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崢掃了一眼,道:“好了,今日本官可不是想與你們做文武的爭鬥,剛才我說過,一個國家的強大,除了詩詞歌賦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學習其他去充實,才能讓一個國家更強大?”
楊鼎道:“大人,你說吧,讓我們學什麽?”
楊崢猶豫了片刻,道:“哲學!”
眾人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曾鶴齡道:“哲學我們早就學過了?”
這下輪到了楊崢一愣,道:“早學過了?不會吧?“
曾鶴齡能考中狀元,胸中的才學可不是蓋的,見楊崢一臉的驚訝,當下也不含糊,朗聲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這可不是哲學麽?“
楊崢微微一愣,隨即哈哈一陣大笑,道:“看我都糊塗了,哲學對於這些才子來說,的確是不陌生,《道德經》短短五千字,包羅萬象!“辯證方麵,老子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變動不居的。他觀察到天地間萬物萬事存在著互相矛盾的兩個對立麵,例如有無、剛柔、強弱、禍福、興廢等等,它們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聯結的。
認識論老子否認人的認識來源於感覺經驗,「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知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他還宣揚「滌除玄覽」的直觀方法,教人們洗心內照。他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反對啟迪民智,要人們做到「絕聖棄智」,「絕學無憂」。他認為,「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因此,主張「常使民無知無欲」。
社會曆史觀方麵,老子主張「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複結繩而用之」,「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他向往結繩記事的原始社會,認為在這種社會中人民會「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這些無疑是最初的哲學了。
楊鼎道:“還不止呢,你看莊子說,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則鄉之所謂知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也?
世俗之所謂智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邪?並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專有齊國。則是不乃盜齊國,並與其聖知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聖人生而大盜起”。“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絕聖棄知,大盜乃止。擿玉毀珠,小盜不起;焚符破璽,而民樸鄙。掊鬥折衡,而民不爭”。搞亂六律,銷毀竽、瑟,塞住瞽曠的耳朵,天下人才內斂其聰慧;消滅文飾,拆散五采,粘住離朱的眼睛,天下的人才內藏他的明敏。毀壞鉤繩,拋棄規矩,折斷工倕的手指,天下人才隱匿他的技巧。鏟除曾參、史魚的行為,封住楊朱、墨翟的口舌,排斥仁義,天下人的德性才能達到玄同齊一的境地。人人的**、聰敏、知巧、德性,都內含而不炫耀於世,天下就不會迷亂、邪僻了。“
眾人轟然叫好,楊崢也點了點頭,莊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為的殘生傷性的。
在莊子的哲學中,“天”是與“人”相對立的兩個概念,“天”代表著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為”的一切,與自然相背離的一切。“人為”兩字合起來,就是一個“偽”字。
莊子主張順從天道,而摒棄“人為”,摒棄人性中那些“偽”的雜質。順從“天道”,從而與天地相通的,就是莊子所提倡的“德”。
在莊子看來,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導什麽,規定什麽,而是要去掉什麽,忘掉什麽,忘掉成心、機心、分別心。既然如此,還用得著政治宣傳、禮樂教化、仁義勸導?這些宣傳、教化、勸導,莊子認為都是人性中的“偽”,所以要摒棄它。
在莊子看來不滯,就是於自然無所違。不凝滯於任何思想、利益等任何事物,從而達到聖人不凝滯於物的境界。吾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限的生命去極端的追求無窮的知識、利益,而忽略身邊一切的美好這是滯礙鬱滯的。莊子認為隻有不滯於不滯,才可乘物以遊心,而不被任何思想,利益所奴役,所累,才是全生。對中國後世哲學、藝術、各宗教經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為道家學派始祖的老莊哲學是在中國的哲學思想中唯一能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學說分庭抗禮的古代最偉大的學說。它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絕不低於儒家和佛家,曆來被天下讀書人所喜歡,說他們學過哲學,一點都不奇怪。
有人說話,眾人的膽子也大了些,這個默念墨子的哲學名言,那一個則是孔子、荀子、列子、鬼穀子,甚至是孫子都一一道出,一時好不熱鬧。
楊崢默默聽了個遍,中國的哲學大放光彩的實在百家爭鳴的時代,到了西漢後,除了宋代後朱熹結合三家之言,形成了新的哲學思想外,還真少有發展,當然了這不算明朝中期的王陽明的心學了,而且這些哲學除了荀子的樸素唯物思想,墨子的樸素邏輯思想,其他的很少往這方麵走,
從而造成了中國缺乏了統一的邏輯學,這也是中國古代哲學最大的缺陷。
楊崢之所以選擇亞裏士多德,在於他的邏輯學很係統,而且邏輯學也的確很有用,對於大明眼下這理學之風是有極大的衝擊力。
“諸位都是我大明的天之驕子,熟讀聖人之言,本官豈能不知你們熟讀哲學名言?但今天本官所說的哲學,既不是孔聖人說的仁,也不是墨家所說的兼愛非攻,當然了更不是道家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了……?而是一門新的學問?”
好奇是中國人的天性,一聽不是諸子百家,也不是聖人之言,人人先是驚訝,繼而好奇了,曾鶴齡道:“不知大人所說的學問為何物?”
楊崢早有準備道:“邏輯學!”
場上不乏學問之士,但還是頭一次聽過這麽一個詞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自搖了搖頭,曾鶴齡道:“何為邏輯學?“
楊崢道:“世乃侈談虛無,詫為神奇,是致知不必格物,而法象都捐,識解盡掃,希頓悟為宗旨,而流於荒唐幽謬,其去真實之大道,不亦遠乎?西儒傅先生既詮《寰有》,複衍《名理探》十餘卷,大抵欲人明此真實之理,而於明悟為用,推論為梯。讀之其旨似奧,而味之其理皆真,誠為格物窮理之大原本哉,說到底,就是格物!“
眾人覺得新鮮,心頭既是好奇,又覺得這門學問有些怪異。
楊崢本擔心引起爭論,眼看眾人隻是好奇,並不排斥,心頭暗暗鬆了一口氣,心道:“大明的文氣雖不如大唐那般奔放,善於吸收一切外來的先進文明,但自唐後,南宋科舉製度的完善,使得文化考試成了做官的唯一合法途徑。“學而優則仕”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開始成為讀書人信奉的格言。反過來說,政府官員也必須是飽讀儒家詩書經典的文化人。這從政治製度上保證了“士大夫”群體必然是一個精英知識分子階層。
這樣,哲學精神的傳承有了製度上的保障,“士大夫”這一階層應該說在宋代正式形成了。
大明讀書人在繼承了大宋士大夫的精髓之外,還進一步發展,他們絕大多數都懷有“盡忠竭力報效皇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崇高道德使命感。因此,政治是他們人生的第一要務;但同時,他們的文化素養也決定了他們是文學、書法、繪畫、篆刻、古董收藏等等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創造者,吸收先進的文化也是士大夫身上最為顯著的特征之一,眼前的這些人說到底都是大明的士大夫的雛形,吸收一個邏輯學還是有這份膽量的。
見沒出現自己所想象的場麵,楊崢鬆了一口氣之餘,也多了幾分喜悅,繼續說道:“有個趣事兒你們想不想聽聽看?”
^^^^^^^^^^^^^^^^^^^^^^^^^^^^^^^^^^^^^^^^^^^^^^^^^^^^^^^
注解:為了對付撬箱子、掏口袋、開櫃子的小偷而做防範準備,必定要收緊繩結、加固插閂和鎖鑰,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聰明作法。可是一旦大強盜來了,就背著櫃子、扛著箱子、挑著口袋快步跑了,唯恐繩結、插閂與鎖鑰不夠牢固哩。既然是這樣,那麽先前所謂的聰明作法,不就是給大盜作好了積聚和儲備嗎?所以我曾試圖討論這種情況,世俗所謂的聰明人,有不替大盜積聚財物的嗎?所謂的聖人,有不替大盜守衛財物的嗎?
怎麽知道是這樣的呢?當年的齊國,鄰近的村邑遙遙相望,雞狗之聲相互聽聞,魚網所撒布的水麵,犁鋤所耕作的土地,方圓兩千多裏。整個國境之內,所有用來設立宗廟、社稷的地方,所有用來建置邑、屋、州、閭、鄉、裏各級行政機構的地方,何嚐不是在效法古代聖人的作法!然而田成子一下子殺了齊國的國君也就竊據了整個齊國。他所盜竊奪取的難道又僅僅隻是那樣一個齊國嗎?連同那裏各種聖明的法規與製度也一塊兒劫奪去了。而田成子雖然有盜賊的名聲,卻仍處於堯舜那樣安穩的地位,小的國家不敢非議他,大的國家不敢討伐他,世世代代竊據齊國。那麽,這不就是盜竊了齊國並連同那裏聖明的法規和製度,從而用來守衛他盜賊之身嗎?所以我曾試圖討論這種情況,世俗的所謂聰明人,有不替大盜積聚財物的嗎?所謂的聖人,有不替大盜防守財物的嗎?
!!
楊鼎道:“大人,你說吧,讓我們學什麽?”
楊崢猶豫了片刻,道:“哲學!”
眾人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曾鶴齡道:“哲學我們早就學過了?”
這下輪到了楊崢一愣,道:“早學過了?不會吧?“
曾鶴齡能考中狀元,胸中的才學可不是蓋的,見楊崢一臉的驚訝,當下也不含糊,朗聲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這可不是哲學麽?“
楊崢微微一愣,隨即哈哈一陣大笑,道:“看我都糊塗了,哲學對於這些才子來說,的確是不陌生,《道德經》短短五千字,包羅萬象!“辯證方麵,老子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變動不居的。他觀察到天地間萬物萬事存在著互相矛盾的兩個對立麵,例如有無、剛柔、強弱、禍福、興廢等等,它們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聯結的。
認識論老子否認人的認識來源於感覺經驗,「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知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他還宣揚「滌除玄覽」的直觀方法,教人們洗心內照。他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反對啟迪民智,要人們做到「絕聖棄智」,「絕學無憂」。他認為,「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因此,主張「常使民無知無欲」。
社會曆史觀方麵,老子主張「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複結繩而用之」,「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他向往結繩記事的原始社會,認為在這種社會中人民會「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這些無疑是最初的哲學了。
楊鼎道:“還不止呢,你看莊子說,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則鄉之所謂知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也?
世俗之所謂智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邪?並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專有齊國。則是不乃盜齊國,並與其聖知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聖人生而大盜起”。“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絕聖棄知,大盜乃止。擿玉毀珠,小盜不起;焚符破璽,而民樸鄙。掊鬥折衡,而民不爭”。搞亂六律,銷毀竽、瑟,塞住瞽曠的耳朵,天下人才內斂其聰慧;消滅文飾,拆散五采,粘住離朱的眼睛,天下的人才內藏他的明敏。毀壞鉤繩,拋棄規矩,折斷工倕的手指,天下人才隱匿他的技巧。鏟除曾參、史魚的行為,封住楊朱、墨翟的口舌,排斥仁義,天下人的德性才能達到玄同齊一的境地。人人的**、聰敏、知巧、德性,都內含而不炫耀於世,天下就不會迷亂、邪僻了。“
眾人轟然叫好,楊崢也點了點頭,莊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為的殘生傷性的。
在莊子的哲學中,“天”是與“人”相對立的兩個概念,“天”代表著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為”的一切,與自然相背離的一切。“人為”兩字合起來,就是一個“偽”字。
莊子主張順從天道,而摒棄“人為”,摒棄人性中那些“偽”的雜質。順從“天道”,從而與天地相通的,就是莊子所提倡的“德”。
在莊子看來,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導什麽,規定什麽,而是要去掉什麽,忘掉什麽,忘掉成心、機心、分別心。既然如此,還用得著政治宣傳、禮樂教化、仁義勸導?這些宣傳、教化、勸導,莊子認為都是人性中的“偽”,所以要摒棄它。
在莊子看來不滯,就是於自然無所違。不凝滯於任何思想、利益等任何事物,從而達到聖人不凝滯於物的境界。吾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限的生命去極端的追求無窮的知識、利益,而忽略身邊一切的美好這是滯礙鬱滯的。莊子認為隻有不滯於不滯,才可乘物以遊心,而不被任何思想,利益所奴役,所累,才是全生。對中國後世哲學、藝術、各宗教經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為道家學派始祖的老莊哲學是在中國的哲學思想中唯一能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學說分庭抗禮的古代最偉大的學說。它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絕不低於儒家和佛家,曆來被天下讀書人所喜歡,說他們學過哲學,一點都不奇怪。
有人說話,眾人的膽子也大了些,這個默念墨子的哲學名言,那一個則是孔子、荀子、列子、鬼穀子,甚至是孫子都一一道出,一時好不熱鬧。
楊崢默默聽了個遍,中國的哲學大放光彩的實在百家爭鳴的時代,到了西漢後,除了宋代後朱熹結合三家之言,形成了新的哲學思想外,還真少有發展,當然了這不算明朝中期的王陽明的心學了,而且這些哲學除了荀子的樸素唯物思想,墨子的樸素邏輯思想,其他的很少往這方麵走,
從而造成了中國缺乏了統一的邏輯學,這也是中國古代哲學最大的缺陷。
楊崢之所以選擇亞裏士多德,在於他的邏輯學很係統,而且邏輯學也的確很有用,對於大明眼下這理學之風是有極大的衝擊力。
“諸位都是我大明的天之驕子,熟讀聖人之言,本官豈能不知你們熟讀哲學名言?但今天本官所說的哲學,既不是孔聖人說的仁,也不是墨家所說的兼愛非攻,當然了更不是道家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了……?而是一門新的學問?”
好奇是中國人的天性,一聽不是諸子百家,也不是聖人之言,人人先是驚訝,繼而好奇了,曾鶴齡道:“不知大人所說的學問為何物?”
楊崢早有準備道:“邏輯學!”
場上不乏學問之士,但還是頭一次聽過這麽一個詞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自搖了搖頭,曾鶴齡道:“何為邏輯學?“
楊崢道:“世乃侈談虛無,詫為神奇,是致知不必格物,而法象都捐,識解盡掃,希頓悟為宗旨,而流於荒唐幽謬,其去真實之大道,不亦遠乎?西儒傅先生既詮《寰有》,複衍《名理探》十餘卷,大抵欲人明此真實之理,而於明悟為用,推論為梯。讀之其旨似奧,而味之其理皆真,誠為格物窮理之大原本哉,說到底,就是格物!“
眾人覺得新鮮,心頭既是好奇,又覺得這門學問有些怪異。
楊崢本擔心引起爭論,眼看眾人隻是好奇,並不排斥,心頭暗暗鬆了一口氣,心道:“大明的文氣雖不如大唐那般奔放,善於吸收一切外來的先進文明,但自唐後,南宋科舉製度的完善,使得文化考試成了做官的唯一合法途徑。“學而優則仕”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開始成為讀書人信奉的格言。反過來說,政府官員也必須是飽讀儒家詩書經典的文化人。這從政治製度上保證了“士大夫”群體必然是一個精英知識分子階層。
這樣,哲學精神的傳承有了製度上的保障,“士大夫”這一階層應該說在宋代正式形成了。
大明讀書人在繼承了大宋士大夫的精髓之外,還進一步發展,他們絕大多數都懷有“盡忠竭力報效皇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崇高道德使命感。因此,政治是他們人生的第一要務;但同時,他們的文化素養也決定了他們是文學、書法、繪畫、篆刻、古董收藏等等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創造者,吸收先進的文化也是士大夫身上最為顯著的特征之一,眼前的這些人說到底都是大明的士大夫的雛形,吸收一個邏輯學還是有這份膽量的。
見沒出現自己所想象的場麵,楊崢鬆了一口氣之餘,也多了幾分喜悅,繼續說道:“有個趣事兒你們想不想聽聽看?”
^^^^^^^^^^^^^^^^^^^^^^^^^^^^^^^^^^^^^^^^^^^^^^^^^^^^^^^
注解:為了對付撬箱子、掏口袋、開櫃子的小偷而做防範準備,必定要收緊繩結、加固插閂和鎖鑰,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聰明作法。可是一旦大強盜來了,就背著櫃子、扛著箱子、挑著口袋快步跑了,唯恐繩結、插閂與鎖鑰不夠牢固哩。既然是這樣,那麽先前所謂的聰明作法,不就是給大盜作好了積聚和儲備嗎?所以我曾試圖討論這種情況,世俗所謂的聰明人,有不替大盜積聚財物的嗎?所謂的聖人,有不替大盜守衛財物的嗎?
怎麽知道是這樣的呢?當年的齊國,鄰近的村邑遙遙相望,雞狗之聲相互聽聞,魚網所撒布的水麵,犁鋤所耕作的土地,方圓兩千多裏。整個國境之內,所有用來設立宗廟、社稷的地方,所有用來建置邑、屋、州、閭、鄉、裏各級行政機構的地方,何嚐不是在效法古代聖人的作法!然而田成子一下子殺了齊國的國君也就竊據了整個齊國。他所盜竊奪取的難道又僅僅隻是那樣一個齊國嗎?連同那裏各種聖明的法規與製度也一塊兒劫奪去了。而田成子雖然有盜賊的名聲,卻仍處於堯舜那樣安穩的地位,小的國家不敢非議他,大的國家不敢討伐他,世世代代竊據齊國。那麽,這不就是盜竊了齊國並連同那裏聖明的法規和製度,從而用來守衛他盜賊之身嗎?所以我曾試圖討論這種情況,世俗的所謂聰明人,有不替大盜積聚財物的嗎?所謂的聖人,有不替大盜防守財物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