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於編纂的時間太倉促,缺乏順帝時代的資料,全書沒有完成,於是派歐陽佑等人到全國各地調集順帝一朝資料,於洪武三年二月六日重開史局,仍命宋濂、王禕為總裁,率領趙塤,朱右、貝瓊等十五人繼續纂修,經過一百四十三天,七月初一書成,增編順帝紀十卷,增補元統以後的《五行》、《河渠》、《祭祀》、《百官》、《食貨誌》各一卷,三公和宰相表的下卷,《列傳》三十六卷,共計五十三卷。然後合前後二書,按本紀、誌、表、列傳厘分後,共成二百一十卷,也就是現在的卷數。兩次纂修,曆時僅三百三十一天。


    元朝雖不足一百年,但怎麽也說也是大一統的王朝,且疆域遼闊,若是從成吉思汗算起,其實時間也不算太短,這樣的一個王朝,修的史書竟用了不足一年的時間,其中的記錄可想而知了,明顯是太倉促了,做得不夠細膩,更別說,這本史書是在迎合朱元璋要求的前提下編修的,光是史官就有好幾波,宋濂倒也罷了,人家畢竟是正兒八經的文學之士,可朱元璋為了彰顯自己求才若渴,征來山林隱逸之士汪克寬、胡翰、趙塤等十六人參加纂修,這些的才學著實讓人懷疑,事實證明,《元史》因為時間倉促,編纂人數太多,導致許多不足之處,就資料而言,在長期戰亂之後,史籍散失很多,一時難以征集,很難完備,已經收集到的資料,限於翻譯條件,也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如《元朝秘史》以及元朝的蒙古文典籍、檔案等等,都是很大的缺憾。所指出的問題主要是:隨得隨抄,前後重複,失於剪裁;又不彼此互對,考定異同,時見抵牾。如本紀或一事而再書,列傳或一人而兩傳。同一專名,譯名不一。史文譯改,有時全反原意。沿襲案牘之文,以致《河渠誌》、《祭祀誌》出現了耿參政、田司徒、郝參政等官稱而不記其名。又據案牘編宰相年表,僅刪去其官銜而不予考訂,以致有姓無名。


    《元史》列傳照抄碑誌家傳之類,取舍不當之處甚多。改寫紀年的幹支,竟有誤推一甲子六十年的情況,使史實完全錯亂。史料中沒有具體廟號的皇帝,改寫時弄錯的例子甚多,如將tai祖誤為太宗,太宗誤為tai祖,憲宗誤為世祖,世祖誤為憲宗等。纂修人對前代和元朝蒙古族的製度也不熟悉,如宋朝各州另有軍號、郡名,《地理誌》述沿革,卻寫成某州已改為某軍、某郡之類。又如蒙古各汗的斡耳朵,汗死“其帳不曠”,由後代後妃世守以享用其歲賜,《後妃表》編者竟據此名單列為某一皇帝的妻妾。如此等等。所以清人錢大昕嘲笑“修《元史》者,皆草澤腐儒,不諳掌故”,因此下筆“無不差謬”。清代汪輝祖的《元史本證》指出《元史》中三千七百多餘項錯誤。例如:《元史》中存在有一人兩傳的缺失,如速不台與雪不台本是一人,完者都與完者拔都是一人,石抹也先與石抹阿辛是一個人,《元史》中都列有兩傳。再者,譯名不一,如八思巴,又譯八合思八、巴思八、八合斯巴等。種種問題不勝枚舉,讓人望而生畏。


    便是有明朝第一才子美譽的解縉,在奉成祖皇命的情況下,隻是對《元史》做了修改,他寫了《元史正誤》一書。後來,參加纂修《元史》的朱右又寫《元史拾遺》,許浩作《元史闡微》等,都是對《元史》的訂正和補充,並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如今讓自己來修編這樣一套漏洞百出的史書,那還不是要了小命,再說了他也不想做個皓首窮經的儒生,這樣的工作,一年兩年是做不出來成果,萬一耗上了一輩子,那可是大大的劃不來?如其陷進去,還不如幹脆退出來。


    此話一出,聽得“噗嗤——?“正喝湯的胡瀅又是一口魚湯噴了出來:”這人老子莫非有問題不成?“


    於謙也暗暗嘀咕道:“旁人羨慕都羨慕不來,這個楊兄弟可好,竟不願去,這人比人可不是氣死人?“


    楊士奇倒是不急不躁的看了一眼楊崢,對這個結果似有預料,心道:“皇帝果然最了解楊小弟的人,竟如此細心到讓老夫提前來說一聲,若不然等改日在朝堂被這麽一拒絕,皇帝該是多沒麵子啊,嗬嗬一笑,問道:”楊小弟可是有什麽顧慮?“


    楊崢嘿嘿一笑,道:“楊大哥是博學之人,難道還用小弟說明麽?“


    楊士奇點了點頭道:“《元史》由於編修時間倉促,而且出於眾手,使它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曆來就遭到學者們的非難。但楊小弟隻看到了壞處,卻沒看到壞到了極致,就是好處了?”


    楊崢實在想不出修出這樣一本史書能有什麽好處,哦了聲道:“這個小弟還真不知?“


    楊士奇哈哈一笑道:“以楊小弟的聰明才智,不是不知,而是不願意知道而已,《元史》固然有不少缺點,但比起其他正史,因為它多照抄史料,所以保存了大量原始資料,使它具有比其他某些正史更高的史料價值,如元代的十三朝實錄和《經世大典》已經失傳,其部分內容賴《元史》得以保存下來。《元史》的本紀和誌占去全書一半,而本紀占全書近四分之一,《文宗紀》竟多達一年一卷。有人批評它不合定例,不知芟削。然而這種作法卻起到保存上述失傳史料的作用。列傳部分,由於元代史館的資料就不完備,漢族文人常有碑傳可資參考,而一些蒙古名臣往往無從搜尋,因此立傳有詳於文人,略於蒙古將相大臣的現象。如丞相見於表的有五十九人,而立傳的不及一半。tai祖諸弟、諸子僅各有一人有傳,太宗以後皇子無一人立傳。可是就見於列傳的蒙古、色目人而言,其中有一小半人已沒有別的史料可供參考,這些都是寶貴的東西,再者,當年纂修者違反了修史的慣例,沒有刪去儒家學者認為不屑一提的史實。如有人批評“作佛事則本紀必書,遊皇城入之禮樂誌”。又批評它“列傳則先及釋老,次以方技,皆不合前史遺規”。但這些保留或增加的內容,正是反映元代一些重大社會內容的史實。此外如《地理誌》附錄河源、西北地、安南郡縣等項,《祭祀誌》附國俗舊禮,《食貨誌》增創歲賜一卷,這都是根據元代實際情況保留下來的重要史料。這些不都是他的好處,憑著楊小弟的聰明才智,隻需從這幾個方麵入手,想要編纂這本史書倒也不是不可能!“說到了這兒,麵色忽然變得凝重起來,盯著楊崢、於謙道:”楊小弟,節庵你們二人雖有大才,但還年輕,在我大明想要做官,年輕可不行,需要熬,慢慢熬,多學多看,在煎熬慢慢熬出資曆,熬出水平,等朝廷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就會發現,當年你們不願意幹,不願意去的地方,才是你們最大的資本,對你們終生有益的東西?“


    楊崢還沒從沒見過楊士奇如此認真說話,平日裏看這老頭嘻嘻哈哈,頗有幾分老頑童的風範,還以為他性子裏根本就沒有認真二字呢,卻不想這一認真起來,說出的話兒,還真有幾分道理,在大明這個論資排輩的官場上,你若沒點資曆還真不能讓人看得起你,而在翰林院做編修工作無疑是最大的資曆,因為修前朝史之所以為曆代統治者所重視,除了發揮曆史的鑒戒功能、尋找治亂興衰的樞機,以鞏固王朝統治的政治需要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易代修史也是借以說明新王朝繼統合法性的必要手段。為此,曆代統治者都把修前朝史作為朝政大事來抓。到唐代,易代修史已經逐漸發展為封建王朝代代遵循的慣例。唐太宗貞觀三年,史館修史製度正式確立。從此之後,封建王朝的易代修史事業有了製度上的保障,每當王朝鼎革之後,新興王朝往往會開設史館,招募史才,征集史料,斥資纂修前朝史書。於是,唐修晉史,五代修唐史,宋修五代史,元修宋史,明修元史,相沿不斷,使得編修史書也是功勳一件,在盛世無論是對帝王,還是對官員都有莫大的好處,因此楊士奇說是熬資曆一點都不為過。


    ^^^^^^^^^^^^^^^^^^^^^^^^^^^^^^^^^


    ps:這裏不是在黑《元史》,綜觀二十四五史,無論是亂世的史書,比如《三國誌》都編修得極好,也極為仔細,唯獨元史錯誤太多,最為倉促,所以後世的學者都元史多不評價,其中的緣由不用我多說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