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最高理想是周公相成王。大儒做國君的卿相大夫,小儒給富人辦喪事,自己家裏人跟著去吃酒飯,過著寄生蟲的生活。儒家利益與統治階級完全一致,兩者間妥協合作是很自然的。墨家與統治階級利益並不一致,統治階級為了要利用墨家,作暫時的勉強的有限度的讓步,墨家對統治階級則是忠實服務,竭盡心力,成為最馴服的仆役。墨家一方麵對儒家猛烈攻擊,企圖奪取儒家政治上的地位。一方麵視死如歸地為國君貴族守城禦敵,保衛他們的利益,以為這樣做,可以取得信任,庶幾行施自己的學說。事實卻相反,墨家不曾得到卿相行道的機會,儒家雖受攻擊,依然為國君貴族所尊重。
但雙方的爭鬥還是你死我活,。儒家主張“親親有術(等差),尊賢有等”,嚴格區別親疏尊卑,鞏固封建等級製度。墨家不反對等級,但反對儒家所說的等級,主張兼愛、節葬、尚賢、尚同。。儒家主張有命在天,壽、夭、貧、富,安、危、治、亂都是不可改變的天命。
墨家反對宿命論,認為天欲義(善政)而惡不義(亂政),鬼神賞賢而罰暴,命是暴王(亡國之君)所作,窮人(怠惰人)所述。
儒家主張繁飾禮樂,教富貴人糜費財物,自己分肥得食。
墨家反對不勞而食,主張節葬、非樂,斥儒者“貪於飲食,惰於作務”。儒家主張穿古衣,說古話,“循(述)而不作”,“仍舊貫,何必改作”。墨家反對保守,主張創造新事物。(多適合建立現代強國的文化)
儒家主張不顯諫,待國君問,問小答小,問大答大,不問不言。墨家反對庸言庸行,主張“事上竭忠,……有過則諫”,“務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古人常說“文死諫,武死戰”根本就不是儒家的學說,被儒家冒用了)強使國君行有利人民的政事。墨家攻擊儒家,與荀子痛斥賤儒很多相同處,不同的是荀子痛斥七十子後學,墨家則直接攻擊儒家創始人孔子。
孔子主張複西周之古,按照周禮所規定的等級分配生活資料,這自然是一種空想。
墨子雖也承認貴賤的等級,以為天子、三公、諸侯、卿、大夫下至鄉長、裏長、家君(家長)各級正長,都是有智慧有威權能統一是非表率萬民的貴人,萬民則是賤者愚者。
但墨子主張選擇賢良為正長,並複大禹之古,要求各級貴人學大禹過著與萬民同樣勤勞菲薄的生活,放棄剝削的權利。這更是一種空想,永遠不會得到統治階級的采納。“將求之不得也(不可求得),雖枯槁不舍也(死也要追求)”,墨家就在這個空想的追求中幻滅了。(不可能!天地可滅,墨家幻想建立人類大同的宏願也不會滅亡,想想現代西方文明,不就是實現了墨家的很多理想嗎?)
孔子尊天信命遠鬼神,天子得祭天,庶人隻許祭戶神或灶神,祭鬼隻許祭父母。墨子尊天非命信鬼神,主張人無貴賤,都有權祭天和眾鬼神。
這些在兩家的著作裏,多有記載,有個巫馬子對墨子說:“我不能兼愛。我愛鄒人於越人,愛魯人於鄒人,愛我鄉人於魯人,愛我家人於鄉人,愛我親於我家人,愛我身於吾親。“(《墨子·耕柱》)
巫馬子是儒家的人,竟然說“愛我身於吾親”,很可能是墨家文獻的誇大其詞。這顯然與儒家強調的孝道不合。除了這一句以外,巫馬子的說法總的看來符合儒家精神。
因為照儒家看來,應當愛有差等。
談到這些差等,孟子說:“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孟子同墨者夷之辯論時,問他“信以為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孟子·媵文公上》)對於兄之子的愛,自然會厚於對鄰人之子的愛。在孟子看來,這是完全正常的;人應當做的就是推廣這種愛
使之及於更遠的社會成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善推其所為”(同上)。這種推廣是在愛有差等的原則基礎上進行的。
愛家人,推而至於也愛家人以外的人,這也就是行“忠恕之道”,回過來說也就是行“仁”,這都是孔子倡導的。這其間並無任何強迫,因為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側隱之心,不忍看得別人受苦。這是“仁之端也”,發展這一端就使人自然地愛人。但是同樣
自然的是,愛父母總要勝過愛其他一般的人,愛是有差等的。
儒家的觀點是這樣。墨家則不然,它堅持說,愛別人和愛父母應當是同等的。這會不會弄成薄父母而厚別人,且不必管它,反正是要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消除儒家的有差等的愛。孟子抨擊“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的時候,心中所想的正是這一點。
在愛的學說上,儒墨的上述分歧,孟子及其以後的許多人都很清楚地指出過。但是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更帶根本性的分歧。這就是,儒家認為,仁是從人性內部自然地發展出來的;而墨家認為,兼愛是從外部人為地附加於人的。
也可以說,墨子也回答了孔子沒有想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麽人應當行仁義?
不過他的回答是根據功利主義。他強調超自然的和政治的製裁以強迫和誘導人們實行兼愛,也與儒家為仁義而仁義的原則不合。若把第五章所引《墨子·兼愛》篇的話與本章
所引《孟子》論“四端”的話加以比較,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這兩家的根本分歧,雙方就這些問題,爭鬥幾十年,仍舊不休不止,楊崢有些擔心,自己這個西方的哲學,會不會演變成一場意氣之爭,最後學問沒學到,反而因為爭鬥而傷了和氣,丟了原本大好的局麵。
但很快他又釋然了,亞裏士多德去百科全書一般的人物,學問係統,經過後來幾百年的發展可以看,除了幾個學問被後來的伽利略、牛頓推翻了外,其餘的一起都基本上是正確的,尤其是哲學上,他的學說算得上是完善的,隻要是正確的東西就不怕別人檢驗,再者哲學這東西就是需要去辯,越變越明朗,那麽自己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各自權衡了一番後,他是決定冒險試一試做出些改變。
院中的庶吉士可不知道他心裏已經百轉千回過,還以為是掌院大人在生氣呢,不免人人心頭忐忑。
楊崢看了看,道:“時候不早了,上課吧?”
楊崢講學的時間並不多,但出奇的被這些庶吉士喜歡,此時聽了這話兒,眾人先是鬆了一口氣,繼而是一陣驚喜,楊崢的詩詞講學,眾人還是極為喜歡的,尤其是詞的三種境界,更是讓人回味無窮之餘,也略微做了幾首詩詞試了一試,除了意境相差太遠外,根本就達不到發乎心的境界,因此在備受打擊後,對《楊氏詞話》越發看重起來,寄希望日後功力深厚之時,也能寫上一篇上得境界的詞兒來。
此時聽楊崢要上課,本能的以為是詩詞了,人人歡喜之餘,各自神態恭敬了許多。
楊崢早已將眾人的神色看在眼裏,淡然一笑,道:“我剛才說過了,詩詞歌賦不過是小道,學得再好,於國於民無大的用處,後主李煜詞兒倒是不錯,可如何,不會治國,最終國破家亡,自己也被人毒死,落得一個淒慘的下場,試想若是當年後主,不寄情詩詞歌賦,專心治國依著父輩留下的半壁江山,未必就不可作為,可見詩詞寫得再好,除了滿足個人的聲名外,與百姓,與朝政有何用呢?”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說話。
好一會兒才有人道:“詩詞歌賦於國於民有沒有好處,我不知道,不過在我大明除了四書五經,剩下的就是詩詞歌賦了,我們不學這些,還能學什麽,大人總不會讓我們卻學習操練兵馬吧?”
楊崢聽他們語氣中對武將頗有幾分輕視,心頭有些不滿,可今日他不想在這方麵多做爭論,想了想道:“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才是治國之道,大宋過分重文輕武,才落得處處被人欺負的下場,可見文有文的好處,武有武的妙用,一個國家的強大離不開文,也離不武,若沒有那些邊疆將士死守國門,諸位還能安然坐在這裏享受著四周景色的熏陶,誦讀著聖人之言麽,未必吧?”
眾人彼此看了一眼,低頭不語,顯然是有些愧疚。
^^^^^^^^^^^^^^^^^^^^^^^^^^^^^^^^^^^^^^^^^^^^^^^^^^^^^^
今天諸事不順,咱們明日再說,著實弄得心煩得很!一個字沒碼,用的是存稿!
!!
但雙方的爭鬥還是你死我活,。儒家主張“親親有術(等差),尊賢有等”,嚴格區別親疏尊卑,鞏固封建等級製度。墨家不反對等級,但反對儒家所說的等級,主張兼愛、節葬、尚賢、尚同。。儒家主張有命在天,壽、夭、貧、富,安、危、治、亂都是不可改變的天命。
墨家反對宿命論,認為天欲義(善政)而惡不義(亂政),鬼神賞賢而罰暴,命是暴王(亡國之君)所作,窮人(怠惰人)所述。
儒家主張繁飾禮樂,教富貴人糜費財物,自己分肥得食。
墨家反對不勞而食,主張節葬、非樂,斥儒者“貪於飲食,惰於作務”。儒家主張穿古衣,說古話,“循(述)而不作”,“仍舊貫,何必改作”。墨家反對保守,主張創造新事物。(多適合建立現代強國的文化)
儒家主張不顯諫,待國君問,問小答小,問大答大,不問不言。墨家反對庸言庸行,主張“事上竭忠,……有過則諫”,“務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古人常說“文死諫,武死戰”根本就不是儒家的學說,被儒家冒用了)強使國君行有利人民的政事。墨家攻擊儒家,與荀子痛斥賤儒很多相同處,不同的是荀子痛斥七十子後學,墨家則直接攻擊儒家創始人孔子。
孔子主張複西周之古,按照周禮所規定的等級分配生活資料,這自然是一種空想。
墨子雖也承認貴賤的等級,以為天子、三公、諸侯、卿、大夫下至鄉長、裏長、家君(家長)各級正長,都是有智慧有威權能統一是非表率萬民的貴人,萬民則是賤者愚者。
但墨子主張選擇賢良為正長,並複大禹之古,要求各級貴人學大禹過著與萬民同樣勤勞菲薄的生活,放棄剝削的權利。這更是一種空想,永遠不會得到統治階級的采納。“將求之不得也(不可求得),雖枯槁不舍也(死也要追求)”,墨家就在這個空想的追求中幻滅了。(不可能!天地可滅,墨家幻想建立人類大同的宏願也不會滅亡,想想現代西方文明,不就是實現了墨家的很多理想嗎?)
孔子尊天信命遠鬼神,天子得祭天,庶人隻許祭戶神或灶神,祭鬼隻許祭父母。墨子尊天非命信鬼神,主張人無貴賤,都有權祭天和眾鬼神。
這些在兩家的著作裏,多有記載,有個巫馬子對墨子說:“我不能兼愛。我愛鄒人於越人,愛魯人於鄒人,愛我鄉人於魯人,愛我家人於鄉人,愛我親於我家人,愛我身於吾親。“(《墨子·耕柱》)
巫馬子是儒家的人,竟然說“愛我身於吾親”,很可能是墨家文獻的誇大其詞。這顯然與儒家強調的孝道不合。除了這一句以外,巫馬子的說法總的看來符合儒家精神。
因為照儒家看來,應當愛有差等。
談到這些差等,孟子說:“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孟子同墨者夷之辯論時,問他“信以為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孟子·媵文公上》)對於兄之子的愛,自然會厚於對鄰人之子的愛。在孟子看來,這是完全正常的;人應當做的就是推廣這種愛
使之及於更遠的社會成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善推其所為”(同上)。這種推廣是在愛有差等的原則基礎上進行的。
愛家人,推而至於也愛家人以外的人,這也就是行“忠恕之道”,回過來說也就是行“仁”,這都是孔子倡導的。這其間並無任何強迫,因為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側隱之心,不忍看得別人受苦。這是“仁之端也”,發展這一端就使人自然地愛人。但是同樣
自然的是,愛父母總要勝過愛其他一般的人,愛是有差等的。
儒家的觀點是這樣。墨家則不然,它堅持說,愛別人和愛父母應當是同等的。這會不會弄成薄父母而厚別人,且不必管它,反正是要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消除儒家的有差等的愛。孟子抨擊“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的時候,心中所想的正是這一點。
在愛的學說上,儒墨的上述分歧,孟子及其以後的許多人都很清楚地指出過。但是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更帶根本性的分歧。這就是,儒家認為,仁是從人性內部自然地發展出來的;而墨家認為,兼愛是從外部人為地附加於人的。
也可以說,墨子也回答了孔子沒有想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麽人應當行仁義?
不過他的回答是根據功利主義。他強調超自然的和政治的製裁以強迫和誘導人們實行兼愛,也與儒家為仁義而仁義的原則不合。若把第五章所引《墨子·兼愛》篇的話與本章
所引《孟子》論“四端”的話加以比較,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這兩家的根本分歧,雙方就這些問題,爭鬥幾十年,仍舊不休不止,楊崢有些擔心,自己這個西方的哲學,會不會演變成一場意氣之爭,最後學問沒學到,反而因為爭鬥而傷了和氣,丟了原本大好的局麵。
但很快他又釋然了,亞裏士多德去百科全書一般的人物,學問係統,經過後來幾百年的發展可以看,除了幾個學問被後來的伽利略、牛頓推翻了外,其餘的一起都基本上是正確的,尤其是哲學上,他的學說算得上是完善的,隻要是正確的東西就不怕別人檢驗,再者哲學這東西就是需要去辯,越變越明朗,那麽自己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各自權衡了一番後,他是決定冒險試一試做出些改變。
院中的庶吉士可不知道他心裏已經百轉千回過,還以為是掌院大人在生氣呢,不免人人心頭忐忑。
楊崢看了看,道:“時候不早了,上課吧?”
楊崢講學的時間並不多,但出奇的被這些庶吉士喜歡,此時聽了這話兒,眾人先是鬆了一口氣,繼而是一陣驚喜,楊崢的詩詞講學,眾人還是極為喜歡的,尤其是詞的三種境界,更是讓人回味無窮之餘,也略微做了幾首詩詞試了一試,除了意境相差太遠外,根本就達不到發乎心的境界,因此在備受打擊後,對《楊氏詞話》越發看重起來,寄希望日後功力深厚之時,也能寫上一篇上得境界的詞兒來。
此時聽楊崢要上課,本能的以為是詩詞了,人人歡喜之餘,各自神態恭敬了許多。
楊崢早已將眾人的神色看在眼裏,淡然一笑,道:“我剛才說過了,詩詞歌賦不過是小道,學得再好,於國於民無大的用處,後主李煜詞兒倒是不錯,可如何,不會治國,最終國破家亡,自己也被人毒死,落得一個淒慘的下場,試想若是當年後主,不寄情詩詞歌賦,專心治國依著父輩留下的半壁江山,未必就不可作為,可見詩詞寫得再好,除了滿足個人的聲名外,與百姓,與朝政有何用呢?”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說話。
好一會兒才有人道:“詩詞歌賦於國於民有沒有好處,我不知道,不過在我大明除了四書五經,剩下的就是詩詞歌賦了,我們不學這些,還能學什麽,大人總不會讓我們卻學習操練兵馬吧?”
楊崢聽他們語氣中對武將頗有幾分輕視,心頭有些不滿,可今日他不想在這方麵多做爭論,想了想道:“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才是治國之道,大宋過分重文輕武,才落得處處被人欺負的下場,可見文有文的好處,武有武的妙用,一個國家的強大離不開文,也離不武,若沒有那些邊疆將士死守國門,諸位還能安然坐在這裏享受著四周景色的熏陶,誦讀著聖人之言麽,未必吧?”
眾人彼此看了一眼,低頭不語,顯然是有些愧疚。
^^^^^^^^^^^^^^^^^^^^^^^^^^^^^^^^^^^^^^^^^^^^^^^^^^^^^^
今天諸事不順,咱們明日再說,著實弄得心煩得很!一個字沒碼,用的是存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