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深談
我的七十年代村霸老婆 作者:喵崽要吃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了第一天上門擔心“老板”會介意, 所以祁雲沒帶平安, 之後就都是把平安給帶著的, 後來江河說他也找了個兼職, 周末兩天要出去大半天,於是平安也就成了琴瑟行的常客了。
老何倒是對平安的到來沒什麽反應, 第一天看見晃著腿坐在爸爸胸前背帶裏正睜著眼左右張望滿眼好奇的平安, 老何滿臉呆滯的看了平安半晌。
等到平安感覺被人看著太久, 扭頭看過去歪頭衝老何咯咯一笑, 老何紅著耳朵轉身唰唰跟一陣風一樣的跑進了屋。
之前祁雲能被老何忽悠, 一來是因為祁雲沒太注意, 畢竟當時跟老何也不算熟悉,加上老何說話做事一點不客氣委婉, 所以祁雲麵對這樣的人時下意識的放鬆了注意力。
二來也是老何板著臉盡量收斂了神色, 當時又剛跨入堂屋, 裏麵的任何一件東西對當時的祁雲來說都足夠讓他生出走上前認真觀賞細細研究的衝動。
綜合一看, 也就是老何陰差陽錯得了天時地利人和。
這會兒祁雲看透了老何,自然能看出來這老頭子是個別扭的性子, 也不至於誤會對方是不喜歡平安。
慢悠悠的跟著進了堂屋, 果然,一張小桌上已經擺上了一盤糕點糖果, 老何幹咳兩聲, 表示這些東西小孩兒也能吃。
假裝這些東西是一直擺著的,也不想想他跟祁雲兩個大男人怎麽可能擺這些東西。
等到連續一個多星期平安跟著過去都能有一盤“隨意擺放”的糖果,祁雲無奈, 念叨了一句人老了讓老何別吃太多糖了,然後下回就換成了鹹餡兒糕點。
眼見祁雲麵對糕點沒話可說,老何還挺得瑟的。
要是有小胡子,怕是胡子都要翹起來了。
“選良才用一生,五百年有正音,做琴最基本的是選料,選料講究個陰陽調和,陽為上陰為下,而後年輪......”
雖然一開始老何要求的是每天一小時,不過祁雲這人真來了興致,學習能力是一方麵,學習欲望也會被積極調動起來,課程安排允許的時候祁雲也會花半天的時間在琴瑟行。
製作樂器是個枯燥的過程,很多細微之處甚至能影響整個樂器的品質,索性祁雲最不缺的就是讓自己安靜下來的耐心,甚至時間久了祁雲還能樂在其中,有種在打磨部件的時候也在進行自我剔除打磨。
平安長時間呆在一個地方也不會吵鬧,他會在無聊的時候主動去探索周圍的世界,老何顯然會不自覺的將注意力更多的放到平安身上。
每次平安有什麽需要的時候還沒有哼唧著召喚爸爸,老何就會假裝暫時休息的伸胳膊踢腿兒的走到平安附近,然後悶不吭聲的“順手”幫平安解決問題。
六月到七月,一直到南城那邊寄來最後一封祁豐給他的家書,祁雲才從這種匠人的生活中乍然驚醒。
祁豐隻說了要參加訓練,今年春節恐怕回來不了,與餘安安的婚禮也延後,沒有說期限,這一點讓祁雲瞬間想到了很多。
南越驅趕華僑,小動作越發頻繁,前盟蘇公然支持,這些事件串聯著,讓祁雲不得不聯想到了明年一月裏的正式出兵。
在一場戰爭開始之前,隱藏在暗地裏的秘密行動總是少不了,而祁豐無論是在部隊裏還是在軍校裏,訓練成績演習表現,總是被劃分在優秀那一個階梯的。
想到這一點,祁雲默然良久,最後卻不得不忍下擔心,連夜寫了一封信給祁豐,顧不得暴露什麽情緒,隻匆匆寫了個看起來隻是靈感一時而至隨手寫的一個小故事。
故事後總結,好似隻是因此聯想到自己身上,以一個兄弟的身份笑言,讓祁豐如果有一天上了戰場,無論男女老幼甚至孕婦殘疾,那些都將是我們的敵人。
對待敵人心軟,就是對自己甚至對戰友殘忍。
這封信祁豐是否有收到祁雲無從得知,因為此後祁豐的消息再也沒有傳回來過。
一直到八月裏,餘安安送外地趕回來又給祁雲他們送了些土特產,紅著眼眶跟江畫眉說了許多話,說是要去出差。
之後祁雲才知道餘安安自己申請去了華國與南越的接壤地區,或許更應該將她稱之為,戰地記者。
“最近是怎麽回事?是不是家裏出了什麽事?”
祁雲的心情陡然變得沉重,且時間越長越發沉默,便是連臉上習慣性的溫和都無法持續,這樣的改變老何自然也能感受到。
因為學校放暑假,祁雲並不再天天帶著平安到處走,已經被曬黑一圈的平安開始輾轉在家跟飯館之間,有江河照顧著,倒也不至於沒人看顧。
江河依舊在堅持每周周末幫一位同學補習英語的兼職,剛開始的時候無論是“補課老師”還是“補課學生”都是偷偷摸摸的。
江河怕自己年紀太小對方家長知道了會以為他是騙錢的,補課對象則是用零花錢偷偷請了江河,想要在中間賺差價發一筆財——每一次考試成績提升他都能在家長那裏領取到一定數額的獎勵。
後來那位同學的成績提升太明顯了,學生父母注意觀察就發現了周末進出自己家門的江河,一開始各種感謝江河。
江河不是個悶聲接受好處的人,於是跟同學商量了一下,告知了對方父母補課這件事。
江河原本以為這份兼職要完了,然而同學父母卻直接加錢正式讓江河成為家教,後來還給江河又帶了兩個同事的孩子過來一起補習英語,所以說江河現在也算是小有收入的“小班老師”了。
江畫眉的生意已經完全入軌,需要江畫眉忙活的地方也就是檢查送來的食材,而後招待一下客人,每天再對對賬整理收入。
紅燈籠的客人都知道這個黃臉村姑有個白嫩可愛的兒子,還有一個小模樣挺俊俏的弟弟,就這村姑土裏土氣的跟人家不像一家人。
飯館沒敢放招牌,漸漸的門口掛的紅燈籠就成了飯館的名字。
在家裏時祁雲不好表露出來,在琴瑟行卻不由自主的放鬆自我越發沉默,老何這麽一問,原本正低頭專心打磨箱體的祁雲手上動作一頓。
盯著木材紋路沉默片刻,祁雲放下鑿子,轉身走到老何坐著喝茶的藤椅旁挨著直接坐在了小凳上,雙手手肘搭在曲起的膝蓋上,下半截小臂懸空直楞著,額前有頭發淩亂的斜搭著祁雲也提不起勁去捋一下。
坐在藤椅上的老何遲疑了一下,到底還是沒有問祁雲要不然坐他的躺椅。
現在祁雲這樣子已經夠頹了,要是再讓他在躺椅上躺下來完全放鬆,老何總覺得會讓他心情更加空落落的找不到支撐點。
老何默默俯身在一旁小桌上給祁雲端了盞溫熱的茶水遞給祁雲。
雖然是夏天,可熱茶不止是在冬天能暖身,心裏涼嗖嗖的時候也能暖心。
祁雲單手接了茶,感受到茶水的溫度從指尖皮膚迅速傳遞到整條手臂,另一隻手曲起搭在額頭捏了捏眉心,祁雲喝了一口水,長歎一口氣,“師傅,咱們華國今年跟很多國家都建交啦,如今虹口跟馬卡也有望收回,咱們國家在努力積蓄力量要崛起啦。”
老何默默的聽著,等了半晌祁雲沒有接著說,老何含糊的“嗯”了一聲。
“南越跟咱們挨著的邊境不太平,我大哥是軍人。”
祁雲剛剛才被按平的眉心又不自覺皺了起來,可是這回他卻沒有注意到眉心的疲倦,隻垂著眼皮盯著自己雙手捧著的茶盞。
簡單的兩句話,老何卻聽明白了。
往常兩人相處都是祁雲在說話,院子裏就顯得有幾分熱鬧,若是有平安在,那院子裏就會像是住著一家人似的。
然而這段時間獨自一個人來到這裏越來越沉默的祁雲讓這個院子又變回了曾經的空曠。
兩人挨著彼此坐在那裏沉默了許久,老何突然捂著嘴悶悶的咳嗽了幾聲,聲音有些嘶啞,“我們何家,曾經四世同堂,兄弟姊妹年節裏一碰頭,二進的院子裏能擺上五六張大圓桌,很多孩子吵吵鬧鬧的從後院穿過高高的門檻跑得整個院子都是笑鬧聲。”
老何守著的這個院子是個三進大院,便是在封建王朝時期也是個大宅邸了。
“還有許多製琴師傅,學徒更是不少,那時候隔壁院子就是我們製琴的地方,器樂分門別類,都有專門製作存放的院落,上門專程請我爺爺跟父親製作樂器的人都能排到兩年後了......”
老何的聲音放輕,因為思緒飛遠而帶出了一種飄渺感。
寥寥數語,祁雲卻能瞬間想象出那時候這個院子隔壁琴瑟行甚至整條深巷的熱鬧畫麵。
老何今年五十六,可以說他的整個人生都是在硝煙彌漫炮聲轟隆中度過的,唯一還算得上幸福的歲月或許就是年幼的那幾年。
便是剛開始軍閥割據兩黨交鋒的時候,因為身處平城,再加上家族有一門手藝,所以過得也還不錯。
雖然民國時期崇洋思想占據社會主流,可好的古樂器依舊在被一些世家青睞,他們認為華國這些傳承下來的經典古樂器不僅能增長人的才藝,還能磨煉人的心性,樂中君子的古琴更是備受推崇。
“...我還是少年時,我的父親叔伯們都放下了銼刀帶著家裏湊出的家資上了戰場。每次回來,有人跟著他們走,又有人帶著他們回來,用手捧著回來的,那會兒家裏的孩子最怕的就是逢年過節開了祠堂,因為裏麵擺了很多牌位,牌位前又是一個個大同小異的罐子,便是最大膽調皮的孩子進去了都被嚇得不敢吭聲。”
老何或許是很久沒有去回憶這些了,說得斷斷續續的,偶爾還會因為深陷回憶而忘記說話,祁雲耐心的保持沉默,心裏不由自主去模擬老何此時此刻的那種沉痛到習慣於是幾近麻木的心情。
麻木不是因為淡忘了,而是因為渾身上下從裏到外每一根神經每一個細胞,已經因為長久浸泡在這種痛苦中,所以對痛苦的情緒感知越發遲鈍了。
老何十幾歲的時候自己也上過戰場,從十五歲打到了二十三歲戰爭勝利。
戰爭讓他失去了幾乎全部的家人,那時候他從戰場回來,家裏就剩下一個幫著看宅子的老管家,老何沒有娶妻生子,因為太過慘烈的記憶讓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那時候又算不上多太平,打完外麵的人又自己打自己了,老何總覺得娶妻生子,這些人也還是無法永遠留在他身邊。
雖然看不出來,可老何自己知道自己已經承受不住那樣的痛苦了,老管家不忍心苦勸,最後隻能含恨而終,臨死的時候都閉不上眼,總想著老何家斷後了他沒臉下去見老爺。
“有時候我會想,是不是曾經一開始就像其他人一樣出國避難更好?後來我有好幾年半夜驚醒,就去祠堂裏坐著到天亮。”
“等到年紀越來越大了世道終於太平了,我才想明白,我那樣想其實是對祖宗的不敬,他們那時候年紀比我長,閱曆比我更豐富,想法自然更成熟,隻是他們想要的就是現在這日子。”
看起來老何說的話跟祁雲的擔憂並沒有多直接的關係,可祁雲聽後卻良久默然。
老何說完這些話眼睛依舊幹澀,不是他不想哭,隻是哭得太多啦。
“明天有人要來看琴,早上記得早點過來。”
老何說完站起身,抬手拍了拍額頭,吩咐完之後就自己先進屋了。
祁雲扭頭看著老何離開,最後放下已經涼透的茶盞,原本想要重新拿起鑿刀的,想了想還是轉身去外麵走了一遭,在附近院門口門縫裏塞了青菜的地方敲門買了些菜。
回院子裏去了廚房做了兩碗麵,廚房裏的東西算不上豐富,就剩下一些雞蛋以及米麵,一碗雞蛋青菜麵,味道說不上多好可也不差。
祁雲用托盤端著去了堂屋旁邊的偏廳,“師傅,吃飯吧。”
坐在關了一扇門的堂屋陰影處的老何愣了愣,而後惡聲惡氣的哼了一聲,“你怎麽還沒走?平安在家得想你。”
往常祁雲都是要回家的,今天倒是留下來了,老何覺得有點不自在,總覺得是因為祁雲聽了他說的那些話所以同情他這個孤寡老頭。
祁雲抱著手斜靠在門框上,歪頭挑眉一笑,“師傅你不是說咱們這些琴值錢得很麽,我這不是想著早點學會早點掙錢嘛。”
老何氣呼呼的拍了椅子扶手站起來,路過祁雲的時候還恨鐵不成鋼的瞪了祁雲一眼,好像在無聲的譴責祁雲學藝的心思不純。
祁雲覺得自己很無辜,也不知道是哪個老頭子一開始的時候拿錢來哄騙他,一副進了這行就是進了金山銀山,還拐彎抹角的讓他別去寫什麽書別去學什麽建築。
要不是祁雲學習能力確實很不錯,三邊兼顧也表現優秀,說不定這老頭還有小動作要搞,就想著要把祁雲徹底拉進這行。
現在聽了老何說了他們何家的事,祁雲倒是能理解當初老何為什麽要哄騙他拜師學藝了,因為他已經斷了何家的血脈,不想再斷了何家的手藝。
能夠在五十六的高齡遇見祁雲這樣學習能力突出腦袋也好使的人,老何花費一晚上糾結最後決定哄騙他拜師,這算是老何這輩子做過的十分滿意的“壞事”了。
而祁雲也明白了為什麽老何的琴瑟行還能在華國這動蕩的十幾年裏依舊安安靜靜的站在這裏,因為何家為這個國家付出了太多。
甚至老何後來三十多年的收入,也全部換成了各種物資秘密送給了華國如今的執政dang,無論是戰亂時期還是建國以後,老何也依舊在用另一種方式繼續像已經亡故的何家人那樣為這個國家做貢獻。
老何雖然嫌棄祁雲說錢的事兒,跟祁雲一起吃完麵,這老頭卻又拍了兩百塊錢給祁雲,搞得祁雲哭笑不得,不收吧這老頭還要鬧小脾氣。
祁雲沒辦法,隻能在之後來的時候給這邊宅子裏補充了很多東西,臥房裏的被褥床帳,衣櫃裏也塞了冬天要用的棉被。
日用品補全,廚房裏也食材多了,祁雲給老何量了尺寸,江畫眉幫忙用家裏的縫紉機給老何踩了兩身如今最時髦穿著最涼爽的衣裳。
末了祁雲還給老何買了個錄音機,拉出天線就能收聽不少頻道,於是院子裏除了鑿木箱刮木料的聲響,又多了錄音機裏或是激昂播報著新聞或是拉長了調子唱著京劇的聲音。
老何屋子裏漸漸的多了許多祁雲風格的水杯筆架茶盤,也是這會兒老何才發現祁雲還是個手藝十分不錯的木工。
祁雲跟著老何一起接待的第一位客人,居然是一位代買,這人看起來就是個腦子滑溜的人,因為額頭上發際線已經往後退了好幾步。
聰明的腦袋不長毛,祁雲有點擔心的摸了摸自己的腦門,決定要趁著年輕好好保養自己的頭發。
客人上門也不會像普通商店那樣任由客人挑三揀四,老何就冷著臉把人帶進院子,堂屋都不讓人進,讓祁雲幫忙搬了張琴架出來,自己側屋小心的抱了張古琴出來擺上。
那中年禿頭兄從兜裏拿出個放大鏡跟看古董似的彎腰撅著屁股看圍著看了半晌,然後一臉滿意的笑著一邊恭維老何一邊打量祁雲,而後從文件包裏取出一個厚厚的信封。
老何也不伸手接,用眼神一瞥讓祁雲接了。
等人走了老何臉上終於隱約露出點得意的小模樣,背著手聽著胸口下巴一抬讓祁雲打開信封數數。
祁雲以為這是老何不放心鈔票數額,像是這種高端些的交易,都是有人介紹了才有門路摸進來,一般雙方不會當麵做出數錢這種動作。
若是買方故意少了錢,那下回即便是這人捧著金山銀山來賣家也不會再開門了。
不僅如此,一個圈子的賣家幾乎都是通了氣兒的,可以說一次失信,買家就已經被這個圈子拒之門外了。
沒有人會傻到為了一點兒錢就被一個圈子踢出去。
祁雲以為這個買家是第一次上門的新人,所以按照老何的吩咐把錢數了,嘩啦啦用手指一撥,三遍之後祁雲就能確定錢的數目了,一共是三千塊整,這就是所謂的張開張吃三年。
“像這種人都是代買,幫那些沒辦法來華國的外國佬買,現在這些古樂器沒多少人有閑心情買,可外國卻不少。”
老何一點都不介意把東西賣給外國佬,掙了外國佬的錢回頭建設祖國,這買賣做得其實還是有點暗爽的。
作者有話要說: 老何:我就喜歡掙我討厭的人兜裏的錢,回頭用錢買qiang突突了他們【揣手得瑟
祁雲:......
ps:今天早上在外麵的時候用手機申請了一個企鵝群,我在這裏放一下號,一會兒忙完了去文案放一下
七二三六、三零零、八七
老何倒是對平安的到來沒什麽反應, 第一天看見晃著腿坐在爸爸胸前背帶裏正睜著眼左右張望滿眼好奇的平安, 老何滿臉呆滯的看了平安半晌。
等到平安感覺被人看著太久, 扭頭看過去歪頭衝老何咯咯一笑, 老何紅著耳朵轉身唰唰跟一陣風一樣的跑進了屋。
之前祁雲能被老何忽悠, 一來是因為祁雲沒太注意, 畢竟當時跟老何也不算熟悉,加上老何說話做事一點不客氣委婉, 所以祁雲麵對這樣的人時下意識的放鬆了注意力。
二來也是老何板著臉盡量收斂了神色, 當時又剛跨入堂屋, 裏麵的任何一件東西對當時的祁雲來說都足夠讓他生出走上前認真觀賞細細研究的衝動。
綜合一看, 也就是老何陰差陽錯得了天時地利人和。
這會兒祁雲看透了老何,自然能看出來這老頭子是個別扭的性子, 也不至於誤會對方是不喜歡平安。
慢悠悠的跟著進了堂屋, 果然,一張小桌上已經擺上了一盤糕點糖果, 老何幹咳兩聲, 表示這些東西小孩兒也能吃。
假裝這些東西是一直擺著的,也不想想他跟祁雲兩個大男人怎麽可能擺這些東西。
等到連續一個多星期平安跟著過去都能有一盤“隨意擺放”的糖果,祁雲無奈, 念叨了一句人老了讓老何別吃太多糖了,然後下回就換成了鹹餡兒糕點。
眼見祁雲麵對糕點沒話可說,老何還挺得瑟的。
要是有小胡子,怕是胡子都要翹起來了。
“選良才用一生,五百年有正音,做琴最基本的是選料,選料講究個陰陽調和,陽為上陰為下,而後年輪......”
雖然一開始老何要求的是每天一小時,不過祁雲這人真來了興致,學習能力是一方麵,學習欲望也會被積極調動起來,課程安排允許的時候祁雲也會花半天的時間在琴瑟行。
製作樂器是個枯燥的過程,很多細微之處甚至能影響整個樂器的品質,索性祁雲最不缺的就是讓自己安靜下來的耐心,甚至時間久了祁雲還能樂在其中,有種在打磨部件的時候也在進行自我剔除打磨。
平安長時間呆在一個地方也不會吵鬧,他會在無聊的時候主動去探索周圍的世界,老何顯然會不自覺的將注意力更多的放到平安身上。
每次平安有什麽需要的時候還沒有哼唧著召喚爸爸,老何就會假裝暫時休息的伸胳膊踢腿兒的走到平安附近,然後悶不吭聲的“順手”幫平安解決問題。
六月到七月,一直到南城那邊寄來最後一封祁豐給他的家書,祁雲才從這種匠人的生活中乍然驚醒。
祁豐隻說了要參加訓練,今年春節恐怕回來不了,與餘安安的婚禮也延後,沒有說期限,這一點讓祁雲瞬間想到了很多。
南越驅趕華僑,小動作越發頻繁,前盟蘇公然支持,這些事件串聯著,讓祁雲不得不聯想到了明年一月裏的正式出兵。
在一場戰爭開始之前,隱藏在暗地裏的秘密行動總是少不了,而祁豐無論是在部隊裏還是在軍校裏,訓練成績演習表現,總是被劃分在優秀那一個階梯的。
想到這一點,祁雲默然良久,最後卻不得不忍下擔心,連夜寫了一封信給祁豐,顧不得暴露什麽情緒,隻匆匆寫了個看起來隻是靈感一時而至隨手寫的一個小故事。
故事後總結,好似隻是因此聯想到自己身上,以一個兄弟的身份笑言,讓祁豐如果有一天上了戰場,無論男女老幼甚至孕婦殘疾,那些都將是我們的敵人。
對待敵人心軟,就是對自己甚至對戰友殘忍。
這封信祁豐是否有收到祁雲無從得知,因為此後祁豐的消息再也沒有傳回來過。
一直到八月裏,餘安安送外地趕回來又給祁雲他們送了些土特產,紅著眼眶跟江畫眉說了許多話,說是要去出差。
之後祁雲才知道餘安安自己申請去了華國與南越的接壤地區,或許更應該將她稱之為,戰地記者。
“最近是怎麽回事?是不是家裏出了什麽事?”
祁雲的心情陡然變得沉重,且時間越長越發沉默,便是連臉上習慣性的溫和都無法持續,這樣的改變老何自然也能感受到。
因為學校放暑假,祁雲並不再天天帶著平安到處走,已經被曬黑一圈的平安開始輾轉在家跟飯館之間,有江河照顧著,倒也不至於沒人看顧。
江河依舊在堅持每周周末幫一位同學補習英語的兼職,剛開始的時候無論是“補課老師”還是“補課學生”都是偷偷摸摸的。
江河怕自己年紀太小對方家長知道了會以為他是騙錢的,補課對象則是用零花錢偷偷請了江河,想要在中間賺差價發一筆財——每一次考試成績提升他都能在家長那裏領取到一定數額的獎勵。
後來那位同學的成績提升太明顯了,學生父母注意觀察就發現了周末進出自己家門的江河,一開始各種感謝江河。
江河不是個悶聲接受好處的人,於是跟同學商量了一下,告知了對方父母補課這件事。
江河原本以為這份兼職要完了,然而同學父母卻直接加錢正式讓江河成為家教,後來還給江河又帶了兩個同事的孩子過來一起補習英語,所以說江河現在也算是小有收入的“小班老師”了。
江畫眉的生意已經完全入軌,需要江畫眉忙活的地方也就是檢查送來的食材,而後招待一下客人,每天再對對賬整理收入。
紅燈籠的客人都知道這個黃臉村姑有個白嫩可愛的兒子,還有一個小模樣挺俊俏的弟弟,就這村姑土裏土氣的跟人家不像一家人。
飯館沒敢放招牌,漸漸的門口掛的紅燈籠就成了飯館的名字。
在家裏時祁雲不好表露出來,在琴瑟行卻不由自主的放鬆自我越發沉默,老何這麽一問,原本正低頭專心打磨箱體的祁雲手上動作一頓。
盯著木材紋路沉默片刻,祁雲放下鑿子,轉身走到老何坐著喝茶的藤椅旁挨著直接坐在了小凳上,雙手手肘搭在曲起的膝蓋上,下半截小臂懸空直楞著,額前有頭發淩亂的斜搭著祁雲也提不起勁去捋一下。
坐在藤椅上的老何遲疑了一下,到底還是沒有問祁雲要不然坐他的躺椅。
現在祁雲這樣子已經夠頹了,要是再讓他在躺椅上躺下來完全放鬆,老何總覺得會讓他心情更加空落落的找不到支撐點。
老何默默俯身在一旁小桌上給祁雲端了盞溫熱的茶水遞給祁雲。
雖然是夏天,可熱茶不止是在冬天能暖身,心裏涼嗖嗖的時候也能暖心。
祁雲單手接了茶,感受到茶水的溫度從指尖皮膚迅速傳遞到整條手臂,另一隻手曲起搭在額頭捏了捏眉心,祁雲喝了一口水,長歎一口氣,“師傅,咱們華國今年跟很多國家都建交啦,如今虹口跟馬卡也有望收回,咱們國家在努力積蓄力量要崛起啦。”
老何默默的聽著,等了半晌祁雲沒有接著說,老何含糊的“嗯”了一聲。
“南越跟咱們挨著的邊境不太平,我大哥是軍人。”
祁雲剛剛才被按平的眉心又不自覺皺了起來,可是這回他卻沒有注意到眉心的疲倦,隻垂著眼皮盯著自己雙手捧著的茶盞。
簡單的兩句話,老何卻聽明白了。
往常兩人相處都是祁雲在說話,院子裏就顯得有幾分熱鬧,若是有平安在,那院子裏就會像是住著一家人似的。
然而這段時間獨自一個人來到這裏越來越沉默的祁雲讓這個院子又變回了曾經的空曠。
兩人挨著彼此坐在那裏沉默了許久,老何突然捂著嘴悶悶的咳嗽了幾聲,聲音有些嘶啞,“我們何家,曾經四世同堂,兄弟姊妹年節裏一碰頭,二進的院子裏能擺上五六張大圓桌,很多孩子吵吵鬧鬧的從後院穿過高高的門檻跑得整個院子都是笑鬧聲。”
老何守著的這個院子是個三進大院,便是在封建王朝時期也是個大宅邸了。
“還有許多製琴師傅,學徒更是不少,那時候隔壁院子就是我們製琴的地方,器樂分門別類,都有專門製作存放的院落,上門專程請我爺爺跟父親製作樂器的人都能排到兩年後了......”
老何的聲音放輕,因為思緒飛遠而帶出了一種飄渺感。
寥寥數語,祁雲卻能瞬間想象出那時候這個院子隔壁琴瑟行甚至整條深巷的熱鬧畫麵。
老何今年五十六,可以說他的整個人生都是在硝煙彌漫炮聲轟隆中度過的,唯一還算得上幸福的歲月或許就是年幼的那幾年。
便是剛開始軍閥割據兩黨交鋒的時候,因為身處平城,再加上家族有一門手藝,所以過得也還不錯。
雖然民國時期崇洋思想占據社會主流,可好的古樂器依舊在被一些世家青睞,他們認為華國這些傳承下來的經典古樂器不僅能增長人的才藝,還能磨煉人的心性,樂中君子的古琴更是備受推崇。
“...我還是少年時,我的父親叔伯們都放下了銼刀帶著家裏湊出的家資上了戰場。每次回來,有人跟著他們走,又有人帶著他們回來,用手捧著回來的,那會兒家裏的孩子最怕的就是逢年過節開了祠堂,因為裏麵擺了很多牌位,牌位前又是一個個大同小異的罐子,便是最大膽調皮的孩子進去了都被嚇得不敢吭聲。”
老何或許是很久沒有去回憶這些了,說得斷斷續續的,偶爾還會因為深陷回憶而忘記說話,祁雲耐心的保持沉默,心裏不由自主去模擬老何此時此刻的那種沉痛到習慣於是幾近麻木的心情。
麻木不是因為淡忘了,而是因為渾身上下從裏到外每一根神經每一個細胞,已經因為長久浸泡在這種痛苦中,所以對痛苦的情緒感知越發遲鈍了。
老何十幾歲的時候自己也上過戰場,從十五歲打到了二十三歲戰爭勝利。
戰爭讓他失去了幾乎全部的家人,那時候他從戰場回來,家裏就剩下一個幫著看宅子的老管家,老何沒有娶妻生子,因為太過慘烈的記憶讓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那時候又算不上多太平,打完外麵的人又自己打自己了,老何總覺得娶妻生子,這些人也還是無法永遠留在他身邊。
雖然看不出來,可老何自己知道自己已經承受不住那樣的痛苦了,老管家不忍心苦勸,最後隻能含恨而終,臨死的時候都閉不上眼,總想著老何家斷後了他沒臉下去見老爺。
“有時候我會想,是不是曾經一開始就像其他人一樣出國避難更好?後來我有好幾年半夜驚醒,就去祠堂裏坐著到天亮。”
“等到年紀越來越大了世道終於太平了,我才想明白,我那樣想其實是對祖宗的不敬,他們那時候年紀比我長,閱曆比我更豐富,想法自然更成熟,隻是他們想要的就是現在這日子。”
看起來老何說的話跟祁雲的擔憂並沒有多直接的關係,可祁雲聽後卻良久默然。
老何說完這些話眼睛依舊幹澀,不是他不想哭,隻是哭得太多啦。
“明天有人要來看琴,早上記得早點過來。”
老何說完站起身,抬手拍了拍額頭,吩咐完之後就自己先進屋了。
祁雲扭頭看著老何離開,最後放下已經涼透的茶盞,原本想要重新拿起鑿刀的,想了想還是轉身去外麵走了一遭,在附近院門口門縫裏塞了青菜的地方敲門買了些菜。
回院子裏去了廚房做了兩碗麵,廚房裏的東西算不上豐富,就剩下一些雞蛋以及米麵,一碗雞蛋青菜麵,味道說不上多好可也不差。
祁雲用托盤端著去了堂屋旁邊的偏廳,“師傅,吃飯吧。”
坐在關了一扇門的堂屋陰影處的老何愣了愣,而後惡聲惡氣的哼了一聲,“你怎麽還沒走?平安在家得想你。”
往常祁雲都是要回家的,今天倒是留下來了,老何覺得有點不自在,總覺得是因為祁雲聽了他說的那些話所以同情他這個孤寡老頭。
祁雲抱著手斜靠在門框上,歪頭挑眉一笑,“師傅你不是說咱們這些琴值錢得很麽,我這不是想著早點學會早點掙錢嘛。”
老何氣呼呼的拍了椅子扶手站起來,路過祁雲的時候還恨鐵不成鋼的瞪了祁雲一眼,好像在無聲的譴責祁雲學藝的心思不純。
祁雲覺得自己很無辜,也不知道是哪個老頭子一開始的時候拿錢來哄騙他,一副進了這行就是進了金山銀山,還拐彎抹角的讓他別去寫什麽書別去學什麽建築。
要不是祁雲學習能力確實很不錯,三邊兼顧也表現優秀,說不定這老頭還有小動作要搞,就想著要把祁雲徹底拉進這行。
現在聽了老何說了他們何家的事,祁雲倒是能理解當初老何為什麽要哄騙他拜師學藝了,因為他已經斷了何家的血脈,不想再斷了何家的手藝。
能夠在五十六的高齡遇見祁雲這樣學習能力突出腦袋也好使的人,老何花費一晚上糾結最後決定哄騙他拜師,這算是老何這輩子做過的十分滿意的“壞事”了。
而祁雲也明白了為什麽老何的琴瑟行還能在華國這動蕩的十幾年裏依舊安安靜靜的站在這裏,因為何家為這個國家付出了太多。
甚至老何後來三十多年的收入,也全部換成了各種物資秘密送給了華國如今的執政dang,無論是戰亂時期還是建國以後,老何也依舊在用另一種方式繼續像已經亡故的何家人那樣為這個國家做貢獻。
老何雖然嫌棄祁雲說錢的事兒,跟祁雲一起吃完麵,這老頭卻又拍了兩百塊錢給祁雲,搞得祁雲哭笑不得,不收吧這老頭還要鬧小脾氣。
祁雲沒辦法,隻能在之後來的時候給這邊宅子裏補充了很多東西,臥房裏的被褥床帳,衣櫃裏也塞了冬天要用的棉被。
日用品補全,廚房裏也食材多了,祁雲給老何量了尺寸,江畫眉幫忙用家裏的縫紉機給老何踩了兩身如今最時髦穿著最涼爽的衣裳。
末了祁雲還給老何買了個錄音機,拉出天線就能收聽不少頻道,於是院子裏除了鑿木箱刮木料的聲響,又多了錄音機裏或是激昂播報著新聞或是拉長了調子唱著京劇的聲音。
老何屋子裏漸漸的多了許多祁雲風格的水杯筆架茶盤,也是這會兒老何才發現祁雲還是個手藝十分不錯的木工。
祁雲跟著老何一起接待的第一位客人,居然是一位代買,這人看起來就是個腦子滑溜的人,因為額頭上發際線已經往後退了好幾步。
聰明的腦袋不長毛,祁雲有點擔心的摸了摸自己的腦門,決定要趁著年輕好好保養自己的頭發。
客人上門也不會像普通商店那樣任由客人挑三揀四,老何就冷著臉把人帶進院子,堂屋都不讓人進,讓祁雲幫忙搬了張琴架出來,自己側屋小心的抱了張古琴出來擺上。
那中年禿頭兄從兜裏拿出個放大鏡跟看古董似的彎腰撅著屁股看圍著看了半晌,然後一臉滿意的笑著一邊恭維老何一邊打量祁雲,而後從文件包裏取出一個厚厚的信封。
老何也不伸手接,用眼神一瞥讓祁雲接了。
等人走了老何臉上終於隱約露出點得意的小模樣,背著手聽著胸口下巴一抬讓祁雲打開信封數數。
祁雲以為這是老何不放心鈔票數額,像是這種高端些的交易,都是有人介紹了才有門路摸進來,一般雙方不會當麵做出數錢這種動作。
若是買方故意少了錢,那下回即便是這人捧著金山銀山來賣家也不會再開門了。
不僅如此,一個圈子的賣家幾乎都是通了氣兒的,可以說一次失信,買家就已經被這個圈子拒之門外了。
沒有人會傻到為了一點兒錢就被一個圈子踢出去。
祁雲以為這個買家是第一次上門的新人,所以按照老何的吩咐把錢數了,嘩啦啦用手指一撥,三遍之後祁雲就能確定錢的數目了,一共是三千塊整,這就是所謂的張開張吃三年。
“像這種人都是代買,幫那些沒辦法來華國的外國佬買,現在這些古樂器沒多少人有閑心情買,可外國卻不少。”
老何一點都不介意把東西賣給外國佬,掙了外國佬的錢回頭建設祖國,這買賣做得其實還是有點暗爽的。
作者有話要說: 老何:我就喜歡掙我討厭的人兜裏的錢,回頭用錢買qiang突突了他們【揣手得瑟
祁雲:......
ps:今天早上在外麵的時候用手機申請了一個企鵝群,我在這裏放一下號,一會兒忙完了去文案放一下
七二三六、三零零、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