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薛暄一笑,道:“你們的官兒也做了這麽多年,怎麽就看不清楚形式呢,海禁一開,西洋之行勢在必行,西洋之利,你們都是明白人,其中的關鍵想來也不會看不出來,比起永樂年的寶物盡數歸為皇室,皇帝取十分之一用於皇室,又算得了什麽呢,天下豪門、地主、官員都從中獲取自己相應的利益,既然天下人都能獲取西洋之利,親自主持的盛大的航海之旅,為何就不能獲取這份利益呢?所以這十分之一的西洋寶物,除了你們言官抓著不放外,再有就是那些不明事理的百姓會罵上兩句,你再看這天下的官兒,商家、地主,那個會說這個不好。物以利聚,這個道理你們都不明白麽?”
兩人麵色一頓,張楷道:“那就這麽算了麽?”
薛暄嗬嗬一笑道:“不算了,你們還想怎麽樣?”
“繼續彈劾!”張楷咬牙切齒的道。
薛暄搖了搖頭道:“隻怕難,孟夫子說過,天下大勢,逃不過天時地利與人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你們看看,這三樣中你們有哪一樣?”
兩人麵色一黯,若說先前還有天時地利人和的話,那麽在楊崢的“難得糊塗“四字真言下,迅速給破了,還順帶惡心他一把,所以此時說不出的沮喪。
“可就這麽放過姓楊的,我等實在不甘心啊?這廝以西洋之物取信皇帝,非忠臣可為,身為禦史豈能不彈劾,縱然沒有天時地利人和,我們也會繼續下去,直到姓楊的歸隱山林為止?”一旁的王琳大聲道。
張楷道:“不錯,監督百官操守是我們禦史的職責,姓楊的其心不良,我們斷然不能放過……?”
“你們迎難而上的勇氣,薛某佩服萬分!但有一句話兒,不知當說不當說?”薛暄道。
張楷道:“薛大人客氣了,都這個時候了,你還讓我們進入你府邸,對我們進行勸慰,我等又不是瞎子,自是知道誰對我們好,你有什麽話兒就直說了吧?”
“對,直說了吧?”王琳也附和了聲。
薛暄點了點頭道:“那好,我也不客氣,就直說了!”頓了頓又道:“你們再彈劾,隻怕也無濟於事,隻會惹怒皇帝與百官的厭惡,如今天下漸入太平,天下安享太平,無論是皇帝,還是天下官員,莫不會是希望君臣和睦,朝內無爭鬥,你們這麽不依不饒,不但皇帝哪兒討不到好,百官也無人幫襯,最後倒黴的還是你們,再說了姓楊的雖年輕,但為人卻不簡單,從這場大仗你們看出來了吧?“
張楷、王琳雖不想承認,但事實俱在,容不得他們不承認,點了點頭道:“此人狡猾無比,是張某平生僅見?“
薛暄道:“是了,無論是才學,還是武功,此人都是上上之選,朝廷正是用人之際,自不會放棄此人,況且今日皇帝與內閣的態度你們也看到了,有這兩座大靠山,隻要他不犯什麽大逆不道,殺人放火的勾當,基本上是不倒翁,誰沒事去找他的麻煩?再退一萬步說,縱然你們彈劾成功,但你們別忘了,你們是以十分之一的西洋寶物為借口,一旦彈劾楊崢成功,那麽皇家必然會放棄這十分之一的西洋寶物,以當今聖上的性子,還有那些王爺,你覺得他們會輕易的放棄麽?”
張楷搖了搖頭道:“不會!“
一旁的王琳則驚得一身冷汗,先前隻想著彈劾能讓人名垂千古,能出人頭地,能升官加爵,可如此細細盤算下來,名垂千古,出人頭地,升官加爵是毫無指望了,能抱住自己這條小命已算不錯了。
薛暄看了兩人神色,便知道兩人是將自己這番話兒聽進去了,鬆了一口氣,繼續用勸慰的話兒說道:“言官有規諫皇帝、左右言路、彈劾百官、按察地方不假,可也得看清楚形勢,若是連狀況都看不清楚,就亂咬一氣,那與瘋狗有什麽兩樣?我想兩位大人都不想被人說成瘋狗吧?“
“我們當然不想!“張楷,王琳齊聲道。
薛暄見勸慰效果明顯,臉上登時露出了笑意,道:“你們能明白,也不枉我這一番說教了?“
事實上兩人多少也看得出來,就眼前的這局麵,再彈劾下去,也沒什麽好結果,隻是那口氣兒怎麽也咽不下去,才糾結著繼續彈劾,其實內心深處未必真願意這麽做,那些遭受廷杖而青史留名個的官兒果然讓人羨慕,可廷杖的那份罪責也不是人人能受得住的,聽說那姓楊的與錦衣衛關係好得流油,而廷杖的棍子又掌在錦衣衛的手中,他們讓姓楊的不自在,投桃報李,這些錦衣衛還能給他們好果子吃,還不坐實的打,這樣一來與殺了他們有什麽分別。
所以薛暄的一番勸說,可謂是來得恰到好處不說,還給了兩人可以下的台階,嘴裏罵罵咧咧幾句,其實已接受了眼前的局麵,不再堅持彈劾,十分之一的寶物,既是天下人都願意給,他們何苦去得罪皇帝,得罪皇室呢,苦了自己呢?
至此,這場耗時一個多月,堪稱大明建國六十載聲勢最浩大的一場爭鬥算是徹底回歸了平靜,望著兩人立即去的背影,薛暄才算是暗暗鬆了一口氣,對著左側的屏風裏道:“他們都走了?“
聲音剛落,左側的屏風微動,跟著走出一個人來,那人劍眉星目,笑容如花,一係寬大的儒袍落在他身上恰到好處,遠遠望去,宛如那個王孫家中的翩翩佳公子,說不出的豐神俊朗。
來人衝著薛暄抱了抱拳道:“楊某在此多謝了?“
薛暄微微一笑道:“楊大人客氣了,薛某隻是說了該說的話兒而已,隻要是個聰明人,都會知道怎麽選擇的?說起來也算不得什麽?”說完對楊崢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兩人落了座,薛暄提茶壺給來人倒了一杯茶湯,輕輕推了過去,道:“下官有一個疑問,不知當問不當問?”
來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湯,道:“薛大人隻管問便是?”
薛暄道:“那薛某就不客氣了,下官是想問一問,張楷、王琳等人明明彈劾了大人,大人非但不報複,反而借我之口讓兩人知難而退,下官著實有些不理解,要說楊大人心胸豁達倒也說得不過去,隻是這事兒透著怪異,迫得下官不得不問?“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楊崢,要說以他今時今日的威望,再捎帶用些手段報複一下張楷,王琳也不無不可,相比兩人對自己的傷害,他縱然做得再過分,也沒人會說什麽,這叫來而不往非禮也,但他非但沒這麽做,反而借用了薛暄之口,讓兩人知難而退,這麽做,並非他心胸豁達,而是從大局著想,誠如薛暄所言,如今天下太平,天下官兒盼望的是朝廷安靜,沒有爭鬥,從而達到君臣和諧的局麵,所以再爭鬥下去,不但與朝事毫無益處,與他也是莫大的負擔,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應付了這邊,那一邊自是少了些精力,他還有許多大事要做,不可能一麵應付這些言官,一麵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那樣以透支的方式來換取做自己想要的局麵,這不是他想要的東西,也不是想去嚐試的,所以才有了今日的這一幕,另一方麵,通過這一次大爭鬥,言官的力量讓他多少有些顧忌,俗話說得好,寧可多一個朋友,不想多一個敵人,縱然做不成朋友,也不想雙方的關係弄得太監,從日後的發展看,言官在朝廷上的分量將會越來越重,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力量更是不容小視,容不得他不這麽做,況且,這麽多雙眼睛,他也不想總讓這些人的目光都盯著自己,他又不是五百年才出一個的清官海瑞,做到毫無道德毛病,他說到底是一個俗人,官場的那點齷齪之事偶一為之還是有的,總不能做個官兒跟防賊一樣,放著言官吧,出於重重顧慮,他決定放下身段,不說與言官和好如初,但起碼彼此不厭惡!
無論是顧慮也好,還是為了日後耳根子清淨也好,楊大人還是決定平息了這件事,從錦衣衛哪兒得知張楷,王琳還有繼續窮追猛打的心思,放心不下,便安排了這一幕,恰好老好人薛暄在上一次的會談之中給楊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又有老好人的名聲,實在是這事兒的不二人選。
“為什麽,薛大人剛才不是說了麽,為了天下太平,為了廟堂之上少些爭鬥,多些和睦,為了能不讓功夫花費在耍嘴皮子上……“說著笑眯眯的看了一眼薛暄道:”這個理由夠不夠大?“
薛暄認真看了他兩眼,忽的哈哈一陣大笑道:“我還從未見過這麽大的理由?”
兩人相視看了一眼,彼此哈哈大笑起來,爽朗的笑聲響徹偌大的薛府。
-->
薛暄一笑,道:“你們的官兒也做了這麽多年,怎麽就看不清楚形式呢,海禁一開,西洋之行勢在必行,西洋之利,你們都是明白人,其中的關鍵想來也不會看不出來,比起永樂年的寶物盡數歸為皇室,皇帝取十分之一用於皇室,又算得了什麽呢,天下豪門、地主、官員都從中獲取自己相應的利益,既然天下人都能獲取西洋之利,親自主持的盛大的航海之旅,為何就不能獲取這份利益呢?所以這十分之一的西洋寶物,除了你們言官抓著不放外,再有就是那些不明事理的百姓會罵上兩句,你再看這天下的官兒,商家、地主,那個會說這個不好。物以利聚,這個道理你們都不明白麽?”
兩人麵色一頓,張楷道:“那就這麽算了麽?”
薛暄嗬嗬一笑道:“不算了,你們還想怎麽樣?”
“繼續彈劾!”張楷咬牙切齒的道。
薛暄搖了搖頭道:“隻怕難,孟夫子說過,天下大勢,逃不過天時地利與人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你們看看,這三樣中你們有哪一樣?”
兩人麵色一黯,若說先前還有天時地利人和的話,那麽在楊崢的“難得糊塗“四字真言下,迅速給破了,還順帶惡心他一把,所以此時說不出的沮喪。
“可就這麽放過姓楊的,我等實在不甘心啊?這廝以西洋之物取信皇帝,非忠臣可為,身為禦史豈能不彈劾,縱然沒有天時地利人和,我們也會繼續下去,直到姓楊的歸隱山林為止?”一旁的王琳大聲道。
張楷道:“不錯,監督百官操守是我們禦史的職責,姓楊的其心不良,我們斷然不能放過……?”
“你們迎難而上的勇氣,薛某佩服萬分!但有一句話兒,不知當說不當說?”薛暄道。
張楷道:“薛大人客氣了,都這個時候了,你還讓我們進入你府邸,對我們進行勸慰,我等又不是瞎子,自是知道誰對我們好,你有什麽話兒就直說了吧?”
“對,直說了吧?”王琳也附和了聲。
薛暄點了點頭道:“那好,我也不客氣,就直說了!”頓了頓又道:“你們再彈劾,隻怕也無濟於事,隻會惹怒皇帝與百官的厭惡,如今天下漸入太平,天下安享太平,無論是皇帝,還是天下官員,莫不會是希望君臣和睦,朝內無爭鬥,你們這麽不依不饒,不但皇帝哪兒討不到好,百官也無人幫襯,最後倒黴的還是你們,再說了姓楊的雖年輕,但為人卻不簡單,從這場大仗你們看出來了吧?“
張楷、王琳雖不想承認,但事實俱在,容不得他們不承認,點了點頭道:“此人狡猾無比,是張某平生僅見?“
薛暄道:“是了,無論是才學,還是武功,此人都是上上之選,朝廷正是用人之際,自不會放棄此人,況且今日皇帝與內閣的態度你們也看到了,有這兩座大靠山,隻要他不犯什麽大逆不道,殺人放火的勾當,基本上是不倒翁,誰沒事去找他的麻煩?再退一萬步說,縱然你們彈劾成功,但你們別忘了,你們是以十分之一的西洋寶物為借口,一旦彈劾楊崢成功,那麽皇家必然會放棄這十分之一的西洋寶物,以當今聖上的性子,還有那些王爺,你覺得他們會輕易的放棄麽?”
張楷搖了搖頭道:“不會!“
一旁的王琳則驚得一身冷汗,先前隻想著彈劾能讓人名垂千古,能出人頭地,能升官加爵,可如此細細盤算下來,名垂千古,出人頭地,升官加爵是毫無指望了,能抱住自己這條小命已算不錯了。
薛暄看了兩人神色,便知道兩人是將自己這番話兒聽進去了,鬆了一口氣,繼續用勸慰的話兒說道:“言官有規諫皇帝、左右言路、彈劾百官、按察地方不假,可也得看清楚形勢,若是連狀況都看不清楚,就亂咬一氣,那與瘋狗有什麽兩樣?我想兩位大人都不想被人說成瘋狗吧?“
“我們當然不想!“張楷,王琳齊聲道。
薛暄見勸慰效果明顯,臉上登時露出了笑意,道:“你們能明白,也不枉我這一番說教了?“
事實上兩人多少也看得出來,就眼前的這局麵,再彈劾下去,也沒什麽好結果,隻是那口氣兒怎麽也咽不下去,才糾結著繼續彈劾,其實內心深處未必真願意這麽做,那些遭受廷杖而青史留名個的官兒果然讓人羨慕,可廷杖的那份罪責也不是人人能受得住的,聽說那姓楊的與錦衣衛關係好得流油,而廷杖的棍子又掌在錦衣衛的手中,他們讓姓楊的不自在,投桃報李,這些錦衣衛還能給他們好果子吃,還不坐實的打,這樣一來與殺了他們有什麽分別。
所以薛暄的一番勸說,可謂是來得恰到好處不說,還給了兩人可以下的台階,嘴裏罵罵咧咧幾句,其實已接受了眼前的局麵,不再堅持彈劾,十分之一的寶物,既是天下人都願意給,他們何苦去得罪皇帝,得罪皇室呢,苦了自己呢?
至此,這場耗時一個多月,堪稱大明建國六十載聲勢最浩大的一場爭鬥算是徹底回歸了平靜,望著兩人立即去的背影,薛暄才算是暗暗鬆了一口氣,對著左側的屏風裏道:“他們都走了?“
聲音剛落,左側的屏風微動,跟著走出一個人來,那人劍眉星目,笑容如花,一係寬大的儒袍落在他身上恰到好處,遠遠望去,宛如那個王孫家中的翩翩佳公子,說不出的豐神俊朗。
來人衝著薛暄抱了抱拳道:“楊某在此多謝了?“
薛暄微微一笑道:“楊大人客氣了,薛某隻是說了該說的話兒而已,隻要是個聰明人,都會知道怎麽選擇的?說起來也算不得什麽?”說完對楊崢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兩人落了座,薛暄提茶壺給來人倒了一杯茶湯,輕輕推了過去,道:“下官有一個疑問,不知當問不當問?”
來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湯,道:“薛大人隻管問便是?”
薛暄道:“那薛某就不客氣了,下官是想問一問,張楷、王琳等人明明彈劾了大人,大人非但不報複,反而借我之口讓兩人知難而退,下官著實有些不理解,要說楊大人心胸豁達倒也說得不過去,隻是這事兒透著怪異,迫得下官不得不問?“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楊崢,要說以他今時今日的威望,再捎帶用些手段報複一下張楷,王琳也不無不可,相比兩人對自己的傷害,他縱然做得再過分,也沒人會說什麽,這叫來而不往非禮也,但他非但沒這麽做,反而借用了薛暄之口,讓兩人知難而退,這麽做,並非他心胸豁達,而是從大局著想,誠如薛暄所言,如今天下太平,天下官兒盼望的是朝廷安靜,沒有爭鬥,從而達到君臣和諧的局麵,所以再爭鬥下去,不但與朝事毫無益處,與他也是莫大的負擔,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應付了這邊,那一邊自是少了些精力,他還有許多大事要做,不可能一麵應付這些言官,一麵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那樣以透支的方式來換取做自己想要的局麵,這不是他想要的東西,也不是想去嚐試的,所以才有了今日的這一幕,另一方麵,通過這一次大爭鬥,言官的力量讓他多少有些顧忌,俗話說得好,寧可多一個朋友,不想多一個敵人,縱然做不成朋友,也不想雙方的關係弄得太監,從日後的發展看,言官在朝廷上的分量將會越來越重,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力量更是不容小視,容不得他不這麽做,況且,這麽多雙眼睛,他也不想總讓這些人的目光都盯著自己,他又不是五百年才出一個的清官海瑞,做到毫無道德毛病,他說到底是一個俗人,官場的那點齷齪之事偶一為之還是有的,總不能做個官兒跟防賊一樣,放著言官吧,出於重重顧慮,他決定放下身段,不說與言官和好如初,但起碼彼此不厭惡!
無論是顧慮也好,還是為了日後耳根子清淨也好,楊大人還是決定平息了這件事,從錦衣衛哪兒得知張楷,王琳還有繼續窮追猛打的心思,放心不下,便安排了這一幕,恰好老好人薛暄在上一次的會談之中給楊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又有老好人的名聲,實在是這事兒的不二人選。
“為什麽,薛大人剛才不是說了麽,為了天下太平,為了廟堂之上少些爭鬥,多些和睦,為了能不讓功夫花費在耍嘴皮子上……“說著笑眯眯的看了一眼薛暄道:”這個理由夠不夠大?“
薛暄認真看了他兩眼,忽的哈哈一陣大笑道:“我還從未見過這麽大的理由?”
兩人相視看了一眼,彼此哈哈大笑起來,爽朗的笑聲響徹偌大的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