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宣德七年到宣德八年,商業店鋪足足增加了三千多家,市舶司的賦稅也比去年多了八十萬兩,也就是說,今年的賦稅光是江南就能突破六百萬兩,這個數目足以讓他的戶部尚書錦上添花,這還不算,隨著西洋之行的順利出行,大明開海禁的消息早已通過鄭和的寶船傳遞了西洋諸國,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裏、暹羅、榜葛剌等西洋諸國的商人已頻繁往來大明,他們帶著貨物從大明購買他們需要的青花瓷器、青瓷盤碗、麝香、燒珠、樟腦、橘子、茶葉、漆器、雨傘、金、銀、鐵鼎、銅錢、湖絲、綢緞、絲錦、鐵製農具以及金屬製品等,大明的絲綢、瓷器等深受他們的歡迎,短短兩年的功夫,與西洋諸國的貿易數額竟是永樂年六次西洋之行的總和,因朝廷罷黜朝貢,興市舶司,西洋所帶來的商業好處竟有四百萬之多,算上北方增長的四百萬,雲貴等地的一百萬,宣德八年的賦稅足以突破一千五百萬,一千五百萬足以讓他這個戶部尚書傲視群雄了。
高興歸高興,但他並不糊塗,戶部能一舉從六部之中成為最熱門的部門,全賴楊崢江南之功,他相信隨著江南商業日益成熟,海禁的政策持續下去,他這個戶部尚書就不用擔心沒有功勳可說了,衝著這一點,這一杯酒他敬得真心實意。
楊崢自不知這一輩酒還有這麽多心思,眼看對方端上酒杯,也不客套,一仰頭一杯酒便喝了幹淨。
眾人紛紛叫好,胡瀅也大笑不止,少不了要說些讚揚的話。
有了楊士奇、胡瀅這等老臣做表率,下麵的官兒自然也不敢怠慢,輪流敬酒,一圈下來,楊大人一口下酒菜都沒吃,便喝了差不多,隻好紅著臉一一告饒了。
眾人看他模樣,但也沒有步步緊逼,喝了幾杯酒湯後,便開始說些閑話,京城從來缺的不是閑話,更何況是內閣的大學士、六部的尚書,個個見多識廣,趣事自是不少,許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趣事,在這種酒桌上全都說了出來,引得陣陣的歡笑。
相比這些聽著不錯的趣事,唯獨一件事引起了楊崢的注意,宣宗皇帝在京城讓太監開了幾家店鋪,取名為皇店,任由太監去經營,這事兒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太監去經營,難免有些破壞市場的感覺,當然了這事兒他也是順著耳朵聽一聽,並沒有當真,眾人說了京城的種種趣事,本著來而不往的原則,楊崢就要說這四年來蘇州的趣事了,雖說有些強人所難,但好在這四年來,蘇州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他一手經營的,豪門地主,百姓家裏長短的趣事不少,因此說起來倒也不是什麽難事,趁著酒勁兒竟說了不少,百姓的家裏長短往往是天下最有趣的趣事,這些平日高高在上的官兒,所聞所見都是爾虞我詐,陡然聽到這些趣事,少不了哈哈大笑。
當說到如何鬥大戶,改革市舶司,如何設置商籍,如何應對商業的鬧騰,蘇州雪災,水災,居高不下的糧食危機,無論是六部尚書還是內閣大學士,莫不是將自己置身在那樣的環境下去處理這件事,細細思來,莫不是搖頭不止,對楊崢的敬佩不是心服口服,六部幾個年輕的侍郎,起先對楊崢年紀輕輕便贏得眾人的看重頗有些不服,內心深處甚至認為這是人家運氣好,直到楊崢說出蘇州種種,才發現這樣的局麵,若是換做了自己,怕是一件事也做不成,這時才對眼前的這個比自己年輕,沒有科名在身的二品官兒從心裏的敬佩。
酒桌上的氣氛一好,許多規矩也都就沒人在乎了,幾圈下來,楊崢雖不至於口無遮攔,但也說了不少荒唐事,但這些官兒非但沒人指責,反而隱隱有些討好的一味,這讓他有些疑惑,這種疑惑隨著酒席進入了高潮,更明顯。
礙於人多,楊崢也不好詢問,隻好等著酒席散去了才有了計較,和楊士奇上了轎子,剛拉下簾布,楊崢就迫不及待的問上了:“楊大哥你唱的這是哪一出?”
楊士奇打著酒隔道:“為你接風洗塵啊?”
楊崢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道:“當我是傻子啊,你見過一個二品官兒返回京城內閣大學士,當朝六部尚書親自來接風洗塵的麽,說吧,到底是什麽事兒?”
楊士奇看了他一眼,笑著道:“看出來了?”
楊崢驚道:“這麽說還真有事啊?”
楊士奇沒好氣的道:“你這人還真是,沒事你不斷的問,當真有事了,你又不樂意,你說吧,到底想不想知道?”
楊崢道:“你少來,我看這事兒八成是你出的主意,沒準兒還與你有關,還不快說?”
楊士奇哈哈大笑道:“不愧是我的楊小弟,就知道這事兒瞞不過你?”
楊崢哼了聲道:“什麽瞞不過,旁人我是不知道,你這老狐狸我可是交往了也有十年了吧,十年足以看清楚一個人,無利不起早從來都是你的人品,我啊,就是看到了你這一點,才猜到了這裏麵有事的?”
楊士奇被他這一頓貶低,倒也不生氣,笑著道:“胡說八道,老夫是那樣的人麽?”
楊崢懶得與他爭辯,道:“說說吧?什麽事情,看在你為我接風洗塵的份上,沒準兒我就答應幫忙了?”
楊士奇道:“有你這句話老夫就放心了,內閣,六部就有救了?”
楊崢嚇了一大跳,道:“什麽事這麽嚴重,竟帶上了內閣,六部,不會你領著內閣六部謀反吧,這可是殺頭的罪責,小弟縱然有心,也無力啊,你啊,還是另請高明吧?”
楊士奇先是一楞,隨即笑了笑,伸手在楊崢的肩膀拍了拍,哈哈大笑道:“虧你想得出來,老夫沐浴皇恩,位極人臣,早就心滿意足,你當老夫是李善長麽?”
“哦,不是謀反,那還有的救?”楊崢鬆了一口氣。
楊士奇道:“非但不是謀反,反而是對朝廷大大有力的事情,隻是這事兒還非得你幫著解決才可行?”
楊崢心頭的疑問越來越大,道:“到底什麽事,弄得這麽神秘,你能不能一口氣把話說清楚,這不是禍害人麽,我可告訴你,你別看我年輕,身子骨可差著呢,萬一被你一驚一乍的嚇死了,看你那什麽給六部的尚書交代?”
“好,好,老夫說便是了?”楊士奇點頭答應道:“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就是皇帝也不知聽了誰的主意,竟突發奇想,要重新取消內閣製,恢複洪武舊製,這下算是捅了馬蜂窩,當年朱元璋稱帝後,先後任命過四員丞相。其中胡惟庸在中書省主政時間最長,權最重。再加上他和當時被朱元璋譴責的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密相往來,朝廷政治首腦和軍事貴族結合在一起,使朱元璋有所警覺。而胡惟庸由於權勢日盛,驕橫跋扈,不知節製,這正好給朱元璋以把柄。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權枉法的罪名殺了胡惟庸,趁機取消了中書省,並立下法度,以後不許再設丞相一職。朱元璋還利用胡案,將凡是心懷積怨,行為跋扈,對皇家統治有危險的文武官員,大族地主,都陸續列為胡黨,處死抄家。其中最為慘烈的就是洪武二十三年,處死已經退休多年,77歲高齡的太師,韓國公李善長及其家七十餘人。因胡案被誅死或已死被追奪封爵的功臣共計有21侯,株連而死者共達3萬餘人。丞相廢除後,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為了彰顯自己的是正確的,朱元璋他下令”後世子孫永不許恢複宰相製度,如果有人如此請求,淩遲處死。”朱元璋來自民間,政權又由他創立,對於繁瑣的政務,還可以勉強應付,但開國幾代後的帝王中卻不乏是生於深宮之中花花太少,麵對著千變萬化的各種政務,必然手足無措,最後隻有依靠內閣,為此內閣的權勢也水漲船高,內閣首輔儼然是當朝宰相了,內閣地位一高,身為文官首腦,地位威嚴也跟著漲了不少,所以這幾年文官的勢力可謂是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文官的權勢一高,必然會引起皇帝的不滿,在沒有新的力量可以取代的時候,祖宗的規矩不得不說是一塊製勝法寶,恢複洪武舊製,那意味著內閣秩皆正五品。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沒有部下,沒有統轄機構,甚至沒有專門的辦公場所,既無宰相之名,又無宰相之實,這對於習慣了內閣權柄天下的楊大學士來說,自是難以接受的事情,非但他難以接受,就是六部也不太同意,沒了內閣六部看似權勢提高了不少,可相應的責任也大了,在官職品級,俸祿沒提高的情況下,誰也不想直接麵對皇帝的責難,誰都看得出,麵對內閣還有商議的時候,麵對皇帝可就不好說了。
高興歸高興,但他並不糊塗,戶部能一舉從六部之中成為最熱門的部門,全賴楊崢江南之功,他相信隨著江南商業日益成熟,海禁的政策持續下去,他這個戶部尚書就不用擔心沒有功勳可說了,衝著這一點,這一杯酒他敬得真心實意。
楊崢自不知這一輩酒還有這麽多心思,眼看對方端上酒杯,也不客套,一仰頭一杯酒便喝了幹淨。
眾人紛紛叫好,胡瀅也大笑不止,少不了要說些讚揚的話。
有了楊士奇、胡瀅這等老臣做表率,下麵的官兒自然也不敢怠慢,輪流敬酒,一圈下來,楊大人一口下酒菜都沒吃,便喝了差不多,隻好紅著臉一一告饒了。
眾人看他模樣,但也沒有步步緊逼,喝了幾杯酒湯後,便開始說些閑話,京城從來缺的不是閑話,更何況是內閣的大學士、六部的尚書,個個見多識廣,趣事自是不少,許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趣事,在這種酒桌上全都說了出來,引得陣陣的歡笑。
相比這些聽著不錯的趣事,唯獨一件事引起了楊崢的注意,宣宗皇帝在京城讓太監開了幾家店鋪,取名為皇店,任由太監去經營,這事兒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太監去經營,難免有些破壞市場的感覺,當然了這事兒他也是順著耳朵聽一聽,並沒有當真,眾人說了京城的種種趣事,本著來而不往的原則,楊崢就要說這四年來蘇州的趣事了,雖說有些強人所難,但好在這四年來,蘇州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他一手經營的,豪門地主,百姓家裏長短的趣事不少,因此說起來倒也不是什麽難事,趁著酒勁兒竟說了不少,百姓的家裏長短往往是天下最有趣的趣事,這些平日高高在上的官兒,所聞所見都是爾虞我詐,陡然聽到這些趣事,少不了哈哈大笑。
當說到如何鬥大戶,改革市舶司,如何設置商籍,如何應對商業的鬧騰,蘇州雪災,水災,居高不下的糧食危機,無論是六部尚書還是內閣大學士,莫不是將自己置身在那樣的環境下去處理這件事,細細思來,莫不是搖頭不止,對楊崢的敬佩不是心服口服,六部幾個年輕的侍郎,起先對楊崢年紀輕輕便贏得眾人的看重頗有些不服,內心深處甚至認為這是人家運氣好,直到楊崢說出蘇州種種,才發現這樣的局麵,若是換做了自己,怕是一件事也做不成,這時才對眼前的這個比自己年輕,沒有科名在身的二品官兒從心裏的敬佩。
酒桌上的氣氛一好,許多規矩也都就沒人在乎了,幾圈下來,楊崢雖不至於口無遮攔,但也說了不少荒唐事,但這些官兒非但沒人指責,反而隱隱有些討好的一味,這讓他有些疑惑,這種疑惑隨著酒席進入了高潮,更明顯。
礙於人多,楊崢也不好詢問,隻好等著酒席散去了才有了計較,和楊士奇上了轎子,剛拉下簾布,楊崢就迫不及待的問上了:“楊大哥你唱的這是哪一出?”
楊士奇打著酒隔道:“為你接風洗塵啊?”
楊崢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道:“當我是傻子啊,你見過一個二品官兒返回京城內閣大學士,當朝六部尚書親自來接風洗塵的麽,說吧,到底是什麽事兒?”
楊士奇看了他一眼,笑著道:“看出來了?”
楊崢驚道:“這麽說還真有事啊?”
楊士奇沒好氣的道:“你這人還真是,沒事你不斷的問,當真有事了,你又不樂意,你說吧,到底想不想知道?”
楊崢道:“你少來,我看這事兒八成是你出的主意,沒準兒還與你有關,還不快說?”
楊士奇哈哈大笑道:“不愧是我的楊小弟,就知道這事兒瞞不過你?”
楊崢哼了聲道:“什麽瞞不過,旁人我是不知道,你這老狐狸我可是交往了也有十年了吧,十年足以看清楚一個人,無利不起早從來都是你的人品,我啊,就是看到了你這一點,才猜到了這裏麵有事的?”
楊士奇被他這一頓貶低,倒也不生氣,笑著道:“胡說八道,老夫是那樣的人麽?”
楊崢懶得與他爭辯,道:“說說吧?什麽事情,看在你為我接風洗塵的份上,沒準兒我就答應幫忙了?”
楊士奇道:“有你這句話老夫就放心了,內閣,六部就有救了?”
楊崢嚇了一大跳,道:“什麽事這麽嚴重,竟帶上了內閣,六部,不會你領著內閣六部謀反吧,這可是殺頭的罪責,小弟縱然有心,也無力啊,你啊,還是另請高明吧?”
楊士奇先是一楞,隨即笑了笑,伸手在楊崢的肩膀拍了拍,哈哈大笑道:“虧你想得出來,老夫沐浴皇恩,位極人臣,早就心滿意足,你當老夫是李善長麽?”
“哦,不是謀反,那還有的救?”楊崢鬆了一口氣。
楊士奇道:“非但不是謀反,反而是對朝廷大大有力的事情,隻是這事兒還非得你幫著解決才可行?”
楊崢心頭的疑問越來越大,道:“到底什麽事,弄得這麽神秘,你能不能一口氣把話說清楚,這不是禍害人麽,我可告訴你,你別看我年輕,身子骨可差著呢,萬一被你一驚一乍的嚇死了,看你那什麽給六部的尚書交代?”
“好,好,老夫說便是了?”楊士奇點頭答應道:“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就是皇帝也不知聽了誰的主意,竟突發奇想,要重新取消內閣製,恢複洪武舊製,這下算是捅了馬蜂窩,當年朱元璋稱帝後,先後任命過四員丞相。其中胡惟庸在中書省主政時間最長,權最重。再加上他和當時被朱元璋譴責的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密相往來,朝廷政治首腦和軍事貴族結合在一起,使朱元璋有所警覺。而胡惟庸由於權勢日盛,驕橫跋扈,不知節製,這正好給朱元璋以把柄。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權枉法的罪名殺了胡惟庸,趁機取消了中書省,並立下法度,以後不許再設丞相一職。朱元璋還利用胡案,將凡是心懷積怨,行為跋扈,對皇家統治有危險的文武官員,大族地主,都陸續列為胡黨,處死抄家。其中最為慘烈的就是洪武二十三年,處死已經退休多年,77歲高齡的太師,韓國公李善長及其家七十餘人。因胡案被誅死或已死被追奪封爵的功臣共計有21侯,株連而死者共達3萬餘人。丞相廢除後,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為了彰顯自己的是正確的,朱元璋他下令”後世子孫永不許恢複宰相製度,如果有人如此請求,淩遲處死。”朱元璋來自民間,政權又由他創立,對於繁瑣的政務,還可以勉強應付,但開國幾代後的帝王中卻不乏是生於深宮之中花花太少,麵對著千變萬化的各種政務,必然手足無措,最後隻有依靠內閣,為此內閣的權勢也水漲船高,內閣首輔儼然是當朝宰相了,內閣地位一高,身為文官首腦,地位威嚴也跟著漲了不少,所以這幾年文官的勢力可謂是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文官的權勢一高,必然會引起皇帝的不滿,在沒有新的力量可以取代的時候,祖宗的規矩不得不說是一塊製勝法寶,恢複洪武舊製,那意味著內閣秩皆正五品。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沒有部下,沒有統轄機構,甚至沒有專門的辦公場所,既無宰相之名,又無宰相之實,這對於習慣了內閣權柄天下的楊大學士來說,自是難以接受的事情,非但他難以接受,就是六部也不太同意,沒了內閣六部看似權勢提高了不少,可相應的責任也大了,在官職品級,俸祿沒提高的情況下,誰也不想直接麵對皇帝的責難,誰都看得出,麵對內閣還有商議的時候,麵對皇帝可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