈大笑道:“袁本初啊,袁本初。郭太我恕不奉陪了。”


    郭太正做著縱橫並州,甚至各地為王的美夢。對於董卓的防備之心減到了最低。把手上的精兵也都還給了各個統領,一營一營的排成一條長龍行進。


    聞之小城,北城門樓上,董卓與賈詡並排站在城頭之上,董卓忽然轉頭對賈詡道:“文和這幾個小手段耍的高明啊。”毫不掩飾眼中的讚賞。


    “賈長史,是否該輪到俺們出擊了?”同樣立於城頭之上的華雄興奮的嚷道。他身後站著一員披甲小將,身材不算太魁梧,但渾身散發著朝氣,聽見華雄的話後也轉向董卓,眼中躍躍欲試。


    正是董卓收養的孤兒,董伢。在他心裏自然是認為是董卓說了算的,對於董卓剛才誇了幾句,身體頗為單薄的文人長史,他連正眼都沒看幾眼。


    “再等等把,步卒慢,而騎兵快,如果能算準了時辰,等郭太等人快要停下大軍準備燒飯的時候到達,會更有利一些。”賈詡抬頭看了看高高的掛在正中的太陽,搖頭道。


    “你這人怎麽這麽囉嗦。”董伢看的一陣不爽,脫口而出道。


    董卓一巴掌拍在董伢的腦門上,讓他安靜後,笑著對賈詡道:“小孩子說話,文和不要往心裏去。”


    賈詡笑了笑,瞥了眼董伢,見他麵色委屈的捂著腦門,不以為意。


    當太陽略偏於西方後,董卓親自乘車,帶著那五百騎上了戰馬的衛士,左右由呂布、華雄率領的各三千鐵騎,狂追郭太而去。


    那比之萬馬奔騰還要熱烈震顫的馬蹄,徹響整個天地間,戎車之上,董卓再一次的嚐試到了乘車狂奔的滋味。(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董卓布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布並收藏三國之董卓布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