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這件大事再任由其發展,難免會釀成大亂,一旦亂子出來了,收取商業稅不管有錯沒錯,這名聲就定了,名聲已定,後果就嚴重了,那些豪門地主,文武百官、富賈閑人,王侯公孫本身對這事兒就十分的不滿,礙於皇帝的威嚴,才不敢言語,但凡事情脫出朝廷的控製亂了起來,這些人絕對是本著火上加油已形成牆倒眾人推的局麵,到了這個時候皇帝就算再信任你,為了平複江南,鞏固江山,也隻能犧牲你了,看明白了這一點,況鍾可急躁得厲害,幾乎快將巡撫衙門的門檻踏破了,可楊大人就是風雨不動安如山,氣得況大人差點沒一口氣沒踹上來。
事情發展到了第八日,蘇州形成了一麵倒的討伐,若非忌憚門前的錦衣衛,早就衝入了巡撫衙門,將穩坐泰山的楊大人打成了肉餅,可錦衣衛能讓他忌憚一日兩日,日子一長,再大威脅隨著自己聲勢的壯大也漸漸弱了下去,這兩日商人的表現尤其明顯,幾個大膽的商人開始敢於與錦衣衛叫板了,依著往日的性子,錦衣衛自是不怕這幫手無縛雞之力的商賈,可今日不同往日,不說錦衣衛的聲勢不如往日,就說眼前的這局麵,他們也不好拿出錦衣衛的氣魄來,一個不慎,局麵隻怕因此而發,他們可以不畏懼商人,但不能不畏懼局麵,看明白這一點,對於有意找茬的商家,錦衣衛破天荒的退了一步。
可此時局麵猶如戰場,狹路相逢勇者勝,敵進我退並不實用,你退氣勢就弱了,對方的懼怕也就少了,所以今日一早敢於挑釁錦衣衛的商人越來越多,甚至有些人開始醞釀廝殺。
錦衣衛雖能忍,可再這樣下去,也有忍不下去的一日,身為頭領高航擔心不已,三令五申不可輕舉妄動後,便一頭紮進了巡撫衙門的簽押房。
此時簽押房並非高航一人,幾乎蘇州大小官員都來了,他們都在等待楊大人的行動,經過迫使富戶大戶退田、平衡米價、改革市舶司,疏通吳淞江,楊大人都展現的過人的手段,而這種在一樁樁大事中所展現的過人手段,給了諸位官兒無比的信任,他們相信眼前的局麵雖壞,可楊大人還沒出手,隻要他站出來,局麵再壞也有解決的法子,大戶富戶反抗不可謂不激烈,可結果如何,該退的田,還不是退了,米價高得離譜,蘇州幾乎快釀成了大亂,可一招圍魏救趙便化險為夷,吳淞江、市舶司改革哪一個沒有反對,哪一個沒有鬧騰,可在楊大人層出不窮的手段下,那一次都悄無聲息的平息了,這一次雖嚴重點,但他們相信隻要楊大人出手,鬧得再大點都不是問題。
這種強大的信任,使得在這種局麵下,簽押房裏氣氛並不是那麽緊張,大大小小的官兒竟還有說有笑,吳江縣令甚至還說了幾件趣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不止,渾不將門外鬧騰看在眼裏。
一番嬉笑後,眾人將目光看向了況鍾,由先前商議的結果,今日這事兒由他詢問。對這個提議況鍾沒什麽意見,所以不等眾人目光全部看來,便站了起來,衝著楊崢行了一禮道:“卑職敢問大人,蘇州商人鬧事,不知大人可有應對之法,再陶騰下去,隻怕要出大事了?”
眾人跟著點了點頭,吳江縣令這幾日吃虧最大,對這事兒心有餘悸,這時附和道:“是啊,我看這些商人是鐵了心了,再不想法子製止,怕是要出大亂子了?”
兩人話音一落,簽押房便變得十分寧靜,眾人的目光齊刷刷的看向了楊崢。
楊崢麵上掛著還是那個招牌式的微笑,神色淡然,兩道劍眉之下漆黑的眸子緩緩從眾人的臉上掃過,良久才聽得他輕聲道:“以諸位看,該如何是好?”
眾人本等著楊崢拿出一個完美的法子出來,等了半響卻等來了淡淡的一句,不免有些失望。
一陣沉默後,況鍾道:“事情很明白,有人借一文錢掌櫃範崇之死做了文章,利用蘇州大小商人對朝廷這次征收商業稅的不滿,煽動了他們出來鬧事?”
“不錯,我們錦衣衛這幾日也沒閑著,打探到這一切都是沈家從中搞的鬼?”高航大聲道。
楊崢嗯了聲,道:“這也是說,商人對商業稅感到不滿意?”
眾人楞了一下,顯然沒想到楊大人會說出這種沒水準的話來,吳江縣令是個直爽人,等了半日也看到楊崢拿出一個主意來,不免有些急躁,這會兒也顧不得楊崢會不會高興,站起來抱拳道:“大人,自古商人重利輕別離,朝廷征收商業稅,他們的利益就少,心裏有不滿在所難免,隻是事情已到了這局麵,我等還是想法子解決才好,若任由他們這般鬧騰下來,遲早會出大亂子的?”
其餘眾人點頭附和。
楊崢頷了頷首道:“吳大人所言極是,商人重利輕別離,也就是說朝廷征收商業稅讓他們利益受到了損失,所以他們才有意見,所以他們才要鬧騰,是不是這個道理?”
“可以這樣說?”況鍾道。
門外的動靜越來越大,隱隱可聽到商人辱罵鬧騰的聲響,幾個膽小的官員時時側目看上一眼,每看一次眼裏的擔憂便重了幾分。
楊崢仿佛沒聽到也沒看到,目光淡淡的看著眾人,語氣一如既往的淡雅:“商人因利益少了才鬧騰,那你們說若是朝廷給足了他們利益,他們還會鬧騰麽?”
吳縣令道:“他們又不是傻子,朝廷若真給足了他們好處,他們還鬧騰什麽勁兒?”
“是啊,自古大亂都是利益不均才鬧騰起來,陳勝吳廣起義是因秦二世是個昏庸而殘暴的皇帝。在他的統治下,老百姓的徭役賦稅負擔更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廣大勞動人民在饑餓與死亡線上掙紮,才走上起義的道路,綠林起義是因王莽複古“改製”,煩苛的法令,繁重的徭役、賦稅,加上連年水旱蝗災,官吏橫征暴斂,使民眾無以為生,不得不走上不歸路。試想一下,若不是昏君治國無道,剝奪了百姓生存的利益,而是安居樂意,人人有飯吃,人人有地耕種,他們未必走上這條路?”鬆江縣令總結性的道。
楊崢嗯了聲,道:“言之有理!”說完,目光緩緩掃過眾人的臉,一字一字的道:“諸位大人你們給本官說說看,若是朝廷給了商人商籍較之收取商業稅相比,那個利益更大?”
“靜?”
“絕對的靜?”
數十雙目光死死地看著楊崢,無人說話,無人詢問,就那麽看著。
並非他們不想問,不想說話,而是楊崢這一番話太過匪夷所思,一時讓他們忘記了去問,去說。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對商人可謂沒有半分的好感,登基之初,便告知群臣:人皆言農桑衣食之本,然棄本逐末,鮮有救其弊者。先王之世,野無不耕之民,室無不蠶之女,水旱無虞,饑寒不至。自什一之途開,奇巧之技作,而後農桑之業廢。一農執耒而百家待食,一女事織而百夫待之,欲人無貧,得乎?朕思足食在於禁末作。”把商業視為農業發展的嚴重障礙。抑商之意溢於言表,對於商人種種限製也十分明確,農民之家許穿綢紗絹布,商賈之家止許穿絹布。如農民之家,但有一人為商賈者,亦不許穿綢紗。在戶籍上商人更是沒任何出頭的機會,洪武爺規定,“凡戶三等:曰民,曰軍,曰匠。民有儒,有醫,有陰陽。軍有校尉,有力士,弓、鋪兵。匠有廚役、裁縫、馬船之類。瀕海有鹽灶。寺有僧,觀有道士。畢以其業著,這其中就沒有商人什麽事,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末,還沒屬於他們的戶口,沒了戶口,損失的不僅僅是一個生意那麽簡單,還有各種權利,尊嚴,本朝商人地位雖有所提高,但說到底還是末位,但凡那個官員與商人結了親家,那這個官員列祖列宗都將蒙羞,門風敗壞被人恥笑,所以官員是不屑與商人來往的,即便是勉強交往也是帶著歧視的,縱然有官員的親屬行商,都會辱沒此官員的門風和品行,成為天下人的詬病。所以,在本朝做官員的,不但自己不經商,若有親屬經商的,便不會與此親屬來往,隻為了保全名節,別看百姓日子比商人困苦,可在地位優勢上,他們比起商人可要高多了,即便是窮苦的農民都瞧不起商人,因為農民的地位遠遠高於商人,商人的地位幾乎排在娼妓的後麵,這種心裏上的優勢,不得不說是對商人的一種巨大的打擊。
其次,在科舉上,本朝雖說隻規定‘chang、優、隸、卒’及其子孫,概不準入考、捐監。但不管哪一級考試,應試者都必須填報體現本人和家庭身份的所謂原籍。
事情發展到了第八日,蘇州形成了一麵倒的討伐,若非忌憚門前的錦衣衛,早就衝入了巡撫衙門,將穩坐泰山的楊大人打成了肉餅,可錦衣衛能讓他忌憚一日兩日,日子一長,再大威脅隨著自己聲勢的壯大也漸漸弱了下去,這兩日商人的表現尤其明顯,幾個大膽的商人開始敢於與錦衣衛叫板了,依著往日的性子,錦衣衛自是不怕這幫手無縛雞之力的商賈,可今日不同往日,不說錦衣衛的聲勢不如往日,就說眼前的這局麵,他們也不好拿出錦衣衛的氣魄來,一個不慎,局麵隻怕因此而發,他們可以不畏懼商人,但不能不畏懼局麵,看明白這一點,對於有意找茬的商家,錦衣衛破天荒的退了一步。
可此時局麵猶如戰場,狹路相逢勇者勝,敵進我退並不實用,你退氣勢就弱了,對方的懼怕也就少了,所以今日一早敢於挑釁錦衣衛的商人越來越多,甚至有些人開始醞釀廝殺。
錦衣衛雖能忍,可再這樣下去,也有忍不下去的一日,身為頭領高航擔心不已,三令五申不可輕舉妄動後,便一頭紮進了巡撫衙門的簽押房。
此時簽押房並非高航一人,幾乎蘇州大小官員都來了,他們都在等待楊大人的行動,經過迫使富戶大戶退田、平衡米價、改革市舶司,疏通吳淞江,楊大人都展現的過人的手段,而這種在一樁樁大事中所展現的過人手段,給了諸位官兒無比的信任,他們相信眼前的局麵雖壞,可楊大人還沒出手,隻要他站出來,局麵再壞也有解決的法子,大戶富戶反抗不可謂不激烈,可結果如何,該退的田,還不是退了,米價高得離譜,蘇州幾乎快釀成了大亂,可一招圍魏救趙便化險為夷,吳淞江、市舶司改革哪一個沒有反對,哪一個沒有鬧騰,可在楊大人層出不窮的手段下,那一次都悄無聲息的平息了,這一次雖嚴重點,但他們相信隻要楊大人出手,鬧得再大點都不是問題。
這種強大的信任,使得在這種局麵下,簽押房裏氣氛並不是那麽緊張,大大小小的官兒竟還有說有笑,吳江縣令甚至還說了幾件趣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不止,渾不將門外鬧騰看在眼裏。
一番嬉笑後,眾人將目光看向了況鍾,由先前商議的結果,今日這事兒由他詢問。對這個提議況鍾沒什麽意見,所以不等眾人目光全部看來,便站了起來,衝著楊崢行了一禮道:“卑職敢問大人,蘇州商人鬧事,不知大人可有應對之法,再陶騰下去,隻怕要出大事了?”
眾人跟著點了點頭,吳江縣令這幾日吃虧最大,對這事兒心有餘悸,這時附和道:“是啊,我看這些商人是鐵了心了,再不想法子製止,怕是要出大亂子了?”
兩人話音一落,簽押房便變得十分寧靜,眾人的目光齊刷刷的看向了楊崢。
楊崢麵上掛著還是那個招牌式的微笑,神色淡然,兩道劍眉之下漆黑的眸子緩緩從眾人的臉上掃過,良久才聽得他輕聲道:“以諸位看,該如何是好?”
眾人本等著楊崢拿出一個完美的法子出來,等了半響卻等來了淡淡的一句,不免有些失望。
一陣沉默後,況鍾道:“事情很明白,有人借一文錢掌櫃範崇之死做了文章,利用蘇州大小商人對朝廷這次征收商業稅的不滿,煽動了他們出來鬧事?”
“不錯,我們錦衣衛這幾日也沒閑著,打探到這一切都是沈家從中搞的鬼?”高航大聲道。
楊崢嗯了聲,道:“這也是說,商人對商業稅感到不滿意?”
眾人楞了一下,顯然沒想到楊大人會說出這種沒水準的話來,吳江縣令是個直爽人,等了半日也看到楊崢拿出一個主意來,不免有些急躁,這會兒也顧不得楊崢會不會高興,站起來抱拳道:“大人,自古商人重利輕別離,朝廷征收商業稅,他們的利益就少,心裏有不滿在所難免,隻是事情已到了這局麵,我等還是想法子解決才好,若任由他們這般鬧騰下來,遲早會出大亂子的?”
其餘眾人點頭附和。
楊崢頷了頷首道:“吳大人所言極是,商人重利輕別離,也就是說朝廷征收商業稅讓他們利益受到了損失,所以他們才有意見,所以他們才要鬧騰,是不是這個道理?”
“可以這樣說?”況鍾道。
門外的動靜越來越大,隱隱可聽到商人辱罵鬧騰的聲響,幾個膽小的官員時時側目看上一眼,每看一次眼裏的擔憂便重了幾分。
楊崢仿佛沒聽到也沒看到,目光淡淡的看著眾人,語氣一如既往的淡雅:“商人因利益少了才鬧騰,那你們說若是朝廷給足了他們利益,他們還會鬧騰麽?”
吳縣令道:“他們又不是傻子,朝廷若真給足了他們好處,他們還鬧騰什麽勁兒?”
“是啊,自古大亂都是利益不均才鬧騰起來,陳勝吳廣起義是因秦二世是個昏庸而殘暴的皇帝。在他的統治下,老百姓的徭役賦稅負擔更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廣大勞動人民在饑餓與死亡線上掙紮,才走上起義的道路,綠林起義是因王莽複古“改製”,煩苛的法令,繁重的徭役、賦稅,加上連年水旱蝗災,官吏橫征暴斂,使民眾無以為生,不得不走上不歸路。試想一下,若不是昏君治國無道,剝奪了百姓生存的利益,而是安居樂意,人人有飯吃,人人有地耕種,他們未必走上這條路?”鬆江縣令總結性的道。
楊崢嗯了聲,道:“言之有理!”說完,目光緩緩掃過眾人的臉,一字一字的道:“諸位大人你們給本官說說看,若是朝廷給了商人商籍較之收取商業稅相比,那個利益更大?”
“靜?”
“絕對的靜?”
數十雙目光死死地看著楊崢,無人說話,無人詢問,就那麽看著。
並非他們不想問,不想說話,而是楊崢這一番話太過匪夷所思,一時讓他們忘記了去問,去說。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對商人可謂沒有半分的好感,登基之初,便告知群臣:人皆言農桑衣食之本,然棄本逐末,鮮有救其弊者。先王之世,野無不耕之民,室無不蠶之女,水旱無虞,饑寒不至。自什一之途開,奇巧之技作,而後農桑之業廢。一農執耒而百家待食,一女事織而百夫待之,欲人無貧,得乎?朕思足食在於禁末作。”把商業視為農業發展的嚴重障礙。抑商之意溢於言表,對於商人種種限製也十分明確,農民之家許穿綢紗絹布,商賈之家止許穿絹布。如農民之家,但有一人為商賈者,亦不許穿綢紗。在戶籍上商人更是沒任何出頭的機會,洪武爺規定,“凡戶三等:曰民,曰軍,曰匠。民有儒,有醫,有陰陽。軍有校尉,有力士,弓、鋪兵。匠有廚役、裁縫、馬船之類。瀕海有鹽灶。寺有僧,觀有道士。畢以其業著,這其中就沒有商人什麽事,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末,還沒屬於他們的戶口,沒了戶口,損失的不僅僅是一個生意那麽簡單,還有各種權利,尊嚴,本朝商人地位雖有所提高,但說到底還是末位,但凡那個官員與商人結了親家,那這個官員列祖列宗都將蒙羞,門風敗壞被人恥笑,所以官員是不屑與商人來往的,即便是勉強交往也是帶著歧視的,縱然有官員的親屬行商,都會辱沒此官員的門風和品行,成為天下人的詬病。所以,在本朝做官員的,不但自己不經商,若有親屬經商的,便不會與此親屬來往,隻為了保全名節,別看百姓日子比商人困苦,可在地位優勢上,他們比起商人可要高多了,即便是窮苦的農民都瞧不起商人,因為農民的地位遠遠高於商人,商人的地位幾乎排在娼妓的後麵,這種心裏上的優勢,不得不說是對商人的一種巨大的打擊。
其次,在科舉上,本朝雖說隻規定‘chang、優、隸、卒’及其子孫,概不準入考、捐監。但不管哪一級考試,應試者都必須填報體現本人和家庭身份的所謂原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