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素來知道掌院大人講學風趣,善於利用趣事博君一笑,缺嬉笑過後,留給人無盡的思考,這一點頗有幾分莊子的做派,因此對於掌院大人的講學,眾人是七分歡喜,三分憂愁,喜的是講學不是一本正經,也非聖人之言,聽起來風趣之餘,倒也能學到真本事,見識大漲的,憂的是掌院的見識太過匪夷所思,常常讓人跟不上節奏,久而久之,對這些天之驕子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可骨子裏又對這些聞所未聞的趣事十分的好奇,因此聽了楊崢這話兒,眾人先是點了點頭,後又搖了搖頭,最終還是點頭應答。
楊崢可不知道這些庶吉士的那點花花腸子,他急於將自己這門學問融入進去,好給大明創造一個絕佳的科學基礎,所以一見眾人點頭,便迫不及待的說了起來。
“據說古代有位殘暴的國王,有一次抓到一個反對他的人,一定要將這個人處死。國王雖然心裏要將反對者處死,但表麵上還裝出仁慈的樣子:“讓上帝來決定這個可憐人的命運吧,我允許他在臨刑前說一句話,如果他講的是真話,那麽他將受刀斬;如果他講的是假話,那麽他將被絞死;隻有他的話使我緘默不言,那才是上帝的旨意讓我赦免他。”
這樣的開頭,並不算十分的吸引人,不過眾人早已習慣了掌院大人講學,越是平淡的開頭,到最後越能起到發人深思的效果,所以眾人聽了這段不痛不癢的話兒,反而沒以往的青鬆愜意。
場上變得十分的安寧,唯獨楊崢的聲音繼續說道:“在國王這番冠冕堂皇的話語背後,有他的如意算盤;盡管話是由你說的,但判定真假還是由我,所以,該刀斬還是絞死不就是憑我一句話嘛。請你想一想,反對者應該說句什麽話,才能救自己一命呢?可能你能夠想出來,如果不能想出來的話,我告訴你,反對者說:“我將被絞死。”說到這兒,楊崢掃了眼眾人,道:”你們猜猜看,這個國王殺了哲學家麽?“
眾人各自看了一樣,彼此歎了聲:“果然來了!“
眾人低頭竊竊私語了一陣,這個說殺了,因為國王根本就是要殺哲學家,說那麽多隻是一個幌子而已,根本就沒有什麽真真假假的路。
另一個大聲道:“我看是這哲學家太聰明的了,功高蓋主麽,還能有好下場,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八成是被國王給殺了!“
這一說話立即引起了眾人轟然叫好,楊崢倒也不惱,笑吟吟的看著眾人,這一刻竟覺得這幫人是那麽的可愛,在沒沾染官場的習性,看問題也純潔了許多,而他也慶幸選擇了這個時候對大明做出一些改變。
“有沒有路,我們不妨我們運用邏輯推理的知識分析這句話。”楊崢笑著道。
“分析就分析,我還不信了,這個什麽邏輯學能分析出花兒來?”楊鼎大聲道。
“可不是麽!”身旁的張本立即附和道。
楊崢一笑也不嗬斥,道:“國王如果判定這句話是真話,那麽按照國王的規定,反對者應當處刀斬。然而,反對說的是自己“將被絞死”,因而顯然不能算為真話。如果國王判為假話,那麽按說假話的規定,反對者將被絞死,但反對者恰恰就是說自己“將被絞死”,這表明他的話是真話。因此,也不能將反對者的話定為假話。由於國王不能自圓其說,為了顧全自己的麵子,隻好放了反對者。你們以為如何?”
眾人聽著這一段繞口令的話兒,覺得不可思議,可細細一想,卻也不得不承認楊崢所言極有道理。
楊鼎道:“大人,這繞口令一樣的東西就是邏輯學麽?”
楊崢點了點頭道:“不錯,這就是邏輯學,你們看,這問題看似很難,可你們隻要掌握了這麽學問,在理性的認識下,再加以推演,結果就不難而出了,這個世界,我們光憑著感性認識是不夠的,為了把握事物的本質,全體和內部聯係,感性認識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
眾人頭一次聽到這種言論,隻覺得新意,開始低頭沉思起來,不少人更是竊竊私語的交流。
眾人中以曾鶴齡才學最好,也是最先反應過來,衝著楊崢一抱拳道:“事物之來發生,隨人所知習性喜好。“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學習,招致所知。格,來也。已有所知則能在於來物;若知善深則來善物,知惡深則來惡物。言善事隨人行善而來應之,惡事隨人行惡亦來應之。言善惡之來,緣人所好也。物格而後知至者,物既來則知其善惡所至。善事來則知其至於善,若惡事來則知其至於惡。既能知至,則行善不行惡也。大人的邏輯學說的是格物致知吧?”
此話一出,眾人一愣,心道:“我怎麽沒想到呢,窮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窮其理然後足以致之,不窮則不能致也。”“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於君臣父子間,皆是理。”“格,至也,謂窮至物理也。”“問:“格物是外物?是性分中物?”曰:“不拘,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於君臣、父子之間,皆是理。““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由曰窮齊理而已也。”“物,猶事也。凡事上窮其理,則無不通。那個哲學家不就是,格物致知”辨明事物的輕重、先後、因果、善惡等諸方麵,以指導自己的言行思考,從而得出正確的判斷!“
楊崢不得不佩服曾鶴齡的才學,邏輯學與中國的格物致知頗異曲同工之妙,其中也包含“實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內涵遠比“實事求是”豐富。這套道路原先是極為正確的,經過宋朝朱熹整理後,漸漸就變了味兒。
雖然朱熹乃是儒學史上承先啟後的一代大儒,但他對於“格物致知”的觀點之所以在後世成為主流,並非是因為獲得後世儒家學者的普遍讚同。事實上,朱熹學說在南宋當時還因朝廷爭鬥而被斥為“偽學”,而後世的許多儒家學者也更大力批判朱熹對於“格物致知”的學說觀點。但因為朱熹的《四書集注》在元朝中葉就被官方采用為科舉取士的應試準則。
而自從明tai祖開始獨尊朱熹學說為《四書》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權威以後,朱熹學說更是成為明清兩代曆時五百餘年在科舉應試上的官方教條觀點。因而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觀點也就在數百年的官方教條權威下,成為後世社會上的普遍流行觀點。所以在清末的洋務學堂中,就把物理、化學等學科稱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簡稱。這無疑是錯得離譜,而源於對“格物”的錯誤理解,以至於不少人,盲目追求西方所謂的自由,不願意接受約束,而導致“知而不致”,不求甚解,不可不察!也使得中國宋元以後,科學上很難有發展,不得不說朱熹的理學起了不少的壞作用。
這也是楊崢致力於傳遞邏輯學的根本目的之一,通過邏輯學,從而掌握理性認識,達到質的飛躍,讓人將感性認識所得來的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分析、比較、加工和製作,形成概念,並由概念構成判斷,由判斷進行推理,從而獲得對事物的本質、全體和內部聯係的認識,其反映形成是概念、判斷和推理。思維,首先是人腦特有的功能。
其次,思維是認識階段上的理性認識階段的反映活動。舉例,一個人的長相、體形、衣著、屬感性認識。其特點、性格、能力屬理性認識。這也是任何一門科學研究的本源。因為在楊崢看來,無論是天文地理,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莫不是建立在前人的認知上,在已有的基礎上獲得新的學問,伽利略、牛頓莫可以說都是站在了亞裏士多德的認知上,才有了後麵的成就,如今大明就缺乏這樣的認知,所以他才有這個打算。
在歐洲亞裏士多德的邏輯學出現後,歐洲的科學,文藝、天文自然科學都爆發了一場又一場的變化,這不完全歸功於亞裏士多德,但至少他的邏輯學功不可沒,完整的邏輯學是可以把任何一門科學都歸納為一門綜合的命題,他們辯論,爭鬥、從而找到真相,在這尋找的過程中,他們找到一個有一個的真理,從而打破了原有的認知能力,促進了新的學問進步,誕生,如此一來,如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的時代也就漸漸產生,而中國哲學少了這門嚴謹的學問,加上西漢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影響,可以說千百年來,百家爭鳴的現象永遠的留在了戰國了,即便是複興,也少了根基。
^^^^^^^^^^^^^^^^^^^^^^^^^^^^^^^^^^^^^^^^^^^^^^^^^^^^^^^^^
第一更送上請圍觀,請訂閱哦!
!!
楊崢可不知道這些庶吉士的那點花花腸子,他急於將自己這門學問融入進去,好給大明創造一個絕佳的科學基礎,所以一見眾人點頭,便迫不及待的說了起來。
“據說古代有位殘暴的國王,有一次抓到一個反對他的人,一定要將這個人處死。國王雖然心裏要將反對者處死,但表麵上還裝出仁慈的樣子:“讓上帝來決定這個可憐人的命運吧,我允許他在臨刑前說一句話,如果他講的是真話,那麽他將受刀斬;如果他講的是假話,那麽他將被絞死;隻有他的話使我緘默不言,那才是上帝的旨意讓我赦免他。”
這樣的開頭,並不算十分的吸引人,不過眾人早已習慣了掌院大人講學,越是平淡的開頭,到最後越能起到發人深思的效果,所以眾人聽了這段不痛不癢的話兒,反而沒以往的青鬆愜意。
場上變得十分的安寧,唯獨楊崢的聲音繼續說道:“在國王這番冠冕堂皇的話語背後,有他的如意算盤;盡管話是由你說的,但判定真假還是由我,所以,該刀斬還是絞死不就是憑我一句話嘛。請你想一想,反對者應該說句什麽話,才能救自己一命呢?可能你能夠想出來,如果不能想出來的話,我告訴你,反對者說:“我將被絞死。”說到這兒,楊崢掃了眼眾人,道:”你們猜猜看,這個國王殺了哲學家麽?“
眾人各自看了一樣,彼此歎了聲:“果然來了!“
眾人低頭竊竊私語了一陣,這個說殺了,因為國王根本就是要殺哲學家,說那麽多隻是一個幌子而已,根本就沒有什麽真真假假的路。
另一個大聲道:“我看是這哲學家太聰明的了,功高蓋主麽,還能有好下場,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八成是被國王給殺了!“
這一說話立即引起了眾人轟然叫好,楊崢倒也不惱,笑吟吟的看著眾人,這一刻竟覺得這幫人是那麽的可愛,在沒沾染官場的習性,看問題也純潔了許多,而他也慶幸選擇了這個時候對大明做出一些改變。
“有沒有路,我們不妨我們運用邏輯推理的知識分析這句話。”楊崢笑著道。
“分析就分析,我還不信了,這個什麽邏輯學能分析出花兒來?”楊鼎大聲道。
“可不是麽!”身旁的張本立即附和道。
楊崢一笑也不嗬斥,道:“國王如果判定這句話是真話,那麽按照國王的規定,反對者應當處刀斬。然而,反對說的是自己“將被絞死”,因而顯然不能算為真話。如果國王判為假話,那麽按說假話的規定,反對者將被絞死,但反對者恰恰就是說自己“將被絞死”,這表明他的話是真話。因此,也不能將反對者的話定為假話。由於國王不能自圓其說,為了顧全自己的麵子,隻好放了反對者。你們以為如何?”
眾人聽著這一段繞口令的話兒,覺得不可思議,可細細一想,卻也不得不承認楊崢所言極有道理。
楊鼎道:“大人,這繞口令一樣的東西就是邏輯學麽?”
楊崢點了點頭道:“不錯,這就是邏輯學,你們看,這問題看似很難,可你們隻要掌握了這麽學問,在理性的認識下,再加以推演,結果就不難而出了,這個世界,我們光憑著感性認識是不夠的,為了把握事物的本質,全體和內部聯係,感性認識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
眾人頭一次聽到這種言論,隻覺得新意,開始低頭沉思起來,不少人更是竊竊私語的交流。
眾人中以曾鶴齡才學最好,也是最先反應過來,衝著楊崢一抱拳道:“事物之來發生,隨人所知習性喜好。“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學習,招致所知。格,來也。已有所知則能在於來物;若知善深則來善物,知惡深則來惡物。言善事隨人行善而來應之,惡事隨人行惡亦來應之。言善惡之來,緣人所好也。物格而後知至者,物既來則知其善惡所至。善事來則知其至於善,若惡事來則知其至於惡。既能知至,則行善不行惡也。大人的邏輯學說的是格物致知吧?”
此話一出,眾人一愣,心道:“我怎麽沒想到呢,窮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窮其理然後足以致之,不窮則不能致也。”“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於君臣父子間,皆是理。”“格,至也,謂窮至物理也。”“問:“格物是外物?是性分中物?”曰:“不拘,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於君臣、父子之間,皆是理。““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由曰窮齊理而已也。”“物,猶事也。凡事上窮其理,則無不通。那個哲學家不就是,格物致知”辨明事物的輕重、先後、因果、善惡等諸方麵,以指導自己的言行思考,從而得出正確的判斷!“
楊崢不得不佩服曾鶴齡的才學,邏輯學與中國的格物致知頗異曲同工之妙,其中也包含“實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內涵遠比“實事求是”豐富。這套道路原先是極為正確的,經過宋朝朱熹整理後,漸漸就變了味兒。
雖然朱熹乃是儒學史上承先啟後的一代大儒,但他對於“格物致知”的觀點之所以在後世成為主流,並非是因為獲得後世儒家學者的普遍讚同。事實上,朱熹學說在南宋當時還因朝廷爭鬥而被斥為“偽學”,而後世的許多儒家學者也更大力批判朱熹對於“格物致知”的學說觀點。但因為朱熹的《四書集注》在元朝中葉就被官方采用為科舉取士的應試準則。
而自從明tai祖開始獨尊朱熹學說為《四書》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權威以後,朱熹學說更是成為明清兩代曆時五百餘年在科舉應試上的官方教條觀點。因而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觀點也就在數百年的官方教條權威下,成為後世社會上的普遍流行觀點。所以在清末的洋務學堂中,就把物理、化學等學科稱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簡稱。這無疑是錯得離譜,而源於對“格物”的錯誤理解,以至於不少人,盲目追求西方所謂的自由,不願意接受約束,而導致“知而不致”,不求甚解,不可不察!也使得中國宋元以後,科學上很難有發展,不得不說朱熹的理學起了不少的壞作用。
這也是楊崢致力於傳遞邏輯學的根本目的之一,通過邏輯學,從而掌握理性認識,達到質的飛躍,讓人將感性認識所得來的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分析、比較、加工和製作,形成概念,並由概念構成判斷,由判斷進行推理,從而獲得對事物的本質、全體和內部聯係的認識,其反映形成是概念、判斷和推理。思維,首先是人腦特有的功能。
其次,思維是認識階段上的理性認識階段的反映活動。舉例,一個人的長相、體形、衣著、屬感性認識。其特點、性格、能力屬理性認識。這也是任何一門科學研究的本源。因為在楊崢看來,無論是天文地理,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莫不是建立在前人的認知上,在已有的基礎上獲得新的學問,伽利略、牛頓莫可以說都是站在了亞裏士多德的認知上,才有了後麵的成就,如今大明就缺乏這樣的認知,所以他才有這個打算。
在歐洲亞裏士多德的邏輯學出現後,歐洲的科學,文藝、天文自然科學都爆發了一場又一場的變化,這不完全歸功於亞裏士多德,但至少他的邏輯學功不可沒,完整的邏輯學是可以把任何一門科學都歸納為一門綜合的命題,他們辯論,爭鬥、從而找到真相,在這尋找的過程中,他們找到一個有一個的真理,從而打破了原有的認知能力,促進了新的學問進步,誕生,如此一來,如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的時代也就漸漸產生,而中國哲學少了這門嚴謹的學問,加上西漢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影響,可以說千百年來,百家爭鳴的現象永遠的留在了戰國了,即便是複興,也少了根基。
^^^^^^^^^^^^^^^^^^^^^^^^^^^^^^^^^^^^^^^^^^^^^^^^^^^^^^^^^
第一更送上請圍觀,請訂閱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