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循聲望去,隻見那些叫花子王爺果真如叫花子一樣,人人舉著一根木棒,嘴裏叫嚷著:“關門打狗!“他們似還嫌陣勢不夠響亮,竟不拉起橫幅,橫幅上也不知是誰的手筆,寬大的橫幅上寫著:“誅奸佞、清君側。”六個大字,要說大明的諸位王爺雖多是混吃等死的主兒,但也其中不乏才學之士,如周王朱橚,與蜀王同屬當時讚譽有加的賢王。朱橚才幹過人且頗有抱負,曾做《元宮詞》百章,還體恤百姓,在封地興修水利減租減稅,並先後組織編寫了《保生餘錄》、《袖珍方》、《普濟方》和《救荒本草》,這些藥方廣泛流傳民間,為普救百姓疾苦立下大功。


    如蜀王朱椿,為人孝友慈祥,博綜典籍,容止都雅,tai祖嚐呼為“蜀秀才”。在鳳陽時,辟西堂,請李叔荊、蘇伯衡商榷文史。既至蜀,聘方孝孺為世子傅,表其居曰“正學”,以風蜀人。詣講郡學,知諸博士貧,分祿餼之,月一石,後為定製。造安車賜長史陳南賓。聞義烏王紳賢,聘至,待以客禮。紳父禕死雲南,往求遺骼,資給之。


    時諸王皆備邊練士卒,椿獨以禮教守西陲。番人入寇,燒黑崖關。椿請於朝,遣都指揮瞿能隨涼國公藍玉出大渡河邀擊之。自是番人讋伏。前代兩川之亂,皆因內地不逞者鉤致為患;有司私市蠻中物,或需索啟爭端。椿請繒錦香扇之屬,從王邸定為常貢,此外悉免宣索。蜀人由此安業,日益殷富。川中二百年不被兵革,蜀王功勞不小。


    再如寧王朱權,帶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均驍勇善戰。朱權多次會合諸王出塞作戰,以善於謀略著稱,不僅如此,晚年在南昌建造書齋一間,彈琴讀書於其間,奉命編輯《通鑒博論》二卷,又寫成《家訓》六篇,《寧國儀範》七十四章,《漢唐秘史》二卷,《史斷》一卷,《文譜》八卷,《詩譜》一卷,其他記載、編纂數十種,嫣然是一代大家。


    其他王爺或多或少有些缺點,但不可否認,他們的確有些才學,就如這橫幅上的六個瘦金大字,沉穩有力,彰顯大家筆法,筆端上若沒有數十年的功夫,是斷然寫不出這等氣勢的,從這方麵看,永樂定下規矩,讓大明藩王不事士農工商,的確是一大損失。


    言官因有李時勉這個戰神在,底氣充足了不少,人家都罵過皇帝,有何懼區區藩王,正想就此看看戰神的風采,誰知剛才還氣定神閑、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戰神,目光落在“誅奸佞、清君側。”六個大字時,麵色大變,急切的道:“快,快,快些走,今日不適合我們說話?“說完不等眾人反應,大名鼎鼎的戰神,一溜煙的拋進了衙門裏,再也不出來。


    這下變故太過意外,反應快的人,紛紛逃走,反應慢的則是一臉茫然的看著狼狽而走的諸位前輩們,嘴裏嘀咕道:“這,叫什麽事兒?“


    就在言官一片混亂的時候,藩王們終於抵達到了午門,一看言官逃的逃,罵的罵登時樂了,他們期初還想趁機展示一下多年不曾荒廢的武藝,誰知這幫平日裏天不怕地不怕的言官跑得比兔子還快,登時樂得哈哈大笑……?“


    今日來的言官,除了那些前輩們,還有剛剛進入的言官這個行業的新人,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這麽一場大陣仗,本以為可以趁機學習前輩的風範,哪知道一個個比兔子逃得還快,不免大失所望,但很快他們不得不佩服前輩的那種見風使舵的本事,“誅奸佞、清君側。”這麵旗幟太大,其本意實在太過來厲害,不說“清君側”指清除君主身旁的親信、壞人。本應是正義之舉,但總是成為叛亂發動者反抗中央政府的主要理由。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奪取皇位也是曆史上著名的清君側事件:明tai祖朱元璋死後,他年輕的孫子朱允炆即位,史稱他為建文帝。建文帝接受了大臣齊泰、黃子澄等的削藩建議,著手進行削藩。而盤踞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對此極為不滿,他打著“誅殺齊、黃,清君側”的旗號攻入南京,自立為帝,年號永樂,即明成祖。藩王用這麵旗幟自沒什麽不妥,這本就是祖宗規矩,隻不過聲勢不能如樣燕王時的聲勢相比,但對付言官卻是卓卓有餘的,有這麵大旗,他們可以堂而皇之的把言官看成是在朝的奸佞小人,就算動手打人也不為過,罵人他們是好手,可打架就未必了,為了避免被這些王爺痛打,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可謂是最合適的法寶了。


    而藩王們卻不那麽看了,他們興師動眾而來,除了不滿言官取締西洋寶物的十分之一,另一方麵,何嚐不是為了出一口惡氣呢,平日裏他們被這幫言官彈劾得抬不起頭來,又不敢貿然出手教訓,其中的苦楚,可想而知了,常言道,凡事都有度,一旦壓製久了,放出來的威力可想而知了,今日藩王存了這個心思,就是給言官點教訓,那裏知道那幫老家夥一個個比狐狸還狡猾,一看形勢不對,撒開了丫子就跑,他們雖存教訓之心,甚至還帶了不少打狗棒,可也不敢去衙門裏鬧事不是,那樣形勢就大了,可就這麽回去,不免心有不敢,人群裏也不知誰喊了聲:“老的跑了,還有年輕,不要放過他們!”


    這聲音仿佛一記驚雷,迅速讓憤怒的藩王反應了過來,一個個叫嚷著:“對,對,不要讓他們跑了,打死這幫奸佞小人……?”


    這聲音迅速傳開了,這下年輕的言官們算是知道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了,看著那些孔武有力的藩王手中的碗粗的打狗棒,頓時麵色大變,紛紛撒開了腳丫子開跑,但為時已晚,已經放過了老家夥,再放過這些小家夥,今日這“誅奸佞、清君側。”的橫幅豈不是白豎了,師出無名不說,還讓文武百官笑話,所以藩王們決定不顧一切也要給這幫挨千刀的言官一點教訓不可。


    他們是tai祖龍子龍孫,無論是文的還是武的從小都練過幾下,比不了尋常武將,但比起這幫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那就卓卓有餘了,所以一聲吆喝下,百來個龍子龍孫一字兒排開,迅速形成包圍圈,結結實實的將一幹年輕的言官圍在其中了。


    這等陣仗,這些年輕一輩的言官那裏見過,膽小的嚇得哇哇大哭,就算是膽大的,看到一個王爺手中碗粗的打狗棒,也不免打了一個寒顫,戰戰兢兢道:“按照我朝律法,私自……?“


    眾王爺笑眯眯的看著眼前的一個個戰戰兢兢的言官,不由得感歎這種居高臨下的感覺真是不錯,若不是楊崢來言語,心頭這股惡氣指不定何年何月才出一出呢,所以對於那個為了他們飽受無限委屈的楊大人他們著實同情,於公於私他們今日都不能這麽輕易的放過這幫言官了。


    今日領頭的是宗人府左宗人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的長子。襲封周王的朱有燉,這朱有燉出於皇室老家安徽鳳陽,算是個聰明絕頂的人物,在很早就表現出過人的才華。十歲剛過,父親朱橚因罪被貶離封地,朱元璋令朱有燉管理周王府,三年時間裏周王府井井有條。於是朱元璋格外喜歡這個孫子,洪武二十四年,十三歲的朱有燉被冊立為周世子。這種殊榮是其他世子所望塵莫及的,後來做了皇帝的堂兄朱高熾,雖然比朱有燉大一歲,但被冊立為燕世子比他還遲了四年。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把朱有燉和秦、晉、燕三世子一同接到南京,親自教導和訓練他們治國用兵的本領。為了曆練朱有燉,朱元璋曾於洪武二十八、二十九年間先後兩次派他出塞擊虜。此後雖在明惠帝發起的削藩行動中,與其父朱橚一同被廢為庶人,遷徙雲南。至建文四年朱棣登基後,方才恢複爵位。


    明宣宗時期,弟朱有爋數次誣告朱有燉。朱有爋與弟朱有熺,詐為弟朱有爝與趙王朱高煦書,係箭上,置彰德城外,詞甚悖。都指揮王友得書以聞。宣宗逮友,訊無跡。召有爝至,曰:“必有朱有爋所為。”訊之具服,並得有熺掠食生人肝腦諸不法事,於是並免為庶人。


    明仁宗洪熙元年周王朱橚病薨,朱有燉襲封周王爵,但早年朝廷上爾虞我詐的藩王生活,讓很早就認識了到了自己的出路無非是三條:謀反、被皇帝清除或者韜光養晦。韜光養晦又有三種類型:裝病裝瘋、舞文弄墨,吃喝玩樂,裝瘋賣傻他自問做不到,吃喝玩樂飛他所願,幹脆一頭書本之中,要說這條路還正是選對了,為避禍他遠離政治,專意戲曲和戲曲創作,短短幾年的功夫,就為世人留下了雜劇三十餘種,藝術成就頗高,成為一代賢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