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別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強求別人接受不喜歡的東西,今日瓦刺父子,有誠心誠意的來我大明,行的就是禮儀之事,楊大人卻諸多刁難,是何道理?”


    楊崢聽得好笑,這是什麽邏輯,首腦任務親自來一趟,送上些羔羊,牛皮,這就是禮儀了,殊不知人家是披著禮儀這張牛皮來謀取更大的好處。


    胡瀅話音剛落,卻聽得楊榮冷哼了聲,道:“少拿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來糊弄老夫,瓦刺打什麽主意,別以為老夫看不出來,他們蒙古人什麽時候學過咱們漢人的禮儀,若真學了,也不至於堂堂大元統治不過百年便被我朝洪武爺趕出了中原,如今假模假洋的來進貢,這分明是別有所圖,胡大人老夫說句不恭維的話,與蒙古韃子講禮儀無異於與虎謀皮,你最好小心些才好,老夫擔心一日你被猛虎所騙後悔就晚了?”


    楊崢平日裏對楊榮沒什麽好感,可不得不承認,論眼光老到,處事果敢,無人能比,以他從前世的記憶來看,瓦刺的強大就是一頭猛虎,是猛虎就沒有不傷人的道理,這次瓦刺父子不惜親自來導演這場戲,那麽他們的目的也更大,所以楊榮這一番話,可謂正合他的心意?所以忍不住大聲叫好了起來。


    這一出聲,立即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紛紛看來,楊榮獨自一人單挑四大尚書正感覺有些吃力,雖有楊溥在一旁協助,可這老頭學問是好,品德也不錯,可為人就古板了些,再者對於軍務也不擅長,剛開頭說了幾句,就被吏部尚書給頂了回去,再也開口不得,剩下楊榮獨木難支,若非皇帝時時幫一把,這場麵早就是一麵倒了,此時看到楊士奇,楊崢如何不歡喜,急忙迎了上來,略帶埋怨的口吻道:“你們總算來了,再遲一點老夫怕是被他們給吃了?”


    楊崢哈哈笑道:“誰那麽大膽,敢吃了堂堂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不想活了?”


    楊榮哈哈一笑,道:“你不敢可有人敢啊?”


    這話兒少不了引起一陣嬉笑,場上因二人的到來,立即衝破了剛才緊張壓抑的氣氛,變得輕快了許多,楊崢看到許多官兒各自吐了口氣,心道:“看來這朝會也不是什麽好事?還不如我富貴閑人的日子清閑呢?”心頭雖幾分後悔,可來了,也隻好將那份心思壓下去了。


    金鑾殿的裝飾十分華麗。簷下施以密集的鬥栱,室內外梁枋上飾以級別最高的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殿內地麵共鋪二尺見方的大金磚四千七百一十八塊。這些金磚雖


    不是用黃金製成,但磚塊色澤鮮亮,將偌大的金鑾殿映的金光閃閃,好不靚麗,眾官兒嘻哈了一陣,重新站好了位置。


    高高在上的龍椅上宣宗一襲團簇龍袍,端直了身子坐在哪裏,雖什麽話兒也沒說,但那威嚴的模樣,淩厲的氣勢,足以將眾人的氣勢全都壓了下去。


    雖說兩人平日裏不經常見麵,但楊崢還是明顯的感到這位老朋友的變化,人還是當年的那個人,可氣勢卻不比從強,眼神裏的那股自信,眉宇間的那股王者霸氣,比起往年要重了許多,整個人兒就坐在哪兒,卻給人無上的壓力,這種壓力往日卻從未有過,楊大人忍不住心頭一歎,道:“皇帝一旦做久了,不管會不會做皇帝,那個氣勢總會有的,更何況他還是一個會做皇帝的人?”


    一陣沉默後,皇帝兩道如刀的目光一一掃過眾官兒,最後落在了楊崢的臉上,冷喝了聲:“楊崢何在?”


    楊崢心頭一個激靈,心裏罵道:“那麽大聲幹什麽,這裏沒外人,還怕別人聽不見似的,再說了也用不著這麽急啊,我急急忙忙趕了這場的路,總得讓我踹口氣不是,怎麽就不知道心疼自己人呢?”


    罵歸罵,身子還是不由自主的走了出去,抱拳道:“微臣在這裏?”


    皇帝道:“今日這事兒你怎麽看?”


    楊崢想了想道:“微臣鬥膽,敢問陛下這事兒您老人家如何看?”


    此話一出,眾官兒倒吸了一口氣,這算什麽,皇帝詢問臣子那是天經地義的,你一個三品的侍郎卻反過來問皇帝,這可不是一般的大膽?眾官兒不管是平日裏反感楊大人,還是歡喜的莫不是捏了一把冷汗,楊士奇則是搖頭連連,這個楊小弟根本不知利法為何物,別說是反問皇帝,就是再大膽的舉動,怕也是做得出來。


    好在皇帝也沒生氣,難得嗬嗬一笑道:“好你個楊崢,朕問你,你竟反過來問朕,朕若能痛快的決斷,還能詢問文武百官的意見?”


    楊崢心頭冷笑:“都說裝逼遭雷劈,這大明的皇帝怎麽一點都不怕?”


    楊崢嘿嘿笑了笑道:“皇上這話兒到也說得過去,手心手背都是肉,愛誰也不是不過微臣看來,這事兒還是楊大人說的在理?”


    “胡說!”楊崢話音未落,胡瀅就跳了出來反駁:“我大明是禮儀之邦,從來都是將客人引進門,哪有這樣對待客人的,況且人家還送了禮物來,堂堂國師親自來,足見誠意,若我大明連這個都不能相信,那日後還有誰願意臣服我大明的?”


    這一話自是贏得了那些老學究的一致讚同。


    皇帝神色雖不變,但眉宇間的那一絲不快,還是沒能逃過楊崢的雙眼,心道:“楊大哥猜得果然不錯,皇帝怕是真有打仗的心思?”


    皇帝沉吟了片刻後,盯著楊崢問道:“楊侍郎,你覺得如何呢?”這話兒比起先前重了幾分,楊崢哪有聽不出其中的味道,皇帝今日尋自己來,就是給自己尋個合適的理由好把這事兒給辦了,可按照胡瀅這勢頭,難免會形成一麵倒的局麵,到時皇帝縱然有心,也不好說什麽,一旦定了下來,皇帝也不好反悔,因此顯得有些急躁。


    此時眾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楊崢的臉上,等待他的反駁,雖說今日楊大人沒有發揮往日朝堂小鬥士的風範,但無損他的英雄形象,因此仍有許多大臣拭目以待,不少大臣覺得楊侍郎這是韜光養晦,故意示弱,總之一句話,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都將目光看了夠來,既有幾分期盼,又有些看熱鬧的味道。


    一陣沉默後,楊大人終於發話了:“敢問皇上,本朝與比之昔日永樂盛世如何?”


    這話兒問得有些莫名其妙,但誰也不敢出聲嗬斥,反而覺得楊侍郎此話問得必有深意。


    不等皇帝答話,楊士奇從隊伍裏走了出來,接過話兒道:“永樂皇帝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入貢者殆三十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乃古往今來一等一的盛世?本朝雖也算是盛世,可比起永樂年,終究是差了些?”


    這話兒十分的客官,縱然皇帝不喜歡聽,卻也不能否認。


    楊崢等了半天,等的就是這句話,隻見他將頭一抬,郎聲道:“我永樂年社會安定、國家富強,疆域遼闊,軍事強大,西洋諸國聞風而臣服,那時蒙古諸國可有來朝貢?”


    眾人先是一楞,但很快就回過味兒來了,永樂統治的二十二年,大明經過朱棣勵精圖治,發展經濟,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並且宣揚國威,大力開拓海外交流,以至稱讚該時期“遠邁漢唐”,故被稱為永樂盛世。此時天下臣服,向大明稱臣的國家,從東邊的日本一直到東非沿岸,大小三十多國,範圍包括亞非大地,可這些國家當中唯獨沒有蒙古,朱棣五次出兵蒙古,這其中不是沒有關係,既然永樂盛世,蒙古都咬緊了牙關不曾來過,為何如今的局麵不如蒙古,人家反而主動送上門來了?這其中難道就不值得懷疑?”


    楊崢雖沒直接說出了結果,但這顆種子,經過這麽輕輕一撥弄,頓時有了它的土壤,立即生根發芽了?”


    楊士奇暗讚了聲:“這個小兄弟果然厲害?”


    最高興的算是楊榮了,起先他強調的就是這個意思,隻是他不善於說,加上沒有細細深入,才說得不清不楚,此時經過楊崢的這一番比較,問題立即就凸顯出來了,說服力也大了不少,當即上前抱拳道:“皇上,很明顯韃子這次來是圖謀不軌,微臣懇請皇上立即斷了韃子的意圖,好壯我大明國威?”


    “不妥,不妥皇上?這些都是楊大人的猜測之言,當不得真,我等禮儀之邦,豈可因一點猜測就如此作為呢,這樣有損我天朝威嚴?”胡瀅道。


    “狗屁威嚴,抗日時小日本可顧全了咱們的威嚴?威嚴這東西也得靠實力說話,你的實力強大了,就算不講理也有些威嚴,可沒實力就算你禮儀再周到,也沒威嚴!”楊崢冷哼了聲,道:“胡大人這話兒下官就不愛聽了,禮儀那是文明人,君子講究的玩意,韃子是麽,胡大人跟一個野蠻人大講禮儀,不覺得可笑麽,我大明建國這麽多年了,你什麽時候見韃子與我大明講過禮儀,那次叩關不是燒殺搶奪,殺起人來可放過婦人孩童。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