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霄掰指頭算了算,自己自有孕到現在,也不知過了一千兩百年還是一千三百年,總之人世間已經朝代更迭了數輪,而今當是盛唐之期,倒是可以下界看上一看……


    人皇得子,眾仙不免又要道賀一番。雲霄自公孫軒轅口中得知楚笙的性別之後,擔憂之心大增。她倒不是擔心自家兒子成了斷袖,隻不過看起來太好欺負,日後隻怕要吃些苦頭。至於大兒子,暫時還輪不到她操心。畢竟在她體內經過柔和的靈氣滋養,又有天池之水淬體,暴戾之氣也消解了十之八九。二兒子聽話是聽話,可哪有時時刻刻黏在母親身邊的兒子?


    恰好公孫軒轅提議,要讓大兒子到她的世界中去曆練一番,橫豎不會受到太大傷害,也不會闖下太大禍來。雲霄心念一轉,索性將小兒子也送了進去。至於他二人在那裏會生出什麽事端,她也不想太過追究,橫豎還有自己收拾殘局。


    卻不知人間是什麽時日了?


    雲霄這個念頭一冒出,便再也收不回去。她按捺不住,向公孫軒轅提出了下界的建議。公孫軒轅沉吟半晌,方才說道:“過些時日罷,莫要在這節骨眼上下凡。過了這一段,我陪你下界便是。”


    雲霄一怔,也不去掐算天機,隻問:“怎麽了?”


    公孫軒轅喟歎一聲,言道:“你久居火雲宮不出,又不曾查探過下界,自是不知。數百年前佛門在東方建了白馬寺,前有鳩摩羅什東傳佛教,後有玄奘法師西取真經,早將東方世界攪得一團糟。此時天帝正惱火著呢。”


    雲霄大奇:“老師與諸位同門卻從未跟我提起過。”


    “一來你有孕在身,需要靜養;二來三清在人間的香火氣運隻剩下了一絲,九成九倒被天庭占了去。元始、通天二位聖人寧可顧著地仙界,也不願去理會人間。老子聖人擔著東方道教教主的虛名,信仰之力卻遠不如天庭一個小小土地,索性也就任由天庭與佛門去鬧。”公孫軒轅一一解釋。


    雲霄一愣,取經已畢,天庭竟沒有太大動靜?是天帝天後另有計謀,還是天庭實在是騰不出人手去對付?照那兩位的性格,前者的幾率似乎要大些。她向人界望了望,又算了片刻,喃喃自語道:“元和十四年……元和十四年?”


    公孫軒轅望著驚愕的雲霄,不免有些擔心,問道:“元和十四年怎麽了?”


    雲霄微微蹙眉,伸手一揮,憑空造出一麵巨大的水鏡,鏡中正是人間之像。自梁武帝三度舍身之後,佛教在東方廣為流傳,一度擠壓了東方道門,一向被視為正統的儒家亦有搖搖欲墜之感。雖有北魏太武帝與北周武帝二度滅佛,終究無法阻攔佛教大興之勢。而元和十四年,人間的家韓愈寫了一封奏章,名曰:諫迎佛骨表。


    也就是說,不久之後,唐王當迎佛骨入宮供養三日,以表向佛之心?


    雲霄不知那位天庭至尊究竟有何打算,卻明了他向來不是忍氣吞聲之輩。佛教“三武之難”,多半便是他的手筆。可佛教畢竟已經大興,三清又是一片模棱兩可的態度,隻說聖人不好插手晚輩之事,卻不知那位天帝要如何應對?


    人教幾乎斷根,闡、截二教隻剩下零零落落的弟子,三者勉強撐起了東方道門;天庭起先以神仙崇拜取代人族問道之心,本身便是一步臭棋;縱然三清脾氣再好,也不可能在東方世界淪陷之前,去幫天庭一把。對於那位陛下接下來的動作,雲霄可是有些期待。


    出戲時間太久,看戲成了習慣,也就習慣挑戲了不是?


    人世間,唐憲宗浩浩蕩蕩地率了車駕,親迎佛骨。民間向佛之意愈發旺盛,寺廟佛塔大肆修建,縱使尋常山野人家,亦備了佛龕香爐,老太太們手撚佛珠,一下一下地敲著木魚。她們隻向佛家乞求來世的好報,默默地積攢著一世善因。


    漸漸地,佛教開始被東方子民以自己固有的思維詮釋,佛教教義隻留其表,骨子裏卻是各家駁雜的道。佛教在東方的氣運一絲絲衰弱下去,表麵上卻依舊是一片旺盛的香火。佛祖釋迦牟尼不解,卻也隻認為是東方氣運衰微,連帶佛教所得也漸漸衰弱了下去。可他佛門已幾乎遍傳了世界,他還有更大的對手要處理。至於這小小的華夏神州,暫且放下便是。


    次年,憲宗皇帝薨。韓愈奏章上的“信佛皇帝皆短命”之言一語成讖,天下震服。再看《諫迎佛骨表》,字字珠璣,字字啼血,好一個洞悉福禍的臣子,好一個忠心耿耿的韓愈!


    二十一年後的秋天,唐武宗詔命:天下佛寺僧尼並勒歸俗。佛家稱其為“會昌之難”,意為佛門在東土的最大一場劫難。僧尼還俗,香火不複,流傳民間的小乘佛教因不帶上乘道法,漸漸為鄉野黎民所曲解,同化為東土自己的佛教。


    天庭之上昊天隻覺揚眉吐氣,未免又動了別樣心思。他托夢於後世帝王,又頻頻顯聖,令得後世自稱受命於天的帝王歎服不已。宋大中祥符八年,真宗尊昊天上帝為“太上開天執符禦曆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生生將“開天”之名安在了昊天身上,民間向佛之心減退,漸漸拜起玉帝來;百年後的宋徽宗政和六年,昊天又被皇帝尊為“太上開天執符禦曆含真體道玉皇上帝”。雖說隻有“大天帝”與“上帝”之差,卻著實將玉帝之位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從此,人間尊玉皇大帝為東方天庭神權最高的天神,三清雖有法力,卻無神職,排位於玉皇大帝之下。人間界皆認定玉帝統禦三界(天、人、冥)、十方(四方、四維、上下)、四生(胎、卵、濕、化)、六道(即六道輪回),成為了天地間第一大神。


    而先前的佛門崇拜,則雜糅在了玉皇大帝統禦之下的道家崇拜之中。


    看罷好戲,雲霄收了水鏡,卻在詫異三清為何要忍下這口氣去。不過西方教二位聖人如今已和死去沒有兩樣,三清大約也不願過多插手後世之事,平白落得天道懲罰。昊天雖奪了道家最高位,這一仗卻依舊是東方天庭勝了。玄奘法師西取真經又如何,西教東傳又如何,東方依舊是東方,華夏依舊是華夏。


    何況平白被奪了六道輪回的平心娘娘都未曾開口,隻被降了神職的三清又能說些什麽?


    昊天此刻方才真正揚眉吐氣起來。苦苦謀算數千年,終將東方氣運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隻可惜天庭雖有氣運香火,終不立“道”,底氣仍舊不足。後世的仙人倒也罷了,聖人門下的元老們,哪個又肯買天庭的麵子?


    譬如雲霄自己,也絲毫不顧忌玉帝那仙人不許下凡的天規,扯了公孫軒轅下界去也。


    錯過了漢唐盛世,雲霄終究是有些可惜。況且此時天下暴亂,真正渡劫成仙的天神們根本不能動用法力。即便是昊天自己要掌控人間,也隻能依靠托夢、更改星宿抑或天降異象。況且此時他二人的衣飾本就與世俗格格不入,稍有不慎,便會惹出大禍來。


    在天界憋得太久,雲霄竟已聞不慣血腥。公孫軒轅心疼妻子,隻得揀了荒無人煙的地方走動走動。雲霄正感慨著人間界稀薄得幾近於無的靈氣,一位長相極為正派的白須白眉老道托著拂塵走了出來,嗬斥道:“孤魂野鬼久滯人間,終會擾了陰陽二氣,爾等速速歸去,也省得貧道超度一場!”


    雲霄納了悶,她不過膚色白了些,頭發長了些,加上一身常“人”看來古色古香的打扮,如何就成了滯留人間的孤魂野鬼了?自己身邊這位明顯是帝王之相,雖離了火雲宮,未著帝服,可也與所謂“孤魂野鬼”差別太大了罷?雲霄扯了扯隱忍著怒火的公孫軒轅,自己上前一步,笑道:“不知道長要如何‘超度’我等?”


    正派老道約莫從未見過如此大膽的孤魂野鬼,倒是一時間愣怔了去。他定了定神,冷笑道:“貧道好言相勸,二位卻是如此執著,也莫怪貧道送二位一逞了!”


    雲霄心情極好地點點頭:“請便。”


    公孫軒轅終於明了了自家妻子難得的孩童心性,也就退開一步,望定了雲霄愈發興奮的一張俏臉。其實倘若雲霄可以日日這麽開心,被冒犯了也不錯……


    正派老道氣得七竅生煙,將拂塵往腰帶上一插,自背後抽出一柄桃木劍,又取出一疊黃符,口中頻頻念誦著道家趨鬼符咒。哪知換了一篇又一篇,連最最冷僻的《淨天地神咒》也念了三遍,眼前這女鬼竟仍是半點消失的跡象也沒有。隨著黃符一張張拍出,不知多少無辜的孤魂野鬼被送往奈何橋畔,雲霄微微點了點頭,笑道:“道行不差。”


    正派老道一連送走了上百位無辜的遊魂,卻依舊無法撼動眼前那對男女分毫。他麵上微微有了些許慌亂,不由喝道:“好個千年厲鬼,今日貧道非要收了你不可!”


    哪知正派老道換了數十樣法寶,眼前二人依舊半點消失的跡象也沒有,甚至連衣角也不曾晃動半分。正派老道一咬牙,決心引動天雷,生生將這女鬼劈沒了去。雲霄見天雷劈來,隻輕輕一指,便將那道雷消散於無形。


    “雷震子功力愈發差了……”雲霄頗有些無奈,她如今有封印在身,修為尚且在準聖境界,如此輕易便消融了天庭的神罰,看來天庭繁榮不過表象,內裏卻是半點實力也沒有。莫說她,隻怕往常稍有些本事的洪荒大能們聚上幾十個,也能挑了天庭去。


    要不怎麽說,隻要成了天仙,便可位列仙班了呢?——哦不,人間土地隻怕還是小小地仙。天庭之威,大抵如此。


    “莫要再引雷了。”雲霄搖了搖頭,指尖泄出一點白光,直入那正派老道體內。老道隻覺一身修為嗖嗖上漲,隻怕離金丹期已經不遠。他疑惑地看了看那兩位,暗道莫非是私下凡間的仙人?可仙人又如何能夠違逆天規,下了凡間?


    “人間之道,僅餘‘術’矣……”雲霄歎息一聲,向公孫軒轅微微一笑:“果真不好玩,我們還是回去罷。”


    公孫軒轅自是無不應允。


    正派老道愣怔了半晌,終於記起找尋個靜僻之處好生修煉。果真是天上下凡的神仙,看來上天果真沒有拋棄人間子民,看來異族之亂終將消解!正派老道咧嘴一笑,羽化登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封神之雲落千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音並收藏洪荒封神之雲落千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