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的事兒也算是敲定了,而董卓家的老太太巴不得家裏多一些女人,由其是蔡琰這樣看著很文靜的女孩,連對著碧芽兒的態度也好了很多,早些年,碧芽兒的專橫才讓老太太不待見的。


    兒子要多多納女人才能子嗣茂密嘛。


    想著蔡琰抱著琴,含羞帶怯的把自己的稱呼從叔叔改成了兄長,在自己麵前努力的擺出一副端莊的樣子,彈了一曲鳳求凰。


    讓董卓飄飄欲仙的同時,感歎萬惡的時代啊,包辦婚姻不僅包辦,還能讓女人努力的朝著某一種方向迎合丈夫。而蔡琰家教嚴格,從小就被養成了這樣的意識。


    家裏的女人可不僅是用來養眼的,還能讓人心情輕鬆。


    邁著還算輕快的步伐,董卓朝著客廳快速走去。


    有外軍,就必有內軍,這樣才能讓中央的權利堅挺,這不能說是董卓防著徐榮、牛輔等這一些外鎮大將,而是必然的趨勢。


    客廳內,西涼四將已經齊至,而隨董卓回軍的張遼亦孤單單的站在另一邊。


    “丞相。”董卓高壯的身影剛剛步入客廳,分屬兩旁的將軍們齊齊的抱拳躬身道。


    “免禮。”董卓笑著,往主位上一座,揮袖道。


    “此次召你等前來,想來你們心裏也有數了,這位張遼、張文遠,統兩萬大軍與袁紹戰,卻是有輸有贏。況並州兵不是你們所屬,是以本相創勇毅校尉職,召回虎牢關五千步卒共三萬大軍讓其領軍。而西涼兵…………。”董卓指著已經脫去卑微,有了些將氣的張遼,笑著敘說了一下他的功勞。


    他自己挖掘出來的將軍,隻有兩位可以統領大軍,而徐晃在外,這並州大軍自然就由張遼來統帥了。


    蓋因為西涼兵不可輕動,他的西涼四將各個也都有些缺陷。


    但說到西涼兵,卻被李傕打斷,他起步微微上前,不服道:“丞相,張遼暫且不提,但樊稠為凶毅將軍統三萬五西涼兵,位在我們之上,我們不服。”說著,郭汜也微微的上前,沉默且不服的看著董卓。


    獨獨張濟氣色頗差的站在原地,神思不屬。而被董卓所任命的樊稠卻漲紅著麵皮,憤怒的盯著李傕二人看,緊握著拳頭,很有種一言不合,與兩人幹架的氣勢。


    “文遠,你先下去整合大軍吧,等虎牢關的步卒一到,這三萬南軍就駐紮在城南十裏的地方。”董卓麵無表情的對張遼道。


    “諾。”張遼應聲,並退了下去。這重新整軍編製,可也不是簡單的事兒,由其是南北二軍。


    在西漢時,是拱衛都城,拱衛天子的軍隊。但張遼卻是幹勁十足,雖然看起來自己的軍職不如樊稠的高,但那是因為資曆。


    而且看也知道,樊稠能行駛的權利,反而並不如自己。連張遼自己做夢也沒想到,當初被董卓挖過來,會有今天這樣的顯赫。


    想想,窩在呂布家裏做統領幾十衛士的高順,張遼唯有慶幸,誰言董卓刻薄寡恩啊。


    直到走出相府,看了看四周的富貴雲集之地,張遼首次發現,自己離這樣的顯赫也不是太遠,隻要跟著丞相。


    張遼悍勇這一方麵還未在董卓的麵前演繹過,但他這一份乖巧卻讓董卓滿意,這樣的人才是埋頭幹事的人才。


    而相反,這西涼四將從董卓向李儒了解之後,才知道是以前的“董卓”有意放縱和引導情況下,以高超的手段使得他們小摩擦不斷,但另一方麵卻以自身的威望壓下西涼兵的躁動,從來沒有發生過互相火並。


    如果說“董卓”是西涼兵的天,那這幾個就是西涼兵的四海,互不統屬,卻又相互接壤。


    徐榮掌管鐵騎,又遊離於四人之外,隻聽信“董卓”一人。


    這就是“董卓”,是一個即信任手下將軍,但又猜疑的梟雄。


    而現在這樣的局麵下,董卓是丞相,是正統的象征,而拱衛都城的南北軍也一樣要高於其他軍隊,必須有一個統領。


    威望不足沒關係,但名義上一定要有。一個能位列朝堂上的重將。


    也就是說,董卓要打破互相牽製的局麵,深受西涼兵愛戴,西涼四將中最為驍勇的樊稠一定得浮上前台,替董卓掌管這支軍隊。


    身為正統的代表,董卓必須得從軍隊中抽手,像真正的天一樣,散發著強大的威壓,無時無刻不影響著軍隊,卻又無直接關係。


    這就是高度。與那個“董卓”不一樣的高度。實際上,這就是屬於一個君王的高度。


    外相內王。


    是董卓從衛尉開始,一步步的走到丞相,再到破匈奴,退關東聯盟,威嚴蓋天之下,心境的變化。


    “以勇,樊稠是你們四個中的第一。”董卓眉頭深鎖,眼神中淩厲直刺李傕,其中隱含的殺氣,生生的壓下李傕心中的桀驁不馴,讓他感到了一絲恐懼,董卓從未在這樣的場合中展現出這樣的姿態,以前都很樂嗬嗬的看著他們四個人互相爭執。


    張遼想的是董卓的恩,李傕這些人卻發現董卓是變了,變得他們都看不透了。


    這一絲殺氣,很真實。就連神似遊離,未在董卓的殺氣直接籠罩之下的張濟都被驚醒了過來,有些茫然的四顧後,才定睛在董卓身上,眼神中隱含著不明所以,他真的一言都沒聽進去。


    正當李傕有些唯唯諾諾,打算向董卓認錯的時候。董卓卻收斂了他征戰四方所聚斂的迫人殺氣。


    麵色放緩,掃視了一下四將,由於先前的那一絲震懾,四人無不敢麵對董卓的目光,有些閃躲著董卓的目光。


    “你們可能也聽說過本相跟西涼鐵騎、並州鐵騎說的話。”董卓的手有節奏的再木案上敲擊著,麵無表情道:“戰功。一切全憑戰功說話,破匈奴,呂布與華雄在官位上的封賞一樣,但華雄與他的西涼鐵騎得到的錢財卻要多的多,蓋因戰功,斬首的多寡。”


    頓了頓,董卓道:“西涼兵從當初五萬降到三萬五,樊稠的統一萬,其餘人等由你們分統。同樣是戰功。以後每逢征戰,官位仍是樊稠最高,但錢財、甚至以後你們封侯,所得到的封邑也全由戰功定。”


    “為將者,隻可縱橫一世,但為侯者卻可以興盛家世,孰輕孰重,不用本相明說了吧。”


    董卓麵無表情,但語氣卻是淡定自若。


    剛才那殺氣,確實讓李傕感慨到了董卓的不同,現在董卓沒一棍子打死,反而許諾了以後全憑戰功,封侯盛家。


    李傕等人自然是點頭稱是,不敢有一絲異議。


    但這一句話卻說道了一個人痛處。張濟想了想家中的獨苗就這麽亡故了,而且連屍體都找不到。臉色更加的蒼白。


    有些搖搖晃晃的走到董卓近前,下拜道:“丞相厚恩,我心中感激,然心中已亂,不宜再統兵馬,祈丞相準我卸甲歸田。”


    張濟年歲不大,但掩不住的蒼老,眼中也無一絲神采,可憐他家的獨苗啊。封侯傳家又有何用。


    西涼四將,屬張濟最為“軟”,是兩邊草,偶爾還當當潤滑油的角色。與其他三人都有交情。見他如七十老翁一般的氣質,三人的心中也不由的升起了一絲悲涼。


    大好男兒,可惜。


    “張濟。”董卓有些無奈的看著西涼四將中最不起眼,其實最為重要的角色,又不由的想起了他那個赫赫有名,縱橫一生的侄子。勇悍無比的張繡。


    可惜如此折衝之將。


    但董卓現在缺少的就是人才,張濟的地位又很重要,他就想卸甲歸田,董卓也不會放手。


    撇了一眼張濟,卻沒說話。從案上的一堆竹簡中拿出一卷,展開看了看,並未擺出什麽親和的姿態扶起他,而是順手就丟了過去。


    這支他命張雲連日夜趕出來的東西,應該有用。


    有些疑惑的撿起就掉到自己腳邊的竹簡,張濟看了眼臉上露出少有笑容的董卓,隨即才展開竹簡。


    內立的第一行字,是董氏將軍,張濟傳。看後,張濟的心有點怪,有點欣喜,又有點索然無味的感覺。


    裏麵的一行行內容記載的都是他幹的事兒,有些連他自己都忘記了。這些並未在讓他起一絲的感覺。


    但最後麵的記載卻讓他的眼有些濕潤,侄張繡,少有豪勇,實乃折衝之才,然橫死軍中,惜哉。


    “謝丞相大恩哪。”輕輕的放下竹簡,張濟手按在地板上,叫著,恭恭敬敬的給董卓磕頭。


    董卓暗自點了點頭,這個寶貝侄子果然是張濟心中永恒的存在。“本相命人寫了傳記,裏麵就有你們董氏將軍們。”董卓看著四下疑惑的眼神,解釋道,這事兒,正好乘此機會,拿出來鼓舞人心。


    對有些人來說,生前顯赫,死後殊榮同樣的重要。果然,樊稠三人看向張濟旁邊的竹簡的眼神中就有了炙熱。


    “如果你卸下軍職,這個傳也就到此為止了,而當這部傳記結尾的時候,你的排位自然是墊底的。”董卓盯著張濟,徐徐誘導。


    “臣,願為主公效死力。”張濟狠了狠心,對董卓再次行了跪拜之禮,儼然以臣子自居。本死寂的心,也再次的活了過來,為了張家侄子,能夠被更多人記得。


    “願為主公效死。”樊稠等人反映卻也快,一一跪在張濟身邊,恭聲道。


    “大丈夫立世,當封侯、立傳留史,你們就是北軍的第一代將軍們。”董卓肅然道:“北軍就這麽定了,都下去忙吧。”


    “諾。”


    看著四將各個豪壯的身影,董卓心中豪氣四起。內軍立也。(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董卓布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布並收藏三國之董卓布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