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不過幾年的功夫,分全國為十二路,設置正副安撫使以統轄,好找各地官員修築江河兩岸的堤壩,以防洪水。同年,重定刑律。立國學院(或為國子院),以及設立講武堂。此外,還整頓稅製、官製、兵製等等,這一件件,一樁樁哪一樣不是大手筆,此後陳英宗、陳明宗、陳憲宗諸帝雖能繼承祖業,但統治階級生活荒淫,甚至出現內部爭權,政局時治時亂,即便如此陳氏朝廷依舊是人才眾多,文治有張漢超,軍事有範五老,都屬才智之士。又因教育的發展,使才學之士莫挺之、阮忠彥等透過科舉入朝為官。後世史家稱此一時期政局修明,“君賢臣忠,法律嚴正,賞罰分明,政治無一不上軌道”。在外交方麵亦相當活躍,英宗時期,上皇陳昑(即仁宗)、大將範五老多次出征哀牢。對南方的占城,陳朝以玄珍公主嫁給占城國王製旻為條件,換取該國的烏州、裏州之地,開疆擴土,千古無人,後無來者,陛下可知這是為何?“
陳鵠道:“祖上英明神武,知人善任,愛惜百姓?才有了盛世的局麵?”
小翠兒搖了搖頭道:“陛下的話兒說對了一半?”
陳鵠愕了一下:“此話怎講?“
小翠兒想了想道:“太宗皇帝固然英明神武,可陛下也莫要忘記了這天下的民心,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太宗皇帝能開創我陳朝百年基業,說到底還是天下民心所歸,李朝皇帝昏庸無道,天下百姓離心離德,縱有李朝tai祖雄才大略也無濟於事!”
陳鵠眉頭微微皺起,隨即又舒展了開來,微微歎了口氣道:“你說的不錯,得民心者得天下!”
小翠兒見他應答,繼續道:“黎家以百戰得天下,而陛下尚無寸功,卻身居大位”,不但天下百姓不服,便是王爺也不服,如此這般君臣離心離德,陛下過得膽戰心驚,還不如順了這天下人的心思,放下眼前的一切,置身事外,做一個瀟灑快活的人兒,豈不是更好?“
“放下?“陳鵠微微楞了一下,這兩個字不時的在他心頭盤起,卻始終沒這個勇氣,如今竟從一個女子的口中說出,讓他驚訝之餘,也萬分的沮喪:”難道我陳鵠竟落魄如此麽,連一個女子也逼著朕退?“
“真的放得下麽?”過了一會兒,陳鵠自言自語的問,這話兒似是問自己,又似是在問小翠兒。
“放得下,隻要陛下舍得眼前的一切,那麽一切都可以放下!“小翠兒幽幽的道,她今日不過是來侍寢的,她也不知自己為何要對這個男子說這麽多的話兒,可目光已觸及那雙絕望的眼神,她總想說點什麽,做點什麽,所以她繼續說了下去:”舍惡以得仁,舍欲而得聖。隻有真正擁有一顆利他心的人才能做到“舍”,隻有真正“舍”而不想“得”的人,才能真正的“得”。我們很多人“舍是為了得”,這還是利己心,不是真正的舍得,“舍不是為了得”這才是利他心,才是真正的舍得,如果真正做到,陛下會得到無以倫比的精神富足。“
陳鵠將這番話兒喃喃自語了一番,忽然的目光一閃,盯著小翠兒一字一字的道:“若朕不舍呢?“
小翠兒輕輕歎了聲,道:“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舍與得就如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輔相成,存於天地,存於人世,存於心間,存於微妙的細節,囊括了萬物運行的所有機理。萬事萬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達至和諧,達到統一。你若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人生的鑰匙和成功的機遇。
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過就是一舍一得的重複。隻知得,不知舍的人,麵臨往往是淒慘的結局,自古至今,這樣的故事,不用我多說,陛下想來也聽了不少,漢人有個叫範蠡的人,他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楚國吏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與文種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他知趣的舍了眼前的一切,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遷徙至陶(今山東肥城陶山,或山東定陶),在這個居於“天下之中”(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的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予,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與他一起的還有有個叫文種的人,一聲本身不在範蠡之下,卻貪戀權勢,舍不得眼前的一切,最終被勾踐所殺。陛下是個聰明人,何不效仿範蠡舍下一切呢?“
陳鵠悶頭端起茶壺猛喝了幾口茶湯,才慘然一笑道:“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容易,我本一介乞丐,卻陰差陽錯的做了皇帝,你讓朕舍去了這一切,再回去做乞丐?隻怕到那時候朕已經伸不出這個手了,還不是活活的餓死,舍也是死,得也是死,朕還不如快活幾日,也不算來人生走一遭了?“
小翠兒輕輕搖了搖頭道:“陛下若是這麽想,那就大錯特錯了,舍了未必就是回到了過去,它是一種新生,一種新的活法,他可以是陶朱公,也可以張良,唯獨不是文種?可一個舍字,看似簡單,卻未必人人能做得到,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事。”意思是,治理國家有三件事要注意,國家強盛時要設法保持下去,這叫持盈,國家將要傾覆時要設法轉危為安,這叫定傾,平時治理國家政事要得當,這叫節事。
“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他還對勾踐說:“天道要求我們盈滿而不過分,氣盛而不驕傲,辛勞而不自誇有功。所以人要懂得時機的把握,眼下王爺有心問鼎天下,此舉明顯所向,大勢所趨,陛下此時若能舍得這一身華麗的皮囊,舍得這把椅子,王爺隻會對陛下心生感激,未必就有殺意,讓陛下做一個逍遙的王爺也未必不可,可陛下若舍不得這錦衣玉食,舍不得鮮衣怒馬,舍不得這高高在上的龍椅,下場隻怕不會太好,世間之事有舍才有得,與陛下來說,平日裏這鮮衣怒馬,錦衣玉食,這滾燙的龍椅,他們就是一把利劍,隨時要了陛下的性命!“
陳鵠默默不語,這雖是個乞丐,但祖上曾經輝煌過,也誦讀過詩書,這淺薄的道理他不是不懂,世人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這話兒不假,退也是一門學問,不是人人都能退的。
“君子賢而能容黑,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君子之所以為君子,皆出於寬容乎!正是因為有這大肚能容天下事的氣度,曹操才會一把火燒了那些將士的忠信表,饒恕過錯;李世民才會重用太子舊臣魏征,不計前嫌;閔子騫才會下跪為後母求情,不究恩怨。古來成大事之人大都具備了這“記人之長,忘人之短”的寬容,才在人們心中留下美名。
說到底這不過是一個字兒的事情,曹操退了一步,得到了將士們的信任,李世民退了一步,得到了魏征這個千古名臣,這神話一般的事情,說來真的很簡單,可現實中又有幾人能付諸於行動?”
在別人犯了無心之失時,說一句“沒關係”;在別人觸犯到利益時,說一句“我不介意”;在別人觀點發生分歧時,說一句:“這沒什麽。”
這了了數語雖然人人會說,可又有多少人能將它深植在心中?這個廟堂太大,這把龍椅太滾燙,祖宗的基業太沉重,如何能退,何時退,無不是一種學問,他何嚐不想退,每日活得膽戰心驚,每日被人監視的感覺,被人輕視的憤怒,無不讓他曾經想一走了之,可他心有不甘,這天下本就是他陳家的,既是陳家的東西,憑什麽我這個陳家後人不能擁有,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讓他不舍,他本是河內的一個乞丐,每日吃著剩飯,喝著殘湯,穿的是破衣,遭受的是白眼,日子過得不算太好,但未必就是太壞,可這一切從進了宮,坐上了這把龍椅,一切都變了,每日睜開雙眼看到了金碧輝煌的宮殿,身旁陪著的是miao齡的女子,吃的是錦衣玉食,坐著是一呼百應的龍椅。
起初他害怕,擔心,不安,但後來他發現其實這一切並不難,他在太監的慫恿下,開始學著如何錦衣玉食,如何鮮衣怒馬,甚至如何做一個安南的皇帝,漸漸的他開始適應了這種生活,習慣了每日的鮮衣怒馬,錦衣玉食,一呼百應的權勢,他開始不滿足做一個傀儡皇帝,他要做一個真正的皇帝。
^^^^^^^^^^^^^^^^^^^^^^^^^^^^^^^^^^^^^^^^^^^^^^^^^^^^^^^^
第三更了,最後的三小時啊,諸位月票相差一票,馬上就被人超過了,諸位忍心一個月的努力付諸東流麽,求幾張月票,有票票的莫要忘記送上幾張哦,拜托了!
陳鵠道:“祖上英明神武,知人善任,愛惜百姓?才有了盛世的局麵?”
小翠兒搖了搖頭道:“陛下的話兒說對了一半?”
陳鵠愕了一下:“此話怎講?“
小翠兒想了想道:“太宗皇帝固然英明神武,可陛下也莫要忘記了這天下的民心,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太宗皇帝能開創我陳朝百年基業,說到底還是天下民心所歸,李朝皇帝昏庸無道,天下百姓離心離德,縱有李朝tai祖雄才大略也無濟於事!”
陳鵠眉頭微微皺起,隨即又舒展了開來,微微歎了口氣道:“你說的不錯,得民心者得天下!”
小翠兒見他應答,繼續道:“黎家以百戰得天下,而陛下尚無寸功,卻身居大位”,不但天下百姓不服,便是王爺也不服,如此這般君臣離心離德,陛下過得膽戰心驚,還不如順了這天下人的心思,放下眼前的一切,置身事外,做一個瀟灑快活的人兒,豈不是更好?“
“放下?“陳鵠微微楞了一下,這兩個字不時的在他心頭盤起,卻始終沒這個勇氣,如今竟從一個女子的口中說出,讓他驚訝之餘,也萬分的沮喪:”難道我陳鵠竟落魄如此麽,連一個女子也逼著朕退?“
“真的放得下麽?”過了一會兒,陳鵠自言自語的問,這話兒似是問自己,又似是在問小翠兒。
“放得下,隻要陛下舍得眼前的一切,那麽一切都可以放下!“小翠兒幽幽的道,她今日不過是來侍寢的,她也不知自己為何要對這個男子說這麽多的話兒,可目光已觸及那雙絕望的眼神,她總想說點什麽,做點什麽,所以她繼續說了下去:”舍惡以得仁,舍欲而得聖。隻有真正擁有一顆利他心的人才能做到“舍”,隻有真正“舍”而不想“得”的人,才能真正的“得”。我們很多人“舍是為了得”,這還是利己心,不是真正的舍得,“舍不是為了得”這才是利他心,才是真正的舍得,如果真正做到,陛下會得到無以倫比的精神富足。“
陳鵠將這番話兒喃喃自語了一番,忽然的目光一閃,盯著小翠兒一字一字的道:“若朕不舍呢?“
小翠兒輕輕歎了聲,道:“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舍與得就如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輔相成,存於天地,存於人世,存於心間,存於微妙的細節,囊括了萬物運行的所有機理。萬事萬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達至和諧,達到統一。你若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人生的鑰匙和成功的機遇。
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過就是一舍一得的重複。隻知得,不知舍的人,麵臨往往是淒慘的結局,自古至今,這樣的故事,不用我多說,陛下想來也聽了不少,漢人有個叫範蠡的人,他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楚國吏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與文種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他知趣的舍了眼前的一切,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遷徙至陶(今山東肥城陶山,或山東定陶),在這個居於“天下之中”(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的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予,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與他一起的還有有個叫文種的人,一聲本身不在範蠡之下,卻貪戀權勢,舍不得眼前的一切,最終被勾踐所殺。陛下是個聰明人,何不效仿範蠡舍下一切呢?“
陳鵠悶頭端起茶壺猛喝了幾口茶湯,才慘然一笑道:“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容易,我本一介乞丐,卻陰差陽錯的做了皇帝,你讓朕舍去了這一切,再回去做乞丐?隻怕到那時候朕已經伸不出這個手了,還不是活活的餓死,舍也是死,得也是死,朕還不如快活幾日,也不算來人生走一遭了?“
小翠兒輕輕搖了搖頭道:“陛下若是這麽想,那就大錯特錯了,舍了未必就是回到了過去,它是一種新生,一種新的活法,他可以是陶朱公,也可以張良,唯獨不是文種?可一個舍字,看似簡單,卻未必人人能做得到,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事。”意思是,治理國家有三件事要注意,國家強盛時要設法保持下去,這叫持盈,國家將要傾覆時要設法轉危為安,這叫定傾,平時治理國家政事要得當,這叫節事。
“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他還對勾踐說:“天道要求我們盈滿而不過分,氣盛而不驕傲,辛勞而不自誇有功。所以人要懂得時機的把握,眼下王爺有心問鼎天下,此舉明顯所向,大勢所趨,陛下此時若能舍得這一身華麗的皮囊,舍得這把椅子,王爺隻會對陛下心生感激,未必就有殺意,讓陛下做一個逍遙的王爺也未必不可,可陛下若舍不得這錦衣玉食,舍不得鮮衣怒馬,舍不得這高高在上的龍椅,下場隻怕不會太好,世間之事有舍才有得,與陛下來說,平日裏這鮮衣怒馬,錦衣玉食,這滾燙的龍椅,他們就是一把利劍,隨時要了陛下的性命!“
陳鵠默默不語,這雖是個乞丐,但祖上曾經輝煌過,也誦讀過詩書,這淺薄的道理他不是不懂,世人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這話兒不假,退也是一門學問,不是人人都能退的。
“君子賢而能容黑,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君子之所以為君子,皆出於寬容乎!正是因為有這大肚能容天下事的氣度,曹操才會一把火燒了那些將士的忠信表,饒恕過錯;李世民才會重用太子舊臣魏征,不計前嫌;閔子騫才會下跪為後母求情,不究恩怨。古來成大事之人大都具備了這“記人之長,忘人之短”的寬容,才在人們心中留下美名。
說到底這不過是一個字兒的事情,曹操退了一步,得到了將士們的信任,李世民退了一步,得到了魏征這個千古名臣,這神話一般的事情,說來真的很簡單,可現實中又有幾人能付諸於行動?”
在別人犯了無心之失時,說一句“沒關係”;在別人觸犯到利益時,說一句“我不介意”;在別人觀點發生分歧時,說一句:“這沒什麽。”
這了了數語雖然人人會說,可又有多少人能將它深植在心中?這個廟堂太大,這把龍椅太滾燙,祖宗的基業太沉重,如何能退,何時退,無不是一種學問,他何嚐不想退,每日活得膽戰心驚,每日被人監視的感覺,被人輕視的憤怒,無不讓他曾經想一走了之,可他心有不甘,這天下本就是他陳家的,既是陳家的東西,憑什麽我這個陳家後人不能擁有,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讓他不舍,他本是河內的一個乞丐,每日吃著剩飯,喝著殘湯,穿的是破衣,遭受的是白眼,日子過得不算太好,但未必就是太壞,可這一切從進了宮,坐上了這把龍椅,一切都變了,每日睜開雙眼看到了金碧輝煌的宮殿,身旁陪著的是miao齡的女子,吃的是錦衣玉食,坐著是一呼百應的龍椅。
起初他害怕,擔心,不安,但後來他發現其實這一切並不難,他在太監的慫恿下,開始學著如何錦衣玉食,如何鮮衣怒馬,甚至如何做一個安南的皇帝,漸漸的他開始適應了這種生活,習慣了每日的鮮衣怒馬,錦衣玉食,一呼百應的權勢,他開始不滿足做一個傀儡皇帝,他要做一個真正的皇帝。
^^^^^^^^^^^^^^^^^^^^^^^^^^^^^^^^^^^^^^^^^^^^^^^^^^^^^^^^
第三更了,最後的三小時啊,諸位月票相差一票,馬上就被人超過了,諸位忍心一個月的努力付諸東流麽,求幾張月票,有票票的莫要忘記送上幾張哦,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