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到了永樂十二年,拜裏迷蘇刺死,其子叫母幹撒於的兒沙,親自來向明成祖告訃。明成祖遂命他襲滿刺加王,並賜予金幣。


    永樂十七年,新王率妻子、陪臣等人親自來中國謝恩。永樂二十二年,新王又死去,其子西裏麻哈刺嗣位,又一次率妻子、陪臣來中國謝恩。


    從這以後,滿刺加王不時親自來中國。至於一般的貢使,或一年一次,或隔年一次,一直不斷。直到明中期葡萄牙人占領滿刺加以後,這種朝貢活動才停止。僅在永樂年間,祖孫三代國王都親自來中國訪問,這在中國的外交曆史上,是僅有的事情,被傳為佳話。


    就是這個與大明關係密切的國家,在仁宗停止下西洋後,年年派人來進貢,一直到了今年的八月,事情發生了點變化。


    八月,滿刺加國忽然派來使者來到北京,向明宣宗朱瞻基陳訴被鄰國所欺,“國王欲躬來朝,但為暹羅國王所阻”,請求明朝政府調解。


    楊崢對於這個暹羅還是有點影響,前世的時候,他看《紅樓夢》,就看到這個名字,當時對林黛玉心生好感,對於林妹妹喜歡喝什麽茶湯,都記得一清二楚,《紅樓夢》第二十五回說到,王熙鳳曾打發丫頭送茶葉給黛玉,黛玉說:“這茶我吃著好,不知你們的脾胃怎樣?原來這茶葉還是暹羅)進貢來的。”便記住了這個讓人不敢忘記的名字。


    說起來暹羅這個名字,還是朱洪武給取的,當時的暹羅還是叫暹羅斛。洪武十年,昭祿群膺王太子承其父命來朝。洪武皇帝非常高興,命禮部員外郎王恒等頒布詔書及印章賞賜給王子,印章上的文字為“暹羅國王之印”,並賞賜其他的王子衣幣及盤纏,就是發給他們回家的路費。所以,《明史》上記載說,“自是,其國遵朝命,始稱暹羅。”意思是從此以後,這個國家就遵從朝廷的命令,開始稱呼為暹羅。


    不僅如此,明朝第一個把勘合號簿發給了暹羅勘,這事兒在大明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大明會典》記載:“凡勘合號簿,洪武十六年始給暹羅國,以後漸及諸國。”就是暹羅首先拿到勘合號簿,以後才陸續發給其他的國家。勘合號簿派什麽用處呢?。其實,這種“勘合號簿”,如同我們今天所說的“國書”。當時暹羅是首批而且是第一個與明朝建立貿易關係的國家。


    在鄭和下西洋時期,永樂皇帝對外的國策是“厚往薄來”。怎麽講?就是在與各國的交往中,向他們施予豐厚的禮物,而接受別國的東西應該要微薄。鄭和每次出使西洋,都要裝載大批絲綢、青花瓷器、金銀器皿、鐵製農具,以及鹿茸、人參等中藥材,賞賜所到國家的國王及王室成員。這些國家則派出使臣,將本地的珍禽異獸、珍珠寶石、香料藥材等土特產作為貢物,獻給大明朝廷。這實際上是進行官方貿易,彼此互通有無。因為明朝政府奉行“厚往薄來”的原則,堅持送出的總是要比得到的多,受到海外諸國的廣泛歡迎,無不踴躍朝貢。


    其初暹羅還算老實,可隨著實力的強大,尤其是在阿瑜陀耶王朝統治暹羅的時候,國力逐漸強盛,那個時候,暹羅國自恃強大,沒收明朝政府賜予滿拉加和蘇門答剌兩國的印誥,並扣留占城國的使臣,禁止他們與大明的往來,而諸多國家中,對滿拉加國的控製尤為嚴密,據說有一次鄭和去拜見滿拉加國(今馬六甲)國王。國王跟他說,本國弱小,常常受到鄰國暹羅(今泰國)欺侮糾纏,問鄭和有什麽好辦法可以對付。鄭和沒有正麵回答,隻說“我送你一把傘,如暹羅再有人來欺侮你,你就撐起我贈給你的這把傘”。國王將信將疑把傘收在一邊。


    過了幾個月,暹羅又派大臣來找麻煩。國王情急之下突然想到鄭和送的傘,便命身邊的侍從拿來,並隨手把傘在暹羅大臣麵前撐了起來。暹羅大臣不解其意,後來看到傘麵上寫著“明永樂”三個字時,馬上變了臉色,有禮貌地告退了。國王感到很奇怪,後來他才明白,不是這把傘有什麽魔法,而是暹羅明白了中國的護弱之意。在大明的保護下,滿拉加國算是過了幾天好日子,可好日子不長,朱棣去世後,大家忙著爭權奪位,永樂一年熱熱鬧鬧,無比壯大的下西洋壯舉,就此停了下來。


    這一停就是七年,七年足以改變任何東西。


    自從得知那個雄才偉略的朱棣皇帝去世了,日益壯大的暹羅開始一點一點的露出自己狼牙,時刻想著如何吞並這個日益繁榮富強的國家。


    當然了,滿刺加國也知道對方的野心,雖有大明的保護傘,但還是要自身的本事過硬,從大明拜裏迷蘇剌國王後,這位年輕的國王,在馬六甲外籍穆斯林商人影響下改宗伊斯蘭教後,冠以伊斯坎達爾;沙稱號。最初,領土限於馬六甲地區。在穆罕默德;伊斯坎達爾;沙執政時期,繼續統一馬六甲地區,完善官製,任命大臣,製定法規,開局熔鑄錫、銀、金幣,流通於市;王國過境貿易興旺,國內市場隨之發展。他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教義,遵從哈乃斐學派教法。王族和上層統治者已改宗伊斯蘭教。在西裏麻哈剌(亦譯室利;摩訶羅闍執政時期,王國趨向繁榮和強大,又擴建了馬六甲城,其領地西同巴生港相接境,東至丁家奴。伊斯蘭教傳播到丁家奴、北大年、吉蘭丹和蘇門答臘東海岸,以及文萊等地區,成為王國占主導地位的宗教,國力慢慢增強,這讓暹羅很是眼熱,仗著國力強盛,開始不斷的發動戰爭,兩國實力相差太大,一次兩次滿刺加國還能勉強應付,時間一長,對方欺負的次數一多,這個剛剛壯大的國家就吃不消了,這個時候才開始想到了大明,想起了鄭和當年留下的那把永樂傘,當即派了使者前來向大明控訴自己的對頭。


    對於這位友好國家的不幸,朱瞻基大感震怒,當即讓人去尋找鄭和,並親自召見了他,告訴他:立刻組織遠航,再下西洋!為了表示自己對這次的下西洋的重視,皇帝還親自下了一道聖旨:“朕祗嗣tai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仁宗昭皇帝大統,君臨萬邦,體祖宗之至仁,普輯寧於庶類,已大敕天下,紀元宣德,鹹與維新。爾諸番國遠外海外,未有聞知,茲特遣太監鄭和、王景弘等齎詔往諭,其各敬順天道,撫輯人民,以共享太平之福。”


    消息一出,鄭和自是歡喜無比,自從永樂死後,他已經七年沒有下西洋,對西洋的向往,對昔日的盟友的想念,讓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了這件事。


    隻可惜,他忘記了大明的事情,從來不是皇帝一個人的事情,是舉國上下的事情,需要與那些大臣什麽商議的。


    如今的大臣,早已不是洪武、永樂時那副模樣,他們不再溫順,不再戰戰兢兢,甚至忘記了那血淋淋的屠刀,他們的膽子越來越大,不但管著國家大事,連皇帝的私事也放不過,下西洋的事情如此之大,他們豈能聽之任之。


    所以他們開始上書了,在大明但凡有大事,那些大官兒顧一切的上書皇帝,除了忠心以外,其實還有私心。上書要麽被皇帝批準,要麽不批準。


    從兩個方麵來看:一,上書被采納。相信這是大多是大臣都想得到的結果,被皇帝采納後,皇帝可能會表彰或提拔你,既是皇帝不提拔你,也可以在大臣中樹立一種政治威信,這是一種出發點。


    二,上書不被采納,結果可能是遭到皇帝的嗬斥或貶官或廷杖,這種結果和前麵比起來就差的遠了,但是卻可以青史留名。史書上會記載,某某某事件由於上書遭到什麽處分。因為文古代文人,都把忠君看做是可以青史留名的舉動。即使不被皇帝理解,但是已經進到做臣子的本分了,這也很光榮。


    基於上麵兩種出發點,還有朝廷不殺言官的慣例。這些大臣就都敢放開膽子上書了。明朝大臣很喜歡把高祖和先帝抬出來壓製皇帝,動不動就會以高祖或先帝的名義說怎麽怎麽樣。皇帝有時覺得大臣很忠心,還有來自祖宗定製的壓力,更怕背上一個昏庸不納諫的罵名。所以很多時候都隻有接受大臣的意見,就好比這次的下西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