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崢頷了頷首,沈家雖是蘇州第一家,但做的都是茶葉、綾羅綢緞、上等的瓷器買賣,這些買賣多半都是大主顧,蘇州的有錢人去的,尋常百姓既不回去看,也不會去買,合並的小商雖又不少是做這行當的買賣,可無論是規模,還是質量都難以與沈家相比,那些有錢人並不買賬,所以經過幾日的商討,沈老爺子決定去南京看一看,一來,南京自大明開國,便是天下第一城,匯集四方商賈,小買賣也好做些,再者南京雖不遠,但做買賣終究不如蘇州方便,沈老爺子也想借這次的機會,把南京的商業帶回蘇州城,所以早在幾日前就派人去南京準備了,那邊返回的消息是今日一早去南京相商,沈老爺子也沒在意,今日一早給家人交代了一番後,便帶著幾個仆人,以及幾個跟著去看看的小商便從府邸出發了,誰知剛出了們,便衝進來一幫身穿官府服飾的侍衛,攔住他們把他們給抓走了。
楊崢看了看天,門外陽光普照,看得出今日是個不錯的天氣,深秋的蘇州城還有這樣的好天氣,並不多見,但楊崢並沒有多看,他在思索,從沈家在蘇州一貫的表現,不難看出他在蘇州的目的並不純良,糧食危機他操縱糧價,商業稅他煽動小商小販鬧事,此時被抓難免讓他不相信這又一次是個大坑,所以顯得有些猶豫。
那衙役見他在沉吟,也不敢說話,站在一旁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楊崢沉吟了許久,才緩緩問道:“抓沈老爺子的人是什麽,沈家可知道?”
那衙役道:“沈公子那些人不是蘇州衙門的人,看服飾聽口音,好像是南京方麵的人?”
“南京?”楊崢眼角的肌肉顫抖了幾下。
從他來蘇州第一日,南京的影子一直都在,對於南京他一點都不曾放鬆,錦衣衛一大半的功夫,都在關注南京方麵的動靜,如此看來,這裏麵的坑可能性更大,讓他生出不理會的念頭。
可多年的經驗告訴他,這事兒可不是單單不理會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人家處心積慮,擺明了是衝著自己來的,沈老爺子的身後固然有南京的銀子,就是沈老爺子本人也有給南京辦事的傾向,但依眼前的局勢看,沈老爺子剛剛做了紅頂商,若說是徹底為南京辦事,必會聯絡手中所有的小商,在蘇州折騰,斷然不會將戰火放在了南京去,而且從沈老爺子的態度看,他顯然是想將昔日的買賣放回蘇州,這個舉動看似不起眼,但也說明了一個問題,一個老人,若不是把蘇州當做家,是斷然不會收回各地的買賣,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沈老爺子有落葉蘇州的念頭,那麽他就不會做出不利於自己的名頭的事情,要知道在蘇州光靠實力未必能當好一個紅頂商,還靠人望,這一次公選足以說明了這一切,因此他可以斷定,這一次沈老爺子帶領小商去南京發展壯大蘇州商業一大半是真的,其次,南京的人來這裏抓人,這也可以說明,對方並不想沈老爺子去往南京,這其中也許是雙方早已有了矛盾,才讓南京方麵做出了如此過激的舉動,他奇怪的是南京哪位尊佛,為何如此光明正大的抓了沈老爺子,罪名是什麽,此番用意是什麽呢?
這個問題再一次讓他陷入了沉思。
門外,早上的朝陽透過雲層,將自己最燦爛,最奪目的光彩全照射了出來,似是在向世人展示其最動人,最耀眼的美麗,那如露珠般動人,卻又實實在在的光芒,就如同一朵剛剛升起的鮮花,刹那間光彩奪目,動人無比,柔和的陽光落在了楊崢的臉上,淡淡的光暈中,那張臉慢慢地變得剛毅起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才聽得長歎了聲,道:“沈家可知道這抓到了哪兒去了?”
那衙役道:“在蘇州鎮守太監劉寧的府上?”
楊崢一愣,自言自語的道:“怎麽在他的府邸?”
明朝開國者朱元璋雖在開國之初,便定下了許多規矩,其中有不可更改的,如依朱元璋所說,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並不曾設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以後子孫做皇帝時,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淩遲,全家處死。縱觀明朝始末,這個規矩並沒有破,但其他許多規矩卻破了不少,其中以太監破壞的最嚴重。
朱元璋死後,建文帝繼承皇位,這位羸弱的皇帝,根本壓製不住自己的各位叔叔,因處理不當,終造成了靖難之役,丟了皇帝的寶座。
朱棣從侄兒手中搶過皇位,皇位算是來路不正,在那個道統為尊的時代,這是致命的,所以在登基之初,許多官員采取了不合作的態度,甚至潛往各地進行各種方式的對抗,建文帝也下落不明。這些隱患讓朱棣寢食難安,為此他不惜一次又一次豎起了手中的屠刀,先後製造了滅十族、瓜州蔓、前後殺掉舊臣及其親朋、宮女不下六千人,可屠刀豎得再多,不滿的人也越來越多,加上朱棣殺的各地有功將領不少,使得朝廷出現無將領可用的局麵,北方的蒙古殘餘勢力的迅速複蘇,整個北部邊防顯得過於空虛。淇國公丘福奉命征討蒙古,結果全軍覆沒,隨成祖起兵的重要將領幾乎陣亡過半,再這樣的局麵下,朱棣便設置了鎮守中官製,這個目的是派遣軍事將領往各地鎮守,以求穩定內地,防禦外患。
期初,派遣的多是建文帝的舊臣,許多還是文人,建文四年九、十月間,最先派出的幾位鎮守總兵為例,何福曾與盛庸、平安會兵伐燕,戰於淮北;顧成從耿炳文禦燕師,戰於真定;韓觀也奉命練兵德州,抗禦燕師;雖然歸降後受到優禮,分別鎮守寧夏、貴州、廣西,但畢竟往事耿耿,朱棣對他們也不可能完全放心。但這種不放心並非一般的君主對將領的猜忌,而是在特定條件下的自然心態。中官隨何福等出鎮,說是因為“爭功不已”,實是掩人耳目,他們負有監視總兵的特殊使命。即使象宋琥,既是靖難勳臣,又是成祖女婿,也仍遣中官察其行為,中官說到底就是一種變相的監視,但文官武將多有自己的準則,而且許多都是建文帝舊臣,並沒有達到朱棣的目的,且用起來並不順手,所以在朱棣後期,中官製從文臣漸漸演變為了太監。
期初,礙於朱元璋定下的太監不可幹政的鐵律,朱棣並不敢明目張膽的,派遣的太監也多是臨時性差遣,且往往負有特殊使命,事畢即還。如永樂三年六月命鄭和役卒二萬七千餘人出海、遣山壽等領騎出雲州;又如永樂六年正月遣王安往別失八裏探尋本雅失裏的去向,永樂八年十二月命馬靖巡視甘肅等即是。隨著一些“出鎮”中官如王彥、王安等的久駐一地,但凡事開了頭,在想製止就不容易了,況且這些太監比起文官武將沒底線,往往為了取悅皇帝,探查的消息作用更大,漸漸讓皇帝對他們越發信任,隨著永樂後期,江山的鞏固,皇權得以升華,中官的出鎮也由臨時性差遣逐漸演變為正式任命,即在各地正式設置“鎮守中官”(或稱“鎮守內臣”)。鄭和由領兵使番到守備南京,王安由往別失八裏到鎮守甘肅,嫣然是一方諸侯了。
宣宗登基之初,這項製度非但沒有廢除,反而得到繼續發揚壯大,洪熙元年七月,剛剛登基不足一月的宣宗,便命中官雲仙往雲南鎮守,論之曰:“朕初即位,慮遠方軍民或有未安。爾內臣,朝夕侍左右者,當副委托,務令軍民安生樂業。凡所行事,必與總兵官黔國公及三司計議施行,仍具奏聞。遇有警備,則相機調遣,毋擅權自用及肆貪虐。蓋爾輩出外,鮮有不恃寵驕傲者。若稍違朕者,治以重法,必不爾貸。”自此開始在各省普遍設置鎮守中官,凡有鎮守總兵官處,均設鎮守太監(或少監),有分守參將處,設分守少監(或監丞),有武職守備處,亦設中官守備,一般是監丞、奉禦、內使等,形成了鎮守武臣和鎮守中官兩套完整的係統。各城堡關隘,又多設監槍內官,專護火器,武職軍官對此不得染指。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僅在宣德至景泰的三十年裏,諸邊設鎮守中官的就有甘肅、寧夏、大同、宣府、延綏、蘇州、遼東、萬全、獨石、懷來、密雲、永寧、蔚州及紫荊關、雁門關、居庸關等三十餘處。
楊崢看了看天,門外陽光普照,看得出今日是個不錯的天氣,深秋的蘇州城還有這樣的好天氣,並不多見,但楊崢並沒有多看,他在思索,從沈家在蘇州一貫的表現,不難看出他在蘇州的目的並不純良,糧食危機他操縱糧價,商業稅他煽動小商小販鬧事,此時被抓難免讓他不相信這又一次是個大坑,所以顯得有些猶豫。
那衙役見他在沉吟,也不敢說話,站在一旁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楊崢沉吟了許久,才緩緩問道:“抓沈老爺子的人是什麽,沈家可知道?”
那衙役道:“沈公子那些人不是蘇州衙門的人,看服飾聽口音,好像是南京方麵的人?”
“南京?”楊崢眼角的肌肉顫抖了幾下。
從他來蘇州第一日,南京的影子一直都在,對於南京他一點都不曾放鬆,錦衣衛一大半的功夫,都在關注南京方麵的動靜,如此看來,這裏麵的坑可能性更大,讓他生出不理會的念頭。
可多年的經驗告訴他,這事兒可不是單單不理會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人家處心積慮,擺明了是衝著自己來的,沈老爺子的身後固然有南京的銀子,就是沈老爺子本人也有給南京辦事的傾向,但依眼前的局勢看,沈老爺子剛剛做了紅頂商,若說是徹底為南京辦事,必會聯絡手中所有的小商,在蘇州折騰,斷然不會將戰火放在了南京去,而且從沈老爺子的態度看,他顯然是想將昔日的買賣放回蘇州,這個舉動看似不起眼,但也說明了一個問題,一個老人,若不是把蘇州當做家,是斷然不會收回各地的買賣,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沈老爺子有落葉蘇州的念頭,那麽他就不會做出不利於自己的名頭的事情,要知道在蘇州光靠實力未必能當好一個紅頂商,還靠人望,這一次公選足以說明了這一切,因此他可以斷定,這一次沈老爺子帶領小商去南京發展壯大蘇州商業一大半是真的,其次,南京的人來這裏抓人,這也可以說明,對方並不想沈老爺子去往南京,這其中也許是雙方早已有了矛盾,才讓南京方麵做出了如此過激的舉動,他奇怪的是南京哪位尊佛,為何如此光明正大的抓了沈老爺子,罪名是什麽,此番用意是什麽呢?
這個問題再一次讓他陷入了沉思。
門外,早上的朝陽透過雲層,將自己最燦爛,最奪目的光彩全照射了出來,似是在向世人展示其最動人,最耀眼的美麗,那如露珠般動人,卻又實實在在的光芒,就如同一朵剛剛升起的鮮花,刹那間光彩奪目,動人無比,柔和的陽光落在了楊崢的臉上,淡淡的光暈中,那張臉慢慢地變得剛毅起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才聽得長歎了聲,道:“沈家可知道這抓到了哪兒去了?”
那衙役道:“在蘇州鎮守太監劉寧的府上?”
楊崢一愣,自言自語的道:“怎麽在他的府邸?”
明朝開國者朱元璋雖在開國之初,便定下了許多規矩,其中有不可更改的,如依朱元璋所說,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並不曾設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以後子孫做皇帝時,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淩遲,全家處死。縱觀明朝始末,這個規矩並沒有破,但其他許多規矩卻破了不少,其中以太監破壞的最嚴重。
朱元璋死後,建文帝繼承皇位,這位羸弱的皇帝,根本壓製不住自己的各位叔叔,因處理不當,終造成了靖難之役,丟了皇帝的寶座。
朱棣從侄兒手中搶過皇位,皇位算是來路不正,在那個道統為尊的時代,這是致命的,所以在登基之初,許多官員采取了不合作的態度,甚至潛往各地進行各種方式的對抗,建文帝也下落不明。這些隱患讓朱棣寢食難安,為此他不惜一次又一次豎起了手中的屠刀,先後製造了滅十族、瓜州蔓、前後殺掉舊臣及其親朋、宮女不下六千人,可屠刀豎得再多,不滿的人也越來越多,加上朱棣殺的各地有功將領不少,使得朝廷出現無將領可用的局麵,北方的蒙古殘餘勢力的迅速複蘇,整個北部邊防顯得過於空虛。淇國公丘福奉命征討蒙古,結果全軍覆沒,隨成祖起兵的重要將領幾乎陣亡過半,再這樣的局麵下,朱棣便設置了鎮守中官製,這個目的是派遣軍事將領往各地鎮守,以求穩定內地,防禦外患。
期初,派遣的多是建文帝的舊臣,許多還是文人,建文四年九、十月間,最先派出的幾位鎮守總兵為例,何福曾與盛庸、平安會兵伐燕,戰於淮北;顧成從耿炳文禦燕師,戰於真定;韓觀也奉命練兵德州,抗禦燕師;雖然歸降後受到優禮,分別鎮守寧夏、貴州、廣西,但畢竟往事耿耿,朱棣對他們也不可能完全放心。但這種不放心並非一般的君主對將領的猜忌,而是在特定條件下的自然心態。中官隨何福等出鎮,說是因為“爭功不已”,實是掩人耳目,他們負有監視總兵的特殊使命。即使象宋琥,既是靖難勳臣,又是成祖女婿,也仍遣中官察其行為,中官說到底就是一種變相的監視,但文官武將多有自己的準則,而且許多都是建文帝舊臣,並沒有達到朱棣的目的,且用起來並不順手,所以在朱棣後期,中官製從文臣漸漸演變為了太監。
期初,礙於朱元璋定下的太監不可幹政的鐵律,朱棣並不敢明目張膽的,派遣的太監也多是臨時性差遣,且往往負有特殊使命,事畢即還。如永樂三年六月命鄭和役卒二萬七千餘人出海、遣山壽等領騎出雲州;又如永樂六年正月遣王安往別失八裏探尋本雅失裏的去向,永樂八年十二月命馬靖巡視甘肅等即是。隨著一些“出鎮”中官如王彥、王安等的久駐一地,但凡事開了頭,在想製止就不容易了,況且這些太監比起文官武將沒底線,往往為了取悅皇帝,探查的消息作用更大,漸漸讓皇帝對他們越發信任,隨著永樂後期,江山的鞏固,皇權得以升華,中官的出鎮也由臨時性差遣逐漸演變為正式任命,即在各地正式設置“鎮守中官”(或稱“鎮守內臣”)。鄭和由領兵使番到守備南京,王安由往別失八裏到鎮守甘肅,嫣然是一方諸侯了。
宣宗登基之初,這項製度非但沒有廢除,反而得到繼續發揚壯大,洪熙元年七月,剛剛登基不足一月的宣宗,便命中官雲仙往雲南鎮守,論之曰:“朕初即位,慮遠方軍民或有未安。爾內臣,朝夕侍左右者,當副委托,務令軍民安生樂業。凡所行事,必與總兵官黔國公及三司計議施行,仍具奏聞。遇有警備,則相機調遣,毋擅權自用及肆貪虐。蓋爾輩出外,鮮有不恃寵驕傲者。若稍違朕者,治以重法,必不爾貸。”自此開始在各省普遍設置鎮守中官,凡有鎮守總兵官處,均設鎮守太監(或少監),有分守參將處,設分守少監(或監丞),有武職守備處,亦設中官守備,一般是監丞、奉禦、內使等,形成了鎮守武臣和鎮守中官兩套完整的係統。各城堡關隘,又多設監槍內官,專護火器,武職軍官對此不得染指。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僅在宣德至景泰的三十年裏,諸邊設鎮守中官的就有甘肅、寧夏、大同、宣府、延綏、蘇州、遼東、萬全、獨石、懷來、密雲、永寧、蔚州及紫荊關、雁門關、居庸關等三十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